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灵魂

Cold Souls,冰冷的灵魂,冷酷灵魂

主演:保罗·吉亚玛提,艾米丽·沃森,大卫·斯特雷泽恩,凯瑟琳·温妮克,劳伦·艾波罗丝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冷冻灵魂》剧照

冷冻灵魂 剧照 NO.1冷冻灵魂 剧照 NO.2冷冻灵魂 剧照 NO.3冷冻灵魂 剧照 NO.4冷冻灵魂 剧照 NO.5冷冻灵魂 剧照 NO.6冷冻灵魂 剧照 NO.13冷冻灵魂 剧照 NO.14冷冻灵魂 剧照 NO.15冷冻灵魂 剧照 NO.16冷冻灵魂 剧照 NO.17冷冻灵魂 剧照 NO.18冷冻灵魂 剧照 NO.19冷冻灵魂 剧照 NO.20

《冷冻灵魂》剧情介绍

冷冻灵魂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保罗·吉亚马提(Paul Giamatti 饰)是纽约一个剧团的演员,他正在排演契诃夫的戏剧《万尼亚舅舅》。但是这出戏让他身心疲惫,几近崩溃。偶然机会,保罗找到一家名为灵魂仓库的机构。利用先进的技术,保罗成功地将自己95%的灵魂提取出来。在此之后,他的演技没有任何进展,反而常常感到莫名的空虚,并且性格也发生变化。为了回归正常生活,保罗在医生的建议下“安装”了一个俄罗斯女人的灵魂,但却让他更加烦躁。他强烈建议要回属于自己的灵魂,却发现原本妥善保存的灵魂已经不翼而飞…… 本片荣获2009年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Paul Giamatti)。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一命盲少爷的小女仆回到爱以前御史和祚怡第一杀手王亚樵心灵黑洞东京攻略冰川时代2桃花劫势不可挡战争目光巴黎五区的女人我的朋友很少迷情东方相棒第17季绣春刀灰与幻想的格林姆迦尔OVA单亲妈妈一脚定江山极限少女八岁龙爷闹东京聊斋新编之男狐反托拉斯行动闺蜜嫁到火星需要妈妈家政初学者天龙特攻队圆舞360圣奥梅尔来自深渊:烈日的黄金乡

《冷冻灵魂》长篇影评

 1 ) 保罗吉亚玛提这个名字我记住了

影片应该想告诉观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大致在于这灵魂的重量,但是失去了它生命又将变成无所适从的轻浮。

另外,影片在一些台词中有意识地抛出了“肉体和自我意识是否统一”这个令人思考的问题。

总体来说,情节波澜不惊,叙事节奏沉着冗缓,对于镜头的处理比较随意,几乎没有刻意的特效处理。

整体给人一种只是在默默讲述一个荒唐故事的感觉。

这样的风格估计也是仁者见仁的类型。

片子里在暖色木质结构的motel中主人公产生的带点暖意的臆想,与圣彼得堡暗天灰地的冷冽形成的视觉对比倒令我印象深刻。

最后,不得不再夸一下保罗吉亚玛提的演技。

之前在其他影片中已经见识过这个法国人的演技,可能是他平凡的外表让他的名字直到如今才印刻在我脑中。

而他再次用在冷冻灵魂中的表现提醒了我的幼稚。

 2 ) 转 《然而,这就是人生》-王怡

世上最大的冒险,是观念的冒险。

小时候听骂人,说你不是抽了脊髓吧?

这部荒诞派的、考夫曼式的和欧化的美国喜剧,则问,今天你抽了灵魂吗?

如果电影要追问灵魂,是不是一定要具象化,或用哲学语言说,要质料化?

尽管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追随亚里斯多德的观念,很肯定地说,灵魂是一种形式,灵魂没有质料。

但在西恩·潘主演的《21克》中,导演以阿基米德的方式推算出灵魂的重量。

人在宣布死亡后,体重减轻了21克。

12年前,有个充满硫磺味的夜晚,许多邪情私欲,在我心里转念。

我提笔,绝望地写下一首诗,《今天晚上有大火和掠夺》。

我说,“我是夜晚的浪人、王子、强盗和僧侣/我在想象中犯下罪孽/而将因此万劫不复”。

那时,我有个猜想,如果男人闪过情欲的念头,然后去称重,会不会因此胖了一克?

如是,我的体形,就透露了我罪孽的秘密。

但人会狡辩,说那些念头,只在内存中,不在硬盘上。

就像电梯超载,有人问,谁带电脑了,拜托先删两个G。

信息之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但灵魂不能承受之轻,如披萨店外,稍纵即逝的麦香。

还不如钱扔在水里,烟花燃在夜空。

片头,导演引用笛卡尔1649年《论灵魂的激情》中的话,“灵魂位于大脑中部一个微小的腺体上”——不过,我没查到此话当真的出处。

演员保罗·吉亚马提,演他自己。

片中,正在排演契柯夫的《万尼亚舅舅》。

剧中那个失丧理想的知识分子角色,也拖累了吉亚马提。

他不在状态,内心干旱疲乏。

一天翻看《纽约客》,看到“灵魂寄存公司”的报道,说他们发明了一种抽取灵魂的技术。

老板用一个比喻,打动了吉亚马提。

他说,马戏团的大象,从小被拴在木墩上。

等它长大了,以为自己一上木墩就是被拴住的,所以老老实实配合表演。

“灵魂就是那根拴住我们的、看不见的绳子”,老板说,你可以抽出来,寄存在这里。

为了避税,也可以运到马里兰州的仓库。

吉亚马提抽出了95%的灵魂,看起来像一颗鹰嘴豆。

他仍然有思想、有记忆,有意识。

但日渐失去的,是一种又真又活、深入骨髓与骨节的情感。

年前,一位老朋友突发脑血栓,半身瘫痪。

他在病房中恐惧忧伤,于冥冥中听见呼唤。

就像帕斯卡尔的“火之夜”,杨老师摸索着在一张明信片上,写下认信的句子。

他说,最感恩的,是意志、思维和语言,这最珍贵的“三大件”完整无损,被保存下来了。

当时,我五腑震动,以为杨老师所言,正是指向灵魂。

但看这部电影,吉亚马提抽取灵魂后,表面仍拥有这“三大件”,却又似乎若常若断,俨如赝品。

可知灵魂的真义,更隐藏在意志、思维和语言的背后。

按道教说法,人是“形、气、神”之融合。

吉亚马提的例子,可称为有气而无“神”。

葛洪在《抱朴子》中,将修身之道,延伸到治国之途。

他说,“神犹君也,血犹臣也”。

吉亚马提失去灵魂,犹如一国无君。

“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

他的生活和他的表演,从此有气无力,如丧考妣。

佛教的基石,则在“无我(NO SOUL)。

虽然“中阴”之说,通常被视为灵魂,但“灵魂不灭”的观念,其实是希腊形而上学的特产。

中阴并不永久存在,更非超越于身体之外、并引导、统摄肉身生命之行为的绝对精神。

所以圣严法师在《正信的佛教》中,开宗明义的宣告,“佛教不相信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如果相信了灵魂的存在,就不是正信的佛教徒”。

很简单,灵魂的实体性与永久性,与“缘起”、“无常”的宇宙观,无法兼容。

灵魂若是一种实在,超凡入圣的涅槃就不可能。

佛教事实上是无神的宗教,既然人的肉体,没有可以引领、指挥其活动的不灭灵魂;那么整个宇宙,也没有能创造它、引领它、爱它及审判它的造物主。

因此,除了个人的修行自渡,也不可能有救赎众人灵魂的位格者(救主)。

按圣严法师之说,一切皆无常,包括了物质界,也包括精神界。

缘起的宇宙观,与认为“万物在盲目与偶在中寻找物种突变的代理人”的进化论,其实很类似。

这是离吉亚马提的痛苦很遥远的一种信念。

没有可以被抽取的灵魂,也没有可以被充满的空虚。

如果契科夫也这样想,他就不会写出《万尼亚舅舅》。

事实上,在写这部剧作5年前,契科夫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口气凄凉,比我那个有大火和掠夺的夜晚更甚。

他说,“我们既没有切近的目的,也没有遥远的目的。

我们的灵魂是狮子大张口的空洞。

我们不相信革命,我们没有上帝。

我们不怕鬼魂。

拿我个人来说,我甚至不怕死亡和盲瞎。

一个没有欲望、没有希望、无所恐惧的人,当不成艺术家。

必须承认,我们的情形没有一点可以叫人羡慕的地方。

”这是对吉亚马提的角色最好的解读。

剧中,这家公司从俄罗斯走私灵魂,吉亚马提的灵魂,被偷到了俄罗斯一个女演员身上。

他也租用了一个俄罗斯诗人的灵魂。

结果那是奸商用一个穷困的俄罗斯女工的灵魂假冒的。

吉亚马提在海边,感受到内心的强大。

他说,这是很美的灵魂,她不该捐赠出来。

等他来到俄罗斯,女工已经自杀。

柏拉图的灵魂观,有两个要义,一是灵魂不朽,二是灵魂与肉体的二元对立,就如房客在房子里,又如水手在船上划桨。

或像伊特鲁利亚的强盗,将幸存者与死人的尸体,面对面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亚里士多德曾用这个比喻,来描述不朽的灵魂如何被囚禁在必死的身体中。

但他后来的《论灵魂》一书,改变了看法,认为灵魂是肉体的形式。

他说,“灵魂是潜在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第一现实性”。

这看法影响到奥古斯丁和阿奎那。

奥古斯丁说,“人是由灵魂和肉体构成的理性实在”。

人不仅仅是灵魂,也不仅仅是肉体,而是同时拥有这二者。

阿奎那进一步解释说,“灵魂就是使肉体成为人的肉体的那种东西”。

就像盐同时有氯和钠的成分,但只要盐存在,就看不到氯,也看不到钠;只要氯和钠个别存在,就没有盐。

几年前,邵燕翔先生写过一本忏悔录,叫《找灵魂》。

奥古斯丁说,“精神如何和肉体结合成一个生命体,这是极其神秘的,也是人不能理解的;然而,这就是人生”。

影片最后,灵魂被资本化,装在玻璃瓶里,看好巨大的投资前景。

这是似曾相识的一幕。

最近,赵启正先生在新闻发布会上宣称,“从来只有物种适应环境,没有环境适应物种的”。

但他忘了解释,他指的是抽取了灵魂之前的物种,还是抽取了灵魂之后的?

 3 ) 求结局

没看这电影之前 我倔强的认为是你们不懂得这部电影 让我来证明我比你们更懂 结局我悲剧了 这部剧是我看过最烂的 就像某位大大说的 剧情完全没展开 发展巨慢 无高潮 呜呜 没看完我就删掉了 求结局!!!

 4 ) Cold souls/冰冷灵魂

要谈这部电影,不论我再怎么努力也绕不开查理•考夫曼。

就像要谈A-RPG绕不开“暗黑”一样。

确实,从故事背景来看,那个架空的灵魂萃取公司、想成为他人的愿望、最后想要做回自己的努力,简直就是[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和[暖暖内含光]的综合体,甚至连保罗•吉亚玛提陷入才思枯竭的窘境也与[改编剧本]中的查理•考夫曼如出一辙(更不用提保罗•吉亚玛提饰演的也是保罗•吉亚玛提)。

但这一切都是假象,如果说查理•考夫曼的电影是第一人称视角游戏,那这部电影更像是第三人称视角的。

它不像考夫曼的电影有那么强大的吸引力,一些场景甚至能让你发出尖叫,像[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中马尔科维奇进入自己脑中的景象,用天才都不足及描述这人类想象力的极限。

这部电影更像是欧洲片,不论从镜头语言到思想内核。

对看惯了好莱坞电影的人来说,本片甚至还有些boring,几乎没有任何特效镜头,对科幻片,即使是软科幻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

当人死去的时候,人的身体会减轻21克,那就是灵魂的重量,影片[21克]不过是借喻,本片却把灵魂实体化了。

在片中每个人的灵魂形态都不同,美与丑,能够以人类的主观来判断么?

保罗•吉亚玛提就因为他的灵魂看起来像个鹰嘴豆而大怒不止。

在他去圣彼得堡寻找灵魂的过程中,在餐厅就被端到眼前的晚餐又耍了一把,一盘鹰嘴豆,他想了想,径直离开。

影片的笑点大致如此,不温不火,让人想笑又笑不出来,处处透着无奈。

本片可以说是勉强合格的黑色喜剧,没有科幻场景的科幻片,看起来像欧洲片的好莱坞电影,查理考夫曼的拙劣模仿作。

当然,像一些影评人所说,本片探讨了存在主义,具有很高的社会学价值。

嗯,存在主义,好像很深奥哦!

说通俗点不过是身份认同。

很高的社会学价值?

考夫曼的[人性]、[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和[暖暖内含光]的社会学价值都是它难以比肩的。

更别提想象力了,我们任何人看过剧情梗概后所能得到的idea都会比本片丰富得多。

本片就是这样一部中庸之作,但因为合理运用了郭敬明的成功之道,让本片看起来好像穿上了皇帝的新衣,要剥掉这层皮还是需要勇气的。

还好《卫报》的Peter Bradshaw的观点和我是一致的,让我看起来不是那么孤独。

“这是一部致敬之作(即使导演Sophie Barthes并不承认),它用创造性的偷窃与模仿混合而成了一部中庸的喜剧,处处透着考夫曼的影子。

”影片导演Sophie Barthes说她为保罗•吉亚玛提特意修改了剧本,而影片的两位主演大卫•施特雷泽恩和艾米•丽沃特森也是吉亚玛提介绍给导演的。

可以说吉亚玛提在本片站占据了相当大的权重,他妻子甚至是影片的制片人之一。

在重压之下,吉亚玛提的表演还是维持了一贯的高水准,可以说是本年度最精彩的表演之一,但一个人的精彩表现撑不起一部失败的电影。

不能说本片无趣,但观影过后的失望是难以掩藏的。

没有冲击力、含混的角色性格、大量随意的镜头剪切足以把观影伊始的热诚一点点消磨殆尽(最杯具的是正片刚结束还没出CAST,影院就把片掐了,来这边后第一次遇到,又惊又气,失去了第一时间回味影片的机会)。

也许这种不完整也正切合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的残缺不全。

本片佐证了萨特的名言“存在先于本质”。

人何以为人?

是灵魂决定了我,还是我的存在产生了灵魂。

什么又是灵魂?

一个人的所有才华与天赋,还是潜意识里埋藏最深的记忆。

[暖暖内含光]里的每个人,抹去了记忆,却抹不去记忆之下那灵魂的印记。

而本片中的保罗•吉亚玛提抽取了灵魂,又失去了什么?

不是记忆,而是心灵深处某些深入骨髓的情感的缺失,比如对妻子的爱。

他远渡重洋不惜一切所要寻回的也正是这种情感。

影片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吉亚玛提为了演好即将公映的舞台剧——契诃夫的Uncle Vanya,而想要得到一个俄国诗人的灵魂。

而大卫•施特雷泽恩的灵魂公司却错将一个俄国工厂女工的灵魂误植入吉亚玛提体内,但舞台剧最后却异常成功,吉亚玛提的表演无可挑剔。

所谓的灵魂更像是一剂安慰剂,填补内心的空白。

当吉亚玛提在俄国成功换回自己的灵魂时,那位已经自杀死去的工厂女工的灵魂便果真如那21克,消失不见了。

在本片中,当人们意图用他人的灵魂取代自我的灵魂时,他们不可能像[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和[万能钥匙]里那样得到那个人躯体、权势与名望。

他们想得到的是那个人的才华,而那所谓的才华其实是对自己心灵的暗示,与灵魂的主人无关。

原载《看电影》

 5 ) 灵魂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很久之前看过的,今天才标记) 灵魂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我看《冷冻灵魂》人真的有灵魂吗?

人的灵魂是什么形状?

在我们还对“灵魂”这个概念模棱两可、一头雾水的时候,苏菲·巴瑟斯抛给我们的,除了给我们一脸瞠目结舌的惊讶表情外,便是看影片时一个个会意的微笑了。

各种宗教、古往今来的许多哲学家,对灵魂有各种各样的表述,但总结起来,给灵魂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即灵魂就是关于一个人的所有的意识活动的集合体。

按艺术和社会伦理方面的说法:灵魂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有时候也指人的道德品质。

当然,也有一种认为是,灵魂存在于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之中(病毒无),并且呈溶解状,粒子群状态,无具体形态。

总而言之,灵魂是一种不可捉摸、不可碰触、只可意味,不可言传的虚无飘渺的东西。

我向来佩服美国电影的想象力,他们一直在挑战着人类想像力的极限,无论是众所周知的《阿凡达》,最近风靡的《盗梦空间》,还是刚刚看过的《冷冻灵魂》。

在影片中,灵魂并不神秘,不像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大张旗鼓地谈钱财、色情、性,却羞于谈论灵魂。

影片中的俄罗斯,灵魂交易甚至是合理合法的,而在美国,灵魂交易也在暗中偷偷摸摸地进行。

著名演员保罗·吉亚马提因为不能承受灵魂带来的沉重,在一次偶然中看到了灵魂寄存的信息,便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将自己的灵魂寄存起来。

看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小说中表达的观点与影片中的有点相似:即灵魂的沉重与肉体的轻盈。

即然有抽取灵魂的技术,何不使自己生活得更轻盈、更快乐一些?

我想,假使现实生活中真有这项技术,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的。

然而,现实总归是现实,电影里面只是一个冷冷的黑色幽默:灵魂并不神秘,甚至可以像日常用品一样出售、倒卖、甚至流入黑市。

当保罗·吉亚马提按要求躺入那台抽取灵魂的机器里的时候,我的好奇心也被吊起来了:灵魂是怎么抽取的呢?

看影片中是一个复杂的尖状抽取仪,我就想:这灵魂到底是从头部抽取呢?

还是从脚心抽取?

或者是通过扫描全身挤压出来?

被抽出来的灵魂,是固体的?

液态的?

还是气体的?

我都充满了疑问,随之而来的剧情告诉我,原来,那些灵魂竟然是固体的,装在玻璃瓶里一摇还叮当作响。

形状、颜色也各异,有像鹰嘴豆的,有像干话梅的,有些是黑色、有些是棕色、有些是灰色……其中更让人会心一笑的是:当医生递给保罗一个特制的眼镜,让他看一看自己灵魂深处的时候,他连忙惊慌地拒绝掉了。

他不敢、也不愿意看见自己的灵魂深处——是的,千万不要去探究灵魂,无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

尤如不要去探究人性,那是世上最丑陋最肮脏的东西。

至少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被抽取掉了灵魂的保罗,也就没有了喜怒哀乐,面对朋友们谈论病重在床的友人,他竟然可以毫无表情地说:将生命装置拔掉。

在排练中对女主角说的台词,也不掺杂着丝毫感情,工作与生活的不顺使他又增添了新的烦恼,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安装上了一个俄罗斯诗人的灵魂。

然而,俄罗斯诗人的灵魂很快又让他产生了不适,这时他才意识到,最合适自己的,还是自己的那个丑陋的有瑕疵的、有着可笑形状的灵魂。

然而,他的灵魂又被贩卖到了俄罗斯,安装在一个俄罗斯女演员的身上,于是,他与灵魂运送员开始了千里寻魂的奇特旅途。

当俄罗斯女演员嫌弃保罗的灵魂外形丑陋时,这场“灵魂交易”真是让人哑然失笑,影片中所流出来的,是一种低调的压抑的幽默感。

看着影片中的场景,那么真实、那么日常,而他们所言所行,却是如此突发奇想,平静的表相下是疯狂的波涛暗涌,让人感觉似真、似幻、似梦。

引人深思的,还有最后保罗拿回了自己的灵魂,为了与自己的灵魂取得相通,不得不看见了自己的灵魂深处:原来,他的灵魂深处是一片空白,除了这片空白,还有阴暗中漫长的路……啊!

我当即也想看看我自己的灵魂深处了,如果可以的话。

我想,那一定也是一片空白的,或许,里面是不是也布满黑色的斑点……2009.5.9

 6 ) 无聊的电影

男主角的一脸胡子让我从头到尾感到不适,这个演员好像一直都留着满脸胡子。

我不喜欢这样的造型,看起来邋邋遢遢脏兮兮的。

电影本身的情节也毫无可观赏之处。

浪费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7 ) 好问题

YSS NOT RECOMMEND把机械装放到心脏里,把手机安在手掌里,把软件装进大脑里…… implant 技术可以把所有这些都变成现实,不过把灵魂移植到一个人体,这还的确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冷冻灵魂》最精彩的想象力,就是把灵魂压缩萃取,而每个人的灵魂都呈现不同的物理性质。

话说白了,就是有的灵魂很大很重很黑,有的则美美的像件艺术品,有的就可怜兮兮的如同一颗黄豆。

如果人类真的可以存活到这么一天,搞清楚灵魂是怎么一回事儿,还能对其完全控制,我想人类离进化的终点就真的不远了。

哲学的终极问题“我是谁”可以被解答了,科学的终极目标永生可以实现了。

与此同时,罪犯可以毁灭和变异的不再是人的肉体,而是人的灵体。

想想都可怕。

这部电影抛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是却回答了其他的类似于 “今天晚餐吃什么”的不搭界的问题。

可视性不强,倒是能够引发文艺青年的思考。

 8 ) 依赖就是信任,信任不一定要依赖~

很细小的事情,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也不想说出来。

不过我明白自己在怀疑,在不确定。

不能太依赖一个人,依赖是个懒惰的词语。

就只缺少天赋,所以要依赖别人的灵魂。

我希望我可以信任你,踏实地信任,不带有任何怀疑。

可惜怀疑的情愫是磨灭不掉的,像农药味道一样难闻,可以多一会自己就能适应了。

身体里面充满了各种毒素,并且循环更新,没有办法做一颗纯洁的灵魂。

所有的灵魂都一样···也许···希望可以保护好自己的灵魂。

 9 ) Cold Souls

所有网购的组装商品同一时间寄到,选一部电影然后开始慢慢拼接各种部件。

听觉视觉触觉都被外物占用着的时候,觉得心里是充实的。

也不顾及电影开场的沉闷气氛和长相怪异的男主角。

直到冷冻灵魂的教授为主角作的大象的比喻,马戏团的象在幼年时就被拴在一根不可撼动的棍子上,这样直至它长大到无论多强而有力,都认为那根木棍是不可撼动的。

很多人一辈子都生存在自我设定的不可改变的障碍里面。

精神的力量,或者说灵魂的力量,竟然强大到让你寸步难行。

电影里面有不可思议,也有你不曾体会的疾苦。

如果你贫穷,窘迫,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维系生存上,你不会想要谈论这个世界带给你的感受,甚至你不想感受这个世界,以至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于是灵魂贩卖者只在失败,虚弱和迷茫的人中寻找,最终主角在交换了灵魂之后找回了自己的灵魂。

而贩卖者在以自己的身体为载体不断运送灵魂之后,却因为残存的碎片增长而装不下自己的灵魂。

结尾并没有交代,是否获得救赎或者惩罚,只是主角找到了她,两个人的背影行走在海天之间渐渐消失。

过后觉得这个结尾的意义所在,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解决和交代,不是所有的弱者都应该被拯救,而坏人,就十恶不赦。

世界上没有完全正确,一定,以及肯定。

有的只是在同一时间,人们也许能够达到短暂的理解和体谅。

去理解别人很难,就像要与之交换灵魂,得到了救助他人的机会,也交换出自己的种种缺陷。

还是那句话,世界上没有完全正确,一定以及肯定,你只需去做,只需跟着光亮走,觉得安心就停留,觉得勇敢就往前。

 10 ) What is a soul?

Paul一开始大概也不知道灵魂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灵魂会是什么样的,只是不敢望向自己的灵魂深处,怕看到的会是令人绝望的一片虚无。

当医生抽出了他95%的灵魂,面对着化作一粒小小的鹰嘴豆的它的灵魂结晶,Paul最初很失望,因为它是那么小,那么看不出任何深意,但仍然是珍视着它的,毕竟是来自自己的一部分。

一直放到Paul被注入“俄罗斯诗人”的灵魂后能看到另一个人的经历,我才开始有点相信真的有储存灵魂这么回事。

但是随着剧情推进,发现原来Paul被注入的灵魂其实来自一个普通的女工,根本不是什么真正的诗人(或许是个业余创作者吧,不过从片中找不到迹象)。

这次失误是俄罗斯工厂那边为了完成订单滥竽充数造成的。

然而,以为自己得到了诗人灵魂的Paul确实能够在舞台上更加从容地表现了。

所以,可能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这所谓的灵魂,而主要是Paul基于所看到的对于这个灵魂来说深刻的记忆,魂牵梦萦的场景,人或事,根据他自己的理解进行的解读。

在Paul看来这是一颗美丽的灵魂,它的主人不应该卖掉它,而这些记忆在它的主人看来却可能就是沉重的。

后来女工想要回灵魂,但合同已生效,公司拒绝返还,女工彻底丢了魂,最后选择了自杀。

为什么安排这样的情节,是想说没有灵魂人活不下去么?

接下来俄罗斯大老板为了满足老婆的愿望,将寻找国际著名男演员灵魂这个艰巨的任务扔给了女主。

工作机器一般(大概是因为没有灵魂,因此也不会产生别的生活目标)的女主为了完成任务于是偷了美国那边唯一的一个来自男演员的灵魂,也就是Paul的灵魂,把它带回俄罗斯交差。

老板的肥皂剧演员老婆得到这颗灵魂之后也是整个人感觉更好了。

用女主的话就是,“你的灵魂在她身上看起来很快乐”,窥探过Paul灵魂的女主,也认为他的灵魂很美,而这让Paul痛苦不已的灵魂跟这个让另一个人快乐的灵魂明明就是同一个灵魂。

又一次证明了如何解读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才是影响一个人的表现,情绪,对自己的认知的关键。

几经波折,Paul在女主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他的灵魂。

不料离开身体许久的灵魂竟同Paul产生了排斥,为了跟它重新产生连接,Paul不得不带上眼镜,直面自己的灵魂。

起初他置身于空无一物的纯白世界之中,“I knew it!

I knew it!

”这样的结果让他狂躁起来,随后没有完全死心的Paul终于找到了那扇通往内心的门,眼前的一切丰富了起来,有深爱的戏剧表演,可爱的妻子,这一切会让他感到沉重 ,同时也让他的灵魂美好、丰满。

再来说说女主吧。

作为灵魂运送者(英文用的好像是Mule,驴子?

如果是说像驴子一样一生都在干活,一声不吭的话,还挺贴切)的她,以自己的身体为容器装着各色灵魂往返于美国和俄罗斯之间(不过为什么要易容?

) ,累积的灵魂残留让她的身体不堪负重,她的心理何尝不是呢?

她自己的灵魂也被抽出,行尸走肉般完成着老板交付的任务,没有表情,看不出情感。

女工找她要回灵魂时,冷冷地机械回答;遇到棘手的任务时,也只是默默地接受;只在去“借”演员灵魂的时候对前台笑(我的印象中这儿笑得比较明显)了一下。

直到与Paul有了更多接触,她的可爱、善良才慢慢显现出来,虽然还是不大自然。

不知道她是不是找到了一点点自我。

剧终两个人影最后重叠的画面是想表达什么呢?

先看到貌似女主的身影独自在向大海靠近,有种她这是要投海自杀的感觉,后来Paul慢慢走近她,她好像回眸看了Paul一眼,接着两个身影越靠越近,最终成为一个黑点。

可能也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一种拍摄手法,随着镜头拉远,两点逐渐合一。

和片中有些镜头抖动明显(忘了具体是哪些了)一样是种表现手法吧。

What is a soul,可能并不重要,无论它是一颗鹰嘴豆,一颗彩虹糖,或是别的什么,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是:What makes a man a man?

or rather,What makes you you?

就看了一遍,女主的名字都没记住...有空的话会再看看的,有新的理解再来更新吧。

关掉弹幕,耐点心慢慢看的话,这部剧还是不错的。

突然想起片子开头,女主过安检的时候,有个金发女人流鼻血的镜头,那是她自己么?

BTY,要说这是部喜剧的话,笑点略少哦。

《冷冻灵魂》短评

想法比较科幻然而很无聊

8分钟前
  • Kevin
  • 较差

看不出要表达什么,演员挺好玩

13分钟前
  • 葫芦
  • 还行

灵魂多少钱一两?

15分钟前
  • 徐友惟
  • 推荐

How I love this idea! There're so much humor and detail in this dark film and Giamatti's performance is fantastic!

2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不可解

21分钟前
  • Lucifer
  • 推荐

Soul is something people care about...是意境太深刻还是我理解太浅薄

22分钟前
  • 赵小嗖
  • 还行

看一半

26分钟前
  • 黑左。
  • 还行

创意加一星,打赌这片不久的将来肯定会被翻拍。

28分钟前
  • 杨甩与狗
  • 推荐

有点无聊

30分钟前
  • 抹茶杏仁
  • 较差

无力

34分钟前
  • 小鸭之友
  • 较差

俄罗斯有那么可怕吗?

39分钟前
  • Siear
  • 推荐

超现实,后现代,象征,隐喻

41分钟前
  • Xavium
  • 力荐

没感觉很好,无从评价,跳跃型看法。

44分钟前
  • 斯皮尔博
  • 较差

反正我是完全看不下去

47分钟前
  • ~`Mr.Zhang`~
  • 很差

当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冷冻灵魂...

52分钟前
  • Elwing7
  • 力荐

疯狂的想法 虽然脱离实际 但是感觉从未远离现实生活。 从美国到俄罗斯,为了取回曾经被自己放弃并保存的灵魂。

55分钟前
  • S.琦
  • 力荐

谁能告诉我这部电影要表达什么吗?除了电影台词表面上告诉我们的……

56分钟前
  • nowherelove
  • 推荐

喜歡

60分钟前
  • gintou
  • 推荐

无聊!

1小时前
  • ZC
  • 较差

不知所谓,垃圾

1小时前
  • pcet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