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完《幸福像花儿一样》了诶哟我去!
最后一集真的太精彩了,两人在车旁互扇巴掌那里,邓超孙俪一起飙戏看得真的太tm爽了不得不感叹,演技真的太好了虽然这部戏里邓超颜值不在线,但是是真的演得好呀,颜值什么的没那么重要了,孙俪颜值爆表,光舔颜我都能磕一天……………………………………………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可是越努力却离幸福越来越远,其实幸福很简单,只要回头看看,幸福就在身边最后白杨和杜鹃终于相互看到对方的心意,也看到自己了的心,虽然白杨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他们终于得到幸福幸福就像花儿一样,有盛开的时候,也有凋谢的时候,可是当它凋谢的时候请不要伤心不要绝望,始终要相信它还会再次开放,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要放弃期望………………………………………………………“你这个人啊,没什么好的,没什么大本事,还谁都看不起,爱吹牛,撒娇,挑食,跟个小孩儿一样,得哄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是我见过人设最不好的男主了,难怪我小时候会站错男主哈哈哈…
这部剧看很多次,很喜欢!
因为有自己的偶像,喜欢超超,他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喜欢撒娇,透着孩子气,对感情是那么的执着,特别喜欢他搞笑的镜头,呵呵
前面很喜欢,后面很不喜欢前面有林彬,后面没有了,只有个小痞子一样的白杨我喜欢厚重的感情,深长的爱那轻飘飘,油滑滑的是爱嘛??
杜娟, 本是灵魂不老、自由舞蹈的飞鸟,却一头撞进婚姻、大家庭的牢笼里,被丈夫、婆婆用明为“为你好”实为“管教”的名义,肆意羞辱人格、不断侵犯边界,身心俱疲,不能再尽情舞蹈,必须顾家庭、生孩子。
本来“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却要给一大家子做饭、洗衣,给丈夫熨衣服、擦鞋,甘当“任劳任怨”的免费保姆、生育工具(流产也是被动的),才能换来原有的跳舞权利。
看着一个明朗又莽撞、勇敢又可爱的女孩,慢慢变得忍耐、退让,慢慢变得提心吊胆、失去自我,满身伤痕,挣扎着再爬起来继续拼搏,无论是“没样儿”的丈夫还是“三观不合”的闺密,都不仅不能理解、支持她,还一再阻挠、打压她,心痛又叹息。
明明有叶团长这么一个难得的榜样,明明热爱着舞蹈有一个当舞蹈家的梦想,却一再违背曾郑重许下的诺言,一步步被“不幸”的婚姻蚕食、淹没。
虽懵懂又嘴硬着不恋爱、不结婚,但若是为与林彬“撕心裂肺”地相爱而结婚,也就不会在无休无止、一地鸡毛的婆媳关系和繁琐家务中,消磨掉眼里的光。
林彬,心真硬啊也真惨。
父母被迫害双亡,在“小地方”邛崃(认识一个地名和两个生僻字)跟着外婆生活。
入伍后上战场,一场指挥失误,一场连长死在他怀里,自己背着唯一的战友在炮火中死里逃生,他也从副排长成了“光杆”英雄连长。
虽然第一次见面就喜欢杜娟,但他自觉心理和外在条件都没准备好,怕让她失望,便只借着送站、借书、送票、给她做饭保持着关切;面对杜娟直接、热烈的表白,也敞开了心扉和怀抱,爱笑也会吹牛;由衷尊重、支持杜娟的舞蹈事业,愿意到三十岁甚至再晚一点儿结婚。
二人的感情,平实又绚烂,美好得令人心动,残酷得令人心碎。
一见面就都笑开了花儿,五官挤成一团,绽开一口大白牙,攥拳头又跺脚,展开双臂冲上去拥抱,刚拥抱完转身又跳起来再深深地拥抱,被抱起来转圈圈,捶胸、捶背、咬手、咬肩膀......
看到对方,打心眼儿里高兴,“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能理解林彬“死”也不肯去找白部长为自己说情的骄傲中混杂着的自卑,尤其是在杜娟求白杨来帮忙遭拒后,白杨说他“让一个小姑娘为你受苦、委屈,算什么军人、英雄”后,这种心情愈发复杂至难以名状,他怕因为自己让杜鹃的理想不能实现。
但也多么希望他能为了深爱的人儿和事业更坚定、勇敢地冲破桎梏留下来,他的实力、才能值得也应该被留下来,他放弃的不仅是和杜娟的感情,更是自己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和远大前程。
不能接受亦不能原谅他,雨夜里拥抱却又当面、写信分手、杜鹃拼命追车呼喊着“回来”也不肯停下,一再退回杜娟来信的残忍,既不能“拥抱”自己爱的人,又“牺牲”掉爱自己的人,牵连无辜,让痛苦延续、翻倍。
能理解杜娟的“心如死灰”,充满爱与光明的心,突然像被狠狠挖出一个无法弥补的黑洞。
从林彬可能离开军区、到所在部队可能要调防、到可能要转业回县里都没有像样电影院的贫困山区,杜娟都开始慢慢接受并坚定地表示不愿分开、准备打结婚报告,拼命向林彬表明心迹,对他的信任和克服一切困难都要在一起的决心,放下自尊去求白杨帮忙,拼尽全力去追车......然而,“死都不怕,可我怕毁了你”,一再放弃“求情”的机会后,林彬不但写信要分手,还谎称自己转业回家就要跟见过一面的女孩结婚,再把她的来信一封封退回去......被深爱的人抛弃、背叛的绝望感,将杜鹃狠狠吞噬。
可是林彬,你的牺牲成全的“幸福”,是幸福吗?
是杜鹃想要的吗?
如果,白杨早点儿告诉白部长,杜娟和林彬也许不会分开,可白杨忌惮着林彬各个方面的威胁,而林彬的不“自救”又能怪到谁身上?
......
怪时代、命运还是执拗的个性,林彬既不愿意“低三下四”求人又怕欠人情,既想凭借自己的力量留下来又自认有错甘愿“服从组织决定”,“死也要站着死”......真想劈头盖脸“打”醒他
白杨的“死缠烂打”和片刻真情,用对林彬的帮助、对杜娟的坦白和假意应允(支持她继续跳舞并从家里搬出去住),令她逃避进这段脆弱、虚假的关系里,又给她迅速“套上”婚姻的枷锁。
郑媛媛拿出离婚协议让林彬签字的时候,说会记得他的好,整个人才轻盈起来;林彬说一辈子都不会再见杜娟,即便释怀也依然是无法见面的伤痛。
最后杜娟跟林彬的关系成为“亲人”可以接受,但叶团长“牺牲”掉自己让她留在热爱的文工团跳舞,她却还要留在既不懂得尊重、爱人又偏执、粗暴、不上进的丈夫身边,继续浪费天赋和曾经的努力,着实匪夷所思!!!
当初只能在电视上看的剧,重看发现一集没拉,都看过;记忆里杜娟和林彬分开后,剧情便开始灰暗。
而且是选择性记忆,觉得林彬真的转业没戏份了看到郑媛媛出现在他们连队才想起后来的剧情。
当时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前几年,一部分人南下经商,百万大裁军......先富起来的大梅提出离婚就是忘恩负义、令众人唾弃,因为是她高攀“高干子弟”大海;如果是“小地方”出身的林彬提出离婚,郑媛媛的副司令爸爸拿枪崩了他却是应该的。
叶团长,非常难能可贵的角色。
有热爱并为之奋斗的舞蹈事业,不为大环境所裹挟,不为凡尘俗世所禁锢,全身心地投入舞蹈艺术,倾情指导、关心团员,严厉也温柔。
大梅,好强又贪慕权势富贵,和杜娟是分分钟友谊翻船的损友,也是能交付身家性命的挚友,有勇气、有能力只身闯荡出一番事业,也有勇气和渐行渐远的丈夫离婚,却还劝杜鹃留在无望的枷锁里依附“无能”的丈夫和压抑的大家庭?
......白部长,既无法忍受妻子的无理取闹与庸俗不堪,又屈服于时代与职业的局限性;劝说林彬结婚,也斥责林彬“不配做男人”,还会暗示杜鹃去劝解一蹶不振的林彬;他鄙夷妻子的恶劣言行,让她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也放任她对白杨的骄纵、对杜娟的刁难。
白杨的妈妈,受害的加害者,不能实现自己的舞蹈梦想,就转而憎恶无辜的叶团长和杜娟,没完没了、变本加厉、不依不饶;一生都寄生在男人身上,生了三个女儿之后才有了儿子,从丈夫身上得不到温情的满腔愤懑转而倾泻到对儿子的纵容、溺爱、对儿媳的百般刁难中,满身怨气、一腔怨怼的市侩言行令人无比厌憎。
白杨,重看真是太讨厌这类角色了,表面“花花公子”,内里“一往情深”。
可他的痴情难道不是可怕的占有欲和控制欲?
帮了林彬却也埋下心结,从嫉妒到憎恶,从暴跳如雷到动手打人。
他的“爱”只停留在口头上,既不尊重杜娟的人格和事业,也是妈妈欺压杜娟的帮凶,只会指责杜娟作为妻子/女人该如何牺牲、奉献,而他自己作为丈夫却好高骛远、放任自流、一无是处,既不能照顾家庭生活,也不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还阻碍妻子求进步、搞艺术;孤注一掷的所谓事业失败,竟要怪罪到杜鹃的“不体恤”上?
整一个破坏力超强、毫无廉耻心的巨婴。
杜娟,原本精神和物质都独立、自由,不必依附、屈服于任何人,活得安宁又自在;感情上的伤痛,也更需要独处和时间的疗愈。
为什么非得跟既灵魂不契合、志趣不相投、身心不自由的,又只会拖累、消耗、伤害自己的男人绑在一起?
......厌恶这样的结尾!
因为《戏剧新生活》看了话剧《青蛇》(很遗憾没看过现场)和《四世同堂》(很高兴在天桥剧场看过现场),因为《青蛇》法海的扮演者辛柏青想起这部《幸福像花儿一样》。
那时的孙俪演小鹿一般的杜娟实在自然又有生命力;辛柏青老师演活了憨直、拧巴又脆弱的林彬,后来演的“法海”反而感觉更年轻些“冠晓荷”也演得很好,邪恶得有点儿天真;演大梅的殷桃在《四世同堂》演冠晓荷的女儿
看了甜蜜蜜后,比较欣赏,超喜欢雷雷的情与逗,才来看这部片子的。
“雷雷”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是“杜鹃”让人看了很受不了,简直是太纠结了,看着非常累,到十六受不了,不想再看了,一点享受的感觉也没有!!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2006-09-29 04:40:48 来自: 胖葱 (上海)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77480/[deleted]的评论 终于花了三个晚上,把这部连续剧看完...今天终于看到了邓超在此片中演技的最精湛处...那天到家时偶拾的片段,竟然让我等到了倒数第二集 电视剧总不会像论述文一样来个"起承转合",<幸福像花儿一样>亦然.最后两集才是最高潮.而我所期待的也正是这里,虽然心绪已被激荡得无法平静. 是的,每个人对幸福都有自己的标准,在这场纷扰中,虽然他们或爱恋,或纠缠,或背弃,或牵绊,虽然他们一直被一张网彼此粘贴着,时紧时松,时窒息时空离,但在每个人,都那么独立和自闭,每个人都似乎生活在自己的价值空间里,并且在不同时期表现出和自己那么对立的一面.他们的心态,那么迷茫,却又那么真实;他们的作为,是那么让人咬牙切齿,又那么让人心感共鸣. ==杜鹃== 多么容易知足的女人,当舞蹈充实了她的所有心愿,她的眼中就不再有人事纷扰,甚至,连爱情都有些随遇而安的味道。
或许,她太善良了,以至于她对男人的同情甚过爱情;她又太执着了,以至于她对婚姻的忠诚度更多取决于她适应环境的惯性. ==大梅== 这又是个太不知足的女人.目标明确,思维缜密,表现在她每个人生阶段,都如此。
或许有人觉得她过于世故,但我却有些欣赏她一往无前的勇气.毕竟,在这个世界上,知道自己要什么,且知道自己如何获得,努力过后,不论得失,都不后悔..这样的人,并不多见了.. ==大海== ……应该是个理想的婚姻对象吧,呵呵 ==林彬== 前10集里,还是对他很有好感的,之后的表现就越来越懦弱,越来越蘑菇..他总是和白杨各自\暗自\自卑着..是非观念太重,在个人感情上,门槛设置太高,而在兄弟感情上,又几乎毫无底线设置,我始终无法领会此人的幸福观.也许,他是一直在以杜鹃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但最终,无论杜鹃幸福或不幸福,他都是那么的憋屈 ==白杨== 终于说到白杨了.不可否认,这是我看此剧的最大动力.他的性格最矛盾,他在情绪上的戏剧冲突最为激烈,他最大潜能得感染着我,让我随着他的情绪哭笑难抑..我喜欢他的贫嘴贫舌"别练功了,练我吧";我喜欢他对任何人的搞笑天分;我喜欢他为了逃票看电影,带着杜鹃躲进男卫生间的那幕;我喜欢他在生意最关键的那个晚上,央求杜鹃回家,那一场最激烈的冲突;我最喜欢的场景,是最后一集,杜鹃从睡梦中惊醒后,两人相拥着坐在床边的幸福映像 小心眼,占有欲,孩子气,正是这个最最不成熟的人物,激发出这部片子最大的亮点,他是那么幸运,茫茫人海中,他看到了并争取到了属于他的幸福...这样的男人让人有些无所适从,一方面,可遇而不可求,另一方面,可求也未必想求,哈哈 [后记]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一方面那么渴望别人的了解,一方面又在极力保留属于自己的领地.自卑时,我们总会极力挖掘自己的独特之处,得意时,我们认为自己的每一处都那么独一无二... 其实,最后说什么都不重要了,唯一重要的是,什么才是自己的幸福? 眼睛还肿着,手边的卷纸已然消耗大半,但呼吸已经平和下来了... 连续播放了几遍<爱如空气>,脑海中仍然是那几个年轻人在反复,总觉得有些感情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幸福就像花期 开到荼靡 爱情留在秋天 独自叹息 九月的天气 下起大雨 淋湿我的思绪 雨后的花瓣 散落一地 把它做成书签 藏在日记 时光冲淡往事 鲜艳褪去 留下泛黄的痕迹 我们之间的爱 轻得像空气 而我依然承受不起 任往事在心里不停地堆积 只能拥抱着空气 假装那是你 幸福隔着玻璃 看似很美丽 却无法触及 也许擦肩而过的你 只留下一种痕迹在我生命里 我们之间的爱 轻得像空气 而我依然承受不起 任往事在心里不停地堆积 如果你不懂得珍惜 思念会过期 我们之间的爱 重得像空气 越想逃离却越沉迷 回忆太拥挤 我无法呼吸 只能拥抱着空气 假装那是你 不曾远离
当一个人的欲望越少,就越容易获得幸福,这是大梅的感悟。
而我看到的,是一场不完美但令人心动的爱情。
白杨,这个曾被我看作只适合谈恋爱的角色,“其实你这人啊,也没什么好的,脾气坏,心眼儿又小,没什么大本事,还谁都看不起。
爱吹牛,撒娇,挑食,跟小孩儿一样,就老得哄着。
一句话不对了,就翻脸不认人。
急起来还真够狠的,什么难听说什么...”这样的男人,绝不是我们要的王子。
可是,从一开始的油腔滑调,到后来的死缠烂打,让我对这个角色的心态从观望转向期待。
原来,不完美的人,不完美的爱情,也可以是幸福的。
我们总在等待,或者寻求,那个可以相伴一生的人出现,我们希望他或英俊多金,或积极进取,或与自己心灵相通,总之要心无旁骛地对自己好,要大度宽容,善于交际,风度翩翩,只是到后来,我们都发现“时光是一把雕刻刀”还真不是说着玩的。
于是,在外界和内心的压力下,匆匆嫁了。
曾经我最想要的他,是《乱世佳人》里的白瑞德,既已事业有成,又有成熟男人的独特魅力,还把年轻的娇妻当成宝贝哄着。
这样,我们省去了与年轻男子斗智斗勇,或者随着他们事业的沉浮而喜忧的烦恼,我们从父母关怀的羽翼下直接奔向另一个避风港,我们一生一帆风顺。
不知道是不是全世界的小女生都有过这样的梦想,那些已嫁作人妇的妈妈们也许想借此缅怀那失落了的梦,所以《乱世佳人》的票房历久弥坚。
好像跑题了,回来。
杜鹃也是在小女生的时候就嫁作白杨妇, 那时还是一排浓浓美美的大刘海,眼神天真无邪,高兴就笑,不高兴就哭,遇上白杨,情绪更是反复无常--虽然多半是被气的。
而那个木讷深沉的林彬,自然更深入杜鹃单纯的小心窝--这是不分时代和地域的小女孩的心病。
看到杜鹃一路的喜怒哀乐,看到她美滋滋照镜子的表情和在两封情书面前焦头烂额的样儿,好像看到我们自己。
我们都有一样的青春,一样的心情。
杜鹃长大了,时代也变了,她自我的意识觉醒了,不甘心地想要追回当年的“幸福”,可是种种因素都在束缚,她只有不断地帮助林彬来舒缓和弥补内心的痛苦。
可是白杨怎么办呢?
正是这一点,让我对白杨式的“幼稚男”萌生了爱意。
他不出所料地歇斯底里,想要夺回属于自己的爱情,可是他没有发疯,他的疯狂全来自他的自卑和无奈。
自己爱的女人爱上别人,这么多年了,他能不疯吗?
......很喜欢最后的结局,虽然白杨仍然一副没心没肺地表情,一副仍需要时时哄着的小孩儿样,可是我看到了一朵叫做“幸福”的花儿正在他俩心中盛开。
原来幸福从来都是留给受过苦难的人。
这一瞬间,我开始不再排斥“白杨们”,我们陪着他们长大,我们也长大了,顺便收获了白瑞德们给不了的另一种幸福。
最后,孙俪永远都不会让我失望。
看完了,过程一直挺闷的,和我想象中的有些出入。
还好结局还算一般圆满。
对于这个名字的理解,也在看的过程中不断变化着,刚开始只是觉得幸福像花儿一样,是美好的,所以剧中可能更多的是讲述美好的东西,到后来,又觉得不是,像花儿一样,难道是花谢花开?
虽美过一季,却也有凋谢的一天。
又到后来,又觉得,所谓的像花儿一样,是不是讲的幸福需要经营,就像花儿一样,虽然美丽,但也娇弱,需要用心呵护。
一直对杜鹃这个角色不怎么感冒,用白杨他妈的话讲就是太不懂事儿。
要拿掉孩子那一段,看的我真是,那个无语。
想当初为了林彬邛崃都敢去了,现在为了舞蹈又非不要孩子。
好像和白杨结婚后俩人就一直吵吵吵,白杨神经脆弱,杜鹃又一根筋,中间还夹着林彬那深情款款的眼神,看的我都觉得挺郁闷。
中间都差点搞不清楚谁是男主了。
这也难怪白杨这么神经质了,对于她心里到底爱的是谁,我也看得模里模糊的,可能连她自己都搞不清楚。
感觉爱如空气这歌还是放在她和林彬身上比较合适。
不过林彬是理想世界中的林彬,是爱的寄托,白杨确是现实生活中的白杨,真实!
其实本剧中,最欣赏的就是大梅了。
虽然在片中她被塑造成一个有心计,现实的主,别人瞧她不起,但人家就是活的漂亮。
做事也一样,很明白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要的东西毫不犹豫,不要的也绝不会拖泥带水。
后来和大海离婚也是一样,当然我不是说她做的对,只是欣赏她对待事情的态度,大海也确实是个难得的好男人,只是碰着大梅,也确实怪可怜的。
补充一句,后台拒绝拥抱战士那一次,虽然林彬说的是挺在理的,大梅的做法也的确欠妥,不过不知怎么的,林连长那几句话还是让我觉得挺不舒服的。
我是没杜鹃那么单纯善良啦,至少思想上还是有点差异的貌似有点邪恶了大梅之经典台词:别和我念诗行不行,这个社会很现实!
看了几遍,每几遍都流泪,很为之感动。
里面的每一个角色我都很喜欢。
杜娟的单纯,对跳舞的执着,对纯洁初恋和后来化为友情的保护,都让我感动。
白杨虽然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但他对杜娟的爱那么强烈和坚持,经历了和杜娟婚后的风风雨雨,大小坎坷。
大梅虽然俗,但是俗得有原则,有她的聪明和个性,她看得清,走得坚定。
白杨妈妈虽然刻薄,但真心对杜娟好,对儿子痴,踏踏实实地生活。
我以前每次都在琢磨,白杨怎么爱上了杜娟,杜娟怎么爱上了白杨,想明白怎样的人才会吸引对方。
可后来,我才明白,爱,不是一刻发生的事情。
爱,是一种彼此的折磨和接受。
借用《小王子》里面的一段:狐狸说。
“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成千上万个小男孩一样没有什么两样。
我不需要你。
你也不需要我。
对你来说,我只是一只狐 狸,和其他成千上万的狐狸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会互相需要了。
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了。
”“我开始明白了。
”小王子说,“有一朵花……,我想,她已经驯养了我……” 白杨和杜娟,就是彼此的折磨和驯养。
爱,不可能没有痛,只有甜蜜。
杜娟对与林彬的那段初恋的珍惜,真的不是因为还爱着他,而是因为她误以为那段感情是完美的,只不过因为还没有真正地在一起磨合,没有一起经历生活的琐碎和风浪罢了。
爱,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
林彬,是我这一看感悟最深的角色。
他的悲剧真的不是因为他自己有什么错,而是因为他把一切都归于自己的错。
他的自卑,自责,他的过分为别人操心,他的优柔寡断,是把他自己推向深渊的。
他心里的阴影很深,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他归咎于自己;杜娟的婚姻不幸福,他归咎于自己;郑媛媛和她父亲犯下事,他也只身揽下,反倒害得杜娟为他奔波,害得白杨又吃醋。
真的,他以为自己的善良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幸福,其实是适得其反。
然后他内心的罪恶感更深了,直逼自己想卧轨自杀。
其实,他是被过去的阴影,自卑的阴影压得抬不起头来。
他认为自己给不了杜娟幸福,但杜娟相信。
他一个大男人比一个女人的魅力都不如。
所以说,英雄不英雄,不仅仅在于能不能在千钧一发的时候做出义举,也在于经历风浪的时候能不能直面。
能不能能屈能伸,或者是玻璃心。
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无限的潜能的,不说别的,选择自己人生,实现幸福的能力,虽然大小有别,但都有。
可是林彬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这份能力。
他有才,但他自己空有傲气,却看不到,也不愿相信自己。
也很喜欢某些影评,提到片名“幸福像花儿一样”,片中各种人物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真真让人感触很多。
幸福是什么?
像花儿一样灿烂,也像花儿一样脆弱,像花儿一样必须经历风吹雨打。
在平安祥和的日子里,人们却越来越喜欢翻动尘封的记忆,于纯真年代的清苦生活中搜寻出一丝幸福余味细细把玩。
应运而生的是一系列怀旧题材的影视作品,它们大多像一帧发黄的老照片,带着时光刻下的沧桑印记。
而同样是怀旧主题的《幸福像花儿一样》却像一支轻盈活泼的歌曲,用年轻的心态再现老旧的年代,用艳丽的色彩描画远去的幸福。
它用一道回望的目光将观众带回过去,让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怀念自己一去不回的青春,也让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了解似水流年中的阴晴冷暖。
练功房里“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的标语,的确良衬衫,压水壶,大哥大以及《血染的风采》、《月亮代表我的心》等当年传唱的歌曲作为怀旧的标识勾勒出人们在自卫反击战之后的单纯和改革开放之初的茫然。
它把如烟往事讲述得鲜活生动,犹在眼前。
部队大院里,绿军装碧波如海,红领章星星点点,颜色饱满欲滴;排练场洒下的阳光、柳絮纷飞的黄昏、在大海边谈心、用狗尾草求爱无不透着那个年代独有的浪漫。
本剧放下了历史的包袱,不皱着眉头抚摸伤痕,只兴致勃勃地展示过去人们的生活情趣。
怀旧是分时代的的,情感却是跨越时空阻隔代代相通的。
不论是否有过相同的经历,不论是年长者还是年轻人,看到片中细腻的生活细节、真实的生活场景、贴切的人物关系怎能不会心微笑。
父子抢报纸、小两口吵架、婆媳闹别扭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件虽不惊心动魄,却于无声处不知不觉打动观众的心。
它给人的感动是慢慢浸润至心灵的,如同绿地上开出的小花,尽管不起眼,可它散发出的馨香依然醉人。
而且时间越久它的色彩越明丽,香气越迷人。
该片是以丰满的人物、曲折的故事动人的情节剧。
故事以杜娟为主人公,围绕情感展开,情节重在一个“巧”字。
编剧设计了那么多巧合让杜娟和林彬相识、相爱,又设置了那么多障碍让他们一次一次错过直至分手。
看话剧错过,听音乐会错过,打了恋爱报告让风吹走,连最后送别也错过,杜娟眼睁睁看着林彬离自己越来越远。
从此天各一方倒也罢了,当杜娟已对白杨动心时,林彬又调回军区。
天天相见却只能两两相忘,怎不让人感叹造化弄人。
也许是一种暗示,他们的定情物是两本安徒生童话,而他们的感情也像终会醒来的美梦,只是一种期盼,注定没有结果。
他们的分手又铸成了两桩错误的婚姻。
尽管白杨和杜娟的婚姻最终是幸福的,但他们都付出了太多的代价,经历了太多的磨合和伤害。
白杨和郑媛媛都是极其自尊之人,可他们在婚姻中却是卑微的一方,因为他们都深爱自己的妻子或丈夫。
由此,他们也整日活在嫉妒或臆想的嫉妒中。
爱太深会生恨,于是白杨假装自己有外遇来报复杜娟,郑媛媛拼命奋斗只求用自身的价值换来林彬的注意。
这样的婚姻缺乏理解和包容,只会等来不幸的结局,险些离婚甚至离婚。
那么杜娟和林彬的爱能否重来?
如果杜娟能够放弃舞蹈事业,如果林彬能够自私霸道一些,如果……他们就能在一起了。
可如果仅仅是如果。
杜娟视舞蹈如生命,她宁肯放弃家庭的幸福也不会放弃舞蹈的梦想;而林彬的倔强优柔的性格早就为他写下了悲剧的一生,他总不想亏欠任何人,最后却总是亏欠别人。
良善之人愿意牺牲自己的幸福换来恋人的幸福,而无原则的牺牲往往意味着所有人都不幸福。
林彬常囿于儿女情长,却于大是大非上乱了方寸。
林彬的冤屈在于他总是为别人着想,却违背了自己的心。
他忘了“杜娟是长在他心里的”,挥不掉、抹不去的,忘不掉初恋,他和别人结婚也无济于事。
时光无法倒流,人们终将受命于安排。
而且人们在上天安排的幸福面前总会犹疑退缩。
精明的李梅算准了嫁给高干子弟的飞来横福,却算不出天灾人祸,她在结婚时犹豫再三,而一旁的赵卫国却在黯然神伤;杜娟再拧也拧不过命运的安排,她在结婚时临阵脱逃,而不得已来赴宴的林彬伤心欲绝。
精巧的故事脉络上活跃着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性格丰满的人物形象。
杜娟的单纯执拗和李梅的圆滑老到相映成趣。
一个在生活中跌跌撞撞,坚守自己的梦想;一个在世俗社会中如鱼得水,追寻想要的幸福。
对李梅而言,幸福开始意味着嫁入干部家庭,后来意味着丰富的物质生活。
当她找到了新的幸福,她便弃当初的幸福如敝履。
在她的生活里,幸福就是功利,就是自我满足。
她的自私使王大海成为她生活的垫脚石和绊脚石,最终她会硬下心来把丈夫和孩子抛下。
“女人最值得珍惜的是家庭和丈夫”不过是她告诫杜娟的说辞,“感情这东西太虚了”才是她的内心独白。
杜娟在守成中寻找幸福,李梅在改变中寻找幸福。
杜娟理想化,可容易满足,没有欲望,平静、踏实的日子就是幸福;李梅很现实,而欲壑难填,到头来一无所有痛苦不堪。
两人在不同的道路上兜兜转转,最后又在同一屋檐下相互安慰。
生活总是让人哭笑不得,所幸还有这份友谊历久弥坚。
白杨的狂放张扬和林彬的内敛含蓄也相映成趣。
一个纨绔子弟,一个战斗英雄;一个对女孩大胆直接,一个对感情小心翼翼。
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却爱上了同一个人。
情敌相见自然处处都要较量,下围棋要较量,打篮球也要较量。
两个男演员的表演也在较量中形成一种张力引人入胜。
在林彬最难的时候,白杨却拉了他一把。
他拯救了别人也折磨着自己。
他一时的高尚折磨了他一生的狭隘。
同样较量了一辈子的是叶子莹和白母。
她们关于幸福的标准各执一词。
一个愿为事业奉献终生,一个在庸常生活中自得其乐。
她们的较量表现在对杜娟的掌控中。
叶团将杜娟视为自己精神的传承和寄托,她希望杜娟能完成她未竟的事业,实现她未能实现的梦想。
她对杜娟寄予厚望、小心栽培,对她要求严格甚至苛刻,而这严苛中是叶团对杜娟如呵护女儿般的疼爱,所以杜娟结婚时,叶团的眼神里有期待,也有担忧;所以百万大裁军时,为了保护杜娟的艺术生命,叶团宁肯自己转业。
幸福是什么?
杜娟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幸福就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在练功房里舞蹈,心无旁骛;幸福就是台下的苦难和汗水与台上的鲜花和掌声;幸福就是享受生活的安排,尽管有失恋、流产诸多不幸,但对感情付出后就有收获。
杜娟付出了对家庭的忠诚、对林彬的关心、对白杨的不离不弃,收获了美满的生活。
她和林彬的感情在分分合合中升华为友情,而和白杨的感情在吵吵闹闹中凝结成亲情。
杜娟是善良的,善良的人往往是柔弱的。
而这样一个善良、柔弱的人在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后却收获了那么多幸福。
正如片中所说,生活本来就是残忍的,也是美的;如果没有残忍和磨难,就没有美。
从杜娟身上我们能看到追梦人的柔弱和刚强。
李梅对杜娟说:“你是个凡人,你没有翅膀。
”她错了,梦想就是杜娟的翅膀。
她在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用汗水时时浇灌,风雨过后,你看那幸福像花儿一样,悄悄绽放。
2005-11-7
邓超孙俪小两口看得真欢喜~
挺不错,其中的那首歌尤其好听。
好家伙我以为要批判呢,原来是厌女集大成之作,恶心死人,男的都是一群贱货,女的都是一群伥鬼,不看了不看了
为了孙俪我硬着头皮撑,最终还是没看完的片子
孙俪邓超,天生一对
司令员的女儿,很好
南北
大爱主题曲~
实在是不喜欢剧中人物的性格,为了用力表现个性,有点太极端。杜鹃太倔,白杨太幼稚,林斌太磨叽,大梅太现实,白杨妈妈太恶婆婆,现实中的人都会有这些缺点,但都不会这么极端。
对孙俪的印象,除了娘娘就是当初和邓超拍的那几部剧,真的很有气质很美,即使抛开剧情只看两人的爱情也相当值得回味
苍白,没有爆发力。
看不下去,委屈自己的日子,怎么能叫幸福,门当户对的家庭很重要
OST经典,辛柏青和异性没有那种CP感,大梅真能作,和大海在一起好好的不好么?或者当初和卫国也行
女二各种优秀,其他人视野很局限,精力都耗费太多在鸡毛蒜皮上。
我还是看过很多主流电视剧的,那时还挺喜欢这个的。
超喜欢他俩吵架
太拖沓了……讨厌林彬的那位演员!
一对土人,土里土气
故事尚可,演技可圈可点。
白杨妈真是神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