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分离多年心怀怨念的儿子与母亲与亲情的人生和解的小成本剧情片,整体也不是那种狗血催人泪下而是平淡生活化的一种拍摄方式。
尹汝贞已经80几岁仍然奋斗在韩国电影第一线,中国绝对没有哪个女演员像她如此放下身段真诚对待演艺事业,年轻时放弃事业嫁为人妇却换来丈夫的轻视和出轨,中年离婚之后仍然开启了事业的新旅程,她的作品范围含括了悲剧、喜剧、色情、奇幻、政治、暗黑恐怖、文艺等等,扮演的角色有母亲、媳妇、富婆、老年妓女、村妇、白领、小市民......,她在韩国本土获得的奖项数量丰厚,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是对她半个多世纪演员生涯的终极肯定,这片子里她扮演的母亲实际上是有点自私偏心,她为了逃离家暴而扔下未成年儿子几十年不闻不问,却对后面生的智商缺陷的小儿子却能耐心细致地照顾着,临死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出对大儿子有多少温情愧疚反而对小儿子仍是牵挂不已,偏心得让人心寒但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朴正民的脸很路人很没有记忆点,据说是忠武路力捧新人之一,应该是跟宋康昊一个路子,路人脸在韩国忠武路可是个加分项,他扮演智商缺陷生活不能自理的音乐天才弟弟,演得算不功不过吧没有太亮眼也没拖后腿。
李秉宪以往的电影都是很man很刚的那种,题材也主要集中在黑帮政治等偏现实主义的题材及硬汉动作片,加上脸部线条阳刚过头气场强大,本来还以为他不适合演小人物,哪成想这片子里他演的一事无成生活落魄的过气拳击手大儿子竟然让人耳目一新,加上那个傻瓜头,这角色对他来说是真的不太一样但他仍然hold住了,这个角色最初的怨念到结尾与亲情的和解还是很真实的。
片子里还顺便秀了下他那自豪的霹雳舞技。
估计是因为他接拍了阳光先生需作大量的前期准备而空出来的大半年空白期,就接了这片子和另外一部单身骑士共两部小成本且拍摄周期短的电影以填补空白期。
90分钟有些冗长了,我是两次才看完的这部电影,一个很俗套的故事,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我都能猜出后面应该如何发展,但是它并不影响整个观影的体验,虽然前半部分有点拖沓。
其实这部电影本身的剧情并不需要太多的表述和理解,更多的是当碍住性子去看完的。
90分钟以后是爆发所有情感的突破口,一发不可收拾。
三位主角是各自的生活角色,母亲,哥哥,智障的弟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理解到这样的家庭会如何生存现状和可以预知的未来,但是电影的艺术性升华了这样的悲苦家庭的遭遇。
不想太多去评判电影中的每个角色的思维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权利,他们都做的那么可敬。
但我们没有权利选择自己应该过如何的生活,可生活往往真的太艰难了,至少对于我自己是这样的,但“艰难”对于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就像我们欣赏美景一样,有人喜欢烟雨蒙蒙的西湖,有人却独爱寒风中的雪山。
这部电影并不影响它可以让更多有童年记忆的观众陷入悲伤。
最后的30分钟其实是在体验自己失败的童年,如果你有着过分独立的童年经历会有这样的感受,虽然这里的“失败”用词并不准确,因为这样的“失败”往往造就了像影片中哥哥那样的坚韧的形象,因为我们成年以后为什么总去感动于别人的人生,其实更多的是在为自己落泪。
去加拿大或任何远离这个世界的地方,这是每个内心已经绝望的人的向往,却最终正是这样的像李秉宪一样的角色顾虑太多的事情,也是这样的家庭环境让自己变得坚强的宿命,而这样的宿命对这样的人是不公平的。
但没有选择的不公平,当有一天醒悟的时候,却依然发现有太多的责任。
眼泪原来这么不值钱,因为泪水擦拭干以后任何痕迹都不会留下,而这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依然无法逃避属于自认为孤独的自己,我们必须为所面对的世界承受一切责任,并且只能没有选择的面对下去。
不得不说李秉宪真的是演什么像什么这次演了一个38岁的落魄拳击手有一个酗酒家暴蹲监狱的父亲一个弃自己而去身患癌症的母亲一个大龄自闭症会弹钢琴的弟弟
有钱了会出去的年少时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学一个人锻炼没有父爱和母爱人到中年一事无成人生可谓是糟糕透了相隔十七年再次遇见母亲除了怨恨还是怨恨但他内心里依旧是个善良的人替弟弟解围给弟弟买T-shirt母亲患病住院谎称要去釜山打工临行前配合的拍了全家福答应母亲一起喝酒一起跳舞
全家福母亲说:“下辈子,我只照顾你,我只呆在你身边。
”弟弟点头:还是很怕哥哥,但有一个哥哥也很好!
李秉宪演绎出了中年的那股叛逆劲儿想要逃离但终究还是被亲情和善良牵绊责任和沧桑微笑和担当那就是我的世界那才是我的世界
剩下的孩子很细腻的一部电影现实中透着虚幻
还是不错的一部电影,韩国拍这种生活片之前一直都是表演比较夸张的,这一部作品总体的表现来说非常的自然生活又不缺少细节上的处理,也是比较难的的一部没有让人感觉用力过猛的感觉,但剧作上还是相对的有点套路了总是会有有钱人的出场,总是那么走运能碰到这样的好事在小人物身上,总是会有人要去世了等等的总是让我猜到剧情没有太大的期望和惊喜。
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是有很多的,演员的整体搭配和表演都不错,美术画面都做到了几乎完美,生活中的细节上也都非常精致,还是值得观看的一部情感电影
《那才是我的世界, the key to the hearts。
》李秉宪2018年电影作品,是一部小成本的温情片。
李秉宪饰演的金祖河成长于一个不幸的家庭,父亲天天酗酒家暴他们母子,是监狱的常客。
他刚刚上中学,也才11岁时,母亲在一次被父亲家暴时逃出去准备跳河,被人搭救,之后组建了新的家庭,生下来另一个男孩,从此和他在三十年中只在大街上见过一面,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联系。
他很辛苦的孤单的长大,像个孤儿一样,还要躲避父亲酒醉之后的暴力。
他非常努力的健身运动,自己成为轻量级拳王,但是由于比赛之中暴打裁判,失去了比赛资格,只能在俱乐部里做陪练。
由于一次胖揍奥运会选手被俱乐部除名。
40岁的人日子过的入不敷出,上顿不接下顿,靠每天发传单的钱买些方便面吃,晚上住在漫画吧里面,在公共厕所刷牙洗脸。
身无长物,无家可归,下雨天连伞都没有。
下一步的计划是去加拿大投靠一个朋友,这需要500万韩币的单程费用。
她的妈妈在一家餐馆打工,一天和他偶遇,热情的邀请他搬到她家住。
去了以后发现他同母异父的弟弟是二级自闭症的残疾人,需要人照顾。
不久,他的妈妈有事情,让他照顾他弟弟一个月,并带着他弟弟参加钢琴比赛,并承诺把奖金分给他一半。
由于车祸被撞,他获得了200万的赔偿,并结识了一个富家女,她三年前车祸断了腿,曾是钢琴女王。
他把弟弟带去结识了这个女主。
他弟弟的天赋惊奇了每一个人,获得了支持去参赛。
结果由于他带着弟弟去发传单把弟弟搞丢了,回家找弟弟时发现了他的母亲,了解了他母亲罹患癌症在化疗的事实。
联想到母亲把他找回来只是为了让他照顾残疾弟弟,并非出于对他的愧疚,他非常愤怒,去探视他坐牢的父亲,问他后不后悔,他的父亲果真是个混蛋,不仅不知悔改,反而说出去不会饶过他们娘俩。
这样的父母亲让他绝望,他购买了去加拿大的机票,准备逃离这个伤心地,独自疗伤。
临走前他问他的妈妈为什么当时不带他一起走?
而是留他孤单的长大,那么可怜,那么无助。
在机场他看到弟弟参加音乐会的采访,并说出他常说的格言,他放弃了去加拿大的机会,安排病重的母亲去现场看了弟弟演奏,之后母亲去世,他为她办理了葬礼,并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
实在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由于童年的阴影,他的起点很低,一切要靠自己打拼,没有人照顾,没有人关爱,总是那么孤独。
他的弟弟虽然有钢琴天赋,一听就会弹,游戏打得特别棒,但确是连大小便都控制不了的残疾人。
富家女各方面都很好,可是却是用义肢走路一瘸一拐。
自卑失落到连钢琴也不再弹。
他的妈妈给弟弟买了一屋子乐高和汽车模型,却不曾去关心他过的怎么样。
李秉宪接这样的电影还是很吃惊的。
他真是在拓展自己的戏路上不遗余力。
和同年的《阳光先生》比,崔尤金帅气,体面,英雄,迷人,就是他本人的样子。
这个角色灰头土脸,落魄潦倒,靠被人打和发传单维持生计,没有教养,各种不体面,他也能演的那么真实,仿佛他就是那个人。
这里面的造型也太丑了,头发好像狗啃过,他说他建议导演这么造型的,还苦练拳击,减肥十几斤,在大街上演发传单都没有粉丝认出来真是敬业的好演员,不愧是我心中最喜欢的演员。
另一男主刻画的自闭症青年也很不错。
钢琴曲特别好听。
强力推荐此片。
“不可能不是一个事实,而是一种观点。
”穆罕默德-阿里
那才是我的世界2018年1月17日韩国上映主演:李秉宪 朴正民 尹汝贞 韩智敏 金成玲 我是没想到李秉宪会接这样一部片子的,这人啊,虽然RP不好,但是神一般的演技,实在是不得不服。
但是他接这样一部片子,还是让人惊讶的。
不属于大制作,故事也不是很特别,其实就是一般的生活片,但是,好看,我认为。
虽然从剧情上面来说,到结尾的那种情节,太理想主义化,总的来说,不是那么好的一部片子,但是,好看,也还是煽到了我的情感。。
剧情讲述一个母亲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是拳手,另一个是自闭的天才钢琴家。。
这个母亲是尹汝贞演的,不用置疑,演母亲的好手。
剧中的母亲第一次婚姻,因为家暴离开,留下李秉宪饰演的儿子。
第二次又一个自闭的儿子。
一生艰辛。。。。。
尹女士的演技,没有评说的必要了,催人泪下。
李秉宪演的大儿子,尝尽生活冷暖,再次重遇母亲,本来只是因为没路可去,临时落脚,但是,却重新和母亲还有弟弟开始了新的人生。。。。。
李先生神般的演技,演这样一个人物,真的很特别,很特别。
可以说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生活给于各种磨砺,有自己的理想,除此,对任何事情都是普通人的态度,来,接受,不满,也没办法。。
内心深处的感情是压抑的,他刻画得维妙维肖。。
我看一些资料说他演这个戏的时候,他在某条路上出入了一个月,都没有人发现那是他。。。。。
虽然他的RP不好,但是他的演技,真的很让人折服。。。。。
片中饰演弟弟的朴正民,曾演过《请回答1988》里的成宝拉的前男友,还记得不?
我不太记得了。。
他在片中饰演一个自闭症青年但又是一个天才的钢琴家,演员自己花了6个月从毫无钢琴基础到能演钢琴家,还是相当厉害的,他自述说练了9首古典钢琴曲。。
我不懂啊,反正看上去挺不懂的。。
他在片中的表情,还有行为,我相信他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人家也是组合出道的,现在开始走演戏的路,有前途。。
韩智敏、、、、、、一如既往的美丽,表情淡漠,这位姐姐啊,《逆鳞》之后,鲜有好作品啊。。。。。
故事看上去简简单单,但是却很打动人心,明明知道在现实中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的,而且就算片子里,也说明了,如果没有韩佳律,弟弟钢琴弹得再好,也很难杀出来的,这就是现实。。。。。
但是咱们看戏就是看戏,不要深究了。。。。。
电影里或多或少有着现实的影子,在主人公看望病重时,带给他的,除了哀伤,还有绝望——原来母亲突然的出现,突然对他万般好,却只是为了让他照顾弟弟。
他以为的这短暂的家庭温馨,却怦然破碎了。
尽管残忍,但也确实是人性的本质。
对于一个完全缺失父爱和母爱的人,在成年后却要付出和照顾有障碍的弟弟。
这部电影和生活一样,没有反转。
这不是影评,这是吐槽。
从小,我从来不哭。
挨打不哭,挨骂不哭,被委屈不哭,被欺负不哭,甚至亲人死了都不会哭。
因为,从记事开始,我一哭就会被父亲打,打完是无尽的辱骂。
母亲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她顺从了父亲的教育方式,毫不避讳在任何场合对我殴打和责骂。
但我从来不哭,即使我母亲用菜刀打算砍死背不下政治题的我。
在他们心中。
错的永远是我,失败的永远是我,所有对我的夸奖都是虚伪,只有责骂属于我。
《那就是我的世界》因为这个电影,我哭了一个小时。
我是一条流浪的野狗,以为不需要人关爱也能活的很好。
李秉宪责问母亲为什么不带他走的时候,满眼是对关爱的期待。
像笼子外没人要的野狗,眼神犀利又可怜。
15岁,因为学习不好,被父母放弃,去体校学习自由式摔跤。
母亲的同事的老婆的妹夫把我送到摔跤队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同意。
想想,大概是要把自己变得更强大吧。
从此,自我感觉可以保护好自己了,这种良好的感觉保持到了成年以后。
每当同学和朋友和家人诉苦或分享快乐,我会嗤之以鼻。
不懂他们为什么会和家人有那么好的关系,是他们不自立么?
每当朋友依偎在母亲怀里,我冷眼旁观。
那么大人了,怎么还跟幼儿园孩子似的腻在母亲身边?
有一天,同事在篮球场上被人恶意推搡,裁判却视而不见,他的父亲挺身而出站在篮球场中央要挑战教练。
我突然好羡慕,他爸怎么那么好呢?
在没有父母帮助的情况下,我独自学了技能,找了工作,开了公司。
在当了一辈子工人的父母强烈要求介入管理的情况下,公司开不下去了。
我又开辟新技能,做了新生意。
生意有了利润,手头有了积蓄,父母对我的态度发生了一点改变,让我萌发了与他们友好相处下去的念头。
母亲脑出血住了院,带着头套,无意识的躺在病床上然后,出院成了半瘫。
按照她的想法,送她和父亲去了三亚。
李秉宪打开病房门,母亲带着头套痛苦的叫着。
我不以为然,却忍不住抽泣。
再也没有人象母亲那样去关心李秉宪吃没吃饱,吃没吃好,睡的舒不舒服了。
他曾想要的关爱近在咫尺,马上就要失去了。
他曾以为此生都不会在意的那份情感,现在竟然是他最珍惜的东西。
有人说悲剧有套路,也有评论说旁边人哭的稀里哗啦,他却无动于衷。
这种人生活是幸运的,他生活中有足够的关爱,所以他无法在这个电影的剧情中找到共鸣。
很少电影对父子、母子关系说的这么真实、彻底。
《乞爱者》是我看到的第一部。
《那就是我的世界》是第二部。
韩国电影和日本电影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珍惜细腻情感的表达,珍惜每一个可能会表达情感的小动作。
比如李秉宪和弟弟蹲在楼梯口吃冰淇淋时伸出的舌头,比如李秉宪第一次带弟弟出门回来被母亲责骂后离开的背影。
几个演员演的非常好,导演对流浪狗的观察也很细腻。
大概此剧的主创者中间,也有类似的流浪狗吧。
他们和李秉宪一样,怀揣脆弱,假装强大,内心可怜巴巴的渴望关爱,却对关爱满不在乎。
可他们应该十分清楚,他们人生中很难遇到那种有权有势有钱的会认可他们技能的伯乐。
虽然他们渴望遇到这种人。
仅此而已。
我的父母在三亚不打算回来了。
留我在黑龙江的小城市努力生活。
于是,当我发现李秉宪的母亲把弟弟交给他后,打算一个人死在外面。
我的心好疼。
莫名其妙的疼。
也许,我的父母也是这么想的。
三十几岁了,记忆中全是他们的殴打和辱骂。
但,他们只是不懂得正确的关爱方式而已。
他们不回来了,再也没有人像他们那样关爱我。
再没有人早上5点起床做一盆炖菜,用塑料袋装到我公司逼我吃下去了。
再没有人误解我的行为责骂我了。
再没有人在意我的言行而对我进行体罚了。
再没有人跟我照全家福了。
即使没有关爱,父母在,起码还能做个样子。
父母不在,连假象都没有。
假装坚强,因为不知道软弱给谁看。
所以,学的像其他人一样,抽一支烟,看似成长起来。
但前一个镜头他弟弟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时候,他在走廊里,多么希望也可以和弟弟一起依偎在母亲身边。
但野狗是要装作坚强的,内心再疼,也不能表现出来。
电影里李秉宪的弟弟是钢琴天才。
李秉宪曾经是亚洲冠军。
这显然有点夸张。
更多缺少关爱的野狗,生活在底层。
他们没有目标,没有梦想,不敢表达对关爱的渴望。
流浪在无尽的空虚中。
自生自灭。
当然,这也不绝对,有一个被大家吐槽很久的作家叫“蒋方舟”,从她的文章,她的新闻,她的采访里发现,她也是个从小缺少关爱的人。
纵然母亲对她有多年用心的培养,但这种培养对她来说,和虐待无异。
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关爱。
因为都过得太艰难了,所以即使对祖河来说,她没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妈妈,也不能责怪她。
可是要多勇敢才能和抛弃自己的妈妈和解呢?她全心全意的爱着弟弟,只要弟弟出事,妈妈就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祖河。
明明进警察署是因为弟弟在小区的草坪上大号,明明那件衣服是为弟弟而买,明明是弟弟自己乱跑而伸出的拳头停了下来。
可就算妈妈责怪祖河,我也没办法去责怪妈妈的偏心。
相对于健康的祖河,更挂心的还是有2级自闭障碍的弟弟。
更何况自己快要死去,所以更着急的去希望哥哥能像自己一样爱着弟弟。
所以祖河啊,如果有下辈子,妈妈再去爱你吧。
电影中后半段泪点不断。
想着人生真的太艰难了,你要用多大的决心才能把往日里所有的孤独和委屈咽进去,代替妈妈照顾有障碍的弟弟。
韩国电影一如既往的感动路线,本来就没有抱很大的希望觉得这部电影会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整体看下来,还是很感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那一方面,不要因为一些挫折就放弃了梦想,应该把梦想坚持下去,说不定哪一天可能会实现。
并且要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陪你到老,总有些亲人会先你离去,只有好好珍惜和他们相处的机会,以后才不会后悔。
而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悲喜交加,而且也好像是第一次看李秉宪拍温情类的电影,弟弟的钢琴弹的是真的好,很震撼。
虽然一开始觉得母亲很残忍,本来就抛弃了哥哥,可是总是没有了解好事情的发生就骂哥哥,可是吧,到后来也知道母亲迫于无奈,母亲心里也希望从头选择。
生活如此苦难,但终归要相信美好会降临
元素太多,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所以,许多情感深度就下不去了。拳击手、富家女、夜店老板娘,这些细节描述都可以再平凡再一笔带过下,刻画人物不是一定要包装好他全部的身世细节,房东只是个房东就好,伯乐不必有这么复杂的过往......但主题是好的,而且,我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自己的原生家庭,于是我的感受可能略略比大家强烈些!那个家暴,家庭破碎,最终孩子滞留在苦海,妈妈逃生时没有被带上...的痛,是幸福孩子很难体会的。但我觉得,恨那么多年,是不大现实的事情,时间会融化这一切,有些事情你会理解,有些自私你能原谅,哪有那么完美的世界,只有豁达能令人释怀!8分吧,本来可以更好
细节很到位,观感不错。虽然故事俗套了一些,但托孤+雨人+麻雀变凤凰的桥段,还是组合出一部温情脉脉流畅的小片。音乐运用也很自然。7分吧。
就是有这样的妈才有那么抵触二胎的独生子女
看到开头想到结尾,但中间的过程不算生硬
套路满满的家庭剧情片,演员虽然表现都不错,可是故事实在是太过predictable,连尹汝贞的表演都陷入了某种规范.电影对于disability 和autism 的depiction也充满了stereotype.比较印象深刻都是朴正民钢琴演奏的部分了.
朴正民NB
刚开始还以为是说一个落魄拳击手的励志之旅,原来是落魄中年男子回归家庭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只是比较温情,二傻子演得真不错,跟两个美妞配角没有发生点故事,可惜了。
冗长,主角随机性,角色功能化,煽情,总之很无趣。
一部轻喜剧的治愈片。有点韩国版《雨人》的感觉。
还行
钢琴很惊艳但煽情太套路,给了各种标签却连人物塑造都不到位,李秉宪这种感觉到也很可爱,朴正民的钢琴没用替手么?不懂钢琴的表示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还行
三星半轻轻松松的电影
太普通了
韩国演员是真的都好棒呀
题材老套,看好韩正民
一部关于分离多年心怀怨念的儿子与母亲与亲情的人生和解的小成本剧情片,整体也不是那种狗血催人泪下而是平淡生活化的一种拍摄方式
李秉宪大叔的戏路真宽,看一半还以为是个像《百元之恋》一样的故事,居然不是,依然是摆脱不了俗套的道路,但是哥哥也太苦了,这就是个“哭哭笑笑”的世界。
韩国的温情电影就像大酱汤,一样的料,却怎么喝都不腻,即便是套路,足够真诚总能得人心,演员好,钢琴弹的好,不过后半部分的节奏感打乱,剧情也显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