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Egon Schiele: Tod und Mädchen,席勒:死神与少女(台),埃贡·席勒,那个死去的女孩,Egon Schiele: Death and the Maiden

主演:诺亚·萨维德拉,马蕾茜·里格纳,瓦莱丽·帕赫纳,玛丽·容,拉里萨·布赖德巴赫,伊丽莎白·乌姆劳夫特,托马斯·舒伯特,丹尼尔·施特雷塞尔,科内利乌斯·奥

类型:电影地区:奥地利,卢森堡语言:德语年份:2016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剧照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剧照 NO.1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剧照 NO.2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剧照 NO.3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剧照 NO.4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剧照 NO.5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剧照 NO.6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剧照 NO.13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剧照 NO.14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剧照 NO.15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剧照 NO.16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剧照 NO.17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剧照 NO.18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剧照 NO.19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剧照 NO.20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剧情介绍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二十世纪初,埃贡•席勒是维也纳最受争议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生活与作品常受美丽女子及其所生活的行将末路的时代所驱动。其中两个女人对他产生持续影响——他的妹妹葛尔蒂是他的首位缪斯,而十七岁的瓦莉也逐渐成为其真爱,并在代表作《死神与少女》中留下永恒身影。席勒的极端绘画成为维也纳的丑闻,但诸如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等大胆的艺术家和艺术商却领略到其中的不寻常之处。然而,席勒也准备好翻越自己的痛苦,为艺术牺牲爱情与生命。(小易甫字幕组)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星之来客惊声尖笑5人间世事叛逃海猫鸣泣之时神龙策2兄弟之北漂歌手剑侠情缘之刀剑决暗之伴走者致命酒店白雪公主和三只小猪三进山城吾为君亡维奥莱特缞神契约莫日根文豪少年!~用杰尼斯Jr.解读名作~侏罗纪世界中国刑警之九月风暴相亲读书俱乐部布特警察欲盖弄潮汽车维修站事与愿违的不死冒险者愿赌服输终结时分明子的钢琴亵渎爱哭鬼的奇迹嘻哈四重奏第五季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长篇影评

 1 ) “不大不小”的席勒

冥冥之中,皆存联系。

无关这种联系会在某个时刻,突然跳出来将你吓得目瞪口呆;还是悄无声息地汹涛暗涌,推波助澜,都不可置疑于它密切存在你我的一切人生轨迹之中。

比如这部电影,昨夜某个可爱的人儿无意得提及,或许只是因为拼错了本片名字的字母顺序,而直接导致我在接收到相关信息时,完全没有在大脑里get到与其相关的信息联系。

倘若当时得到了那样的联系,我可能会不禁感叹“巧了!

”(大半年后竟完全看不懂自己说这句的意思)因为在这段谈话的三个小时前,我正在读一本艺术史的书,而且正正好读到这位任何一本艺术史相关书籍都不可能不提及的人物,一个一生颇受争论的“不大不小”的人物-埃贡.席勒(Egon Schiele;1890-1918),“不小”是由于他作为一代知名表现主义画家的名望;而却只活到28岁,实在是“不大”。

这么一个倘若活在当下可能会被以“不可描述的罪名”告到死的(当然在他那个时代也被以同样的缘由告到呆萌);也皆可能会被现在社会女性的道德眼光视为“渣男”的艺术家,短短的一生可谓波澜起伏。

在此,我不想过多着墨于这位倒霉蛋的各种花边的真伪,因为我们要看电影。

看电影起先,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男主的那该死的令人嫉妒的颜值:

恩!

的确让人看着有点嫉妒。

好吧!

其实席勒本人是长成这样:

所以个人觉得真人更加像卷福剧里头号坏蛋——莫里亚蒂

反正我第一眼就觉得像这个坏蛋,骨子里透着相似的邪气,以至于他在自己的艺术领域里也是足够的“邪魅狂狷”。

毕竟是部讲述艺术家的传记电影,所以电影的画面已倾向于更多的艺术性表达,诸如这样的场景人物场景 :

简直就是德拉克罗瓦的人物静景画。

再看风景场景

是不是相当印象派啊?

总之电影画面表演力还是不错的。

故事嘛!

基本还原事实。

起初啊,少女Wally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我还以为导演要让席勒的妹妹Gerti代替其在这个倒霉蛋人生故事中的位置,因为这个妹妹是如此依恋她的兄长,以至于席勒早期画作里的裸露少女都是她的身影。

被和谐了!

可爱的Gerti

这一举动在当时可谓是“惊世骇俗”,估计即便是在当下可能也会风波不小,何况妹妹Gerti当时还是未成年少女,你亦可以想象这要是当下某位知名艺术家的如此行径,那一定是惊爆眼球的媒体谈资和社会风闻。

而当时的席勒哥哥也的确遭受了“法律和道德”的双重指控。

然而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就是会在诸多方面与其当下的道德甚至法律规则发生冲突而无可避免。

王尔德就说过,“艺术只传达自己,绝无其他内容”。

惠斯勒也说过,“艺术与道德绝然无关”。

判断艺术家艺术行为的对错及其艺术价值的高低,以及其艺术观念本质的正邪,这都是需要经历时间洗礼和文明进步来为其正名的。

看看席勒小哥是怎么说的:

电影演到一半,伟大的情人Wally终于登场了!

嗯!

算不上美人,换个场景看,也是很美的。

但她拥有着一颗完全忠诚和迷恋席勒小哥的心。

并且她也就是那副伟大画作《死神与少女》中,与化身成“死神”的席勒紧紧相拥的少女

《死神与少女》现馆藏于Leopold Museum-奥地利

《死神与少女》局部也是本部电影演员中演技个人认为最出彩的一位。

以至于当后来被“渣男”席勒“无情抛弃”后(据说是因为经济问题不得不分手),我为其流了足足三分多钟的眼泪(女人的嫉妒真是一种可与死亡媲美的力量)。

她可能是席勒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可惜的是,“渣男”席勒直到失去她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一点,而这幅《死神与少女》也可能正是表达作者的心中的这份悔恨和悲情。

后来,离开席勒的Wally上了战场,当了一名卫生员,最后因为猩红热感染而病逝。

电影中也描述了这一悲伤的场景。

这窄窄的note已是少女Wally最后的生命痕迹。

席勒小哥这时可能意识到,正是自己“无情的”放手,才是导致Wally不幸死去的原因,所以他将画名“男人与少女”改成“死神与少女”。

好了! 电影到这里也就演的差不多了,毕竟已经将大标题的故事交代清楚了,后面无非就剩下倒霉蛋席勒感染流感后风华正茂地死去。

啊!

他要死了!

他要死了!

死了!

最终,一代表现主义画派“鬼才”带着遗憾追随情人脚步西去了。

相对于商业电影,这种传记题材的电影必然会显得有些闷,当然这种电影也是为特定人群而创造的,如果你对艺术史兴趣缺缺的话,就不用那么麻烦去找片源了,你一定不喜欢。

当然对于某些“有特殊兴趣“的人,也可以当限制级影片来观赏,镜头还是蛮多的哦!

最后,我个人说说埃贡席勒这个人,看过他的画作的人都应该感受到,在他的作品中往往伴随着极度悲伤情绪在里面,然而席勒本人在现实中却十足吊儿郎当,风流快活的样子,这似乎有些令人不可理解。

但我认为,可能正是这样内外矛盾的人才更容易抓住凡人最细微缥缈的情绪痕迹并能将其表达出来。

席勒的好友帕里斯.冯.居特斯洛曾这样描述过,“恰恰因为席勒的本性趋向悲伤,他才需要把笑声当做解药而随身携带”。

 2 ) 《死神与少女》婚姻与爱情。

死神与少女,婚姻与爱情,理想与现实,坚持与妥协,一些个亘古不变的无奈。

席勒结婚的对象是画室对面富商的女儿,并不是真心爱着的克林姆特曾经的模特瓦利,瓦利爱席勒胜于席勒爱自己。

瓦利为了爱情上了战场,患上辛红热过世,《死神与少女》中席勒便是瓦利的死神,少女爱上了夺走自己生命的死神,那个曾经让席勒从对性的恐惧中走出来的女人死了,席勒艺术生涯的黄金时期也画上了一个无奈的句号,那个用性题材去抨击伪善的上流社会的席勒也死了。

妻子价值观与席勒不同,不想自己成为席勒那些情色题材作品的模特,席勒向婚姻妥协了理想,其婚后的作品风格与其最迷人的黄金时期大为不同,婚后的席勒更多的是在扮演一个在家庭中该有责任感的男人,那个向屋檐一样的男人为妻子和孩子遮挡着风雨,《家庭》是真实婚姻的写照,但《死神与少女》才是席勒爱情与艺术沉痛而悲壮的挽歌。

 3 ) 有没有人磕兄妹的

无法理解为了黑人女冷落自己的妹妹……到最后死前照顾他的人不还是妹妹吗……可惜疯子的眼里只有画 。

爱上一个痴迷于绘画的男人是悲惨的……可是据说痴迷于某项事物的人有独特的魅力 ……难道哥哥和妹妹不能永远在一起吗……对红发女主没什么感觉……她对男主的爱很令我感动,但是总觉得他俩不配

 4 ) 画家与模特,死神与少女

影片从1918年流感爆发席勒和妻子感染流感,妹妹格蒂照顾席勒生命中最后几天开始。

穿插了1910-1918年的倒叙回忆。

主要讲述了画家与四个女人(如果把妻子的姐姐也算上那就五个)的纠葛。

这种题材的电影应该受众很小,不了解席勒的人来看,估计也像是在看渣男情史一样。

特别了解席勒的人,可能又会觉得影片美化太多,不真实。

总体来说,这部影片应该是比较适合对席勒有一些了解与兴趣人观看。

《死神与少女》也是席勒一副代表画作的名字。

由于席勒画风的原因,除了他本人和他周围的人之外,没人能确定他究竟画的究竟是谁。

不过,多数研究席勒的人都认为画中的两人是席勒和沃利。

影片中,席勒原将此画取名为《男人与少女》,当沃利1917年死去之后,席勒将男人改为了死神。

应该是为了表现懊悔与思念吧。

画中描绘了一个少女与一个黑衣男子拥抱的场景。

从眼神来看,似乎是少女想要抱住男子而眼神空洞似乎是想将少女推开。

像是表现力席勒与沃利难舍难分的情感。

其实我觉得这部电影如果就讲席勒与沃利的故事会更好一些并且也与片名的画作更为贴切。

或者直接将前30分钟直接删去也可以。

话说,一开始看的是优酷正版,将所有裸露镜头都删去了,一个胸都不准露,显得非常违和,这样的话席勒那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我不得不又下载了一版无删减的,发现整整删去了15分钟,真是佩服中国的审查制度。

 5 ) 一些尚待讨论

镜子影片中诸多镜子的运用体现着的是席勒对其精神世界的关注。

镜子的隐喻长久以来指向的是”我“于异空间中对于自我的反思与凝视,我通过镜子看到了自身的形象,这个形象不是真实的,而是在镜子所形成的异质空间中一个虚像和虚像所处的位置空间;尽管是虚的,但其也有物质性——镜子是真实存在的——且镜子的指索功能让人将镜中的“我”与镜外的“我”建立联系,我相信那是“我”,因此“我”看镜子这一行为就成为我对“我”的凝视。

我从“我的凝视”出发去往异质空间,再从异质空间返回到自身,这种回归是因为我在另一边的“我”处重构自身,是从映射到再现。

因此看镜子成为了穿越物质与精神界的中介,影片中则有很多对于看镜子的展示,同时影片进行的逻辑也是通过格蒂看镜子的行为进行下去的,一方面是因为镜子是埃贡创作不可或缺之物,另一方面则动用镜子连接虚拟和现实的中介力量。

埃贡的生命与镜子不可分离,这是他床边的镜子

格蒂凝视镜子,回忆由此展开

从现实穿越回过去的锚点也是镜子,从两人镜子开始回忆过去

这即使埃贡对自己的凝视,表达了他的自恋、欣赏,也指出了他画作的第一位模特——格蒂,他的妹妹

埃贡的第二位模特——MOA

镜子于埃贡而言也是画框,埃贡是通过镜子进行绘画,在作品成型之前,埃贡先是通过看镜子获得的。

但此刻,埃贡并没有发出对于MOA的凝视,而是对自我的欣赏。

此时的MOA尽管在镜中,但她却成为了边缘人物(也在镜头画面边缘,在镜中的形象也被埃贡本人覆盖),被排除在了镜外,凝视的主体变成了埃贡本人。

这一张与埃贡的自画像有着高度还原性,是埃贡的自恋,是他时刻对自我的凝视,是他与其精神世界时刻的对话

与上图尽管不是同一时间线,但不得不说席勒的自画像与本人真的很像

MOA对自我的凝视MOA作为模特的时候埃贡要求她看自己,从看镜子前的调笑到看镜子时的凝重——看镜子,即看自己这一行为,是令人不适的,是将观众从别人换成自我,当我看见“我”的裸体这一事件的发生带给MOA的是对自我的审视,是她意识到有他者在场时,仍将赤身的自我作为凝视对象的尴尬。

尽管画板内容是不可见的,但观众可以透过镜子看见,镜子所反映的一切即埃贡的作品

埃贡的第三个模特——沃利

埃贡透过镜子成为自己和模特的观众

埃贡虽不在镜头里,但是他的虚像透过镜子得到呈现这里存在的是双重的虚拟关系,观众的目光借由镜头去到电影的幻觉中,再穿过镜子去往埃贡不在的异质世界,也映射出了埃贡所在之处

《死神与少女》镜头

看到觉得很有意思,但还是有不懂之处。

沃利所在的镜头尽管焦点给的是前排的人,但由于其站位,虚焦地方同时也位于视觉中心,一实一虚,因此沃利的存在感也是蛮强的;伊迪斯所在的镜头,视觉中心和焦点均指向了埃贡。

想要试图分析一下是,埃贡和伊迪斯结婚之后,沃利与埃贡断了联系,而作为埃贡模特们的红颜们,只有沃利能走到知己与缪斯的地位。

很牵强,但是找不到更多的解释。

这一段后面男人和MOA交错视线的凝视也蛮有趣,但没懂这一段

 6 ) “不要妄想抓住风”——潇洒多情的画家埃贡席勒

我一直说服自己席勒是爱Wally的,那个眼神那个笑容真的让我深信不疑。

可是当他告诉wally他要娶别人时,wally真的非常伤心和失望,他挽留了她,原因竟是我需要你,来完成那幅画。

看到这里,我不确定席勒是不是渣男,因为他是画家,一个富有天赋的画家,在他所到达的境界里,可能画画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包括爱情。

而wally爱惨了席勒甚至于超越了自己。

所以当两个人对于爱情的看法不一致,为爱情所能够付出的不相当,必然会有受伤的一方。

看完电影,我仍然相信wally是席勒的缪斯,我仍然把它当做一段美好的爱情,只是会告诉我自己,一定要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否则不要轻易交出自己的心。

席勒也许只爱画画吧,女孩们跟他在一起只想结婚,绑住他,拥有他,而他跟女孩们在一起只是把她们当做自己的灵感来源,一开始的相处目的就不同,是想法完全不一致的两类人。

他是浪子,他注定是谁也无法拥有的风。

在我看来,他是不应该结婚的...他不适合。

席勒是风,谁也无法抓住他,谁也不应该沉迷于他。

 7 ) 感谢羁绊本身。

《死神和少女》画家的传记。

偏纪录片的表现形式。

28岁的死神和一生遇到的四位少女。。

死神说等我老了wei了可以考虑画画别的。。

一直好奇画家们执着着自己描画的题材。

男主的颜可以撑全场,然而我却只在意图四里捕捉到的那一瞬间的火热。

沉浸在画画中的心流不得了。

之前看《透纳先生》略猥琐的鼹鼠先生描述云彩微妙色调认真的表情也是如此让我感动。

.。

(并不是只爱qing色片好么)最后,敬:瓦莉自由的灵魂。。

然而并不是,她在信里写着:我做了随军护士,盼望着可以在某个时刻和你相遇,我去了明信片里的咖啡馆,可惜那里不接纳女人。

画家知道她病死的一刻,把自己画作标题的的“男人”改成了“死神”。

感慨羁绊本身。

 8 ) 当艺术家的缪斯真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

比较侧重讲著名表现主义艺术家席勒生命中的情感关系,包括席勒和妹妹Gerti早期的依恋关系(席勒早期画作的裸体少女基本都是妹妹);据说来自塔希提是一位酋长的女儿的莫瓦有短暂的模特兼情人的关系;被指控绑架侵害未成年少女(但被证明是假的);和生命中最重要的缪斯兼情人兼助手兼经纪人Wally的关系:他会榨干每一个深爱他的女人,aka Wally;和他的妻子艾迪丝悲剧性结合和悲剧性收尾。

(四个人一起约会的部分真是席勒魅力大赏)但是电影对于他的艺术成就、风格形成到成熟、艺术生涯都是一笔带过,向克里姆特学习的过程也只是几个镜头带过,所以对我来说电影有些减分了。

但我真的要被他对Wally的发言气笑了:我要和中产阶级的女孩子结婚,因为你不是我合适的结婚对象,但那只是一纸形式并不改变我们之间的关系。

:我要和她结婚了,就在明天,在结婚之前,我要跟你念一遍婚姻誓词,这就是我们的秘密婚礼。

Wally真的是始终对他忠诚为他倾倒为他付出一切,最终选择了去当战地护士,仍然希望与他重逢,把席勒填作自己的至亲联系人,得了猩红热给他写信,还在说:我看到了我们原来在杂志上看到的小房子,我们当时还说好要一起住在那里,我会快些好起来的。

但她没有。

但席勒只爱他自己的艺术。

他对Wally来说就是死神。

Well well艺术家🤷‍♀️

Self-Portrait with Physalis, 1912

Portrait of Wally, 1912

 9 ) 披着巨大的悲剧外衣的颂歌

披着巨大的悲剧外衣的颂歌。

作为一个旁观者去看这些艺术家的人生,总会释然于褒贬。

我有足够的阅历和经验去评价他们吗?

不论从艺术角度、还是道德层面,都无法全面的认识他们。

最好的立场,就是旁观者,既脱离于追捧,也无所谓指责。

虽然看这样体裁的电影,人们总免不了感性思考。

可我每次看完,等片尾的音乐响起,我又会回到历史唯物主义上来。

对这些各方面都充满争议的艺术家,最好的评价方式就是客观叙事。

因此,我认为最恰当的点评,就是网上的生平简介。

那就说说电影本身吧。

“每一帧都美得如同油画”,大概说的就是以《埃贡席勒》为代表的一系列带有隐喻性质的传记体文艺电影。

电影采用的插叙手法,让人像在爬一段螺旋上升的台阶,时不时探出头看看屋顶,又能随时低头看到下面的螺旋形。

最让我着迷的是恰到好处的留白和令人意外的光影,人和环境的明暗交界线像刻刀一样精确的塑造了画面构图,我看的时候一度觉得自己在学习摄影晚安,小云雀和她的死神。

 10 ) 別愛藝術家

我必須要承認一開始打算看這部電影是爲了男主的顏值。

我不是說我對他有多了解或是之前就知道他很帥怎樣,真的只是因為在瀏覽網頁時剛好看到一張劇照而已。

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70599186/(我當時看到劇照的時候就在想:這應該是席勒本人吧)我經常有疑問覺得不知道現代人的審美究竟落在什麽區間里。

畢竟現在俘獲少女們芳心那些小鮮肉和流量明星我是真的很難苟同。

我覺得女生全部都長得和姐妹一樣,男生們各有各的丑和彆扭(請原諒我自己長相醜陋還在對別人說三道四,畢竟他們就是吃這碗飯的,我小小的抒發一下自己的想法也是OK的吧)都說每個人對美的定義是不一樣的,但是隨著一批批工業化流水線網紅的誕生,大眾的審美也日趨接近,女生要白幼瘦,胸大屁股圓,男生最少都要1米8,高富帥最重要的就是高了。

伴隨著外表審美的趨同,人們對藝術的審美和創作也漸漸難有創新。

席勒的畫在當時也是很難被接受的存在,當然我們現在可以說他是表現主義,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他挑戰的除了畫派應該還有世俗的環境吧。

出演席勒的Noah Saavedra確實也是很英俊,不過你要說他多麼多麼帥氣我覺得也還好,更多加分項是他演出了席勒作為藝術家的氣質和個性。

片中的席勒一直在畫畫,不停的畫畫,和別人爭吵是爲了畫畫,接受徒有其表的婚姻也是爲了畫畫,模特換了一個又一個,永遠吃著鍋裡的看著碗裡的。

他是個渣男沒錯,但是也一個太能捕捉美的渣男。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是藝術家們好像真的多少都會有點與衆不同的地方,有好也有壞。

從感情角度來說如果我在現實生活中碰到席勒大概會上去甩巴掌,但是從藝術角度來看,我又會升起一顆悲天憫人的心,算了吧,藝術家都有點不正常的。

劇中的Valerie Wally Neuzil也不是絕對意義上的美女。

不過席勒一直把她當成自己的繆斯,他也一再強調不是好看就能做模特的。

要有獨特的氣質。

我記得自己看過一個專門寫人體模特的貼文,大概也是說這麼一個意思,就是要美的有特點,不要美的千篇一律(網紅臉拜拜)

這個世界上,好像很多事情都很難兩全,比如你要一個藝術家成就很高,但是做人方面也要是個道德楷模,再比如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工作是事少錢多離家近,但事實上能達到一兩個點已經很不容易,很多人是任何一個都沒法get到。

偉大如席勒也是英年早逝,留下洋洋灑灑幾百張手稿,每次想到這些藝術家們都這麼早早就離開了人世真的是讓人扼腕歎息,不知道他們還有多少數不清的想法沒來得及表達。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短评

太难看了,分了三天才看完。确实,男主美过里面所有女性,一部画家传记片,作品镜头寥寥无几就算了,拍的少女线也不好看啊。

8分钟前
  • 月夜刺死燕尾蝶
  • 较差

艺术家的境界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懂的

12分钟前
  • kitty62888
  • 还行

太花瓶,重点为了突出席勒是个漂亮渣男

16分钟前
  • gbvfhb
  • 较差

唉 有點想哭

20分钟前
  • 荔枝
  • 较差

艺术家的传记片不讨论他的艺术,只谈他的情事,而情事也只是流水账一样的铺开。一部电影拍得还没百度百科介绍得深刻。

22分钟前
  • LindSay
  • 较差

对几位女性角色居然脸盲了,故事很流水账。

24分钟前
  • dikseg
  • 还行

我是脑残粉 我不管 演员也选的太好了

28分钟前
  • 落落落落落枕
  • 推荐

男主真的好帅,选角跟席勒本人是有点神似。

32分钟前
  • youbeetlebum
  • 还行

+0.5 故事太平了。Egon的自我审视明明更值得深挖,写故事的人懒得动脑子只会写风流和情欲,战争死亡篇幅明明很大但无比空洞。

35分钟前
  • Figure 8
  • 较差

真.至死是少年呀

37分钟前
  • 小百花妹妹
  • 较差

乘着克鲁矛的风,跌入维也纳的雪,画下爱过的每一个少女,再把她们无情抛弃。你需要钻石换来的奎宁,涉水堤岸途经的河流,痴迷空谷啁啾的山雀,却选择了最安稳的一笔素描。和她签订最不公的订婚契约,留她一个人去看杂志里海边的房子。用很多年才懂得,克鲁矛没有风,维也纳没有雪,他没有爱过一个人。

39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喜欢瓦莉

40分钟前
  • moonchild
  • 推荐

席勒,莫迪里阿尼,巴斯奎特,克林姆特啊,都是那种极具个人风格,辨识度颇高的画家,就是那种即便没见过,也能本能反应出是谁的作品的画家。包括梵高在内,刚开始看他们的作品,觉得线条拧巴,着色强烈,色而不淫,喜欢的不得了。但就是不能更深体会,直到有一次喝多了,天旋地转后发觉,醉酒才是打开他们画作的正确姿势。28,确实是个坎儿: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就真的死了。

42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还行

这个Egon也太好看了。。。

46分钟前
  • Lucinde
  • 推荐

翻译记录。很美很荒凉的故事。

49分钟前
  • 梦话患者
  • 推荐

不喜欢

54分钟前
  • 故事已折叠好
  • 较差

艺术家自己都是献身艺术的,更何况是爱上他的你呢。可以爱上艺术,但是不要爱上艺术家。当然也可以爱,爱像灵感,是瞬间光芒,但求绽放,不求恒久。#男主太好看了,好看得出戏,好看得超越了所有女演员,甚至超越了艺术家……只能是明星,或者牛郎。#

57分钟前
  • 惘然
  • 还行

文艺屎

59分钟前
  • sylv
  • 很差

无聊。一眼望到底的结构。演员选的过于好看了,气质不对。

1小时前
  • 于不浪
  • 较差

影像再美也不能为内容跳脱无聊辩护啊。他怎么动不动就生病。

1小时前
  • 格兰德河的火车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