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凤凰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警员,不过有点过头了。
有点强迫自己不择手段的去惩恶除暴。
这也让我知道了,美国不是天堂,那里也有罪恶和丑陋,以及不公等等。
甚至有些情况还是比国内还要恶心。
让我明白了,一生中好好的珍惜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快乐所在。
好好的过好自己
这是剧情真相的解读,没看过电影的不要看。
********************我是你还来得及的分割线*******************德尼罗只做了一件案子:利用职务便利,对证物枪支做手脚,陷害了炼铜癖Charles Randall,使其入狱。
帕西诺受此启发,从此不动声色地私刑处决了其余法律无力制裁的恶徒,他就是“诗歌男”。
由于德尼罗脾气火爆,行事粗放,帕西诺很容易地将“警察内部”作案的嫌疑引向了德尼罗,他自己再利用不受怀疑的优势,从旁协助德尼罗逃脱调查。
终于,帕西诺有了一次失手,俄国杀手叶夫根尼将有机会指证他,他便在“蜘蛛”和德尼罗的会面处导演了两出戏,包揽下全部罪责,再被德尼罗击毙。
当然,帕西诺把德尼罗陷害炼铜癖那件事也揽在自己身上,德尼罗将不再有职务污点。
帕西诺伤害德尼罗的女友Karen,是因为K对他俩素有怀疑,Karen最后将成为德尼罗“主持正义”击毙诗歌男帕西诺的强力证人。
在金庸的武侠里体现了中国人对一种精神的渴望——侠——就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精神。
可惜自古我们人治的成分太重,可怜的老百姓良田被占,好女被辱、只得寄希望敢于拔刀相助的人来伸张正义。
所以我们会认为除恶就是扬善,侠士即英雄。
在另外一种文化里,也充斥着很多侠士,如蜘蛛侠、蝙蝠侠、夜魔侠等等,但是他们除的恶不像我们的恶那么具体,而是威胁到世界和平发展的恐怖邪恶势力。
暂且不评论是否他们的侠士是否更高一级是否力量更强大,只是我觉得,在他们那种文化里,我们所畏惧的恶被他们的法律所挟制,所以他们只用去担心幻想中的恶即可。
但是,法律只是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的向往,因为总会有各种逍遥其外的人。
警察应该是最无法忍受这种明知有罪却无法正法的人。
可怜的警察们认为是自己的无能或是说权利太小,所以他们需要一种超越法律的力量来捍卫上帝的子民。
于是警徽旁边的枪赋予了他们更大的权利。
一切的杀戮起源于信仰的丢失,若是所有的杀戮righteous的,那么杀戮合理吗?
最大的权利是决定人的生死还是宽恕?
我想这就是人类与上帝的区别吧?
欲望是人类最大的推力,而克欲或许就是世间最大的力量吧?
这或许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真谛?
DE NIRO和PACINO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没想到HEAT里两人只共同演出了两场戏),表演无可挑剔,导演的镜头也无懈可击,结局更是完美!
过去我一直不解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和文字到底有什么区别?
而这次电影的叙事方法就让我深刻体会到电影的别样魅力。
一部具有了我认为完美电影的全部要素:天才、细节以及不可预知的结果——我就感觉像是巴乔维耶里罗纳尔多同时复活在inter,凭借大壮手球,肥罗越位最后巴乔在超过补时的时间里假摔骗到点球3:2战胜av或38,第二点报纸还一个劲的赞美这三人一样——你只需大呼过瘾!
IMDB的TOP250榜上,“教父”系列依然牢牢占据2、3位,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凭借俊朗的外表和出色的演技征服了几代影迷。
前段时间,CCTV6的佳片有约放了帕西诺和德尼罗90年代合作的“盗火线(Heat)”,虽然两人已显老态,但好在有一个好剧本和好导演,所以依然是一部值得称道的影片。
进入新世纪,似乎是为了弥补两人之前没有相当量的对手戏的遗憾,拍出了这部片子,窃以为有些晚节不保的意思。
首先不得不说,两个人实在太老了,没见过这么老的侦探,一脸的皱纹,一身的赘肉,还要为破案拼命,还要来段SEX。
然后就是一剧之本了,这故事不能说不好,但总感觉欠缺新意,也没什么深度。
这两人的表演没什么问题,但就是不知不觉演着演着就演成文艺片了。
说白了,就是这故事配不上这二老的表演。
两人对手戏是多了,却不如“盗火线”里的寥寥数分钟。
没有在鼎盛时期来一段有分量的对手戏,却在迟暮之年留下了这个平庸的作品,不能不说是全世界影迷的遗憾。
首先要说,偶像确实老态龙钟了,感叹岁月无情啊,再好再坏的人都得老,每个人都逃不掉。
德尼罗—>帕西诺,两个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老戏骨,好莱坞传奇一样的人物,当然值得影迷期待。
影片悬念尚可,就冲着这些,四星也得给啊。
剩下的一星都是被该片的摄像和剪辑破坏的,感觉国产片都不如。
然后感到万幸的是,还好看影片前没看介绍和评论,要不会郁闷死,这又是一部事先知道剧情结局的话观影过程就会很无趣的电影。
从头到尾,与其说是role model,不如说是life partner,至少对Rooster是这样。
小时候遭受恋童癖神父的骚扰,一直单身,后来以Turk为精神寄托,以模仿他为乐,陪着他打棒球,陪着他打架,不过Turk栽赃罪犯的举动让他在Rooster心中的光辉形象顷刻瓦解;Rooster开始有样学样的杀死未被判罪的嫌疑犯逐步走向极端,并在事情将快暴露时未蒙面就强暴了Turk的情人以至于让案情浮出水面,这点按常理很难理解,Rooster是吃醋?
嫉妒?
或报复?
或兼而有之。
临死前,温柔的对Turk说了多句:Tom,你保重。
我相信他最后指向Tom的枪是不会扣动扳机的。
对了,可以反复看“正当杀戮”和“盗火线”的结局,一个你死,一个我亡,值得玩味……
这是啥,搞了半天才看清楚。
特克和罗斯特是资深警察,合作的搭档,亲密无间,一起破获很多案子,互相信任。
特克脾气火爆,对怼天怼地的那种,罗斯特是个老于世故的猾头,谁也不得罪的主。
一开始就是特克出现在录像里面,大意就是有人给他录像了,在录像中他承认自己从业20年来杀死了14个该判刑却逍遥法外的混蛋,然后就开始解释每个人是怎么被他干掉的。
第一个就是有个强奸犯,杀死了他情人的女儿,可是警察却找不到证据,没办法给他定罪,特克这火爆脾气就上来了,正义感之心大起,把手枪栽赃给了那个罪犯哥们。
后来他出狱了,直接给他干掉。
还有一个案例是一个神父,神父在教堂里面被杀害。
据说神父年轻的时候干过不少混账事,现在也被杀害了。
虽有案子都有共同点,那就是死者旁边都有一首诗,很奇怪,警察称之为诗人杀手,一系列连环杀人案没有什么头绪,可是这些死者都和特克有这样那样的关系。
于是所有人把矛头指向了特克,特克哪受的了这些,开始反击,在最后,罗斯特站了出来,原来杀手是他,两人持枪对峙,好兄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还是特克更胜一筹。
这一切都是栽赃、误导,这算啥?
纽约两位资深警探特克(罗伯特•德•尼罗饰)和罗斯特(阿尔•帕西诺饰)是一对亲密无间的老搭档,二人合计已在警署工作100年。
特克脾气火爆,而罗斯特处事圆滑。
最近,纽约出现了一位连环凶手,特克与罗斯特二人负责调查此案。
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凶手有特殊的习惯与高超的射击水平,而更奇怪的是,被害人都与特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天使般代表正义的警察,与恶魔般代表罪恶的犯罪者。
谁才是真正的特克?
一段段迷雾拨开,惊人的真相在内心的黑暗处等待。
©豆瓣
他们两个真的变得好老。
松弛的脸布满了斑。
看盗火线应该是在四年前,于是觉得他们老得很快。
今儿个才知道那是95年的电影了。
想再看一遍盗火线。
这电影,莫不是在毁我德爷爷和帕爷爷?
故事讲的有点蛋疼啊。
这么好的阵容,两人合作,估计这辈子也这最后一次了。
说的是一个连环杀手,然后警方调查,最终指向一个人。
沃尔伯格和他哥哥长的真像啊,而且,他哥哥长的好像斯科尔斯。
还有马克威廉姆斯。
50美分纯打酱油啊。
从证据一开始指向德爷爷,我就知道,凶手不可能是德爷爷。
结果,德爷爷把帕爷爷的小本捡起来,我心说,德爷爷不可能,老黑也不能,难不成是帕爷爷妈。
结果大黑哥正打电话呢。
一枪就给崩飞了。
讲的故事和题目完全不太搭边啊。
其实,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
谁又是天使,谁又是魔鬼。
那自在每个人的心里。
正如題目,如果不是因為這兩位老戲骨,我是斷然不會去看這電影的時光易逝,只能說,長大了、成熟了、老了艾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想到你們,還是那種黑手黨大佬象我愛你們看之前完全不知道介紹完全不清楚劇情所以,最後的逆轉,還算有點驚訝這倒好,否則,如果真的四平八穩的繼續下去這電影也許在mtime連7都達不到……其實常人懲治罪惡的劇情從勇敢的人,到蝙蝠俠各種各樣的類別實際上,兩個親近的人最後的對決也屢見不鮮劇情并沒有特別大的新意倒是鏡頭的運用讓我覺得蠻不錯的而最後兩個老傢伙追逐的場面讓我想起無間道,讓我想起80年代的電影希望我們不再變老再一次,我愛你們
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yorgos你知道你在干嘛吗,好像已经沉浸在自己的抽象里无法自拔了,剧情简直把观众当🐒耍前半段是昏昏欲睡的中世纪风格科幻片,先是担心女主的生命安全,再是担心男主的精神状态,最后10分钟发现该担心的是我自己。石头姐被飞来头颅正中脑门四脚朝天,我笑了;石头姐钻到衣柜里飞向宇宙飞船,我哭了,哭的是明明是《拯救地球》,谁能来救救我散落的智商。当石头姐穿着duangduang的臃肿毛衣,在一个器官内部和各色皮肤的外星元老,说着玛卡巴卡的语言时,我觉得大脑升天了。如果这就是地球人的视听语言的话,那我才是那个外星人
的确没到前几部类型片的程度,但也够刺激,结尾可预测却依然让我笑出声,石头姐真的拼
蘭斯莫斯的視聽選擇依然怪異且無趣,相比片中艾瑪斯通到底是不是外星人,他為何能被捧到今天這個高度才算是一個謎團。
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拍这么长,无法理解为什么石头姐沉迷于各种B级意味的半疯不疯的角色演绎,无法理解为什么能把现代话题变得如此cliche。不过片尾很好,然后挺喜欢Don的设置的,对话里的迷你掉书袋很到位。grammar is an Andromedan construct真是笑死我了,上个月真的说过grammar is a social construct hhhhh
@ coquitlam VIP 石头姐能不能少跟兰斯莫斯玩会儿…阴谋论+外星人的设定真是…😂最后戳破臭氧层,地球上只有自然的声音之后其实还挺好的…就是按理来说鸟或者蜜蜂应该也挂了才对吧…Meth Damon感觉瘦了很多😂(被lb的人机验证图笑死🤣
从开始相信男主逐渐变成质疑男主再到结尾的反转,这种走向挺有意思的。男主的表演真的很好,反而艾玛发挥的空间不是很大。
这次是真喜欢。
Lanthimos真的太聪明了 拍了一部左派和右派看了都拍手叫好 到最后都觉得自己赢了的片子 牛逼!
套路的反套路
这反转真好玩,emma stone这次演活了巧舌如簧的女企业家,可真能说啊
好看… 非常典型的兰斯莫斯风格,在影院看他的电影冲击力翻倍
弗如《龙虾》。 2.5现在难道是grain over texture了?
片名翻译的什么东西。。。我在三四星之间犹豫,真的很讨厌给女的剃光头。有机会看的话还是可以看的,不会看完觉得浪费时间。
#悉尼SXSW2025
脑子都是看完编号17浪费一晚上生命的记忆 于是又这样浪费一晚上生命 连愚蠢的点都一模一样 马勒风bgm硬凹那些尴尬的极左阴谋论情节我真是笑哭了
从各种角度看都是一部“太兰斯莫斯”的电影了,所以理所应当拍得游刃有余。听说改编自韩国原著,不过看的时候我更想到弗莱德金2006年的《千疮百孔》,同样的阴谋论腌入味,同样的锡纸糊墙,同样的惨烈结局。特别喜欢兰斯莫斯这套字体和视觉设计,赶紧抄起来。
Yorgos Lanthimos我对你的忍耐已经接近极限Ari Aster你也一样
11.01.2025 尖沙咀iSQUARE 送的海报很好看 搞笑+悬疑+血腥+科幻+灾难
Venice / 最喜欢一段是最后地球上安静的只剩下动物的感觉…. 想起疫情时期了…地球没有人类会不会更好呢
#biennale82 press 继承了兰斯莫斯一直以来的大脑洞创作,但片子本身并不惊艳。不论前中期做多少的铺垫和引导,但凡知道了这是兰斯莫斯的片子,就不难猜到结局,并且可惜的是,如果结局是本作的惊喜,那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惊喜,甚至沦为平庸。整体质量上不如poor th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