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只能给三星,因为我觉得靠不真实的故事去传达理念是很投机的。
我理解作者想说什么:强奸文化、女性不被相信、女性不被听到、女性难以诉说。
这些也许都是真实存在的,但如果故事里的女性甚至人都是不真实的,则只能说是肤浅的意识形态宣传。
到底是不是真实的?
因为人都有自己真实的社会经验,但要真的理解是不是真实的却需要先放弃立场先行。
这是很难的吧,如果是一年以前,我天天听各种女权理论的时候看,一定会给五星的,因为太说到心坎上了,这就是我说的投机。
我粘贴一段很能表达我最近对女性主义电影和书籍的感受:“女权主义者质疑对女性自我表达的多方限制,痛斥自我牺牲的信条,抨击父权制宗教,并建构起女性受压迫的理论模型;然而她们对社会的愤怒和证明自己正当性的需要常常使她们脱离写实主义,变得过于简单化、情绪化、沉溺于空想。
她们用小说作为载体,刻画遭遇不公正的女性人生,要求对社会政治制度进行改革。
”(《她们自己的文学》)。
/看了两集,觉得故事有点扯,但是镜头很好。
故事扯表现在比如那个老公的表现就很没人味,人味的意思就是太教科书了不像一个真人,从一个教科书的爱老婆表演到另一个脆弱的被出轨老公的表演,包括他们的家庭生活,就不像真实的人生。
/真的好好笑所以妈妈是写了一本色情小说吗?
/我理解到现在第四集还是乔纳森妈妈写的版本,所以虽然很不合理也忍着看下去,但是为什么凯瑟琳两夫妻就没办法好好说上几句或吼出几句事实呢?
拍成台剧韩剧那样一个屁大点误会要一辈子去追悔。
这种为了写一种女性视角强行安排冲突到不顾现实到底说明什么?
说明样板戏比较容易,说明艾莉丝门罗不愧是艾莉丝门罗吧。
/那个丈夫塑造得都有点离谱了,就这样笨的人,一个得奖的调查记者最后还是被他赶出去的?
/最后对丈夫的控诉也很好笑,丈夫释然难道不是主要因为证明了妻子不是那个见死不救的人?
单纯出轨怎么可能闹成这样?
以及被强奸会得到同情出轨不能原谅又是什么女性不愿意面对的道德观念吗?
是厌女吗?
以及可见的在当时的英国性纯洁本身已经不是什么重要问题了,何至于妻子如此难以启口解释哪怕是发个短信?
还有太多不合逻辑和人性的问题了,要不是摄影和演员这些硬件,这部剧真的很难看下去。
7集,到时不长,但是怎么着也得几个小时。
喜欢电影的人,最讨厌的就是,花了时间,看了一部非常不如意的剧。
因为好的剧太多了,而时间是有限的,普通人工薪族就更有限了,把如此有限宝贵的时间投入到看完令人生厌的剧上,真的会令人非常懊悔。
那这部剧,能给你什么?
1、前三集拖沓冗长的,絮絮叨叨,因为每一个演员不说话的时候,旁白就这么突兀的冒出来了,真是怕观众看不懂角色怎么想的,导演费尽了心思。
2、尺度,堪称教科书的尺度,不信你看下边图片;3、人畜无害的老人,扮猪吃老虎,假意善良,却有计划,有心机的打报复“仇人”,有时候竟有种复仇的爽感;4、父母的爱,年轻人的自由放松,三十如虎的少妇和朝气蓬勃的少年的干柴烈火,夫妻貌合神离没有爱的典范,家庭男孩养育的典型创伤,职场的貌似友好实则处处陷阱,人生放松埋雷的可怕等等
尺度是真的有尺度,不信你看!
很多影评人,都打着大魔王的破尺度来宣传,真不知道看了没有,大尺度的不是大魔王好吧,是其他演员。
这部剧就如评分一样,一般吧。
开始打动我的是,第四集。
白纸一样的男孩,并人妻的性经验折服后,竟然想着跟她一起回伦敦,想要的更多。
而人妻只是想要短暂的一夜情而已,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开了荤之后几乎没有能控制自己的。
最后再乔纳森拼命的去旧尼克的时候,回来已经精疲力竭,快要溺死。
而女主看到了乔纳森海面上求救的双手之后,眼圈渐渐泛红,噙满泪水,竟然选择沉默。
她竟然选择沉默,看着他溺死,来摆脱这个想要缠着自己的人此刻的腹黑程度,真的让我倒吸一口凉气,人心的黑暗程度真的让人打冷颤。
难道真的都是工具吗?
后边就是老头有计划,有预谋的到处向女主周围人散播女主不为人知的秘密然后毁掉女主的工作、家庭、婚姻和亲情的故事了。
真的不能小看这些老头了,拿捏起20多岁的少年犹如砍瓜切菜般小意思。
好了,就这些吧,还差第7集没看,看完了再来补充吧。
更多的是个人记录吧,也不算影评,不喜勿喷,谢谢。
一开始还觉得小说视角和现实的交叉叙述很有意思,有点悬疑剧那味了。
后面发现越来越不对劲。
首先,正常人看到这么一本无来由的丑化妻子的小说和几张不雅照片不应该质疑它的真实性,好好听伴侣解释吗?
一开始对妻子表现得无比关爱的丈夫在看到照片后无能狂怒表明男人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性能力了。
他愤怒的点就是竟然有别的男人可以让妻子这么爽!
所以最后得知他妻子是被qj后他如释重负。
这么看呢,他和那个早泄男的行为逻辑是一样的。
一个通过对妻子冷暴力并完全背叛妻子站到老头阵营来报复妻子以平衡受伤的自尊心;另一个通过qj手无寸铁带着还带着小孩的少妇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抚平被女友丢弃的伤痛(估计他和女朋友分手也跟他性无能有关)。
简单来说就是用下半身思考。
其次,就算没有最后一集的反转我也不觉得女主角前几集做的那点事足以让她被这么对待。
看剧的时候我还想婚内出轨而已至于吗?
后面几集应该会揭露她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导致早泄男的死亡吧?
没想到最后一集给我来这么一出……都快2025年了,还搞完美受害者这一套呢?
还好最后女主角没有原谅丈夫把这剧的三观掰回了点,他俩这婚是真该离。
最后,有点搞不懂女主的儿子Nick。
这个角色也是很不讨喜,我最怕生出这样一个厌女的废物了。
真不明白家境优渥父母正常的他到底是怎么长成这样一个干啥啥不行,xd第一名的废柴的?
难道就是5岁时因为目睹妈妈被qj然后ptsd了?
可是这哥完全忘了这回事啊!
老头最后忽然良心发现放过Nick也挺牵强的,前几集也没多少伏笔描写他和老伴的儿子人品有问题呀,除了他女朋友妈妈打来的那通电话。
还有这俩好像都是教师吧,又是怎么教出一个qj犯的?
总之,这部剧真的乏善可陈,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把小说里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旁白直勾勾地表述出来了。
看得很入迷,从第二集开始大概就知道Nancy 的故事是什么样了,一直在想不至于因为怕affair暴露就不顾人死活吧……可能是先入为主,Catherine 这边的故事也觉得不够完善,怎么就强奸犯还要救她儿子了?
Sasha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给个说法不就佐证Johnathan 是个什么人了吗,非要搞这种两边故事都编不圆……就为了揭示Stefen软弱拖了这么多年才拿着因为儿子去世几近physcho的老婆写的书去报仇;揭示Robert 以为saint Catherine 出轨之后怒不可遏的大喊“我就知道你是个婊子”,以及知道老婆是被强奸的之后长舒一口气,折射他对自己性功能的不自信;揭示Nick被过度保护过度宠爱还觉得母亲不理解自己不爱自己,反智到只能做百货店导购还不好好做,被陌生人说母亲不爱自己就od到中风……Nancy 和Catherine像两个威风凛凛的母老虎,咆哮着保护自己的儿子和家庭(软弱无能不吭声的老公。
这么女性向的剧不知道要有多少baby boy破防了……这么看来,讲故事的目的已经不是讲故事了。
故事没讲全乎,各种话题倒是起的不少……
很不错的一部剧,把这几年的女性主义题材拍出来新意,回味,细节很多,不过要带脑子和良知去看,不然会中导演的枪,女主说出的反转真相故意拍得蹩脚,缺乏常识,逻辑,证据,甚至看得有点尴尬,由此,导演塑造了一位不完美的女性受害者。
其实剧中很多地方已经暗示了真相,甚至有些挑明了,而有些观众以为是个罗生门结局,质疑女主,现实的讨论与剧的主题有了一致性。
从意识到圈圈转场闪回是小说剧情开始,就知道结尾肯定有反转,导演将不算悬念的悬念硬生生憋到最后一集,加上娴熟的技巧,让观众共情,出字幕,激昂的情绪难以平复,峰终定律完美谢幕。
等情绪平复下来再思虑,就发现其实还是有逻辑硬伤的,一个入室强奸犯,第二天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受害者的儿子,女主一句不希望是他就带过去了,是小年轻良心发现想弥补错误?
还是靠人类的复杂性解释?
还是小年轻就单纯的自信于自己的泳技?
小年轻父母因仇恨蒙蔽了双眼,那第一幕火车上的激情四射是小说内容还是真实情况?
年轻人妈妈写小说处处美化孩子,那这一幕写的这么信马由缰,是为了抓住读者吗?
女主讲述真实经历后,小年轻父亲的行为也让人摸不着头脑,已经知道冤枉了对方,还赶着去医院终结女主孩子性命,这是个什么逻辑?
孩子喊了声妈妈,I want to go,你就停下来又是啥逻辑?
刚开始不相信?
孩子喊声妈,你就相信了?
老人去终结你孩子,女主你醒来有时间冲咖啡能不能先报个警再往过赶?
911是多少号码不记得了?
最后一幕个人觉得老人看到烧到一半照片中镜子反光自己孩子拿着刀,要比看到女主孩子更震撼,事实就在眼前,但你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
这样小年轻身上那个刀伤就可以省了,那个刀伤就是为了证明女主讲述真实性,少了这个就会陷入罗生门。
但自己拉自己那个实在有点太刻意了。
前六集几乎要被导演骗过去了,唯一支撑我继续怀疑的点就是:那个妈妈是怎么靠几张照片编出一本书的?
记录几句喜欢的台词:Beware of narrative and form. Their power can bring us closer to the truth, but they can also be a weapon with a great power to manipulate.You're managing the idea of me having been violated by someone far more easily than the idea of that someone bringing me pleasure. You know, it's almost like you-- you're relieved that I was raped. I don't know how to forgive that.
《免责声明》仿若一道凌厉的闪电,劈开常规叙事的沉闷夜空,青、中两位凯瑟琳、Jonathan的表演,也是重要看点,4202年了,“荡妇祸水”论调竟依旧好使,如鬼魅萦绕不散,比病毒肆虐蔓延更迅猛。
凯瑟琳因遥远的噩梦般的伤害,在20年后再周遭二次痛击。
丈夫未等她半句辩解,便轻信流言,那曾同床共枕的信任瞬间碎成齑粉,仿若多年情分不敌蜚短流长的轻轻一击;Jonatan母亲仅凭臆想与偏爱,亲手炮制抹黑同类的版本,全然不去追问任何真相;职场更是冷酷无情,多年打拼筑起的事业,因这莫须有的污名倾刻崩塌;野心勃勃的下属趁火打劫,踩着她的伤口妄图一步登天,人性之恶、世态炎凉,女性困境即使在当下的英伦与几百年前的猎巫运动,人类认知并无些许进步。
最反讽是我们这些看客,起初又何尝不是轻易掉进思维陷阱,为剧情裹挟,对着“舍身救荡妇儿子”的 Jonathan 流下母性的伤心的泪水,却没细究背后隐藏的荒诞逻辑。
直到剧末反转,才惊觉自己的浅薄脑残。
这反转精妙绝伦,如利刃精准戳破我们认知的泡沫,原来一切所见所闻皆可能是精心伪装的假象,真相被层层掩埋在偏见与臆断之下。
最令大多数女观众困惑不解的是,凯瑟琳夫妻关系的最终破裂。
丈夫获晓真相与免责声明后转𣊬原谅,妻子却毅然离去,这看似矛盾的抉择,恰恰撕开了人与人认知的鸿沟。
妻子历经磨难,丈夫无法心疼共情却在得知妻子并不是背叛,或者是并非不满自己的性能力后释放选择原谅,本身就足够令凯瑟琳心死离去全聚的编导服画道摄演也均为上层,而最后的反转,为提神之笔~使之成为魔幻暗黑题材里一个高级而经典的存在。
一叶障目的偏见和被愤怒冲昏头脑的无知,恰恰就体现在各种恶评和低分上,电影想表达的意思被你们一一印证,你们都是南希和丈夫,你们并不了解被性侵的心路历程,却说出女主没长嘴这种看似厌蠢实则真蠢的话。
就算你曾被性侵,且勇敢又主动的和盘托出,那是否有一类女性,她们就是羞于启齿,即便被丈夫扫地出门的关键时刻也吐不出半个有用的字?
你们有没有站在这种“懦弱又羞耻”的女性角度替她们想过?
没有,你们要的是爽快的复仇,凌厉的反转,诚然,这种剧情很抓人,但现实是,这种“懦弱”的女性非常多,多到你难以想象,超过电影情节。
我曾是这样一个女性的亲属,我知道那种想即刻让对方死掉,又庆幸能将此事雪藏的矛盾心理,时间久了自己都能骗过自己,最可悲的是,明明是被性侵,但由羞耻发酵出的罪恶感会压过性侵本身,在谎言和欺骗背后,自己变成了最坏的那个人,以至于要揭掉伤疤的时候,痛感掩盖了所有言语,同时也掩盖了旁观者的判断,这种无声的疼痛是所有养尊处优喝着奶茶看着剧的顺遂者们无法共情的,他们只会觉得你蠢,为什么一早不说?
为什么不扇死性侵者的家属?
为什么要绥靖加害者?
慢慢的你变成了话题中心,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即便有一天还你以清白,但疤痕是永恒的,这种事我经历过,电影反而拍的过于简单,现实只会更加窒息,毕竟不是所有女性都是坚强的斗士。
请关爱所有女性,哪怕她是个没长嘴的哑巴!
立于每一个体立场都要尽量理解,哪怕演绎出不平凡之极端,基于角度都在求得一种最终的结合,结合的过程就在于———走向,也就是朝向———朝向世界之中面对他者与他者的他者之间的一场对话。
沉默决定着对话强于有声地片段式幻想与真实的混淆,前者更彰显力量,同时揭露真实可能的敞开。
人就应该为一切带着必然性的缺失找到边际,因缺失而选择也才能意志自由。
理解与理解的对立才能在缺失中超出人的自身性并诠释解释着自身。
融合是潜在的,要善于拉开间距。
剧中的人物都在试图从必然性的逗留中找出间距的相适值,相互拉扯试图从各自的偶然中挣脱出来,人的命运与自由总是处于双重的唯一中,范围———既它行进在对触发这一遮蔽事件的实际内容的先行占有和揭示的范围内———提供出一种暂时性解决,目光的转向。
组成命运女神手中纺线上的一切是有多么的无助,自由与必然的冲突也许就是一种永恒不倦的和解。
自由与必然的永恒游戏———辉耀-晦暗———追逐着。
我并不相信女主。她的行为太莫名其妙了。可以不报警但是应该离开那边。结果还在沙滩玩。那个男孩那么坏会奋不顾身去救孩子还把命搭上了???
像是看了一部超长时长的电影 阿方索卡隆总是能在某些系列电影或电视短剧中制造出特殊的或说具有一定作者气质的电影氛围 如果真的是部电影的话反而还没有那么好看了//可能对于女性来说 一切关于性的指控都是有罪推定//人还有那些奇怪的心理预设和障碍时不时作祟 甚至相比真相本身 此刻的感受更重要 但这件事真的不应该这样解决//从篇幅上来说又可以窥见观众对观看奇情故事的渴望 仿佛比起相对沉重的话题讨论还是一段香艳的露水情缘更有可看性//即便到最后一集 两个版本的故事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可信 可能这种不可信的感受更多是来源于导演的操弄 当他开始否定第一版故事之后怀疑第二版故事可信程度的种子也就顺手种下了 简直可恶//越注意布兰切特越容易看到她的方法//看起来像尼诺的男人果然也是一副莫名其妙的让人讨厌的样子
4.5。年度剧集级别的。首先是真正看到用电影视听的技法,再辅助剧集需要的语言,逻辑,剧本体量去完成一套限定剧集的拍法。本片的成功绝对是那些似有似无的旁白和人物强大的心理自白,前4集大量的铺垫,都在强调人物剧情漩涡的中心。第五集简直神来之笔,把前四集埋藏的线索刻画成一个自私,无情,纵欲的女人,再借由结尾的“为母”身份起到了不错的情绪肯定收尾。本片切实新闻逻辑的可能,拍出了绯闻,流言蜚语,道听途说的感觉。所有人都选择了自己容易接受,对自己的好的那部分,而拒绝沟通。对于沉溺信息茧房的真相也给出了回应:我不原谅,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原谅。精彩!乃至最后真相与否,凯瑟琳到底是无辜还是装无辜,剧集都没给出答案。这就是新闻真相的第三面,观众,读者,要相信的。
#Venezia81 此剧最大剧透:Apple TV出品,女主Catherine用的是苹果,Jonathan的父亲不是。
类型又瞎标,跟惊悚有什么关系?设定也太水了…本以为会是以虚构博弈虚构,呈现不同视角下被扭曲的现实,女主有足以对抗南茜小说的另一套文本,而不是最终跑人家家里坦白一通真相大白…要这么简单早干嘛去了?非得事情闹大才知道长嘴了…南茜丈夫的人设过于糟糕,演得也差,以至于复仇线从一开始看起来就像是倒打一耙,直接导致反转失去悬念,好无聊。整个故事所产生的冲突完全基于女主不说清、俩男人不问清的一个误解…啊!能不能不要再拍这些空有噱头的东西了
糟糕的剧本,精良的制作。狗血的我笑裂了嘴上因为冬天干燥裂开的口子。
反转不太有冲击力,不过也是意料之中。老头儿演技一流,相比之下大魔王逊色多了
有话不说清,所有人瞬间转变,到最后集爆发,一个各种脱离现实的剧本,女主说完为数不多有逻辑的人话后才终于把婚离了。第一次看你大魔王的戏,演技令我脚趾抠地,drama queen程度堪比可云。
还是觉得不至于最后才开口说一切是假的。无法原谅软弱无能狂怒的老公是对的,废物儿子能不能和他爹打包带走。
剧情还行。主要是拍的有意思
真的很好看,把人性的恶写出来了,女主角之前出轨,情夫为了救她的儿子死了,而她无动于衷,甚至说希望情夫去死,最后她自食恶果,这件事情20年后被曝光了出来。这部剧用双线交错的方式剪辑,前三集我都没看懂,直到第三集结尾捋清楚了时间线,才觉得这剧好好看。
故事的A或B版本只是辩词,越是用挑逗、煽动、欲盖弥彰的方式渲染,越显得心虚而无力。大量的内心独白彻底消灭了影像的多义性,你无条件地相信A,直到无害的版本被和盘托出,迅速倒戈成为了最优的唯一解,儿戏一般的叙事策略。
boring
很美的
容量适合拍一部电影。个人不太喜欢这样太过刻意的故事:变态却又见义勇为的儿子,奇思妙想的母亲,脆弱的另一个儿子,愚蠢的老公……凯特的表演确实精彩,要不然就没法看了。
我是不是厌女啊……这剧令我无法共情(甚至讨厌)所有无条件的母爱子 - 一个力有不逮式瘌痢头儿子自家好,一个因为儿子死了而疯狂indulge自己在痛苦中……太讨厌以至于最后两集快进看完(很少剧集被我这样对待)|| 报复男的narrator是第一人称,而大魔王的narrator(Niobe!)用的是第二人称(剧末又变成第三),是透出有居高临下的审视感,但这错位也显得态度暧昧且混乱 || 触发火警后两人去室外讲了两句又回到厨房,镜头一直呆在厨房,喜欢这个处理
哈哈,平行世界的坠楼审判
就这?分数给摄影和猫咪吧。
To be honest,我宁愿这就是一个关于冷漠人性的出轨故事。"得知我被强暴远比得知我和某人欢愉更令你容易接受"。多少观众又不是这么觉得呢…一下子女主就还是那个没有道德瑕疵的完美母亲。无论前面多么炫技迷惑的表现手法,还是掩盖不了全片都建立在一个女人的痛苦之上,因为她没有足够坚强,因为那个男的戏剧的救了孩子一命又死了,才让所有往事与人在若干年后反扑向她,给予她二次伤害,荡妇羞辱依然有效,真讽刺。丈夫的伪善、儿子的懦弱都让人作呕。
当他知道真相后居然释怀了。他心中情愿妻子被暴力侵犯留下一辈子的伤害也不愿意妻子背叛他。果然很难原谅。还有,剧里所有人都养猫,真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