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生活”的200年前,英国女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你大概会想到在繁琐的贵族礼仪下,一群没有行动自由,终日与朋友为伴,晕倒了要闻闻嗅盐才能醒来,漂亮的塔夫绸裙子内穿着紧身内衣的女人们。
不过,BBC one与HBO合拍的这部Gentleman Jack绝对会颠覆你的看法。
Gentleman Jack 片头Gentleman Jack并非男人,反而是一位生于18世纪末,成长于英国哈利法克斯的女人——Anne Lister.她也并非编剧凭空创造,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第一位与女人结婚的女人。
我没有用Lesbian,因为她所生活的时代甚至还没这个词,人们称呼她为Gentleman Jack.
Suranne Jones饰演的Anne Lister这不是Anne Lister第一次登上荧幕。
早在2010年,BBC就拍了一部纪录片《解密安妮·李斯特》,还有一部电视电影《安妮·李斯特的秘密日记》,由Maxine Peake饰演Anne,这部戏更侧重她与Mariana Belcombe的情感纠葛。
而Gentleman Jack的重点不再是Mariana,取而代之的是胆小内向却最终与Anne一起秘密结婚的Ann Walker.
Sophie Rundle饰演的Ann Walker与以往版本不同,Gentleman Jack更为全面地展现了Anne Lister的哈利法克斯生活,不仅呈现了她的情感世界,还突出了她的聪明、博学、果敢、坚毅等特质。
在女人只能呆在家里绣花的19世纪,她早已去巴黎学习了人体解剖,更不用说她那本至今还在不断被破译的日记了。
写日记的Anne Lister在这部剧中,我们除了能看到Anne是如何一步步俘获Ann Walker芳心,还可以看到她怎样处理Shibden Hall的大小事务,怎样应对自己身边的流言蜚语,怎样对付觊觎她煤矿的男性对手,怎样击败想要抢走Ann Walker的男人...一切的一切都太不古典了,除了含蓄的台词,这实在太不像一部古典剧,因为不管是剧中还是历史上的Anne比任何一个现代人更现代。
谈判中的“煤老板”Anne Lister与此同时,本剧也一改以往古典剧的舒缓,采用了和伦敦生活一样明快的节奏。
以现代手法拍摄19世纪的Anne Lister,她永远身着帅气的半绅士服装,昂首阔步地行走于哈利法克斯,身手敏捷地爬上爬下,时不时还要对着镜头“打破第四堵墙”,也打破了我们对19世纪女性的所有刻板印象。
由于幕前幕后皆以女性为主,剧中Anne与Ann的情感拍得十分细腻、唯美,大量近景与特写镜头巧妙地呈现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和05年的《指匠情挑》一样含蓄、节制、欲言又止,因此也有不少观众吐槽“太不HBO了”,但还是忍不住一遍遍地重看...论尺度,本剧远远不及02年男导演拍的《南茜的情史》,可它显然取得了更令人心动的效果。
Ann & Anne本剧的创作者Sally Wainwright同样是一位女性,她曾因《幸福谷》《哈利法克斯最后的探戈》两度同时获得BAFTA最佳剧集与最佳编剧,这位生于约克郡的编导作品中还时常带有浓厚的家乡色彩。
她的代表作之一,2016年的《隐于书后》,讲的正是略晚于Anne的勃朗特三姐妹的故事,三姐妹就住在离哈利法克斯不远的哈沃斯。
To Walk Invisible: The Bronte Sisters与半世纪前的简·奥斯汀相比,19世纪的女性已经不再操心能否嫁一位“有钱的单身汉”的问题,更注重个体的思考与独立,追求灵魂上的平等。
即便现在,还有不少人喜欢“白富美”式的女主,二百年前的夏洛蒂却写出了简·爱这样不富有也不美丽的颠覆的女主角,同时代的Anne Lister,更是活得甚至比书中人物还要精彩,足以让现代人自惭形秽。
不过,在佩服Anne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忽略她身边的Ann Walker.21世纪尚且有无数不想结婚的女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迫于压力选择嫁人,生活在19世纪的沃克却能选择与富有争议的Anne生活在一起,难道不令人钦佩吗?
戏内的Anne与Ann让人着迷,戏外的演职人员也同样令人赞叹,21世纪的女性来拍摄19世纪女性,实在太棒了。
目前,Gentleman Jack更新到第五集,可谁都知道结局是什么——尽管19世纪的英国并不承认同性婚姻,但...
是的,她们还是结婚了。
这绝对是目前为止最黑的一匹马 纯黑纯黑的最初对于这种传记题材的电影没有抱太大期待:女权、同性、时代性标志的Lister,怀着随便看看的心态开始追,越来越上瘾,评分也从一开始的8分+一路升到9分,好看的超乎想像,不仅仅是煤老板与小黄鸭的爱情,商业上的竞争、身边生活的刻画也都很出彩。
涉及剧透......及剧透......剧透......透 ......这部剧前半部分甜死人,简直是一部撩妹教学指南,中间部分的犹豫挣扎,到最后一集的坚定,哭着看完。
小黄鸭在最后一集来了个大升级,前几集的时候是小黄鸭的退缩伤了煤老板的心,第7集整整一集两人都没出现在一个画面里,编剧也太有心机了,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看到第8集两人同框表白的时候激动泪目。
是姐姐的一番话:Ofen, a good friendship is better than a marrige,给了小黄鸭最终的勇气,在准备离开时姐夫意外的回家,连说了2次:I'II deal with it. 回家后主动去煤老板家,小黄鸭眼中的坚定,两人见面后的互诉衷肠,这是升华后的爱情啊,比一见钟情什么的来的更可贵更美好。
煤老板说:you've got to stop having a such poor opinion of yourself时,小黄鸭说:I don't when I'm with you,拥这样一个人是最难能可贵的,还管他别人怎么看,有什么是比找到一个能把你感动哭又能逗你开心的人更难的事情?
从开始的热恋,到犹豫,再到分手,最后到冲破障碍在一起,一部小黄鸭的成长史,经历了思念的痛苦、内心的挣扎、亲人的鼓励后,终于迈出了最后一步,这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啊,相互鼓励支持而不是一方永远在付出另一方永远在获取,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永远比一时脑热的决定要来的有分量的多,经历过失去才知道最想要的是什么。
愿我们看不清前方的路时,可以 follow my heart愿我们成长过后,一转头,那个TA还在原地等你(PS:期待第二季,被小黄鸭和煤老板的日常甜死,看着煤老板吊打Rawson兄弟爽死)
一脸痴笑看完第三集,沃克真是太可爱了,这一集疯狂释放大招,那种跟随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的淋漓尽致,过于真实。
从初次见面的害羞一路延续着害羞,第二集李斯特试探亲吻两个人的对手戏简直性感到爆炸,沃克在挑逗下的娇羞不知所措太让人心动,第三集小屋里向李斯特坦言自己其实没有被她想要亲吻的念头吓到真是太可爱了,然后疯狂发糖,点到即止的情欲戏更让人沉迷。
邀请李斯特吃饭过夜明显也惊到李斯特了,不要以为都是李斯特引导做主,沃克才不是那种你骗骗就上当的人呢,不然这29年早被骗跑了吧,她有自己的判断。
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被蹲在墙边的哭泣沃克融化到,真的是好纯好天真的宝藏女孩,而两人被撞见亲热后被教育玩火以狂笑回应又是何其洒脱,你以为她柔弱她才不,随时给你惊喜,这样害羞又潇洒骨子里才是强大还有一份桀骜。
幸福眩晕下的一句I love you直抵人心,第四集翘首以盼,希望大家都爱她。
PS第四第五集不出意外的更多戏剧冲突,稍安勿躁,那首歌怎么唱来着?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冲突会让她们更加清晰认识到自己,让情感更稳固。
6.12写在第八集 沃克终于鼓起勇气回到鸦巢,一路上的她神采奕奕,到家马不停蹄赶去找李斯特(这份焦急的心情)。
绝望到失神自残,浑浑噩噩的度日如年,甚至想自我放弃嫁给无赖般的路人甲(以上无比心疼),但是我们的沃克小姐怎么可能是无脑花瓶呢,爱指引她找到自己。
需要多少勇气才能在一起?
矿坑边缓缓走向爱人以及深情告白看到动容:你知道吗如果你再次向我求婚,我不会说不,我会说我愿意,我愿意,我愿意。
ps李斯特:索登亲很抱歉我这里不能参加你的婚礼了呢,我要赶去约克跟我的小沃克结婚呢期待下一季的冲突和糖(编剧请多发点糖谢谢),感谢苏菲兰朵和苏兰琼斯的精彩演绎。
甜甜恋爱的爽剧。
即使在今天,出柜都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更别说在1800年代了。
佩服Lister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性取向,自己作为女性受到的压迫和束缚,以及对世人眼光的不屑。
而walker小姐战胜宗教的禁锢和亲戚的唾弃,克服自己的过度敏感和不自信,勇敢地接纳煤矿坍塌濒临破产的lister,同样让人敬佩!
Anne Lister拥有强大的个人魅力,不仅因为她无所顾忌像男人一样风风火火,而是她也有敏感脆弱的一面,这让她足够真实。
她总是各处旅行,因为她在逃避前女友Mary的恋爱伤痛,逃避破小的Halifax对她的评头论足。
当Mary质疑丹麦的上层阶级see lister as some sort of novelty act, a clever court jester, an entertaining freak, 并为lister之前许多男人化的行为感到丢脸,我感到心痛。
然而lister并不在意,一方面是她见识多广,知道这是Mary的狭隘和固执己见,另一方面是她早已把坚强变成她的第二本能,这在她与walker分别的前一晚的对话中可见一斑: lister trains herself not to see or hear what people say and do until it has become second nature to her. but she forgets how impossible it is for someone else to rise above/accept that. but Walker came so close to it!!! 原来lister也会掩面痛哭啊,只不过她通常故作坚强不在意闲言碎语。
还好她遇到了walker,也等到了walker看透婚姻的不幸福本质,等到了她战胜世人的眼光,终于向她点头说我愿意。
这段感情无关钱财,是两个体面尊贵的女人真心实意地相爱。
在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和可以预见的婚后的更多心酸之后,这场在教堂悄悄举办的“婚礼”怎能不让人含泪祝福!
看一部好剧如同读一本好书,畅快。
这剧很精彩可大V影评几乎没见着,不知是否跟“女同”的主题有关?
HBO和BBC联袂打造的这个角色:情感炙热——风风火火、追求所爱、追求学识、热衷体验新事物;理性有担当——家里家外一肩挑、正直勇敢又有手段、遵从自己的天性直面世俗的恶意与挑战。
这样的大女人叫人怎能不喜欢?
简直就是我的偶像。
🥰转自百度:根据现实人物Anne Lister所改篇,在1832年的Halifax,被当地人称为杰克绅士/ Gentleman Jack的Anne Lister(Suranne Jones饰)是个富有的地主,她亦是位日记作者﹑旅行家,并且自知及开放地以女同性恋身份生活的人,被称为”The first modern lesbian”。
剧中将会描述她与家人﹑仆人﹑房客﹑商业对手,以及同性恋人Ann Walker之间的关系。
其实是一篇比较长的短评,因为以下内容都很碎片。
角色设定:时刻渲染的精明强干、雷厉风行的Miss Lister ,典型意义的“大女主”。
但是会客时滔滔不绝打压他人的政治局面分析、无衔接突兀的科学知识输出、强势无情的收租态度、为了家族利益勾引小白兔……换个性别就是聪明但自私的地主形象了。
Miss Walker这种29岁的女地主,却还要生活在种种长辈的干涉下生活,不得不服从于“软弱的后辈女孩”形象,全身的抗拒而无从表达也是非常生动。
P.S. 英剧里突然看镜头的内心戏闪现太有灵巧又神经兮兮的味儿比较有感触的情节:第四集里,W坦白和过世朋友的丈夫有过苟且而对他负有道德责任,因此不得不答应做续弦(其实是W被猥亵)时,L的反应实在是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她先是小心翼翼问清楚关系程度,然后坚定地向W打消自己的“道德责任”的负罪感,明确是男方的错误。
再 承诺不论W是否答应自己的proposal都会“带她逃离这个牢笼”。
反复强调整件事是卑鄙男方的错,本是看望朋友的W并没有错。
从这里开始对L改观了,或者说 如果真的是男性内核,可能“他”的第一反应都是埋冤和咒骂W。
但是她只是气愤和悲痛W的经历,为她感到难过,这才是尊重对方作为一个独立人:心疼她遭受的委屈,而不是“被侵犯了所属物”,让她感受到除了亲密关系 就算作为一个理性人W也是完全可以信赖她的。
W确实好可怜啊,有些懦弱真的是环环相扣的多米诺骨牌,没有经历那个环境,是没有办法上帝视角责怪她为什么不反抗的,因为她自己在所有长辈的监视下懦弱习惯了,逆来顺受,没有反抗的意识和自觉。
Lister问Walker说,不知道W为什么这么自卑。
W答,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不自卑,和你在一起我可以对抗整个世界。
L 在替W讨公道的时候说:你利用一个无知少女的脆弱和无助,让她以为自己只能这么被对待。
不论L和W的结合是不是精明的商业打算,是不是找一个易于管理的伴侣,L给W提供的自信和支持对W的自我建立都是非常重要的。
5.6集L走后去找Lawton夫人,她俩的对话也能看出两人之前必有深厚的情谊,几番对话已经渲染了太多背景……7.8集的节奏非常快,L游历各国再各种夫人小姐女皇堆里当交际花,W痛苦到在镜子面前割腕。
毕竟是L的日记为脚本,但如果对W的生活有多些着墨,应该是更加深刻细腻的人物塑造。
8集W从犹豫应该嫁人,只因姐姐的几句暗示就坚定回家并完成婚姻宣誓,这点太仓促了。
P.S.根据史实,L在和W结婚后没几年就病逝了,这对神经脆弱的W简直是太难太难承受的事情了。
W有着L的支撑才能坚强的选择背离世俗生活,中途有过太多次徘徊和“稳定”的机会,而当她选择后却不久就失去L,把一个易碎的女孩领出她狭隘的世界,然后离开……W最后的多年人生在疯人院度过,多希望她的人生也有个第一视角的表达。
不得不说真的说出了现如今同性恋者在社会上的心声,虽然现在局势没有当时那么严峻,但跨出一步依旧需要很大的勇气。
全程很赞利斯特的理性、果断、一码归一码等等的做事方法,考虑事情也很周到,尽管对待事情很理性,但不免会有感性的一面,尤其碰到自己心爱的女人…太能理解她,很期盼自己安定下来能有个归属能有个名份能有个伴侣,只是前女友们都不愿意踏出这一步,直到遇到沃克小姐,几经波折,才得以修成正果,进入教堂宣誓,给彼此戴上戒指,有名有份的生活~太美好了吧!
还有当时的男权主义,其实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出来当时的男权至高无上,但是偏偏就有利斯特这样一个女士去打破它,想要争取与之平等,所以也期待第二季这方面剧情的进展。
也希望国内有朝一日可以txl合法化,不再躲躲藏藏,那国外合法的国家也是因为有前人敢于直面世俗做铺垫才有合法的今天,一起加油吧!
熬夜看完最后一集,感觉太急促了。
虽然最后两个婚礼,双安有一个好的进度,而另一边留了一个大悬念,华盛顿已经察觉到不对劲了。
而且说实话,一个人要怎么样才能够忘记自己杀人的事实呢?
即便对方是一个恶棍,是一个酗酒、家暴、粗俗的人,杀了对方为民除害没错,但自己怎么过得了杀人犯这个称号?
社会规则之下人已经把主权交给了法律、社会,所以在宣誓的时候,在谈及罪的时候,就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罪”。
前面恨铁不成钢的我在最后这一集忍不住为安鼓掌。
求婚的那一段,安妮说我不是一个坚强的人,那一段的神情、语言都那么真实,一下子就看到了她患得患失的痛苦和自己内心的纠结。
即便最后吻在一起,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再闭上眼睛享受。
那种不安全感和喜悦感,实在是演得太好了。
至于安,其实反应出一个人在环境中,如果自己不能够坚持原则和相信自己的话,其实是很容易被环境影响的。
就像她说的,即便是有一段奇怪的婚姻,至少能为我荒谬的存在找到一个理由,而且我也离你比较近。
回去的话我就什么都没有了。
直到这里,安还是那一个在前几集崩溃、破罐破摔的孩子。
安的大转变其实得益于姐姐。
特别是受到姐姐的鼓舞之后吧。
之前一直以为姐姐是一个大坏蛋,结果没想到姐姐才是大助攻。
虽然很害怕自己的丈夫,但是看事情都非常地清晰,知道丈夫和他的表弟要做什么,也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心里清楚得很。
而且绝对是爱安的,不希望安步她后尘。
所以她告诉安,李斯特还在关心她,回家后还有李斯特,给了安最大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安在回去英国的时候,对于姐夫、对于姑父姑姑直言不讳以及自己直接冲到希尔登的果断。
其实她和李斯特越来越像了,越来越有行动力、主见以及对自己的自信。
不过我很开心看到安前几集的不安和烦躁,因为那是很多人都有的状态,而且很多人都陷在其中无法自拔。
安很幸运遇到了安妮,找到了她的归属以及慢慢地改变自己变成更好的人。
人物都非常地丰满,一个人有极端的自信同时也有极端的脆弱。
安和安妮就像一对正反合,两个同样丰满的人物。
但总的来说,这部电视剧还是以爱情为主,对人性比方说善恶的探讨其实不深。
通俗易懂以及鼓励人去恋爱吧。
而且在那个时代的艰辛现在已经很难体会了吧。
虽说Anne一秒就爱上了Ann,但由于后面剧情不错,我也不必追究,毕竟这不是重点。
这部片子几度出现惊世之言。
“一段好的友情胜过一段婚姻。
”“我生来喜欢女人,如果我与男人结婚,那就是违背上帝创造我的本意。
”Anne代表了一位非常聪慧、独立的女性,她代表着一种前卫的思想,不论在那个年代,或放在现在这个年代也依旧适用。
我很仰慕这种女性,她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亦是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她的博学多才、她的幽默风趣、她的坚强…虽说Ann在里面一直是一个身带精神症状的女子,但是她也给予我了很多的反思,如何在众多规章制度下、在理所应当下,找到自己的路,坚定下去。
想到这,变觉得Ann的哭哭啼啼其实是必经的过程,在那个时候没有谁的决定是理所应当。
而Ann真的有为这段关系努力过,“She was so close…”听到这句话实在是感触良多。
不论在哪个时代,总会有墨守成规的人,但也总会有出淤泥而不染,找到自己真正自由的人。
Ann真的很勇敢。
当李斯特向她的姑妈诉说自己对Ann Walker的爱意,并且打算真正安定下来,重新修缮Shibden,与Walker喜结良缘共渡余生,blahblahblah的时候,她的姑妈悠悠地说出了这句台词。
If you were a man. 听到这个,李斯特顿了一下,略无奈的表情。
在那个时代,想以女人的身份做男人的事,想必相当不易。
——何止那个年代,这个年代不也依旧吗?
剧中的几个老女人相当有智慧。
譬如姑妈,对李斯特的选择理解并同情,并没有传说中旧脑筋的阻拦和啰嗦的劝说,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表达了担心。
而在对妹妹的事情上,姑妈对男方的职业表达了不满,carpet trade,正当我感慨毕竟有时代的局限时,这位男子出现在李家的饭桌上,说话不知进退,肤浅到看不出姑妈和父亲脸上的惊讶。
姜还是老的辣啊,隔着十八个街区也能看出阶层的差距来。
另一位非常可爱的老女人是Rawsan家的老太太,哥哥咒骂李斯特,顾忌在场的女士,说了一句sorry ladies。
老太太其实欣赏李斯特,说Walker会借钱给李开煤矿,She would let her dip into her purse。
然后一脸暧昧地说,who knows whereever else she would let her dip into. 再假装歉意地环视在场之人,加了一句,sorry ladies.俨然又一个唐顿老太太。
Mr Ainsworth,油腻猥琐男,这种人渣千古不断滔滔不绝啊,自以为睡了一个女人就从此拥有了对这个女人的永久使用权。
所以看到李斯特把他逼问得满头大汗无处逃避时,还是蛮解气的。
而且最终他也没敢接这个教区的工作。
滚吧,滚得远远的,渣男。
Walker居然还考虑要接受渣男。
如果我是李斯特,我绝对受不了Walker,软弱,负能量,经常性怀疑人生怀疑爱人。
相比之下,李斯特太有耐心。
5集末尾还被人扁了一顿,心疼。
上知乎被下图剧透。
两人还是办婚礼了
出生于两百多年前的李斯特,完成了我们至今仍然无法轻易做到的事情。感谢自律的李斯特,留下了几百万字的日记,让后来的我们得以了解她的生活,感受她的勇敢和幸福,并从中获得力量。如果说哪些人对我影响最大,李斯特无疑会排在前五名。
历史上真实的安·沃克太惨了。经历了不幸的童年,亲人的相继离世,饱受抑郁症的折磨和宗教信仰、公序良俗的压迫,恋爱也是在当时不容于世,最后还要经历恋人猝然离世这样的致命一击。亲戚们只想着算计她,为她的财富争斗,还要抹杀她的存在。她的爱情,是风暴里唯一渡她的那只桨,却那么短暂易折。这轻盈的甜蜜,如何负载如此沉重的一生。她终生躲在乌云下寻找一丝光线,难尝片刻欢愉。我们只能在李斯特的日记里寻觅她的身影。她这一生,血迹斑斑,要染透多少页纸。
情绪刻画地太真实了,以至看到walker拒绝的时候情绪有点小崩溃。(所以我们大家要一起假装对女主星球大战莱娅公主一样的发型视而不见吗?)
看了看所有人的评论 大概就是为什么进度慢 然后女主瞎撩 自恋之类的 还有女配也真的就是小白兔历史上女主就是这样一个人 所以请不明白真实历史背景的人好好了解后再下定论 不是因为觉得剧拍的不好而给低分 而是因为女主和女配的定位不符合你的想象而给低分 蟹蟹
Downtown Abbey meets The L Word
虐吗?me stonecold can't feel anything…Ann的颜值好能打。全靠Ann小可爱才坚持下来。煤矿之争的社会主线并不吸引人,李斯特not my type……but some of u guys love her like crazy animals!哎les真是太缺粮了。好莱坞,看你菊石是珍珠还是dog屎了。
Lister一家,妹妹姑姑爸爸女仆男仆狗狗没有一个不可爱!!!事业线不错,比起主角,弑父喂猪的小哥更有看点,以及苏菲兰朵的walker演得好。
她曾经离太阳很近,而后又回到家乡。她不仅拥有多元的爱,还拥有更多的智慧与才华,但凡优异者,总有更广阔的特质。
为什么要搞个雌雄莫辨的老女人拍蕾丝边?
大女主爽剧。别误会我,我喜欢两位女主,但我不喜欢她们之间的权力关系
关于两位女主的背景和个性可以再多交待一点
为毛我觉得女主很讨厌,自以为是高高在上呢?女二的闺蜜都好漂亮,长得都差不多。。。三星吧,比较无聊。
英国老贵族居住环境真赞!
我磕的cp是真的!------------------------------
我也好喜欢沃克小姐啊~搜她演的电视剧发现好多我都看过了,可就只有一部罪恶之家有点模糊的印象呢。。。开始补苏菲兰朵的剧咯~~~
跟风看完 个人感受 剧情有点儿“墨迹” 有种情节一直在重复的错觉 以及在那个年代活着真憋屈
之前还担心把这个人物拍砸了,果然担心是多余的,英剧品质永远都有保证啊。两位女主也蛮有火花的,期待。
编剧有毒。
先标记一下,不过我感觉得对照日记再看上20遍才能完全体会剧本的精妙。另外这剧里的配角形象每集都在不断丰满,极大满足了我老这个配角控的需求。坐等天上掉下一个年收入2500镑(1832年水平)的美丽富婆包养我,可以教你拉丁文、希腊文,也可以在25分钟内走到你家,还可以带你游遍罗马版图之内的地方,并且如果我离家万里之外挂掉,不需要你把我的尸体拖回家(真的,你乐意这么做也不要,把我的心脏扔到德累斯顿的Hofkirche就可以了)XD
超欢快呀!女一魅力十足,女二就是一个真正的傻白甜,哈哈!猪吃人的情节还是有点惊喜的。这样的剧也只有英国人才能拍出来。和fleabag并列今年最喜欢的英剧。满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