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看到这剧恶评如潮,打算来开眼见的更新至第7集不知道你们是在什么状况下看的,反正我都得等家里没人的时候把音量调到最低再加上两倍速才敢看,看啥限制级的片都没这么心虚过。
这剧让我在欣赏过程中无数次的低头遮眼。
一开始我差点以为主角是黄靖伦,他这第一集的分量也太吃重了吧。
我估计很多人都受不了他说话,哎,幸好我2倍速看的~汪东城头发剪短了之后看着顺眼多了。
他才是全剧最杯具的人物,明明就是一个很正常的妙龄小伙子,就这么让一帮子人给玩弄了。
丁春诚我老看不出来他到底长啥样 脸部线条太模糊打从小S在康熙里说了以后,我一看高以翔我脑子里就出现他清晨赤裸煎牛排的画面朱孝天真不容易,这么多年都没换过发型,他可太适合演38的角色了辰亦儒是个奇葩,他的长相已经超越了世俗的评判标准,不过小身板不错条很顺。
他的演技是世间少有的尴尬派,演什么都像是舞台剧但又根本不入戏,无时无刻不向大家透露“算了,豁出去了,我知道我现在很糗”的讯息。
(LZ不怕死的说一句,其实他整个人的存在就是一个糗)(是的,我漏掉了蓝钧天,这我知道。
)但是!
但是!
共同点是:所有人都变得很蠢!!
我之前对王心如的印象还蛮好,她给蔡旻佑拍《两人》MV那叫一个惊艳,没想到在这片里这造型太恶俗太像棒子了。
看到他和蓝钧天有看对眼的趋势时,我真担心这剧最后要资源合理利用争取效用最大化把所有男女演员都配成对,作为相约星期六的年度企划特别节目。
李佳颖也显得倍儿老,而且有种长裂了的趋势。
之前挺好的一姑娘,演些个人生剧展啊之类的小品都蛮有范儿的,咋就狠不起来呢。
她演不了有心机的,看着不搭,长了张天真无邪的脸。
王心凌,哎,实在是。。。
年龄不小了,我对她没有偏见,她还挺自然挺可爱的,但就是和青春美少女不搭。
她老给我一种印堂发黑脸色发青的错觉,我觉得她就是那种完全不出挑不受欢迎默默无闻的心地善良会帮阿公阿婆干农活听他们唠嗑的意志坚强草根小姑娘。
我看演员表里客串还有萧敬腾,我还没看见。
>>更新:出现在第8集我最想不明白的是为嘛女主角的名字要叫桃花??
起承转合史朗啥啥的都还在道义范围之内,唯独桃花这么穿越??
那张韶涵岂不是叫公主了?!
是的,虽然吐槽了这么多,但我还是紧跟步伐坚持在看。
这剧最让我满意的一点是它没有绝对的男主角,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绝对的感情戏。
我最看不了全剧都是男女主角莫名其妙爱得死去活来又莫名其妙搞出一推误会还莫名其妙非不解释非不在一起,不停的自我挣扎每天把自己往死里逼,我老怀疑他们是因为太爱演了自己给自己加戏。
摆正心态就当在看一出闹剧,顺便满足一下恶趣味,这我还能忍。
随时时代进步,群众口味变重,什么剧都要来卖腐。
丁春诚和高以翔 黄靖伦和辰亦儒 剧中已有苗头出现但仅点到为止奉劝导演,既然全剧都恶趣味到这个份上了,圈着一众男演员放着也浪费,干脆一条道走到黑个人建议,墙裂要求本剧和《爱似百汇》合体!!
剧名可以叫《桃花百汇》!!!
下面让本人来发挥一下何维健和黄靖伦凑一对(其实这才是我想看的XDD),原型参考冰河世纪里头那俩负鼠,拼成史上最萌CP辰亦儒可以人格分裂,飞轮海内部CP我不熟,给他们坨一块儿,爱咋咋咋咋地高以翔和丁春诚是众望所归既然蓝钧天还有几分像吴建豪,那和朱孝天摆一起也算是顺应民心王心凌演路人。
其他女演员可以演小受们的闺蜜,给他们画个小妆出个小主意安抚下小心灵什么的。
早前知道这次是大东+心凌的组合,心想剧本应该差不到哪里去,总不会比蛋炒饭更糟...昨天发现我失职,上档了居然我还不知道...结果半夜下载来看欧麦高我不认识靖伦,不评价,只是他的身形体态,我均接受无能...四大哥哥,剧情发展刚开始,虽然印象都不咋样,但还是想抱有一丝希望...(U,好善良)至于王心凌,除了觉得她老,我并不讨厌她,只不过看making的时候赫然觉得,这个女人让我讨厌!
理由?
没有,就是不合我胃口(同理杨丞琳,还是带着面具的好好塑造每个角色吧!
m___m)最后说说大东,我很期待着一次的造型,可是结果给我更加意外!
台湾人真是热爱铁三角,只不过戴在大东的头上就mini了...本来觉得太做作,后来一想也是,小铁漏音严重,既然大东可以戴着它跟人正常交流,那么戴着它听得见后座姑娘打喷嚏也并非绝对无理...=。
=(你这分明是在自我安慰...)随后的雨中借伞,哦,哈哈哈,瞿导,U是有意的吧!
那一瞬间,我看到了阿妹MV里的背景大东!
我看到了05恶吻时期的青涩大东!
对!
就是那眼睛!!!
哦....彻底的苏总结:为了大东,我忍了!
怒火,其实我是怒了!
正在克制我自己!
为什么?
大东的演技不差,为什么总是这些烂剧本?
同是漫画改编,为什么全部那么烂!!!!!
我,愤啊KY,看片尾的时候,我望见了1R同学!
这人当兵回来了,头发长出来了!
快,感谢瞿导!
感谢造型!
同学,U终于上镜了啊!!!
明明是四个里面最帅的一个,明明每次见生人我就自觉跟着你走,明明....偏偏你就是不上镜....作孽啊!!!
可是不要紧,现在出息了!
我会等着你出场的!
(握拳!
)
第一集开场,阿ken打扮得稀里哗啦地,站在楼顶,用日文(汉字标注)对桃花女主告白。
哇咔咔,这还是闷锅国台办里风情万种的ken姐吗……雨中,戴着漂亮耳机的美少年史郎,好心地将伞递给女主,画面美得一塌糊涂。
台词:那短短的36秒内,木棉花树梢上飘下了许多像雪的棉花,天空中有无数的闪电,一对老夫妻恩爱地走过,年轻情侣脸上充满着笑意,红绿灯像眼睛一样的眨着,带花伞的小女孩回眸一笑,男孩的左脚,踩到新生的春泥,他的心跳很急,眨了一次眼,右手戴着表,撑伞,用左手交给了我……太细腻,太有爱了,我要给这段台词颁奖。
你看大东剪了短发,台词少少,完全走上了气质路线。
你看王心凌好像也没那么做作讨厌。
但辰亦儒的造型是败笔,完全突出了他的缺点。
与造型师有仇。
话说那一集女主桃花要出家(突然出家,太突兀了),为她剃度的那个师傅,圆圆胖胖的多可爱啊。
他说:所谓出家乃远离俗世之尘,又叫做出尘,出家不是为了避世厌世,而是不恋世间亦不厌世间……要不要这么有道理啊还有哎,比丘和比丘尼同在寺庙修行是很正常的事吧,这不算剧情错误,其他童鞋不必大惊小怪。
难为一群年近30的大龄偶像倾情演出,尽管有时候剧情、台词很白目,但你可以拉动进度条跳过嘛。
偶尔还是会有些小感动。
帅锅要打包买才畅销年轻帅锅打包如F4年长帅锅打包如这部剧如果只有大东 辰亦儒 加上女主角 这部戏就和时下的2男追一女的戏码完全一样了,没创意.于是呢 编剧象变戏法一样的变出4个哥哥来, 都是帅到一塌糊涂啊, 哦, 对了 不是四个是五个 这样就有看头啦.注销天-侧面脸上的坠肉已经惨不忍睹了蓝均天-是个普通话口音比物件好地道的物件好丁春诚-目前还没有看出什么来 不过一直的打扮气质倒是蛮喜欢的高以翔-个人觉得他还是不要说话,就参加些综艺节目被小s吃吃豆腐就好了 要有神秘感才红的久一些哦大东-还是一样的做作 不过很好笑呢女主角-出乎意料, 这次的摄影灯光镜头都落的很到位, 把她拍的很美啊纯无聊纯打发时间的好剧呢
看这部剧的时候一看到家里那么多哥哥,首先感觉有一点夸张,而且同样是哥哥,好心疼余一,其他四个哥哥老是欺负他,要他保护妹妹,而且宁愿让他留级也要留在桃花身边,,在家里的待遇也是最不好的,后来桃花喜欢上了史朗以后,四个哥哥还让余一去捣乱,是不是有些不公平了,余一追个女孩子都是靠自己,心里很强大
汪东城的突破让人惊喜他不再演傻乎乎的傻小子而是成熟稳健的男主角恭喜啊恭喜桃花有那么多个哥哥疼爱我想肯定赚尽很多人的口水毕竟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女小时候多多少少也曾幻想过自己有个哥哥或姐姐吧很喜欢李佳颖饰演的龚慧琪觉得她很适合演《蜂蜜与四叶草》里面娇小可爱的阿久如果当初台版《蜂蜜与四叶草》找她来演的话那该多好感觉她前途无量啊刚开始的时候剧情很拖沓到了后来估计是收视率低了所以剧情突飞猛进但还是忍不住在结尾来了个狗血的情节 囧这部剧的颜色很漂亮,人也很养眼还算过得去吧
第一次看的时候在上小学,假期炎热的午后,我和表妹坐在沙发上,刚把公主小妹追完了,还沉浸在公主一般的爱情中无法自拔,就又陷入了对哥哥们的沉迷,还记得,我和表妹为四个哥哥的温柔而疯狂🙂那时候的台剧,还是纯情的甜蜜的,没有什么欢喜冤家,什么别别扭扭,什么乱七八糟的家庭伦理斗来斗去。
一见钟情才是所有恋爱的正确打开方式:"那短短的36秒内,木棉花树梢上飘下了许多像雪的棉花,天空中有无数的闪电,一对老夫妻恩爱地走过,年轻情侣脸上充满着笑意,红绿灯像眼睛一样的眨着,带花伞的小女孩回眸一笑,男孩的左脚,踩到新生的春泥,他的心跳很急,眨了一次眼,右手戴着表,撑伞,用左手交给了我……”湿漉漉的雨天,微凉的公交车座椅,他听到了喷嚏声,直接上前和司机要求将空调关小一些,将唯一的一把伞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女生,而那个女生也是值得被疼爱的可爱女生,她也为了心里那点点的悸动而会忍住自己的羞涩,独自一人来到他的学院把他的伞还回。
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新而自然,纯情而美好。
还有哥哥们,电视剧里解释的是,哥哥们因为妹妹的到来,不再被老妈教训,开始疼妹妹。
初看可能觉得哥哥们很夸张,电视剧未免太浮夸了些,我也曾一度将哥哥们当成史朗和桃花恋爱路上的绊脚石,又爱又恨,他们近乎疯狂的阻止着每一个接近妹妹的男孩子们,生生断送妹妹好几次可能会有的“初恋”。
其实不是啊,哥哥们并不是不希望妹妹获得幸福,反之,他们时最希望妹妹获得幸福的人。
当他们第一次站在保温箱外看见了小小的妹妹,那种油然而生的使命感和保护欲都是发自内心且自然而然的,或许他们对妹妹的保护,是因为第一次有了对女生美好的近距离接触,正如宝玉所说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哈哈哈哈,哥哥们的爱护,大概可以用这句话作为引子。
还是纯情占了先机,舍不得打低分,毕竟小时候真的有认认真真的追过啊!
陈桃花(王心凌饰演),是一个特别的女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风云人物,但她的特别,并不是来自于她本身,而是她那四个外表出众的四个哥哥。
大哥陈起,身高185CM,担任晨间新闻主播的他,个性成稳干练,锐利的眼神无不散布成熟男人的魅力,更让他蝉联全国女人最想脱衣的新闻男主播榜首三年之久。
二哥陈承,184CM,服装设计界的新起秀,除了无法遮掩的设计才华之外,举手投足间尽是贵族般的绅士气近乎完美的五官与高挑的身材,让他成为每个女孩子心中的Mr.Perfect。
三哥陈转,有着高智商的脑袋,理所当然的,身材高挑。
四哥陈合,精湛的球技,对于胜利的执着,还有俊帅的面貌,全国女性球迷无不被他开朗阳光的掳掠。
虽然还是学生身份,但已经被美国NBA球团盯上的篮球队当家主力球员。
而且厨艺更是精湛。
总而言之,他们四个每一个皆是女孩心目中的完美情人,但真正让他们声名大噪的,并不只是他们过人的优质魅力,而是他们对妹妹的过度疼爱。
这四个哥哥对桃花的疼爱溺宠以及过度保护完全超乎常人的想像,除了对桃花的百般呵护以及全天候排班守护桃花之外,甚至还以陈家为中心方圆50公里范围内,所有桃花可能接触到的男生做了一番彻底的身家调查。
表面上,这一切作为都是要帮桃花找到一个与她相配的男孩,寻找理由及藉口甚至把柄,作为反对桃花恋爱的手段,因为他们打从心底相信,这世界除了他们四个之外,没有任何男生够资格匹配他们最爱的妹妹。
但百密总有一疏,桃花在离家出走时遇见了一个男孩,拥有通过四个哥哥所详列的超完美条件,并找不到任何反对理由的超完美男孩,史朗。
虽然哥哥们不喜欢史朗,但是因为妹妹他们也都改变了对史朗的态度。
咱心凌是越来越可爱了呢!!!
以前确实很喜欢这部剧,画风清新,OP好听,演员普遍颜值OK,比较新鲜的是里面一些老电影做旧风格,比如父母的回忆、桃花告白后的多重假想,以及和余一热爱电影人设相符的、对小雪姐还有蕙琪一见钟情时的歌舞短片。
各种特效都算超前,和少女天马行空的想象非常符合。
现在回头看这部剧,这些优点仍在,还是能看得很欢乐,但也看出了一些小时候不懂的、人设性格的问题。
一直感觉史朗是汪东城荧幕最佳角色之一,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个角色对他往日装疯卖傻、无脑臭屁肌肉男(阿金/大东)路线的颠覆。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这个角色完全不“油腻”,清清爽爽的服化和他还算美型的日系外表也很符合。
其实帅哥们真的,安安静静地当个美男子就很好……小时候看史朗的时候几乎全程花痴,这个角色很容易代入校园内女生普遍暗恋的隔壁班校草/学霸。
腼腆、不易接近的个性好像也很真实。
但现在再看,完完全全就是大写的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啊!
和一出场就确定心意然后猛烈出击的男二薛志强比,真的太划水了。
然后说桃花这个角色,傻白甜也傻白甜,但没有王心凌之前的角色那么夸张……被四个哥哥宠坏的表现很真实,比如以为史朗有女朋友,立刻要出国念书,在机场想想突然又反悔(这个时候还是默认他有女朋友的,这次反悔有点太迷惑了)回家,回家又要搬家,结果看到史朗和小雪拥抱,不搬家了要出家……就,四个哥哥也是真的脾气好,被耍得团团转的感觉。
四个哥哥在剧里还是挺萌的,但要是放在现实,哪个妹妹摊上这么四个人,妥妥的倒了大霉啊。
总的来说,这部剧放在大陆绝对算三观奇歪(没有说三观正就是好的意思)但在牛鬼蛇神遍地的古早(?
)台偶里,也算一股清流了。
「14th BJIFF 保利北京坊」非常好的俄味儿后现代,很对我胃口。高纬地带永远灰蒙蒙的天,西伯利亚植被茂盛但脏兮兮的地,仅有的五段无调性的配乐,人的孤独、克制、疏离。路边泥地里摆摊的老大爷卖的是冯内古特和多甫拉托夫,荒凉破败的西伯利亚与绝地求生中的荒岛别无二致。片中无人大声说话,似乎也没有一个人露出过哪怕一丝微笑,甚至连愤怒都那么不着痕迹,父亲深深的眼窝叫人看不出喜悲。警察的那句话颇堪玩味:Я же тебе говорил, не то время. 是啊,не то время.
我觉得报看,难以忍受的沉闷,和看安哲老塔不是一个感觉,不是360度运镜就是大师吧😅一部让我中途不停看表的电影
不闷,也想不到什么豆瓣缩写,叙事也没什么毛病,挺好的。
BJIFF2024 No.3柯达胶卷拍摄,好冷酷的影像,是否太过沉闷?风格想起《寒枝雀静》,后者都更富有生机些
#BJIFF 2024#❌就算让我边看边睡我都不愿意……
摄影很美...但是...
#2024北影节第一站
11th@14th bjiff@北京坊。俄罗斯公路片。中间放电影认识骑摩托车男孩那段睡着了一会儿。颗粒度很高的真电影,像是我猜测的白内障患者眼中的世界,模模糊糊枯黄灰蓝的调子。风景美。海边气象观测站和退潮死鱼画面对我来说是种奇观了,盯着画面仔细地看想把它们深深印在脑中。出现的三个女人加摩托车男孩的背部都很美,薄薄的脂肪加标致的肩胛骨。中间看男主轮廓隐约跟普丁一个模子嘛,又走神想了一下欧亚大陆最标致的元长相在中心而中心是哪里这个问题,从中心往四周人们五官和轮廓脸型都开始逐渐变化。警察打人那段不喜欢,似乎在自我强化野蛮性和非文明性。男主好有魅力。为啥父女俩不多说点话呢。最后字幕出现了摩尔曼斯克,似乎是拍摄于那里。
一路北上就像成长(问答环节有人问导演Is Lolita one of the inspirations? 导演火速接no no,笑死)
很难不睡着啊,这片子看着就觉得冷、不想说话。
好看、好冷、好俄,俄罗斯的旷野景象和长镜头寂寥到看完只觉得寂寞而空洞。流动与停滞仿佛一体两面,看的过程中一直问自己“怎样才能到达旅程尽头?”,又或许旅程本没有尽头。
没看太懂,但是摄影很不错💦💦
C+/ 如此美丽的推拉摇移,把远处和近处的风景都收聚一体,自然形成了一种语境与物的关系。而面包车在蜿蜒的小路上穿行并逐渐成为镜头中心,就像是在一个传说里浮现一般。这种缓慢的“浮现”、逐渐被注目、被光照亮的过程成为一种灵韵的来源,让人物的目光透过拍立得、透过摄影机、透过电影放映变得坚实而致密。但局部的人物关系构建还是有些中空,导致结尾的几层转折都有些突兀。
#24北影节 缓缓的,一切都恰到好处。父女关系对我来说好像就是这样的。大家一起坐下来看电影那一刻,竟然有点感动
抱着镭射灯让整间车厢不那么空旷,打开投影机让整座小镇不那么单调。卡车司机游走在寂寞的公路和泄欲的黄碟里,后面骑摩托车追上来同样孤独的灵魂。我跟父亲同在车厢里却无话可说,父亲和我都发生艳遇却都不快乐。前面鱼疫绕路,我们像风车园里的扇片。把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也把自己的寂寞留在北方。
这个就很难评奔着看风景的心态选了这部不过中间确实是一度要睡着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尽管经常跑电影节 但也觉得本片… 挺没意思的。两星给风景和故作深沉的长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