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会热点众多,其中有一个公益圈的事情,让G想起了最近重看的一部叫《暴走神探》的电影,豆瓣评分5.3,但是G愿意给这部电影7.5分的评分。
电影导演是罗卓瑶,豆瓣上这个导演一共有5部电影,如梦和暴走神探是打分人数较多的,其他三部打分者寥寥,基本没有什么关注度。
这部电影走着文艺的内核,披着悬疑的外衣,却走了流量电影的宣发,一个发行人没有想清楚定位的电影,如何吸引自己的目标观众?
几乎所有宣发总是希望用一些手段来吸引更多的、范围更广的观众,有些可能成功了,有些却是扑街的一塌糊涂,暴走神探明显属于后一种,虽然有一众明星站台,但是总票房2456.3万,对于近几年国内的电影行业来说只能呵呵。
电影的名字一看就让人觉得是现在充斥国产电影圈的无脑圈钱电影,然而这部电影还真不是,上映时间(2015-01-16)与姜文的《一步之遥》(2014-12-18)相近,两部电影的拍摄风格、时代背景也特别相似,几乎让人觉得这似乎是出自同一导演之手的系列片。
2017年,纪录片《二十二》票房17039.7万,可见,国内观众并不是都是喜欢轻松无脑消费,只要用心去做,观众还是会买单的。
如果说这种不是电影的电影,凭借话题,能达到将近两亿的票房,那么国产文艺片,为什么没有正常做宣发的勇气,需要包装成无脑流量片来做?
用错误的宣发方式,吸引错误的观众,如何传播正确的口碑。
比如动物世界采用的科幻式宣传片就是一大败笔,但是动物世界宣发牛逼的一点是买通了众多电影评论大号做广告,提前给大众洗了脑,引发了强烈的从众效应,再加上剧情推理简单粗暴易懂,看着不费力,让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轻轻松松看了一部很厉害的电影。
荒诞、戏谑的表达电影用荒诞、戏谑的手法讲述了民国时期一个小小探员破获绑架案的故事,就算单单从悬疑角度来说,整个电影的逻辑设计都要甩大部分国产悬疑推理电影好几条街,逻辑上基本没有硬伤,人物性格和行事动机基本能够有效融合,情节环环相扣,一波N折。
电影通过破案的故事表现了民国时期不同阶层,不同地位人群的挣扎,但是如果抽去民国背景,去单独看每一个人的行事逻辑,会发现这些人似乎又都活在我们身边,这就是这部电影比较好的地方,看似是一部鞭笞时代的片子,实际上也是一部剖开了普遍人性的片子,用一个不知道恰不恰当的说法——颇有几分鲁迅的风采。
比如作为旁白的男主范如一内心戏很足,包括对对小三的看法、对老板的看法。
作为捕快世家,从小学习,然而世界变化之快,让他的所学变成了屠龙之技。
(想起以前一个笑话,在万能充最火爆的时候,父亲与儿子商量,学一个什么技能,以后儿子也可以在社会上自食其力,想到手机这么重要,不可能不充电,于是去学修理万能充吧,结果两年技校出来,发现大家已经用上了充电宝)加上自身的种种原因成为了巡捕房中最不起眼的角色,日常偶尔还会受到黑道奚落,但是自身一身捕快的本领还在,看似文弱书生,但一身傲骨,八大金刚轮番上阵,也不能从他嘴里得到什么信息,对善穷根问底,又有一些自己利益的小幻想,这个角色完全是一个挣扎于乱世的小角色对善良正义的最后坚守,他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也不抱有虚妄的幻想,知道就算上交了杀人凶手,最后也可能是不了了之。
杨子姗演的宋小乔词汇量也很丰富,骂人都是一套一套的。
宋小乔这个角色看似在电影中是女主,但似乎也是软弱、伪善的代表,她和她的同学密司王,将她们这一类人演绎的淋漓尽致。
她们看似是高知知识分子,却缺乏对事物的判断力,在生活中通过简单的标签来将人群分类,几乎没有任何耐心去了解任何一个其他人,见到巡捕范如一,不管如何先骂了再说,这种人在生活中也比比皆是,精神上懒惰、愚蠢却不自知,还以为自己无比聪明,就像我们常见的地域黑、性别黑、人种黑以及各种标签化的认知,通过简单粗暴的归类,来评价生活中遇到的每个独特的人。
看似正义善良,实际上软弱伪善,慷他人之慨。
当范如一指出占士吴杀了小六的时候,她说革命肯定有牺牲,可是当范如一进一步指出占士吴也害了密司王的时候,她却不说话了,是的,革命有牺牲,那是让别人去牺牲,自己的朋友嘛,那怎么行?
有时候甚至觉得,这样一个角色似乎才是电影中最大的反派,(占士吴是坏,但是他坏的明确,他有自己激进的想法,并为自己激进的想法去行动,并愿意承担这种行为造成的结果)最后甚至恶意的期盼导演设计让她的觉醒也是假的,当然最后导演刹住了车,在最后让我们的女主回归正途。
说说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几个点吧:1.小猴说,让姐姐死吧,马上要打仗了,要逃命,要逃荒,还不如死了,死了最好。
范如一的回答原句已经复述不来,但说的真好。
到这里我觉得范如一的角色立了起来,明白了他的坚守,他的理想。
也是到这里,我才真正的认同了这个包打探,人性之美。
2.慧兰卖唱。
那个长镜头把周冬雨拍的实在太美,目光不由自主的流连在卖唱女柔软的嘴唇上,随着她的口型抑扬顿挫,浅吟低唱。
这段是苏州评弹吗?
真美啊,节奏美,词美,女孩美,声音美,光影美,无一不美。
所以范如一笑着流泪了,那一刻我也想流泪了,一丝甜蜜,几分感激,剩下的全是美。
3.湖上泛舟。
宋小乔的眼睛里仿佛洒满了星子,闪闪烁烁,浮浮沉沉。
这里是全片少有的舒缓场景。
镜头里的两人暂时放下世俗生死,尽情享受这偷来的片刻宁静。
配乐很美,好像在说,这里有音乐,有星光,有诗,的文艺同志的心。
电影的色彩,光影,音乐都可圈可点,处处透着导演的用心。
之前宣传里一直挂在嘴边的“腔调”二字,绝对是足足的。
尽管我不是什么文化人,但我也能体会到里面的情怀和风骨。
我觉得这真的非常难得。
--我也必须来个理智分割线--最后是什么呢?
当然是我的初心,我的杨洋,我的占士吴,我的妄图建立铁血军团建立理想国的又帅又狠的中二病统领!
范如一用一句台词完美的形容了占士吴:无道德的知识分子犯罪才最可怕。
满脑子虚妄的冷血青年,貌似最有信仰,其实最自私最狭隘。
我很喜欢一个细节:当劫后余生的密斯王想要扑到视作信仰的James身上时,James立刻露出的厌恶与反感,哈哈,我简直要笑出来了,还能更贴切一些吗?
完全理解,他谁也不爱,他最爱也只爱自己。
这种人大概活到100岁,也只能成为一个资深中二病患者。
但这不妨碍占士吴的魅力,大概任何东西到了极致,都会让人着迷。
我非常喜欢这个角色。
杨洋的声音简直,是我最大的收获和意外。
我想这里是很体现导演的功力的,杨洋的台词出乎意料的流畅,清晰,有表现力。
只要杨洋出场,我就总要在全身心的享受这个声音和注意情节画面之间不停地切换,“回教堂!
快!!!
”那就是一把大锤!
在我心上咣咣咣咣咣的无情的砸!
砸!
砸!
......占士吴这个角色挖掘了杨洋身上“狠”的一面。
那刀锋般的面孔,你不演狠角色谁演啊!
少年人够冷,西装那段戏,我可一直觉得身上凉飕飕的。
之后教堂出场,占士吴面带微微笑,慢慢踱着步,不紧不慢的说着凉冰冰的话,艾玛......我还很喜欢“...蠢驴”那句台词,说的我都想挂上讽刺的笑容了。
不足也有很多,我感觉最明显的就是,稚嫩。
有些肢体语言还有些生涩。
总体来说,还是过了我的及格线的。
想想还有啥,其实想写的话还有很多,面对喜爱的人,15分钟的戏份也足够我挖掘并且表白。
但这次观影还是被杨洋扰乱了心,我想下礼拜第二遍一定还能看出些什么来。
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是对民国小资,侦探系列,贵公子和小姐间爱情友谊的无情解构,所有人都在欺骗男主,女主是否利用了男主也留下悬念。
在这个世界,黑帮老板和警探老大是一个人,军阀强娶革命烈士遗孀,又把孤女作为筹码嫁出。
繁华的法租界在老大口中只是靠鸦片转运来吸取中国人血汗的罪恶城市。
帅气的詹士吴为了中二国社理想,不惜杀人,欺骗,连帮助自己的朋友和爱人都可以杀害和绑架。
而被杀的小姐看不起穷人,觉得为了崇高理想杀人不应该受指责,一边想救国,可是看不见苦难的人,即使去了美国也只是成为新的买办,而不是所谓学成回国。
一口台湾腔的老大也说上海每年倒在路边的路倒有两万人。
那是无数个孤儿,无数个小六,可是贫苦如小六,也是不离弃自己瞎眼的亲姐,还帮助了更悲惨的小猴。
这和资产阶级买办詹士吴满口道德,杀人放火的行径形成鲜明对比,劳动人民才有真正的友谊。
詹士吴只想自己的野心,连战友同袍都可以毫不留情打死,连爱人都可以出卖。
其军装笔挺,五官俊郎,抖音民国军阀范儿不过如此,可是除了伪装成爱国的国社理想,如果真成功了又会给人民带来多少苦难?
憧憬爱情,友谊的密斯王
而在愤怒中,她也说出来真话,她不认为和男主是一国的,从她和詹士吴的英语对话就可以看出,她的买办资产阶级思想根本不是救国救民,而是精致利己,她也求仁得仁,死在了帅气英俊的詹士吴枪下。
至于无所不在的文艺词汇和诗句更显讽刺,逃命中念当时没有的再别康桥,无所不在的郁达夫的一句诗祖国啊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相较于文科生,理科生如果懂历史的,反而对这句话感情更深,宣发中排除理科生实在大可不必
本剧最大的疑点就是宋小乔有点太杀伐决断了,打伤男主同乡腿部毫不留情,最后杀詹士吴很有掩盖证据,杀人灭口的嫌疑。
片名和电影海报搞得夜店风一样。
但是剧绝对值得看
看到一个帖子,说占士吴的悲剧在于他站在了主角的对立面,潜意识便觉得这种想法可笑,笑完之后又觉得自己好像占了没文化的便宜,不懂得历史背后的厚重血腥,不知道历史长河下个人渺小力量的不可逆转。
可是小善良就是善良,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不以善小而不为。
占士吴想要用绑架得来的资金建立铁血军团,愿望宏大,理想高远,但是听上去更像是纸上谈兵,太天真,认为这个世界是一笔资金、一群军校学生的热血就可以改变的,还坚定地认为做大事就是要有牺牲,要有鲜血。
“如果得以迎接光明,我愿意在黑暗中蛰伏。
”且认为这种蛰伏是伟大的付出。
范如一这种外表软弱内心刚硬,不在乎时事又事事在乎的性格,符合我们心中的凡人英雄的形象,就像是蜘蛛侠,同你同我,眼前看到的不是大势,是人命,是良心,是道德。
女主的一枪果断,但是只有一枪,然后占士吴就被丢在了仓库里。
如果占士吴没有死,而且其父亲放弃对他的庇护,二十年代的大势下,他伤重未愈,再次遇到了范如一,范如一会如何对他。
巡捕房不敢收,范如一不肯放,小猴恨不得食其肉,占士吴他还有一个蠢蠢欲动拯救祖国的心,估计会活得比较有趣。
剧情虽老套,但是情节处理还算有趣,独白太多了点,配乐加着快镜头很喜感,看着阮经天一路被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还保持脏兮兮的文艺感也挺戳萌点,杨洋的粉丝估计被制服诱惑直接放倒了。
刚看完重返二十岁,觉得杨子珊妹子这次发挥得不好,跟阮经天对戏的时候很不在状态。
周冬雨真的是女主角吗……吗……吗……
看到电影市侩的题目和豆瓣评分时,我是下意识地把它和《不二神探》之类的片子归为一档。
所以也是在没有任何期望值的状态下看得。
看完电影,脑子里想不通的事情是,为何有这么多的傻逼说这是烂片,为何有43%的傻逼给打的一二星。
以下就为大家全面解析。
——————————————————————————————一、错误的题目先撇下电影内容形式本身,谈谈现在的环境。
现在的视频资源太丰富了。
而暴走神探这种文艺老青年拍的片子,在宣传和排片方面都不给力。
知名度没打开,倒是取了一个在视频网站上能赚取点击率的名字。
****视频网站大部分的受众画像是什么样的?
****【宅男】【宅女】【中国大妈】****这些受众最like的视频(除综艺)是什么样的?
****【爱情公寓】【武媚娘传奇】【小时代】****这些视频有着什么样的共同点?
****【角色脸谱化】【编剧无脑化】【台词程式化】【冲突表面化】【帅哥美女】总之就是作为一个一般性的观众,你看了这个人穿了件什么样的衣服,大概就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演员讲了句什么台词,差不多就能想到下一句说什么。
非常符合受众内心预期,看起来毫不费力,无需动脑,无需发酵感情就能自然随着剧情落泪大笑。
《暴走神探》明明是颗文艺的内心,无处不想抖落自己小清新的包袱。
但却取了个落俗的名字,吸引了一群不对称的受众。
而真正的目标受众很多因为看了这题目就嗤之以鼻,看都没看了。
——————————————————————————————二、错误的渠道/平台****上述视频网站主流用户观看视频的时间段是什么时间?
****【上下班坐公交地铁时】【单身狗一人吃饭时】【下班至睡觉时段】如果大部分观看暴走神探的用户选择以上1/2时间段看,那预计有95%以上的用户会选择打一二星。
因为在上下班挤公交地铁时人的注意力无法接受这种设定,无法在信息噪音环境中准确地了解影片表达的内涵。
在单身狗吃饭时同样如此,单身狗吃饭需要营造热闹快乐的气氛,此片的节奏和氛围让单身狗无法接受。
那如果用户选择在【下班至睡觉时段】观看这个影片,时间相对比较宽松,心情相对比较放松的情况下,可能对该影片就会有不同的观感。
当然这其中会有超过60%的【拉进度条党】。
此片一旦有【拉进度条】的想法,基本上也就看不下去了。
所以此片选择了一个错误的题目在某乐视频网站播放,错误的定位了受众,引来了一片叫骂。
——————————————————————————————三、拉低逼格的海报明明电影中美工水平还不错,画面质感还可以。
但是海报却不知所云,主打的海报基调是粉红色,两位女主的衣着看不出时代设定,脸排版庸俗不堪,让人进一步下意识以为这是一部商业烂片。
宣传口号是【混搭喜剧,腔调上映】,完全不知所云,感觉很像二三线城市的工人影剧院即将有外地文工团前来表演的【文案】,总之就是毫无影片编剧中得【文艺】气息。
—— —— —— —— —— —— —— —— ——影片内容暂不想评论,我觉得只要是认真看了影片的人,会感到其中的诚意。
起码和那些无脑编剧摸脚趾想出来的垃圾商业电影来说,它是完整的、独树一帜的。
虽然并不能说很出色,起码它确实在国产电影中属于有个性的。
一二星太对不起这样的电影。
一个创作者,总会有这样一种状态会伴随创作出现,那就是你能做出好东西,但囿于耐性或懒惰或外部因素,总是会把起了一个好头的东西最终做毁掉。
烂尾是这些东西的结局,当然创作者是不想让自己的东西最终变得那么混乱和不堪的。
他也想清清楚楚的讲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但讲着讲着,讲故事的人自己也乱了。
本来是想诠释一下时代,然后不得不顾及一下片中的爱情,爱情有了,黑帮和政府的问题也要说一说,顺便应该再吐槽一下爱国的狂热分子。
剧情到了后面有些理不清,那就干脆来个反转,然后让没说清楚的配角去海外吧。
这样的电影你不能说人家没有诚意,这其实也不算是敷衍影迷,只是能力问题。
我欣赏两类人,一类是真的大神,随便一个点子,都能整得舒服、透彻、极致。
还有一类,就破罐子破摔,我不求质量,我只求自己想创作,就提笔胡写瞎拍,作品堆成山再说。
前一类人,咱不用说,那是才华。
后一类人,是有精气神儿,有不服输的骨气,破罐子破摔的牛逼之处,就在于人家一直敢摔。
藏拙要是一直这么藏着,连给人看都不敢,也就别出来搞创作拍电影了。
当然自己没做好,要承认。
时间紧任务急,我也就做成这样了。
或者干脆就告诉大家,这东西我做着做着兴趣就没了,热情也消散了。
话没那么多了,凑数凑成了这么一个东西。
这么说下去,我都能原谅。
哪儿有那么多大才,创造烂片且自知的,就值得再期待。
你看王晶是烂片之王吗?
他片子我还是想看。
进步是一步一步的,我对罗卓瑶还有期待。
就这样。
2015年4月7日
在我看来,整体下来应该是这样,宋和吴两人合谋在前,说要躲嫁出国是骗人的,吴宋一个负责杀掉相关知情人一个负责扮演肉票,坑的对象是宋母亲再嫁的继父,赎金十万是为了给吴用作革命筹备铁血军团拯救人民的,吴走的是韩非强法镇压的以暴制暴,跟当时社会背景冲突所以只能秘密进行还要提防被人得知,宋之所以加入他一个是因为之前确实喜欢他了(后来变心了演的很清楚)另外是因为宋的生父是为革命而死,只是她没想到吴的手腕强硬和为革命不惜牺牲一切为代价(这里我一定要说一句,其实本片最大的正派人物明明是咩咩,他是唯一一个有计划的筹谋革命并且马上就要开始向成功过度,结果被猪队友反咬一口),所以最后为了儿女情长和自私反水了。
不知道看过电影的人什么感觉,如果就我个人观点来看,选在1924这个时代背景下,男主给军阀做侦探,常混迹在旧上海英法租界也随时看到不爽就杀人(希望大家没忘掉本片开场被男主嘣掉那个酱油)说白了就是旧社会里军阀的走狗(不是共产党也不是国民党,而且军阀!
) 相对比咩咩的占士吴,是军阀头目和当地奸商的公子,有理想有抱负为了革命放弃了自己的前途和家人,而影片中关于宋跟吴合谋,男主说了这么一句,是宋出卖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所以应该是色诱,宋的目的没有吴那么伟大,生父因为革命牺牲母亲改嫁军阀头目,她在后来的家庭里生存状况不乐观,所以借着吴之手想坑她继父一笔钱,顺便给吴拿来做革命的启动资金而已,后来她遇到了真爱(男主)就很干脆的反水了,最后眼神坚定神情淡定的开枪杀了咩咩原因也绝对不是因为什么枪走火,而是咩咩的利用价值完了,她只是在清理现场,顺便帮她真爱摆脱负担而已。
只是现在绝大多数的人都在说咩咩演了一个反派,虽然他是史上最帅的反派。
那么问题现在就来了,真的是这样吗?
到底何为正,何为反?
我所看来,最起码正反这样的区分应该奠定在世界观先正的情况下,而绝不只是不是有小善良,甚至伪善良。
咩咩想走的革命道路是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他只是一个年轻人,想要施展关于自己革命理想的抱负,而且是以绝对铁腕执行到底的,从他想要建立的军队名字就能看出来,铁血军团。
所以他之所以会杀那么多人,原因有二,一是这个计划他肯定筹备很久了,所以不允许有失败,一切计划都很严谨,泄密这种事是绝对不能发生的,二是本身人物性格设定就是偏冷酷,在他看来这些可能泄密者都是存在的潜在威胁,他们的死也算是为革命牺牲。
(这一点就很像处女座的悲观摧毁性严谨了) 那么下面开始就要辩证的来看问题了。
咩咩之所以被定位为反派,就是他杀了很多看似无辜的人,但仔细琢磨下来,他是反派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因为他站在了男主的对立面。
如果我们不看对不对立而但看这两人的话,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男主之所以是正派,就是因为他有一个侦探父亲(还是前清的侦探),他是个喜欢郁达夫的文艺青年,他虽然混迹在声色犬马的娱乐场所但他没有吃喝嫖赌的不良嗜好甚至遇到不喜欢的女的会吐(给男主加分的萌点),最重要的是他的出场镜头最多,相比只出场了十几分钟还是在最后才出来的咩咩,男主绝对会被先入为主的定为正派人物。
但其实,在那个社会背景下,整个中国处于混乱状态,军阀统治下的人民生活并不美好,军阀给下面的走狗们配的武器只有枪械,意思就是人民生活如蝼蚁,随便你怎么杀。
男主就是这样一个角色,虽然他有点小善良,但绝对改变不了他上层建筑中统治者的身份。
男主看到的就是用文艺堆砌起来的伪正义,但这不能成为他拼命维护军阀统治继续欺压百姓的理由。
相比下来,占士吴作为军阀的公子,肯定要比男主更有权力,也更有维护军阀统治的理由,可人家就没有,人家是想通过创建新世界的方式来改变现有的生存状态,是为了改变整个他们所面临的腐败和糟烂的窘境,革命开始的牺牲是可以理解的,只不过他采取的方式是通过铁血手腕来争取最大的力量支撑战斗,可惜的是他的计划才刚刚开头就夭折了,而他也为了衬托男女主挂掉了。
这里的宋小姐不得不说很坑啊,先是色诱我们的吴,然后坑了自己的继父,间接坑了伯父,接着坑了闺蜜,最后又坑了咩咩,带着一大笔钱和情敌远走高飞了,果然是人生赢家。
咩咩,我只能对你掬一把同情泪,下次再也不要轻信女人了,你还是太年轻!!
下面,占士吴为什么要杀掉那些人。
整部电影里,咩咩一共杀掉及要杀了这样几个人。
小六,卖报童,被男主指定跟踪肉票宋转移,后被杀。
原因是他活着一定会向男主通风报信,男主是谁,就是军阀的走狗啊。
刘老板,客栈老板,肉票宋生父朋友,军阀至交,后通风报信,被杀。
男主,不用说原因了,一直阻止计划进行。
密斯王,肉票闺蜜,本来是盟友,后被男主挟持,军阀全城寻人,咩咩计划泄露,被杀。
老外,泄密者。
盲女,被肉票坑的,肉票为了洗澡和咩咩联系(其实是为了继续计划),要被杀,可惜女主定律强大。
大概就这么几个出镜率高的了。
那么,接下来就要说咩咩整个计划的漏洞了。
上面说了,肉票宋是最大的失败。
不过,如果让身为处女座的咩咩自己来计划的话,除了上面必杀的人,还有几个人也是计划的阻碍。
店小二,利诱+威逼,什么都跟男主招了。
出场率仅次于男主的小猴,居然没被注意到,不应该。
随随便便就伪装出的录音机居然没被发现,更不应该。
男主的老板。
这个杀掉肯定不可能,但以咩咩想要做成革命的架势来讲,最起码直接在八大神捕那里就不该让男主出来。
以上几点是我个人认为身为处女座细节控不会出现的纰漏,不过这样的话电影也就没得看了。
具体太多电影的细节部分我就不说了,只是昨天看完了首映以后今天细回想起来对整个电影所表达的结果感到心生寒意,电影的主基调还是轻松搞笑的喜剧片,里边的配乐也好演员台词也好也都很不错,而我想能和我有一样体会的人应该也不多,所以就这样,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雷同,请私信我,朋友,细聊。
总之,这就是一部正义的一方为了人民的革命牺牲了家庭牺牲了人格牺牲了爱情最后还牺牲了生命的悲剧,结果是反派胜利了我们还在电影院为他们欢呼雀跃的颠覆三观的电影!
还有,最后一点一定要说的,作为一个处女座不能忍的地方,本片1924年的背景,男女主还在逃亡的路上对着河水星光默默吟诗,还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编剧你出来,咱们聊聊1928年的再别康桥是怎么穿越的,不过我不保证徐诗人打不打你。
难怪名字要叫《暴走神探》,如此的姿意任性,疯颠魔幻,且不拘一格,完全不顾讲故事的逻辑。
结构很散漫,情节也不管紧凑不紧凑,一个劲的任性自由到底,大笨伯范如一一口一个文艺青年、郁达夫、徐志摩。
他的一句“我以文艺同志发誓”“最近我太贵族了,伤害了人家的自尊心”奠定了本片的格调就是带着戏谑意味的文艺青年内心的狂想曲。
两人在奔命逃亡途中,竟还饶有兴致的吟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何等的有情调、浪漫。
而结尾如一驾着车横冲乱撞,头发散乱,眼神迷离,嘴里还吟着“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那时的阮经天,眼中含泪,嘴角一抹说不清楚酸甜苦辣的笑,这个时候的他最迷人。
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醉眼摇曳中的旧上海,夹杂着浓郁地方口音的吴侬软语,迷离灯光中,我几乎忘却这是侦探片,仿佛耳边传来咿咿呀呀的老黑胶唱片的声音,时不时的还跑个调,哧溜出几个稀奇古怪的小音符。
处处在强调爱国救世情怀,却被玩得疯魔不已。
故事其实没有什么可推敲性,所谓的线索也乱七八糟,经常出现跳跃不连贯出戏的地方,这并不能当作一部合格的侦探片来看。
那杨洋饰演的反派,铁血兵团的救国理想,这杀人绑票的动机也太LOW了吧。
不过杨洋颜值很高,制服装扮帅到爆,还是很值得欣赏一下。
倒是比较喜欢里面恶搞的台词。
诸如“册那娘个,你撞车是撞上了毕加索的屁股了啊,冒出了三个眼睛六个耳朵”这话用来形容这个参杂了各种风格的片子再合适不过。
在这部电影里,一些脏话也成了这片子的风格组成部分,带着十足的反讽社会的腔调。
画面、色调的风格是低调奢华的复古风,看着还挺舒服。
讲述的方式是疯魔文艺的手法。
情怀却是文艺青年愤世嫉俗的一腔热血。
只是全部杂揉在一起,故事讲得不太好,所以有点欠缺。
另外演员虽然颜值颇高,但缺些风骨。
郁达夫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作家,片子里反反复复的提到他和他的名作,这导演多少有着和郁达夫一样的人文情怀。
感慨一句“祖国呀祖国!
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
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我能听到导演用戏谑的腔调在呐喊着。
干嘛,我就是要打五星好评,百分百不为杨洋,满屏帅腻透了!
回味剧情其实挺没劲,威压没擦,绿幕没遮,但就这么还是觉得逗尿,周冬雨唱评谈觉得太纯了,简直傻白甜化了我心,而且事实阮经天一身犀利哥的造型还是帅炸了呀,要说回味这剧情步步紧扣还挺有些梗在里面的,譬如我们今后要强烈谨遵爸比教诲,强烈谨记沉默是金,强烈铭记女人多数比男人还不靠谱,另我强烈赞同拉卡萨尼说过那句“有知识而缺乏道德的人犯罪更可怕”!
折射的人性阴暗光明还蛮到位其实
不得不说是一部很有诚意的片子。
影片的风格比较偏卡通化,但在动画特效的使用方面还是相当克制,片中的人物造型、背景、道具都是力求用最贴近还原真实的效果。
由于是表述民国时期上海滩外忧内乱的腐朽情形,整部电影的镜头画风都像阮经天的胡渣一样阴郁。
值得称赞的还有人物对白,片中的主角范如一是一名混迹于上海滩法租界黑社会头目的差役,影片对其的背景做了大量的铺垫,交待其虽身处乱世却有一颗文艺青年的精忠之心,故主角的每句对白都经过一定雕琢,既精炼又带有一些当代文学的味道;而除此之外的角色几乎都使用不同的方言,比如“老板”说的一口上海话虽有点台湾味,但是话中不乏本土化的所谓“黑话”、歇后语,是非常值得文学青年玩味的;影片不光注意到人物的语言风格,在使用词汇以及人物表达的时候表现的还是张弛有度的,这方面我觉得要比《一步之遥》做的好。
剧情方面整体没有太多瑕疵,作为一部侦探片确实把谜底留在了最后,不乏跌宕起伏,有惊有喜,而影片的灵魂始终围绕那两句耳熟能详的现代诗,“祖国呀祖国!
我的死都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吧!
强起来吧!
”“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最后夸一夸图像,片中不乏一些人物特写,画面感可以用”优质“来形容,这一点可以表现在如果你把电影在任意时间段暂停,呈现的画面都不会显得仓促,但是也不像《太平轮》那样侧重一个大头像4、5秒镜头不动,因为影片的剧情节奏很快,场景变化非常迅速;其中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长时间停留在人物表情的镜头是周冬雨饰演的慧兰在舞厅拉琴卖唱,安详的表情配以背景民国时期上海方言歌曲的悠扬,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过去。
影片的核心内容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从各方面来说,我都觉得值得一看而且值得回味的影片。
其实还蛮有趣的,可能每个人审美不一样吧!天哪!一连两天看了两部豆瓣5点几分的国产片,发现都挺好看的,看来以后参考豆瓣的评分要谨慎加谨慎。
哈哈哈还挺有意思的啊,借了黑色电影的壳,里面麻辣酸咸鲜各种味道一通乱炖,反而有种古怪的趣味,就是演员太出戏了,本来应该一本正经地乱整,你们一本正经地一本正经,又没正在点儿上,不搭啊。
剧情节奏不是很好,不太吸引人,但是杨洋演反派太带感了,尤其是占士吴死的那个瞬间,我天那个表情就是难以相信自己会死心有不甘的感觉!推荐去看!
公映
What's that
果然,罗卓瑶并没有去拍一个烂俗的恶搞喜剧。整部影片有很多作者痕迹。框架上更像一部黑色电影,包括风格与剧情走向。不过在黑色的基础上,整体更夸张甚至有些漫画感,去戏谑和反讽。缺憾就是故事并没有那么吸引人吧,包括女演员的表现也比较一般。
好无聊的片子
杨子珊一星。
这个所谓神探如何就暴走了,影片有些不伦不类,既然是探案从哪儿有探案的情节,所谓神探就是让人家随便揍的和狗一样,闹剧呀。
剧本大好,但要是文艺同志才会懂的好。
故事层面,大部分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在看一部有声小说,几段台词挺好的,整体上私货大于情节。以及影片的质感和调性我挺喜欢。
从内容上来说,是国产电影的及格作品,和《后会无期》一个量级。败就败在财务和宣传上。方罗夫妇肯定是没有赚到钱,但幸好对作品有话语权,但后期宣传上,就看到了,乐视做的真的很差。
颇有扑朔之感。
2014年度没名儿杯金生煎奖(鉴原档期12月19日),还没过年就在14年度国产片里大串其门(众所周知没名儿啥都卖),沉浸在风格化中于转场处频频出戏,开片串一步之遥,人物串推拿,台词串黄金时代,结尾串后会无期,戏剧性需求串太平轮。不过是比起顾老的微爱,罗老、方老当然是端得住的。
看片名觉得挺傻逼的 但是画面复古浓郁 还很有剧情 很偏爱这一类有悬念的片子 国产片撅起吧。PS 为杨洋颜值加一星
真心觉得不错,是真文艺,为郁达夫,也要给颗四星吧!
太拖沓,要是能按着旧上海快进式新闻播放的节奏摩擦,倒是能出一部精致的黑色电影。最后弄得四不像,发现罗卓瑶的好奇心忒重了,啥风格都能尝试
票房那么差不是没有道理的
昨天看了点映回来。客观地讲,是个没什么逻辑的烂片,人设有点萌,不过真的真的没有任何逻辑。打五分是为了有十五分钟戏份的杨洋——是的我是颜狗。就是这么有尊严
不食人间烟火的“先进青年”果然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