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集满脸大珍珠!
不停大珍珠!
吕严演技绝了,他说:吾乃花脖子山山寨大王!
我没想到是这么个重音,但是非常棒,那一声画面感、感情浓度整个拉满,瞬间泪奔,这就是好编导,好演员,好的表现力。
张佑维也唱的动情,小人物都刻画的比较搞怪,短剧精品,难怪马东会来配音。
孙悟空演技稚嫩了些,但仍能看出来走心,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所有人的努力有目共睹。
都不是专业演员,却贡献了真心。
大王别慌张。
「一个妖怪总是要活得具体一些。
」玲珑塔生下来就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一个圆滚滚熊猫儿却要跟人学法术,为了追随师父而努力修仙,为了转正去完成卧底任务。
前半辈子的一切都是被推着前行,直到来到了花脖子山,虽然也是被小鼹鼠架在高位,但他有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他想留在花脖子山,想粉风怪大王的儿子别回来,想唐僧师徒慢一些来,想小妖们平平安安,想小鼹鼠有新眼镜儿。
我猜,小鼹鼠问他「神仙有那么好吗」的时候,他在后悔成为一名神仙,在山被烧毁,在发现自己去不了文曲星之后会想自己为什么不是一只熊猫妖怪,真的与花脖子山各位站在一起。
但玲珑塔终究不是妖怪,是一名非常能忍的神仙。
忍受上司的不作为,忍受坏掉的筋斗云,忍受去不了文曲星,忍受杂乱无序沆瀣一气冠冕堂皇的天庭,这一切跟绚丽繁盛真诚生机盎然的花脖子山比起来实在是,太抽象了。
狐狸总说「一个妖怪总是要活得具体一些」玲珑塔想,那神仙呢?
他想不出来答案,他也不想再当神仙了,从土地公面前飞回花脖子山的时候他没什么犹豫,毕竟,一只熊猫能知道自己该如何去找寻具体的新生活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鼹师料事如神,他没什么特别的身份,只是聪明,从小就聪明,可惜聪明只是一个形容词,他本质还是一只圆滚滚鼹鼠,融不进人类飞不到天上。
但是没人比他更希望花脖子山好,因为这里收留了他的青年时代,蕴含了他的聪明机智,一草一木一妖一怪都在他的大脑里转过三十圈。
他一早就知道小熊猫不是真正的大王,也知道罗刹女和他串通一气,但他还是用了很多心力在小熊猫身上。
毕竟,他压根儿没想着吃唐僧肉,他也不在乎什么永生,他只是希望这个将他真正当做家人的花脖子山能更好,能重振旗鼓,显然小熊猫在他的稍加点拨下完全能做到这件事,即使他不是先王的亲儿子也没关系。
但聪明的鼹师没料到那场烈火,火后他在被完全摧毁的防御工事里独坐许久,长叹了一口气。
小熊猫的离开并没有给他带来很大的打击,因为他知道,神仙是迟早要离开的,他不会多做挽留。
孙悟空的来临也没有让他自乱阵脚,打不过就躲起来,人生就是这样。
料事如神的鼹师算出了很多事,缜密的逻辑像丝线一样盘绕在山谷上空,但神仙小熊猫在孙悟空面前开启他亲自教的防御术保护花脖子山众妖这件事像一道雷电一样直直劈在小鼹鼠脑袋里。
小鼹鼠不知道为什么,聪慧的脑袋瓜里此刻找不出一句答案,但他知道大王回来了,再也不会走了,他视为家园的花脖子山又会变好了。
故事没有戛然而止也没有再翻一番,而是就在此刻以一个悠长柔软的美好想象结束了。
每个人的想象都会是美好的,小熊猫、小鼹鼠和小兔小鸡小狐狸一起开始了新生活,花脖子山不会再遇到任何困难了,毕竟,「大王别慌张,一切都挺好~」
本意是冲着土豆吕严点开的,但是第一集的小标题就成功让我无法自拔了。
毕竟本ENFP对《父亲的葬礼》和《进化论》的感情之深厚,不仅在于其脑洞和创意,更是因为在此基础上的逻辑性呀~(我相信各位P人能够明白我在说什么)。
《大王》每一集的篇幅短,但是好在把事情都说得很明白,你能知道剧里的大家在干什么,甚至能猜到下一步的走向,但是当土豆和吕严开始对词儿,突然开启我最爱的漫才模式,我真的没办法停下,就想听他们一直说下去。
故事里的梗是有延续性的,《父亲的葬礼》里的彩蛋一直在反复横跳,有些时刻能够引我会心一笑的,肯定是刚好彼此get到了那些隐藏起来的、以前在舞台上见过的,没有变成妖的那些喜剧人带来的成效与余味。
特别是看到「暗地里的基层打工妖共情明面儿上的下等打工妖」时,我觉得这部剧已经不算是打工人实录了,只能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上过班的,这就是一部成年人的童话故事。
但是我也忍不住想吐槽啊!
(以下涉及剧透,慎看)孙悟空你为什么还有洁癖啊,但是我寻思唐僧也妹洗手啊,他喂你你就吃??
为什么只有庞总管一直没有进化出人类的手啊?
大吉真的好像妈妈啊,会咯咯咯,还会关心你出汗是不是热坏了、上厕所有没有带纸(误为什么蘑菇精是来自东北的!!
这明显会出致幻孢子的菌啊!
为什么不是来自云南的啊!!
(另外,狂飙里的赵立冬书记又被抓了。。。
)《大王》肯定是有小bug和些许不足在的,但是有这么一群人,愿意认认真真地,和那群一直在喜剧路上的人一起走,这大概才是最让我感到感动的地方了。
“有位先贤曾经说过,有些事,看上去很美就够了。
”
还差一集大结局。
戳我的点太多太多,不胜枚举。
对鼹师前面有很多揣测,毕竟是土豆的行为逻辑,他为什么会那么扶持一个法术都没有的菜鸟大王——仅仅因为先王的一句临终嘱托。
“是您先言不由衷的。
”鼹师经常很多话看破不说破,唯独对山寨的建设在剧里用极为荒诞的企业级理解啪啪啪推进,这是在用他的智慧去守护整个山寨、守护心中的那片花脖子山。
相比之下,庞总对先王情感表达在剧本里是处理得比较明显的,马旭东很多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年会角落里给先王祭酒、当然用很夸张的对粉红色香气的迷恋(粉色桃花山水下那种追逐真是笑喷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真的几场戏就把人物关系和情感立得极为扎实。
而鼹师则是深深藏在心底:先王收留了那么多妖给予安身立命之所,而鼹师则有更大的胸怀守护山寨。
都在心底,还有行为里。
所以回来继承王位坐在牛车上的是玲玲还是壹壹、贰贰都不重要(吕严表打我略略略),重要的是谁能和他一起带领山寨,一路朝阳。
第12集两人的对峙,鼹师难过的是这个卧底是真的威胁到山寨了,他在罗刹女被电击审讯后给了玲玲机会。
“做神仙就真的那么好吗?
”“审讯这边就交给您了,大王,其实她是死是活都不重要,重要要的是她透露了多少信息,是真是假。
”但万万没想到玲玲还是放走了罗刹女,间接导致山寨被毁(看到山寨烧毁真的心痛到不行这是俺们从提案到营销到欣欣向荣的花脖子山啊!!!!
)。
大吉劝返游客被薅鸡嘴
花脖子山爆火
烧毁后的花脖子山第12集《真实的谎言》标题太好了。
但更好的是这么严肃紧张的一集,演员表演和幽默的文本还能时不时让我笑出声(+++看弹幕,剧粉各个都有包袱在身上笑死还能隔空互动:「谁家间谍绑了放在王座上啊」、「那是尊重女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喜欢鼹师喜欢玲玲喜欢所有花脖子山的小妖怪,不只是对土豆吕严对喜人的滤镜。
希望花脖子山永远营业,希望孙悟空来的慢一点,再慢一点。
一口气看四集,一点不出戏不费劲!
对于喜欢一喜二喜的观众简直福利剧🧧!
比想象中可爱!
张祐维那段手语真的可爱到不行,还有画了熊猫眼的吕严居然毫不违和地可爱!
"可不敢感应可不敢""快产生!
快增添!
"一开始没认出天放,还是酷😎酷的可爱,这颜色的兔子精上哪儿说理去哈哈哈哈😄算紫色吗,星黛露和兔爷神马关系呢😂永远能做出正确解释的鼹鼠军师,歪打正着第一名,没有您这偌大的山寨可怎么办啊!
之前很担心剧情尴尬,浪费了演员,现在看了几集觉得节奏挺好,剧情很轻松,下饭,带着一点儿职场糊弄学哈哈哈哈。
"支持但不鼓励!
"是困难也是机遇!
"你们才是一线"谁懂啊作为职场人真是狠狠地代入了。
麻烦271更快点!
最大的问题:古代神话×现代职场,古代人的服化道和造境+现代人的思维话语和处事,极大的反差感。
前两集还有些新鲜感,然后新鲜感迅速耗尽,只剩下严重的割裂感。
我是很想投入到故事里去,但剧中人一开口就逼我出戏,没办法。
次要问题:不知是导演问题还是主演问题,喜剧的笑点出不来。
最后槽点:五行山的戏份为什么只剩下字幕呢?
改配音也比剪掉强吧?!
反正戏里已经有不少重新配音的啦。
两天看完的短剧,是讲述连贯剧情的,是喜人的作品,十四集里有很多场景秒回二喜,挺开心这群认真搞喜剧的人终于有了部自己的剧。
剧情讲述熊猫玲玲为了再跟师傅在一起,努力修行,最终成仙,但却因为没背景没人脉被安排去做卧底,潜伏在花脖子山协助唐僧师徒完成一难后继续西行。
玲玲潜伏期间与花脖子山的妖怪朝夕相处,也用一系列举措让大家认可他拥护他支持他,可最后还是暴露了,就像他对花脖子山有感情一样,那群善良的妖怪也没有为难他。
在他得知唐僧一行还是会去花脖子山时,义无反顾回去帮助大家,打动了孙悟空,得到大家谅解也最终留了下来。
这部剧拍的很多情节真的很像职场,你不喜欢做的却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做的那些事,做了却又得不到认可,做完一件原本以为可以邀功请赏的事,却发现自己根本不在正式编制里,等待你的是下一个任务和项目…可这并不是一开始他想要的啊……好在玲玲最后选择了跟花脖子山的众妖们在一起,也算是个好结局。
看完这部剧,心里有个疑问,孙悟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这件事,真的有人问过大圣,他是否愿意去吗?
他也许也只是希望能在花果山跟他的孩儿们在一起吧……人生啊,真的太难了,为什么总要勉强世人做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事情呢……
非常棒的一部剧,我好喜欢里面的大神啊,他在那个虽然哥是就是为煽情起的,但是大圣接的好呀,就是从他突然从把金箍棒从肩膀上拿下来的那一瞬间眼神一变,我自己就意识到他肯定是想到他自己的话给我删了,包括筋斗云,前面去讲到花脖子山,老师听成花果山的时候,像大圣后面又改了一下,就感觉这是一个很美好的故事,不只是这一个山头美好,而是在这一个故事里的取经路上,师傅是这样的师傅,大圣不再是不懂那些事故,大圣看得懂那些不再。
像大圣跟师傅说的一样,不是他们求着你取经,不是你求着。
这个要比西游记这本书本身所揭露的这种黑暗要更美好一些
想要转正飞仙的熊猫玲玲,带着任务来到了花脖子山,误打误撞地成了山大王,认识了机智的鼹师、靠谱的胡主任、直率的兔爷、衷心的大吉……和大家一起经历了花脖子山的日出与日落。
仙有三六九等,妖也分上下,但花脖子山却是“妖妖平等”的地方,包容收留着流浪至此的所有生灵,是大家共创共建共享的乌托邦。
这是花脖子山的精神图腾,是先王的遗志,鼹师的坚守,也是玲玲能成为新大王的根本。
因此在我心里,这部剧大命题还是在讲“归属感”。
虽说人往高处走,但当神仙真的很重要么?
广袤的天空太遥不可及了,比不上花脖子山上一根桃花树的短枝。
短枝有香,指引心之所向。
顺流而下未尝不是件轻松且快乐的事,看似简单,但也并非人人都有余地选择。
正因熊猫玲玲法力低微,籍籍无名,是芸芸众生中之一,他可以花几百年在竹林修仙,也可以放弃委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渺小也自由,所向披靡的大圣却不可得。
作为一个高能力者,能力越强,责任越大,背负越多,身有挂碍,不得由己。
大圣也曾占山为王,潇洒不羁,但如今花果山在心中,在远方,却无法成为他脚下的归途。
被选中的英雄,只能被选择。
大圣说:“心中有佛,无所畏惧”,而他本身就是心软的“神”呀。
他比个“OK”,绕道而行,是慈悲。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保全这一方的花脖子山,正如守护心中那一方不足为外人道的天地。
这让他看起来那么无可奈何,又那么光芒万丈。
“做妖,总要活得具体一点”。
忧虑常在,长乐难求,平凡的大多数我们,或许不必好高骛远,也不必万水千山,如果有幸遇见“花脖子山”,不如就安心留下来,和一众小伙伴们安营扎寨,一起唱歌、喝酒、做梦、吹牛、造城、修路……当一群关心柴米油盐的“热血笨蛋”。
想来,这群喜剧人的相遇,他们与“喜剧大赛”、与这部剧的主创团队的相逢,又何尝不是一场美好的双向奔赴,一次凝心聚力共建理想国的团队合作。
对于超级喜欢土豆和严仔的我来说,在《父亲的葬礼》、《进化论》之后,能再看到他们俩再次高质量的同框飙戏,又是多么的幸运和满足。
《大王别慌张》真好,花脖子山真好,能结识一群互相认可、并肩作战的小伙伴们真好……嗯,即便此刻单枪匹马,孤军作战,前方五百米,愿你我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花脖子山”!
抱着打发时间心态点开了《大王别慌张》,第一集就被深深吸引住了,真是甩《少爷和我》系列好几条街。
整个故事内核就是用西游记背景下的来讽刺职场,这点和马伯庸的《太白金星有点烦》非常类似,编剧是懂职场的,很多讽刺都让我们这些打工人产生强烈共鸣。
剧情来说,良心制作,节奏紧凑,演员个个演技在线,包袱一个接着一个,又有了当年看情景喜剧的感觉了,真的有点看不够,14集可太短了。
不知道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喷子,喜剧嘛,搞笑就完了,而且这部剧还笑着带泪,已是很高级了。
全剧最精彩的那段应该就是孙悟空的转身离去。
一直在想这部剧难道要把孙悟空变成反派嘛,如果他们战胜了孙悟空又会影响孙悟空的形象,那可是齐天大圣呀,结果是大圣想到了自己当大王的时候,听完玲珑塔的诉求一个OK手势潇洒离去,那个背影可太帅了,大圣的形象一整个立柱了,故事也有了完美落幕。
真是精彩!
#berlinale75 音乐传记类电影,意外的非常好看。比隔壁大制作有诚意的多。不过聚焦的不是音乐人,而是传奇产业经理。 片中临开始前找钢琴的桥段,不免让我想起做制片的时候开机前一晚电影机授权有问题满世界找机子的画面🥲
2025.10.03在林老师家里看的这一部电影,他之前说过他重新开始的四十岁是Keith的即兴撑住了他,告诉他生活是可以即兴的。看完电影他问我是什么成就了这场奇迹般的演出,我说是运气,但说完之后我想收回这个词汇。在我们的探讨之下,最终我们得到一个结论,是我们对一件事情反复积累和练习之后,再遇到一种被限制的状态从而得以突破以前的习惯,走出一条新路,或者可以说是突破了原本前路上的障碍。洗澡的时候我觉得这种奇迹诞生的机会是一种天时地利人和,就是扎实的基础和受限的环境缺一不可。我也明白了为什么Keith托住了林老师的四十岁,反复练习后的他终于在一种受限的状态下突破了。我认为有一种可以执行的反复练习的计划,就是把你所专注事情里的所有大师临摹一遍,直到临摹到一丝不差,最后尝试脱离所有大师去创作。
选择的讲述方式,节奏,都挺有趣的。美中不足的话……中段结构稍微有点散。
海浪电影周
四星半。好喜欢好喜欢好喜欢这部电影,私心多加半颗星。浪漫热情又疯狂的故事,爵士乐的自由与电影的自由交相辉映,节奏跳脱又有序,打破第四堵墙让人眼前一亮,大胆表演,赏心悦目。整部影片虽然有一些地方过分跳脱但瑕不掩瑜,实是佳作。
音乐传记电:在寂静的泪中 ,有个无声的梦…
三星半
汉莎航空无字幕硬看,演Keith Jarrett那位有点出戏,和记者那条线有点意思,被问到作为老迈乐队成员为什么不在美国发展……哪有为什么,毕竟70年代中期爵士乐在美国毫无流量啊哈哈,欧洲至少还有些严肃乐迷群体在(虽然电台也不愿意播放爵士乐了),电影里krautrock崛起作为暗线还不错,Vera Brandes的困境很现实,但感觉小姑娘过于早熟了。中规中矩的历史传记片,应该能再推一波科隆音乐会的唱片销量。
喜欢女主的能量,多一星加给最后两位演员和真实经历主人公一起吹口哨的镜头。
三星已经很给面子了 演员演的太用力了 没有16岁演员吗 得找个这么老的 要不是阿那亚大雨 我真的坚持不下去 滥交 吸食违禁品 名义上打着反父权的旗帜 然而 脑子一热要做一件事 钢琴不核对 遇到问题还不如朋友有执行力 只会哭泣和无能狂怒 无法听取别人意见 还得靠哥哥来坚定目标 真是 浪费我的时间 不知道导演是在拍传记原型还是来抹黑的 原型怎么忍的了把自己拍的这么无用 这么可有可无
整体是好看的但想表达得太多导致用力过猛,缤纷但杂乱,表现爵士乐魅力应该更多靠听而不是说
如先前有评论里说的,这是给粉丝看的电影~让我们知道这场伟大的音乐会背后多么不容易、多么需要"缘分和毅力" 才有如此划时代的演出。 电影内容表达 在女主周遭的事感觉有点琐碎纷乱了
#AWFF#@海边电影院,感觉把维拉的反叛塑造得过于激烈了,比起清醒的自主选择更像是青春期的叛逆和任性,虽然维拉对音乐有敏锐的感知力但缺乏敬畏心,办音乐会的动机也是狭隘甚至有些自私的,背负着钢琴师的命运却只着眼于自己的未来,当然从结果来看是顺利的幸运的,但作为传记电影反而有些给原型抹黑了,反父权的表达也显得无力。
出了影院立马开始搜Keith Jarrett
顺从结束说谎。#海浪
偶然是基础给你的机会
2025AWFF无用的情节略多,导致影片似乎格外漫长。
令人发指,充满偏见、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的电影。人工制造的断裂只是纯粹的断裂,没有任何表达,最好的是维拉想要用口哨制造断裂来叫停不愿发生的事,以此进入下一个套层但没有成功,妈妈用闯入也即是用现实的力量瓦解了冲突这一点,本以为这一个叙事层会脱离叙述者的控制滑向更为具体和自由的地方,可惜并非如此。重场戏拍得非常差,海浪的字幕也翻译的很烂,饶了我吧…
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一种即兴的松弛感,蛮好的。
#2025海浪电影周第三部有点散乱 但看着还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