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典型的宫九风格,人设夸张却也不失代表性,情节展开看似混乱却也有迹可循。
没有为哪个世代正名,也不为哪个时代唱赞歌——虚伪,冷漠,却也有着温暖与希望的时代;废柴,软弱,却也认真坚持着的世代。
不管是后生或前辈、世代或时代,大家心理上的青春期,都将一直持续下去。
一、宽松与宽容1、在和平年代,接受着宽松教育,悠哉悠哉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会成为怎样的大人?
第一批宽松世代已近而立之年:营业员阿正软弱无能、忍气吞声,小学教师小山优柔寡断、怯懦不前,皮条客万里部特立独行、逃避现实。
而更为年轻的一代,山岸和悦子,则更是无理取闹自以为是。
梦想匮乏、自利主义、缺少毅力与谦和,毫无担当……大概都是年轻人让老一辈批判蔑视的特质。
2、小山谈到感情话题时说,“没有选择一个人,也就不用放弃其他人,谁都不会受伤。
”这大约是一种期望全身而退独善其身的处世方式,而小茜的回应是:“害怕受伤是无法得到幸福的。
”其实,不仅仅是在两性关系上,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是如此。
就像山岸先前对工作的漫不经心——因为即使失败自己也不会在意,甚至可以对教训自己的前辈叫嚣着“职权骚扰”。
很多人不愿投入,便是害怕失败的懊丧,但也相应失去了成功带来的欢欣。
这算是一种懦弱。
就像万里部曾对阿正和小山说的,“考了自己能被录取上的大学,进了自己能被录用的公司,一直做到现在,就像是打游戏一直不升级,一直重复刷着能轻易通过的关卡。
”害怕风浪,止于庸常。
3、万里部逃避现实、拒绝生活的磨砺,自在不拘,却反而保持着最纯粹热血的心性,有恩则偿,为恶必惩。
譬如帮阿正痛揍了控告他职权骚扰的山岸。
不同于万里部一顿教训的大快人心,阿正这个当事人,却憋屈地写了反省书。
认下本不属于自己的罪过,看上去有些窝囊,但有时,对无理与不公的忍耐也是认真生活的一部分。
人人都想要帅气潇洒地活着,却不得不经常阻止自己的意气用事:身有负累不轻狂。
阿正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或许缺乏勇气,但从来不会逃避。
或许也正因如此,放浪不羁的万里部才会对逆来顺受的阿正表现出欣赏。
小茜在与阿正吵架时评价过小山,说他没有那种自我中心的傲慢。
小山确实是自我感最弱的一个人物,在自己的事情上总是犹犹豫豫,不会主动争取。
懦弱的同时,也有一种温柔在其中。
就像他面对悦子对学生们的恶意揣度,请求她在成为合格的老师之前,先做一个善良的人。
大度、耐心,温和,包容。
4、小山在处理大悟的事情时与学生们谈到宽松教育和宽松世代,他说宽松世代也有其优点:尽力不拖别人后腿,尊重每个人的个性。
在个人中心代替集体主义、自利准则超越协作精神的群体中,个体认知度也相应提高,人们开始学着不去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别人。
一如小茜说的,“我不需要阿正改变,头脑顽固、卑躬屈膝、优柔寡断,但那就是阿正啊,他不用变得那么积极向上。
”野上先生却不同,他一面希望山岸配合他一惯的合作模式,遇到更合心意的销售员又想着换掉先前的供应商。
那么,老一辈人对年轻一代的批判,是否又只是因为年轻人没有成长为他们眼中合乎标准合乎心意的模样呢?
阿正说:什么是正经人?
有什么衡量标准?
社会上本来就没几个正经人,像万里布那样的,正经起来反而奇怪不是吗?
麻生叔也说:自己的角色什么的,真的有必要设定吗?
想到《少女不十分》里表达的:不必要求所有人都变得正常,那些世人眼中不正常的人,也可以在保持那种不正常的状态下获得幸福、过出精彩的人生。
二、世代与时代1、阿正说:就算是废柴,我们也都各有各的废柴之处,不要只用宽松世代四个字为我们定性。
前辈们对宽松世代有诸多不满,宽松世代也对更加年轻的一代有诸多无奈,时代差异造就了世代矛盾,不同的成长环境让不同年龄段的人很难相互理解。
小茜父亲的出现,又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了团块世代与宽松世代间的矛盾差异:因为年轻,便无所畏惧,拥有无数的可能,甚至能将老一辈的苦心经营逆转颠覆;因为恐惧,便一味否定,给年轻群体贴上不中用的标签,拒绝对其个体的认知与交流。
老年人不愿接受自己上了年纪,年轻人不愿接受自己的浅薄天真。
小茜和自杀社员的妈妈都说,“为什么不愿将自己无能的一面展露人前?
明明大家都是不努力就不会成功的人。
”或许真正了不起的,是大悟这样的孩子:不避讳自己的弱点,并努力让身边人认同这样有着缺陷的自己。
2、记得《东之伊甸》里也谈到了世代间的矛盾,由老一辈对年轻人的不屑,到他们所把持的社会规则对年轻人的不友善,造成大量年轻人失业、被迫或自愿成为尼特族,社会也就失去了未来。
片中说,“尼特是一个个自发的恐怖袭击。
”这大约是对社会的一种不作为式的反抗,带着点“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清高。
而片末也有言:“人们往往习惯称颂那些自顾自活得漂亮的人,但很多时候,不淌点浑水就谈不上贡献与创造,若人人都选择独善其身,又有谁来改变世界?
”推动时代前进的,永远是那些在俗世中挣扎的小人物。
尘世中打滚,免不了沾些泥巴,做不了潇洒高洁的英雄,如同忍耐不公坚持在职场打拼的阿正,也如满腹牢骚却仍然做着教师的小山。
3、第七集中,以食物中毒,引出背后的原因是野上拿两家手软而超量订货,其背后指谪的,是否正是野上这一类人固守的人情社会呢?
野上做生意坚持人情往来,立约续约论的是个情分亲厚,乍看像是冷漠世间中的一段温馨童话。
不少人埋怨着时代进步带来的人情灭失,但那些更为完善的程序和规则确实尽量省去了推诿扯皮,也尽量免去了将万种兴亡尽系于几人之德行义气的风险。
或许都会惯性地放不开过去的模式和套路,但不可否认,时代是在进步。
社会的运转规则在改变,某些时候,那不是冷漠,而是秩序。
悦子认为当教师太辛苦,决定只考取资格证就够了——这是年轻人常有的娇气与摇摆。
时代的多元化给了年轻人更多的选择,让他们不用像过去那样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然而,有了选择,有了后路,便反而不懂得珍惜与坚持。
总归,有选择要比没有选择幸福,或许增加了思索与寻找的负担,但这正是时代对人们的馈赠。
4、我一直觉得,不同于阿正和小山的忍耐,万里布所代表的是年轻人对社会的反抗。
细究起来,年轻一代似乎确有两种极端:没有担当的窝囊和无知无畏的叛逆,而其成熟的道路便也大约是这两条:反抗与忍耐。
就像阿正最终潇洒地辞去了工作,万里部开始脚踏实地。
一方面,时代在朝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青年们有了更为包容的眼界,对既定的现实也会有各自不同的判断。
而另一方面,世界又不断趋于成熟,社会规则兀自健全地运转着,将年轻人束缚于其间,被接踵而来的眼前事一叶障了目。
那么,所谓成长,是改变不公,还是适应现实?
所谓成熟,是放眼于大势,还是踏实于眼前?
像是OP中所唱的:“你的正义究竟是什么?
”妹妹在给万里部的信中写到:成为宽松世代并非我们自己的选择,那是上一代为我们命名的,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的我们,也只能相信并跟随。
而现在,轮到我们改变社会了,我们又该如何为自己的下一代命名呢?
5、片尾有这样一段话:“和身体的青春期不同,心理上的青春期,在我们有生之年将一直持续下去,所以,大人也会犯错,也会懒惰、逃避、迷失方向,也会找借口、哭泣、怪罪他人,喜欢上不应该喜欢的人……全部都是因为青春期的关系。
大人也会犯错,是的,也会犯错,所以,请做一个,能原谅他人错误的大人吧。
”如同万里布原谅父亲,如同阿正原谅小茜和早川课长。
不论是谁,大约都比自己想像中的更怂、更差劲、更没用。
年轻人会犯错,老一辈会犯错,甚至时代也会犯错。
那么,在时代的更迭与世代的成长中,所不可缺少的,或许正是这种原谅与宽容——用包容的世界观去对待世界、以及用包容的人生观去看待自己,学着原谅别人,原谅自己,也原谅时代。
挺喜欢OP。
当下与未来的对话,内心的挣扎和对自己的诘问——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一条路?
又应该怀抱着什么样的信念?
抄一下(大概没有很准确):“敬启,给不知何时的你你是为何变得如此擅长附会假笑?
还没有忘记梦想吧?
要躺在那里睡到什么时候?
你心中的正义究竟是什么?
眼中倒映的风景,变化着,变化着,变化着平淡无奇的每一天,流逝着,流逝着,流逝着在A和B的选项中,在突如其来的裂缝中你的正义是否能够拯救你?
将白染成黑,就算现在什么都看不见也没有关系描绘吧,描绘吧,按照自己的想像眼前的一切,我随时可以帮你破坏殆尽你心中的正义究竟是什么?
多少次发出声音,朝着梦想站起身来将毁灭后的残垣重新搭建怀揣着爱意,活下去总有一天,梦想会实现虽然不知道你对你心中的正义抱有多大觉悟但请不要出声,沉默着,沉默着观看即使不被理解,即使眼前空无一物敬启,给不知何时的你请坚守自己相信的正义,一路向前敬启,给不知何时的你现在眼前的一切你对你心中的正义抱有多大觉悟?
敬启,给不知何时的你”
小正:女朋友是领导好苦,同事比我还不靠谱还惨,妹妹被已婚朋友睡了好生气打不过好胸闷!
山路:有男朋友的女生和人妻都喜欢我,可我还是童贞boy,只能给人当闺蜜,性教育课到底怎么上啊!
万里部:朋友妹妹好可爱,睡了吧!
嗯,我和你哥又不是朋友,睡!
小茜:我一点也不强势我超级想跟帅哥男朋友结婚啊!
睡一次上司解解压!
妹妹:我这么可爱你让我上班不去做陪聊小姐好浪费资源的呢!
时隔几个月,我终于把这部戏捡起来看完了,因为临近年尾,我怕错过了今年的好戏没看。
还好有看完,这部戏一点一点变得好看,到最后的婚礼十分精彩。
好的编剧和一般的编剧的不同,就在于他的世界观在剧中的完整呈现,而不论表现形式是怎样的。
从这个意义说,宫藤官九郎确实是大师。
本来我想的题目是《逃避有用,但要诚实面对自己》,因为恰巧这部也提到了“耻”字,跟中文不一样,中午的“耻”是知道不好之后要停止,而日语里是一个心,这样不可避免更多与内心感受相连,更多内在的感受在其中。
所谓”宽松世代“就是因为从小到大都被当作only one,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结果到了社会才发现大家是挤破头做number one的,出现各种不能适应的情况,这时有强烈的“耻感”,其实是自尊心太高。
山岸这个角色非常典型,自己眼中的自己,和真正的自己之间的落差,造成了自己无法正视自己,还好,包括他在内,每个人都在慢慢去适应立足于社会的自己。
“宽松世代”是一个标签,被贴上仿佛就自然带有这一代的特征,听到这个词所有世代共通的缺点好像也自然而然存在,其实这样一概而论完全不尊重个性。
如果说“宽松世代”应该学习前一代人的认真负责,那么别的世代也应该学习“宽松世代”对于个性的尊重,就像山路对于有数学障碍的学生那样所做的努力,反复的沟通和说明,让所有孩子了解状况,每一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见解,最终做出一个合理的选择,这是”宽松世代“才有的优势。
小茜和柚鸟都说过,自己的爱人就那样就好了,保持自己的特色,不需要一定出世成功,能欣赏差异化的优点让人很羡慕,这恰恰说明社会的进步。
在嬉笑打闹和夸张的情节中,宫九其实会特别加进去一些大道理进行说教,这是日剧编剧的共同特点,山路最后在课堂上给孩子们上的性教育启蒙课,就是最终点题的一堂,即使身体上成熟,我们还是始终在为成为更成熟的大人而努力,每当我回忆前几年的自己,都觉得现在不管如何,我又成熟了一点,这并不是因为时间,而是因为在不断反省才做得到,这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结婚不是终点,夫妇始终要为了更幸福而努力。
人生并没有什么毕业一说,一直一直要有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想法,然后努力去做到。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原谅曾经不成熟的自己,并不为过去的自己赶到可耻,我们都还在路上,不管是不是宽松世代。
看这部戏我最开心的是终于看到冈田将生演技上的长足进步,从第一次看到他,就是他的颜饭,无奈气场始终太弱,总觉得很可惜,这么多年,我只觉得他在《恶人》里演技有眼前一亮。
去年的《锭上今日子备忘录》也非常不错,但是可爱居多,这部戏里已经不仅仅是可爱,而真的演技在提高。
不知道为什么冈田这么帅,但是看着他的脸,完全不觉得他是花心型,包括这部戏的情节也是小茜和科长的设定,真是很不可思议。
柳乐优弥、松坂桃李和安藤樱演技一直都很好,不需要特别提到,我觉得每条线还是比较平衡,并没有顾此失彼的情况。
这部戏的剪辑好些很多人觉得有点跳,我觉得还好,水田伸生和宫九也合作过电影,风格上并没有问题,我尤其喜欢大结局的剪辑,打乱时间,连接得很巧妙。
接下来要期待宫九的大河了,从设定看就相当大胆而有趣。
在团队合作中,有意见就当面勇敢地说出来,是很难做到的,为了维持表面和平,大家都会忍让妥协,总是率性直言的人,像是行走的炸药包,大家都担心被波及到,会主动远离他,这是常识性的道理。
当我看到主角带的新人山岸,竟然耍无赖辞职要求索赔,且还起诉并当面诬陷讹诈主角,我希望主角可以直接“敲尼玛”的问候上去,大声呵斥对方不摇碧莲,并在下班后,上去给他几脚,打的他十天半拉月起不来床,即使自己不出手也可以花钱雇人出手。
但是这只是当时爽了,后面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对方无论起诉和报警,都只会借此积累到更多的材料,主角会被迫赔更多钱,或者被判刑收监,然后再难找到白领工作,自此信用破产,人生跌入更深的低谷。
即使同事们都清楚,山岸是个无赖卑鄙之徒,但公司管理层和人事部门会认为主角的情绪稳定性差,人际沟通能力差,不适合团队合作,会对其进行劝退,或是直接辞退。
这将影响之后的求职,但凡遇到招聘方做背景调查,都很可能会被拒绝。
快意恩仇什么的,成年人只能放弃这类幻想,选择忍让妥协,直到有更多资源,可以晋升或者跳槽。
相比起来,万里部的人生显得自由度更高一些,不被一般社会人的生活轨迹所束缚,但是人和人的追求不同,也不能说谁过的更好。
片中各种性格的人物的生活,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展示了较为真实的职场生活,比国内的职场剧更贴近人的真心,让我刚刚开始看,整个人就投入进去,拔不出来了,很棒的剧。
补完了《宽松世代又如何》,有趣的群像剧,人物鲜明可爱得过分,剧情非常神经+亏贼,太对味儿了!
宽松世代是在“不强调第一而强调唯一”的教育形式下成长起来、被老一代人视作松懈无能的一代人。
剧情要素其实很多且杂,但因为宽松世代这个视角,让一切变得顺理成章,并且编剧从头到尾都在试图打破宽松世代的刻板印象。
首先,用不同阶级、职业、性格、经历的角色们告诉观众,不管是不是宽松世代,一个人就是他/她本身,并不是标签下的人,而贯穿始终的命题也体现在此:不管是哪一代人都会犯错,就算身体发育成熟了,心也还是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因此要做一个懂得原谅他人的人(我对这个观点持保留意见…)。
其次,通过各种复杂的家庭关系和宽松世代这个主题,表现了大环境下一个个小人物的无奈,人没法选择自己的出身、父母、年代,成为经常出轨的父亲的孩子、接受宽松教育之类的事,明明都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明明是上一代人作出的决定,可是一旦犯错,却被指责是宽松世代,被迫承担后果。
其他一些零散的点,比如职权骚扰、男女纯友谊、儿童教育、子承父业、催婚催生、婚后女性就业需求、婚内出轨、大龄母单、大学与就业的关系等议题,作为大命题的陪衬,在剧情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有一部分的价值观我会感到不适,但总体来说不算太说教(因为反转太多,我以为的鸡汤下一秒就掺了毒),还是值得理性讨论一下的。
顺带一提卡司真的又强大又养眼🤤
小时候总被说未来是你们的回头看看,都是套路
都走到现在的,先给自己鼓掌好么我们中的大多数,只是拿着前人的地图走着’以为是自己的’路。
在离家不远的学校享受完九年制义务教育,考了个大家都觉得不错的高中,而后再奔大学。
在彷徨中前推后攘地成为别人眼里的’像个样子’:做个上班族,在没有上一辈的殷实积累下独闯成年人的世界,”不要想太多“、”心思太活络可不好哦“,安稳赚得自己的独立生存,再成立家庭生儿育女。
自己赚钱自己花,可硬气呢以为别人虽然不完全一样,也没有多不一样。
各自留下很多遗憾的同时,也欣慰自己没有错过任何一步’正常人’的流程。
渐渐也就养成”这世界就是这样的“的自嘲。
这种自嘲并没有错,但在这样琐碎又残酷的日常里,但愿你无论是哪一代,都不要放弃成为“逃犯”的可能性。
这部剧,用欢笑、感动、眼泪演足87后,处处想截图发微信回头想想,上大学好像就是为了找工作
按流程走到大学毕业,突然就就业难了
一直“量力而行”,只敢挑战能干的事儿
说好的固定戏码,该出现的还没出现
工作后想多点自己的时间,好像不太对
跟新人讲道理的时候,也是可以头头是道
夹在前辈老板和新人之间,价值观都乱了
也是想过,拥有的好像变成了束缚,但放弃了就好像什么都没有了
朋友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变得小心翼翼
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也会看不懂“流行”
如果都有共鸣,那这部剧就不能错过。
更多文章
从机场回家的路上,一年未见的爸爸一如既往的拷问我的人生道路选择。
我的身份从一年前打算申请博士变成现在确定要念博士,不变的是一如既往虚弱的回应。
“你学政治,如果不得到从政者的认可,无法对现实政治产生影响,有什么意义呢。
” “那是政策智囊团,又不是搞学术研究。
” “那就算你辛苦读书几十年,写了两本书,也没什么人读,有意思吗。
” “自己觉得有意思就行……了吧。
” 一如既往的,陷入沉默。
怎样的人生才算有意义呢?
怎样的人生选择才是好的啊?
二十几岁的时候最困惑了。
选定一棵树木就意味着放弃一片森林,可是森林里说不定有更好更高的大树,又可是,森林…根本是不可穷尽的啊。
拥有选择的自由虽好,但同时也使人纠结、迷惘、无法承诺。
直面困惑当然是一种办法,把选择abc优缺点一字排开,理性客观地分析形势、作出判断。
只是大部分的平凡的我们都做不到。
还有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那就是接受困惑,承认自己不够坚定的当下。
我喜欢宫藤官九郎的这部新剧,因为你看,这三个快三十岁的日本男人根本和我一样,一团糟糕,迷失在生活的波浪里面嘛。
(当然,我必须承认,喜欢这部剧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三个男人都很帅,不同路数但是同样直抵人心的帅!
)“不求上进男”坂間是平庸的上班族,看着同期进入公司的女友步步高升做到区域经理,自己却因为教训了下属的新社员而被惩罚,从公司销售部下放到一家门店做店长,接受女友上司的直接管理。
“大龄童贞男”山路是小学老师,工作投入勤勤恳恳,但在男女关系方面毫无经验,在女性的交往中处处扑街。
“万年浪人生”道上是日本范进,立志考名校做医生律师,然则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和妻女住在出租房里,谋生途径是深夜街边拉皮条然后敲诈巨额酒水费,“欧派欧派”叫的震天响。
这三个人,连同他们身边的同龄人,都活的稀里糊涂的。
宫九通过不同人的嘴巴无数次点题,宽松世代嘛,就是不行啊。
所谓宽松世代,指的是2002年以来在新的宽松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周末实行双休,圆周率只需背到3,每个孩子都应当被鼓励,诸如此类。
当这一代人进入社会,却被诟病自我中心、能力不足、不求上进。
即使不认同这种笼统的刻板印象(很有可能不过是年长者的偏见罢了),这部剧里的年轻人身上总有一种抹不掉的萧条感,觉得什么都无所谓,怎样都行。
那种保尔柯察金式的年轻人特有的光芒和希望是不存在的。
道上轻蔑的道破这些年轻人的状态:考一所觉得自己能考上的大学,找一份觉得自己能找到的工作,就这样过下去。
我猜,这种宽松世代的萧条感大概来自一种缺失,或者说,年轻人不知为何奋斗。
战后日本举国同心重建经济,国家、公司、家庭、个人,同呼吸共命运。
终身制雇佣使公司成为个体奉献劳动与忠诚的对象。
“奉献”这个词看似隐含一种不对等的剥削关系,实则不然,它珍贵在于提供希望。
渺小个体通过奉献将自己与一个更大的对象紧密连结(attach),并从中感受到幸福。
人是多么需要这种连结呀。
Lauren Berlant讲,一切连结,或是向外连结的尝试,本质上都是乐观的。
无论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集体、一种生活状态,伸出手时我们总是充满希望的。
我们依附上去,想要靠近,渴望拥有。
唯有通过建立联系,自我才得以确认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当然,这些连结并不牢靠。
在一个人身上期许爱情,在一件物品上盛放欲望,又或是,向一种“好生活”的模板索要幸福......说到底都是一种想象,一种投射。
但尽管如此,还是要努力的去相信,用力伸出手呀。
无论是战后日本的终身制公司还是红色中国的“为国奉献五十年”号召,都向个体允诺了这样或那样的满怀希望的连结,让他们相信他们在为一个更大更崇高的对象奋斗、拼搏。
而现在,那些对象不再值得奋斗。
坂間好不容易燃起为公司努力改变自己的念头,就被女友浇了冷水:公司是什么?
那些人今天谣传我们俩要结婚,明天又说我和上司劈腿,这样的一些人有什么值得你改变自己的?
是呀,90年代以来,日本公司大量使用短期合同的派遣工人,公司和个人的关系早就变了。
坂間与女友宫下双双辞职时,上司同事也不过是送了一束花就各自忙活去了。
当国家、公司这些外在赋予人的连结对象被撤销,随着自由而来的是很多很多的困惑。
个人主义给予个体足够的自由,却不解决自由的后果,这些自由而孤独的个体要如何建立新的连结,找到意义,获得幸福?
金钱、权力、技术、爱情、家庭……获得幸福的一些当代选项。
宫九绕开了这些,提供了一个充满日本气息的选项。
三位男主角虽然困惑依旧,但多少都获得成长,更加认清自己。
道上最终放弃考大学,试着去当园丁。
是不是真爱职业尚不得知,但砍了一天树浑身湿透坐下来喝一杯冰啤酒的幸福感却绝对不假。
山路没有什么宏大的教育理念,只在实习老师用阴谋论揣测小学生帮派斗争时,耐心的找每个学生谈话,保护他们。
坂間终于不再废柴获得升职,却毅然决定辞职结婚,回家继承家里的百年酿酒厂。
第八集,坂間要离开分店时,和店员分别时说了很动人的话:七年碌碌无为的上班生活,在这几个月的时间被彻底颠覆了。
在工作中得到很好的经验,也获得了成就感。
旁人A说:不过是做成了100份亲子饭吧。
旁人B:太可惜了吧。
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啊。
往上爬什么的。
坂間很坚定的反问:前面的路还有什么?
往上爬爬到哪里才是尽头?
亲手修剪出一个小花园,得到一个小学生无条件的信赖,做100份亲子饭被客人喜爱,这些对象具体微小,这种连结坚固且充满亲密感。
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
我对于读博这件事有了更真实的期许大概是研究生一年级在图书馆的一个下午。
和几个博士生一起自习,每个人前面都摆着一摞书,各自埋头,脸上是沉浸专注的神情。
感觉像是作坊里的几个工匠,在一个空间里各自干活。
无论是一个陶器还是一篇论文,和自己的对象产生亲密的联系,为之努力,并从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坚实的快乐,就已经很难得了。
大概是这样吧。
在标签至上的今天,如"XXX又如何"这般心酸无奈的反问似乎可以用在任何桥段上,"单身又如何", “女博士又如何”,“没车没房又如何”,“同性恋又如何”,各种标签式的概括挤压着原本就活的不易的我们,我们常常会问,我们这样有错么。
没有遇到合适的单着究竟妨碍了谁,女人读个博士怎么就第三性别,没房没车靠租靠打的会淋着冻着么,生来就不喜欢异性难道要强迫,以上,宽松世代又如何。
这剧看的是宫九絮絮叨叨的台词,出奇不易的反转,当然还有三位男宽松的颜艺, 再加一分,和剧里的人一样,我也生于87年,自然多了几分亲切,被偶像同龄人了哇。
但不能肯定我那个时代的生人能不能等同于剧中的宽松世代,只记得那时我还赶上了所谓的小星期 (仅周日休息)还有浩浩荡荡却雷声大雨点小的“减负”, 圆周率就背到小数点后一位的情况倒是没有,但面对师长也是怂的什么似的。
如今我大学同学不管是当小学,初高中还是大学讲师的人都第一反应:现在的孩子了不得哇,从早教开始马不停蹄,各种有主意。
80现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人,赶上的了中国经济开始加速,生活开始变好的时候。
等我们差不多成年了,入大学,出社会,很不走运,和剧中的人物一样,又赶上了全球的经济衰退,不仅如此我们还有个特殊的国情,独生子女政策,年近30的很多我的朋友同学都已经迈入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
和90后和00后一样,我们也曾经被前辈们狠狠地数落为“叛逆不长进的一代”, 80后听不进长辈的话,对婚姻爱情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认真,吃苦耐劳精神不足都屡屡被诟病,然而我们真的就过的那么轻松么?
怎么可能,哪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我们这些普通人。
冈田弟弟的角色,像极了进入社会几年后,感觉找不到方向的我们。
逐渐了解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难处,体会了职场上存在的竞争和恶意,感叹自己无法给心爱之人以及家人带来全方位的安全感,就连自己都常常不了解自己奋斗的目标。
桃李君饰演的小学老师, 在我看来是神一般存在,这样的老师哪里寻,赐我一打, 我来守护他的贞操!
温柔,善良有耐心,死活做不出数学题的娃家长想抽人他都能拦,矫情玻璃心的小实习生花样作死都被他完美化解,还有对待朋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再不行,就做个倾听者, 陪你攀岩,泡温泉,看大胸妹。
影帝这样的人就更没遇到过,但是那种离婚家庭孩子的苦非常理解,人到30,想要改变却发现世界早就给你安排了个面具,你到死都要带着的感觉,非常绝望。
偶尔也想逃避,希望能把一切都归于父母当年的关爱过剩或是不足,然而自己以为人夫,早已不是能够喝到天亮,潇洒说声 再见 的年纪。
影帝无论卖萌还是卖惨都是萌萌哒。
影后安藤樱作为该剧唯一着重描写的女性角色,除了演技出色还是演技出色。
扮演的能干的区域经理,我相信她辞职说就想结婚的瞬间,是出于对男友的爱,而不仅仅是因为迫于年纪的压力。
最让我泪奔的瞬间,是当她感觉自己既无法全心工作,也无法专注恋爱, 而觉得自己很失败的时候, 屏幕外的我也瞬间泪奔了,那种感动和理解,心酸和无奈瞬间与之同步。
宽松世代里的人物, 形形色色,抛开标签,都是独立个性的存在, 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也都经历着和世界的各种碰撞,有妥协也有抵抗, 在编剧设计的嬉笑怒骂中,勇敢的生活着,彼此支撑着,从愤怒的反驳到最后轻松的调侃出一句:宽松世代又如何。
宽松世代又如何 (2016)8.72016 / 日本 / 喜剧 / 水田伸生 相沢淳 铃木勇马 / 冈田将生 松坂桃李又如何?
又如何!
很奇妙,日本所有描写的“宽松世代”和我国的“90后”很像,我们同样在这样的世界经济崩溃的边缘生活,但2024年找工作已经成为一件困难的事,以及大批人涌入考公考编中,因为人们在不稳定的生活里过了太久,以致于不想让自己在不确定、不能把握的生活中蹉跎,造成这些连锁反应实质上是青年一代对未来的迷茫、失落,看不到太多希望。
我们现在的时代,每天每个人都被巨大的信息裹挟,或许大家都刷到过“小学很关键、中学很关键、高中很关键、找工作很关键,结婚很关键、生孩子很关键…”我们被套在“关键的一辈子”,但大多数的确再怎么努力,运气也差那么一点点,关键的都没有赶上所以我把这样的共同困境理解为:东亚人关键的一辈子。
我们一直被要求“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可事实我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时代的洪流下每个人都无能为力。
能将目前的日子过好,或者稍微开心些也许就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的“梦想”。
很奇怪,日剧总是以残酷、普通人、失落的视角展开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颓废、伤心,但这样的剧情深深感染着我们。
或许,这才是感同身受,我们同在一个困境中,讲述困境,大家一起面对,这些比每天告诉你人要“加油”的电视剧更平视地看待“宽松世代”/“90后”!
宽松世代是指 奉行宽松的教育方法 ,不放成绩榜,周末双休以及 日本以“重视人性教育”为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一代人,相对于宽松一代的前辈“昭和一代”进入社会以后经常被认为: 工作散漫、自觉性差、自尊心强。
在沐浴在宽松的教育制度,野蛮生长 ,进入社会被贴上“宽松世代”的标签,然而那又如何?
看完这部剧,我也渐渐明白为什么宫九这位编剧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粉丝,从《对不起青春》看到放荡不羁的青春,到《监狱里的公主》荒诞且温暖,善良的“欧巴桑”复仇大戏,再到《宽松世代又如何》充满溺爱被上一辈称为“宽松一代”进入社会后的种种状况,宫九的剧对于人物角色的刻画真十分完美,无论是冈田将生饰演的“废柴男” ,还是到山岸宏饰演的初出社和的初入职场“宽松世代”,从主演到配角都刻画的有血有肉,更有安藤樱以及柳乐优弥两位影后影帝的助阵,宫九的编剧以及强大的卡司阵容怎么能让我不爱呢。
“废柴男”坂间正和与“处男”山路一丰 两人可以是“宽松世代”的典型代表,两人因工作的不顺而不约而同的找到“出租大叔”倾吐苦水而认识,正和进入公司7年而迟迟做不出成绩而苦恼着,也因为与迷拎不清自己对茜的心意进而闹出种种问题,我觉得这就是部分年轻一代人的缩影,进入社会已经有一段时间,而事业却又停滞不前,仿佛到了一个瓶颈期,又到了适婚的年纪,迫于种种的压力,进而不能作出合适的选择,甚至放弃做选择,片中有一个片段就是因为结婚正和和茜的想法发生分歧,然而正和有一句话让我十分的触动:“因为我想改变啊,今后如果不改变的话,我可受不了”。
想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有步骤一步步的进行,不因为一些突发事情而改变,但往往事以愿违。
再到山路这一角色,温柔善良,在剧中更多是作为一个倾听者,陪伴者的角色,自己的感情主导权往往在对方手中,可以说是29岁的恋爱白痴,在剧中闹出种种的笑话 “皮条客”道上万里部 与板间和山路可以并称宽松三剑客,以一场“大胸”诈骗与两人认识,并慢慢的作为朋友身份融入两人之中,万里部也在剧中担任搞笑充当,吊儿郎当的作风,经常讲“大胸”一词挂在嘴边,但对于一些现实问题往往是一针见血,像似上帝视角,这一角色讲外冷内热显示的淋漓精致,从不良到后来的醒悟,奋进,给人一种接地气的感觉,这样有血有肉的角色在剧中起了调味剂的作用,有一说一,棱角分明对问题不忍气吞声,坚持自己的信念好好活下去, 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下去。
“女强人”宫下茜 作为剧中唯一一位重点刻画的女性角色,与板间同期进入公司再后来成为板间的直属上司,在工作上是一位三头六臂,看似百毒不侵的女强人,而女强人也是有软肋的,就是板间,两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到了结婚的年纪,在这个时候茜又得到了一次升职的机会,板间就是在这里摇摆不定,一个是想着改变现况再决定,一个是想着结婚就能得到幸福,然后在一起讨论以后的生活。
可能这就是理想派和现实派的分歧吧。
“宽松世代”就是一个标签而已,以后还会有针对年轻人各种各样的标签出现,可能在前辈看来,现在的年轻人真的不行,做事散漫不顾后果, 抱怨他们的懒惰,在我们走入社会时对他们有所歧视。
我们现在被贴上各种标签,我们现在面临的种种问题,事业停滞不前,感情亦不是顺风顺水甚至还没遇到那个对的人,被我们的“前辈”在各种领域指指点点,但就是这样被认为垮掉的一代,我们仍努力的生活着,人生是属于自己的,即使不被任何人看好,也要活出属于我们这一代的独有的精彩。
妈呀宫九我服你啊!每次都这么酣畅淋漓,本季数宽松和重版看的最爽,一个大写的喜!欢!主演全员高萌,冈田小哥村长可爱哭,影帝帅到全剧最后一秒,影后爆演技说来就来。年轻人的生态抓的满好的,很多地方能产生共鸣。“你所谓的正义能帮你渡过难关吗?”
喜欢女主说的那句,虽然即便很不安很愧疚很难受,但还是想和你在一起,所以忍耐至今。很喜欢这句话,有点感动,无论此刻的境况多么让人难堪,还是想和你在一起。
一部随时都可以弃的剧,却追了下来,也是有点小感悟在里面
一般般,不适合我看吧。
虽然很契合80后的我但是没啥动力追
哈哈哈哈哈宫藤官九郎果然有毒,出的本子真的太赞了。整部剧除了第十集比较弱之外其他集数完全是马力全开的哒哒哒。吐槽向的日剧最爱了!虽然说教的毛病特别多,冈田将生演的男主不知道为什么有种用力过猛的感觉。安藤樱和柳乐优弥的演技一百万个好评。剪辑也不错,很久不看ntv的剧没想到还能这么棒。
乱,看不进去
。。各种又标签化又尬的桥段 慕名而来 失望而去
3.5硬伤一堆啊 这剧本硬的(不要跟我说宽松世代就是这种阴晴不定神经体质)剪辑硬的 几个表演硬的。。宫九就是梗多 喜欢宫九剧的小聪明 不喜欢他漫无边际的发散思维 演员的定位也崩塌 搞清楚这是正剧还是情景剧好吗 看下来竟然觉得松坂表现最适度 当然影帝的爆发力也很棒!
【NTV 16春 日十】⋯⋯⋯⋯看不進去更加不會追,廢柴岡田&森賽松坂人設還挺萌但也僅此而已,劇情完全提不起勁瞌睡連連,所以宮九這回到底厲害在哪裡並沒有get到?
还没看完,耐心完了..
冈田怎么老演这种有点矬的角色,以他的脸毫无说服力啊,不过演挺好就是了。群像挺不错,女性角色都塑造得一般,特别是小茜,每一个有她的剧情我都想揍人的那种。
看完重启人生之后看到这部剧有安藤樱就点开了。果然看到主角是三个男性的时候就应该有预感了,完全是高开低走。最开始以为是展现宽松世代的年轻人的迷茫和探索,结果就是各种混乱的情感纠缠。男性角色各种大男子主义,对女性的物化开黄腔。浪子回头也要有底线,婚内出轨好友不知情的妹妹,毫不考虑妻子和孩子的感受。女性角色塑造扁平化,明明小茜是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女性,结果被刻画成了一心想要结婚最后放弃工作的恋爱脑女性?一部题材很好的剧完全变成了有一些表面说教的狗血恋爱剧😇
剧情的节奏其实挺奇怪,有点强行鸡汤了,总体上不如《对不起青春》,但最后一集的剪辑真不错,之前所有看似生硬的转折都成为这些短暂镜头的铺垫了,两人分别在婚礼现场和街头小店喝交杯酒的这段很喜欢~ 最在意悦子老师这个角色~
3集弃。简直每句台词都要带上“宽松世代”,写作文都不能这样做作,难以相信是宫藤官九郎的剧。有这时间还不如再刷一遍海女。
从头到尾都非常真诚。宫九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一样在日本就职的我,一样宽松世代的我,一样迷茫,一样脆弱,一样任性,靠不住的地方很多,偏偏自尊心还不容践踏。成长,从来不是一条近路。从几个人身上看到不少自己的影子,亲切可爱,感同身受。
从前几部我就对宫藤官九郎笔下的年轻人一边说爱一边出轨出轨又继续爱或者是朋友的另一半也照伸手伸完手又说友爱表示不解,当时是自我解释说也许日本国情就是这样吧,看完这部这种不理解就更加了也许不是因为国情不同而只是因为我老了吧。
宫九的这个本子真的不好看……硬啃都没啃完。
超好看!柳乐演技超好!
选角的思路很诡异:冈田松坂拉高颜值但演技触底,安藤柳乐撑起演技但颜值一般,所以这个卡司配置就是打算取平均值吗???事实上,这种情节有点另类的剧还是需要演技支撑的,否则难以令人信服,颜值反而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