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中基和应采儿那段真是个性鲜明,郑中基的纯真和应采儿的多情都诠释的很好。
郑中基性格始终如一,五根烟那里,郑中基模仿电影,卡带那一段看了三遍还是笑死了。
当初看乐得不行。
刘青云的戏份比较破坏气氛,表演略显刻意,个别桥段也很搞笑;吴镇宇学北野武眨眼睛装日本黑社会很有爱,吴镇宇一直在眼角抽搐,应采儿教郑中基学砍人,就让他看《古惑仔》,结果放了日本AV,郑中基认为这样叫砍人,结果去打群架的时候骑在别人身上,还大叫“一库,一库”。
《喜玛拉雅星》是XX人的贺岁电影。
一看海报就知道是那种港产的无里头喜剧,可春节在家实在没什么意思,看就看了。
有一些感触,写在了《吃尾蛇》里。
5.1出游,大巴上又放了这部片子。
睡不着又极端无聊的情况下还是看了第二遍。
可竟然让我反思多多:吴XX在电影里误食了印度神奇油,就是中国怪异小说中的孟婆汤,也是《东邪西毒》里的醉生梦死酒,于是他忘记自己是谁,忘记自己要做什么。
其实他之前也只不过是个没有方向的富翁。
忘记过去后,他开始努力寻找失去的记忆。
进而发展到拿别人的故事当自己的记忆,拿别人的使命当自己的使命,没有自我,只是人云亦云。
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因为转世投胎前喝过梦婆汤,于是不知道该怎样活出自己。
看大家都努力赚钱,自己也拼上健康拼上生活品质,努力赚钱;看大家为达目的不顾一切,也放弃自尊,放弃自我,放弃良心,努力成为大家心中的成功人士……象是没有思想机器人,按照别人设定的程序,一步一步,25岁取妻,30岁生子,35岁当经理……全部的人生理想就是按程序过日子。
你有想过吗?
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到底什么是属于自己的
“开始就是终结,终结就是开始;就是无所谓终结,无所谓开始。
”片尾郑中基饰演的角色道出了印度咬尾蛇的谜底。
还记得当年看此《喜马拉雅星》时,只是觉得是一为了赚取票房的商业喜剧无厘头搞笑片而已。
本质上,如今的港片总是想传递一些思想或理念给观众。
只是叙事方式又或者是表达方式往往会在博得观众的阵阵笑声后而让观众遗忘又或者是觉得过于肤浅。
现如今再观此影片,同时结合了近年来自己所接触的灵修类书籍,才看明白片中想表达的个中粗浅而实用,又容易或已经被如今生活在繁忙大都会的观众们所遗忘的。
吴镇宇所饰演的角色是遗忘了自己究竟是谁的人,如今繁忙大都会的人们为了谋生,为了追寻世俗所公认的成功标准,一味地迎合时时状态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角色,以至于忘了自己究竟是谁、真正内心的需求是什么的人大有人在。
又如些灵性书籍中所提到的那些一味地、过分地沉浸在幻相中的人们,什么样的境况、角色来临就在该境况、角色中而找寻自己而终究弄不明白自己究竟是谁且内心真正要什么。
刘青云所饰演的角色是看起来知道自己是谁,若被人催眠即外界事物诱惑后,周围环境发生变换时,尽管内心深处依旧知道自己是谁,记得来时的路的同时,对于看到经历的一切都认为是幻相而对于自己拥有的东西从来认为是别人的,不属于自己,并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而最终在经历了多次变换后甚至分不清真相与幻相;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大有人在。
这也如一些灵性书籍中所提到的部分看清了在这个世界上,人生只是一场戏,每个人都在扮演他/ 她此生需要饰演的角色,有些人的角色可能只是比较简单的二三个角色,而有的人角色甚至多到几个甚至几十个的同时并没有发现真相,甚至于出现将真相与幻相混淆。
郑中基所饰演的角色是个灵修身心的男子,看起来是个了悟的智者,最终来到了梵天——印度所谓的“神”身边,只是做单纯的事,将人们的心事念给梵天听。
知道自己是谁,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放弃了凡间的一切,同时也解答了印度咬尾蛇的谜题。
就好像生活中有些人为了做一件事又或者是心中唯一的梦想而放弃一切,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件事上而最终实现了。
只是单纯认真地做一件事,哪怕只是重复。
一如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做的事情认真做。
就如部分灵性的书籍所谈论的,及早发现自己真心想做、喜欢做的事,并为之而坚持,舍弃一切阻挡于此事完成的东西甚至于如今社会所公认的部分成功的标准,如钱、权、利等等,从此过程中发现真相、发现内在真正的自己。
最终,该片也告诉了观众,开始与结束并无多大差别;开始就是结束、结束就是开始,即开始和结束是一样的,一切都只是再重来一遍,是无数次的重复罢了。
人生也是如此,只要活着,一切都可以重来。
每个人只是在各自不同的躯体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出演不同的戏码,时不时某些角色、某些舞台都是重复的;只是在演戏的同时,我们要记得我们真心想做的事,坚持为之付出从而发现内在真正的那个自己,为了真正的那个自己而活。
前记:世界是梵天的一场梦,但梵天有无数个梦,每个梦也有不同的结局,或者说侧重点不同。
片子分为三条线。
吴镇宇的是失忆线刘青云的是幻象线郑中基的是做梦线最后三条线汇聚为一条,三人为争夺印度西施参加比赛。
结局瑜伽城的谜题被解决,梵天梦醒,世界终结。
人类在不断思考,人类的思考是实际上也是造物主的思考,造物主将自己投射成无数的人来完成不同方向的探索,当终极问题被回答,这方面的探索也告一段落,所以梵天醒了,世界结束。
梵天又睡了,继续思考下一个问题。
所以我更愿意认为电影梦醒,是作为阿星的那条线,结束了。
而刘和吴刚刚悟到道,他们的美好世界还将继续一段时间。
同样大姐头在影片中,她的愿望已经读给了梵天,按照设定,梵天听到的都会实现,所以她也会和阿星结婚,过幸福的生活,世界从这里又分裂了。
(平行宇宙的理论认为我们每做一次选择,就让世界产生了分裂,我们的选择在不断地创造新的平行世界,不断地进入自己更愿意体验的世界)作为喜剧片,绝对及格了,最精彩是是吴镇宇的失忆当日本黑社会老大的那段,郑中基和应采儿的片段也不错(录像带卡的部分非常无厘头),刘青云模仿憨豆的桥段可能稍微不是特别讨好,但也没有完全拉胯,他和张柏芝的对手戏仍有可圈点之处。
而片子区别于一般喜剧片的是,在你笑完之后,能感受到导演想传达出的哲学思考,虽然似懂非懂,但是余韵浓厚。
精彩片段:大姐大(应采儿)要郑中基学坏,给他看赌博的影片,因为光盘质量原因,非常卡顿,结果单纯的阿星以为赌博就是要这样重复。
还专门表演给大姐大看,“各 位 观 众 五 只 烟”整段笑死,这估计是最早的鬼畜。
梵天使者孔雀(张柏芝)一开始对刘青云施加幻术,让他以为他亲的是孔雀,其实亲的是大胡子。
等刘青云第二次见到真正的孔雀西施,却以为是幻象,以为除了他以外其他人看到的都是大胡子,实际上自己明明应对的是个美女。
然而刘青云在以为自己中了幻象,面对的实际是大胡子的情况下,仍然爱上了大胡子(印度西施)。
到底是幻象和真实还重要吗?
或许幻象和真实界限本来就不存在。
吴镇宇失忆后,每次都因一些物件而得到错误的身份认知,但这种错误的身份认知(错误的记忆)却能让一个人仿佛真的是他所认为的那样,说明一个人的心理暗示是多么的强大。
思考:我们究竟最本真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真的是现在这个样子吗?
还是只是社会身份,和所谓的记忆,把我们塑造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最后说一下我能看出的致敬的电影1 刘青云的表演致敬憨豆先生不用多说。
2 刘青云第一次见张柏芝,致敬《泰坦尼克号》中的你跳我就跳3,4 刘青云几次被催眠分别致敬了夺宝奇兵,杀死比尔5 吴镇宇的出场造型致敬《寅次郎的故事》中男主的造型6 黑帮老大的那段一直斜嘴眨眼应该是模仿北野武7 吴镇宇失忆把线索记载身上,致敬诺兰早期悬疑片《记忆碎片》
真的超级搞笑,传说中的鬼畜应该就是从这来的吧,碟片一直卡卡卡卡……😂😂😂应采儿和张柏芝真的美哭了,穿插了好多经典桥段啊。
刘青云演的像憨豆先生,特别搞笑,还有那个催眠,真的脑洞大开啊,他和幻想中的孔雀相遇,还鬼使神差地演了段泰坦尼克号,你跳,我也跳,不过我怎么看着那么滑稽呢😂😂😂😂亚星真的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山里人啊😂😂😂叫他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任何判断,不过傻人有傻福,最后还是和大姐大在一起了,那个印度油真神奇。
大概十年前点播台看的一部无厘头的电影。
当我再次观看后发现,这一幕幕都是我很小的时候梦里的场景啊。!
而且几乎对它没有一点印象的我看到这部电影的种种细节后,就好像失忆的少年想起了一切,这些东西都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十年前的少年每天对着点播电视看着超星神和这个喜马拉雅星,每次只有一段看完就期盼这下个点播的人接着刚刚继续播。
这种像是找回自己记忆的感觉真的很棒!!
刘青云从头到尾模仿着憨豆,郑中基的卡碟表演以及他努力学坏的场景,还有吴镇宇从头到尾的失忆,以及后面的人球大战滚木桶。
到最后引发人们思考宇宙的所谓烂尾结局。
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某种非常特殊的情怀,这部片子我打9.9分!
很小的时候看的这个片子,当时简直要笑傻了哈哈哈哈哈哈,虽然现在全忘了具体情节了。
只记得郑中基的脸和张柏芝了,还有一个场景是,一个人把自己的身子狠狠地蜷缩起来,把自己塞到了一个罐子里面。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什么是瑜伽吧,当时就感觉哇哦这简直太神奇了,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什么是瑜伽,瑜伽居然可以让人的身体这么柔软
小时候对梵天一梦印象深刻,重看一遍有很多惊喜之处。
其实有很多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
1.印度神奇油号称一滴忘一天,学坏多少天喝多少滴,亚星已经是一个赌鬼、烟鬼、毒鬼,但在喝下之后就变回善良的本性,他从喜马拉雅山到印度是一个入世的过程,这里的水不再是遗忘,而像是净化,是一种外界强行的“看破”(也就是体验尘世,从无到有到无的历练,与和尚下山了断尘缘很类似)也是对人性本善的一种崇高向往。
但值得探讨的是,大姐大四人组教了亚星九天都没有办法让他成为一个恶人,但是毒蛇只花了几局赌博极短的时间就让他沉迷诱惑,毒蛇的形象也与圣经中诱夏娃吃智慧果的形象重合,是邪恶的象征,最终也被惩罚了。
2.大姐大和亚星之间的感情特别让人感伤,大姐大想要一个能力超群的男人,但群众们都认为如果真做到了像大姐大心目中的男人,为什么还要喜欢他呢?
这其实和我们现在的择偶观很像,如果条件好,为何要找你,而不去找西施呢?
这种条件对等的分配不叫爱情,更不能比做婚姻。
亚星在大姐大许愿后从天而降,钻进了大姐大的心房(瓮)其实就很有实现愿望这一层,但亚星不知,要娶西施,从这里开始就有一个信息不对等的误会出现,大姐大要他成为一个坏人,去虐待西施,但亚星还是非常纯真,在这种情况下,大姐大爱上了他。
造化弄人的是,当亚星真的如她所愿,成为坏人,已经再无人愿意接纳他,连他自己都不肯,但大姐大愿意,其实除了大姐大真心爱他的原因外,还有一层潜在的大姐大觉得自己配不上好亚星的心理。
这也与现实对应,很多好姑娘内心一直期盼着遇到白马王子,但时常出现的都是渣男,明明客观上已经牺牲了自己委屈自己,但居然反被渣男虐打,这种一种破窗效应,也是自食恶果的一环(大姐大承担了自己种下的因果)。
3.舅舅舅舅这个形象,其实真的很好,现实不如意十之八九,舅舅多么希望在做梦啊,可惜是现实,梦中多美满啊,可惜在做梦。
人的逃避退缩心理让他宁愿活在梦里,有时候他也分不清现实和梦境,便会“催眠”自己,这是一个不敢面对现实的胆小鬼(的确如此)。
舅舅的梦境,是电影中唯二提到的梦境相关,还有一位就是梵天,而连接两人的使者孔雀又多了一份神秘。
从最后舅舅并没有和众人一起在原始部落,而是独自一人在喜马拉雅独立行走、创造瑜伽和冥想,与天对话,我认为舅舅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到梵天感知的使者或者化身。
4.大哥大记忆构成了人的过往,过往构成现在,预示未来,所以没有记忆的人,可以说是没有过去、未来、迷茫的现在,其实也就构不成完整的人。
如果没有了本我、自我、超我,那他就可以成为任何人,很显然大哥大就做到了这一点,只要有所象征线索,大哥大就能快速的进入角色(无论是因为照片、纹身还是西施爸爸的话)也就是说,他是一个非常受外界影响与摆布的人,迷茫的人非常容易活成别人/自己误以为眼中的样子。
这里也用神奇油点出了抛弃过去记忆的人,其实就会变成游荡、迷失在社会中的人,最清楚的是要知道“我是谁”,认清自己比一切都重要。
5.三条线大姐大与亚星、大哥大与小弟、舅舅与西施,这三条互相错乱的线(身份、关系错乱的认知错乱)最终被融成了一股,其实从这里就能看出,这个故事并不杂乱,反而很有目的,那就是让三个不相干的人各自有奇遇,再相遇,并产生火花。
当然,故事的确非常无厘头,但也能看出人生并不需要被安排的很完美,出乎意料与不期而遇有时候可能会更美好。
、毒鬼,但在喝下之后就变回善良的本性,他从喜马拉雅山到印度是一个入世的过程,这里的水不再是遗忘,而像是净化,是一种外界强行的“看破”(也就是体验尘世,从无到有到无的历练,与和尚下山了断尘缘很类似)也是对人性本善的一种崇高向往。
但值得探讨的是,大姐大四人组教了亚星九天都没有办法让他成为一个恶人,但是毒蛇只花了几局赌博极短的时间就让他沉迷诱惑,毒蛇的形象也与圣经中诱夏娃吃智慧果的形象重合,是邪恶的象征,最终也被惩罚了。
2.大姐大和亚星之间的感情特别让人感伤,大姐大想要一个能力超群的男人,但群众们都认为如果真做到了像大姐大心目中的男人,为什么还要喜欢他呢?
这其实和我们现在的择偶观很像,如果条件好,为何要找你,而不去找西施呢?
这种条件对等的分配不叫爱情,更不能比做婚姻。
亚星在大姐大许愿后从天而降,钻进了大姐大的心房(瓮)其实就很有实现愿望这一层,但亚星不知,要娶西施,从这里开始就有一个信息不对等的误会出现,大姐大要他成为一个坏人,去虐待西施,但亚星还是非常纯真,在这种情况下,大姐大爱上了他。
造化弄人的是,当亚星真的如她所愿,成为坏人,已经再无人愿意接纳他,连他自己都不肯,但大姐大愿意,其实除了大姐大真心爱他的原因外,还有一层潜在的大姐大觉得自己配不上好亚星的心理。
这也与现实对应,很多好姑娘内心一直期盼着遇到白马王子,但时常出现的都是渣男,明明客观上已经牺牲了自己委屈自己,但居然反被渣男虐打,这种一种破窗效应,也是自食恶果的一环(大姐大承担了自己种下的因果)。
3.舅舅舅舅这个形象,其实真的很好,现实不如意十之八九,舅舅多么希望在做梦啊,可惜是现实,梦中多美满啊,可惜在做梦。
人的逃避退缩心理让他宁愿活在梦里,有时候他也分不清现实和梦境,便会“催眠”自己,这是一个不敢面对现实的胆小鬼(的确如此)。
舅舅的梦境,是电影中唯二提到的梦境相关,还有一位就是梵天,而连接两人的使者孔雀又多了一份神秘。
从最后舅舅并没有和众人一起在原始部落,而是独自一人在喜马拉雅独立行走、创造瑜伽和冥想,与天对话,我认为舅舅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到梵天感知的使者或者化身。
4.大哥大记忆构成了人的过往,过往构成现在,预示未来,所以没有记忆的人,可以说是没有过去、未来、迷茫的现在,其实也就构不成完整的人。
如果没有了本我、自我、超我,那他就可以成为任何人,很显然大哥大就做到了这一点,只要有所象征线索,大哥大就能快速的进入角色(无论是因为照片、纹身还是西施爸爸的话)也就是说,他是一个非常受外界影响与摆布的人,迷茫的人非常容易活成别人/自己误以为眼中的样子。
这里也用神奇油点出了抛弃过去记忆的人,其实就会变成游荡、迷失在社会中的人,最清楚的是要知道“我是谁”,认清自己比一切都重要。
5.三条线大姐大与亚星、大哥大与小弟、舅舅与西施,这三条互相错乱的线(身份、关系错乱的认知错乱)最终被融成了一股,其实从这里就能看出,这个故事并不杂乱,反而很有目的,那就是让三个不相干的人各自有奇遇,再相遇,并产生火花。
当然,故事的确非常无厘头,但也能看出人生并不需要被安排的很完美,出乎意料与不期而遇有时候可能会更美好。
我看有影评将梵天一梦和头尾说的很好,也就不多做阐述了,都是一些看完电影的感言,不成系统,但的确我认为这部电影并没有描述的那么烂,导演和编剧有些脑洞是经过认真思考的,无厘头中也有想表达的思想,并不是群星璀璨简单嘻嘻哈哈笑一笑就能过去的,当然,想这么过去自然也能过去,供君一笑。
这部电影也许在大部分人心目中都是无厘头的搞笑电影;但我可以看看这位导演过往的作品就知道,并不而言;隔3~5年我会看一次,这次是第三次;在不同的领悟底下总会看到不同纬度的感受三个主线:1.郑中基;2.刘青云;3.吴镇宇1.郑中基+应采儿(爱、觉悟)郑中基是所谓的喜马拉雅山的(天人)有神通但不现世;而当他练到天人合一时,他便要去接梵天助理的工作;父亲给了他两个功课a. 学坏、b.去娶印度西施;临走时留下(大概)一句话:儿子炼成天人合一,但是世间的事情他未经历过那还不算真正的天人合一。
下山后滚进了应采儿的招亲花瓶里;这里有一个寓意:应采儿的爱是狭窄的,几乎容不下天下的男人。
但郑中基却降临便进去了。
让她所谓信奉的爱情更深陷;期间,郑中基更给她上了很多课。
之后郑中基遇到双头蛇(菩萨)教他赌钱,先让他一直赢,结果一盘输完,培育起他的赌性。
也因此染上了毒瘾。
这都是为了完成真正所谓的(坏)之后应采儿不嫌弃极度堕落的郑中基。
甚至还和他结婚了。
(结婚是现代爱情的一个终点)满了这个愿,看着曾经是天人但如今堕落郑中基。
刹那间她悟到了何谓爱;便说一人各12滴 (刚好是108的9/1)郑中基问:我喝了失忆就可以了。
你就别喝了。
其实应采儿可以不喝,但是她也要喝。
所以这是她真正悟到了爱。
从前她的爱是狭窄的,只有一个花瓶大小。
而现在她的爱犹如找照亮大地中的一缕阳光,成全了飞升的郑中基;最后失忆的郑中基在感应应采儿和最后读愿望信时。
他也看到了回忆,甚至回忆从未消失过。
困了…如果有朋友想看其他两个的剧情线我再写了。
晚安…-上一次编辑是年半前今天是2021年6月17日,今天先起个标题我们继续来说说第二条主线:2.刘青云+张柏芝(勇敢、珍惜;虚幻与现实)刘青云带两名侄子去印度旅游,因为生意失败心理造成很大的障碍。
去到市集两个侄子让他尝试参与他都是拒绝的,知道最后那个催眠悬浮,他感兴趣的,已经举手了,最后还是让隔壁的小女孩去;然后他被几个小偷催眠才是他故事的开始(心理学上催眠是一种可以治愈心理障碍的方法之一)在被催眠的境界里,他遇到了梵天的使者孔雀;孔雀对他一系列的历练:跳水池、决斗大象、结婚生子、生老病死等等,都在境界里快速经历;勇敢这一关他通过了。
可惜最后他对金钱的执念,因为团费而惊醒脱出了境界;珍惜这一关他过不了;后来找小偷继续催眠,回到境界后孔雀很生气,最后两人激吻(实际肉身是和小偷激吻)后通关,退出了境界;刘青云还是一路追着孔雀,孔雀告诉要学会勇敢同珍惜;机缘也让他遇到了印度西施;双头蛇(菩萨)故意咬了西施和刘青云,他们体内都有毒素,只要西施一吹笛,刘青云就会变成瑜伽高手,有资格去争夺西施。
刘青云因为经历过孔雀的历练+中毒后看到照顾他的仆人大胡子,误以为印度西施是幻象,一只叫她大胡子。
见到城主还说了一句,又多了一只大象;这时他已经分不清现实与梦境,这是一种境界;正因为他觉得一切都是假的,他的恐惧心理自然磨灭,一种最纯粹的勇敢,或者说勇敢这个词已经不复存在了。
所以最后城主拉走西施,他自自然然地追了上去,他甚至连对方是男人,他也说出了那句:惨了,我爱上了大胡子了。
已经放下道德、性别、物种等等,因为他“觉得”这是假的,但他的感觉是真的(这正与吴镇宇的境界恰恰两个面);3.吴镇宇+shine两人(无我与我)暂时留白,下次再讲4.郑中基的个人(天人、飞升)暂时留白,下次再讲总结:这是一部典型的宗教(印度教)入门片,但它完美地穿上了一件喜剧,奇幻片的糖衣。
我真希望这类型的电影可以多拍;孔雀使者最后问了一个问题:三位在印度有什么领悟吴镇宇(失忆的朋友)原对白:谁是失忆的朋友?
(真正懵懂的状态)我什么?
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谁;我都没记忆,没记忆就没有我。
既然都没有我,还问我干什么?
这段话的意思是是什么?
“我”是不存在的,“我”是记忆中产生的,而所谓的记忆就是:眼耳口鼻身舌意所接触或接收保存的信息;我是环境造成的,我可以是谁,谁都可以是我;既然都没有“我”,“我的领悟“也就不存在了简单来说,吴镇宇的感悟是:我是假的,不存在的。
而环境和局面的信息造成了每一个我,我可以是里面的任何一个人。
(我不会被我是什么,而困扰) 刘青云(发梦的朋友)原对白:我做梦的时候以为自己醒着,醒着的时候以为自己做梦;我以为自己醒着,但其实我知道自己在做梦这段话的意思又是什么?
有一个好理解一点的方式,我上面有提过,发梦人的感悟和失忆人的感悟是两个面(但不相反);失忆人的角度是:我是不存在的,而环境是存在的;而发梦人的角度是:环境是不存在的,而我是存在的。
简单来说,刘青云的感悟是:眼前的事物都是假的,不存在的,而我是非常清晰,保持警觉地知道。
(我不会被任何处境,而困锁)郑中基(喜马拉雅山的朋友)原对白:一切都是梵天的一场梦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
一切,意思是包含但不只有以上两个的内容。
我和环境都是不存在的,话音刚落他便脱离了环境成为了梵天的使者;终极问题蛇环,结合印度教和电影的结尾,世界又重新开始的设定。
寓意是:轮回、循环的意思内容还不能够饱满,期望下次再补充。
今天先到这里;2021/6/17
很多次看了一小部分看不下去,今天无聊之下居然看完了,其实看到后面也是发现越来越出彩和有料,可能粤语版台词更接地气一些集结了一帮我喜欢的演员,其实从演出来说让人比较失望,刘青云和郑中基都是在吃老本,吴镇宇演的小日本还不错,最好的是应采儿 三条主线让人比较混乱,但仔细看还是耐人寻味 如果剧情编排更合理,少一些SB的致敬和太低劣的黄色笑话,应该能火的,可惜了一帮好演员和好题材,和全新的环境
张柏芝在里面的打扮我都没认出来
小时候看:不是很好笑,只记得郑中基的人肉滚球长大后看:有点东西哦,有点哲学那味,我们的生活是现实还是梵天的一场梦亦或只是自己的一场梦呢?还看到致敬憨豆先生,杀死比尔和记忆碎片等电影,经典大杂烩
切换频道中无意看到一个台在放,无聊之下看了。片中涉及的许多主题都有点哲学意味:预言、记忆、梦、幻象,等等。但毕竟是香港贺岁片,无厘头的形式还是很难撑起深刻的主旨。记忆是个很神奇的东西。以“过去”为手段,人还是很容易被感动的。
刚刚电视里看了后半部,吸引我的是全印度的场景啊,刘青云画眼线带假睫毛扮阿三真是太像了,吴镇宇学北野武老大,学郑中基小眼睛啊哈哈哈!披着超级无厘头的外衣,用最最浅俗的方式引发宇宙、生命、轮回、人生的思考,非常香港味的片子,实在是嗲!人类的记忆实在是不靠谱的东西哎……
= =真的好无聊..................................啊
没明白韦生在干嘛ps:好想看神探大战啊!烂片我也看!
重温。#从小到大都没喜欢过的影片系列
这片取景和《坠入》还挺重叠,印度是个好地方。和《无极》是一类片,说它烂显得自己俗,说它深刻又显得自己傻叉。应采儿好适合这种又纯又飒一往无前的角色,会被她感动。柏芝好靓(无极里也有她,客观承认的美貌能让主观意识的哲学显得似乎通俗易懂)。
3星。童年时看过的一部电影,想不到无厘头喜剧的背后竟然还是一部哲学电影——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小娃娃做的梦。印度的瑜伽真的被玩坏了。(ps:张柏芝和应采儿真美啊)
我擦,这个真可以算是我第一部没看明白的电影了,而且一直到现在都没明白过来。
...各....额额额各位...位观众...众.......五....五五五..五......支....烟烟烟..烟.....
5支烟
弱智···或者说 是我看不懂···
这阵容~这架势~啧啧
说教意味太浓了。这种演员瞎鸡巴演编剧瞎鸡巴编的做派也特别不真诚。
真係纯搞笑。所以唔讨论剧情。有笑点,多明星。
韦导卖力,刘卖力,可是张和郑多余.
郑中基的搞笑功夫很到位啊。。那段A片卡带的笑到肚子疼
- = 郑中基一贯风格 囧 难道阿SA和他是在这里结缘的??
刘青云那憨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