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励志片已经非常模式化了,但这部电影拍出了不一样的感觉。
小郭是不是花瓶已不用讨论,因为这部片子可以说没有一个绝对意义上的主演。
阿摩斯,小高一,摆摊学姐,冠平爸爸,蔡主任,郭教练,每个人的戏份都不少,但还是不得不说,校长你太抢戏了!
剧中的姑娘们腿粗得要命,穿不上性感短裤,拖到你面前,不可能称为美女,甚至被划定为男人婆那一拨。
但这帮姑娘穿上了比赛服,露出犀利的眼神,嘴里大喊出口号时,你的心又会软那么一下下。
拔河是项远离公众视线的运动,这让我想起一个高中同学,高考时当大家都刨族谱争取少数民族加分时,他拿出了一张踢毽子的国内冠军证书。
显然,中国踢毽冠军就等于是世界毽王!
同时,大家也慌忙醒悟,原来踢毽子也可以比赛,也可以当冠军,也可以是奋斗一生的事业!
这些奋斗在边缘角落的人们,他们不渴望别人的眼球,得不到众人的支持,甚至常常遭到嘲笑。
但他们最终成了世界拔河冠军队、宇宙毽王!
事业不分高低贵贱,名次却分冠亚季军。
每一个成功,都是用1万小时的努力换来的。
当你在拼的时候,你就是闪着金光的!
这部剧让我产生的感触有二,一是看到因为教练批评小伙伴手指受伤,根本不管原因是什么的时候,春英替同伴委屈而顶撞教练,还赌气走人。
我立马想到了我自己,自己不懂事儿的时候要多混有多混,事情发生细想一下:我想要什么?
,剧中说:退后就是向前啦。
很对。
春英也懂得了,在操场的时候带头跑 喊加油。
二是她们都自己很努力很努力地去拼,很有志气地去洒汗水,我呢,郑郑你要加油知道吗?
不然,你将失去现在的很多东西并且将来也得不到。
很励志,加油吧girl。
我并不怎么喜欢郭书瑶这个台湾女孩,印象中她无非就是产自台湾的标志性小妹妹,清纯可爱肤白貌美,讲话嗲声嗲气,唱歌跳舞演戏都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说她是花瓶都很牵强,显然以她的长相还没到花瓶那个程度。
一直都很喜欢台湾这种热血青春的电影,画面干净清爽,故事平淡温馨却总是充满正能量,《志气》也一样,故事讲的少女拔河队的故事,我开始并不知道这部电影,就算我知道,看了主演都是谁以后,我也不想看,总感觉这就是一部口水化流水线作品。
前几日看康熙来了,请了几位金马五十得奖的人上节目,郭书瑶也去了,我才得知她是今年金马五十的最佳新人的得主,而让她拿到奖项的作品就是《志气》,没想到,她还真挺长志气,节目里有一幕是让我去看这部影片的最大动力,主持人问郭书瑶她是真的有认真训练还是只为了拍电影应付应付,郭书瑶很认真的举起她的胳膊,小拳头一握,手臂上的肱二头肌蹭的一下子就出来了,非常结实,绝不是说着玩玩的,那个画面让我很震惊,如果不是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怎么也不会想象到那样的一张面孔下竟然有这般突兀的身材,到这我才认识到,这个小姑娘拍这部电影是来真格的,节目一看完,就搜了电影下载来看,电影很好看,虽然就是常规意义上的台湾励志小清新,可还是会被那张童颜下的力量感到。
电影里有很多对白都是台语,我听不太懂,但是不妨碍你去理解她。
电影的看点其实也算饱满,亲情、友情、爱情都有涉及,最主要的还是一群懵懂少女追求梦想坚持不懈的正能量。
影片除了郭书瑶以外基本就是一支完整而真实的拔河队员,当郭书瑶刚刚进入拔河队开始训练的时候,我怎么看都觉得很假,虽然她的表演并不是很做作,但也不够真实,主要还是因为它那张脸在整个拔河队里,太不协调。
看到中间段的时候,我才觉得她开始像拔河队员了,可能她也确实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拍摄后,才开始真正进入一名拔河队员的状态,正好她的角色设置就是从一名农村出来的小女孩慢慢成长为一名拔河队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算没什么演技也不要紧了,反正她本人的状态刚好就是剧中人物的状态,合二为一。
剧中主线一直非常清晰,除了单一的训练之外,其他一些情节的设计也恰到好处的填满了影片。
比如队员跟父亲之间的羁绊、春英对学姐的挑战、普通生对拔河队的鄙视、主任的为难、友谊赛中的爱情小插曲、婆婆的受伤等等,非常多的小线索围绕主线,完整又不复杂,冲突悬念样样俱全。
郭书瑶这个小姑娘最后还是感动到了我,到影片后半段,我已经完全认同她就是一名拔河队员,她的偶像脸和娇小的身材都不在是问题。
好像在金马评审的时候,大家对她也是有这样的争论,可最后还是把奖颁给了她,因为她真的用自己的演技和实力证明,她就是一名拔河队员。
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见解,也不是说她拿了奖就证明她就是演的最真的,可是如果我手中有一票的话,我会投给她。
唯一让我觉得败笔的地方应该是结尾,不知道是影片到后来没资金了还是什么原因,最后一场大绝杀的时候那几个老外群演反复出现了几次,我只能是认为多找几个群演的钱没有了,或者是找来的群演里就那几个外国大妞和小伙比较上镜吧,最后那场比赛虽然赢的挺艰辛的,导演也是想表达非常艰辛,但是对方放水痕迹也太明显了,所以这个结尾就稍显无力,但是过程很好看,结尾其实也就不重要了。
对了,还有个点,那个仪仗队的领队,如果没错的话就是周董的绯闻女友昆凌吧,哎呀我天,我觉得吧,这个角色真的是挺没必要存在,前前后后也就露面4、5次,长得是真挺好看,但是演技我是真没看出来咋地,台词说的生硬表情也僵硬,但人是真心长得好看,仪仗队的行头一上身,太正了,也就不需要什么演技了,外表就够宅男们意淫的了。
台湾的这种电影我看的不多,但自认为也不算少,蓝色大门、盛夏光年、女朋友男朋友、第36个故事、海角七号、艋舺、潘滚吧阿信、那些年、天台爱情、听说、大野狼小绵羊、变身超人、一页台北,还有一些一时间自己也想不起来了,总之台湾电影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每一部都相似,却又都不重复,看的人总是暖暖的,充满希望和力量,有人觉得台湾电影太小女人情怀,不像欧美甚至内地一些影片那么有冲击力那么大气,不同的见解也没必要非得统一个什么结论出来,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专门喜欢高端大气高贵冷艳的,就有专门喜欢小资小调小情怀的。
电影本来就是个娱乐的精神消费品,看完随便说说自己个儿的观影感受,也算是给自己消费的精神产品填个意见反馈单。
郭书瑶,你的表现对得起你自己,对得起你那可爱健硕的肱二头肌。
2013年年初,有许多强档台湾电影企图抢攻春节档票房大饼,强敌环伺下,有一部电影默默地以口碑效应吸引人气,最终拿下3500万(约500万人民币)票房佳绩,成为当年度贺岁电影卖座第二名;好作品除了卖座更值得被肯定,女主角郭书瑶一举拿下第50届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奖。
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以景美女中拔河队为题材的励志电影《志气》。
《志气》改编自景美女中拔河队真人真事,内容讲述拔河队于2010年勇夺意大利世界杯室内拔河锦标赛的背后动人故事。
来自乡下的春英,独自一人离乡背井到台北就学,如同大部分拔河队同学,春英来自单亲和经济状况不佳的家庭。
但这群孩子相当乐观,面对课业及拔河训练时,也比一般人更努力。
队上有严厉的郭教练和热心温柔的吴老师,拔河队有如一个大家庭,春英除了体能上的挑战,还要面对升学成绩压力,与如同家人的学姐及同学们,一同面对彼此的困境,克服重重困难及挑战。
拔河,是台湾孩子在学生时期都曾做过的运动,但不像篮球或躲避球等主流运动,拔河往往是运动会或节庆才会出现的「表演型运动」,让人难以想象长期以拔河为训练的生活是如何辛苦。
景美女中拔河队曾连续6年拿下台湾锦标赛高中女子组冠军,并于2010年及2012年拿下世界杯室内拔河锦标赛,成为新台湾之光。
当台湾媒体关注于拔河队的荣耀与光芒时,导演张柏瑞却注意到另一件事:为了这次比赛,这些高中小女生牺牲外表集体增重,平均每个人都增重了7.5公斤。
她们的努力换来比赛资格,也凭着这股毅力一路过关斩将,拿下世界冠军。
张柏瑞认为这样正向的力量应该被记录下来,起心动念完成了《志气》电影剧本。
为了真实呈现美女中拔河队的生活及训练情景,全剧都在景美女中实境拍摄,并找来真正的队员入镜。
这些孩子们虽然不是专业演员,表演却令人惊艳。
整部电影以春英加入拔河队后,面临的挫折与挑战为主轴,而导演巧妙地呈现出队员间的情感,让电影不会流于个人主义。
队员之间各有感人的小故事,剧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桥段,是队员们为了增重,在正餐之外,还相互喂食面包、泡面,甚至吃到吐,但仍要鼓励彼此继续吃下去,这也是将拔河队的生活小细节原汁原味的呈现。
导演张柏瑞曾说,剧中有80%的情节是真实的。
真实呈现的还有台湾的升学主义。
虽然「唯有读书高」的民情不像过去那么明显,但仍是教育的主流政策,也因此当体育活动需要经费时,往往会以各种理由百般刁难。
《志气》透过少数校内师长对体育保送生的偏见,及校内对拔河队经费及存废问题的攻防战,来突显这个问题。
导演张柏瑞曾说:「《志气》这部片,不是在强调她们多可怜,而是要讲她们多努力。
」这群女孩用她们的坚持与毅力与对手比赛拔河,也与自己的未来拔河,训练的过程中有汗水和泪水,但人生又何偿不是这样;在人生的道路上,这群女孩成为彼此的支柱,她们一步一脚印,用力拉出属于她们的一片天,向全世界证明她们的志气!
景美之花,“我有个她,美丽风华,人人都说,景美之花。
我有个他,潇洒多情,人人都说,中国之星。
我愿陪他,追追山林,我愿陪他,携手天涯“那首校歌是极其动人的,原来美好,不是只有知书达理的女生,同样,可以在勇猛无比的女生身上。
那种女生像男生,剪着短短的头发,晒得黑黑的,不为美白,要加重而不是减肥,只为了要赢得岁月,真是美好。
“拔河又不能当饭吃。
”“人家说,甘愿做牛,免得没犁可以拖。
”“只要你做什么事都有头有尾,相信自己,什么都不用怕”“拔河的价值就在于坚持,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很认份在做训练,你凭什么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拔河没有个人英雄,那些在帮你跳蛙跳的同学,就是你一辈子最大的力量”台湾的氛围总是彬彬有礼,每个人都说“谢谢教练”团结,有礼貌,就是这部电影的力量。
就算是力量型的女生,也会喜欢男生弹吉他给她听啊。
“等你瘦下来,我就买给你穿”是男朋友的贴心。
只有540公斤才能公费资助出国,想起举重比赛的女生,柔道比赛的女生,她们都是最独特的女性力量。
“这是我的未来,我要自己拼”拼不过爆发力的时候,要拼肌耐力。
把信念写在手上,握住绳子的时候,会握得更紧。
她的脑海里追溯起曾经的一个个画面,鼓励和团队的支持。
我丫以为又是台湾人在YY了,结果还是真事,我大中国河北河南大妞们去哪里了?
照理不该拉她们几条街?
不过想想好像北京奥运会有个台湾小妹小小的也拿了块银牌,人家还是业余的,估计台湾.......,伙食好。
很简单很清新的东西,我们七八十年代这题材也拿手的吧,貌似每一国家拍这类东西都不差,都能体现人间冷暖和体育精神,啥时我们再整一个,关于拼搏的题材多了去了,比如女排、比如刘翔.......
偶然的发现,看到了这部台湾本土的励志片,《志气》然后决定去看看这个讲述一群年轻的绳女们励志的故事。
我承认很多本土的台语没有字幕不懂说的是什么,但是电影一开头的亲情很感人,阿妈为了送一送孙女舍得花钱,再三坚持买一张站台票。
孙女也很懂事,阿妈的脸很慈祥,温暖的亲情。
知道后来孙女的回来,她没有问为什么,只是包容,也表示理解孙女的决定。
很不喜欢现在电影里面的女主角拼胸的时代泛滥,郭书瑶在这部电影里面有很好的表演,没有夸张的剪掉布料或者在浴室帮受伤的室友擦背露出她的胸来搏击眼球,整部影片她都是穿着宽松的T-shirt很努力的在表演,没有故作夸张的努力,就是很自然的表现一个人的情绪。
从开始的不满,到后来对教练的理解,她一步一步坚定了梦想。
那个夜市摆摊的学姐,看到这里,仿佛看到了很多体育生的身影,当然也包括一部分毕业生。
我们还是大一的时候,不也是在看到学姐学长们如此辛苦的摆地摊或者创业的时候,用春英的表情反思过自己的努力是不是最后是这样的结局?
成功者总是被关注,而现实总是充满着失败者的身影,没有同情,没有幸运,在失败者的生活里,除了加倍的努力,没有一条捷径可以达到预期的成功。
我们总是害怕通过努力,最后没有达到冠军,只能一败涂地,只能接受生活,开始做那些曾经觉得不会做的工作。
所以这是励志片,旨在激励每个人,心存志气,一直坚持。
即使你看到了学长学姐毕业后没有去世界五百强,没有豪车美女别墅,没有像自己期望中的那样优秀的活着,也不要气馁。
他们做不到的,你可以去做到,总会有人坚持并成功的,失败很多,不甘失败的也不少,说不准哪一天就有了收获。
电影里面的女生,包括女老师都很漂亮,拉拉队的学姐,很自然,很善良。
会在体保生的学妹受到侮辱的时候帮忙说话,会在春英放不下阿妈的时候开导她去安心比赛……不得不说这部电影里面的友情也是很让人觉得感动的,一个队友受伤,其他的队友会去关心,一个队友被教练赶出去,集体去求情,并替她蛙跳。
在队友受伤被迫放弃比赛的时候,她们对顶替自己比赛的春英是宽容的,不是讽刺而是鼓励她可以做的一样好。
学姐一开始指出春英的拖后腿,并不是加害她,说等着她的挑战也是为了学妹好,最后学妹输了,她还拍拍学妹肩膀让她加油,替她蛙跳……这里没有女生之间的小心眼,只有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春英的阿妈住院,每天去做保健的队友说可以每天帮她照顾阿妈……她不仅没有为春英顶替她的位置得以上场比赛而对春英有意见,反而帮助她,这点心胸是很伟大的,很多人都很难做到坦然面对那些取代自己的对手,并真心的去祝福。
倒是那些优等生,靠着自己成绩就看不起体保生的女生很讨厌,她们有什么资格去歧视体保生。
学校的主任,一开始的凌厉针锋相对,想要取消拔河队,甚至在体保生外出的时候把月季摆到了宿舍,这里看着确实很讨厌她,但是后来她看到了学生的成功,不仅请吃火锅还捐助了捐款,也算一个改变。
这里面很伟大的是做饭的那位阿姨,在得知学生出国参赛要那么多经费的时候拿出了自己的继续支持体保生去比赛,毫无保留的相信她们,她很伟大,她的儿子也很仗义。
生活中总是有一群女体保生,她们被迫放弃完美的身材,每天训练,导致了发达的肌肉,穿不上牛仔短裤,害怕男朋友会嫌弃自己。
但是她们努力的样子真的很难让人不去爱她们,总会有一个他会接受你的一切,爱上你努力的样子,为你的队友加油,给你小小的惊喜。
所以不要担心,为了成功,此刻加油吧。
看了这部电影,很佩服那些不懈努力,放弃好身材,睡眠时间,付出加倍努力获得成功的人。
佩服郭书瑶从大胸妹子的称号一跃变成了金马奖的最佳新演员,她通过努力,证明了自己。
我们都要有志气,努力过上最初想要的生活。
“我们训练,我们比赛,我们没有那种想要改变世界的志向,但我们知道,我们的未来要自己拼。
”随电影旁白打出的字幕是:以此片献给这片土地上,为梦想脚踏实地的绳力女孩、男孩们。
谢谢你们的坚持,让世界看见我们!
第50届金马奖影片《志气》,以2010年台北景美女中参加意大利世界杯拔河锦标赛获女子组540公斤组冠军为蓝本,简单几句话,在长达2小时的讲述完成后,句句入心。
无一丝不良反应。
若是在墙上涂抹几句标语,弄些运动式口号,日见月见,同样的道理,还听不听信不信?
矫枉过正连最基本的信仰都丢失了,质疑假恶丑,同时也不信真善美。
在快餐的狂欢和刻意的深刻两端回到中间,悠长而缓慢地,回到事物本来的样子,信手便可拈来些真实。
停下来,想一想,不急不徐。
2013-6-6之前看《康熙来了》的时候看到了关于这部电影的宣传。
几个拔河的女孩子坐在一起宣传着《志气》。
听说这是从她们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
后来某天无意在网上看到这部影片已经出来了,但是一直没有点开来看。
今天终于点开了这部电影。
两个小时的片长,慢慢地看完了,依旧是忍不住地流泪。
不是因为影片煽情催泪,而是那种平凡,简单,坚持一直打动着我。
那种励志的心情,还有我内心的愧疚。
依旧是百度了影评,看到很多人的评论依旧不好。
不过看了几页,还是释怀了。
对我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影片,这不就够了。
典型的台湾电影风格,至少是现在的内地无法拍出的感觉。
当然很多人不喜欢,我个人倒是很喜欢这样的清新小文艺片。
我觉得整部电影并没有刻意的励志,半纪录片感的电影,更加侧重地展现了那群女孩子的真实。
她们是什么样的背景,她们是怎么样的坚持。
那汗水,那辛酸,那泪水,微笑,组成了独特的励志青春。
电影里李春英阿么对她说,“ 做鸡就要掅,做人就要翻。
要认份,要打拼。
”这句话一直推动着她的前进和成长。
而邻居阿伯说,“你们拔河就跟种地一样,退后就是前进。
”影片诠释了个不同的人生。
为了赢得荣誉,只有拔河是要一步一步地往后退。
但是这些话对我最开始并没有太多触动。
只是看到她们不停练习,不服输的练习着。
在最后的比赛,那份坚持,那份坚定,还有那句:教练,我的未来我要自己去拼。
我的心真的被重重敲了一下。
我很惭愧,却还是忍不住哭着。
我没有想写影评,因为现在脑袋空白的很。
但是整部片子的风格,画面,片子的音乐都很棒。
我也不说演员演得怎么样?
也不分开来分析影片好坏。
因为我做不到,我只能凭着感觉来说。
我只是想写下我看完电影的唯一感触。
每个人都有梦想。
可是我们握住的是什么?
我们能坚持住吗?
我们能为我们的梦想去付出什么?
一群17岁的女孩子,正是花季的时候。
哪个不爱美丽?
可是她们却要拼命地把自己吃胖,好让团队达到参赛的体重。
她们的手上满是茧子,还要被排挤。
拔河好像真的是一个很冷门的运动吧。
很多人也都觉得不就是拉根绳子而已。
但是看了影片发现,原来拔河不只是拉根绳子那么简单。
它需要的是整个团队的合作。
一队人的动作,甚至是呼吸都要合一。
它有技巧,它需要力量,需要耐力,需要坚持。
影片里有有个女孩子的男朋友也是拔河的。
那个男孩唱了一首歌。
“不想放手,追逐梦想的是我,掌握志气在手中,坚持才能够拥有。
不能放手,紧握的不只是梦,还有亲爱的你我。
”我想真实的她们,赢得了比赛的她们,真的真的在很努力地拼搏自己的未来。
片子里每当她们拔河的时候,那音乐响起,我真的就会跟着激动着。
我在想什么时候我才能握住我的梦想,什么时候我才能用力握住我的志气?
哭着的时候,那是我的触动,我的愧疚。
此刻的我,竟然比不上那群17岁的孩子。
那么,我又拿什么说我要成功?
坚持是基础,更多的是去奋斗。
就像整个影片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我的未来我自己拼。
”
我是有多久没有感受到拼搏的滋味了,很久了,安于现状了,懒惰了,我都快忘了奋斗的感觉了。
我不是一次这样说过,我在研究生阶段,无数次这样说过,我忘了,忘了很多事情,以前的那些种种。
我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想兼顾,什么都想尝试,我现在知道,我太贪心了,我欲望太多了,多的让我失去了方向,我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我说不能砍短自己背负的十字架,可是呢,我没有砍短,却让里面的东西,失去本质。
拔河,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想我同大多数人的想法一样,甚至同电影中选手的父亲一样,对此不屑一顾,我不理解,这竟然成为了一项运动,还有世界级的比赛,我只能说,是我自己见识太短,对所有事物没有深入了解之前就妄下了定论。
我不是一次犯过这样的错误了。
不管怎样这是一部让我热血沸腾,又热泪盈眶的电影,我仿佛又重拾了一份自信,是的,我说的是自信,在这里,我的骄傲已经被摧毁的体无完肤了,我不在是以前那个一抓一大把资本的人了,我没了资本,我现在像一支空杯子,需要不断的往里面加水,我需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
我至今记得,教练问:你们为什么要参加拔河队,女主角说:我要出人头地。
出人头地,几时我都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我从来没想过出人头地,我只想安稳的过我自己的生活,我从来都是这样告诫自己,但是我所做的事总与我的心不符。
也许我好奇心太强,好胜心太强,太要强。
曾几何时,我翻看这篇日志,却发现是没有写完的一篇,还记得那时看完片子,心中是热血沸腾,想一个劲的往前冲,想努力无所畏惧的前行,满脑子的义勇军进行曲,只是方向如果错了,那条路就会离成功和梦想越来越远,这是我所无法预料到的事情。
我只顾着往前,却忘了要不时的回头看看,以前的种种,总是看一些书,记一些话,不求甚解,是懂非懂,还没有完全懂得其中的真谛,只是在某一天,自己经历过,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书中说的那么有道理,而我却还是要撞得头破血流,才明白这些已经有人总结的道理。
后来,我就知道,每回的失败,每回的迷茫,每回的不知所措,每回的受伤或是伤害别人,都值得我思考,思考怎样去避免下一次犯同样的错误,真的变为自己的东西,真的让自己成熟起来。
以前,不以为意,自以为是,认为那么些人可耻,可恨,可恶,怎么就可以那么恶心。
原来当一个人真正成熟时,会学会接受,会学会多角度思考,会理解,会宽容。
然后,虽然知道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却也要装作不知道,也要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生存下去。
这是你不可避免的,同学说的很多,人的成长就是不断的妥协。
并不是一味的坚持,我已经选错了太多,我后悔了。
你,他,方向,专业,为人处世的态度,朋友,这些,我都没有把握的好,但是,事情总是在不断行走,我们也得在荆棘丛中打滚,泥泞路上前行。
我只想说,我的方向,我找到了,我会大步勇敢向前走去,不在左顾右盼。
有时需要放空,有时需要思考,我会学着掌握其中的真谛。
台湾电影独有的气质:温馨,励志,正能量!我就是喜欢啊,唯一的缺点就是选角有点问题,好在演得很努力。
其实剧情比较简单,而且也很套路,但是我喜欢这种励志的感觉,青春应该是这个样子,为了一个信念,好好地坚持,努力地实现。看的时候我就在猜,应该有不少演员是专业运动员,果然没猜错。作为女主的郭书瑶还是挺拼了,可惜还是瘦弱了些。
励志,太励志了,催人尿下~
一群拔河妹子的励志故事,郭书瑶是队伍里最不像拔河队员的人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胸。。。剧情本身还行,那句名言:人生就是拔河,有时候退回就是向前,细细想来还挺赞的。
片尾邓福如唱的?蛮好听的。
还好吧·····女主角的颜去拔河没说服力啊
中规中矩的台式嗲气小励志
很励志。
看不下去了...
故作青春....不喜欢,拔个河哪这么多讲究
台灣這類的片子一向拍得不錯 挺感人的其實
有诚意但俗套
所有的运动都是往前冲刺争取胜利 只有拔河却是要一步步的往后退 2014带着志气 在该退的时候step back to glory~嗯
励志片真心是泪点
Step Back to Glory 2013 TWN Blu-ray 1080p AVC DTS-HD MA 5.1-PTer
小小地科普了一下拔河这项运动。煽情刻意了,但也算诚意十足。P.S.学姐你男朋友怎么没来??
拔河小姑娘胖胖壮壮的好迷人啊
哪来这么高评价?我以为豆瓣都1-2星呢 郭书瑶不漏大奶 还一直特写那就算化了妆也村姑还一点也没花的脸。不论是不是真人真事 那种台湾腔说出来的励志台词太搞笑 拔河这题材也实在是没意思。想拍成阿信 但仔细看看各个方面的处理差了多少
殺很大~~
电影讲述一群拔河少女参加世界杯的故事,这故事容易让人想起日本的漫画。在日本漫画中,一些很小的运动或者技艺都会被放大夸张,让人惊心动魄。这电影能把拔河这种枯燥至极的运动拍摄的一波三折也是功力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