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故事通过人物之间的交叉关系拼接而成。
上小学的妹狗和她的盲人姐姐菁菁, 丧偶的老年水莲,以及高高瘦瘦的“半男娘”竹篙。
其中竹篙是连接人物,她是阿彦的麻吉,是年轻时水莲的女友,和水莲分开后,在餐馆乐团与菁菁相恋。
三段故事大致为:1.菁菁带着妹狗“跑江湖”卖唱,与乐团新来的风琴手竹篙相爱,同样喜欢竹篙的妹狗对姐姐产生嫉妒,姐妹俩渐生罅隙。
2.水莲Lily水莲和阿彦形婚后,水莲和女友阿海,阿彦与男友小马各自生活。
多年后,阿彦染上HIV,发现渣男小马有了小三。
离开小马后,前去探望名义上的妻子水莲。
而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水莲把阿彦误认成自己已经过世的爱人阿海,将他打扮成自己心中阿海的样子。
故事末尾,两人坐在火车站台上,彩虹当空,火车轰隆驶过,阿海想起了自己年幼时和麻吉竹篙在一起,为各自的“性别障碍”烦扰的时光。
这一段有两处挺感人。
一处是患病的阿彦发现爱人出轨后,质问他“有人在等你对不对?
你也在等我死对不对?
”另一处是水莲踩着凳子,颤颤巍巍地取下墙上高挂着的阿海遗像,嘴里念叨着:“挂什么黑白照片,自以为很艺术。
换一张彩色的再来挂。
”3.竹篙认识菁菁前,竹篙在家里布袋戏团帮忙。
虽然很有天赋,但是受到觉得她会分家产的哥哥的排挤。
在竞争对手的布袋戏团,竹篙被阿彦拱上台,和水莲清凉热舞,两人擦出火花。
这段有印象的是竹篙缠住胸部,把妈妈买的蕾丝内衣塞进柜子里,以及她既不喜欢自己女生的身体,也不想要当男生的矛盾心态。
所谓“半男娘,半阴阳”。
涉及到少儿和老年的同性故事,觉得挺好。
才出来的时候就看过了,当时还强力推荐,让朋友都去看。
甚至还将就聚会的场合顺便举行了集体观影会。
当时喝醉的喝醉,调情的调情,只剩下我们三个认真在看电影。
算起来,这部电影看过4次。
一直都没有勇气写下关于它的话。
因为无处下笔,感觉就像是面对一颗跳动的心脏,无处下刀。
当时我们正在兴盛的时刻,正处于故事的第三段,竹蒿和水莲认识并认识自己的时代。
我们没有想过那么多。
我们一大群人,而我是这群人的组织者,是很多故事的始作俑者。
我们举行过盛大的见面会,在操场,在红旗广场,在外面饭馆,在KTV,在空的出租房……请允许我写下她们的名字:群主人妖,管理乱,管理空,管理希,管理笨,KID,帅,陶陶,CK,安贝,珍珍,兔子,仔仔,萨摩皇后柳,咔咔,宝宝,桃,小藏,懒,洋洋……(排名分先后,按照活跃度)那个时候为了当好组织者,我说很多话,搞笑的,不搞笑的。
有点二,但是开心。
当我看过这部电影,我有跟她们讨论过未来的问题,有的人给了我无比坚定的答案,有的人给不出我答案。
最从容的是KID,她总是理性而从容,当然除去某件事,那是我通的篓子。
刀子最后没有温柔抚摸心脏的表面,甚至没有给它喘息的机会,就直接插进去了,我们甚至能听到血扑哧飙出来的声音,就像女孩子听到心仪的对象讲了一个或许不是那么好笑的笑话扑哧笑出声音来,她爱听就是。
导演选角不错,基本上都是新面孔,却真实。
我个人最欣赏的是老年水莲的那段演出。
那种年老,偶尔的欢喜,调皮,甚至失望都淋淋尽致。
火车就是生命,一直在飞奔,没有停下来,过去,现在,未来。
你在火车上看到了妹狗对未来的憧憬和未知,竹蒿对未来的决心而坚定,水莲对未来的绝望和空洞。
年幼,年少,老年……谁都在一路飞奔中跌跌撞撞。
我们也流过眼泪。
我在欢乐的人群中蹲在红旗广场大哭。
后来我们开始离别,帅,萨摩皇后,空她们最先离开……然后现在开始轮到我和KID。
其实我们谁也无法预测未来,就像最后我和希,故事一点一点在更改。
始终是太残忍。
电影太残忍,最残忍的原因是因为赤裸裸的真实。
从懵懂的开始,到迷茫的探索,到认识自己,到不确定下一步怎么走。
漂流,跌跌撞撞的青春。
不断触礁,受伤,再上路,不管别人怎么说。
我很喜欢导演的剪辑方式。
由火车来连接,先讲开始,再告诉你结果,然后再讲述过程。
更好剖析了心理,让刀子更利落得插入观众的心脏。
我们现在还在彼此温暖着。
彼此爱着,跟爱情无关的爱。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一直在听魏如萱的《困在》,反复。
就像我现在反复发着烧。
看完第一遍的时候,我有恐慌过,急切寻求安慰的答案。
第二遍看完的时候,我拥抱了观影三人组的其他两个。
第三遍看完的时候,我亲吻了小翌,然后微笑。
第四遍看完的时候,我默默无语,关电脑,苦笑。
我们已经不在一起,说好可以做亲人,却开始隔阂,我始终是嫉妒的。
但那三年的我爱说话,爱傻笑,很骄傲,很开心。
我很害怕现实,我很害怕年老,你懂的,乱。
写到最后忍不住落泪,为了我们漂流的青春。
看完之后意犹未尽…还想更多的知道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迷茫、快乐、阻碍、伤心、平淡。
有时候觉得演技这个东西不用特意说,因为可以一口气看完,并且没有任何违和感,他们就是他们已然是最好的证明。
初始好奇,后来被影响到,好像也感受到盲人姐姐的无助与脆弱,想陪伴妹妹但有心无力;也理解妹妹真的是年纪太小还是一个需要被爱但也会忽视爱人的阶段;感受到了人到暮年伶仃生活的寂寥,"反正也活够了""我还能去哪儿呢"(说真的,是有一刻看到了老年的自己😢)最后两位老人坐在长椅的画面给了我些许安慰,总能找到活下去的意义。
年轻的时候漂亮洒脱,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不如先放下对未来的忧虑,就好好享受体会当下的活力吧,这一次也仅有一次的人生。
ps:竹嵩真的好帅,死神少女里就很喜欢😍这里也很喜欢最后在车厢遇见成年的妹狗,这个时间线有点搞不清…中间撑死也就过了12年吧不过这都不是问题啦还是值得一看的!
《飘浪青春》是众多国产同性题材电影中比较独特的一部。
电影中第一个独特的气息是闽南语和传统戏曲,丝毫不突兀,充满了柔情。
另一个独特不是指风格,他的风格和其他小清新台湾电影相差不大,柔和昏暗的光,湿润的气息以及干净的面孔;也不是指和电影带来的观感,压抑和舒畅交错进行。
而是它的情节设定。
在《漂浪青春》中,主角们第一次不再对自己的身份和感情质疑,也不再为别人的歧视而感到羞耻。
他们坦然甚至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爱人,超越了性别的隔阂。
在那个年代,就已经进行了一场神奇的“形婚”,在婚礼中,青春显得格外年轻,和无力。
电影讲述了三个人的人生,并和观众所期待的那样,将所有角色联系起来。
每一次火车经过隧道,就是一个故事的开始,和另一个故事的结束。
从盲女的歌声,到手风琴抑扬顿挫的奏鸣,到无声的风声。
这部电影中,是没有绝望的。
看不见的箐箐和妹妹相依为命,那个有着深红色传统家具的家,每每镜头扫到那两个木质沙发座椅,总让我想起幼年时期。
在小学生妹狗眼里,姐姐抢夺了她的爱人。
在竹篙抱起她涂抹掉粉笔写就的名字的时候,她伏在竹篙身上,从竹篙衬衣口袋中掏出她抽的香烟,她知道这个人变成想要依靠的人。
她不是一个女孩,而是一个女人。
为了爱情,不惜伤害自己的亲姐姐。
最终她仍然没有放弃,在成年之后推开那扇保护了她十多年的家门,听到那个熟悉的声音,她依然心生悸动:我一直在等你们。
倒不如说,我一直在等你,竹篙。
哪怕我们不能在一起,哪怕你爱的是我的姐姐。
我等你。
妹狗坐在火车上,看见了已经身患老年痴呆症的美莲和身患艾滋病的阿彦。
那场红艳艳的婚礼上,箐箐和竹篙唱着歌。
两个人的婚礼其实是四个人的。
美莲的父亲应该很早就知道女儿的心,只是他不能理解,他默许了这场婚礼,在多年以后,婚礼的新郎和新娘真的携手度过余生。
但那并不是爱情,只是相依为命。
他们爱情的终结不管出于什么理由,都是同样的结果。
看到这里不免心生质疑:难道同性之间的爱情都要用这种方式结束么?
无论是死亡将你我分开,还是疾病将你我分开,或者是“不爱了”将你我分开,最后都是孤独来陪伴。
难免心生凄凉,但看到美莲心心念念喊着阿海的名字,又想到,是依靠这样的想念才支撑下去的吧。
如果我的生命也终结,那就没有人能够想念你了。
故事中所有的人寻找的是在漂泊中的归属感。
故事中也反映了庞大的情感缺失。
比如妹狗和箐箐的父母从未出现,比如竹篙的父亲从未露面。
而他们现存的亲人也丝毫不能对他们的情感做出保护。
可是这种缺失却并没有带来他们追求归属的迷茫。
相反,他们坚定地决定,自己要牵起谁的手。
甚至连妹狗这样一个孩子都做出了选择(选择了寄养家庭)。
我并不知道,影片的名字有何深意,现在突然明白,青春的另一个定义,就是在漂泊中做出选择。
轨道的尽头,是竹篙背着手风琴,背对着我们,陷入一片黑暗。
在所有看过的LGBT电影中,这部算得上是差强人意。
影片由三段独立的故事组成,聚焦小城边缘人群,由台湾导演周美玲所执导。
作为其“同志三部曲”中的第三部,这部的主题是红色。
前两部分别是《艳光四射歌舞团》(Splendid Float 2004)——黄色,和《刺青》(Mandala 2007)——绿色。
虽然色彩的渲染更为浓烈,但影片的表达却是相对平静简洁的。
Ⅰ第一段故事,讲述了八岁的妹狗每日要带盲女歌手姐姐菁菁去茶室卖唱,遇到了新乐手竹篙。
竹篙虽是女性,可从打扮到做派都是男性的模式。
妹狗对竹篙萌生了朦胧的情意,可是竹篙爱的却是姐姐。
菁菁就这样,相依为命的姐妹二人,因一段感情的介入,给妹狗徒增一段新感情的同时,也让她和菁菁分离。
而妹狗无意间目睹到姐姐和竹篙亲热的场景,更是成为了她抹不去的心结。
直到最后,她被送往一个条件优越的大户人家寄养,而送盲目姐姐的任务也由菁菁所替代。
竹篙第1段故事始于铁轨,止于铁轨,在火车的飘动中营造出一种诗意和悲凉的质感。
Ⅱ第2段故事,年轻时的水莲选择和同志阿彦结婚,以此来掩人耳目。
等她垂垂老去时,伴侣阿海已经不在人世,这时罹患艾滋病又遭遇爱人背叛的阿彦投靠她这法定的老妻。
水莲此时却将阿彦误认为阿海,要他留在自己身边。
而他们的晚年生活,像他们的命运一样凄苦,药物的副作用,异装打扮时被他人欺侮,不能像老夫老妻那样相互扶持,相伴相依,厮守到老,有的只是没有尊严的孤苦无依。
Ⅲ第3段故事是我最喜欢的一段。
竹篙,青春的年纪,她却只愿意和女人气的男生阿彦来往。
发育的胸部令人气恼,向女生表白又被拒绝。
直到遇见夜市舞台上光彩照人的水莲时,竹篙才懂得了压抑在内心却又难以捉摸的情愫。
看到发育的胸部 真是懊恼而她对抗这些的手段,除了缠胸,男生的打扮之外,更是将母亲送给她的那些bra通通扔在一边。
与水莲在雨夜的车厢驾驶里激情拥吻,她才找到了与自己身体不相符的爱恋。
从试探到相吻不喜欢自己女性的身体,但是又不想当男生,模糊不清的取向,两个女孩都在怀疑对方是否喜欢花枝招展的自己,或是半阴半阳的自己。
青春炽热的躁动在她们各自的内心里暗潮汹涌,但现实生活却让她们处处遭遇禁忌和阻碍。
戏台上下 她们是那么相似然而,爱就爱了,管它是男是女呢!
最后,当背着手风琴的竹篙矗立在飞驰的车厢尾,当独自坐在窗前的妹狗看到年老的水莲孱弱地寻找座位,三个不同人生阶段的人交织于同一时空,共同诠释出青春漂泊与流浪的底色。
音乐香香-许景淳
距离午夜还有若干时段 我观掉播放器 没勇气等完电影最终的音乐结束话说最近看的乱七八糟的电影也有若干部 只有这一部才突然有了点堆字的念头 虽然 我也不知道要堆些什么的好就好象影片中火车驶过 男A在自言自语 我要去哪儿 我也不知道我要去哪儿周美玲,看起来是拍同志电影上了瘾 所谓六色六部 04年的首部什么什么歌舞团并无反响 07年的《刺青》 无论是在台湾还是大陆的各种官方私方论坛 很是小火了一把。
凭心而论 《刺青》浩大的宣传声势中 除了杨丞琳的出位情戏 实在是部很令人泄气的片子。
于是,08年的春天 《漂流青春》再一次从周美玲的手里诞生 介于我对于《刺青》长久的偏见 对《漂》也一贯采取了无视的态度直到所有人说 看吧 《漂》胜过《刺青》起止几倍的出色 在没看影评没了解过任何剧情的前提下 我决定冒险一次 等到了事实告诉我 这一次的冒险还算值得但是说不出话来 在片头幽怨的歌声响起 我就知道了这类文艺片的大致走向 以及它将带给我怎样的夜晚。
但目前看来 还是有点低估的意味。
或者是 它的所有情节都实在太现实了 现实得令人措手不及 这种现实主义在文艺片特有的画质和影像镜头下被夸大地变形 造成的情绪必然是如同被一个突然的巨大打击击中 一段时间内只会呆滞 只有缓和之后才会突然间地感到剧痛 三段式叙事中 最出彩的部分无疑是第二部 有些官网上的评论是“感人的黄昏恋” 笑 不知道是影评人没看得懂还是其他 的确 这部片子的很多一带而过的情节若非了解背景是很难看得清楚明白。
年轻的水莲同女友和小彦及其男友不过是近几年突然流行的“形式婚姻” 很多年之后,水莲的爱人阿海死后,水莲处于疯癫的状态,恰好在此时 小彦由于染上爱滋被男友抛弃 于是小彦---此时已经是老彦了 准备死前看看自己的老友也是形式法律上的妻子水莲, 却被疯癫的水莲误以为阿海回来了。
或者她根本就不承认阿海的死 。
电影中一个细节,水莲在误以为“阿海”回来后,尽管已是颤颤巍巍的老太婆却一直都重新戴起各种不同的耳环。
这是怎样的爱 老彦闭起眼睛会想起几十年前他们四个一起结婚时的情景 因为青春 因为年轻 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不看 以为幸福就是长久 都以为你可以一直陪在我身边 爱的人会死 不爱了会离开 可是有谁可以一直永远都在。
这是影片中老彦发出的疑问 老彦对着水莲喊,你醒醒吧 我不是阿海 他们都不在了 没有人可以一直都在。
他却只能选择陪在水莲身边 两个病人走完最后剩余的一点时间 很多情节很感人 无论是cosplay的情节还是很多不经意的台词 我承认最后看到老彦送给水莲一条挂着发病时紧急联络人标签的手链时 眼睛水会存在 因为那时水莲幸福眼神太伤人 在她那个疯癫的世界里 还以为这是她爱了一生的那个死掉的阿海送她的礼物 。
而老彦正是清楚水莲的这种心态 才要把那个紧急联络的卡片以这种方式交给水莲 他知道这样水莲就永远不会摘下来。
如果说这是“黄昏恋” 实在是搞笑了 试想一个P和一个小O 能搞出“恋”来么 这种官网的说法实在对情感以及影片的巨大亵渎另一个角色竹篙无论从哪个角度或者歌声表演都实在是春春的翻版。
当然我相信这并不是刻意或者影射(笑) 。
很奇怪的是这次我竟然没觉得竹篙和盲女的恋情发展得突兀。
实在是个进步。
话说这TP之间莫名其妙突然就爱得死去活来的狗血情节无论是《刺青》还是《蝴蝶》甚至《今年夏天 》等早已经是种国语片的通病了。
或许影评中的现实性也包括了这一点意义。
无论如何 周美玲依靠着《漂流青春》在各大电影节上收获颇丰 也算是08的不枉一年。
的确 从立意到角色到叙事方式乃至拍摄手法 《漂》进步得令人惊奇 我不能说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片 不过至少 绝对不是部烂片我们老了之后是怎样 没人知晓 会不会有水莲或者阿彦的悲凉 也无法定论 我们将怎样反复回头看青春漂泊中的恣意妄为 那些爱过的 流逝的 伤害或者欢笑 。
或许这正是周美玲企图告诉观众的最主要意图吧 也正是漂流青春题目本身的含义所在 时光的对比穿梭中 我们能否成为被上帝悲悯的幸运那么假设倘若我以为我爱你 可不可以允许我对你说 「我陪你走到最后 能不能不想太多 会不会牵着手 晚一点才到尽头」
少年竹蒿 我一直在想。
要从哪里开始说这个电影。
导演很巧妙的把少年的部份放在了结尾部份,第三段。
而不出所料。
每个看完的人都喜欢这一段。
第一段看完其实还未来得及做任何思考。
第二段看完满心满眼的苦涩堵在心里。
只有第三段是让人欣喜的。
我们的少年时光。
大概就是因为充满对不可知的未来充满了期许。
少年里那一些故事都在黯淡的天空里灼灼发光。
让人满心喜爱。
少年时的竹蒿的造型极像蓝色大门里的桂纶镁。
晒得挺黑的皮肤。
剪得很短很短的短发。
平平的胸。
对于自己的取向带着迷惑不解,微微的罪恶感。
却对现实对于未来有着莫大的期待。
她不开心时的抿着的嘴角。
她大笑时露出的牙齿。
她害羞时微微垂下的头。
细微末节里,渲染着一段耀眼的青春。
“阿彦。
我们在一起好不好。
” “啊?
” 这段少年时光从火车上这一段对话开始。
阿彦是一个gay。
娘娘腔的受。
他问竹篙为什么喜欢和他在一起。
竹篙答:“因为你比较像女生。
” 似乎是这样的。
很多人一开始就发现,自己比较喜欢和谁呆在一起,男的。
或女的。
可是。
她们也会困惑。
我为什么会不喜欢男人?
所以她问阿彦, 我这样到底算男生还是女生?
阿彦也不知道,阿彦答她,要是你真是男人就好了。
竹篙很无奈的说。
对啊。
所以小君去找了一个真正的男朋友。
自己喜欢的女生却喜欢真正的男人。
这是所有少年的t里觉得最悲哀的一件事了吧。
少年时的竹蒿还有一件事很在意。
就是自己的身体。
妈妈买来许多内衣,担心她的发育。
其实她并不是发育得不好。
穿上bra后。
还是很像女生的。
但是她很厌恶这样的身体。
“这次还买了蕾丝的。
” “哇。
这么大,好恶!
” 她扔掉了bra。
拿出了抽屉里的白纱布。
这一幕,怎么看。
怎么真实。
到后面她和水莲在卡车里躲雨的时候。
两人试图第一次亲热,水莲的手刚触到她的衣服。
她一把扯回来。
“不能脱” “我不喜欢我的样子。
” 可是等到水莲问她。
那你喜欢自己是男生还是女生。
她犹豫了一下。
说,还是喜欢自己是女生。
当两人亲吻过后。
她笑得很纯粹。
很开心。
竹蒿发现,原来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是人和她一样。
还是有女生喜欢她这样的女生。
清晨她和水莲坐在卡车后座上。
背后是蓝色的早晨的天空。
她说 “我以后会离开家。
找一个我爱的女生。
” 说这话时。
她的神情带着期待向往还有少年时倔强的坚定。
那一瞬间。
我简直太喜欢她了。
水莲啊水莲。
老年的水莲演的入木三分。
这个一晃而过的镜头。
几乎却成了开启众人回忆青春的钥匙。
她曾是那么美艳的水莲。
第一段完结时,是成年的竹蒿和自己的爱人菁菁在台上唱歌。
那似乎是一个婚礼。
镜头很自然的移到了婚房。
新娘和别人在亲吻。
那人明显是一个t。
她叫她阿海。
门突然被打开。
进来了新郎和伴郎。
新郎竟是阿彦。
第三段里的少年阿彦。
在第二段是水莲的新郎。
看完两人在亲吻。
阿彦笑着说:“哦,你亲吻我的新娘,来我们也亲。
” 说罢,两男作势要亲热。
看到这里晃然大悟。
那是许多同性恋走的过程。
找一个gay结婚。
满足现实社会对自己的要求。
私下却和相爱的人住在一起。
一开头就给出这样的结局。
导演明显是给甜头再给棒槌的。
果然。
镜头马上就出现了老年的水莲。
还有阿彦。
这时候。
阿海已经死了。
水莲耆耆之年,思念之甚。
患了病,直把回来找他的阿彦当作了阿海。
阿彦得了爱滋病。
相守多年的男伴却已耐不住寂寞。
重新寻找了小亲亲。
年老色衰的阿彦赌气出走,回到法定妻子水莲的身边。
他的确是一个别扭的受。
动不动就甩手走人。
却又忍不住想给爱人打个电话。
在电话这边却听到那把年轻的声音。
他终于彻底死心了。
那一幕很是惊心。
老残病弱的他抓着电话说不出话。
而脑中是黑暗那两具鲜活的肉体。
如果爱,只是为了情欲。
不是为了相守。
那我们老了怎么办。
我和宋小queen为此感慨了很久。
我说,以前别人听见我说我不愿意结婚总劝我。
说年少夫妻老来伴。
你总得找个人陪,我不当一回事。
可我看到这一段时。
我骨头都冷了。
水莲在警察局里阻拦阿彦说他是她老公。
因为她以为是阿海。
她说:“不要在外头这样说。
会让人非议的。
” 接着对警察陪笑说:“她是我的好姐妹,来接我回家的。
” 还有她非要把阿彦打扮成一个女人。
她说,这样我爸看到你,就不会说你是男人婆了。
只短短两幕,就知道,不管怎么掩饰,两个喜欢同性的人都不能光明正大。
这一点,在阿彦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心甘情愿打扮成女人陪水莲出外散步被几个年轻人取笑变态,还被推倒在地彻底的暴露了出来。
是的。
不管是什么年代。
人言可畏。
所谓的道德观。
社会观,都像一条无形的罪恶绳索。
紧紧箍在了他们的脖子上。
他们自以为活得很洒脱。
一直到脖子的绳突然被扯紧时。
才发现自己对抗的无力。
第二段很苦。
苦得说不出话来,每一个镜头都带着可以触动难过神经的气味。
轻轻一碰,就会觉得心酸。
导演的第三段里。
把年轻时的水莲演绎了出来。
那是一个为讨生活。
和父亲搭戏班唱歌舞戏的女孩子。
她一出场就香艳万分。
把少年竹篙叫上台来合唱。
大跳贴身舞,笑得很妩媚。
台下一个女生。
和竹篙一样的女生生气的扭头而去。
水莲的笑容凝在了脸上。
竹篙打电话给自己喜欢的女生想一诉难过,却被对方兴奋的告诉自己 她喜欢的那个男孩约她去看电影,还说他们有亲热举动。
竹篙失落的放下电话。
然后便遇到了难过的水莲。
她说跟朋友吵架了。
她说。
舞台上就是演戏。
就是讨生活。
为什么要当真呢。
这一段台词可以看出来,就是跟之前那个站在台下冷冷看的女生吵的架。
她们去飚车。
夜里的风和路灯,显得她们很快乐。
当大雨他们躲在卡车里,我一直在想。
他们不会是要发生什么故事吧。
当她们亲吻时我有些微微的失望 大概在我道德观里。
不管是同性恋或还是异性恋。
都要有起码的忠贞。
水莲明明这时有女朋友。
我并且还一厢情愿把她当成阿海。
那这样和见了一面的人亲吻算什么呢?
可是看到后面我才明白。
水莲是竹篙的启蒙老师。
她只是让竹篙明白。
原来两个女生之间是可以两情相悦的。
她并且也告诉了竹篙 “你当然是女生。
你只是一个不喜欢男生的女生。
” 那一个亲吻过后,两人很纯真的开怀大笑。
让之前那一些旑旎变成了释怀。
竹蒿:“可是,女生可以爱女生吗?
” 水莲:“怎么不可以,爱就爱了。
” 她犹豫了一下又说:“可是你会喜欢我这样花枝招展的女生吗?
” 竹蒿点头说,“会啊。
---可是,你会喜欢我这样半阴阳的女生吗?
” 水莲笑笑,温柔的说:“当然,我本来就喜欢这样的” 然后她们亲吻了。
她听到竹篙说会离开家去寻找一个真爱的时候。
也很坚定的说,我也要找到一个爱我的女生。
如果她知道她的老年将在思念和慢慢失忆中度过。
她还会选择这一条路么。
或许不那么宿命。
我想,她还是会。
她是一个那么勇敢坚定大胆热情的女孩子。
也许和相爱的相守相知的那一些时间已抵得过晚景凄凉。
妹狗及菁菁。
妹狗后面也喜欢女生。
百度里说,她变成了一个很理直气壮的P。
爱就爱啊。
有什么不可以呢?
她站在班里这样对那个t说。
年幼的她。
爱慕竹蒿把她高高抱起擦试墙上的粉笔字。
初见竹蒿时,还学她抽烟的样子,把铅笔叨在嘴上。
因为姐姐和竹蒿亲近而不开心。
以为姐姐把她送到寄养家庭是为了独占竹蒿。
她有一个盲人姐姐。
所以她有一颗过早成熟的心灵。
可是在感情认同上。
她没有丝毫犹豫,因为没有人教过她,女生就一定要喜欢男生。
为什么女生不可以喜欢女生呢?
当她半夜醒来,看到姐姐和竹篙在亲吻时,她只是生气姐姐真的和竹篙在约会。
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就像我一直关注的,网上的一个叫三男一宅的博客。
两个男人一个儿子。
那的小男生肯定会觉得,两个男人在一起生活也没什么不对。
很自然的认同了这一种关系。
竹篙这时候已经成年。
(我比较喜欢她少年时的样子。
) 她长大后,变成了一个温柔细心有担当的女人。
她会慢慢靠近她喜欢的女生。
搀扶她。
会在菁菁难过的时候,抱住她,对她说:“你还有我啊。
” 会在她惊慌无措的时候,及时出现。
紧紧的拥抱她,给她力量和依靠。
当已经是高中生的妹狗告白被人拒绝后回到寄养家里。
她看到是数年过后的自己年少时喜欢过的竹篙和自己亲爱的姐姐 双手仍然紧紧的握着。
那样的坚定,牢固。
她眼睛红了。
这是第一段里最大的闪光点。
-------------------------- 这个片子比刺青好太多,我差点都不敢相信这是同一个导演导的 那感觉就像陈凯歌导霸王别姬和无极一样。
竹篙真是年少时喜欢的少年模样 白衬衫 凌乱的短发 不太精致 却干净又阳光 懵懵懂懂 喜欢 又不敢说出口 对未来的世界憧憬又无望 多像那时我爱的你啊 长大了的竹篙 还是没变 还是喜欢女孩儿 还是男士打扮 只是原本的阳光更加的沉淀 多了丝忧郁 喜欢的人就在身边即使有些窘迫你拉琴她唱歌也是人们所说的神仙眷侣吧她们的青春也是大多数人的青春她们的人生也是大多数人的人生简单却不单调 烟火气三个故事打乱时间轴 却很有新意喜欢这样朴实无华 却让人忍不住回忆的电影
少年时代的竹篙最好看,笑起来浑身上下都透出光来。
哪怕负得一身不可名状的少年愁,也像那像台风天,呼啦啦一阵就过去了。
冲凉时她脱下上衣,屏幕前的人也跟着呼吸不均起来。
但镜头反而就在此时低眉敛目,终究只照见腰部那一寸哑光的微黑肌肤。
后来她总算提起胆来试穿妈妈买的蕾丝胸罩,镜中赫然照出的一蓬粉茸茸的少女乳,像春天里的蒲公英,呵口大点儿的气,就漂散了。
她登时不愿与自己相认了,孩子气的哇哇大叫起来,这么大,好恶。
连水莲都笑她,女孩竹篙,不喜欢自己身体的女孩竹篙。
水莲不像竹篙,她戴假发,化浓妆,挺着那对熟透的热带水果在舞台上辣舞,沉甸甸的香砸向台下青衫少年。
这对丰乳像深壑,埋得进爱人的头,也藏得下女孩儿家宝贝的小零碎(她不知道,这个习惯将伴她终老)。
从娇俏小绿,再到潋滟水莲,周美玲似乎要蓄意打破大众眼中关于女同志的想象——那些个生硬、尴尬的条条框框(短发?
平胸?
没男人爱?
)。
她们也可以很女人,生鲜热辣,情欲勃发。
在小绿的故事里,性向的启蒙还得溯源至一段童年往事。
而水莲干脆连理由都不再需要,只凭一份浑然天成,一腔原始激情,以有限的肉身,探索无限的女性爱欲疆界。
所以也是水莲,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但,谁知道呢,于她未必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地老天荒。
青春再多一次,也且痛快失足一场,“以爱欲兴亡为己任,置个人死生于度外。
” 一部《刺青》骂声四起,我却爱它台味十足和俊俏小梁——那是西门町味道的艳异视觉系。
《漂浪青春》更是将本岛情怀做足,台妹,酒馆,布袋戏,手风琴……菁菁的台语歌更是轻远悠长,配合延伸的铁轨和晃晃荡荡的老式车厢,将时光的影子无限拉长如同一场乡愁。
菁菁又盲又弱,拖得整个第一段都走起了老套文艺戏路,但那隽秀五官分明是又一个小梁,周导演的口味呼之欲出。
审美是一条细且亮的光之线,后面可能牵连着一小团八卦阴影。
除去乐师爱歌女,第一段里,还是邪气兮兮的小女孩妹狗比较令人玩味。
被竹篙高高抱起来时,妹狗偷偷用手轻触她的胸,隔着薄薄衬衫。
接着她满意并且幸福的笑了,邪恶的小种子,恣肆的小种子。
后来呢,后来么,管它会开出什么花。
时间的汤汤大流里两岸茫茫,就这样漂浪而下吧。
第一次看这部片子的时候还沉浸在前任女友去结婚生子一个人打算孤独终老的心灰意冷里,而第二次看,是跟你一起。
内心诸多感概,爱让人变得勇敢,自信,坚韧。
昨晚上看钱多来的日志,念给她听:不管天塌地陷还是你爹妈我爹妈不愿意还是你丢工作或者我失业还是生病还是中大奖还是捡到钱还是将来你我各自功成名就或默默无闻还是一方发达一方依旧闲散还是你又骗了我我又过分欺负你还是不小心出轨了还是我做糊了菜你忘记烧早晨我要喝的温开水还是彼此有些倦怠还是任何事情将你我伤的鲜血淋漓奄奄一息,只要活着,我们会一直在一起。
看太久了 这个好像还可以吧
看第二段的时候好心酸,几欲不忍……
赵逸岚帅的太自然 死神少女里李优的表现也不是盖的
从剧情架构镜头画面台词表演各方面来讲都无比做作,拍好点也行啊,可拍得也毫无美感,超级难看。
还行
個人不是很喜歡
现在是随便翻本台湾片都逃不开拉拉了是么
周美玲的电影看不懂啊看不懂
感觉很一般
起码里面的T比刺青来的好看多了
拜拜啊,我的爱人!!!
纯《刺青》姐妹篇么
水莲那一段看的很难过。
最后一段还好,但也要人耐着性子能走到那里。矫了。
没看出那里好看、、、、
中间闷闷的,演技一般般,不过,那个竹竿儿挺帅的。电影3星,竹竿儿1星,肿共4星。数学真棒!
平平无奇
我喜欢女生,可是我不喜欢自己的样子。可我也不希望自己是男生。我只是个喜欢女生又不喜欢自己身体的女生罢了。
10/02/12 演MAY的小姑娘就是《刺青》里童年的小绿呐^^喜欢这种风格呐^^
真的很不错,竹篙真的好帅,第一个故事真好,第二个让人感到命运无常,最后一个又太短了,仿佛导演就像告诉人们青春是很短暂的。现实的电影,真的是太现实了。PS竹篙和菁菁接吻的时候我好激动啊,下面都沸腾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