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尼的人生

Barney's Version,巴尼正传(台),巴尼版,巴尼的一生,琐碎人生,巴尼的版本

主演:保罗·吉亚玛提,裴淳华,明妮·德里弗,蕾切尔·勒费夫尔,斯科特·斯比德曼,达斯汀·霍夫曼,杰克·霍夫曼,马克·阿蒂,绍尔·鲁宾内克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意大利语言:英语年份:2010

《巴尼的人生》剧照

巴尼的人生 剧照 NO.1巴尼的人生 剧照 NO.2巴尼的人生 剧照 NO.3巴尼的人生 剧照 NO.4巴尼的人生 剧照 NO.5巴尼的人生 剧照 NO.6巴尼的人生 剧照 NO.13巴尼的人生 剧照 NO.14巴尼的人生 剧照 NO.15巴尼的人生 剧照 NO.16巴尼的人生 剧照 NO.17巴尼的人生 剧照 NO.18巴尼的人生 剧照 NO.19巴尼的人生 剧照 NO.20

《巴尼的人生》剧情介绍

巴尼的人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该片改编自加拿大作家Mordecai Richler1997年的同名传记体小说。 男主角保罗·吉亚玛提曾获第68届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奖项。 巴尼·潘诺夫斯基(保罗·吉亚玛提 Paul Giamatti 饰)是一个电视导演,同时又是一个曲棍球爱好者。酗酒、抽烟、言语粗俗,这些缺点无一例外跟随着他。65岁之时,他开始追忆自己的一生。他遇过不同的女人:第一任妻子克拉拉(蕾切尔·李费佛 Rachelle Lefevre 饰)相信自由的灵魂。第二任P夫人(明妮·德里弗 Minnie Driver 饰)是个富有的犹太人。第三任妻子米利亚姆(罗莎曼德·派克 Rosamund Pike 饰)美丽贤惠。而保罗与父亲伊西(达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饰)的关系似乎缺少一种真正的亲情。暮年的他,回忆起过往的种种,又会是怎样一种情绪......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普通攻击是全体攻击而且能二次攻击的妈妈你喜欢吗?OVA郓城攻坚战我梦中的女王婚姻时差公园与游憩第三季黑色五叶草OVA大内医探洗发魔法二合一奇幻同学会爱人育成寒栗血色湘西激情1612动乱时代异教徒之王FE特工局孤独的死亡之所神探南茜第一季逃亡预见者诊所惊魂小好、小麻、佐和子群青の夜の羽毛布殊途同归第二季唯一生路三丽鸥男子小锅盖当官还珠记OCTO~感情搜查官心野朱梨~第一季超灵体阿公

《巴尼的人生》长篇影评

 1 ) 迷人的真性情

综合看待的话,哪怕保罗·吉亚玛提(Paul Giamatti)演得再传神,巴尼这人物也称不上是个好人。

他半夜三点给前妻打电话,对人家的现任丈夫说些不三不四的刺激言语,害对方心脏病发也全没半点歉意;他在自己的婚礼上对别的女人一见钟情,丢下新婚老婆就要与人私奔;他嫉妒妻子与朋友的亲密交往,愤愤之下与陌生女人发生一夜情,摧毁了一段尚留余温的美丽婚姻及家庭关系。

当然,巴尼也绝不是个坏人——他的一切所作所为都自有出发点,既不是平白无故的胡乱发昏,也不是莫名其妙的挥霍人生;但一个好理由绝非后悔药,藉口并不能把坏事变好,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伤疤不会因真性情的前因便可与刺痛人心的后果一起统统消失。

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人生没有重来键,巴尼的错误永远历历在目。

但与此同时,巴尼这人物却有种无法否认的动人心魄的魅力。

可谁都知道,保罗·吉亚玛提长得跟“帅”完全沾不上边儿嘛。

巴尼矮个子,肥肚子,秃顶外加大胡子,再算上喝醉酒后的臭德性与三白眼,所谓魅力究竟从何而来呢?

但巴尼的第一任妻子为他自杀,最后一任老婆米莉雅即使离婚也从未放弃对他的爱,巴尼在罗马“晃荡”期的一票朋友大多与他保持了终生的友谊,这家伙还有着令人无比羡慕的父子关系。

巴尼这生命中充满错误与伤害的小人物到底因何迷人呢?

我想一部分原因出自他的善良,起码在罗马一章中巴尼对第一任妻子,精神不稳定的克拉拉所体现出的关爱与谅解是极动人的。

不仅如此,作为唯一一个有收入来源的人,巴尼对艺术家朋友们也真诚鼓励外加物质支援。

而且巴尼的善良并不因年龄的增长及愤世嫉俗一面的加强而相应减弱,在那个令人讨厌的悭吝老头背后一直存在着一个具有柔软心肠的好男人,虽然大部分时间里这个好男人都藏在现实的暗影里,与酒精一起缓慢消耗生命。

另一部分原因是巴尼的勇气。

他在克拉拉的父亲大讲女儿坏话时会愤而将老岳丈扫地出门,在第二任有钱有势的妻子老爹对自己退休警察的老爸指宜气使时毫不退缩,在凶神恶煞的警长咬定他是谋杀嫌疑人时对生活依旧保持激情。

巴尼是颗响当当滴溜溜踩不倒压不扁的铜豌豆,一个对生活这样坚韧不拔的人,即使行事冲动不计后果,起码也称得上勇气可嘉。

与勇气并列的是巴尼的真。

他不仅在思想上保持真实,在行动上也依存了赤子之心,不掩饰、不妥协、不放弃。

巴尼对米莉雅一见钟情是在自己的第二次婚礼上,他就是能晾下妻子不管不顾地展开追求。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这真实从另外的层面上评价也可被理解为彻头彻尾的混蛋:不顾及他人感受,不考虑道德底线,极端自私自利。

实际上,电影对巴尼的真性情两面性的刻画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巴尼的第二任妻子是个肤浅而话痨的富家女,巴尼与其成婚是黯然归国后顺从长辈意愿的无谓之举。

尽管巴尼对米莉雅的爱真诚动人,但富家女妻子对巴尼也算呵护尽责,故而巴尼的真性情在道德层面是种不折不扣的背叛。

巴尼极爱米莉雅,却无法理解她在婚姻家庭之外的自我实现之追求,他嫉妒米莉雅的同事嫉妒得发狂,正是在真情爆发不计后果的冲动下,巴尼打夜半骚扰电话,暗中背后破坏,搞孩子气的恶作剧。

总之,真性情是把双刃刀,不顾一切的浪漫背后总有个千疮百口的烂摊子等人收拾残局。

常言道真情可贵,但真情与道德其实是两个维度上的两种人生标准,在互不相容的现实局面里真性情往往要付出巨大的道德代价,结果常常伤人伤己。

既然如此,为什么真情流露最是迷人?

《红楼梦》里端庄大方的宝钗脾气秉性皆赢众人,但令宝玉倾倒的依然是敏感多疑爱耍小性子的林妹妹;《飘》中卫希里选择了周正稳妥的梅兰妮,但他终生仰慕乖张任性棱角突出的郝思嘉;《道利·格雷的画像》中最迷人的不是英俊的道利·格雷,而是那个毒蛇一般诱人犯罪的亨利·沃顿伯爵。

这些不完美、不道德、不美丽的人物制造了自我与他人的生命曲折,在追求真性情的过程中散发出一种近乎恐怖的吸引力。

譬如巴尼,那不顾一切的真性情究竟为他的人生留下了些什么?

不是回忆,至少对巴尼的人生版本而言,所有的回忆均隐入黑暗幻化无形。

也不是熙攘的人际关系,他的棱角与任性焚毁了太多的人生可能,岁月的灰烬里唯剩孤独残骸。

是爱!

巴尼留下了爱。

热烈、直白、全心全意的爱,创造性的,毁灭性的,为人生刻下印记的爱。

这爱强大到摧毁一切,让巴尼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混蛋;这爱也温柔到包容一切,让巴尼在父亲的遗体前又哭又笑,让他永远守候着米莉雅,让他始终等待朋友布吉的归来。

这就是巴尼,一个为恣意挥洒的真性情支付了高昂人生代价的人,一个生命里真正有故事的人,一个传奇。

听故事的人爱传奇,我们为那样的勇气与真性情啧啧称叹,却在真实生活的准则中难于接纳巴尼们。

为什么?

那是因为谁也不愿当英雄背后的垫脚石和烂摊子。

看戏有趣,演戏辛苦,迷人是隔着生活距离的舞台映像,帷幕背后,灯光散场,迷人一卸妆便作糜烂。

尽管如此,我们却永远不会忘记那迷人的真性情。

在人生的某个时刻,那样的纯粹曾映照出我们的生命。

 2 ) 巴尼是个流氓,不过我喜欢

记得曾经说过,看完秋天的童话后,就不再看少男少女的爱情电影。

十多年以来,虽然做到了这点其实挺遗憾,居然真就没有超过发哥和红姑的精彩演绎。

但欣慰的是,老男人的爱情却不时能打动我,比如巴尼的一生。

如果不是保罗.吉亚玛提,我根本不知道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喜欢杯酒人生中把那个迈尔斯塑造得如此传神。

印象里,几乎没有比PG更缺乏明星相的男演员,他纯粹是为了塑造如迈尔斯,巴尼之流而存在。

巴尼终于等到女神电话,挂了后,他那得意的笑声,那惨不忍睹的矮胖身躯,那水桶腰扭得太TM印象深刻,我一直怀疑正是凭借这三秒钟的扭动才一举拿下当年金球奖最佳男主。

实际上这通电话,女神既不接受爱意,也不同意约会。

高兴个毛?

如果二十年前,我会难过得失眠。

现在想来,这就是小男孩和老男人追女人的最大区别。

小男孩总想一步登天,我说我喜欢你,最好你说我也喜欢你,或者说我等你这句话很久了,否则整个天空全坍塌了。

而老男人不然,无论多么不要脸的求爱,无论与女神多么不般配,只要女神有回应,无论是同意还是拒绝,说明有机会。

离婚后,巴尼终于等来纽约女神同意共进午餐。

共进午餐约等于商务会谈,小男孩追求女神,必须得是晚餐,女神不同意晚餐约会,那说明基本没戏。

当然老男人不这么悲观,谁说午餐达不到晚餐的目的呢?

一肚子坏水的巴尼先把自己灌醉,然后要客房服务下午两点送一支香槟和一束玫瑰到房间。

果然午餐还没点菜,巴尼已烂醉如泥,女神只能把他扶进房间,成功的让女神进入自己的房间。

当然女神也不是纯洁小白羊,揭穿了巴尼的诡计,巴尼说自己是白痴。

绝妙,面对女神揭穿,最好的办法就是承认而不是诡辩。

为了醒酒,于是出去散步,不管女神感不感兴趣,一路上巴尼只管自己说个不停,突然他说,我会一直不停的说,因为我怕我一停下,就会有空隙然后你就说时间不早了或者我该回去了,我不想让这发生,我永远都不想你离开。

然后停了,紧紧盯着女神的眼睛,女神不懂如何拆这招,顿时被击中要害,心底一股柔情涌上,说,刚才你停了,可我依旧在这里。

从下午一直走到晚上,女神终于亮出底牌,我要你答应一件事情,不再寻花问柳(此处为电影后半段埋下伏笔)。

巴尼当然一口答应。

为了让女神相信,他甚至掏出雪茄剪,说要自断命根。

女神此时早已溃不成军,问,你想当太监伺候我?

巴尼说,我愿意为你做一切事。

女神含笑着说,别这样做,我们现在需要它。。。

刚才连约会也勉强的女神,现在竟然需要这个?

这个老男人,干得真漂亮。

语言是如此苍白,根本无法表述这段感人的爱情。

当然老男人追女神并不是电影的主题,巴尼的一生包含三次婚姻,起承转合,一气呵成,流氓的外表下有颗金子一般的心,值得一看。

但私下觉得,除了巴尼追女神这段外,PG在杯酒人生中的发挥更出色。

 3 ) 总有一天你会出现在我身边

无意发现这部片子,看简介有点意思,评价也很高,遂决定看看,2022年都没好好看电影,2023年要增加。

对于过去看过的电影,发现都有些不记得了,好的片子还是值得将观影体会记录下来,也算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

我不否认,骨子里还是有点小文青哈哈哈,不过是不修边幅的那种。

好的,开场白是写完了,那还是聊聊这部片子的感受吧。

刚在想取个什么标题比较好呢?

刚好网易云放着这首歌--总有一天你会出现在我身边,觉得和这部片子也挺match,遂拿来用了。

我对于记实类、传记类的片子总是很感兴趣,而这部片子也是,描述了电视导演巴尼一生的三段婚姻关系,有青涩有任性有爱有悔恨。

第一段婚姻 巴尼因女友怀孕,出于责任结婚了,朋友劝诫他是否想清楚了,但他对朋友强调, "She is pregnant." 不幸的是,结婚后妻子流产了,巴尼也得知孩子不是他的,对妻子难以原谅,妻子也以自杀结束了这段关系。

老丈人上门安慰巴尼说,这不是他女儿第一次自杀了,并控诉了女儿年幼时期给家人带来的麻烦,让巴尼不要过于自责,但巴尼似乎更愧疚了,对于自己没有好好照顾妻子,也不知道她承受了这么多。

这一段关系中,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巴尼心地的善良和责任感。

同时,在一段关系里忠诚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就像是一种道德底线,需要自己进行约束。

可能当下社会风气把忠诚当作是一种能力弱、不厉害的表现,然而我却觉得人要学会控制欲望,进行自我约束。

第二段婚姻 巴尼结识了一位修养家世各方面都很体面的女子,但他们俩的底层逻辑应该是不一样的,抑或是差异较大的生活习惯。

神奇的是在婚礼上,巴尼被另一位女子Miriam所吸引,然后感觉自己应该是找到了天命之女,很drama。

第二段关系中,我感受到的是,喜欢不喜欢其实自己内心是最清楚的,即使外在所有的条件适合结婚,但你的婚姻可能也会出现危机,还是不要随意将就。

第三段婚姻 因为在第二段婚礼上,巴尼认定了Miriam, 即使在婚姻存续期,他也对Miriam展开追求,就很insane,不过好在Miriam比较人间清醒,她说是不会考虑一个在婚姻中的男子的。

结果巴尼也因第二任妻子与其好友的意外出轨而结束这段婚姻。

老实说,巴尼是开心的,似乎找到了一个离婚的理由。

离婚后,巴尼开始追求Miriam,那种小心翼翼,慌张,不知所措,大概就是喜欢一个人的样子吧,生怕自己的一举一动对方不喜欢。

很神奇的是,Miriam也被这个真诚的巴尼打动了,他们俩幸福的结婚了。

他们一起经历了结婚,生子,抚养孩子长大,so far 他们的婚姻非常的幸福。

当孩子们都长大搬出家,Miriam似乎意识到自己该做点什么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她想回到以前的工作,做电台的主持人,但巴尼似乎没有从内心上支持,他觉得由男人养家,女人在家照顾孩子和丈夫就很好了,没必要出去工作。

此处大概是,Miriam女性意识的崛起,也是他们婚姻危机的开始。

当Miriam觉得巴尼会从内心去支持她,可实际是巴尼错过了Miriam一次又一次的电台播出,而同时他在酒吧看着自己爱的球赛。

于此同时,Miriam身边又出现了一位欣赏她能力的男同事,但Miriam并未做出任何逾越之事,而巴尼无法忍受该男同事的存在,失去理智的发生了一夜情。

而这件事让Miriam无法接受,最后以离婚收场,虽然巴尼十分后悔自己的行为。

剧情又开始新的变化,巴尼患了阿斯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他难以置信自己开始遗忘很多事情,然而他还是记得与Miriam遇见的场景,与Miriam结婚的场景。

最后在遗嘱中也说自己要和Miriam合葬在一起。

足以证明,巴尼深爱Miriam,但也因自己的原因而分开,人做了任何事情,都要为此付出代价吧。

有时候我觉得阿斯海默症,其实是不是对人的一种保护,忘记过去发生的悲伤 的事情,恢复到一个孩童的状态。

第三段关系中,我的感受是,夫妻双方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是要真的打心底里出发,而不是表面上的妥协让步。

同时伴侣之间需要一起去成长,一起去体验,这样可能彼此间的亲密关系才能维系的更长久吧。

此外,任何关系中的尊重特别重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家庭中也需要去尊重个体的需求。

又絮絮叨叨讲了一大堆,发现写的内容和标题也不是很符合哇(捂脸)。

纵观全片,巴尼是个敢爱敢恨、真诚、诚实,又有一些大男子的人,对于真爱也敢勇敢追求,可能就是我想的“ 总有一天你会出现在我身边”。

但这个你出现后,也是要懂得去珍惜和经营。

对于亲密关系的学习和领悟,我也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若你恰巧看到这篇影评,那就祝福我们2023年都幸福!

 4 ) 《巴尼的人生》:平凡岁月的隐秘魅力

与那些动荡乱世中的传奇人生不同,《巴尼的人生》讲述的是一个平凡男人的故事。

他身无所长,长相平平,从不掩饰自己的想法,认识他的人都管他叫混蛋。

而电影正是通过这样一个男人,讲出平凡生活的精彩可能。

他比任何人都更加真诚地对待人生,尽全力去实现自己的每个想法,在嘲讽生活的同时又无比的热爱它。

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他人,人只能活一次,要尽量活得精彩,要不怕失败的去努力,不怕受伤的去爱,才是值得荣耀的人生。

一、内心的倒影电影一次又一次的,不厌其烦地将那些真实或虚构的人生搬上银幕,它想让我们看到什么?

或者说我们想从别人的生活中看到什么?

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曾被评论家们引入对观众迷恋电影的理解。

“镜像理论”意指人类在婴儿时期通过镜子中的影像第一次认识自己,而镜中呈现的永远都是一种假象。

达德利·安德鲁认为,电影就像一面充满各种影像的镜子,基于婴孩时期的心理,人们容易认同这种银幕上的奇观。

不管这种设想是否可信,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无法从电影中看到自己,但是电影却为我们展示了一种生活的可能,投射出我们内心的某种倒影。

每个人都会从中找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伍尔夫在《岁月》一书中写出,在看到上一代人的生活后,她通过主人公的态度展露自己对生活的诘问:对于新的一代人如何拥有完全另一种生活?

一种截然不同,从内心做起,返璞归真的生活。

几乎每个时代的作家,都逃不过这个生活的难题。

加拿大小说家莫德凯·理查尔在《巴尼的人生》中探讨了贯穿他所有作品的问题:“如何在这个没有统一价值观的社会,生活得富有荣誉感。

”与那些动荡乱世中的传奇不同,甚至这也不是从低谷走向开阔地的某个生活励志片段,《巴尼的人生》描绘了生活在平凡世事中的一种可能——巴尼·潘诺夫斯基,一个身无所长的出口商、电视制片人,身上背负一条人命,认识他的人都管他叫无赖、无可救药的混蛋。

他死前还坚信:“生活是荒谬的,没有什么人能真正理解他人。

”但是,人们被他感动了,不管是小说中的人物,还是小说外的读者。

作为电影,则让这个神秘事件在光影的投射下变得更为直观和奇妙,甚至可以看到时间如何施展魔法,让平凡的岁月变得辉煌动人。

二、时间的秘密在《毕加索的秘密》中,乔治·克鲁佐试图用电影的方式展现毕加索画作的魅力。

电影呈现了画家作画的过程,但是这不只是毕加索的创作,因为通过镜头,它已经进入了导演的时间。

于是,我们看到了“存在于时间中的、有自身时间延续的、有生命的、有时还会‘死亡’的一幅画”。

我们很难从画作的任何一笔来判定它的优劣,正如同我们很难从漫长岁月中的某一时刻来了解生活。

电影帮我们重塑了时间与空间,将悠长的岁月浓缩了,让我们有幸在空中俯瞰这条壮阔的河流。

它不再显得奔腾咆哮,或是过于安静地悄无声息,而是变成一条发光的轨迹。

导演理查德·刘易斯正是用时间充当了小说中叙述者的角色,并且通过打破时间陈规来讲故事。

你会发现,故事的结果与表象只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幌子,其过程才是最为揭示真理的本质。

电影以巴尼晚年生活作为故事主线,一开篇便展现了他的孤独、失败、无耻的行径、名誉的败坏。

随后,以回忆的方式穿插了巴尼的三段婚姻,最后与现在的生活重合。

每当镜头回到巴尼晚年的时间,他的生活依旧,但观众对于他将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与其说这种时间的穿插存在着某种“欺骗性”,不如说这是时间对生活的一种解答。

人们为了看清身边缓慢流动的时间,曾用摄像机记录下植物的生长,食物的腐坏,然后再将其快速播放出来。

我们从中看到了时间的痕迹,但仍无法解释生命的意义。

有时,我们需要找到不变,才能看到变化的东西。

在电影中,没有被时间改变的是克拉拉的一幅画。

在克拉拉的父亲去探望巴尼时,他指着墙边的一幅画说:“谁会买这么恶心的东西。

”画中是一个长角的男人在抚摸一个裸女的胸脯,他们身边环绕着三个光头的裸男。

这是克拉拉画的,那个长角的男人是巴尼。

这是这幅画第一次被人关注,之前它只是作为装饰画挂在克拉拉家中的墙壁上。

第二次,它出现在巴尼第二任妻子的手中,她叫嚣着如果巴尼不把它处理掉,自己就要亲自把它扔出去。

巴尼坚持把画带去乡间的别墅里。

第三次,巴尼的好友布吉失踪后,警察到他家进行搜查。

警长拿起靠在书架边的画作,说:“这看着令人恶心。

”每个见过这幅画的人,都会对之报以厌恶的态度,它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升值、变得珍贵,但它的存在代表了巴尼对克拉拉的思念,对于过去时光的留恋。

虽然巴尼的生活在变,心境却停留在从前,装饰他情感的永远是那副丑陋、邪恶,充满欲望的画作,那是他不顾一切的青春。

会有人说他绝情、冷漠,在克拉拉最需要他的时候,抛弃了她,但他比克拉拉生命中任何一个男人,包括她的父亲,都更懂得尊重她,把她长留心间。

不过,当巴尼的第三任妻子米莉雅出现后,这幅画便悄无声息地消失了,没人知道它的去向。

在原著小说中,曾有人对米莉雅说:“只有你能拯救这个混蛋。

”在遇见她之前,他就只顾由着性子活,因为竞争欲也因为责任心,娶了男友众多的克拉拉;因为欲望的驱使,娶了第二任妻子,将自己的生活推入荒谬的深渊;至于米莉雅,美妙绝伦的米莉雅,她是他混沌生命中一条清澈的小溪,帮他冲刷掉过去的污垢,她是带离他飞出沼泽的女巫,让他这只乌鸦也能唱出着调的歌。

自从米莉雅的出现后,充满笑容的家庭合影便代替了那副刺眼的画作。

在这幅不变的画作上,有时光书写下的生活。

它见证了巴尼的情感变迁,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存在并消失。

然后,有了一个更隐秘的“画作”被挂在巴尼的心中,那便是布吉的神秘失踪。

这幅画伴随巴尼书写了他后半段的人生。

三、巴尼·潘诺夫斯基到底巴尼·潘诺夫斯基是个什么样的人?

到了影片末尾,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反而变得困难起来。

所有能看到的身份标签,包括他的职业、社会地位,都无法涵盖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就像你没法简单地从他三段均告失败的婚姻中,得出他不懂爱情的结论。

他令人讨厌的缺点可以列出一长串:长相平平,头发歇顶,身材发福,走路总像喝醉酒,说话总像在嘲讽。

他不会写作,不会绘画,也没有艺术家的那种自负。

除了喜欢看曲棍球比赛,他没什么爱好,至于赚钱,那是从娘胎里就会的。

他看不上他的工作,看不上第二任妻子和她的家庭。

他在婚礼上搭讪别的女人,和妻子吵架的时候买醉出轨。

不过,他也算不得那种特别出格的人,丢到人堆里就翻不出来。

你完全总结不出来,他是按照什么样的轨迹在生活,我们为何要关注他的人生。

不过,所有这些都是生活扔给我们看的表象,我们因此被蒙蔽,永远只能看到有限的几种可能。

我们该问的问题是,为何布吉把忠诚的友情献给他,为何像米莉雅选择他,而且即便米她改嫁他人后,人们仍坚信她爱着巴尼?

正如巴尼喜欢引用的莎士比亚的一句话:“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没有人能像他这样真实、真诚地对待人生。

他生气的时候,就不顾场合地骂人;为了维护父亲,他出面顶撞岳父;他遇到了真爱就拼尽全力去追逐,毫不在乎这是在他的婚礼上,还是死前的最后一秒。

在人前,他总犯浑,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但私下,他在心中挂念着每个人,默默地用他的方式去爱他们。

他活得像个混蛋,爱得像个赤子。

在小说中,作者以第一人称来讲故事,让巴尼的性格跃然纸上。

如何塑造好巴尼,对于电影是个极大的挑战。

好在他们有保罗·吉亚马提,他奉献了演艺生涯不见得是最精彩,但一定是最动人的表演。

他的肢体总有种笨拙的失衡感,这令他显得有趣、随性而非玩世不恭;他的神情总有种出神的若有所失,仿佛身体与精神的不一致造成了他的不协调;他说话的时候,会故意强调一些重音,在发一些音的时候提高声调,形成了属于巴尼式的嘲讽。

他让混蛋与天使同时存在于这个男人的身上。

导演放弃了小说中对于犹太人生活的关注,将重点放在了巴尼对于爱情的追求上。

也许在别的故事中就难免流俗,但在巴尼的身上就与众不同。

因为正是这样的爱,可以抵挡岁月的尘埃。

巴尼的墓碑没有墓志铭,他只在上面写下了米莉雅的名字。

哪怕他长眠于地下,也未曾停止对她的爱。

当时间过去,那些最好的会慢慢显现出来,于是,我们看到了那深沉的,未曾放弃过的爱。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原文刊载于《看电影·午夜场》http://i.mtime.com/LadyInSatin/blog/6812859/

 5 ) 真性情的人物,美丽的爱情,厚重的人生

如果我自己也给本届上海电影节展映单元的电影颁个“金爵奖”,我会颁给这部《巴尼的人生》。

和小妞一天看了4部电影,早已精疲力竭。

又在20:45奔波到万裕坐下来看这部《巴尼的人生》。

小妞言道:“看5分钟如果不好看,我们就撤。

”谁知,短短的这5分钟里,我们就已经忘记了时间。

这是一部虚拟传记片,以感情为主线讲述了媒体人巴尼的一生。

电影甫一揭幕,巴尼的诙谐机智,胆大粗俗,激情四射,玩世不恭就征服了观众,扮演者保罗·吉亚玛提绝对是戏骨级人物,他对朋友够义气,对看不顺眼的人随时开炮,不仅睿智幽默的讥讽得对方体无完肤,还时常来两下各种损招,比如给情敌订阅”Toyboy”杂志,把情敌名字注册在基地组织网站上以至于对方至今无法坐飞机等等,把一个犹太媒体人的那股敢爱敢恨的骚劲演绎的淋漓尽致。

巴尼一生婚娶3次,第一位是个嗑药的疯狂艺术家:”Oh Barney, you do wear your heart on sleeves… Now put it back, it’s disgusting to look at.” 第二位是个无共同语言的神经质富家女。

很典型的电话对话:”Are you with your whore?” “No.” “So you do have a whore?!” 第三任才是他生命中的真爱米莉雅,即便他是在和第二任妻子的婚礼上认识这位真爱的,他也毫不犹豫的率性追到火车上说”Run with me!” 。

他周围的狐朋狗友也没有让观众失望,每一个都如此放荡不羁,捉奸一场戏堪称高潮,他讥讽妻子的行为是”Feminist approach to fornication and adultary”。

老影帝达斯汀·霍夫曼助阵演的老爸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粗俗仗义,真性情,在和巴尼古板的第二任妻子的一家的交锋中精彩表现不断,同时他也是颇具人生智慧的老人,在关键时刻不断给予巴尼启示。

最后,这位传奇人物在OOXX中魂归西天,完成了疯狂性情一生的最后有力注释。

好一对可爱的父子。

影片的前半部分,这些率性的性情中人征服了我,我无法不喜欢上他们。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巴尼和米莉雅的幸福婚姻和他们孩子的降生,影片进入了另一种调调。

巴尼和米莉雅从第一次见面就没有虚伪的遮掩,他们的心灵是如此契合,相互洞悉,他们的交流总是能带着智慧和精彩,字字珠玑。

这种历久弥香的美丽爱情和婚姻,加上子孙满堂的幸福,会让人不知不觉中限于陶醉。

可叹人有悲欢离合,他们的婚姻也生变故。

巴尼深深的认为米莉雅的新丈夫配不上米莉雅,除了独自思念还频出损招,诸如用对方的工作地址订阅同性恋杂志,用对方名字注册基地组织网站之类。

岁月是把刀,曾经神采奕奕的巴尼也日薄西山,人的衰老是如此的令人感伤,然而他对米莉雅一生不渝的执着爱情在这迟暮之年显得尤为催人泪下,他为此的一切行为,无论是暴躁还是沉默,尖刻还是哀伤,都触动着我的神经。

全片中他最为狂躁的爆发竟然是因为他记不起前妻的电话号码。

这晚年的一幕幕才是让我眼眶湿润,回头打了五星的来由。

扭头看了一眼小妞,她正全神贯注于电影,还悄悄抹了一把泪。

巴尼坐在湖边的长椅上,苍老的他已经几乎没有了意识。

但是他的一生是如此的激昂精彩,他不会为此遗憾。

回顾一生的电影才能够充满这样的厚重感,也只有这样的爱情才能真正的打动我。

多亏了保罗·吉亚玛提和他的家人朋友们的绝赞表演,保罗的这个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实至名归,我觉得奥斯卡的科林·费斯也未必能胜过他。

再加上编导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如此有层次和真是厚重感的人生剧本和精彩演绎,《巴尼的人生》这部险些让我错过的电影无疑是本届电影节我想颁发的“金爵奖”得主。

上海电影节最疯狂的一天终于记述完了。

感谢上天让我遇见了导演Josh Hyde,更感谢它让我遇见了小妞,第一次能有这样的观影体验。

小妞第二天天气好的话想去杭州玩玩,于是我心中开始默默祈雨。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6 ) 虐心

对于这种虐心的戏我真心看的气不打一处来,让我想起了以前的蓝色情人节。

这种几乎可以称为精神洁癖的老婆,虽然开始觉得爽死了自己娶了世界上最完美的女人,可我觉得成天面对眼里一点沙子都揉不得的老婆真心是累死了,不能爆粗/不能发脾气/不能大喊大叫/不能惹她生气/不能因为看球而错过老婆的电台采访/不能因为有个对你老婆虎视眈眈的人天天上你家里吃饭而吃醋,处处要照顾她的感情避免惹她不开心一气之下要跟你分居,还要察觉并对抗其他男人对自己女人渗透式的围攻时不要让她感觉不好。

但是,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有弱点的,他能一辈子就爱你一个够不易的了。

看着这个端着一副臭架子说话都倒吸着气的女人,我想说,您就不累么您。

“Have I ever give up when it comes to you?

”“No”“So what makes you think I'm going to start now?

”看到这还是没忍住泪,试问您听着这样的话还怎么能说出我们的曾有过美好的婚姻但是已经结束了这样不痛不痒的混帐话来?

最后一句,男主的演技是真心赞。

 7 ) 当我什么都已忘记,却依然记得我爱你。

巴尼的作家朋友在一开始就道出影片主旨:人生只有一次。

所以在巴尼第二次婚礼现场,他一眼看到Miriam时,他一定是笃定地想起了这句话。

人生只有一次,我必须为爱疯狂这一次。

他从蒙特利尔追到纽约,从结婚追到离婚,Miriam终于给了他一次爱的机会。

他们站在湖边,Miriam说我还在的时候,眼含热泪。

童话故事为什么总是到此结束?

童话故事只能到此结束。

巴尼的一次意外,终结了这次婚姻。

也许对有的人来说可以接受,但这是Miriam的雷池,不允许越过半步。

巴尼的余生也许对比充满了悔恨和遗憾,直到他忘记了所有事情,却依然记得爱她,记得初次见你,人群中独自美丽,所以在自己已经需要靠口袋里的小纸片才能让家人放心他出门时,他却还在想我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你,never。

Clair出现前,影片并没有交代巴尼和Miriam之间是不是早已出现裂痕。

但Clair和Miriam在湖边聊纽约电台,Clair见证了Miriam的第一次直播,诸如此类,Clair可能已经逐渐渗透进Miriam的生活。

Clair到巴尼家里和他们吃晚餐,结束时Clair说帮Miriam收拾,Miriam说不会让客人动手Clair眼里透露出的失落,将他的心动暴露无遗。

所以巴尼意外前,Miriam有过一刻对Clair心动吗?

年久失修的水晶杯出现了与时光同行的细微裂痕,在长期高温炙烤下的它变得更加脆弱,一次无意的失手彻底击破它。

 8 ) 人生多重理解

很好看的电影。

人生只有一次,巴尼结了三次婚。

什么是爱情,站在巴尼的角度上看,第一任妻子是责任所然,以为自己怀了她的孩子,第二任为了金钱地位之类,妻子也比较刻薄,戏剧性地离婚了,第三任巴尼的最爱,一眼陷进去那种,但是也让巴尼丧失了自我,一切都为妻子为准,就像他说的anything,但是这不就是恋爱脑吗,人最重要的还是自己,不是得到某某某,第三任妻子因为巴尼一夜情离开了他(她母亲的遭遇带给她的原则)但是她很快和她的一个亲密朋友在一起了,我想说可能只是束缚,巴尼这短暂的一生花在了女人身上。

他朋友的人生选择了追逐所谓的自由,好像也没那么精彩。

站在第一任妻子的角度上,原生家庭的伤害让她自己长期想自杀,最后自杀了也不知道为了谁,被不公虐待了,像挤牛奶一样,第二任妻子确实比较刻薄,但是也是真的对巴尼好,也没好大错误,第三任贤妻良母,爱上了那个承诺她的男人,乱乱的,人人都有说辞,可能这就是人生,比电影要乱得多,暂时写到这里有空再写。

 9 ) 小评《巴尼的人生》

巴尼的人生——导演描写的是一个平凡,放纵,自私的美国男人。

他的自私可以说是近乎无情,甚至超越道德,从他和第二任妻子的关系就可以看出来——胡乱地结了婚,即使她的言行让他觉得荒唐可笑;在婚礼上遇上了一见钟情的人便抛开妻子不顾任何地追求。

但这里面的关系很微妙,首先不得不考虑到他和第一任妻子之间发生的事,因为这是一个转折点,巴尼性格,可能带有人生观的转折点。

从他为了担负起孩子的责任便愿意和Clara这样轻佻的女子结婚可以看出,巴尼的心中存在道德的束缚。

可由于Clara的死,巴尼受到了对其人生颇大的打击,并任由自己的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中糜烂:酗酒,咒骂,球赛......就连第二次结婚都像是在故意和自己作对,娶了一个谈不上喜欢,有着自己本来就反感的家庭的女人作妻子,为了嘲笑自己,为了戏弄生活!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生活的黑暗会被这场不可理喻的婚姻带来的光明冲破,光明的来源便是Miriam,他真正爱上的女人!

我很喜欢巴尼追着Miriam来到火车站并向她大胆表白的情节,其中的对话很符合二人的性格特征,演员表情也捕捉得十分到位。

可惜命运捉弄人,巴尼再怎么付出一片赤胆忠心来爱Miriam,但不能彻底改变自己的本性。

我不否认miriam爱Barney,相反,我觉得她非常爱他。

这里的本性指,我认为,他们本来就不属于同一个世界,说严重点,没有相同的价值观。

Miriam聪慧,冷静,善解人意;巴尼则是冲动,随便,且极度自私,他的自私和放纵自己的生活方式伤害了不少人,虽然他小心地掩藏这些来自自己无法避免的毒刺,Miriam终究还是被他伤到了......也许纵观整个影片,导演为我们讲述巴尼的故事,实则演绎了一场孤独的人的悲剧历程。

我们可以发现,巴尼身边的人在整个过程中都是渐渐离他而去——一开始真心爱上他的Clara,被他失误害死的朋友,巴尼始终敬爱的父亲,最后是他爱的女人和家庭!

不难发现,前三者都是少有的,能给予巴尼理解的人,却被他自己直接或间接推向了死亡;最后一个Miriam,虽然没有死,即真正意义上的离开他,但他们精神之间的距离却逐渐拉长,只能靠单纯的爱来维持——巴尼爱Miriam便对她唯命是从,Miriam爱巴尼展现了无尽的包容,但问题是二人之间本就存在客观的鸿沟且缺乏理解,他们只是行为上或听从或包容对方,却不理解对方的想法,不会问:“他/她为什么会这样做?

”也许,Miriam并不属于巴尼,但由于他的敢爱,他的执着,和对自己负责的认真态度使他赢得了真爱,这也算是巴尼人生中莫大的幸福了吧......巴尼的人生涵盖了太多太多,个人觉得我理解尚浅,想和大家交流下想法,不知有没有人与我想的相同的呢?

 10 ) 人如此矛盾,人生又何其荒诞

每次观看贯穿一生为题材的电影,总像坐上一辆疾驰而下,曲曲绕绕的过山车一般。

当车辆缓缓通向终点时,那意犹未尽如走马灯频闪般一幕幕生命的精彩和落寞。

生命的尽头是死亡,不妨碍身为生命客体走这一遭所爱所感。

人生只有一次,若能精彩一生,千万别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每次机会都像是自己被神的眷恋,不妨灿烂。

巴尼年少轻狂时对爱情盲目,激进,无所顾忌。

像极了青春该有的模样。

就这样不计后果的步入了一场不被看好的婚姻了。

在背叛,出轨,绿帽子的多重挤压下结束了这场盲目的婚姻。

人总是在不幸中学会妥协,疗伤,最后面向生活无力接受。

就这样开始了第二场婚姻,妻子知书达礼(虽有点话唠),家境优渥,在这样的近似普世眼光下的完美婚姻还是不及一见钟情的真爱魔力。

唤醒了巴尼年少藏起来的激情,无所顾忌,一种肯定的爱。

生活真是荒诞,荒诞到真爱的出现竟在自己的婚礼上,可笑可笑。

想到村上春树的一句话:爱一个人可以从细节看出来,不爱也是。

就这样结束了第二段婚姻,也开始了第三段婚姻。

爱啊,爱时轰轰烈烈,天雷勾地火。

当爱被稀释,冲淡下。

生活的荒诞又一次击败了坚固的爱情,像魔鬼般狞笑着分开彼此。

巴尼的一生幸运是遇到了真爱,这本就是一份稀缺情感,稀缺到不出现时,人是不能分辨爱,看清它的全貌。

不幸的是这份爱太炙热,伤害了不该被伤害的人,还有被爱的人。

从道德上,我不认可巴尼,从人性上我又理解他。

本就是不受控制的要我爱。

最后巴尼去世后,在墓碑上大大的刻着巴尼和米莉雅的名字,就像婚礼上的誓言一般。

只有死亡才能将你我分离

《巴尼的人生》短评

保罗·吉亚玛提的个人秀。绝对对我胃口。

3分钟前
  • 胖胖
  • 推荐

巴尼乱七八糟的一生

7分钟前
  • 豆友b8aeK2WIco
  • 很差

9分钟前
  • 恶之教典
  • 较差

保罗·吉亚玛提新片,达斯汀·霍夫曼客串,比较文艺,也很鲜活。

12分钟前
  • 乌咪
  • 还行

We only go around once, my friend.

14分钟前
  • Hao
  • 推荐

电影非常一般,第一段婚姻狗血,第二段婚姻恶俗,第三段又有些空中楼阁。电影根据小说改编,很难表达人物心理状况的变化,因为能够和第三个女人结婚的男人,他与第一个和第二个女人结婚的行为看起来是不合逻辑的;反之亦然。演员阵容当然是可圈可点:吉亚玛提演技精湛,裴淳华美到极致,霍夫曼俏皮可爱——但是他儿子普通极了。

15分钟前
  • 朗韵
  • 还行

本片获第83届奥斯卡最佳化妆提名。为什么鲜花总喜欢插在牛粪上?因为牛粪是个成功人士。其他的什么爱情啊,友情啊,都是狗屎!就这样了,还有人评价“巴尼的一生算不得完美”。那你我这些终日为衣食奔波的蝼蚁之生算得上什么?

16分钟前
  • 洋葱仔
  • 较差

诚实,动人。男主边喝着边给你讲了讲他这一生的好赖事儿,骄傲的、后悔的、求不得的、甩不脱的 ……和那么些荒唐的告别和死亡。但毕竟隔了那么久了嘛,再加上你我都患上了阿兹海默,总还可以讲讲就笑出声。

17分钟前
  • 翠西 。o 0 O
  • 推荐

看到最后的时候我爸突然拿着自己的医保卡过来问我,什么时候换了新身份证?。。。哎,人老了就是这样了。(PG声音真好听,女主像唐顿玛丽有么有!)

18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对爱情所有的奢望都在此

22分钟前
  • 越小墨
  • 推荐

温馨小品

27分钟前
  • 小妖bo
  • 还行

羡慕敢爱敢做的人生

30分钟前
  • 🐷年大吉
  • 推荐

很感人,值得再刷

32分钟前
  • fox的summer
  • 力荐

巴尼告诉我们即便掉进婚姻的坟墓也可以瞄一下别的女人。

35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烂人也有爱!!

40分钟前
  • 力荐

电影本身想给4星,但Paul的演技实在太精湛,加一星。虽然Barney很爱他的第三任妻子,但还是不能认同也无法理解他之前的爱情观和淡薄的责任心。

41分钟前
  • 大尾巴鱼
  • 力荐

这种破人破事也有脸拍传记?

46分钟前
  • 郑允昶
  • 很差

这是爱情

50分钟前
  • 狂欢的啤酒瓶
  • 推荐

You screwed it up 演员都很出色,可是剧情很狗血。男主这样爱一个人却这样轻易放纵自己,爱人最重视的事也不表达支持。而女主之前给新郎递条子,之后与布莱尔来往密切,都是明知别人有意于自己而为之,还要看起来无辜就有些碧池感了

53分钟前
  • freebeing
  • 还行

不会看这个类型的 我在他爸爸死的时候哭了 后来也没那么催泪 可能是我没能理解那种拼命生活的心情吧 这样的电影我还看不懂啊 女主的声音真迷人啊 原来那么年轻 也看过她别的片

56分钟前
  • peyton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