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作为小说改编,实在不足以成为一部可以搬上荧幕的作品。
作品设定十分具有新意。
美中不足的是小说的设定在具有新意的同时漏洞百出。
仅仅发表一点个人见(tu)解(cao)1.社会制度:派别制度的存在合理吗?
看了女主在选择派别时下定决心的样子,我不禁联想到了天朝高考。
真是一考定终身。
永世不得翻身的制度,制定了一个人今后的走向也便罢了。
还把咸鱼们死死的钉在了砧板上,永远不给翻身机会,这样的制度能够维持,需要一个多么乌托邦似的社会才能实现。
先不说屁民们容易后悔前一秒所干的所作所为。
光是5种职业就不够用了,农民,军队,干部,科学家,法院。
你想想看,要是你出门看到的只有这几样人,社会还怎么转动。
文明社会干出了这么不文明的事。
简直不给活路。
你出门想打个的士都没出租车司机。
因为人家属于农民派。
种地忙着呢!
2.派系转换:话说当时中原武林为首的是嵩山..... 首先不合理的地方在于派系之间的互相转换,人不可以同时拥有勇敢,智慧,诚实,无私,友好吗?
假如真的如此。
那么女主进无畏派后面对的不是深深姬友情而是基友们的老拳相向了。
毕竟在那个世界,并不是人人都是分歧者。
然后第二点矛盾又出现了、既然人们拥有别的特质,那么人人都应该能成为分歧者,这点在BOSS身上体现的最为深刻。
BOSS作为智慧派,同时还很勇敢,而且为了人类进步贡献出了生命,虽然是用她的观点看到的进步,也足以证明她的无私,看到女主挥着刀向前冲锋时,别的人都尿了一地,她却能坚守岗位顽强操控电脑。
即使手给刀削了依旧是不肯死心。
此等勇敢简直令人敬佩。
你说这BOSS是不是分歧者?
当然不是!
没看到分歧者抗药性+225吗?
这BOSS一针就给制服了简直弱爆了,对了,我指的是编剧。
3.无畏派:无畏派不都是群范二青年吗?
在电影开头无畏派在街头狂奔上演追风少年们的激情青春到不接地气的2劲。
笔者本以为女主加入后肯定会天天街头狂奔,然后像猴子一样,见到电线杆就觉得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看到可以攀爬的公共建筑决不手软;享受着PUCK生活。
但是女主加入后无畏派却变成了一群街头流氓的感觉。
招收社团成员的家家酒似的入伙仪式,让我希望告诉他们考验忠诚的唯一方式是拜关二爷。
中期磨人手段层出不穷,无畏派看似在培养宇宙中最强冷血杀人机器。
其实培养的一群不站队列,跑起来软弱无力。
打架和患有帕金森综合症一样的究极体战士。
到后面无畏派战士们被几个无私派的菜鸡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强行团灭,令我不禁思考起来“这些个人整天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就是训练打仗,为什么会被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团灭?
”虽然作者强行拉上了女主角的父母作为垫背。
但这并不能表现出这只军队该具备的战斗力。
对,这个无畏派只是“二货派”的另一种美化说法,专业培养和收编各种逗比和二比。
4.分歧者:分歧者怎么不会飞?
不会用眼睛射激光?
电影的名字和里面的内容无不在告诉我们,分歧者是很恐怖的,很强大的。
可以颠覆社会制度,毁灭国家界限,阻碍社会发展的群体。
结果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分歧者她作为分歧者在电影中的表现比普通人强大的地方有1:可以快速通过考试。
2:可以快速通过几种不同派别的考试。
3:可以快速的利用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和“见到水你就钻了吧“快速通过考试。
4.不怕药 然后让我来翻译一下这三种强大的地方,还是用天朝高考为例。
1:学霸们30分钟做完一整张卷子你怕不怕?!
2:学霸们文理兼修还能门门高分你怕不怕?!
3:学霸作弊手段一流你怕不怕?!
4.不听话,非要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学霸你怕不怕!
我这样想了一圈之后,我是有点后背发凉,于是乎,我也能理解智慧派BOSS迫切想击杀掉分歧者的原因了,要是笔者做了BOSS,这种学霸们都得死。
当然,除了这几点外,分歧者和我们这群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又勇敢,又无私,又智慧。
我们普通人身上同样闪耀着这些光芒,人可以不具备优点,但不可能只具备一种优点。
相信我。
4:剧情弱:开头叙事总有点介绍四大天王的感觉,让笔者老想吐槽。
老实说,这部片子直到1个半小时到接近尾声时,才开始叙事。
前两个小时的剧情,浓缩起来就一点:弱鸡女主被无畏派教会了用武器。
其余的对全片的剧情基本毫无影响。
你可以选择不观看直接跳到120分钟左右进行观看,或许对于观影效果会有更好作用也说不定,或许你还能给这部片子一个好评价。
剧情实在过于拖沓。
别的不说,光是主角在无畏派里进行哪些日式友谊的训练就让我感觉这部戏难道不是说的关于青春,友情,热血,胜利的JUMP式漫画改编吗?
美式英雄主义的培养阶段让我无言,女主角从1点战斗力加入无畏派到后来拥有2点战斗力。
于是开始有了境界上的变化。
刀稳了,枪准了,一口气杀10个,不费劲。
到了后来,剧情峰回路转,却也没了下文,作者总在墙内世界折腾,却忽略了真正令人向往的墙外世界,整部戏除了对农场的描写。
基本就没有出过墙。
试想一下,女主角反抗后,纠结了剩余的反抗者和分歧者。
直杀出墙。
然后发展武装力量打回墙内解放受制度折磨的人类。
啧啧。
这才是大片啊!
要有了这种升华,影片质量完全要UP两个档次,直接从烂片变成了内涵深刻,为了人类解放而斗争的经典电影。
可惜啊。
拍是已经拍完了,结局还有那么点想出分歧者2的意思。
可惜饥饿游戏能出续集,但你就不一定了。
6:总结语:漏洞百出的设定却也不失新颖。
设定中二。
剧情拖沓。
叙事能力不足。
没有内涵,导演却还蛮有自信。
建议各位不必观看。
7。
关于回复:反驳的话我已经想好,特例我会再回复1:你说这是烂片,你行你去拍啊!
答:我不会做菜,我也敢说别人做的难吃!
你TM不也说啃大鸡鸡肉不安全吗。
你有种你去做安全鸡啊!
2:XXWCNM!
答:汪汪汪!
3:你知道导演有多努力吗?
答:你知道我写这玩意用了多久吗?!
分歧者:异类觉醒 (2014)6.62014 / 美国 / 动作 科幻 冒险 / 尼尔·博格 / 谢琳·伍德蕾 西奥·詹姆斯😄😄😄😄😄😄😄😄😄😄😄😄😄😄😄😄😄😄😄😄😄😄😄😄😄😄😄😄😄😄😄😄😄😄😄😄😄😄😄😄😄😄😄😄😄😄😄😄😄😄😄😄😄😄😄😄😄😄😄😄😄😄😄😄😄😄😄😄😄😄😄😄😄😄😄😄😄😄😄😄😄😄😄😄😄😄😄😄😄😄😄😄😄😄😄😄😄😄😄😄😄😄😄😄😄😄😄😄😄😄😄😄😄😄😄😄😄😄😄😄😄😄😄😄😄😄😄😄😄😄😄😄😄😄😄😄😄😄😄😄😄😄😄😄😄😄😄😄😄😄😄😄😄😄😄😄😄😄😄😄😄😄😄😄😄😄😄😄😄😄😄😄😄😄😄😄😄😄😄😄😄😄😄😄😄😄
谢琳·伍德蕾在《分歧者》中的很多画面像极了《饥饿游戏》里的詹尼佛·劳伦斯,派系选择大典上她忐忑纠结的表情几乎与《饥饿游戏》里凯特尼斯等待抽签决定时如出一撤,加之同样都是青春对抗强权,也难怪两部电影要放在一起比较。
《饥饿游戏》所要表现的是大制度背景下个人的反抗精神,颇有些《大逃杀》版《暮光之城》的味道,每一部都好像是下一部的前奏曲,塑造的是一个时势需要的“英雄”;《分歧者》则更像是《哈利波特》版的《进击的巨人》,以派系选择来明确人物内心冲突,据说下一部也已经开始投拍,看来是以连贯的方式表现主角的成长。
更倾向于塑造起一个完整的“人”。
★电影架空在未来世界的美国,经过战争等不可知因素的洗礼,只有少数幸运的人得以生活在“城市”之中,为了便于管理,人们将人细分为五个派系——“友好”、“诚实”、“博学”、“无畏”和“无私”,每个派系有自己的生活,除了16岁的大典一生都没有选择的机会。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曾经风靡一时的“九型人格”,其中包括的“全爱型、智慧型、忠诚型、活跃型和和平型”几乎可以被看做是电影几大派系的翻版。
当然,“九大人格”尚且不能准确地区分一个人,那么五大派系显然也不会严谨。
人是不能被简单区分的,这就从一开始决定了有可能发生变故的基础。
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分歧者》所构建的“五大派系”可以算作是“软科幻”的一种设定,其背景存在的合理性并非他们关注的重点,一旦建立起了这种方式会发生怎样的事情才是。
《分歧者》和《饥饿游戏》很像,在腐化的既定模式下加入了勇敢叛逆的灵魂,年轻人想要突破自身的壁垒,完成在青春期对于个人身份认证的困惑,就势必会挑战权威。
青春电影基本都以此为矛盾点,人物的纠结决定了戏剧的魅力——《歌舞青春》系列里男主角特洛伊对于自己是否能唱歌的困惑也是建立在固有形象的重塑之上的。
在类似《分歧者》式的“幻想乌托邦”电影中,这样的困惑则更多的与革新相结合。
是《分歧者》作为成长电影重要的一个标志。
☆个人形象投射的反复出现象征着Tris对个人身份的确定。
作为“无私者”她没有资格照镜子正暗合了她无法面对真实自己的窘境。
而实战演习成功时高空滑翔她凝视着玻璃中反光的自己,也真正意义上接受了自己的形象。
在恐惧考验中,Tris对反射影子的确认是她认定幻觉的重要标志,这也成为决定她“分歧者”的标志——从“无私者”跨越到“无畏者”再到“分歧者”的过程,就是Tris自我成长的重要过程。
“个性”是美式教育中一个独特的环节。
曾经有人以职场畅销书来分析社会,中国多是人脉培养,日本多是企业忠诚,而美国则是寻求个性。
青春电影市场所展示出的这种敢于冲破牢笼表达自我的价值观,是美国社会对于“个性”追逐的结果。
因此在《超凡蜘蛛侠》中,年轻的蜘蛛侠会反复的追问“who am I”,在《饥饿游戏》中凯特尼斯会和皮特一起挑战游戏规则,而《分歧者》中的Tris则无法受困于“派系大于血缘”,也无法隐藏自己作为“分歧者”的身份,她的差异造就了她的困惑,也使她不断成长。
爱情则永远是成长的催化剂,有趣的是如今天朝也开始拍摄15、16岁情窦初开的爱情电影,但大多只能是“亲下去,爱下去,就是不能好下去”,而好莱坞式的青春之爱则要复杂的多——《分歧者》没有选择延续《暮光之城》式的三角关系,Four担任的不像是情人而更是导师。
Four可以被看做是Tris的进阶版,是度过了青春迷惘期的Tris。
他也有自己的恐惧,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恐惧是他能教给Tris的最重要的课程。
★在《分歧者》中,凯特·温丝莱特饰演的博学派领袖认为,维系城市和平最大的敌人就是“人性”,而她选择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抹去人性,抹去对于派系的忠诚,把人都变成可以操控的傀儡,分歧者却恰恰因为不能选择固定的派系而免受洗脑。
只可惜无论是控制电脑的博学派还是留守下来的“无畏派”战士徒手战斗力都几乎为渣,大决战最大的看点竟然是来自来自于Tris和Four这对情侣的互殴。
当Tris正面对抗凯特大声说出自己是“分歧者”的时候,整部电影则好像完成了任务般迅速地滑向结局。
这对于前半程漫长的铺垫来说实在是有些虎头蛇尾。
而对于国内的观众来说,最大的看点可能在于我们终于看到不是每个16岁都注定为爱情流泪,16岁同样也面临着对人生、对信仰的抉择。
有种说法是国内从不拍摄未来题材电影,是因为无法确定未来是否还是由我dang正确领导全民走向繁荣富强。
对未来设想一片虚妄,国内如今的青春电影还依旧停留在“你伤害了我一笑而过”的儿女情长上,即使是如《分歧者》这样非常典型的爆米花电影,概念上依旧是超前的,这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了。
严重剧透。
从电影院出来的第一感觉就是:瞎了。
电影世界分为五大阵营:诚实(Candor)、智慧(Erudite)、和平(Amity)、无畏(Dauntless)、无私(Abnegation),女主这个瞎货生在无私这个阵营里一个幸福的家庭,在成人祭典的前一天,女主去MaggieQ那里测试,结果被告知自己是个分歧者,留着非洲土著发型的MaggieQ让女主不要告诉别人,在一个放血的仪式上,女主选择了无畏(Dauntless)也就是酷跑一组,如果在中国,德尔惠和特步一定会植入广告,一定。
女主进入了酷跑阵营之后,马上就结识了一群假姐妹,另外也和酷跑小分队的小四(也是个分歧者)擦出了爱的火花。
在小四的帮助下,女主从吊车尾的成绩一步步成长,最后终于通过了最后的测试。
这时候,智慧(Erudite)的女Boss 凯特温丝莱特正在酝酿一场阴谋,为了维持世界的“和平”,她要歼灭无私(Abnegation)一族,他们发明了一种药物控制酷跑一组,在超大的平板电脑上操作控制人群,可是,女主和小四因为是分歧者,他们的药水不!
管!
用!
机智的女主和小四马上进入了表演模式,假装被控制,结果还是被酷跑小分队的另一位队长识破,两人开始和几百人展开了撕逼大战,在这个过程中,女主受伤,凯特温丝莱特让小兵们出门把她解决,而小四却要被带回去!
编剧你考虑过韩少的感受吗!
在女主角要被枪决的时候,女主角的麻麻化身神枪手出现了,迅速击毙了酷跑小兵,救出了女主,这时候女主的假姐妹出现了,他要攻击女主,女主不情不愿的杀了假姐妹。
这时,为了煽情,编剧让女主的神枪手麻麻也死了。
(粑粑,别着急编剧不会放过你。
)女主回到营地,组建了几人小分队,马上杀到了凯特温丝莱特的总部,小四居然被放在一旁无人看守,女主图样图乃衣服没有发现小四已经被控制,最后在紧急关头用枪指在自己的额头上,我心里默念我的妈呀,难道她要用爱唤醒小四吗?
小四在一丝挣扎之后,居然恢复了意识,我当场就瞎了。
凯特温丝莱特你们的科学体育老师教的吗,这么不堪一击?
小四和女主二人带着主角光环狂扫总部,最后该死的女主居然用一把刀把美丽的凯特温丝莱特的手定在了平板电脑上!
太过!
分!
了!
最后女主用药水控制了美丽的凯特温丝莱特,让她解除了程序。
大家都得救了。
电影完。
无畏派就像城市里面脱缰的野马和保安人员,无私派就像满口仁义道德的佛教人又有时也会做一些让人诟病的不道德的事,这个故事也像是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故事,也只有无私派才可以当政,而博学派,穿着讲究,举止高雅,又自命不凡,有种贵族的气质又类似资产阶级的自豪感。
诚实派就像生活中那些没头脑,算是最简单的一群,如果说无畏派事身体上的无畏,那诚实派就是嘴上的无畏。
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丑陋,敢于揭穿任何的假象,就像现在的有良心的社会人。
kristina那个短发小女孩就比较傻,总是无畏的去得罪那些无畏派的高层,你看有什么疑惑,女主tris都不说话,就看看kristina然后就妥妥的有人帮她问出了她想问的。
电影总是用一种夸张的手法来说一些社会现象,比如你是某一派,你就不能是分歧者,那是不能容忍的,这就像社会,你是异性恋,那你是同性恋就不被认可,你是一个专一的有着很高的社会朋友圈评价的人,那你就不能有一丝的不正经。
可人不就是一个丰富的个体吗?
因为其丰富才会存在,才会精彩。
竞争力好大,你不跳过去你就要成无派系,你排名最末你就要成为无派系,你如果不安安分分的选择自己的家族,你的一点抵抗心理都会给你的未来带来太多挑战。
你只能按部就班,换一个生活方式就是一种全新的比赛排名的世界。
这个城市是一个竞争的城市,只要他们自己的派系中认为的不合格就自动成为流浪者,那流浪者们就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什么都不做,好吃懒做吗?
那就是什么都不做,不当这个城市的勇者,不当这个城市的学者,不当这个城市的施舍者就不能继续活下去吗?
只能永远的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被别人笑话当渣滓吗?
真是不人道。
“如果你不能融入一个分类,他们就无法控制你”你瞧,人总是惧怕新的事物,好似墨守陈规,在他们可以驾驭的范围里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像一个有妈妈的baby一样的安全,任何不可控的事情在他们看来都是应该被摒弃的。
生活也好似这样,昨日的昨日,不断重复的今日与明日。
每一天都毫无新意,与周遭相同才能够被别人获得团队认同感,他们才不会排挤你,欺负你。
这都是什么毛病啊?!
和four一起领导的那个肌肉男,说什么不能放弃的人,他自己和four打的时候还不是放弃过,说什么规则是不容选择的,他自己还不是任意的选择规则的制定,相比之下four就又冷峻又暖男,还摸女主的肚子,难道不知道女主会春性萌动吗!
总会想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弟弟本来是一个最值得让人相信的无私派,结果派系高于血缘的认知也是让人寒心。
觉得很精彩的地方是女主最后被测定的时候,本来以为是结束,然后被男主强迫,发现这是个假象,又被睿智派的女boss逼着杀亲人,又是假的。
没想到很快的发现大家都被打了一种东西,这是不是可以说心智不够成熟的人就不能够有足够清醒的意识呢,大家都像傀儡一样,真是可怕。
这次的女主终于拜托了常规女主的模式,终于不白莲花,该开枪就开枪,不是烂好人,不是什么圣母玛利亚。
我喜欢她决绝的时候。
我以为男女主可以统治这个城市呢,结果真是我想的太简单啊。
原著Veronica Roth的畅销小说《Divergent》的故事大纲源于科幻大师Isaac Asimov1957年的一个短篇故事《Profession》。
说是科幻,其实反映的是现代社会专业化程度高度发达,并将其中个人人格异化的程度略微放大了而已。
在反乌托邦的集权者看来,这是一种分类管理使社会有序化的“理想”;而在现实中,这不过是自由市场竞争带来的副产品,或者说是一种市场缺陷,反倒是一种“不理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集权的理想与自由的现实鬼使神差的实现了某种媾合。
先来看看书中所列个人的五种品质及职业:1 Abnegation, for the selfless; 无私,自制(政客)2 Amity, for the peaceful; 友善,和平(农民)3 Candor, for the honest; 坦率,诚实(司法)4 Dauntless, for the brave; 无畏,勇敢(军警)5 Erudite, for the intelligent. 博学,智慧(科研)从职业上来看,按照重农主义的思想,主要的生产者只有农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工人,资本家,商人(职业经理人)直接被忽略了,也就避免了掉入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的革命套路。
反派设计成博学派,也就是知识精英,受害者设计成无私派,也就是政客。
这个在美国后次贷危机民主党执政的当下,十分受用;但是拿到中国来就有点滑稽,在中国占领舆论道德制高点的往往是知识精英,反派和被口诛笔伐的往往是政府。
当然,不变的是无知而无畏的人们都是被当枪使的,也就是故事的主角们,愤青。
如果考虑到那些被忽略的职业阶层,工人的“勤劳”和商人的“节俭”应该也是不错的扩展思路。
从人性品质上来看,五分法在西方还算是个创新。
不论是四血型、七宗罪、九型人格还是十二星座,很难找到人性五优点的理论体系。
这个在中国就有了,我们称之为“五常”——“仁义礼智信”,是由孔孟到董仲舒发展而来的中华伦理核心价值体系。
但是要跟上面那五个对应上,就得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这一古脑的都搬出来才才凑得齐。
只是感觉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算是中国思维超乎老外反乌托邦的想象力极限了吧。
现在我党考察评价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指标倒是挺切题。
若要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就高大上的去了。
科幻和理想是一码事,现实是另一码事。
现实中的官员,都被骂腐败,是为不无私;现实中无产阶级多出野匪流氓,是为不友善;现实中的律师,常等同于骗子和掮客,是为不诚实;现实中的警察城管,也被诟病只会欺软怕硬,是为不勇敢;现实中的知识分子,不是学术腐败的混子,就是捯饬瘦肉精转基因的科学怪人,是为不智慧。
但是不论东西方,理想中人们都是呼唤英雄的,不论是毛泽东、甘地、马丁路德金,还是现在如坐针毡的奥巴马和不甘示弱的普金。
我们的期望其实并不高,英雄能不能各大优点集于一身呢?
不论是政治领袖,还是商界精英抑或学术大师,能否既冷静智慧,又坚毅勇敢,同时襟怀坦白,与人为善,大公无私呢?
而结果往往这样的人啥也不突出,甚至一无是处,不就是咱普通的老百姓么?
或许就是一位乡村教师,甚至是街边的拾荒老大爷……萨特评价切瓦格拉是“二十世纪最完美的人”,他兼具着洞察世事的智慧,坚持斗争的勇敢和悲天悯人的无私善良,他正是这么一个典型的“分歧者”。
马克思说我们的理想不过是消除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现在已然是二十一世纪了,五十年代的科幻情节,大多都成了今天稀松平常的现实,在网络时代长大的九零后和零零后们,你们的个性伸展了么?
你们对二十世纪的种种不完美保持分歧者的姿态了么?
当你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当你在选专业的时候,当你在毕业求职的时候,当你在升职、跳槽还是创业做出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请记住那些不完美的人们做出的糟糕选择带给我们绵延的愁苦。
即使瓦格拉没得好死,即使完美的人注定一路坎坷荆棘,相信总有这样的人们能背负薪火,一意孤行。
青少年题材软科幻片近几年比较火,《超级8》《关键第四号》《饥饿游戏》都是此类型的代表作,无奈除了《饥饿游戏》能做到口碑票房双赢,其他的作品都难以让人满意,《分歧者》也不幸加入了后者的行列。
拍这种软科幻电影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可以让人接受的设定。
《饥饿游戏》把所有人分在了12个区,每个区行使自己的职责,这很明显是在说明一个社会的运转需要不同分工;《雪国列车》把人分在了不同的车厢,用来指代人在社会上的不同阶级;分歧者..直截了当的把人分为了5个种类,没有原因,没有解释,观众觉得不合理?
设定就是这样的,不爽来打我。
本片要传达的信息其实很明显,无非是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都有无限种可能,靠标签给人分类什么的实在弱爆了,勇敢去成为最真实的自己吧。
就这一个道理五月天已经写过很多首歌了,美国人把这个写成小说拍成电影也是蛮拼的。
影片刚开始,女主就要去参加分类测试。
这个测试的设定也是比较醉,刚开始还以为是像哈利波特分院帽那样读你的思想,结果就是一个超拟真的MBTI职业性格测试,关键是测试根本不能说明什么,最后你选哪个类别还是可以自己决定,请问这个测试的意义何在?
简直没有必要啊。
测试完了尼基塔就给女主解释了,你跟大部分人不一样,可能是主角光环携带者,领导要是知道了可能不好办,我先帮你顶一阵子,你就说自己病了先回家吧。
女主回到家,女主哥和女主爹问你测试完了干嘛去了,女主说我病了,逗我呢吧,明明跟你出门时候一个样啊,这算哪门子病啊,演技就是这个时候才需要啊,拿了片酬好歹表示一下吧。
紧接着Elie Goulding歌声响起,选择典礼开始。
女主他哥是个腹黑,片头女主旁白就说谁都看的出来她哥是天生的无私者,结果这货选择了博学派,正在爹妈心痛不已的时候女主又来了一记补刀,选了无畏派。
这个也真是一点意外都没有,博学派已经被定义为敌队阵营,呆在家不符合“从心”的主题思想,加入友好派去种田?
笑话!
农村题材戏你怎么拍的过天朝,其实女主这种有选择困难的选手加入天平座也是可以的,不过拍出来可能就是《傲骨贤妻》了,唯一符合要求的就是天天酷跑大队,毕竟穿着运动内衣到处跑还是可以吸引一点青少年观众的。
好吧,成功加入跑酷队又要测试,这一段跟《饥饿游戏》第一部里,JLaw的赛前准备还是有点异曲同工,不过只是形近,意差的有点远。
《饥饿游戏》中的这个情节,选手的包装好坏可以直接影响赞助进而影响正赛中你能走多远、包括主持人的夸张表演,这些桥段很明显都是以当前的选秀节目为蓝本,进行夸大,巧妙的讽刺了当今的娱乐媒体,看的时候带入感也很强烈,《分歧者》因为原著没有这个属性,所以也就罢了。
训练也没什么看点,相比《饥饿游戏》里JLaw的那一支技惊四座的穿云箭,本片所能展示的也就是青少年的拳击比赛了。
接下来就是千篇一律的感情线,就不提了,这两个人在一起的速度也是快过闪电。
最后的反转实在是逗,被注射了血清失去自我意识的男主居然在女主的呼唤下成功恢复了意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电视剧《仙剑奇侠传》里最终打败拜月教主的那一招爱无限……P.S. 谢琳·伍德蕾...真Poker Face,你去演M.J.怎么可能比得上克里斯滕·邓斯特。
不知道是不是美帝如今的生活太过压抑,还是我看片出现了偏颇,只是感觉近几年像分歧者之类的披着科幻外衣的超能战士加时间旅行加控制论加外星入侵加家园毁灭加制度压抑的片子似乎太多了。
举例如下,分歧者、时间规划局、超体、遗落战境、命运规划局、饥饿游戏、全面回忆翻拍版、人类毁灭计划等等,稍微上等的包括源代码、明日边缘等等。
这类片子有个共同的特点,立意新颖,原著虽然存在诸多雷同,但是还是很有想法;动作画面较为华丽,剧情在意料之中发展的极为吻合,作为商业片,好莱坞拍类型片的底子可不是盖得,片子要么在剧情上扣人心弦、煽人泪水,要么就在特效上扣人眼弦、煽人肾上腺,可是,然而,这真的没有什么卵用。
在剧情上,新颖的立意被无处不在的煽情点淹没,科幻故事所建立的危险世界不是全部人参与的和谐舞台,而变成男女主角肆意秀恩爱的宝地,详见分歧者、饥饿游戏、时间规划局、命运规划局等。
在特效上,这些片子还是比较专业的,为了避免被人说成变形金刚、超凡蜘蛛侠之类的逗比动作巨制,因而在特效使用上相当节俭,爆炸、机器人、人兽撕逼、激烈而持久的巷战、飞机散花,一概没有,(当然明日边缘在特效上还是具有可看性,跟环太平洋一个画面级别)。
然后,对于电影本身而言,在选角、摄影、对白、配音、编剧方面,我觉得说多了也是黑,也就别说了。
综上所述,抛去商业因素,这些片拍出来的意义除了迎合一下原著小说的名气以及畅销度之外究竟还有什么呢。
美帝当然没有那么傻,美帝已经未雨绸缭的开始的上电影史课了:背景设置中的家园毁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额,银翼杀手、十二猴子、巴西、未来水世界、攻壳机动队;外星人趁虚而入,与人类撕逼大战:独立日、星球大战、铁血战士;不对,那不是外星人,那是人工智能造反:黑客帝国、我机器人、终结者;大战过后,制度压抑,**制度下人类渴求革命:V字仇杀队、巴西;不光制度压抑,原来还有控制论:世界旦夕之间、第十三层、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这些其实还不够,还要玩时间旅行呢:所以还有回到未来、死亡幻觉、索拉里斯。
而本部佳片不仅批上了科幻的外衣,还努力想进行人心的探讨呢,但是这玩意迷雾、银翼杀手、发条橙子、潜行者、奇爱博士玩的还少吗。
那么问题来了,美帝的科幻片导演已经在未雨绸缭得翻看教科书一般的影史资料时,**在干什么。
ps:其实大闹天宫拍的挺好的
在遥远平行空间中,有一座叫做芝加哥的美国城市,在这个世界里,芝加哥被高高的围墙围了起来。
勤劳勇敢的芝加哥人民就生活在围墙中。
不踏出城市半步。
而人民又被分成了五种颜色,每种颜色对应着不同的职业,各shai儿之间泾渭分明,老死不相往来。
每个年轻人在成人礼的时候都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shai儿,然后被打上那种shai儿活一辈子。
每个年轻人在选择前都可以做一个测试,测试自己是什么星座,错了,什么shai儿。
而我们的女主角就是个奇葩,她身体里有好多shai儿,所以她是个彩shai儿。
而这个城市最怕的就是彩shai儿的人,一旦发现会被当作非典病人干掉。
为了活下去,女主角伪装成黑shai儿进入了黑帮。
而在这个城市中,五个shai儿的人轮流执政,故事的大背景就发生在灰shai儿统治时期,蓝shai儿不满灰shai儿的统治,妄图控制黑shai儿造反。
但由于彩shai儿天赋异禀不受控制,所以最终彩shai儿女主带领各shai儿人民挫败了蓝shai儿的阴谋……但故事绝对不只是这么简单,片中充满了各种隐喻,应该另有深意。
1.芝加哥申办奥运会假说不错,五种颜色代表的就是奥运五环,而五个帮派对应的性格也对应着奥运精神。
奥运会的申办主体是一个城市,所以芝加哥被围成孤城的隐喻就可以理解了。
故事是这样的,由于美帝经济下滑,民众信心不足,对劳民伤财的奥运会一直怀有深深的恐惧,这种恐惧一代代地被传下来,让这座城市显得很屌丝。
五种颜色互不交流,是政府害怕有一天人民团结起来,结成奥运五环,那么穷逼政府就会被迫申请奥运会,然后就没钱投入民生,继而破产,所以设计了五shai儿轮流执政的方针,让他们窝里斗,无法专注地申请奥运会。
但这种设计的缺陷就在于:每几千人中会出现一个基因变异的彩shai儿……彩shai儿的属性是:满攻满防满金钱,胸大漂亮又有闲。
横批:中国噶喔门特。
这种极具煽动力的物体会带领人民冲出美洲走向世界……所以结局你们都看到了,彩shai儿女和彩shai儿男喜结连理,为生出五彩宝宝不懈努力,芝加哥人民走向世界指日可待……2.五彩葫芦娃假说葫芦娃族是个天生的好斗的种族,(对,是有些像赛亚人,但绝对不一样)每个葫芦娃天生都具有一个法系buff,分别是金木水火土,每个buff对应着不同的职业和属性,大家在芝加哥服务器里幸福地生活着,一直相安无事……but,这是一个不亚于骇客帝国的惊天大阴毛(mou)。
芝加哥服务器其实是一座监狱,葫芦娃们其实都是犯人。
一万年前,蛇精和蝎子精一族打败了葫芦娃一族,因为其生命力太过旺盛,无法彻底消灭,于是他们想了一个恶毒之计,将葫芦娃们都关在了一座监狱中,让五种shai儿轮流统治,对逃狱者做出致命的惩罚……慢慢地,葫芦娃一族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变得只会窝里斗。
每个执政党表面上都是葫芦娃一族的族长,但其背后势力都是伪装成葫芦娃的蛇精一族。
他们挑拨斗争,削弱势力,制造仇恨……而蛇精和蝎子精一族统治着外面的广大世界。
但,这个统治有一个巨大无比的不确定因素。
那就是……一万年出现一次的葫芦娃变异——超级赛亚人,不对,葫芦小金刚,他身上兼备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人称暴雪亲儿子,永远不会nerf。
传说他会带领众葫芦娃冲出美洲走向世界,打败弗利萨……错了,蝎子精和蛇精的统治。
于是统治阶级严查dna变异,妄图把葫芦小金刚掐死在摇篮中。
但结局你们斗看到了……两个彩shai儿的葫芦娃带领人民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向着生出超级葫芦小金刚的明天迈进。
3.龙珠超级赛亚人假说赛亚人是一个超级好战的种族……嗯,跟葫芦娃真的不一样。
超级赛亚人还没找到,弗利萨大人很担心……热心的观众发现龙珠假说和葫芦娃假说重复了,所以不再赘述。
4.中医拯救世界假说。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一向是西医的缺陷,过于注重局部,不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人体,就好比故事里的五shai儿各自为政,相互不交流。
虽然研究深入了到了分子水平,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但是对折磨广大人民最深的长期慢性性疾病,一直进展缓慢,而且国际上也一致认为预防是比治疗更重要的防病手段……而中医一向强调养生,其阴阳五行为基础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越来越被西医研究所证实。
就像片中的五shai儿人团结起来,能发挥出几何级数的能量。
片中的彩shai儿女主人公,象征着西医终于张开眼看世界,从整体宏观角度研究解释人体,中医即将在新世纪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中医婊楼主被愤怒的观众踢下舞台,捂着流血的伤口继续分析本片内涵。
5.连连看假说不错,这又是一个matrix的局,故事中的城市芝加哥只不过是一个设计好的程序,而里面的人类则是虚拟人工智能的形象化再现。
故事中的五shai儿人类其实不过是连连看里的球,这可以解释他们为啥喜欢扎堆,因为只有扎堆,游戏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而彩shai儿的球,其实只是游戏里的bug,会影响游戏的正常运行,所以其他正常员都在想法设法地找出游戏的bug——彩shai儿球。
但其实彩shai儿球只是游戏里的隐藏关卡,是正常程序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看到了一段人工智能努力存活下去的可歌可泣的故事……6.eva之人类补完计划假说……说真的,其实生活中的影片并不是缺少内涵,而是缺少发(nao)现(dong)的(da)心(kai)。
End
文/卢杰 我猜,大概是因为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国民们深感自己身处落后腐朽的资本主义帝国,便使劲地反思,并且对未来提前做出许多种情景假设。
由于老一派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美丽新世界》、《我们》实在是没有太多的青春气息,这可吸引不了美利坚国度中荷尔蒙爆棚、正苦愁着无处释放的少男少女们。
于是乎,《饥饿游戏》、《分歧者》等反乌托邦背景的小说中都开始洋溢着无敌的青春气息。
(PS:《分歧者》这部小说,据说它在大洋彼岸卖得比《饥饿游戏》还要火,两年时间卖了一千多万本。
)无独有偶,两部电影对主角们的长相要求也比较统一:眼睛必须要大,最好是一双水汪汪的,迷死人不赔钱;双腿必须要长,最好是能跳火车、跨楼顶、打群架;脸必须好看,最好是稍带一点儿婴儿肥,素颜是萌妹、妆后变女神……更重要的是,女主角们必须经历一番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
有了女主角的设定之后,各色人等便开始粉墨登场。
好,且听我娓娓道来。
远得不知道多少年以后的未来,阿美利坚,芝加哥,社会中的人大多都从属于五种美德学派中的一派,并从事相关的职业,以保持社会的稳定构成。
嗯,多像咱老祖宗说的五德:智、信、仁、勇、严,分别对应了博学派、诚实派、无私派、无畏派、友好派(好吧,最后一个不对应,是我瞎掰的)。
根据理想社会的构成,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在这五种派别里面选择一种,并为之而努力,为了派别的未来,为了城市的未来挥洒自己的汗水、热血、青春。
并附有一句名言:派系高于血统。
只可惜,还是咱们的老话说得好,人就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哪怕规则定得多么好,只要分了派别,就有派系斗争,就有尔虞我诈、就有勾心斗角等等黑不见底的脏事情发生。
脏事情嘛,暂且按下不表。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咱们的长腿萌妹原本出生在大户人家,父亲是无私派的首领,按理说,她应该是过着锦衣玉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呃,不对,这里的无私派,就是太无私了,所以无私派里面人人平等,哪怕是首领也没有落后腐败的生活可以享受,连伙食都是素的......当然啦,年轻人嘛,都是要改变世界,移山填海的,小小享乐算不了什么。
但是,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批评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照镜子化妆呀!!!
古语又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而儿子会打洞。
怎知那天意弄人,咱美丽娇俏,出身大户人家的主角妹子,偏偏是个divergent(分歧者),既不属于无私派,也不属于诚实派、无畏派、博学派、友好派。
她不属于任何一个派别,是一个人人见了都要唾骂的分歧者。
唉,这真是苦了爹来哭了娘,想安排工作也不容易。
还好有主角光环加成的萌妹主角在性格测试的时候刚好遇上了善心大发的纹身御姐MAGIC Q,她告诉萌妹子,你那么萌,呃,不对,你那么猛,也不对,你那么朦。
你身上的派别特征很朦胧,换句话说,也就是你身上有无穷潜力。
不过,千万别让人知道,否则,那可不是被吊打的事情,是分分钟全家被吊打的事情。
为了保存家人,为了挥洒青春和热血,咱的萌妹主角选择了自带BGM的无畏派。
(你是光,你是电,你是唯一的神话……)但是,派别这事情是互相选择的,不是你选了它,它就要你。
还需要经过考试,及格了,才可以留下。
于是,BGM再次出现(你是光,你是电,你是唯一的神话……)无畏派嘛,就是胆大,死都不怕,凡事一根筋,听到教官的命令就向前冲,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也不回头。
先是爬铁轨、然后在趴火车,高楼间跳跃,最后来一次没有安全带的笨猪跳。
当然,那都不算事儿,接下来,还有积分赛,表现出勇气了,加分,表现出懦弱了,扣分。
看上去很简单是不,但世界那有那么单纯?
(PS:在这里面有几个设计,还是值得击节赞赏的。
比方说人肉过山车,看着真是一个大呼过瘾。
至于怎么过瘾,自己看了就知道。
)老话重提,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哪怕是在同一个派别里面,也有来自不同人的打击和排挤。
我们的萌妹女主角来到了无畏派,就从高贵的小公主身份变成了丑小鸭一般的存在,各项能力都比不上其他人,积分榜排名倒数。
能力比不上其他人,只能努力练习,偏偏遇上的对手里面,既有聊起天来无敌嘴贱的角色,也有打起架来心狠手辣的角色。
一通暴虐,让人不忍。
当然,主角光环可不是吃素的,我们的男主角Four便带着成绩第一的华丽丽的光环登场了。
在他的悉心照料之下,女主角在无畏派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如鱼得水,大有长进。
在这过程中,当然少不了男女主角的你侬我侬,但咱们都是好同学,以学习为最终目的,咱们的关系都是纯洁的。
神马,有了关系还纯洁。
编剧,你坑我呢,摔!!!
女主角身处的学派叫做无畏派,你以为就真的无所畏惧了吗?
非也非也,编剧通过男主角的口说出一个事情:没有人能够摆脱恐惧,我们能做的是直面内心的恐惧。
于是,完成了身体方面的技能培训,接下来的剧情就是男女主角如何合作直面内心的恐惧,迎接无畏派测试的最终阶段。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可言语的恐惧,它是什么?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可惜它始终是一部商业电影,对此的探讨不太深入。
萌妹主角的前途看似一片光明,正要走上人生巅峰,心里开始有点小激动的时候,突然发现了无畏派与博学派的阴谋。
这阴谋,竟然是要推翻自家父亲所领导的无私派。
所以说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哪怕是社会分工再完善,还是抵挡不住权力对人心的诱惑。
无畏派的小伙子们早就被训练成一根筋,再加上博学派的思想控制药物,计划非常完善。
但咱的温丝莱特女王偏偏没想到,无畏派里面有两个分歧者,一个是女主角,一个是男主角,两个自带主角光环的货,还让人怎么玩啊,摔!!!
解决了阴谋之后,都明白了,所谓五德学派的社会分类,是不合理的。
人有多面性,不能将人类固定在一个性格之中,迟早世界大乱,美国青少年的反乌托邦教育,也达到了目的。
结局,当然是男女主角双双把家还。
呃,竟然不是,他们登上了一列火车,向着远方疾驰而去。
也就是说,第二部要来了。
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有俊男美女、动作打斗、思哲辩驳、人生感悟,也算对得起票价。
另外,本片的制作方还是狮门影业。
嗯,它从《饥饿游戏》中尝出了甜头就一发不可收拾,所以还是值得一看的。
比《饥饿游戏》好,叙事更紧凑,设定也更宏大。关键是老四真的好帅!!!
作为青春片其实设置的还不错,饥饿游戏套路。
跟饥饿游戏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怎么说,这片能拍出去2小时19分钟,他们得多傲慢。
男主好帅 赏心悦目
设定就是硬伤
后半段太难了啊
谢谢包叔叔提供的下载链接 认清自己的电影 还不错
「I want you to choose who you truly are and where you truly belong. Not on a whim. Not because you wish you were someone you're not. But because you honestly konw yourself.」
还是觉得卡司选太错了
被预告片欺骗了。。。
必须为杰科特尼加一星~可惜后面戏份不多,还变成个逗比反派。。心塞
这……哈利波暮光之城饥饿游戏版,就是美国的《小时代》。在反乌托邦的宏大世界观设定里,满载了言情小说范儿,骑士男主来袭后迅速进入卿卿我我,顺道植入了让其看似是大片的元素。没什么意思。
法克,這電影絕壁就是類似于校草愛上我,我是水冰月之類的青春期少女yy之作,真心沒法忍、ps配樂能讓人再出戲一點嗎?!
披了个反乌托邦外壳,归根到底还是小妞电影。性格分类系统其实就是未来版的分院帽嘛。
没有大家说得那么烂,但是也毫无精彩之处(为什么这都有人点有用--)
不好看。饥饿游戏还真是给青少年反乌托邦伪科幻片开了个好头啊,年年都有类似的片子,还那么长,还要拍那么多续集,简直瞎了。温斯莱特、布兰切特等女神都跟说好了似的集体演起了美腻的反派,甩小清新中二女主们几条街都不止。两星半。
蠢
设定太简陋,各种逻辑不合理。特么你注射一针就可以通过对他说话控制他,那干吗弄那个系统来操控?科幻电影界的卢瑟。
最近这些年反乌托邦电影也太多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