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感觉就是:以后要是我有女儿了,我绝对不放她出去乱跑!!!
看完这个我觉得我还是正义的,虽然在电影里已经没有啥正义和邪恶的区别了,吸毒,杀人,强奸。
还有,任何人都是有底线的。。。
要是我女儿被那样对待,觉不会让他们死得这么轻松!!!!
先。。。。。。
然后。。。。。。
再。。。。。。
最后。。。。。。
省略1万字各种酷刑。。。。。。
我不得不佩服一下那个小女孩,生命力如此顽强,在中枪和雨水的冲刷下还能活下来,看来会游泳真是个重要的。。。
锻炼项目。。。
(囧)还要佩服下她的妈妈,知性的外表下居然有一颗如此坚强的心。。。
能如此快的进入一个复仇的父母的角色。。。
父母的爱真的不能用任何东西来衡量了。。。
整个电影我都是带着压抑的心情看完(基本上从小女孩儿被强奸以后我就在想这些人是怎么死的了)看这电影之前看了两眼评论,最后我还以为错过了大家说的“微波炉杀人法”,没想到是那么最后才演,本以为恶人已经死了,一切over,不过最后那样被弄死的手法我居然想笑。。。
反正报应也是应该的。。。
看上去比SAW里面的手法舒服多了。。。
最后那段音乐是不错,还有那个树枝的远近缩放变焦(外行描述)真的很美。
很长的英文名字,“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原来是70年代同名电影的翻拍,据说当年还是禁片。
中文名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靠谱,楞是给改成了鬼片。
影片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前面讲犯罪过程,后面讲父母发现真相后的复仇。
角色很少,场景单一,全靠表演、灯光、音乐等造气氛。
不过,看多了血浆片,本片里的那些镜头实在是不算什么。
而搏斗的时候,仍然犯了这种类型电影的脑残习惯,歹徒打一拳,然后嘴里开始碎碎念,你讲归讲,手里不要停呀,他不,偏要等人家缓过劲儿再打,这么爱唠叨的坏蛋被人结果是自找的。
结局是亮点,按照一般的想法,警察总会在事后出现,可本片安排了父亲手刃仇人,而且是微波炉爆头,我只想到一个词儿来形容——以暴制暴。
从自卫杀人到主动报仇,思想上的暴力比行为上的暴力更恐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美国的手机信号没中国好,别墅别买太偏僻的,毒品千万不要碰,学个游泳、经常锻炼身体关键时刻能保住性命,家里要有个学医的以备不时之需,最后一点,女孩子要自爱。
看片名就知道是个恐怖片,但是为什么是帅哥遇上美女呢?
因为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美女没看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一个半小时的情节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生。
首先,在中国,这样的情节就算有,也是十分罕见,主角一家子驱车来到湖边的一处房子度假(这种情况在中国基本上就不可能,但是在美国却经常见到,至少在电影中……),其次美国人不像中国人那么复杂,随随便便就跟陌生人走不说,还在雨夜让四个可怕的坏人住在自己的家里,虽说很伟大,有爱心,但是在中国确实不会发生,至少概率小于1%。
并非是中国人没有爱心,至少是有防范之心,就是防这样的电影重现的。
故事的话,还是很吸引人的,因为我一直认为恐怖片的精华并非是光吓人就够了,如果里面鬼怪啊什么的太多,像我这种无鬼论者看着就提不起兴趣。
理想的恐怖片一定要是建立在真是框架基础上的,才能带给人发自内心的恐惧感和压迫感。
本片很好的做到了,至少在故事上很真实,很紧张,女主角一家的生命仿佛就攥在我们手中。
当帅哥遇上美女,很自然,会碰撞出火花,也许吧,但是这里他们多少是有点因为美国青年们的浪荡生活给毁了,好好地聊聊天不就完了?
一听到有毒可吸就Happy的不行,拿点就完了,还非要跑到陌生人家里吸,然后两个女的看见一个帅哥就开始施展所长,怎么看都是两个有经验的欺负一个没经验的啊。
结果如何呢?
当帅哥遇上美女,也许就是一个噩梦的开始。
其实,她们错过了很多求救的机会,每次总是近在咫尺却无法获救,也许这就是这种影片吸引人的独特之处,恐惧、绝望、无助…人类在此刻体现出来的求生欲望强烈到难以想象,他们可以承受更多的痛苦也可以从趾高气扬变成低头求饶的一条狗。
但是不管怎么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静静的等待总会有机会,这也是恐怖片一再体现给我们的。
片子开始女主角游泳,换衣,是如此的纯洁出众,一个17岁的花季,拥有良好的身材,游泳能力出众,长的也算不错,可惜就是和同龄人一样充满了叛逆,但是几十分钟后,拥有曼妙身姿的女孩就成为了一个满身是泥,下体全是血的被强奸者,另外一个甚至早就挂票(不是主角永远都是这个命运)。
但是所谓的女主角运气也不好,电影才到一半也挂票了,至少我觉得应该是,后背脖子下面中了一枪竟然没死,可以说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不管她以后如果面对今后的人生,我想她至少明白了一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尤其是这种当帅哥遇上美女的情况…本片可是多主角电影,后半段基本女主角挂票,老爸老妈就成为了继任者。
但是问题就来了,前面紧凑好看的情节到后面就显得后劲不足,老妈明明有无数个机会可以抄起水果刀搞定那个男人的脖子,却选择了先用个不痛不痒的酒瓶作为起手武器,实在是不知道怎么想的。
接下来和老爸一起又搞起了无聊的淹人游戏,让我有种想按快进键的冲动,俩人搞不定一个,身边可用的武器一大堆,却偏偏选了个一般没有道具才会使用的杀人方式,崩溃,还好最后还是一锤子搞定了,Thank God!接下来更无语,拿到枪了,也是一枪打到那个女的,中枪后依然生龙活虎,让我很奇怪这把枪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之后在有枪的情况下不用,却拿了个高尔夫球棒去找那个强奸犯单挑,结果自然不用说……等真正枪出场了,却又没有子弹了……不过虽然还没有孩子,但是至亲之人受到伤害的愤怒可以理解,这点应该赚取了很多观众的同情,产生了不少共鸣。
总体来说,有点虎头蛇尾,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女主角那绝妙的身材配上刺激的热裤,但是结尾的一些不合理让本片大打折扣。
什么?
你说电影不这样就没法演?
我能理解,我只是提个意见,反正都是老爸老妈合力干掉坏人,为什么不选择个更加合理有效的手法呢?
换做是谁都会选择水果刀吧?
鉴定完毕,总之,本片还是值得一看,如果你对恐怖片比较热衷的话。
我可以保证,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片子能够比《惊心食人族》还要烂。
罪犯一家给我的感觉是相当bt竟然可以出手杀自己的儿子,看到自己的亲人被杀时也知道悲伤,我以为他可以冷漠到无所顾忌。
真不明白导演的想法,要表达的是什么????
标签中竟然有血腥?!
这片还叫血腥?
不会吧。
好莱坞的b级制作cult片比此片血腥暴力的多了去了很好的一部片,不知道那么多人为什么不喜欢。
(不必一直追究于那女儿中一枪了还可以游回家吧)从片名来说只是为什么要取个和影片内容毫无关系的名字呢,不过既然是翻拍片,片名自然要忠实原片了。
那母亲怎么看怎么像越狱中sara。。。
看过此片和之前看过的吕克贝松监制的TAKEN中的一个共同点:女儿们都是被死党们追帅哥的时候牵扯进事件中,so,离那样的看到帅哥就追的发春少女们远点微波炉爆头是一个看点,不过还不够high,还是该学学dexter,杀人那也是一种艺术啊
从头看到尾,一点不惊悚,心脏都没剧烈跳的。
杀人手法除去最后的微波炉,其他很正常。
想看杀人的,看看《血之期中考试》,最后看得人还挺酸楚,比这个好看。
他还有一个名字叫《魔屋》,没看之前觉得哪个名字都可以,无非是个称谓,但是看完以后我觉得《杀人不分左右》来的无比贴切。
他让我想起了《我们与恶的距离》,我们自诩为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然而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也不自觉的做着恶魔做的事,好人与坏人没有界限,有人说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也许是吧,但我更相信,我们与恶没有距离。
女主开车出去找朋友玩儿,一不小心进了土匪窝。
土匪能怎么办呢?
只能绑架她们,以防暴露自己的身份。
走到这一步,换做是我们呢?
也会这样吧。
我反正是绝对不可能相信她们说绝对不会说出去这样的鬼话,这赌的可是自己的命啊,没有人会那么愚蠢的就因为她们承诺绝不会说出去而放他们走。
接下来想想会发生什么呢?
被囚禁的女孩儿绝对会想办法逃走,但是土匪们最怕的就是她们会逃走,那么两伙人就有了不可调和的冲突,而且都是严重到涉及自己的性命。
那么“大战”必然一触即发。
聪明的女主一直很冷静,没有大吵大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获取了土匪的一点信任,但是因为不可解决的矛盾存在,土匪们也是非常警惕。
女主终究还是找到机会刺伤了女土匪的脑袋,但是很可惜,她们没能逃掉,反而激起了土匪们的愤怒。
女主被强奸了!
强调一下,女主只有17岁。
接下来女主指挥他们开进离自己家越来越近的小路,女主终究还是逃掉了,但是身重一枪。
天下起了大雨,车子又坏了,也好巧不巧,这群土匪刚好借住在女主的家里。
土匪头子的儿子发现了这个秘密,并隐秘的告诉了主人。
在土匪们都去休息以后,女主爬回了房子。
父母一看,又是痛苦又是悲愤,于是,在了解真相后,毫不手软的猎杀了土匪一窝,除了土匪头子的儿子。
在这部片子里,很奇特的是除了三个孩子,所有人都是施暴者,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我们怎么判断他们的好坏呢?
仅仅因为女儿被迫害就杀死土匪三人的父母就不是杀人犯了吗?
我不会这样想问题,在人性里,绝对有东西是超越了道德和法律的。
比如,有人侵犯了你才十几岁的女儿。
杀人不分左右,更像是说,我们每个人根本不分好坏,只是看你面对什么样的情景。
我知道杀人是不可以的,法律不允许,可是在这部电影的情节下,你告诉我该怎么办?
理智的想办法把他们逮捕起来交给警察?
对,从理智上讲这是更好的办法,但不是可行的办法。
只要有对人性里的愤怒有足够了解,你就会明白了,理智只是我们创造的一个很美好的词,而不是随时都可以拥有的美德。
我从来不怕两败俱伤玉石俱焚,我只求痛快的能解我心头之极恨!
这部片子也被禁了。
画面是有些血腥暴力,但是来的很痛快,而是尤其是最后土匪头子的脑袋被微波炉烤炸的场面,吓你一跳,又紧接着暗叹,真爽!
解气啊!
谁也不愿意成为恶魔,若不是为世道所迫,谁又愿意过刀尖儿上舔血的生活呢?
好好的人被逼成杀人犯,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

看到片名的时候很变态的想,应该是部讲鬼的恐怖片,非常适合夜晚.可是当剧情一直持续了四分之一,阳光还是明媚,女孩还是青春的.于是大呼上当,可还是舍不得关掉,足见剧情可人.翻拍片果然还是比较忠于原片,就算血腥暴力也不会像现在的片子那样一腥到底.时不时还展现一点假温情.尚能接受中打斗场面只能说还行吧,感觉软绵绵的,还不够痛快.对于结局,各种猜想,虽然也在预料之中,但也一直到结尾也都是猜想中.我觉得<魔屋>这个片名取得不好,不喜欢,主要是引导了我一直往鬼片的方向想的,不爽.
片子拍的还是比较不错的,演员和画面都很漂亮,但内容和思想上不如老版更震撼。
感觉新版改动最大的是受害者玛丽幸存了下来,老版中玛丽被强奸并被枪杀于湖中。
这一改动使片子的本质有了变化。
老版中,医生夫妇知道女儿被害后,将凶手逐一干掉,体现了以暴易暴,以眼还眼的思想,片尾二人面对生日蛋糕的悲凉和凄惨心境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而新版中玛丽受到伤害但幸存了下来,必须及时送去医院救治。
医生夫妇逐一干掉凶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能送女儿去医院而清除障碍,是为了生者为了求生而杀人,是不得已的是被动的。
而老版中医生夫妇是为了死者为了报仇而杀人,是蓄意的是主动的。
个人感觉这是一个质的变化,新版有点俗套了。
整个片子的压抑感暴力感和真实感新版都不如旧版。
虽然旧版的演员和画面都不如新版精美,但是旧版所特有的灰暗压抑和暴力杀戮有如纪录片的真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许是旧版当年被列为禁片的主要原因。
而新版中除了玛丽被强奸的片段给人压抑不舒服的感觉之外,其余的部分基本就是一部中规中矩没有悬念的恶有恶报的动作片了。
尤其是片尾三个坏蛋被干掉的片段,基本上沦落为一部普普通通的动作片了,没有了旧版中真实凌厉的震撼性。
还记得旧版中玛丽老妈为了为女儿报仇,面对强敌只能智取,因此她不惜色诱凶手,假装要和凶手玩SM游戏,将凶手的双手反绑,然后给凶手口交,进而将凶手的命根咬断,从而为女报仇,也真是忍辱负重、以牙还牙了。
而新版中这一复仇的情节则被修改没了,只剩下常规的打打杀杀了。
但是,无论旧版还是新版,两位受害者都是因为不听大人的话去买(吸)毒品而惹上杀身之祸的。
假如二人远离毒品,或许悲剧可以避免。
由此可见,影片对于要远离毒品的教育意义还是一脉相承的。
另外,得到的教训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讲话,不要轻信陌生人,以免引火烧身。
总之,新版旧版各有所长。
单从好看上说,新版高于旧版,如果从思想上看,旧版又高于新版。
无论新旧,都还值得一看吧,当然,不喜欢暴力血腥恐怖片的朋友除外。
寸铁不可指人,因为铁中含有暴力。
——《古兰经》原话是不是这样说的我忘了,所以没加引号,但是肯定是出资古兰经,所以我加了书名号暴力被一般认为是附着于人的,但我不觉得如此。
我觉得它是独立的,与人分离的,如同邪恶。
我觉得它与邪恶同根同源,或者其本身根源于邪恶。
因此我主张非暴力主义。
这部片子正是我的观点的注解。
两个家庭,一个暴力的,一个和平的。
暴力打破了和平——而不是一个家庭打破了另一个家庭,因为贾斯汀一家根本不想主动地侵犯另一个家庭,他们只想安全的跑路。
贾斯汀老爹的话,但现在没有办法了。
当暴力接触到和平,唯一的结果就是侵犯。
于是他们挟持玛丽与其朋友。
暴力开始蔓延,暴力引起新的暴力。
脱逃需要反抗,反抗需要暴力,暴力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毁灭。
一死一半残。
贾斯汀一家投宿到玛丽家,这是暴力与和平的第二次接触。
贾斯汀一家按耐着他们的暴力,保持着和平。
但是已经打破的永远不能恢复到最初的状态,只是有时候,破碎隐藏着,有时候彰显着。
贾斯汀一家命比较背,他们的没隐藏多久。
习惯于和平的家庭,习惯和平的处理方式。
开始想到的是急救,而当他们拿起顺手的武器之后,当务之急变成复仇。
所谓铁中含有暴力啊。
于是厮杀,而后屠杀。
暴力毁灭了暴力自身。
影片的最后是贾斯汀老爸的脑袋被炸飞。
这样一家算是完了。
但是玛丽一家会怎么样呢?
他们会恢复和平么?
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当他们再拿起榔头菜刀使用微波炉的时候,他们是不是会有一种独特的精神体验呢?
我拖着看的。不喜欢类似电锯杀人狂的这种血腥暴力色情的重口味的电影
马马虎虎还行 不算很难看 虐待的情节bt传说中的10大禁片之一的翻拍版
没什么深刻的东西,不过导演、音乐和表演都比以前我看的恐怖片要强太多了。
不太惊悚,最后微波炉亮了
真是完完全全的爛片一部.
看得最爽的一部电影!
原版里勇敢引开罪犯的闺蜜在新版里变成了只顾自己逃跑的塑料姐妹(然而两次逃跑都没成功)。
看完伊甸湖,一定要看这片子
微波炉可真是实用的家用电器…
趣味游戏看的胸闷,可以补这个电影发泄一下情绪
血腥。女主角镇定的不可思议
不够高潮不够high,要把原作找来看看
The.Last.House.On.The.Left.UNRATED.DVDRip.XviD-DASH
演员错了
后半个小时比较精彩,前面有点墨迹了,血腥度不太够,3.8星~未分级版~中文译名让我以为是鬼片呢~看完电影心情很好~
报仇的部分再解气些就好了
和我唾弃你的坟墓的区别就是多个父母吗 也都是恶人团有一个是被迫的
导演有品味,用《dirge》做片尾曲~~~
彼此彼此.
暴力、血腥、复仇,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