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开片这个介绍导演太有特色了,应该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形式的,通过文字模拟汽车在道路上的运行,而且又符合这部电影的主题。
当男主从天桥上抛尸的时候,结果尸体刚好砸到一个正在行驶的车上,这个时候用了一个上身摇镜头,将男主的惊恐惊讶表现,太牛了。
这部电影的结构有点像洛南的记忆碎片,而且都是通过快速切换图片来划分段落,非线性剪辑。
出来混都是要还的,既然劈腿了那也就会有报应。
何必劈腿,劈腿还骗钱,还去野合,这恶斗过于巧合了,巧合的不像是真正的巧合,反而个更像有人故意为之。
像是Duufy在背后指挥执行,下这一盘很大的棋,那Girl她母亲,出现的时间虽然少,但都吹俺的如此巧合,完全是一个淡定的终极BOSS。
总觉得时间线有问题,掉jiba那段实在是太无语,关键那人还是直男,我一直以为那是个弯的!
这种被窗户夹掉生殖器的片段多看几遍估计真的会变成性冷淡吧,太想吐了。
本篇之所以巧妙,除了其极大可能的强化了“巧”字的各种可能性,也包括其逻辑的严谨性。
当然这迷宫从入口处开始走是觉得特别的难,从出口处开始往回走,起码会觉得没那么复杂。
之所以这个剧情带给我们了重重惊喜,也因为导演的展示过程是从后往前的,这样每次在给出结果信息的时候,都有一些原因的信息被藏匿在前了,于是通过对之前信息的展开,让我们感受到谜底被层层揭晓的快感。
这样的剧情片会带给我们类似于破案片一般所带来的观影感受。
同类题材推荐影片《遇人不熟》。
杰克(亨利•托马斯 Henry Thomas 饰)夜间酒后驾驶,并用手机打电话聊天,却没曾想在穿过立交天桥时,一具尸体从天而降。
便利店员达菲(萧恩•哈特西 Shawn Hatosy 饰)因女友雪莉(瑞切尔•蕾•库克 Rachel Leigh Cook 饰)怀孕打胎一事向同事步兹(希拉里•斯万克 Hillary Swank 饰)借钱,假扮便利店被劫。
而此前,一群少年从便利店买了过期的甜甜圈,夜晚飙车并向他人投掷甜甜圈取乐。
已打算和达菲分手的雪莉不顾父亲弗兰克(帕特里克•斯韦兹 Patrick Swayze 饰)的劝阻,擅自出门与新男友艾伦(布雷克• 海仑Blake Heron 饰)偷欢。
所有一切的松散事件,都在11:14分相互交织,互为因果,让结局出人意料,不可思议。
A:被撞死的 雪莉(瑞切尔•蕾•库克 Rachel Leigh Cook 饰)B:A的第三任男友 杰克(亨利•托马斯 Henry Thomas 饰)C:A的第二任男友 艾伦(布雷克• 海仑Blake Heron 饰)D:A的父亲 弗兰克(帕特里克•斯韦兹 Patrick Swayze 饰)E:A的第一任男友 便利店员达菲(萧恩•哈特西 Shawn Hatosy 饰)F:E的同事 步兹(希拉里•斯万克 Hillary Swank 饰)G:A的母亲 D的妻子H:3个捣蛋鬼(H1:撒尿的 H2:司机 H3:找鸟的)I:警察==编码==【主线的顺序】A为了和B走,撒谎说要打胎,让C和E两个男友给她钱C赶来和A,C不幸身亡,A想到了要嫁祸给E,而去找EE求F帮忙,F求E打伤她,好作脱罪掩饰,A目睹报警,EF被抓D发现了尸体C,为了掩护A,将C处理掉时,不小心砸到了B的车同时H撞死了A==解码==【电影的顺序】(一)11:13B夜间酒后驾驶,并用手机打电话和A聊天,却没曾想在穿过立交天桥时,一具尸体从天而降(11:14)。
G经过,以为撞死了鹿,电话了警察,警察I赶到一开始以为B撞死的是鹿,当发现是人后决定将他带回警局,将他赶上载有E和F的车。
I追捕逃跑的B,E和F脱逃。
B逃到山上,G以为是他的老公D,I赶来,G猜B是撞死她女儿A的凶手。
B逃跑中被写有E名字的保龄球撞倒,从追上的G口中得知似的是女的,B看到的尸体明明是男的,于是B开始疑惑……(二)11:09从超市里买了点东西的H三人一路放火捣乱,用鸡蛋砸了D载有尸体C的车,途中遇上了美女A搭讪。
H1撒尿,H2阻止导致没有看到,撞死了A(11:14),悲愤的E对H开枪。
只见H1流血不止,并不是被抢射伤的,而是鸟被停下的车窗夹掉了,H3返回现场去帮H1找鸟,看到E被警察带走,在救护人员处找到了鸟,却被医护人员逮个正着。
D出现询问其女儿A的下落,H3得以脱逃……(三)11:04A不顾父亲D的劝阻出去,D寻着出去,看到其女A的钥匙,也发现了旁边死了的女儿的新男友C。
为了保护A,D将其尸体带走。
途中被H的鸡蛋砸了车窗,到了立交桥上,见E的车经过,躲了一下,等E开走将尸体C扔下,刚好被B撞到(11:14)。
之后将证据用H放的火销毁,正好遇到了回来的G,一起回去的路上看到了医护人员正在处理A的尸体,却以为是有鹿被撞了,回头D发现抢救点旁边停着A的车……(四)10:58E找女同事F关门要钱,因为E的女友A怀孕了,需要钱做手术。
这时H要求开门买东西。
E提议抢劫他们的便利店,F不同意,E拿出了枪,正好A出现来找E到隐蔽地方亲热抚摸,F在外面玩E放下的枪,不小心打破了玻璃,A离开拿走了D的外衣。
E让F将计就计拿了钱,伪装打劫现场。
F需要这份工作,乞求E打她一枪,好让自己免于老板的责罚。
他们不知道那时A因为加油还没有走,看到了这一幕,早于F报了警。
E出来却发现钥匙不见了,一看被A放在车后座的钥匙在车里,听到过早赶到的警车声开走,经过立交桥时看到了无人的D的车上有只狗在舔车窗玻璃,不久后又看到了A的车,下车时发现自己的保龄球不见了。
目睹A出来后被H撞死(11:14),赶过去,愤愤不平的举起枪,射击H,之后被赶到的I逮捕,并通知了医护人员,并发现了H1的鸟。
I询问E发生了什么事,E以为是问H撞伤A的车祸,其实问的是A保安的E射伤F的事,因为不是F报的警,所以很快被发现是串通好的。
(五)10:54A怀孕却不知道是谁的,于是让与她有关系C&E的人都给她打胎费,A不顾父亲D的劝阻去见C。
在坟地偷欢的C被他们幅度过大,震掉的雕像头给砸死,A看到E拿着写有E名字的保龄球,想到要嫁祸给E,打电话给朋友,让别人怀疑是E看到A和C在一起,而杀的C。
A把钥匙落在了案发现场,慌忙回家驾车逃走,借了父亲的车,被父亲发现了她手上的血渍。
出门碰到了刚上路的H,得知了D在便利店,于是A开车去便利店找D,想偷他车上的保龄球,却没有钥匙,于是进便利店找D亲热偷钥匙,差点就偷到了,结果F打破了玻璃,E闻声出去,A被D支开,A拿走了D的外套,也得到了他的钥匙,开门拿走了保龄球。
正巧父亲D的车没油了,于是用男友D的车子给自己加油,随后把钥匙还到E的车后座上。
走的时候正好目睹了E开枪射伤F的一幕,于是电话报了警。
回到现场准备嫁祸的时候,却发现C的尸体已经没了,连忙回到车上,打电话给B,提到自己假怀孕骗钱。
E正好带着刚得到的500块赶到了,A下车去拿(11:14)……
要不是之前看过《后备箱》,我就评四星了。
当然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片头设计有英式黑帮片风采,让人很容易早些进入状态。
情节安排得紧凑,吸引力较强。
老实说,我是打算看二、三十时分就去睡觉的,因为看的时候太晚了,但还是吸引我彻底看完了。
各位演员的表演嘛,还是希拉里要好啦,最棒的那个设计是她拿左轮在超市里耍酷,嘴里“呯呯呯”,一不小心,枪走火。
当时把我笑倒。
那只鸟被断掉太刻意了,连带墓地里的激情戏。
可能刚看完《步履不停》,看这个就觉得毛燥些。
总之还行吧。
首先抱怨一下,这部片子的宣传做得太差了,2003年拍完,但是根本没上院线,到了2005年才交给New Line Home Video发行DVD,貌似台湾上映过,票房也是惨淡,所以这么一部好玩的片子,我是因为跟朋友聊起疯狂的石头的时候才被介绍看的,倒还蛮侥幸的。
在10分钟里,我们可以做什么,听3首歌,打一两个电话,吃掉一份便当,看一段小说,时间悄悄溜走,我们不会觉得怎么样。
但是在《11点14》里,导演做了一个实验,他让5个故事分别进行,塞满了这十分钟,让它看起来足够的轰轰烈烈,是,轰轰烈烈,2个人死去,2个人重伤,6个人被嫌疑,然而这样的轰轰烈烈却与复仇,机关算尽,变态杀人狂无关,就像我们都收到过的那份礼物一样,我们拆开了一层又一层的包装纸之后,礼物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巨大,在层层包装之下,只有一个关于劈腿与私奔的谎言。
虽然我并不相信雪莉的爸爸可以在10分钟内完成散步,发现尸体,回家取车,将尸体放进后备箱,砸开车窗,将车开到立交桥上,再将尸体抛下天桥的一系列过程,但是我完全可以理解导演的苦心,他要同时安排另外的4段故事,所以把一个爱女心切的老爸想成一个因紧张而肾上腺素分泌过多的类超人好了。
这样一来,雪莉就可以在第一个十分钟完成之后,回到家神色慌张的跟爸爸接车,完成下一个十分钟的剧情,而爸爸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是雪莉被逼杀了艾伦然后有了之后的疯狂举动。
在看一部以剧情取胜的电影的过程中,是不允许被打扰的,我们跟着掉进了剧情当中,调动了所有的智商和情商跟导演激烈的对抗,跟着剧情的发展猜测表象之后的本质,如果导演更胜一筹,他会比我们更先到达终点,招呼我们来看让人出乎意料的结局,这次的胜利者,是《11点14》的编剧+导演:葛雷格‧马可。
大波妹是个丰满性感,风流不羁的荡妇。
他和男友苦瓜男合伙策划了一起诈骗:大波妹向两个假男友——爆头男和抢劫男谎称自己怀孕了,骗取一波堕胎费与苦瓜男远走高飞。
大波妹这天,大波妹在家里百无聊赖,爆头男找上门来,约大波妹出去嘿咻,虽然大波妹的父亲明确表示自己不喜欢这个风流的女婿,但是这阻挡不了大波妹钓凯子的决心,毕竟爆头男只是个骗钱的幌子,正牌男友苦瓜男还等着自己的好消息呢。
正牌男友 苦瓜男谁知爆头男毫无攒钱堕胎的意思,反而把大波妹带到墓地,准备古今大战秦俑情。
双方交战正酣,墓碑上圣母雕像的脑袋掉落,把爆头男爆了头。
大波妹决定把抢劫男的保龄球偷来扔在现场,造成抢劫男是凶手的假象。
慌乱之下,大波妹的车钥匙落在了现场,只好向父亲借车。
路上偶遇熊孩子三人组,三人组告诉大波妹,抢劫男在龅牙女的商店里。
抢劫男抢劫男在商店干啥呢?
原来这个抢劫男还是有点担当的,为了给大波妹攒堕胎费,想起好朋友龅牙女在商店当收银员,便打起了她的注意,大半夜驱车来借。
谁知龅牙女死活不肯,两人争执不下时,大波妹赶到,她成功偷来抢劫男的车钥匙,把车里的保龄球偷走,准备仍到现场伪装成凶器。
大波妹走了,商店这边却捅了篓子,龅牙妹鼓捣抢劫男的手枪,走火打碎了玻璃,抢劫男急中生智,干脆报警谎称抢劫,这一枪是我开的,顺便让我把钱拿走,一来我有了钱,二来你也不用为走火负责,两全其美。
龅牙女接受了建议,临了还不忘让抢劫男往自己胳膊上开一枪,毕竟做戏要做足。
龅牙女话分两头,大波妹带着保龄球回到墓地,发现尸体竟然不翼而飞。
原来在大波妹离开不久,父亲遛狗经过墓地,看到了爆头男的尸体,也发现了大波妹的钥匙。
父亲误认为这一切是女儿做的,决定抛尸救女。
此时父亲已经把爆头男的尸体带到桥上,要让尸体来个自由落体。
大波妹的父亲大波妹面对空空如也的墓地一脸懵逼,正牌男友苦瓜男打来电话询问骗钱进度。
这时抢劫男在马路另一侧招呼女友,报喜说钱已经到手了。
大波妹挂上电话过马路……一辆蓝色面包车晃晃悠悠驶向正在过马路的大波妹……苦瓜男也挂上电话,开车从桥下经过……大波妹的父亲正把尸体从桥上扔下……11:14分,两起车祸,同时发生。
爆头男的尸体砸在了苦瓜男的车上,熊孩子三人组开的面包车撞上了大波妹。
由老司机boy,狼人boy和断雕boy组成的熊孩子三人组,出事前在车上又打又闹,断雕boy甚至把自己的大雕伸出窗外,负责开车的老司机boy转头欣赏这一奇景时,不慎撞上了大波妹,在惯性作用下车窗紧闭,大雕自由飞翔,断雕boy血溅沙场。
老司机boy(左)和断雕boy(右)抢劫男目睹了这起车祸,拔枪怒射面包车,三人组落荒而逃。
抢劫男泣不成声,警察赶到,逮捕了抢劫男,First Blood。
救护车抵达现场,随着医护人员下车的,还有胳膊受伤的龅牙女。
在劳模警察的问询下,龅牙女心理防线崩溃,交代了和抢劫男的一出好戏,Double Kill。
这位完成双杀的警察接到总部派遣,桥下也出了一起车祸,需要赶赴现场处理。
警察带着两个嫌犯赶到现场,苦瓜男把爆头男尸体塞到后备箱正准备开溜。
苦瓜男妄图逃逸,周围都是深山老林,没跑多久便法网恢恢,Trible Kill。
但是,就在警察狂奔捉拿苦瓜男的同时,警车门没有关上,抢劫男和龅牙女趁机逃之夭夭。
狼人boy说回那三个熊孩子,逃逸后,断雕boy执意要做个有雕之士,狼人boy不愧是个狼人,一咬牙一跺脚,我帮你去找回来!
他偷偷溜回车祸现场,在救护车上把断雕偷出,两个医护人员在身后穷追不舍,狼人boy一路狂奔回面包车,三人绝尘而去……
片名顾名思义指的是11 点 14 分,影片一共5条剧情线,5位主演演绎他们在深夜的经历,并最终在夜晚11点 14 分交汇迸发,形成一个封闭的因果怪圈。
看似五个松散的事件,却都互为因果,整个事情到底因何而起,谁才是真凶?
随着剧情的发展,直到最后一刻你才会惊呼"我去!
原来是他!
” ,
作为第三个小篇章才出现的路人甲,原以为只是个酱油角色,从之前的铺垫看来,有慈祥的爸爸,有正义感的妈妈,一个惊恐无辜的回眸.......让人真以为这货就是一个妙龄乖乖女!
这部影片已经在我的硬盘两年啦,今天翻出来打发时间的时候才看出导演的良苦用心,分段式叙事,整个篇幅折射着东方情怀的因果,但是本片的最大亮点还是你,怎么还是你,怎么会是你?
夏利一出场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波涛汹涌"啊,内衣防护是一条年久失修的堤坝,大有摇摇欲坠黄河决堤而一发不可收拾之势••••••汹涌真真的汹涌,sorry,跑题啦,后来的剧情依旧劲爆,跟悲催男舌吻之后张口就是要钱打胎,从一个未来单身母亲的立场啊上看,可以理解,毕竟养儿不易,但是,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峰回路转,带着瘦高酱油男二来到墓地打野战!!!
夏利,我真是小看你啦,干到一半,用力过猛酱油男二给干挂啦!!!
尽管不能说全是夏利的责任,但是"功不可没"这四个字还是可以实至名归的送给夏利的,我又一次小看你啦,干死啦不算,聪明的夏利还想将误杀之罪嫁祸给悲催男!!
靠!
太毒了吧,真是女人不狠战得不稳,夏利,你好样的!
最后的结尾是我最喜欢的,本以为一切都已经真相大白 ,没成想原来我又一次低估了夏利的存在感!
居然这货没怀孕,还和一开始出现的酒驾男搞私奔和集体圈钱!!
夏利呀你真是•••••让人不断的刷新道德底线啊,最后一句话:夏利,是台好车,街边一招手,谁都可以上,但是,请注意,永远不要低估一台"万人骑"的野心,碰瓷儿这种事可不是乘客的专利!
这样一个题目其实挺操蛋的,我又不是学电影的,多线性叙事究竟是什么,我也没法给他具体的下一个定义,听起来倒是挺唬人,颇像学院派的口吻,但不能回避的是现在的世界影坛的确充斥着很多这样的电影,今天又被我碰上一部《11:14》,好莱坞的新片,导演和演员大都不认识,只有我们两届奥斯卡影后的主希拉里.斯旺克,也多亏这部电影才让我有了想写些什么的欲望。
再说多线性叙事电影,也许你不知道什么叫做多线性叙事,但至少你会看过一到两部,《11:14》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种,还有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撞车》,再往前有《木兰花》,《大象》,《两杆大烟枪》,《爱情是狗娘》等等,看似这样的电影大都拍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算是一种新兴的电影叙事手段。
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后终于修成正果,今年的《撞车》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样的电影大都会有不错的口碑,因为观众会更容易陷入导演与编剧所编造的故事里,想想比较早就将这种手法运用到电影中的,昆廷算是一个了,他的处女作《落水狗》基本上属于这个范畴,到为他赚得最多荣誉的《低俗小说》也是这样的电影,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前者,因为后者的旋技痕迹太明显,内容不够充实。
昆廷自从九四年以后就再也没拍摄过这样的电影,接替他的导演是盖.里奇,《两杆大烟枪》《偷拐抢骗》都是采用多线性叙事,而且都很精彩,在抛弃了这样手法后,盖里奇仿佛也有些找不到北了,去年的《左轮手枪》就是一个例子,根本是一部让人大跌眼镜的盖里奇电影。
99年的《木兰花》应该算是多线性叙事的一部顶峰之作,影片涉及人物之多也是史无前例,而将这样看似毫无联系的故事穿插在一起又能让观众看得明白,就得说是导演的功力了,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做到了,作为这位低产导演的代表作,《木兰花》也一直被影迷们称道,虽然在那一年它遭到了奥斯卡的冷遇。
墨西哥导演阿加多也是非常喜欢运用这样的叙事方法,在他的两部长篇《爱情是狗娘》和《21克》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叙事方法,多故事主线里又加了些时空的错乱,在同类影片里他的电影总是散发着一种近乎完美的气质。
03年引起众多争议的《大象》也采用了这样的手法,抛开影片的慢节奏与主题不谈,《大象》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结构异常工整,如此多的人物故事看似都是有关联的,但又都构成一个个完整的故事,在这几部多线性叙事电影代表作里,《大象》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
在《撞车》获得成功之后,像这样的多线性叙事电影多的就如雨后春笋般,只今年我就看到三部,小成本制作的《11:14》,国内被炒得轰轰烈烈的《疯狂的石头》,还有阿加多充满奥斯卡野心的《巴别塔》,这不免让我们开始思考,像这样的电影,寿命会不会长久,会不会在未来几年里还会被人们津津乐道,换句话说就是在经历这么多同类影片的洗礼后,就我而言已经产生了一种审美疲劳,因为编剧与拍摄技巧的高超难掩主题的空洞,整部电影看上去就是一幅空架子,没有“灵魂”支撑的电影,就不能称之为好电影,以上所提到的电影基本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样的电影一部两部就好,看多了就的确会产生反复以及厌倦的情绪,所以说对于那些喜欢运用多线性叙事手段的导演,作为一个影迷我要说“给电影一个灵魂才使正经事”。
该影片运用了平行叙事法和误会法给我们讲述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景在11:14发生的事情,所有误会,所有巧合全都集中在11:14这个时间。
影片叙事手法巧妙,步步设下悬念,带动人们的思绪,给人一种思维错觉,也勾起人们看下去的欲望!片中雪莉怀孕,可能是三人其中之一,A、B、C。
但她决定去敲B和C一笔...于是,所有的故事都集中在了11:14这个时间。
片中能够侧面体现出亲情的无价,友情的真诚还有爱情的专一。
让人在看的同时也能反思现今社会的问题。
当雪莉的父亲在后花园散步时看到女儿的前男友死在墓地时,误以为是女儿与其发生争执并将其误杀,于是,为了女儿,他决定冒一次险,无论是怎样的代价,怎样的后果,他为了女儿可以帮她隐瞒,并将尸体移花接木,这虽然是一位父亲爱女儿的心,但他这样的举动无形中是在纵容她的女儿,也是导致她的女儿成为一个放荡,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原因之一。
是他这种无知的父爱促使雪莉一步一步走向死亡,即使不是意外,这种死亡也是必然!
影片中的三个年轻人也是代表我们这一阶层的,玩性不改,最终促使悲惨的一幕发生,我们看了回想起来会有后怕的感觉,但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但是当其中一位男孩的器官被窗户夹掉时,一位名叫提姆的男孩毅然决然为了朋友,准备冒险去把丢失的东西找回来,即使有被抓住的危险,哪怕是生命的危险,但只因为受伤的人是他的朋友,所以冒险也值得。
这位受伤的男孩是不幸的,但也因他有提姆这个朋友,所以他又是万幸的!
当达菲得知女友怀孕准备到便利店进行假抢劫,祈求好友巴兹帮忙,但遭拒。
他屡次试图开枪但却下不了手,最后由于误打了一枪,巴兹决定帮助他,虽然这会被发现成为帮凶,但依然不在乎。
当巴兹要求开枪时,达菲始终下不去手,最后俩人被抓时,巴兹丝毫没有帮自己脱罪的意图,而是选择与达菲一起坐牢,这不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精神么?
达菲会为了女友去抢劫便利店,看到女友被车撞那种心痛的滋味,对肇事者开枪,无谓警察的追捕,虽然说他也可能是位放荡不羁的人,但最起码他得知女友怀孕时没有逃离她,抛弃她,而是自己去想办法筹钱。
从内心而言,还是有责任感而言的,但只是不敢对自己负责罢了。
但悲哀的是,他没有想到女友雪莉却是在算计自己,甚至是准备嫁祸给他一条人命,她死了,达菲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也是影片给达菲的一个安慰把,不让他知道这个残酷的事实。
在现在的社会,人们的价值关,世界观都发生了改变。
该影片中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人们的贪念,欲望,金钱,自私等。
每个人似乎都是活在自己的自私当中。
雪莉无疑是最典型的代表,她性感,漂亮,但可能正是从小万般宠爱集于一身,那种源自从小的优越感,促使她成为一位没有责任心,以自我为中心,生活不检点的荡妇。
该影片把人们的一个通病充分体现出来,那就是:无知。
对现在的无知,对未来的无知,对现实的无知,还有对自己的无知。
总是以为自己能操控一切,能够按自己的计划进行,但如果一切真是这样,那世上还有 命运 一说么?如果是这样,那只能是巧合,但不会每天都会有巧合,即使有,就像影片中的,那也不会是按照自己计划进行的巧合。
只是对的事情,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发生了一件天衣无缝的巧合。
生活往往是很有意思的,它在成全你的同时也能毁灭了你,你看每个人都很可怜,但其实最可怜的是自己。
片中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导致坐牢、失去至亲、失去器官成为废人、车祸死亡、酒后撞车被抓、这是都是有一系列的巧合所致。
所以,不要和生活开玩笑,因为生活不会给你开玩笑再解释的机会,或者说,有几条命去开玩笑??
过分巧合了,缺少令人眼前一亮的点,能看出来是花了心思去编网,几段故事令人意外的走向带着喜剧色彩
那么多好评是想怎样!开始一分钟就想到结果!豆瓣的装逼犯是越来越多了嘛!!!烂!到!家!!!!
就一简单的要命的故事非要乱叙成这样,把观众当猴耍呢?另外,美国民众的智商“大丈夫”?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啊~
故事有点山寨,女主倒是美爆了
为写剧本看的,有点收益。这电影本身显然没想表达什么,就是为了展现多线叙事技巧。
多线叙事 整部电影就是一个一个人物故事的拼接 重点在多个空间的整合 而忽视了时间线性的流动 节奏太过一致缺少高潮亮点 看到最后有点累了
国外也有这样的2B电影啊……
相当牛B的环状结构,个人认为完全超越《低俗小说》
真的那么好看么=0=卡密欧,原谅我的浅显,学术派什么的滚边,我只知道看完了什么感觉也没有,“哦,这样啊。”
时间问题 Frank出门11.04 散步 发现尸体 埋头 抬上车 砸开车窗 驾车出门 抛尸 11.14 10m 恐怕不够吧 还有其他的时间问题 不列举了本片 时间比较紧 不太合理
作孽就有现世报?奇怪的片子。配乐也奇怪的很,不喜欢
还不如 疯狂的赛车 表演和选角有问题
对这个剧情不太感冒
多线叙事 小成本 在这个领域里 算是张力处理妥当 剧情呼应好的一部 目前还没找出破绽所在 出人意料而又令人信服 堪称经典
一个渣女假怀孕骗凯子们钱引发的连锁反应,这个剧本难度并不高,虽然所有角色都跟渣女有关,但并没有紧扣开场那具尸体来布局,编导的选择是用11:14这个时间点来聚合各组人物,让节奏不至于松垮,可这个时间点在全片并没有“非它不可”的唯一性,而且进入每组人物的故事后,彼此没有更深层次的互相映照,只是用其他组里的角色一闪而过的串场来勾连,剧本编制一直透着股随意凑桥的感觉,技术分不高。这片子属于美国80年代校园恶女题材加上90年代回潮的黑色电影质感,再混合盖里奇他们的英国酷男孩电影的成果,市场意识还是有的,就是技术差的明显,除了剧本的糊弄感,摄影也很随意,毫无风格上的追求,演员表演也露怯——肇事后回去捡屌是个挺有趣的设计(警察还说“一定会有人回来找”,但警察发现屌应该演出来),但断屌的跟捡屌的演员,都演得太差劲了
真不错,编排精心,镜头严谨,复杂交织,交代有序。这个地方真是小。
环形的剧情结构,多条故事线环环相扣连接成环,采用了倒序的形式实现首尾相连,虽然结构比较巧妙,但是却有一定局限性,没能对每条线进行后续延伸,只是不断寻根溯源回去,同类型之下《撞车》会显得高级很多。
多线叙事很棒啊!虽然大概还是猜到了各条线之间的联系,不过还是很多惊喜!03年的片子,比疯狂的石头还要疯狂哈
五年前欠下的片儿,今天终于给看了。多线程叙事的车祸情节唤起了对crash的回忆啊,不过还好两部片儿完全两个风格。在不同的路上结束在同一节点,有点意思哦。
很棒,多条时间线并行的故事,很有意思,而且人物关系也很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