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好老套情节?
灵感来自《怪兽大学》&《海底总动员》】 怎么写好老套的情节?
什么是娴熟的故事技巧?
看《海底总动员》和《怪兽大学》就知道。
《海底总动员》和《怪兽大学》都有脱胎于兄弟会入会仪式的段落。
《海底总动员》里,尼莫来到鱼缸里,必须要跳过布景火山,才能被鱼缸里的原住民接受。
这是一场考验。
而当他克服了自己的恐惧,真的跳过这个火山后,考验就变成了一种证明——证明他可以做到,可以克服自己的恐惧——证明他离开了爸爸后,长大了。
于是,他得到了绰号。
这个段落在故事结构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设置一个考验(跳过火山),并给了他一个奖赏(一个牛逼的绰号),也代表了他融入了这个小社会。
而《怪兽大学》中,这个段落是大眼和毛怪来到新社团ok社的住宅,突然灯灭了。
他们循声来到地下室,阴森森的气氛中,原社员朗读准则,并时不时打两个新来的家伙一板子。
这种仪式性的内容是兄弟会入会本身具有的过程。
如果按这个套路走下去,毛怪和大眼将会宣誓遵守原先的准则,接着,可能就会像尼莫一样接到某种考验。
但《怪兽大学》不打算这么玩,你看,老妈跑来破坏气氛来了(不得不想到《生活大爆炸》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彪悍老妈。
话说《史密斯》夫妇中也有这样的角色,所以和老妈住在一起的男生们都要容忍老妈这样的大嗓门和不合时宜地插入吗……),扭着屁股来地下室洗衣服。
结果,装模作样的入会仪式也就搞不下去了,“元老们”只好直接宣布他们是一伙的了。
来到大学等同龄人聚集地,碰到新团体,为了融入新团体而接受考验——这是美国大学兄弟会入会仪式的本质。
因此,一旦写到学园或者类似题材的故事,就会碰到这类绕也绕不开的硬性情节。
不管是为了让某个场景下的故事显得真实也好,还是为了勾起读者记忆也好,某种背景套路下,必然会有一定要写的内容——就比如进入大学的兄弟会考验仪式。
而我们可以从《怪兽大学》和《海底总动员》中学到的就是:你可以根据故事所需不同,来运用这样的情节素材。
可以像《海底总动员》一样让它在故事结构中承担具体的作用,也可以像《怪兽大学》里一样,仅仅用一个幽默的打岔,将它交代过去。
自幼憧憬惊吓专员职业的大眼仔麦克·华斯基(比利·克里斯托 Billy Crystal 配音),终于如愿考入曾走出过无数传奇人物的怪兽大学惊吓学院。
对于这个相貌讨喜、丝毫没有任何恐怖气场的小怪物来说,死啃书本似乎是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
与之相对,系出惊吓名门的同学毛怪詹姆士·苏利文(约翰·古德曼 John Goodman 配音)天生是周围同学关注的焦点,完全一副什么都无所谓的浪荡公子哥做派。
倒霉的是这两个脾气完全不合的家伙惹到了极其严格的院长迪安·哈德斯克莱博(海伦·米伦 Helen Mirren 配音),结果在期中考试时被三振出局,驱逐出惊吓学院。
不甘失败的大眼仔抓住一线机会,集结团队报名参加兄弟会举办的惊吓游戏,只要获胜的话便有机会重返惊吓学院。
而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大眼仔与毛怪即将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
(4月在Cinema Con写的,终于可以发了)作为《怪兽公司》的前传,《怪兽大学》从主角兽麦克同学的一次小学春游经历开始,讲述了这个天生矮小被歧视独眼怪,如何立志考取理想大学,并在大学期间与高富帅大毛怪苏利文相遇相识,经历一系列波折最终成为挚友,并实现梦想的过程。
此外,作为一个合格的前传,影片通过一个细节解释了《怪兽公司》中反派角色隐形蜥蜴怪博格斯是如何与苏利文结仇并成为宿敌的缘由。
剧情略显老套, 其本质不过是青春校园励志片,但高质量的动画、无限的创意,注定让该片成为暑期档必看动画!
Pixar、搞怪的麦克同学、可爱的大毛怪,加之新来的各种怪兽新成员——皮克斯在构建世界观上的惊人基因,以及不走寻常路的想象力,在电影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片给观众展现了一个更加生动、全面的“怪兽世界”,片中我们了解到怪兽世界其实和现实中的人类世界(确切说是美国世界)很类似。
怪兽们也要经历小学,中学,大学,就业这一过程。
对于观众而言,浓郁的校园文化设置,会有较强的代入感。
电影对怪兽大学的描述,有如《哈利波特》中的霍格沃兹,观众可以随着麦克同学一同领略这所怪物世界的著名高校。
对于有美国留学经历的同学,片中麦克到大学报道的场面也应该毫不陌生——从入学登记,学生导游带领逛校园,到分配学生宿舍都是从现实中照搬过来的。
此后展示的校园风貌也是在美国大学里随处可见的:草地上围圈弹吉他的、图书馆看书的、操场上运动的,以及迟到赶路的。
此外,院系分配也相仿美国大学的院系,但加入了怪兽世界的特性,如惊吓系,教学生如何系统准确地找到人类小孩害怕的事物并且模仿,令小孩的恐惧提供最大的能量。
此外还有能量瓶设计系,时空门设计系等。
美国大学之间常见的宿敌片中也有提到,比如苏利文与麦克的结识便是因为苏利文偷了宿敌“怪物理工大学”的吉祥物小猪。
同样,怪兽大学也有丰富的社团组织:天文社、哲学社、即兴表演社、美术社,以及美国大学独有的希腊社团。
从画面上来看,此片似乎参考了不少大学的设计图,呈现效果堪称惊艳。
娱乐性上,皮克斯从不会让你失望。
电影重头戏惊吓大赛采用的是过关淘汰赛,每一关都考验不同的能力,而每关最后一名将被淘汰。
这种“游戏”模式在青春励志冒险片中经常出现,趣味性娱乐性十足,对青少年观众屡试不爽。
《疯狂躲避球》《哈利波特4》等影片也有类似的模式。
抛开动画和怪兽的外衣,电影主要探讨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先天的缺陷是否能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
作为一个面向全年龄段的电影,本片做了一个很直白的人物设定,并给出了电影创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一个身材矮小长相可爱,但有着过人智慧的怪物通过刻苦努力学习,最终并不能变成一个令人尖叫的可怕怪物,但经过朋友的启发,发现他的天赋(聪明才智)可以被用来当惊吓教练。
”当麦克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化为泡影的时候,绝望地躲在人物世界,而好友苏利文勇敢地出现并与他一起逃出危境,一方面是柳暗花明的剧情突显希望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友情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开心地走出电影院。
故事并没有传达出过于深奥的思想,但足以令影院里的成人观众躇踌思考,也向观众席里的孩子们在人生志向上给予了一定启发。
这一次,我从这部电影里看到了我自己,一个最普通也最痛苦的曾经的艺考学生整部电影都有一个逃不开的老套主题——天赋与努力,这是前几年某些火爆的心灵鸡汤最爱讨论的东西,而也正是前几年,我遭受了这两个词最残忍的打击从那段残忍的时光结束之后我就不停地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A的在一件事上的天赋为10,最终他做到了100,而B在一件事上的天赋为1,最终他做到了80,你能明确的说出他们两个谁更强吗?
坦白说,作为一个学习艺术的学生,我简直太清楚电影中“无法弥补的天赋缺陷”是什么意思,也亲身经历了付出比别人十倍的努力却也永远达不到别人轻松抵达的高度,这也是我最喜欢这部电影的地方,它在某些地方真实的令人难以接受:麦克超水平的惊吓值是因为被队友作弊了,他怀着一腔不服不忿去人类世界体验,却最终失败了,得到了最残酷的事实——他一丁点都不吓人,最小的小孩都不怕他,这等于否定了他从小到大为之努力的一切,没有日漫里那些绝地反击,小宇宙爆发,没有突如其来的鬼神之力的帮助,也没有爽文小说里主角最喜欢的永远用不完的“底牌”,他就是失败了,从电影的开始他就是个不吓人的怪物,到电影的结束他依然是个不吓人的怪物,没有进步,这就是所谓“无法弥补的天赋缺陷”。
而我呢,为什么深有同感?
大多数参加过艺考的人都知道,集训的生活是非常非常辛苦枯燥的,每天绘画的工作量呈平日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并且无限重复,但是这种辛苦在开始的两三个月之后就会分化,因为有些人的天赋此时就会展现出来,他轻轻松松几十分钟就可以做到你做了一上午的工作,那他其他时间可以干什么呢,休息。
此时还不是最可怕的,因为大家还勉强算都差不多,都在为共同的目标努力着,最可怕的是将要结束的最后三到四个月,天才们的天赋完全展现,依旧是几十分钟,但是这几十分钟由他们做出的作品,却已经是你花在多时间也做不到的东西了,你哪怕花三天三夜去模仿,也只是一副拙劣的作品,他的质量只会向左或者向右,不会再向上——这达到了你能力的峰值,而此时就会有人像电影里一样,过来提醒你“你不是这块料”。
作为一个从小到大都很爱画画的人,我是我们这些“平庸”的学生里最后一批垮掉的学生,在最后一两个月的时间,实在是努力不下去。
优秀学生拉来的巨大差距让我们看不到希望,所有老师都围着那十几个人团团转,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让他们学会,只因为他们中可能有一到两个考进省前几名,优秀学员中不乏有努力的,而其中最厉害,天赋最高的那个偏偏是个平时学习文化课就吊儿郎当,几乎可以说是个小混混的人,这样的人不会认真,但他就是可以随便画出你永远做不到的东西他以各种方式搞手机来玩,因为受到特殊优待住进和老师一个等级的单间宿舍所以可以每天看小说,每一天都尝试逃跑出去玩,不论是谁都希望他来帮忙教教自己,因为老师大多数时间都去照顾别的优等生了,所以大家纷纷用各种方式来讨好他,虽然你心里知道这叫嫉妒,但是你一定会忍不住问一句,凭什么??
付出了十倍于别人的时间,却低了他们数个档次,归结于一句就是“你不是这块料”最终的结果也是非常的生活,最优秀的那个学生度过了悠闲的后半段集训生涯,大家都在背地里说他每天不怎么练水平只会不进则退,然而人家转手考入全国闻名的重点大学,而我们,捏着一个不高不低的分数,反复翻看志愿。
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我彻底过了相信老天会开眼的年纪所以当我看到电影里大眼仔到最后都没有成为一个吓人的怪兽的时候,我会心一笑,他那个大眼萌的造型就像我笨拙的手一样,真不是什么能够矫正的东西,而当家人的不理解:“你说你付出了加倍努力,但你的分数怎么就体现不出来呢?
”老师的虚伪:“XX是有一点天分,但是不比你们强到哪去,还是你们努力的不够。
”同学的讥讽:“你跟XX一个学校的?
那你分数………嘿嘿嘿。
”等等这些打击全部向你袭来的时候,你唯一想做的,就是立刻放弃,换一个地方,同学,老师,生活,工作,爱好,甚至把自己换了,什么都好,就是不要再做这件事。
这一杯酒,敬真实的人生(也不知道bb了些什么,最后放几张去年画的画吧,因为爱好我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不过我再也不信鸡汤那一套了,努力确实会有突破,不过有那些时间不如发掘一下左边或者右边的天赋?
)
皮克斯的作品总是让人惊喜,立意深刻。
这也许是我喜欢迪士尼的原因之一。
大眼仔麦克从小想成为一名“惊吓员”,但由于天生的条件—可爱的外表,萌萌的大眼似乎限制了他,也让矮小的他不起眼。
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去完成,和ok兄弟团取得胜利的一部励志幽默电影。
麦克的努力不是盲目的,是有计划有方法的,比起苏利文的家族优势,即使有过气馁但也很快调整自我,整装待发,可能是怪大毕业生的那顶帽子与心中的理想造就了他的自信与不懈,完美诠释了何为努力战胜天赋。
其次团队合作与自身优势利用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想说史乖宝和他妈妈超级可爱呆萌加搞笑的,ok兄弟非常ok了。
最后说说我喜欢的苏利文,这个毛怪很自大,即使外表狠拍很惊吓但内心很空虚,和麦克逐步建立的友谊也是钢铁式,最后一起去惊吓公司上班,结局很好。
毛茸茸的加上紫蓝配色真的超可爱的,所以买了一个他的背包。
(ps:校长长得真的吓人)老少皆宜,学习英语,你值得拥有。
在遥远的异世界中有一个城管公司,公司靠收集小贩恐惧的尖叫,然后转换成爱の正能量为主要业务。
故事的主角是失去了一只眼睛的农村娃,在小时候学校组织参观城管公司的时候,目睹了成年城管大王恐吓小贩的英姿,而被深深地折服。
城管大王给了他一顶草帽。
从此农村娃立志长大后要成为城管王的男人。
经过一番苦读,农村娃终于考上了城管大学恐吓系。
一个小镇的农村娃来到了大城市,你一定听说这故事。
在这些年中农村娃不幸误吞了萌萌果实,失去了彪悍的外形。
但他坚信,凭着扎实的理论基础,自己依然可以成为城管王。
在这个异世界中,城管意味着公务员中的战斗机。
所以城管大学恐吓系汇集了各种人才,其中就包括了城二代——苏利文*瓜瓜。
瓜瓜仗着家世显赫,外貌俊朗,还被入选了怪兽大学十大杰出青年。
从此不把农村娃放在眼里。
期末考试的时候,二人终于起了肢体冲突,混乱中,不慎将系主任的秤砣勋章打碎了。
二人双双被逐出恐吓系。
这时候,一年一度的城管大学天下第一比武道会团体赛开幕了。
农村娃看到了机会,便跟系主任打赌说只要拿到了第一名,就让他们重回恐吓系。
由于团体赛名额不足,农村娃不得不接受瓜瓜也成为自己团体中的一员。
农村娃的团队除了苏利文瓜瓜之外,其他都是萌萌果实能力者,无法从外形上对各种小贩形成有力的威慑。
系主任断言他们无法成功夺冠,告诉农村娃说如果不能夺冠就得退学。
比赛的制度为中国梦之声制,每局淘汰一个最弱选手。
第一关是烂水果躲避战。
考验的是城管在众多手持生化武器烂水果的小贩们的围攻之下的逃生能力。
因为其他队有人作弊被取消资格,所以农村娃萌萌队惊险地晋级。
第二关是深夜强拆违章建筑战。
规则是在不被钉子户打伤的前提下将房子拆掉。
农村娃萌萌队本来打算用盗贼潜行过去,但不慎吸引了钉子户的仇恨进了战斗,于是大家只好都切了T相互嘲讽。
然后过关。
第三关是躲开摄像头大作战,考验了一个城管如何再执法过程中顺利躲开群众的摄像头以免被曝光。
萌萌队在学霸农村娃扎实理论知识的教导下已经深得城管执法三昧,于是顺利过关不提。
第四关是小贩偶遇突击战,要求一个城管在遇到不同类型的小贩的时候能立刻采取不同的相应对策,是恐吓?
还是恐吓?
是砸西瓜?
还是砸菠萝?
砸菜摊?
体现了城管执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理论扎实的萌萌队再次过关。
最终剩下了萌萌队和粗壮临时工队相互PK。
PK的舞台是虚拟小贩,双方每轮各派一名对手对虚拟小贩进行恐吓,以小贩受惊吓的程度作为比分。
总分高者胜出。
所以虚拟小贩都调成了最高难度——“会拿菜刀反抗级”。
双方战得难解难分。
瓜瓜担心农村娃的萌萌外表会输掉,于是偷偷地将虚拟小贩的难度调整为“捧着碎西瓜哇哇大哭级”。
于是萌萌队获胜了。
事后,农村娃发现了瓜瓜的作弊,感到十分愤怒。
更多地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农村孩子,真的没办法当上公务员吗?
农村娃想在真实的社会中试验一下自己的实力,于是想通过任意门与小贩面对面实战。
但任意门有BUG,把农村娃传送到了一个东北汉子云集的菜市场。
于是农村娃被东北汉子们当成了吉祥物被追砍。
瓜瓜听说之后,后悔莫及,义无反顾地跟着冲了进去救农村娃。
系主任担心任意门的不稳定BUG会引发群体性事件,于是下令封闭了门。
当瓜瓜和农村娃躲开了追杀跑回来的时候,却发现门已经关闭了。
关键时刻,二人决定合体成为超级悟天克斯。
尼玛又写成龙珠了sorry。
关键时刻,二人决定利用所有的知识,玩一票史上最大的恐吓。
他们做到了!
老百姓的恐惧汇成了一颗元气弹!
炸开了任意门!
二人又回到了城管大学。
闹出这么大事,二人不得不退学。
系主任说:跟你们比起来我的秤砣弱爆了,你们一定会超越我,成为城管王的男人!
二人深受鼓舞,被开除以后,就去城管公司从临时工做起,终成一代城管王。
最牛逼的城管果然都是临时工啊!!
这部惊天动地的城管电影被皮克斯先拍出来,是中国电影史上的耻辱。
本评论纯为吐槽,对象仅为一小部分害群之马,不代表任何政治观点。
愿世界没有暴力……愿转载都能署名。
我喜欢皮克斯动画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不会为了成就一个热血的梦想而扭曲现实。
影片讲述的大眼仔克服先天缺陷、实现梦想、成为惊吓专员的励志故事——哈,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这过程中有无数的努力、机缘、智谋和运气。
最后的那一段从“传达室收发员组合”到“惊吓组合”的“升职记”也反应了现实中的很多传奇,相当戳泪点。
但是这一段太含糊了。
我邪恶地认为,最后含糊的快进,是因为导演斯坎伦为了不打击小盆友的梦想而掩盖一个事实,那就是——大眼仔根本没有成为惊吓专员,他只是惊吓专员Sully的搭档(或者说助理)。
更绝望的是,他终其一生都不会成为惊吓员。
当然你看过《怪兽电力公司》的话应该知道,最后的最后,形势有所改变,但那是后话。
到那个时候,也不能说大眼仔成为了惊吓专员。
所以故事的主线应该是:从小梦想当惊吓专员的大眼仔付出了比常人多20倍的努力但直到最后也没能成为惊吓专员,因为先天缺陷。
翻译一下就是,不是人人都能实现梦想——如果你在你渴望做的事情上没有天赋,哪怕你再热爱、再努力都是白搭。
够幻灭的吧,哈?
所以我讨厌心灵鸡汤的这一点——吹牛的成功学大师永远不会告诉你,有些梦想是永远都实现不了的,就像希特勒最终也没能成为建筑设计师一样。
但是——是的我还要加个但是——但是你的努力也不会白费。
像大眼仔,估计大家都看出来了吧,他虽然不能成为top scarer,但以他的才智和眼光,绝对是一等一的top scarer trainer. 一群白菜级的OK兄弟会都能被他训练成跟菁怪会相抗衡的优秀社团,大眼仔的实力开发下去,其实可以当国家队的教练(还是能带队拿奥运会金牌的那种)。
可惜有《怪兽电力公司》在先,命运设定已经固定了,所以到最后导演都不能够让大眼仔醒悟。
脑补一下,大眼仔当个恐吓专员的培训师该是多么闪亮亮。
所以这就是现实,影片励志的外衣下含蓄点出的残酷而美好的现实。
与其不切实际的幻想强加给自己,不如认清楚自己之后,再考虑跟梦想最接近的现实切入点在哪里。
如果是换了梦工厂的话,最后一定是熊猫阿宝那样“梦想一定会实现”的热血结局,但是皮克斯就不会这么做。
所以我喜欢皮克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古言真是很好概括了这部电影的宗旨。
作为皮克斯的粉丝,不得不说他每部动画我都有打上感情分。
相比"简单粗暴 直驱主题"的中国式教育动画来说,老美更喜欢在寓教于乐中让你自己体会,就好比一本正经的说教往往无法有好多成效,但自己悟出的道理就更值得回味。
大眼仔观摩了怪兽电力公司后就励志成为一个出色的惊吓专员,抱着这样的志愿考进了怪兽大学。
雄心壮志的大眼仔是很多生活中人物的写照,认为考进理想的大学选了自己喜欢的专业,磨练了4年就能对口好工作,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nonono....现实往往残忍的可怕,有时候即使你倾尽一生,不看清自己的定位最终还是无法成功。
大眼仔开始就是那个没有看清自己的小白杨,他勤奋,努力,把所有精力扑在学业上,课本知识背的滚瓜烂熟,分毫不差。
而大毛怪则是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而想不劳而获的典型浮夸子弟,他不费力气就能比别人更好的掌握技能,所以他骄傲而自负。
成功的口诀是什么?
天赋+努力?
那大眼仔和长毛怪在惊吓学院校长这里拿到不合格则说明天赋和努力缺一不可。
大眼仔的天赋不在于自身能成为惊吓员,而在于善于发现并培养惊吓员,能培养出超一流钢琴家的并不一定本身是钢琴家,而被迷失了双眼的大眼仔在知道自己获胜并不是因为实力而是作弊后沮丧愤怒得闯进了实验室大门,就想再次验证是否自己是有那样的势力。
最终和大毛怪联手成功回来的大眼仔终于认清了自己。
非常喜欢这个结局,犯错就要得到相应的惩罚,校长对于两人的开除也并不心软,但是得到校长的肯定我想也是大眼仔最后离开学校的礼物。
成长中总是会付出代价,但是最终能找到自己的定位而没有迷失在生活中就是成功的。
人也是如此,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做那个最了解自己的人,才能离成功更近一步。
昨晚终于等到怪物大学,电影院里黑漆漆藏着一群小朋友的气息,给小朋友看的电影,就是要和小朋友一起看才有趣。
戴绿帽子的OK队怎么阴差阳错最终夺冠倒是其次,感动我的是最后定格在储物箱里的几分钟,照片上大眼仔和毛怪从收发室一路干到惊吓专员,最终梦圆。
只是电影通常都会把这种漫长的成长过程浓缩成几张照片或者几个快镜头,让人错觉达成目标只要往大脑门上束一根写着“奋斗”的条带就好。
但成功毕竟不是口号,是要不断摸索属于自己的位置,需要长久的坚持与等待,这种寂寞,连电影都懒得拍。
其实在大眼仔坐着公车离开怪大,黑面院长突然出现时,我好害怕这厮改变决定神马的让大眼怪回到惊吓学院全A毕业然后直接推荐进惊吓公司哗啦成为当年的行业新星巴拉巴拉,这样的逻辑,大概才叫幼稚,用来骗小孩都觉得丢人。
一步到位,才不是成功的注解。
但注定的成功,总会在绝望的时候给你留有一丝的希望。
就像大眼仔被踢出学院心灰意冷之时,打翻的日历背后赫然出现的那张惊吓杯海报,乖乖,原来还有你。
为什么要坐在一堆小朋友里面看电影,因为有些道理,小朋友们都暂时无法懂。
好吧,古灵精怪的OK队竟然最终赢得了比赛,却发现不过是作弊而已,大眼仔的心情我只想找句负能量来调侃:“如果你对目前的工作不太满意,觉得事业发展到了一个瓶颈,那么就去进修一个更高的学历吧,这样的话,毕业以后你就会明白,之前的失败跟学历根本没什么关系。
” 再赠一句感人至深的负能量:“只有真正努力过的人,才知道天赋的可贵”,大眼仔气急败坏穿过溜进造门实验室穿越到人类的世界,发现自己真的一点也不可怕,他心灰意冷坐在湖边,看着自己“萌呆”的倒影,其中的滋味,又岂是毛怪可以明白。
不过朋友本来就不是用来明白你的苦楚的,朋友是用来在关键时候给你出谋划策拍你马屁的。
所以大眼仔在毛怪的鼓励下灵活部署,把一群大人吓得屁滚尿流能量爆棚,也还蛮精彩。
总之,就算还是被开除,也好歹风光了一回嘛。
人活着,总是要去试一试,看自己行不行,不信,就不行。
好吧,大概只有两种人最难搞:一种叫天赋异禀,一种叫不屈不饶。
乐天知命挺好,但只要命运还给你留了一条门缝,就还是选择拼老命挤进去吧。
本以为是喜剧,却差点把我看哭了。
Mike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个吓小孩子的怪兽,他通过努力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和专业。
在学校里他碰到了Sullivan,天生丽质的sullivan即使什么都不做都比Mike要吓人。
为梦想努力奋斗的Mike和天才Sullivan互相瞧不起,结果两个人被双双踢出了吓人专业。
背负家族使命的Sullivan和把吓人当做毕生梦想的Mike,开始通过参加比赛来证明自己。
他们幸运的通过了前几轮比赛,可是决赛时,Sullivan却动摇了自己对Mike的信心,为他做了弊以此赢得比赛回到吓人专业,可是Mike却发现了。
Mike偷偷跑到实验室,进到了小孩子的屋里,却发现自己真的不吓人,Sullivan闯进了小孩子屋里去找Mike,结果两人却被大人包围了,而且被系主任关掉了回去的门。
关键时刻,Mike为Sulliven设计了一系列吓人的套路,把大人也吓到尖叫,尖叫声开启了回去的门,可是他们被学校开除了,但被开除了的他们在离开学校前得到了系主任的肯定。
然后,他们去了怪兽电力公司,从收发员开始做起,一步一步的成为了他们一直梦想的吓人专员。
Mike过的不就是我这十年的生活么?
谢谢这个电影,给我奋斗下去的希望
算是今年看到的最差的动画片了,毫无激情可言
其实真的说不上好看。。。比梦工厂的片子差好多啊
没有那么好看……但画面色彩什么的没话说~
中规中矩。耀莱
色彩美。怪兽公司脑擦粉。
普世得不夹一点私货的,怪兽也致青春呢。
温馨又励志,但是电影放完生活依然sucks either way。
一部动画片,配音演员是个重要的要素,这部影片配音演员都很棒!
狂奔的蜗牛君才是主角啊!
英语课老师放的,超级无聊
完全没有怪物公司好看,笑点勉强萌点没有。那个校长的设置真的很无趣。这么多年过去这样的续集还是有些失望
虽然没有第一部好看但是还是最爱的卡通!!独眼and毛怪!!
色彩不错,三傻般的情节无可奈何
不太理想
发现我现在对动画片没那么一腔热情了,三星半吧。故事讲的是是没天分的学霸和有天分的学渣 惨遭学院开除之后带着一群既没天分又不努力的学渣重新获得学位的故事,最后学渣和学霸走到了一起,令人感动。有一幕是演怪物公司的啊,怪不得我觉得那么眼熟。
好看在哪?
完全开学季的菜嘛,温情的校园爱情前传!毛怪和大眼仔简直萌cry~毕娘娘的翻译节操还好吗?非常适合机油一起看,但是怎么说呢,比起前作怪物电力公司总少了一点味道,但总体来说还是皮克斯的水准之作,里面捏他了哈佛还有不少怪物电力公司的梗,比如那个缉童队的老奶奶啊噗XD
仅对中国观众来说:1美式大学没移情,2前传主要精力在填坑,3剧情没核心事件且拖沓,4故事本身比较业余,毛怪和大眼在16分钟才认识出场。。。。所以不好看也不会火。
在国泰航空上看的,挺一般的
越发不行了。昔日的差距被缩小了,不好好总结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