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真实,比如一开始上课的mansplain,男生Seth在一群douchebag中的“矮子里拔将军”现象,校长作为女性却并没有给予支持,Vivian女权意识初觉醒后在餐桌上的“钻牛角尖”行为,Claudia作为Asian kids背负的厚望与桎梏,即使是国外高中也没有开明到哪去的“停学”等一切与未来前途挂钩的threat,母亲尽管年轻时参与过riot grrrl、去超市购物也会反讽售货员对自己的善意性别歧视却在dating时仍不敢展露真实的、吃速冻披萨和冰淇淋的自己,以及endless的女性规训和物化;也有理想化,比如从未被监控到的地下活动和moxie运动毫无悬念的一呼百应;也有局限性,比如对Seth和Vivian的感情刻画仍逃不开异性恋霸权视角,且颇有给他一颗golden star的意味,女权不是求偶密码,倒是希望对女性友谊的刻画能再丰富一些,但是总的来说还是非常不错,除了女权也有别的共鸣,比如十八岁关头的认识自我,mbti测试的局限性(INTJ)和对自我的突破。
Sexism, objectify, rape, women's stories are endless to tell. 这样的作品还不够多,还可以再多些。
爽是爽了,但是,说实话这么处理女权主义题材令我如此有点失望,剧情松散且浮于表面,主角们的觉醒显得冲动而有勇无谋,少女们而且仅仅是觉醒了而已,迈出了表态的一步,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我确实对一开始男生们排榜单的行为深有同感,仿佛全世界的男性都乐于对女性评头论足,高中时候班里男生排出过“四大神兽”代表班里长相最难看的四个女生,从此以后每当她们路过就表情猥琐而心照不宣地起哄,得知此事时最令我自己心惊的是,我竟然完全猜得到是哪几个人,仿佛“他们的”视角已经深入我的思维,这时我才感觉无处可逃。
然而这都只是冰山一角,学校所代表的主流价值观对“人之初”的塑造从来不是爽文式反抗就能得偿所愿那么简单,女孩子们压抑的、屈从的成长,往往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这样的美式校园故事确实几乎如梦似幻,站在人群前大声地讲话,堂堂正正接受关注的目光……让一切都以一场盛宴来结尾。
“着装规定对你来说可能不是事儿,甚至是对你们所有人来说都不是事儿,但我想说,这是另一种控制女人的方式,如果你选择什么都不做,那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要停止思考,不要停止观点的表达和思维的碰撞不用把自己拘于“男性凝视“中,要以女性的视角角度去确定自我,没有什么双重标准。
看了一下是女性编剧,女性导演,果然。
看完moxie,我最大的感受是真的很佩服里面的女主有勇气发起这样的revolution!!!
还有里面的那个新来的女同学,面对这样的不公平有勇气去改变🤜🏼而不是默默忍受. 电影里还提及了许多话题:girls help girls , LGBT 🏳️🌈 ,黑人,亚洲,有色人种…… me too (对于里面那个啦啦队长勇于在公众面前承认被QJ这个事情是真的十分佩服!
)。
此外,对于里面的Seth这个角色让我感受到了原来还有这种男生的存在。
我喜欢这个角色不是因为他为了追求女主而去支持了这个活动,而是他从内心所表现出来的对女性的尊重(如:和女主躺在⚰️里时候,在没成为男女朋友时,有克制住自己没有去kiss女主)还有就是有勇气通过实实在在的行为去支持!
💪🏼 电影里有讲述到了评判女生的穿搭。
里面的校长因为女生穿了一件背心,而被停课送回家。
而相对的,橄榄球运动员在运动会开幕式里脱去上衣,大跳热舞却没人care甚至为他喝彩~ 这就让我想到之前有个新闻内容是:有家长称:两位女生因为在(没有规定要穿校服的)课堂上“衣着暴露”(背心和短裤)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上课......我认为这一种行为也是对女性的一种歧视。
电影里有一句话十分打动我:“我在16岁时只在乎打倒男权主义and burning it all down!!!
”
太喜歡了!!!
完全能感受到青少女對不公的憤怒和不忿、怕被發現的不安、自我懷疑&懷疑革命成效的不安等等。
話說在現實真的很難得有男性能無條件/不問緣由地支持女權啊。
即使沒有明確表示反對的,大多都是會提出類似「這樣有什麼意義嗎?
」「妳們這樣為什麼要這樣做」的話。
這些♂真的很無知和可惡,能說出這些話的♂還沒意識到在現今社會女性在不同地方仍會受到壓迫,可恨的是往往就是說這些話的人會歧視女性而不自知,當女性表達不滿和反抗時,倒打一耙反而覺得女性是太敏感&小題大做。
最後的演講真的很純粹很棒啊!
我看哭了,太喜歡這種「一群人為某件事/目標而奮鬥的團結」了,太感動了。
我要成為Moxie girl ,長大後我要到協助性小眾/女性權益的機構工作。
Fighting!!
昨天吉克隽逸参加联合国男女平权活动,回国后发表了我们不是呼吁女权女权,一个在主流文化如此烫嘴的词,中国女权激进了吗?
还是全世界再刮龙卷风,我们这边就应该岁月静好?
美国这项运动走了300年了,我们呢?
在璇子开庭案外站得的人都是无声的支持,我们是人,不是机器,我们需要连接,需要发出同频的声音寻找同类我们需要发出声音
帅哥夸夸其谈说,这是经典,学校让我们读很好blabla老师回了一句
非常幽默地回击,不是文化人看不懂尼克卡拉威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角色。
他最喜欢盖茨比并珍惜这个男人所代表的梦想的人。
尼克必须不断欺骗自己,同时试图向读者保证他的诚实本性和公正的意图。
盖茨比非常令人着迷,因为他代表了美国梦的各个方面,从对它的不懈追求到它的实际体现,以及悲惨的结局认识到它并非真正存在。
老师就是说,你丫滤镜太重。
还是有点独立思考能力在开口。
开头和结尾这部片子是呼应,帅气的橄榄球队队长下课后找黑人女性,散发自己的雄性荷尔蒙。
未经允许碰她的肩膀,我碰到这种情况,自己也觉得自卑,合理化这种行为,我应该觉得荣幸,毕竟我普普通通一女生被大帅哥碰了,赚了赚了。
然而我们黑人美眉直接拒绝他,说,没有经过我的允许,不许碰我。
并告诉了校长性骚扰。
校长没有当回事,说,如果这是性骚扰,我会有很多工作。
并敷衍打发了她我们女主劝黑人美眉低调点,不要理他,他就是手贱。
这些话语很熟悉,国内教育,也是这种陈词滥调黑人美眉说,我会昂首挺胸的。
我们为什么要是谦让的那个。
在路上迎面走来一个男性,一般也是女性侧身,大家可以观察一下。
结尾就是这个男生确实强奸在女朋友的卧室强奸的女友!
wow wow wow,尽管人(我)在异地县乡饱受酷暑折磨依然各种感慨感动,moxie一种精神,反复思考身为男性挺女权并不是对性别的局限,而是希望世界社会更好,会受到鼓舞和感动是源自看见明明是受害群体,但并没有一蹶不振,甘愿堕落,反而挺起胸膛,这一股子的自信和不愿受辱及不愿“笨”下去这一股精神才是最打动的。
看得很投入,我也会跟着欢呼,情绪起伏,再次体会到另一种人生,美式青春校园,以及剧中女主好朋友中国人,母亲一口纯正的普通话说道“你要是被停学了,怎么上大学,怎么当医生....”有去了解国内,同时加入的亚裔的自信感也会鼓舞我。
配乐也让我收藏得盆满钵满。
一系列下来觉得最不如人意的是女主,或许就是“沉默寡言的人最可怕”?
但我觉得她并没有多大振奋的感觉,或许太到位她的角色了?
以及她并不是特别有“问题”的女性,所以当她看见不公才能成立社团鼓舞起来?
跟我所处视角一样?
“16岁在做什么,想做什么”如果有人能早点问我这些问题就好了,想回到从前,每看一次青春电影都要对以前的日子忏悔,我提醒自己对以前不成熟买单,过好今后的日子,尽管如此还是忍不住羡慕我的学生正值高三的他们,即将走上我认为最美好的大学。
Idk why deleted me twice? Weakness: vulgar... If her best friend falls in love with the heroine, more acceptable... And there is no feminist man in this world (I don't believe it) The climax is the cheerleader raped... Advantages: cast Amy! Clark! Music but it is a little childish and shallow... Overall, it is encouraging! Add this in the playlist watched with my mother.
又一部传统的white savior类型电影。
开头那个绿眼影的黑人女生一出场就输出自己的反叛观点,对比那个很lame的白人女主显得狂拽酷炫,我一开始还以为那个黑人女生才是主角。
我还在想终于轮到白人角色给黑人角色当陪衬了,很好,这很PC。
结果谁知道后期她基本没有戏份,也完全没有刻画她怎么为推进校园里的女权运动贡献力量。
给我这就是一个为了使电影“多元化”而安排的性感quirky的黑人女性形象。
真正让我特别不喜欢的是对白人女主的华裔闺蜜的塑造,一个非常传统的Asian sidekick的形象,为了女主而奉献,而背黑锅被退学,为了促进女主成长而存在,完全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尤其让我感到不舒服的是华裔闺蜜和她母亲的那段对话,她母亲用非常纯正的华语与她对话(这点很好),而她却用英文回复,暗示她自己本身就不认可自己的华裔身份和文化,拒绝说华语。
亚裔女生母亲讲出的话更加让人匪夷所思,她不让女儿穿tank top的理由居然是“被学校开除就当不了医生了”。
“学业第一重要”和“希望子女当医生”是非常典型的亚裔strict parents的刻板印象,有无数包含的隐性歧视的亚裔笑话都基于这样的刻板影响,电影居然还要通过塑造这样的角色来perpetuate亚裔父母保守古板不通情理的形象。
为什么这里的亚裔母亲就不能是一个支持女儿的很酷很开明的母亲?
media representation是很重要的东西,我不希望人们对待影视强行保持color blind和tone deaf。
另外,电影中对校方的刻画也非常片面单薄,仿佛校方就是为坏而坏,一切决策都单纯是为了对抗主角,为了让主角处于困境。
学校里的学生们也被刻画成没有灵魂的群体,在剧情需要的时候保持冷漠,在需要剧情的时候及时觉醒。
给人感觉像是非常幼稚的白人角色爽文。
这部电影从稍显青涩的高中生活角度反映出很多现实社会问题。
女性社会面临的不平等以及随便轻浮的语言骚扰(如果你计较那就是你小题大做等),有色人种面临的歧视,残障群体被社会忽视等等问题
开头的梦境也很有深意,我曾发过一句话“我们被扼住喉咙,捂住嘴巴”值得不仅仅是女性这一个方面。
这也不仅是Vivian的少女叛逆和觉醒这是每个女孩身体里都流淌着的东西,还有Seth一开始我以为他只是一个花言巧语的油男,但事实证明人格魅力才是最重要!!!
看完真的会狠狠爱上这种男孩。
这部电影也是唯一一部看过中文如此之标准的一部剧,恰恰也从这几句中文中看到西方对东方一些保守观念的看法事实这种看法确实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
相较于美剧中普遍的雌竞小团体有很大不同也赋予了女孩们各种不同的美和力量。
整体虽然不足也有人觉得是在空喊口号但是在这fucking的世界谁不需要一篇大爽文!
girs help girs 女孩子们站起来!
叫出来!
女生就是要革命!
四平八稳,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局的美高校园政治宣传片。
卡点卡的都蛮准的,两个亚洲演员好评
Revolution! Baby! Fuck patriarchy!就普通的兩三星青春片水平,題材加分,亞裔和黑人都非常直接“because you’re white”也加分,從terrace house就對Lauren太有好感了看完之後萬千語言最後化做:當代feminism最大的問題就是道德水平始終不夠低
还是那些从metoo开始就说烂了的政治正确的陈词滥调,只是这次换了小妞电影来说。更加青春活力,也更显叛逆。整体叙事逻辑比较混乱,也没什么出彩的设计。女人爱看可以理解
尝试在女性议题和娱乐成分之间找平衡,只能说是简化的性别问题和比较稚嫩的女性主义形态。
2021年的电影,这7.7分咋得的呀
其实很适合拿来改编,故事放在中国大学会更好看辐射出更多层次。
哦!肯定会有人说集合亚裔/黑人/LGBTQ/残障然后一起搞了女权,真是SO政治正确了!讨好了谁谁谁等等等等。是!故事就是这么个简单的故事!But for all the girls!我多害怕电影里其他女同学们要花太多时间去意识到女性困境或者直接无视,因为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女同学,当你从她们嘴巴里听到那些傲慢又自诩独自清醒的话的时候,真TM跟吃了苍蝇一样。所以!No More Silence!叫出来!去他的!
剧情中女主成长弧光的展现较为清晰,但也仅此而已。主线遵循青春片套路,符合Netflix对于爽片拍摄的一般定义
哈哈哈,在女性议题上,sex education比较戏剧化,而这部电影胜在更加真实吧~
挺cliché和stereotype的,但是承认吧,我们都想活在一个政治正确的世界。
电影说明了,1女生时代的到来;2新一轮变动和革命时代的到来…
有点过分可爱但是为什么在讲当代issue从调色到节奏都feel so dated (you tell me Amy poehlar's crush is a hipster skate boy?? ok 🥺🥺
果然资本主义链条最强一环的美帝是不可能拍出真正表达女权的作品的,以过于轻松嬉笑的方式来反抗无异于对女权运动的解构,对于解放女性实有害而无利
想知道如何粗制滥造一部现代美式青春校园样板戏吗?请观看这部电影
3.5,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片,在严肃的平权话题泛滥之后,这种类型化的轻量级爽片可能真的是市场需求,但是流畅的情绪释放和童话大结局大概会削弱对于现实中平权所面临的巨大阻力的重视程度。爽归爽,麻痹也是真麻痹,有可能的话,还是少搞点批判,多搞点运动。
原来选择婚姻选择生育还有平凡生活就不女权了 看来有些人是真不懂女权是什么
很燃。
很可爱的一群年轻人。
艾米波勒真是足够有趣,怪不得金球奖要找她四次,本子算以小博大,有些地方可以更好,但现在也足够了。关于主题没什么好多说的,因为现在这个阶段说出来就是意义本身。P.s. 那条二十多赞的短评真是爹味十足,什么时候男人【停止】以自以为权威但狗屁不是的语气教育别人“什么是女权主义”(or任何社会议题的时候),我们再来谈消费女权的问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