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宫崎葵,我恐怕无法将这部电影坚持下去。
即使很早就听说过本片,但一直拖到今日才看,近年的日本电影再无当年的热情,粗糙糙冷落落地不仅是固步自封,简直在倒退。
漫画、青春、偶像、东京、摇滚,这本应是拼接起来分外青春洋溢甚至热血的作品,可惜结果却差强人意,只是暗自嘀咕的小文艺片,即使结尾,穿着碎花上衣、军裤的宫崎葵在舞台上唱起来。
影片似乎就是片中女二号伊藤步的化身,想当年《燕尾蝶》中的魔力,和现在尴尬在少女和欧巴桑间,她再无遇到好的角色,记得上次看她是黑泽清的日剧《赎罪》中某个段落人物的姐姐,一个没什么性格不讨人爱病歪歪的角色。
跨行业需要的不仅是勇气和机遇,才华也是必要的。
拍音乐PV出身的导演显然还未真正理解电影,所以这部影片中既缺少有趣味有质感的戏,也缺少凌厉风格的结构与画面。
所以宫崎葵和高良健吾只能卖萌为生,而缺少真正的火花。
最笨拙的当属种田成男(高良健吾)车祸去世一段。
消失5天又出现的种田对电话那段的芽衣子(宫崎葵)说:“还有一句话要对你说——”这时手机突然显示没电了,接下来种田不得已翻身上车准备回家。
看到这儿,我就在期待接下来哪个镜头,种田即将出车祸,不是我心恶劣,只是这样的俗套设计,主人公总是在要说出最重要的那句话前意外离世。
不过我倒喜欢这个段落中,骑着车子的种田哭了起来,高良健吾是典型的文艺正太,日本电影版《白夜行》中也是如此。
更不合理的是后三分之一芽衣子拿起吉他学习、排练,乃至结尾高歌,恐怕过分天才了吧,种田穷其十几年还感叹自己才华不足,女友瞬间便弹奏起来,有点为高潮而高潮的意思。
不过这又使我想起年初在纽约MOMA看到的一幅画——弗里达离婚后的自画像,画中她穿着前夫的西装坐在一把木头椅子上,椅子下满是她的碎发,短发的弗里达面孔看似平静,但她瘦削的身子装在那超级肥大的黑色西装中,又渗透着无限忧伤。
那不得不放下的生活、感情与信仰究竟是脚下的碎发,抑或那身黑西装。
从不争气的种田君骑着摩托拐弯的那一幕,我就感觉不对,结果当真领便当了。
这个剧情的分水岭和仙境之桥有一拼,后者当年看得我极为震撼,本片却令人莫名其妙。
即便如此,后半段还是非常感人。
宫崎葵的表演自始至终都很出色,高良健吾则做作得很。
如果男主更给力些,本片也许会成经典。
最后再罗嗦一句,片名有这么多翻译,乐与路也好,手拉你也罢,为什么总是要添油加醋地加上点自己的理解在里面,试图通过片名给电影定个性,定个调?
难道是因为汉语是表意文字,任何名词都必须说明点什么?
仔细想想,从翻译电影标题,到中国人起名字,再到NBA变美职篮,似乎都是如此。
虽然剧情略显老套,但是却具备日影独有,在平凡镜头下非凡的质感,那种细腻的情感刻画是这部影片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其中有一段镜头,芽衣子背着电吉他走在斑马线上,与她擦肩而过的“另一个她”穿着正统商务服走在另一边的人群之中,芽衣子回首,看着另一个自己融入这麻木又冰冷的人群之中,与现在的自己渐行渐远。
或许一次细小的决定就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但既然做出了决定就不要感到遗憾,留住那份你不愿割舍的过去,也永远不要说“さようなら”
误会在天空的彼端难道人生只充满了再见吗只差那麼一点就可以看见未来却只能说再见以前住过的小房间现在又是谁住在那里无论是你对我说过的过分话语还是感觉白费力气的每一天若说那天我这麼做若说能回到那一天我已无法再回到那一天如果说弛缓的幸福缓慢地延续这样下去坏种子一定会发芽还是只能说再见寒冷冬天中冷掉的罐装咖啡 七彩的长围巾小跑步穿过小巷中 我试著回忆起如果说弛缓的幸福缓慢地延续这样下去坏种子一定会发芽还是只能说再见说再见 这样也好无论在哪都要好好地过再见了 我也一定有办法的说再见 就这样吧
比起台湾文艺片,这个类型的似乎更对我的口味撒、毫不做作。
关于青春、梦想、困惑、坚持、音乐和爱。
还有最最最最爱的宫崎葵,各种美。
喜欢青蛙被当作邮筒那段。
宫崎葵砸电视那段挺触动。
最后一首歌、泪流满面。
其实我真的不介意你有没有演技,即使你的确有,只要看到你我就乖乖投降,下载工具也好,钱包也好,全都自动打开。
21岁那年,你高调宣布跟认识7年交往5年的高冈苍甫结婚。
那个各个方面都不如你,到跟你结婚的时候还只是个一直跑龙套而已的男星,我至今为止一直为你惋惜。
虽然在你结婚之后就马上爆出了丈夫偷腥日本各大媒体做好准备退出专题的消息,但是现年25岁的你还是人妻。
不过不管是不是人妻,你在我内心的位置一如既往不会改变,我看到你依然欢喜的像十几岁的时候见到喜欢的男生一样。
我已经忘了什么时候才认识你,或许是某部电影,或许是某个广告。
在我孤陋寡闻与世隔绝的高三,某一天的报纸上我看到了你。
真人化的《nana》,中岛美嘉拿走了娜娜的角色,你则是那个小松奈奈。
这部在那年大红又大紫的电影,上映之后,你跟美嘉小姐都获得原作矢泽爱的认同,仿佛你就是那个国民甜心奈奈,中岛美嘉小姐就是那朵带刺的玫瑰娜娜。
其实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并不喜欢奈奈,我更喜欢的是那个个性鲜明娜娜,奈奈在我眼里就是个长得可爱的愚蠢女人。
但是你在电影演的奈奈,温暖灿烂的笑容,单纯天真的性格,让我移不开视线,从此坚定的追寻你的踪迹。
与玉木宏合作的《只是爱着你》,那个你演的静流懵懂又怪异,让人摸不清头脑,却又让人忍不住去想去给你一个拥抱,最后你的成熟美丽的照片,惊艳了整部电影。
还有那部硬憾北京奥运会的《笃姬》,据说你是史上最年轻的大河剧的主演。
嗤,谁在乎呢。
从你在《nana》里面的表演开始,我就知道你不是个花瓶,事实证明你足以撑得起这部50集的电视剧。
当下跟你差不多年龄的女优,一个个都被你的锋芒盖住,能够与你并肩的也只有那位跟你一样气质独特,演技出众,常常会被认错名字的你的好友苍井优。
最新的作品是《乐与路》,里面你演失去挚爱背负起两人梦想的女孩,电影节奏缓慢,画面美的跟一幅幅lomo照片一样。
让我印象深刻的依然是你温暖甜美的笑容,举手投足都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我忽然有种感觉,你就是那个每个人回忆里都会出现的女孩,并不卓尔出群,却又鲜明清晰。
宫崎葵,在我的唇齿闭合间发出的动人音节,在所有的物是人非中我最喜欢你了。
就算对自己有信心,就算是有一起相陪的人一起努力实现梦想,可是 未来还是那么的无情与不可动摇,我们并不是怯懦,只是长大留给我们唯一的好处就是冷静去看这个世界。
不用走弯路,同样 我们也无路可走。
种田深爱着芽衣,就算种田再怎么绝望,再如何忐忑。
憋了很久只是一句开玩笑的,一起去死吧…笑而带过。
最后 在手机没电的刹那说出了半句我爱你,嗯,不, 是我a…..种田并不是脆弱,不是和所谓那些文艺青年似的一样无病呻吟。
他是用自己的方式和这个世道宣战,不是因为抑郁 也不是愤世嫉俗,就算是真实的活一秒,也胜过那些无为一辈子,奔波没有意义的一辈子来的强。
他选择自已一个人去宣战,连着芽衣的份一起还是那么舒服的日式电影,安静的行云流水叙述。
可是产生的共鸣却都是一撞!
一撞!
重重的敲打在心房。
看着安静,缓缓的柔软的阳光照在女主角的头发上,发现…….静静地滑过脸颊,顺着脖颈凉凉的穿过锁骨,随着流过的路程和所剩不多的水分流进胸膛。
润湿的眼角和干涸的灵魂慢慢相融。
就是这个无奈的世界,却可以让我们开心,难过,幸福,满足。
只要活着就好了就算是个不太美丽的故事可也能看出导演和剧本的脾性。
而我也相信,只有心中怀抱着暖而厚重的爱才能那么完美的去诠释给观众,释放的感情没有一丝浪费的让每一个分享它的人感知。
当里面鼓手家的老药店门口那个中古的青蛙模子被老爷爷误认为成邮筒往进插信封时…鼓手安静的看着青蛙说,被人误解成邮筒,你的人生到底是怎么了?
噗…… 如果我是那只青蛙我会说,总比你的人生好多了哦种田的离开,芽衣决定实现乐队没有做完的事,开始学起了吉他。
在演唱会唱起最后一首歌,从不献声的宫崎葵送上了她的处女作,如果我说她唱的完全契合电影会不会有点浮夸?
可真的真的是,这种震撼让我不知道该怎么去描述,只是在哭,从开头哭到结尾。
大约一年前对于当时我的本命赤西仁出演,岩井俊二导演的片子都看不下去,分了一礼拜才搞定的心情,如今还以为又会和从前一样半途而废。
这部片子却像是一根胃镜管,从小舌伸进去到达从未碰触的地方生生的勾出被尘封的执拗。
比方说迟缓的幸福一直持续下去,也一定会有邪恶的种子萌芽。
再见了 就算这样也好。
你在某个地方好好活着,我也在某个地方好好活着哦,忘了说 电影的名字叫做《乐于路》,读作le,也读作yue.
整部电影,可以说刚开始都是皱着眉头看的,无论是男主角还是女主角的形象,都让我觉得傻里吧唧的,这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两个人都好像是初中生装傻装纯的感觉。
对于剧情,刚开始完全没有剧透过,更不晓得什么漫画,只是好奇日本人怎样来拍一个摇滚乐队的故事。
甚至最初,女主角在房间醒来抽烟的时候,我都以为主唱是她,根本不知道是她男友那个眼镜男。
剧情的铺展,女主角辞职男友也慢慢的增长起重新搞乐队的志向。
此时女主角还好像是个跟屁虫似的,就如男友对她说:你一直在让我怎样怎样,你给我好大压力。
而电影已经播放一半,如果再没有高潮我真的准备睡觉去,如果男生真的就可以安安稳稳的边搞乐队边打工,那这片子就废了。
果不其然,必然的现实残酷挤压让男友选择了死亡,很多时候,死亡就是有一种异常沉重的力量,也许它什么都代表不了,但是它至少说明人有勇气去选择一种他要的生活和不妥协的态度。
我不喜欢了我不玩可以不可以,如果没有人可以成全我,那我就自己成全自己。
我看到,男主角死前疾速飞驰时,流着泪的幸福,是的,是幸福。
好吧,女主角慢慢从自责到背负起男友未尽的梦想,这段的确很美。
一个从没有弹过吉他的女孩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在舞台上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先不说到底实际不实际,但这样的桥段确实能牵引出我们内心微细的弦。
看到她从在大街上告别以前打工的自己,再到大汗淋漓弹奏出内心的音符,漂亮极致的大声唱出solanin,我,像所有在那live house里的观众一样,被不自觉不设防的打动了,更被逼迫着流出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的泪。
也许往事从不可能被真正遗忘和埋没,也许你看到那些少年孤独倔强的背影,也许你想到你们手牵手时内心的柔软,也许你终于还是和他在彼岸再不会相逢。
也许一切都只能在时光中飞舞和怀念。
因为青春和热血大多时候注定无法在一个人身上一直延续,但青春和热血的本义却永远存在永远让我们感动和向往也永远不会消亡。
村上说:一切都是隐喻。
语言在极端处无法言语。
是的,你只能用你的全部身心去感受此刻的美妙温柔激情和悲伤。
甚至,我知道我说这句话同样无法代表十分之一的感觉。
宫崎葵的表演如果说在之前都让我觉得乏善可陈的话,这个最后的高潮演出却足以说明她的小宇宙还是有爆炸的潜能。
不得不提的是,片尾曲,相当好听,准备找来继续沉浸。
色调不错 大部分镜头比较唯美 属于典型的日系视觉风格 导演以拍PV成名 所以视觉上完全不用担心 剧情属于比较普通的励志类
感觉很痛苦,感觉工作、生活、心情都逊毙了,但不知道怎么样办。
晚上主动要求轮值班。
阿姨打扫着卫生,我随便翻着电影目录。
试看几部开头,都没有意思,是不是生活也要这样下去。
看到“乐与路”,宫崎葵主演,她的演出绝对不会失望。
她看起来还是那么小小的,清纯柔弱但坚定的样子。
她在一家公司做随时都会被取代的小职员,男友是个喜欢音乐自己办乐队的大男孩。
她很不喜欢这个工作,但又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怎么选择,而男友也像个大男孩,看起来也很难立刻养家糊口的样子。
其实这种状态很像我吧。
而他们对梦想的追逐,对现实的逃避抗争,最后依然归于温吞吞的水,里面的人也许慢慢无聊死的都麻木了吧。
最后他骑着摩托,留着眼泪歇斯底里的说着“我很幸福”冲向十字路口的时候,温吞吞的水喷涌着流过每个人的脚边逃遁。
她最后拿起了那把吉他,汗如雨下用尽生命与渴望演唱了他写的“乐与路”。
那一刻是活着的,活的那样淋漓,那样自由,那样幸福...我想起了我的那把吉他。
想起了我很喜欢的那首吴虹飞的“仓央嘉措的情歌”。
我已经会唱这首歌了,而且是自然而然会的,因为有感觉,也在网上搜到了这首歌的吉他和弦谱,我想好好学,音乐,我再也不说我没有音乐天赋了,我再也不说我不行了,因为此时心里对生活的活着的感觉,美好的激动的感觉,就是因为那生活的音乐,心的音乐。
不知道是失败的爱情筑就了梦想,还是对艺术的追求烧伤了爱情,总之不想要工作就对了。意外地看了这部切合心情的电影,而且宫崎葵还是很可爱的。
青春一定要有的就是夹band以及棒球。两者我都很向往却都没有。。所以我一直青春着,直到夹band以及玩棒球的那一刻。。
情绪很满
有點看不下去啊,還是看漫畫吧
大人就是“好吧,算了”堆砌的肉块,不想成为那样麻木的大人,不想活着只为工作工作工作,想为理想而活。很不安的时候,拿起吉他开始唱歌就有种所向无敌的感觉。
会不会永远迷失?哪怕没有任何特长觉得什么也干不好,但有一双手愿意一直牵着你走下去……还是努力的挣扎着,不想变成平庸世俗的大人们……梦想与坚持,选择与人生……再见吧,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在某个地方好好的活。
最后宫崎葵一开唱。眼泪就哗啦啦不自主的掉落。
蛋疼小清新,对宫崎葵无感,高良健吾永远一副被女人保养的小受!!
主线很平淡甚至算得上闷,不过不做作,细节做得很出彩,比如桐谷健太和寄信的老头和药店门口的青蛙,比如高良演唱那段喊出的那段话,当然即使种种细节也不能凑合成一部好片,所以情感就刚刚好的调解了片子缺失的一部分。最感动的一个场景是小葵拨出第一个音的时候仿佛高良又站在那里演奏,美的一瞬间。
为了梦想坚持下去,才是勇敢的人
励志片。女生弹吉他。
前半部励志剧,后半部狗血剧。为了宫崎葵还是给三星吧。现在越发的喜欢宫崎葵这妞了啊,气质越来越像我梦中情人那个类型发展了……
年纪已磊,梦想已无,看不动此片。
太模式了,不过面对现实和梦想的冲突和迷惑,现在的我很有感触。没想到小葵唱歌这么好听。
在现实与命运阻挡的青春路上,守护心爱之人的梦想
没意思
新先生戏份好少
只是一部很少女漫画的电影,漫画就是漫画,电影是电影。两者受众是不同的群体。简单的一个故事,在漫画中可以表现得很完满,但是电影给人无力,拖沓的感觉。2个小时,节奏太慢。反而成了这部电影的弊病。
看着不像提供正能量的样子。
虽然没有看过这本原作,不过以浅野一二O其它的作品来讲改编成真人版就没那个味道了吧……算是可以,但称不上优秀。我想说音乐人这玩意我这等俗人比较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