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是为了基努才下的电影,而这感受,是在看完电影两周后写下的那时候在fanfou发了一条:看完这电影,我只想赶快删了它基努还是一如既往的少言寡语……这一如既往,又从何说起呢黑客帝国?
大概吧记得第十放映室演过一期对他的介绍曾经也不是这样啊……奶油过,也在生死时速拼过而大红大紫,还是Neo希望不要定型让这夏威夷的海风吹下去片子很……囧……至少那大机器人囧到我了大概小说比较好吧……不推荐看这电影
“灾难边缘,we change."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最后实在是毫无反抗之力了,人类总是露出要摧毁别人致死的嘴脸,嚣张到极致。
我们会改变的。
我们真的会改变吗?
这是人类最卑劣的地方。
其实人类根本不可能改变,克拉图不过是又被人类欺骗的一个新成员而已。
相对于人类的反复无常,狡诈难辨,外星人的智能再高,也无法玩转人类。
有不少同学说这部片子没有G点。
这太正常了,因为指望人类真的改变,这想法本身就不可能有G点。
在我看来,这部片子不过是讽刺人类的卑劣、怯懦与猥琐。
最后的克拉图明明是死在黑云中了,但获救的两人却要自我欺骗的说,他走了。
得便宜卖乖的人类,你们真的能改变么?
我是同时找到这个片子1951年和2008年的两个版本的,所以就对比的看了一遍,我想这样可能更有利于对这部影片的评价。
无论是这两部影片的那一部,都很成功的营造了一种末日感。
影片的构思显然是和1945年原子弹的成功试爆有关。
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结束二战让美国小小的兴奋了一下,但1949年苏联原子弹试爆成功,1950年中国卷入朝鲜战争,51年正值僵持阶段。
这样的国际正应了电影当中的那句“只有到了危机的边缘,文明才会思考改变”。
于是,电影导演描述了一个被派来拯救地球的使者(感觉很像末日天使)。
51版和08版在这里做了不同的阐释,在51版当中,克拉图是要召集全世界领导人会议,通报危机。
而在08版里,虽然也提到了领导人会议,但基本上克拉图表示是来拯救地球,并且暗示是从人类的手里,方法是消灭人类。
在这里,08版里的国防部长大妈就显得太过骄横跋扈却不可理喻。
虽然一开始导演就把正副总统送到了不知什么地方,但这个口口声声代表总统的人,在克拉图一句“你代表全人类吗”面前,就显得太过狭隘了(好歹也代表美国呀)……08版对51版的小男孩的角色进行了一个完全的颠覆,在51版中,那是一个天真善良,和克拉图成为朋友,沟通良好,可以说是克拉图面前真正代表人类与之交流的角色。
但在08版里,变成了一个失去双庆,自我封闭,有些不可理喻的心理障碍少年(而且是黑皮肤、爆炸式发型),并在很长时间内对克拉图充满敌意。
或许导演有意暗示,现在的童年50年代已经完全不同了。
但至少让人觉得,51版中,我们从少年那里看到的是一些希望,而08版中,尽管后来通过剧情处理让观众能体会到小男孩的一丝温情,但基本上比较绝望……那么08年版中代表人类与克拉图交流的角色只好换人了,有些奇怪我写到现在才想起讨论女主,但感觉上,女主在整个影片构架中所起的作用似乎确实仅限于此……51版的女主让人认识了一个坚强独立充满慈爱的母亲角色,08版的女主基本上定位为一个太空生命学家,尽管承担着小男孩监护人的角色,但更多的时候,是作为科学家的身份推动情节的……不可否认,在08版中,女主更多的代替了小男孩和克拉图交流,但是角色本身任务多重,又削弱了其他人(小男孩和老教授)与克拉图的交流过程,这样就让影片的主线显得有些苍白了。
老教授角色的作用、情节与台词在两个版本当中基本没有变化,只是感觉51版让小男孩引荐教授,通过第一次寻访未遇,修改黑板上的公式,老教授晚上急寻改公式的人几个小小的片断,让情节变得丰满起来。
在两个版本当中,都是老教授找到了说服克拉图的关键“只有到了危机的边缘,文明才会思考改变,现在就正是这样的时刻。
”We can change,这句关键词是在51版中就反复出现多次的,所以即使这个年代的电影已经不再流行同一句话反复唠唠叨叨,但导演还是和原版本保持了一致。
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在两个版本中女主最后向克拉图说出这一句时,“给我们一次机会”,那语气和眼神基本就是在苦苦哀求…… 最后再说克拉图本身。
克拉图在电影中更多的时候只是代表未知高等文明的符号。
这让情节变得宗教感十足,片中也有许多片断在做这样的暗示。
51版的克拉图虽然跟旅馆里的人比起来算是沉默夸言,但那也因为影片里那个年代的人习惯于喋喋不休的生活,相比之下,克拉图更符合现代人的自然形象,让人不觉得疏远。
但到了08年,现代人都很酷……克拉图为了在人类中保持卓然不同的形象,就只好变得沉默寡言了……51版没有对世界各地的光球做出解释,但在08年版里增加了光球的戏份,尤其是由国防部长猛然醒悟,那是方舟(圆舟?
),紧接着方舟的是……很好的渲染了末日来临。
旧片翻拍很不容易,尤其是要把原来的情节放在一个新的社会背景下重新阐释。
总的说来,可以感觉到在50年代,这部影片代表了最流行的思潮,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和手法(现在看来很简陋),剧情丰满,人物细腻,整体上是部佳作。
但08版中虽然影片的节奏、特技地把握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在情节逻辑、人物刻画上都存在太多的漏洞,加上失去了历史背景,让人觉得有些不知所云。
说中国话的外星老前辈感觉有篇外的空间,他和孙子说中文,似乎暗示了他当时在中国着陆,而且生活了70年……难道他对地球人的印象大多是在中国留下的?
……倒退70年时1930年左右的中国,OMG。
总的说来51版=喋喋不休的群众+古板的国防部长+高深莫测的克拉图+坚强独立温情的女主+天真活泼的小男孩+睿智的老教授+50年代特技08版=基本没有戏份的群众+不可理喻的国防部长大妈+寡言少语的克拉图+知性学者的女主+心理障碍的黑皮肤小男孩+睿智的老教授+21世纪特技,另附T-Bag指挥官和矛盾的中国籍外星老前辈……不知道你会更喜欢哪一部。
提前一个星期就买好iMax的票,结果还迟了半小时入场,进去的时候,基努李维斯正一副猛鬼上身的表情在病床上醒来。
所有雷人的电影都有成为经典的可能,因为它揭示了很多很多“真理”,诸如:● 外星生物可以操控一切,除了他自己的表情。
● 外星生物要上访,也是不可以的,关键时刻,国防部长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接访部长。
● 上访不成功,是要毁灭地球的,外星人犹如次,地球人何以堪。
● 麦当劳里可以进行决定地球生死的谈判,所以麦当劳里当然也可以做其他任何事情,大家都来麦当劳吧!
I’m lovin it!● 在中国人中生活一辈子,外星人会同时具有以下三种感受:1, 这些人有严重的毁灭和自毁倾向;2,强大的认同感,做中国人挺好;3,所以灭了他们吧,但我跟他们一起去死。
● 有些地球人认为,人权高于主权,有些地球人认为,主权高于人权,后来又改口说,世上根本不存在人权,外星人决心平等对待大家的观点,所以地球上既不存在人权,也不存在主权。
● 由于没有主权,所以地球不是地球人的,外星人看不顺眼随时可以派人过来修理地球。
● 又由于没有人权,所以把人都灭了吧,否则地球也白修理。
● 重装系统时,要记得备份,修理地球时,要记得派出诺亚方舟。
● 科学家永远是朝闻道夕可死矣的,见到外星人跟见到亲爹一样镇定。
● 科学家写不出正确的方程式,但可以一眼认出正确的方程式,并赞叹不已——你当是看画呢?
● 实在没辙的时候,不要骂娘,要哭爹。
● “Change”是王道,此词一出,总统宝座到手,地球得以挽救。
● 宇宙的终极药物是以万金油的形态和包装出现的,或者它就是万金油。
● 人类和地球的终极毁灭方式是“粉末化”,跟大家一直以来以为雷到碳化已是极致的观点大相径庭。
由于已经过了近两个星期,还只看了一半,印象不深,又实在不想再看一遍,敷衍了事……话说诺亚方舟那个球,长得实在很像那种蹲在一个冒水的盆子里转啊转的大理石球……那玩意叫啥来着?
我也弄一个摆桌上,因为我日益发现中国和中国文化在宇宙事务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原文发在:http://blog.myneverland.org/archives/958
当局对撞击地的百万人隐瞒了预设中的撞击,乃人类史上也排得上号的滔天大罪(如果最终真有撞击的话)。
不知道官老爷脑子里装着什么,卯足了劲硬要自毁前程。
要封锁消息了就苍白无力地叫一句交手机,最基本的金属探测门都不过,还给女主留得下手机打电话。
选定拦截的方案后煞费苦心拉上各领域(基本上和拦截方案不相干的)专家意欲何在?
看免费烟花秀吗?
(事先不知道会有此种近距离接触)火烧眉毛了还有时间和个小孩打电话家长里短的,关键屁话讲一堆重点完全抓不住,居然是轻描淡写地一个大暴雨、躲地下室带过,不疾不徐地腔调让黑人小孩都没当回事。
红光大外星人的构造设定也是拉到奇幻的水平。
女主毫无征兆地决定要帮素昧平生的外星人逃跑又是什么公主王子私奔展开。
审讯的时候那么空旷的空间为什么安保人员不留下来陪护着,预防某些可以预防的负面突发事件?
为了不做审讯和被审讯者情情爱爱的电灯泡吗?
大概40min处机械降神,就彻底看不下去了。
先前像个好好先生一样娇弱地bullshit半天,然后突然就了大发神威了。
先前大概是耶稣基督派他来人世受苦受难,赎完罪就一展雄威了。
短短40min就可圈可点,我知道后面的石大概更丰盛美味😋,能看完的是👍👍,小弟对此景仰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戏名起得不好,不如叫:地球重启之日。
主题是好的,故事也有了,只是一味追求特效画面,没什么打动人的东东。
以上是美国国防部长的信条。
但如果你去问奇努李维斯饰演的外星人,他会说的是:“唯一好的地球人,只有死掉的地球人。
”二人所处立场虽截然不同,在思想根源上却是完全一致的,都充满了一种“先进文明”生杀予夺的优越感和居高临下的改造冲动,如果允许用一个老词来形容,我想可以称之为帝国主义思想。
我想起以前看的一个以反战反殖民为主题的小故事: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上,两个茹毛饮血的土著部落正拿着石矛互相残杀,文明人来到岛上,他们说:这些土著人真是野蛮之极!
于是他们向两个部落出售现代军火,让他们得以跨越文明发展进入热兵器时代。
拜军火贸易之赐,文明人国家的经济大为发展,于是这种无视善恶一致卖军火的做法开始受到国内道德家的抨击,他们开始改变在该岛的政策,选择一个比较接近他们心目中“文明”模式的部落予以支持,只提供给他们最先进的武器,甚至亲自派军队上阵,帮助这个部落去屠杀其它部落。
他们宣扬道:“这是文明与野蛮的战争!
”试问,这些所谓文明人究竟比土著进步在哪里呢?
外星文明那种救世主的傲慢,要么你们按我们设想的方案重组社会,要么你们毁灭的二选一,和美国在世界各地干的事几乎是一模一样,他们比自己眼中“落后野蛮”的地球人又文明到了哪里?
分明是一个夸张放大的美国罢了。
所以这部戏可以看成是美国人对自己政府行为的自嘲:有一天橫的遇上更橫的,美国遇上了一个比自己更傲慢的“先进文明”,用美国处理第三世界国家的方式来处理美国,于是美国人对电影中外星人的指责便十足吊诡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是不人道的,你要给我们改正的机会!
但以“先进文明”去改造“落后地区”难道这不是美国人一直所奉行的逻辑吗?
美国那时以什么立场去指责外星文明对地球文明十足傲慢的横加干涉?
暗蓝星总会沉溺于一些带有超现实情节,但又不完全脱离现实背景的事物当中,诗歌、模型也好,电影、音乐也罢,都是如此毫不例外。
这不,我又满怀热情,兴致勃勃的为自己也为大家预热起一部年末才会上映的好莱坞科幻影片《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提起这部由骇客救世主基努•里维斯主演,即将在本年度12月全面在北美公映的科幻巨作,心中不免一阵狂喜。
首先我要提醒你:如果你是位娱乐至上主义者,那你趁早闪一边去!
暗蓝星所钟爱的都是那些有深邃思想积淀、在讲故事娱乐观众的同时不忘记警世人类的科幻影片,无论是今天推荐的这部《地球停转之日》;以及最近十年来已成为公认经典的《骇客帝国》、《人猿星球》、《后天》;还是注定将成为科幻经典的2009旷世巨作《神之化身》,都是充满智慧与人性光辉的天才佳作!
总之,在欣赏完影片后能让人心有所思,这才是故事真正精髓的意义所在…言归正传,下面引用专业影评人士的文章内容,带领我们走入又一个奇思妙想的神奇世界二十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将于今年年末出品的《地球停转之日》翻拍自1951年的同名科幻电影。
是上世纪最早的以外星人为题材的科幻片之一,并被英国科幻泰斗阿瑟•克拉克列为“有史以来最佳九部科幻片”中的第七名。
1951年的电影讲述了人性化高智慧外星人克拉图(Klaatu)来到地球的故事。
而他要传达的信息只有一个:要么平静地活,要么被毁灭!
由于受历史大环境的影响,该片主要表达了一种对武器可能毁灭世界的警示。
片中高智能的外星人克拉图“抉择在于你们”(The decision rests with you)的经典台词更折射出了强烈的反战意图。
1951年《地球停转之日》冷战期间原版《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美国,1951)导演:罗伯特•怀斯Robert Wise演员:Michael Rennie,Patricia Neal,Hugh Marlowe这部电影真正讲“入侵”的部分很少,但并不妨碍它成为科幻史上最经典的里程碑电影之一。
很难想象以《音乐之声》闻名世界的罗伯特•怀斯还拍过这么“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电影。
故事时间发生在二战后,Michael Rennie 饰演的人性化高智慧外星人Klaatu乘飞碟来到地球,随他一起来的是一个具有恐怖力量的机器人保镖高特(Gort)。
他们提出制止人类从事战争威胁的警告,愿意与人类进行和平交流,没想到反被地球人视作大敌。
不过他们也不是好惹的,一旦被人类激怒,一样会做出可怕的事情来。
岁月流逝,却掩不住本片的核心精神大放光辉。
希区柯克的御用作曲大师伯那德•赫曼Bernard Herrmann 阴沉的配乐为本片加分不少。
就连机器人高特的台词“Klaatu barada nikto” 也成为经典——意思是“不要炸飞这个世界”。
这是影史上相当重要的科幻片转折点,里面的许多内容被其后无数影片引用或参考。
不可否认看完这部电影需要些许耐心,因为如今的我们已被大量徒有虚名的电影搞得心浮气躁,失去了辨别力。
像《地球停转之日》这样的好片子,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
2008年《地球停转之日》新世纪翻拍版而新版本的《地球停转之日》更多地在谈论“环保”。
基努•里维斯饰演了外星人克拉图;詹妮弗•康纳利将扮演与他第一个接触的科学家海伦;凯西•贝兹与威尔史密斯儿子贾登•史密斯也有参演。
本片由《驱魔》导演斯考特•德里克森执导。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基努•里维斯谈到,原作因为诞生于冷战与核弹危机的时期,克拉图来到地球,告诫大家停止暴力行径。
如果人类自己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外星人将终止地球上的一切武力。
“这是那个年代的电影说法。
而我现在参演的新版本,将更多谈及人类违背大自然,而不是原作涉及的人类之间的斗争。
我扮演的克拉图会证明假如地球灭亡,你也会死去。
假如你逝去,地球将存活。
我是地球的朋友。
”基努解释道,“影片试图探讨我们都在做些什么,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在地球上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本片的主题将超越单纯提及环境保护论的观点。
”多么智慧深邃的人性思想阿,想想都期待着影片早日到来!
如果有一天地球真的因为环境恶化而停止转动,你我将要怎样去面对这个世界呢…
那只能说,他们太容易被感动了。
比起这一点点善他看到的恶仿佛是善的几千倍。
可能数字观念跟地球不一样,,,啊……
一句话:Just so so。
如果将其看作大片, 那失望是必然的. 要看情节的, 会失望; 要看特效的, 还是会失望, 总之一句话, 十分相当不咋地的电影. 开头尚且不错, 悬念设计得很好, 能吸引人看下去. 可是半小时过后(或者更短), 影片就不可避免的落入俗套了. 一边是永远只懂得用武力和暴力不用脑子不和谈的军方和政府, 一边是一个善良的人类想方设法的营造友好气氛. 这倒算了, 可是影片试图告诉我, 最后那个外星人放弃了毁灭人类, 只因为那个小男孩和他继母的感情, 太牵强了一些吧... 一个人不可能代表整个人类, 因为这点微末的情感就说"there's another side of you"未免太过草率. 本来嘛, 麦记里既然和那个中国大爷探讨了一番, 已经下了结论是人类没救了, 可见是经过长期实验得知的结论, 就这样更改, 牵强不是一点点, 丝毫没有说服力. 其实是应该让外星人感觉到地球人之间的"爱"才让外星人最终改变主意没有毁灭地球吧, 可是这个爱在影片中太没有表现了, 仅仅是继母和儿子的冰释前嫌? 仅此而已? 想起外星人对美国国防秘书说"你代表全人类么?" , 我想笑, 一个女人和一个叛逆期的男孩代表了全人类. 谢天谢地没有家庭暴力, 不然地球还真的是毁灭没商量. 说到麦记的大爷, 你说你们明明会英文, 一开始干啥要用蹩脚的中文交流呢? 那个外孙一开口标准(尚且算标准吧)的普通话, 那个外公一开口一水的粤语腔普通话, 基努李维斯不用说了, 标准的洋腔中文. 你说你找个演员还不尽责, 哪有粤语家庭说普通话的.... 而且, 到最后又突然变成飙英文, 一开始就说英语不就结了, 弄那么复杂. 那个外星人, 一开始还言辞绰绰的说人类不会改变. 当然那个诺贝尔奖的得主是个很好的辩手, 但是真的要等到那天才让人类来改变么. 外星人你脑袋秀逗了, 你们当初是因为自己的恒星灭了, 如果人类真的那天改变了, 那也意味着地球灭了. 都不知道怎么就动摇了初衷. 特技也不震撼. 影片到后来有点拖沓, 感觉一堆特技镜头就是用来充数好让影片不至于一个小时就演完了, 于是.... 没有特效, 那演技呢? 好吧, 实话实说, 那个从一开始就很欠的很叛逆的小P孩还算是很认真的演绎自己是一个小屁孩的角色, 至于基努李维斯嘛, 让我联想到了黎明, 那就是永远都是一个表情, 没有变化. 其他的人.... 呃... So, imdb上评分5.6, 那也是有道理的. 不过也有没有落入俗套的地方, 那就是基努李维斯没有爱上女主角, 这点上, 很.... 呃... 免俗..顺便一句, 这部片是翻拍的5几年的同名电影, imdb上, 老版本的评分8.9. 我想说, 这明明应该是部好戏来着.... 我觉得这部片可以光荣牺牲了.再废话一句, 你说你如果像knowing 里一样, 是神来说:你们太能折腾太能折腾, so, 我不爽, 我要灭了你们来重建地球 也就罢了. 这..这..这居然是外星人在监督偶们人类然后说, 你看你们把好好的地球折腾成什么样子了, 而且对自己的同类那么暴力血腥, 你们不配, 我要灭了你们拯救地球, 不能因为一个物种毁灭别的物种乃至地球... 说实话, 还是有点小小的不爽, 真是没人权....
有点烂尾 吞噬金属的虫 交流沟通比战斗重要
环保的反省。基诺里维斯依然帅:唯一一个不管多少岁,剃了胡子就能年轻20岁的脸
最后那幕~帅哥牺牲了~
悲天悯人的面孔。。。
没那么烂
我不是在地球上,就是在去地球的路上.....
无聊 浪费时间
完美的一张脸,太适合演科幻片了
里维斯大叔穿西装帅到爆!
虽然剧情有点牵强,比如灭亡人类这么重大的决定只是一个外星个体的觉定这点上就很站不住脚。结果这么个时间,人类是变好了还是变得更坏了也未可知,至少人类在搞破坏上又上了一课。喜欢场景特效的设计,那个自复制机器昆虫很赞。
不存在逻辑。不存在情节。典型一个神经病。黑小孩是我所看过的最讨厌的小孩角色之一。国防部长就是一个家庭主妇,看着非常山寨。神经病。呸!T-bag在里边。
五星是为大帅哥打的
为啥他每次都要从很恶心的东西里面生出来|||
李老板的汉语还是那么销魂
失望
我怎么感觉很好看呢。
持续中的爱的主题……
很莫名的灾难片,没头没尾!
真是票房毒药
基努里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