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奉俊昊在《东京!
》里香川照之饰演的宅男走出家门。
回到自然。
在人工智能取代所有的机械劳动之后,1人产出100万人的生产力之后,人们会回到自然——发现新的奥秘;也可以去慢慢生活,花一年的时间做一碗面。
也可以重新珍视人们之间的感情--
周六的晚上,熬夜到凌晨两点,终于做完了这一期的枣听新闻。
周日,全北京飘起了大雪。
我把音频节目听了十遍之后,终于做了最后的修改,发总编审核。
一切就此落定尘埃。
每次做完节目,不论自己还是别人的,都要听十遍左右,从最开始的兴奋,到中间的挑剔,到最后的平淡。
一点一点,慢慢转变。
房间冷得厉害。
冰箱里米油皆空,我冒着大雪在小区门口给自己电话充值,之后彻底放弃了买菜的想法,回来下挂面吃。
书柜里好久不曾动的芝华士二十年,这个还是当年破孩子送我的。
倒小半杯,暖暖身子,在电脑上看《金氏漂流记》,那是一部看完之后,找不出确切语言来概括的片子。
也许你能用三言两语说明白情节,但是又觉得很勉强。
也许你能找到恰如其分的东西来说它的内涵,但是又觉得很鬼扯。
韩国的电影,拍得色彩很好看,情节寓意很多。
我和小伍强烈推荐这个,小伍问我,讲的什么故事?
我一时语塞,因为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说。
我能说什么?
一个废物男人想跳江自杀,结果没死了,他被冲到一个与城市比邻相望的岛上面,四周环水,无人关注。
他从开始尝试求救,之后放弃自杀,开始在岛上安居乐业,他在都市的丛林里成了漂流的鲁宾逊,他甚至无聊至极于是想起了要自己做一碗炸酱面的“理想”,于是他开始了这一伟大计划。
自己犁地,自己寻找种子。
他的所有努力都被对面楼里一个三年没出家门的宅女看在眼里。
两人就好像寻找到了知音一样彼此相惜……这部片子包含的东西太多。
但是情节又太简单,简单到你想说,但是发现没有什么可说,你觉得没什么可讲,但是又觉得有太多触及灵魂的东西存在。
比如,那个关于炸酱面的执念,比如,关于内心的那个岛。
很多人都想着休年假,去旅行,外出,逃离这个城市,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把这样的做法当成暂时,暂时离开,暂时脱轨,之后回归。
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不可能彻底放弃和逃离。
但是内心还是忍不住想越狱,哪怕只有短短的一瞬。
谁的内心都有一座岛,与城市的灯火毗邻,但是却无人知晓,你可以在这里对着城市大喊!
嘿!
你们这群混蛋!
什么加班,什么老板,都给老子去死!
你可以在这里无聊到完美,休息到惬意,你在这里脱下西服和面具,变成另外一个自己。
之后假期结束,回归城市。
当拿出钱包里的月票卡,在读卡器嘟的一声之时。
不知道那泪水,是喜悦还是哀婉。
就这样再见了么?
那个漂流的鲁宾逊,就这么回来了么?
我的都市生活,我是要说哈啰还是应该说再见呢?
这对男女交往和相遇其实很奇怪,甚至简单,彼此靠绿色的红酒瓶传递这几个简单不过的英文单词,HELLO?
HOW ARE YOU!
这些最简单不过的话语成了超越现实,甚至超越生活的单纯注脚。
当结尾鲁宾逊被迫送到生活的都市里,当所有的一切都结束的时候,他想去63中心,是要去跳楼还是要从那里回归呢?
当宅女终于在阳光下跑出门,水藻一样的长发在风里飞舞,那一刻逆光的浅白让整个画面变得温暖。
当那辆载着鲁宾逊的公交车在宅女面前渐行渐远的时候,就好像那场人生的暴风雨将孤岛上的玉米田席卷一样,希望在瞬间缓缓黯淡。
之后我看到两张流泪的脸,彼此左右,拉开距离。
人的希望就是这么的单纯和脆弱,即便它美好,即便你为它付出太多,而越是美好越是付出的东西,就越禁不起打击。
之后防空警报响起。
车子,行人都暂停下来,一年两次的演习,让这一瞬间成了希望升腾的云梯。
先抑后扬的手法配合钢琴无比完美的飙下泪来。
是的,老天总是在泯灭你希望的时候,给你再开一个新的,只是很多人都没来得及等到,就选择了闭上眼睛。
而故事总需要一个完美的结局。
女孩子赶上了那辆停下的公交车,两颗心就像那个启动时的颠簸一样,撞在了一起。
我破天荒的在看完电影后去豆瓣寻找影评,当自己对一个影片无法用具体语言来描述的时候,你很希望找到一个人,用最恰如其分的话来告诉你,最贴近你内心的文字,可惜的是,我没有找到非常有共鸣的文字。
也许就像有的人问,那男人后来怎么样了?
与女人相遇了能怎样?
欠的那么一笔债就都不用还了么?
呵呵,这是故事,后来的事情,就是后来的故事。
一个人的出现不会改变别人的生命,但是一个人的出现有时候会带来希望。
每个人内心里都有一座叫“希望”的岛,即便它能被风雨摧毁,它也能再次复原,也许是因为一个人,也许只是因为一碗炸酱面,这就是人类的伟大。
我很相信,在孤岛上,能作出炸酱面的男人,再多的欠债也都能化解,因为连最不可能的都战胜了,还有什么好怕呢?
每个人都在路上奔跑,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充满希望。
1 “I AM SORRY”我为一开始对这个男人的轻视感到抱歉。
“真是的,求救电话都打不好。
”“SOS不知道吗?
”“到底为什么要借贷到这种程度啊,不能好好清醒的思考一下吗?
”确实这样想了,也确实是个很笨的男人。
可是人不单单是这样的,不单单是能不能赚钱、聪不聪明就可以评判的。
每个人都是一座宝藏,当他为了生存而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时,当他感受到生命而单纯的快乐时,我才真正的认识,一个人。
2 “I AM SORRY”希望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呢?
荒岛男已经没有活下去的目标了,生理的需要阻止了死亡,真是奇妙。
“先活着吧,想死随时都可以”,因为甜甜的一串红。
想吃一碗拉面,然后收获了好多种蔬菜,真是丰盛啊。
所以你的心意非常感谢,可是这些拉面我不要,因为现在这个目标,就是我的全部了。
女孩感到很抱歉,没有因为心意被拒绝而感到生气,而是认真的问了原因,就这样简单的,被尊重了。
要好好努力的生活,因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可能有人正因此受到鼓舞。
3 人与人之间是否需要那么多交流呢?
寥寥数语即可心意相通,这样的事为什么不能存在呢?
释放最大的善意与真诚给予别人,然后用最大的善意去感受他人,用心看,用心听,认真而慎重的对待自己所说出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这就是浪漫啊。
而这才会是真正的交流啊。
4 人类这些年都干了些什么啊。
在荒岛男触碰刚刚长出的绿芽时,在亲手掰开第一个玉米时,这样想着。
明明快乐是一件这么简单的事,如果你愿意感受,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呼吸的第一口空气、每一个细小的发现,都可谱写成一曲乐章。
但是当风暴来临,远方高楼岿然不动,菜畦却在一夕之间被尽数毁去,拼命呐喊、自我慰藉都没有任何效用,废弃电视里开满鲜花的美好窗景、记录了与不知名者的珍贵友谊的玻璃瓶,全部冲远了。
努力前进是这么难的事。
可以抵抗大自然肆虐的力量的,那座冷漠的城市,就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啊。
那么生活在其中的我们,要承受些许荒谬的人生,也是这进化中的一部分啊。
野性与文明的冲突,用”汉江上的无人岛“这个概念体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我们也终于知道,这并不是一片neverland。
故事的最后没有然后,这世界上不存在桃花源,浪漫的故事结束啦。
这段日子,老爸戒了麻将,空了太多时间就整天在网上玩牌。
他不赌后,家里和谐无数。
这个男人一生自大骄傲,吹牛、懒惰皆有,中年的重创导致了如今的丧志玩物。
父亲学校里的同事和我说:你爸这人平日谁都不服,就服你,老夸你文章写的好,小子不错。
这话听得我一阵心酸,这个自大骄傲、谁都不服的男人,却为了儿子的工作,四处求人,低声下气,卑躬屈膝。
我实在太无用了。
可世界的冷漠不会因你的儒弱而温暖起来。
所谓希望,是凭苦心耕耘,挑鸟屎、刨地浇水得来的。
所谓希望,也不靠施舍:想吃炸酱面,便自己种来,不要外卖,这需要多强大的内心力量啊。
可无用的我,经历无数笔试、面试无果后,只得低头接受施舍。
无奈弱小的心是多么惧怕被这无情的世界抛弃。
若真有这么一个岛存在,没有银行、无需买房、饭菜自烧,该有多好。
就算抛了这伟大国籍,背负叛国骂名,我也要移民至岛上。
只因有时你会发觉,你如此爱这个国家,这个国家却不爱你。
就是因为爱的力量,才使人无惧被世界抛弃。
爱可以让HELP变成HELLO,可以使宅女走出家门,可以即将分离的两人因民防演习相遇。
既然有了爱,还有什么可畏惧。
只担心你一直发现不了,当面老是骂你的父亲,内心却是如此爱你。
生活是一件重型的机器,每天对工作,对情感,对金钱进行加工,相对的,它就给我们个体,单独的肉躯带来无休止的压力,这压力让人难以喘息,就像“狗皮”一样密不通风。
所以,生活偶尔可以像一叶秋天飘落的树叶,飘到水里,就顺着水流没有方向的漂。
影片的两个主人公都是寂寞的,寂寞就是生长在他们心里的寄生虫,逐步的,一点点的噙食着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在繁忙鼓噪而又千篇一律的社会中,我们只是渺小的个体。
上帝能赐予我们什么?
一份工作、一身行装、一份食物……物质丰富,生活也就充满美好。
但是,有可能,生活会让你发现,其实我们还缺少一份希望,一颗代表希望的种子。
希望是单纯的,男主人公在对生活失去信心,投江自杀后,对于旱鸭子的他,上帝并没有夺走他的生命。
一个对生命都没有欲望支撑下去的肉体,也无疑就是一具皮囊,行尸走肉。
但生活又给他敲响了警钟,就像每年我们都会听到的防空警报一样,那声音在平常听起来特别的刺耳,而现在,这刺耳的声音至少给毫无意义的生命带来了一点希望:单纯的,活下去的希望。
影片很细腻,有点造物弄人似的幽默,但这却很能让人引起共鸣。
从HELP 到HELLO,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就只是两个字母的细微差别。
但却往往得到天差地别的生活。
所以也许我们需要自己领略生活对我们的寓示,在困难的时候我们寻求帮助,在绝望的时候寻求自虐甚至轻生,可有人能在生活最困苦的时候轻声的对生活说声:你好么?
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我想它也会轻声细语滴告诉你:fine!thank you .and you?
一包炸酱面的调味包,就是这样细微的东西,给予了他对生存的希望。
这就是希望的种子,人在困境下的求生意志是令人佩服的,为了一个单纯的希望,为了能吃上用这包调味包调制的炸酱面。
他开始了对生活的挑战,勇往直前,在努力和希望的共同支配下,生活,就是会给你无限的惊喜。
接下来说说女主人公,她,三年足不出户,甚至连妈妈都没能见过她一面。
她生存的目的是什么呢?
与虚拟的世界交流显然是一件更为容易的事情,也许她心生自卑,自卑湮没了对外界生活的向往。
也就形成了一个没落的躯体。
这个没落的躯体只能与月亮相伴。
相对的,影片设置巧妙的给了这个女生细微的希望。
这个希望同样是单纯的:为了与一个与世隔绝的外星人最简单的交流。
我很喜欢对这个女生情感刻画的点滴。
在防空演习的时候,整个城市没有一个人,没有一辆车,有的只是世界赐予的一种特有的宁静。
女孩很喜欢这一切,很喜欢这一刻。
我也很喜欢!
影片给予我们很多感动,其实一些细微的影像真的很触动人心。
比如男子举步维艰地拖着象征新家的“鸭子”,女孩透过镜头,伸出一根手指,悄悄的推着鸭子前进;比如女孩在妈妈临走时,终于开口跟妈妈说话,“我想种玉米”,这玉米便是那单纯的希望。
比如那简单的几句英语对话:hello !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当我们对生活给予的简单的幸福心满意足时,生活往往还会对我们开起玩笑。
这样的玩笑让人哭笑不得。
在这样的时候我们难免要问,问那个万能的上帝:难道我们连一碗炸酱面所需要的几根玉米都不配拥有么?
难道我们连用“鸭子”做成的稻草小房子都不配拥有么?
难道我们连知道“你是谁”的权利都不配拥有么?难道我们连最简单的幸福都不配拥有么?
玩笑归玩笑,我们当然不能一辈子变成流浪儿,生活给我们开了这个玩笑,就是生活给我们带来一段历练。
历练过后,生活还是生活,我们必须被拖回来。
面对生活,我们应该大声的说:我们就是配得起这样的生活!
我们就是能抓住那点希望!
我们就是能勇敢的活下去!
ps:我要听原声带!!!!!!!!!
物理距离的荒岛隔离。
男主金在都市里面财务负债加之婚姻不幸跳汉江打算自杀,离开失去希望的生活,但是却意外漂流到汉江中孤岛中,恐惧绝望使他再度选择自杀但生命机体的自然反应使他放下,决定“隔岸观城”在这座荒岛生存下来。
没有限制与约束的荒岛里,为了生存下来他发挥出最大潜能,也释放之前在都市麻痹的感官神经:他吃野花、蘑菇到抓鱼、爬树抢鸟蛋、烤鱼烤鸟;在荒岛里面捡“垃圾”变废为宝搭成避风雨的小窝;因为一个方便面包装袋,决定自己开垦、种粮食、施肥、磨面做炸酱面吃,也是称之“希望”,自己内心真正渴望想要的东西。
心理距离的“荒岛”隔离。
女主金因前额伤疤丑陋而把自己封闭起来与外界隔离:窗帘紧闭,屋子陈列乱糟糟,每日吃方便食品;在自己网络部落格“伪装”成都市里人人羡慕(外貌、衣饰等)的女性,看到网友赞美羡慕的留言感到满足;夜晚拍月亮,依靠催眠休息睡在充满塑料包装纸的衣橱里。
特殊的一日女主通过望眼镜发现孤岛里的男主金,并默默观察照片记录“外星人”的生活;之后用漂流瓶与男主有只字片语的英文交流。
男主金拒绝女主金叫来的炸酱面外卖后,女主金受到男主金的精神感染做出改变:走出“自己的世界”,看到阳光,跟他人语言沟通,吃“希望”而非干嚼速食方便面等。
男主金被迫赶出荒岛(那个自己曾经创造出的乐园)再次回到都市(那个有秩序的社会都市),他是流浪汉在街上没有归属感的走着。
女主看到这一幕冲出自己的最后的枷锁,一路狂奔追赶想对他说:“我是金玉莲”真真实实且勇敢走出生活中的人。
两个都曾在“荒岛”生存的人,彼此都会有共通性吧。
体验过一次与死亡擦肩的感觉,他不敢轻易再次尝试。
经过几天的适应,他开始把这个小岛当做家,然后……嗯,然后有了稻草人陪自己聊天;有自己的小房子还是只鸭子造型的;每天晚上再搞顿烧烤,鱼和鸟都很美味;当上了快乐的农夫,有自己的试验田,盛产玉米小麦辣椒青豆;更有了神秘的笔友,以奇特又简单的方式相互交流。
这样很好。
让那些朝九晚五的生活,那些灯红酒绿的生活,那些吵吵闹闹的生活,那些透支到底的金卡……统统见鬼去吧。
原来人在正常的时候,和濒死的想法大大的不同。
而人在死后重生的想法,又与濒死的时候大大不同。
惶恐要远比想象中的深刻强烈很多,索性还是挺镇定的,也是,人都到这份上了,不镇定还能怎样呢。
好好活着呗。
于是竟这样有了一番新天地。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荒岛上自制出一碗梦寐以求的炸酱面。
在他激动的把第一口炸酱面送入自己的嘴巴,然后恸哭的那一刻,我是真实的感受到来自生命内部质朴的喜悦。
麻木得太久,也许我们都需要这样一碗炸酱面来燃点自己内心最原始最渴求的希望之光。
所以活着真的很好,只要我们愿意为着心中的念想努力,我们就有可能获得。
而死了,永远也享受不到过程的艰辛和结局的喜悦了。
多希望我们能一直保持着简单的美好心愿。
又或者,在冷漠的时候,看到一部这样的电影,提醒自己,要珍惜要知足,就像那碗炸酱面。
最单纯最原始的,往往又是最可贵最幸福的。
有以下几点:一、随身带打火机不管男女带了打火机不仅可以毫不费力的煮开水、烤鱼、烤鸟、煎鸡蛋,还可以照明、抽烟等进行娱乐活动。
二、随身带好公交车卡最好还是跟皮包放在一起,这样拿出来刷的时候也比较帅气。
三、学好英文英文就目前为止还是国际通用语言,学好了它,就算碰见外星人也能很好的交流!
最后、找一家有信誉的,承诺可以送到任何地方的外卖店,并且有负责任的员工。
有了以上几点,此生将再无烦恼,轻松过活。
:P
距离上一部看完的韩国电影,到现在差不多是144小时,朴赞郁的《蝙蝠》。
不是说朴赞郁不好,毕竟我对韩国电影的发生真正的改观,是始于他的《老男孩》,但是《蝙蝠》要讲的东西很多,观后感写了1000多字放在那里,怎么也写不下去,各种道理和情感相互缠绕,想要真正的把所有的意义想清楚,还是要费点儿脑细胞的。
创作者的倾诉欲总是来势汹汹的,这也怪不得别人,某A心想:我近期最想讲的故事是关于自省和犯罪心理还有妄想症患者的日常生活的,但是我一年内不可能搞三个作品,投资方也不会发三份钱给我玩,所以我还是把这三个玩意揉在一起搞吧,恩,就这样子决定了!
所以,我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东西,有电影有小说,有的搞定了,有的没搞定。
没搞定的那些,就让我看了很不爽,像大脑皮层被人用筷子那样搅拌过一样,就像用西红柿炒鸡蛋泡饭似的那样搅拌——不舒服。
关于《金氏漂流记》,褒奖的人很多,岛在很多现代人心中的意义都越来越明确,孤立,与世隔绝,思索和创造,总之,岛已经被人文艺过了,我再文艺下去也没什么新意了,还有希望和勇敢,亘古不变的话题。
总之,《金氏漂流记》是设定出一个不那么现实,又离现实很近的环境,通过故事,讲一些很简单的道理和情感。
可是我还是很喜欢这电影,虽然没有野心的鸡不是好鸡,但是讲简单的事情并非是没有野心的表现,相反,这种认真和专注,让创作者显得很大气。
金氏也是如此。
还记得他第一次钻木取火的样子,焦躁急切,然后骂了一句把木棍丢在一边。
一段时间之后,当他为了炸酱面而开始耕种施肥时,他却充满了耐心和细致。
电影把他的这种行为解读为产生了希望。
然而,希望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词。
我以前看过一句话说:还未绝望,就先亮出希望。
(这是评论《放牛班的春天》的一篇影评里的话)这句话肯定不是赞扬,而是讲很多电影的通病。
当然,绝望是一个很个人化的东西,谁也不该对谁说:“我比你绝望”或者“你凭什么绝望”。
不过我也发自内心的不喜欢,一群处境还没有达到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地步的人,聚在一起,因为某个瞬间某个表情某个在平日里看来毫不起眼的东西,而重燃了战胜生活的勇气,于是观众们热泪盈眶纷纷审视自己的生活,重新确立了人生目标,打算明天一早就大干一场。
以上的那个桥段,太、太、太简单化了,把希望二字,表现太速食消费了。
所以如果这真的是人生,我宁愿相信让金氏产生耐心和细致,并不是被炸酱面激发的希望,而是现代社会里,快速生活的人们,久违的专注。
我很想专心的写完这篇观后感,可是我的身体还是忍不住跟着foobar播放器里放出的音乐轻轻地晃动着,还是下意识地去看湿度计,盘算着要不要在睡前打开加湿器。
我记得以前听过这样一个事,就是之所以每节课是45分钟,是因为青少年的注意力无法持续集中超过这个时间。
但是我觉得光是时间的限定是不够的,如果把注意力用线表示,那么有了个代表时间的X轴,就一定要有代表环境的Y轴。
如果只有坐地铁时有空看小说,又怎么能保证自己不忐忑着坐过站,而没有真正的进入到书里面;如果只有等车的时候才听音乐,又怎么能真正的双耳只听音乐,不管周围汽车的鸣笛和嘈杂的手机铃声。
当可关注的事物无穷的减少,人的专注性会成倍的增长。
两个金氏都是如此。
一个在渺无人烟的孤岛,一个在封闭的25平米房间,在找不到与世隔绝的现今,他们的所在,是相对意义上的与世隔绝,所以他们专注的做着什么,和我们不同。
《金氏漂流记》并不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虽然没有太大的瑕疵,但也不存在什么革命性的意义,更不要说什么“影响我人生的10部电影之一”了。
它仅仅是一部好电影,但它好在哪里呢?
有人看到孤独的心的碰撞,有人看到繁华都市下的纯净的心的依偎和救赎,有人看到战胜自己的勇气。
可是我最喜欢的那部分,就是它的不焦躁,不马虎,不分神的专心。
就像金先生专心的种着玉米,导演也在专心的讲这个故事,这个看起来简单到谁都能明白能理解的故事,他不慌不忙,娓娓道来,有些地方落了俗套,有些地方有了小的不现实,可是没关系,他还是继续讲,就像被放在孤岛上的人,丢掉了自己的手机,忘记了信用卡的还款日期,还有已经脏掉的皮鞋,垃圾箱里开始发臭的过期面包,通通都丢在脑后,认真的讲这个故事,管什么市场需求的色情或者暴力场景,管什么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管什么更有深意更值得人思索的题材,他就在这里,专注的讲自己想讲的一个小道理和小情感。
就像金先生,为了给自己的小玉米施肥,认真的做每一件事,连拉屎,也要拉最合适的那一炮屎。
这部电影看过以后一直放在硬盘里没删,直到今天,本来要看别的,手误打开这个,结果居然一路停不下来又从头到尾重新看了一遍。
故事简单,一男一女,对白甚少。
这样的结构让人想起另一部韩国电影《空房间》,二者拥有一样的内核:孤独。
不过《空房间》是孤独和孤独走在一起然后一起孤独,《金氏漂流记》则是孤独看着孤独然后终于一起不再孤独。
开头现实而荒诞。
男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卢瑟,彻底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却连老天都捉弄,在最繁华的都市中心沦为完完全全的“一个人”。
荒岛求生,过上钻木取火原始耕种的野人生活。
从自暴自弃到斗志昂扬,男主角的经历荒唐而惹人发笑,直至一碗炸酱面的到来,居然生生笑出泪来。
原来,希望是这样的味道。
女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宅女,家庭幸福却自闭社恐,蜗居一室,只敢通过虚拟方式与世界联通。
一次远眺星空,偶然发现孤岛上的男主角,从此封闭的心房打开一丝缝隙。
男金挣扎着寻找希望,女金好奇地打探张望,两个孤独的人以奇异的方式交流着,终于越走越近。
有一本书叫《群体性孤独》,讲的就是我们在一起,却又没有在一起。
就像这两个金氏,一如我们每个行走在热闹都市中心的孤岛,心无所依。
文化心理学家Markus说过一段话:“当我们讨论自我的问题时,我们就是讨论一个生物体变成一个人的过程。
成为人就是为社会化而努力。
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你只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但若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你必须跟其他人建立关系。
”没有人能走出社会关联的网,却可能关进自我封闭的墙。
电影的结局温暖而美好,两个神奇而莫名联系在一起的孤独男女,终于克服了各自的愤怒和害怕,靠着希望和相信走到了彼此的身边,温馨美丽。
其实,我们都在人群里漂流,那就祝我们,平安着陆。
有点做作但还好
笑与泪
什么玩意
脑袋装着想象胸腔装着爱 Help眨眼就能Say Hello再努力下就是HappyLife了 顺便fuckin' the Darwinism
感觉很白痴。。男主就流落在市中心的小岛,没理由就只有一次有船经过啊。还有深宅女主的长焦看起来好贵,不工作都这么有钱,是没有动力出门了。。。
好棒。这片儿里的古灵精怪与小温暖小情怀,也许只有心里有孤岛的人才能看的懂。。。。
了不起的Loser与宅女!我设计了这么一个结局:宅女开了个名为“Loser荒岛余生记”的摄影展,所得经费为Loser还了债,然后两人完满了……跟《东京狂想曲》中的香川照之大叔和苍井优小姐的故事异曲同工。
电影前段觉得好新颖,好另类,结果后来还是一步一步进入老套路。。
不喜欢,天助自助者。自己放弃了世界却怨恨世界抛弃了自己。
这个一种新的交友方式!!
孤岛上有你也有我~
岛上的男疯子,屋里的女疯子,正在打字的豆瓣疯子
弱爆的二逼片儿。
我看中的是郑丽媛的那镜头...
中间不错
诙谐温情版的世界上的两个孤独个体。全世界都使用人教版英语教材么?!比较少见的女性窥视男性。结局狗血了。。。
自闭症那边好无聊。每天的月升时间都不同,怎么保证晚上9点睡觉?!
那只鸭子好像有表情
什么烂片,居然这么高的分!~~~~
我也生活在一座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