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朗道:诺拉与母亲
DAU. Nora Mother,DAU. 罗拉母亲(港),DAU 3: NORA AND MOTHER,ДАУ. НОРА МАМА
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叶卡捷琳娜·厄特尔
主演:Teodor Currentzis,Lydia Shchegoleva,Radmila Shegoleva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乌克兰,英国,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20
简介:诺拉的婚姻令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边远省份来到国家首都莫斯科,和她的知名科学家丈夫一起,居住在一个条件优越的秘密机构。诺拉的母亲自她婚后第一次来看望她,这不仅是一次母亲对女儿的平常问候,也是对她生活的全面观察与无痕压迫——诺拉和丈夫之间似乎出现了问题,而家庭矛盾的背后是更深层的割裂与叹息。封闭的场景困住了角..详细 >
像是一场反式的《东京物语》,都是父母对子女生活的介入,但《诺拉和母亲》没有前者“东京很大,易于走失”的感慨,相反齐拍摄场景及其逼仄,仅在一个房间之中。依旧十分的生活化,这部的电影感已经很弱了,母亲对诺拉生活的介入让她们两同时陷入了自我怀疑式的存在主义危机,主要问题在于诺拉的身份过于单一,她只存在于这个家庭之中,她的存在与价值完全由她丈夫决定,而当有人质疑她唯一的依赖时,自然而然就会崩溃,歇斯底里。
噱头远大于内容。
如果列置于Dau系列以外本片是没有任何独特性的。它的内在真实性虽然不可否认,但太狡猾地寄生在一个时空里。这种附生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其产自观众猎奇心/求索欲竭力挖掘后的求不得。
脱离了前两部对体制/国家机器的批判与控诉,就是聚焦于一个小家庭里代际的悲剧。全靠对话推进,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的母子关系
电影还是不能太像生活。生活可以一段一段的碎碎念,但是电影却要有情境,要有留白,有渲染。大段大段纯粹的对白真是让人疲倦
原生家庭带给诺拉的不会相处亲密关系,结尾摆弄着手里的貂皮喃喃道:不能让他的生活太甜蜜。她从母亲身上学到的不会表达爱,我难受也不让你好过的处理方式,不过会让彼此的关系更糟……
看到第三部发现DAU系列的真正野心:全方位展现一种强权下的暴力结构,可以说是爹学的集大成作。如果说前两部过于直白使人不适,第三部则展示了一种悄无声息侵入家庭领域的可能性,从而真正令人毛骨悚然。只有抛弃情感才能不受伤害,最终要么被强权吞噬要么成为强权本身,Nora和她的母亲展示了这种爱无能在代际间的传承,莫名感觉很伯格曼。
当《娜塔莎》和《退变》之中严酷的意识形态被《诺拉与母亲》中的“家庭”所抵挡,它所面对的则是安东尼奥尼式空间内的伯格曼的冲突。“母亲”的进入伴随着“狗”与“烛台蜡烛”作为强度的指示物。而这种关系并非凭空产生,而是DAU宇宙中的一个旧有的力,《娜塔莎》中两个女人之间被性,意识形态与他者闯入所化解的关系被一种母/女关系的主导/从属而现身,它变动着,在40分钟的“对话高潮”中,承受着日常生活的尖锐敌意。不同于伯格曼的面部剧场,想要感知《诺拉》的面孔很难,即使是诺拉的反抗也必将发生于音轨。“母亲”的声音在女儿主导的视觉画面之下不断夺取主导权,最终将画面化约一个凝视。《诺拉与母亲》一反另两部作品无区分的动物冲动,家庭辖域在十字架般的桌子旁逐渐分化,女儿的屈服与退化,成为母亲世界结构之中的一个空缺。
差劲
在搭建的真实的情景下完成对于生活真相的洞察。“不能让他太甜蜜”
4.5,人物逐渐完整至通透,还蛮喜欢。
据说几十部,看到哪一部算哪一部吧。不到90分钟,却拍出了2小时的细碎感。笨重。
2020/12 海南
电影纵容了我们的窥淫癖,给我们一个私下的、合法的机会去凝视他人的生活与身体,而不必担心这种凝视落在自己身上的风险。
7/10
比娜塔莎糟糕,没有了黄暴,就体现不出前苏联的集权制,变得冗长无趣,不要问我退变如何,六小时退变还没看完
3.5 这一集反而是目前三部中看得最投入的,终于摆脱所谓“社会实验电影”这个浪得虚名的头衔。这就是一个自以为复刻某个社会时代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导演的异想天开,躲在屋里看到几道闪电就以为刮了场龙卷风。明明就是普通电影制作,到处都带着设计好的镜头就非要扯什么全社会形态实验……算了不骂了,毕竟这一集也还是可看的
还行吧
台词写的是真好,很像是契诃夫戏剧片段,作为单独一集稍微有点简单。
母女关系,母亲和家庭的关系,女儿和丈夫的家庭关系,丈母娘与女婿的关系。和母亲的对白更像戏剧台词,像伯格曼《秋日奏鸣曲》那种相互膈应相互攻击又自我脆弱的母女关系。母亲神经质,咄咄逼人,自尊心和攻击力极强,意识敏感脆弱,看得很有带入感,像极了自己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