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听到过这样的笑话:一对新人去拍婚纱照,好一通折腾之后,“准新郎”不厌其烦,几欲愤而离去,末了赌气般地丢下一句话——“爱跟谁照跟谁照去!
反正照片出来也看不出谁是谁!
”这只是婚前的一个小插曲吧,不过,由此亦可见,结婚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要不,怎么几乎所有过来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感慨: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则是大家的事。
更有因此患上“婚姻恐惧症”的,不惜放出“狠话”——这辈子,只恋爱,不结婚!
话是这么说,一般说来,当两个人进入到情投意合,如漆似胶,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境界,结婚,总归是水到渠成的必经之路。
最近常听周围的朋友议论几部热播的电视剧,凑巧还都跟结婚这码事儿有关。
瞧她们津津乐道、乐此不疲的样子,想必由剧中人的种种经历,一定勾起了不少似曾相识的亲身感受。
如何迈进婚姻这座神圣的殿堂?
不妨来看看这部轻松诙谐又意味深长的美国喜剧片《结婚证书》(又译作《结婚纠察队》)吧。
海报中,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的弗兰克神父一脸得意洋洋的坏笑,夹在愁眉不展的男女主人公中间。
不由好奇,究竟,他用了什么样的招数,又让这对新人从中对婚姻的奥妙生出了怎样的感悟?
典型的美式喜剧的风格,居然奇思妙想出“模拟婚姻预备演习”的情节,让本•墨菲(约翰•卡拉辛斯基饰)和赛迪•琼斯(曼迪•摩尔饰)这对一见钟情、正处于热恋中的青年男女,提前面临了婚后生活的种种实质性考验。
从婚礼正式举行前的严禁同床,到双方父母的见面,参观女人生产的过程,照顾一个会哭会闹甚至会吐会拉的仿真娃娃……弗兰克神父制定的种种看似简单其实一点儿也不简单的课程,令这对恋人从一开始的满怀喜悦到渐生龃龉,想当然的浪漫和情调荡然无存不说,甚至使赛迪觉得也许自己与本并不适合结为夫妻,于是决定放弃婚礼,和家人外出度假去了。
当然,这类婚姻爱情题材的家庭喜剧最终肯定是要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尾的,就像神父精心设计的一系列课程,目的并非要故意拆散这对彼此相爱的青年男女,只不过是希望他们经过这番考验之后,能够切身地体会到:让爱情保鲜,婚姻幸福的唯一秘诀,来自于彼此不断付出的宽容和理解,以及相互的关心和支持,绝不是婚礼上彼此深情款款地说一句“我愿意”那么轻而易举。
不过,看别人栽跟头、出洋相,很容易乐不可支,一旦置身于那些琐屑平凡的生活细节中,或许我们都曾有过和电影中赛迪和本一样的冲动、抱怨、失望、甚至怀疑的情绪。
一手制造了种种一反常规的考核内容的弗兰克神父,貌似严厉苛刻,实则充满了温情和友善,真可谓用心良苦。
天才的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以其故作正经的搞笑方式,略带夸张的肢体动作,令影片的喜剧元素大放光彩。
难怪导演在考虑神父一角的演员时,不假思索便敲定了非罗宾•威廉姆斯莫属。
片中还有一位饰演神父助手的小演员,神情严肃地道出一连串拗口的条文,一老一少不分昼夜地跟踪、窃听……,完全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令人忍俊不禁。
最好玩的还是那个让本手忙脚乱狼狈不堪的仿真娃娃,居然真的会从“体内”流出粘乎乎的一堆液体,着实叫人佩服好莱坞的道具师,果然验证了“只有你们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经典名言。
相比那些写实风格的婚恋题材电影,喜剧似乎更受观众欢迎。
与其眼睁睁看着一对佳人变成怨偶,倒不如看着他们历经周折终成眷属,这应该是大部分人的普遍心理。
假设一对新人必须经过婚前培训,考核合格方能持证上岗,显然,这是编导基于目前持续上涨的离婚率而产生的奇妙构思,至于是否真的能够改善,答案只有在银幕外的我们自己身上去实践了。
轻松的故事,有趣的内容,折射出许多现实的问题。
一句话,结婚?
哪儿那么容易!
看了这部篇子,觉得美国的教育体系还真是发达,牧师的职能还真是宽泛。
现在的人越来越浮躁,很多年轻人面对婚姻越来越不负责任,所以有这样的婚前学习真的是非常有必要的!
简评已经简单评论过了。
总结起来就是一部很好的电影,看了这部片子,相信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夫妻会产生强烈的震撼。
起初看电影的时候总觉得这不过是又一场好莱坞的轻松浪漫爱情喜剧,不会有太多的惊喜。
结局视乎也是在开场不久后就能预料到的。
抱着这样的心情懒懒地看起了这部电影。
随着剧情的丰富,忽然觉得这位看似多管闲事的牧师越来越可爱。
真的是在百般刁难吗?
对这对年轻couple, really?
it is time to wed? or just wanna have sex legally? 牧师说,when you start a relationship first thing you go for is the look...开始觉得有意思了,难道不是吗?
很多时候我们在选择的时候都难免不自觉的先被外在的东西所吸引。
when there is conflict young couple intend to solve it by sex...哈哈,蛮有道理。
先用激情浇灭对方心中的怒火。
The course never ends, you decide when.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呢。
电影好像在以非常轻松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些最最传统的东西。
尽管西方社会崇尚开放自由的性生活,但婚前性行为在圣经里仍然是不被推崇的。
50% divorce rate, much higher for those who choose to live together first.显然因为sex的干扰,license to wed已经被打折。
撇开单纯的相互吸引,真的准备好了互相包容承受婚后的一切吗?
两个家庭背景的相容,照顾小孩的责任分担,他/她心目中的好朋友的存在,还有其他琐碎家事真的是那么容易吗?
optimism 是很可贵,但盲目自信过头的话就真的要puke了. 真希望现实中也会有这样的course 可以让我们看得更清楚而不是一味盲目地扎入婚姻里。
很喜欢里面的台词。
no one knows,......but I will know. 有时候对心爱的人也要忍得下心来say no啊。
愿已婚的未婚的我的朋友们都幸福。
记我的第一次影评。
详情见http://natureanger.blogbus.com/logs/10662516.html
到最后还行,相信他们的结婚课程确实可以让他们以后的婚姻生活顺利一些,至少不都是浪漫的幻想,但是还是要说,监听的那一段很不喜欢,不喜欢到了极点,牧师的很多做法很无理,他无疑违法了,侵犯了电影中新婚夫妇的自由,让女主角在男主角面前与另一个男人大谈性爱生活,我能接受的是建议式的指导,而不是影片里这种强迫式的必须服从。
很多人好为人师,看起来不太好,这不是说他们所讲述的道理没有用或者不合理,即使是你一生所总结而出的箴言,很有益,我相信人生奇妙的地方很多时候都在于即使前人教导你无数次,没有自己的感同身受,那样的教育往往在受教者看来过于苍白脆弱了。
何况到底谁能给谁当人生导师的呢?
只有本人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我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所以无法认同侵夺自由的任何方式,为你做人生决定说为你好,这样的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常见了,是裹着糖衣的控制欲,很多时候做善意的事情不代表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也许我对这种事情过于敏感了吧,我相信表达出自己的善意,提出自己的建议,告诉对方这样的好处与弊端,但是让对方相信自己是有选择的,才是真正的尊重对方的表现。
用有选择的方式来,对方未必不会接受你的善意,就像牧师,他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来让他们体会婚姻生活,而不是影片中的这种方式,让我很不舒服。
何况,所谓结局中经历课程所以可以幸福一生的理念实在不能让人认同,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永远幸福,聪明的牧师也不能,两个人珍惜彼此的生活,遇到矛盾积极的去解决才是我认为正确的方向,至于在幸福的路上可以走多远,取决于很多事情,两个人,两个家庭……很多因素的影响,甚至是经济危机都很有可能是许多情人分道扬镳的原因,谁知道呢,以后能有多幸福,能幸福多久,这永远是未知数。
电影男女主相识是因为一段奇怪的开场,但是借助彼此的相互吸引,他们走到了最后一步。
在结婚之前,他们从来没有学着吵过架,或是好好的指责过对方,只是双方互相忍让,有点像花束一般的爱情一样,直到他们学会了争吵,平淡的爱情面前没有完美一说,都只是相互奔赴的结果。
结合我自己来说,我是一个不会因为一件事情马上吵起来的人。
简单来说,我不会马上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当别人在辩论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一般我会想为什么?
我会在脑海里先理清楚为什么争吵,之后才慢热的开始为自己辩护,这样的辩护也只是对一般关系之间发生。
当面对亲密关系的时候,我更多的是害怕争吵,怕自己因为一次无意义的争吵断送了彼此相识的缘分。
也就导致了大多的争吵都是以我的妥协收尾。
当我鼓起勇气坚持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没有人为我改变,”那时的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其实现在来看是错的,没有人会马上给改变自己,如果是,或许只是委屈的接受这段畸形关系,没有表达自己需求的权力,像是被驯化的玩物,缺失了自己独立的人格。
我们大部分情况下不应该以爱的名义苛求对方,因为我们的私欲而委屈他们自己。
直到在结束了一段关系后,我反思了自身的问题。
是人在拥有的时候,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只言片语对别人有多大的伤害或是改变。
你也许只是在一次选择衣服的过程中说黑色这样搭配好酷、你应该独立一些,不要在乎我的感受,要有自己的选择余地,你换件衣服穿的好一点。
也许有一个人在你微不足道的的话语中学会了独立,变酷,而你只是在拥有的时候没有发现这些细微的变化,亦是根本不在乎。
这样的变化不是迅速的妥协,而是双方彼此靠近缓慢的结果,它需要你拥有一个势均力敌的伴侣。
我现在才明白了那么一句话,好的爱情,是彼此势均力敌的一场博弈。
博弈没有输赢,它想是一种动态的变化,同时影响两个人改变相爱双方,往往这样的改变是缓慢的,但却可能是彼此一生的羁绊,双方都会想着好的方向前进。
也许现在说十年太短太迟,殊不知往后余生才是永远的羁绊。
(歌词十年是有一个故事,一个的士司机深夜里拉了一个特殊的客人,是他十年前分手的女朋友,刚上车司机就认出了她,或许是心里一直放不下的原因吧,他并不打算跟她相认,女子上车十多分钟以后改变了目的地,然后很开心地掏出电话,跟电话那头的朋友聊起了,这十年生活中感悟和人生的曲折!
司机就这样静静的听着,眼前飞速的划过十年间一幕幕曾经的往事。
女子挂了电话,两人相对无语……目的地到了,女子下车的时候哽咽着说:“我把我十年的经历都告诉你了,你却连一声再见都不愿跟我说吗?
”男子颤抖着说了声:“再见!
”)再见,才是一声结束的开始,不断的变化却是一生唯一不变的习惯。
恩 有几样东西开车 养猫 遥控直升机 和 婚姻一个个听起来都是很好玩 而且感觉应该也不会难的东西 正常的想 按照我的智商 这点东西 不算什么 可是 真的去做了之后 把坐在旁边的教练吓得半死 家里除了猫自己 所有的地方都被毛抓过 包括自己的脸遥控直升机 刚刚摸到手 还没有真正飞起来 就已经是一堆垃圾柴米油盐酱醋茶 水费电费电话费煤气费物业费 姑姑家外甥的弟弟的同学的邻居家孩子的老师的妹妹得了感冒 似乎也不是很遥远的事情更重要的 对方似乎每次说话都是这些乱七八糟的 再也没有充满激情和浪漫的话如果说 开车可以多去几次驾校专门找人来调教调皮猫 大不了再买一堆飞机配件 死命的造那婚姻呢?
如果真的能看到 那些好玩的有趣的很酷的浪漫的温情的 事情里面的东西 再做一次决定 应该会好许多吧影片还好 不过太过口水 没有表现出那种让人真的会倒吸一口凉气的残酷的现实相比之下 The Devil Wears Prada 和 Dead Poets Society 表现的要好一些 看到里面提到Mensa 有兴趣去试一下
该甜蜜的时候就去享受甜蜜!
不要徒增烦恼婚前试验就相当于假设你的心智一直在恋爱的状态,一直以25岁的心情面对今后发生的各种事情,完全是以静态面对动态,是一种非常不科学的做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夫妻关系的把握应该会更圆滑会善于处理,而不是让一对25岁的新人去面对30岁以后的事情。
而且这个片的情节也太夸张了,牧师放窃听器是违法的,男主角的愤怒是应该的,蒙眼开车还不如设计成蒙眼走路,那样更合理一些。
电影结尾,分明是男女主角在爱的力量下重新和好,其实和牧师没什么关系,如果牧师不搞出这么一出婚前课程,这对新人将会甜甜蜜蜜迎接新婚,感觉牧师就是破坏人家恋情,未果,自我悔悟重新为新人做鉴证。
本片定位美国轻喜剧,但笑点太少,情节不合理,不是一个好电影
偶尔从BT上下的一部,应该是新片吧,Mandy Moore的A Walk to Remember让我觉得她演戏还是可以接受的,随便拿来看看,这部是喜剧,还算好笑,尤其是小人书翻页的那段笑死我了讲述的是年轻恋人面对婚姻的预备,好歹让我学习一下男主角不是很帅但是很高,而且有点傻了吧唧的,选的不错。
不喜欢Robin Williams演的神父,虽然知道作为考验新人的线索还是很大作用的,不过还是觉得搞笑作用多过实际,想不明白除了制造吵架事端,究竟要他来干嘛一对没吵过架,没考虑过孩子问题未婚夫妇,没有过于依赖男友的女孩,婚戒绝不分离刻成绝不放屁,电子宝宝来的考验,换位思考的针尖对麦芒结尾牙买加场景低成本的感人,男主写不出的vow却让女主明白那小卡车钻火圈的动画,入梦一般的清晰,相当可爱甜蜜。
男主写在沙滩上的vow导演没有拍清楚,但是站在那里无辜的男主,大胆的表现自己的爱,即使一海洋鱼,一林子熊……那个傻傻的黑人破比喻,却暗合老公说过的,若水三千只取一瓢轻松好看的美国片,喜欢!
10——6.5分。只能说ROBIN不容易,都那么老了为了赚点生活费不容易呀!
其实结婚也没有那么可怕 我想把所有的婚纱都试一遍
有几个情节还可以
那两个机器娃娃很强啊= =
有些桥段比较无聊,总的来说有点意思
罗宾·威廉姆斯最恶心的作品之一,贱人的角色,非常倒胃口的编剧,如果是我,一定会在一开始就毁掉它。
走不进婚姻坟墓,就只能继续暴尸街头,神父很欠揍……闷片一枚,没什么亮点
就是很普通的一部爱情喜剧。里面有些地方很搞笑。整体感觉微囧。但是最后男主在沙滩上写好誓言站在那的那画面超级有爱啊…
教育人啊
到底是怎么想通的呢?
神奇的神父弗兰克神父无所不在~
罗宾威廉姆斯原来是三四十岁妈妈的菜啊。。。整天给我们放他的片儿分析=。=
相当快乐的电影~~最后那幕沙滩好赞啊~~
cliche
瞎扯淡
不需要最后二十分钟的剧情…
莫名其妙就吵了,莫名其妙又好了……
“永不放屁”哈哈哈。机器婴儿也太恐怖点了吧。。。
无聊的够可以。。我能说我们听说课放的就是这部电影嘛 有点哗众取宠的感觉情节很生硬。。就是不喜欢
那牧师,那女人,都很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