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相当的好玩,相当相当的杂烩,相当相当的特别。
昆汀的3次出场都很不错,尤其是开头,只是死者夫妇的老妈竟然是那么的一个厉害角色,为何之前丝毫没有发挥呢,不解。
香川照之是我的另一个喜欢,这小子滑稽起来和阴险起来都能高度就位,可塑性极强,而于装束上,戴个警长徽章之后,如果能再加个脚上铃铛就更酷一些,反正杂烩吗不是。
从三池到北野,暴力元素的直截运用是一个需要倍加思考的问题,记住,暴力是电影的盐。
日本人装牛仔像不像另说,他们的英语实在是太烂了!
字幕也烂,害得我还得使劲听,真受罪。
不知道为什么,塔伦蒂诺到了这个片子里也不会说英语了似的,发音超级怪……从头到尾煞有介事地推进情节,其实都是搞,绷着脸才是高境界地搞。
最出彩的是那个红方老大,人肉盾牌、莎士比亚、自称亨利、“Lucky me”哈哈!
香川照之最后为什么要杀大婶呢,太诡异!
利家的儿子还挺有英雄,对面的“易经”就充满邪气了,还有个出色的花瓶木村佳乃——“Your mother was a mighty fine lady.”喜欢三池崇史又喜欢西部片的,才会喜欢上本片。
注:结尾小孩没把男主崩了,看来三池崇史还没BT到家。
看完之后,唯一感觉:好奇怪的电影。
奇怪一:画面的特别,好像就是用“lomo摄像机”拍出来的,好多镜头还有反转片的效果;奇怪二:号称西部片,布景却充斥大量的日式花纹,十分瑰丽;奇怪三:显然这不是一部商业片,片中却聚集了很多熟面孔,有的甚至甘当露2面,被枪打中,只说一句“啊”的角色;奇怪四:每个人的扮相从上到下风格不统一,不同人的装饰差异也很大,但是却很好地融合在这部片子里,将混搭发挥到极致了;奇怪五:“寿喜烧”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呢?
硬是想,也只能想出,琉璃子最后因为没有子弹死和做寿喜烧没有材料而被打是一个道理,这就是人的宿命。
但是这实在没有重要到要占据电影名称一半字数的地位。
认识了伊势谷友介,一个脸上笑笑而温和,实则很有实力的狠角色。
木村佳乃一改知性的扮相,野性的表演和装束也蛮好看的嘛!
日式的残忍真的很让人难受。
那个被刀砍中脑袋,还一个劲想要用手夹住刀的场面,尤。
你是不是为现在电影中再难看到精彩的创意而大声嗟叹,你是不是为那些所谓艺术片导演依依呀呀的无病呻吟而头痛不已。
那么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来一碗口味十足的大杂烩吧。
那就是三池崇史的《寿喜烧西部片》首先,让我们看看他都干了些什么?
西部片是美国人的发明,这一类型片也在美国发扬光大,而一帮意大利的穷朋友也乐此不疲的拍摄了众多的小成本西部片,他们很不幸的被嘲讽为通心粉西部片,但不可否认这些通心粉西部片还是为我们贡献了众多的精彩作品。
塞吉翁.莱昂的赏金三部曲便是其中的经典。
寿喜烧是一种日式火锅,再联系起之前介绍的内容,三池崇史的坏心眼便可不言而喻。
影片中,还不只一次的提起了玫瑰战争,作为莎士比亚名剧《威廉六世》中的背景战争,三池崇史把红与白相争的主题借此发扬光大,而友情客串的昆汀在片头喋喋不休的朗诵也把坟墓中的莎翁折腾够呛。
在影片的剧情结构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黑泽明著名作品《七武士》和《用心棒》的影子。
甚至通过经典道具棺材十字架的出现,乃至影片最后交代平八去了意大利并成为了著名牛仔Django的情节,我们可以恍然大悟三池崇史为什么还要在片名寿喜烧西部片后加上一个姜戈(Django)。
还有在一些小的细节上,比如昆汀的怪异出场,和他对女杀手的冷嘲热讽,我们依稀可以看到杀死比尔的痕迹。
一个120分钟的作品,恰如其分的玩味了莎士比亚、塞吉翁.莱昂、黑泽明等等前辈以及昆汀等等同僚,还依然有条不紊异彩纷呈。
我们怎能不为导演的奇才所感叹。
接下来,说噱头。
影片中设置了很多值得玩味的细节。
古老的日本,拉风的机枪。
侧手依据风向来射击,此类的创意层出不穷。
激烈的枪战里用十字架解决人格分裂的警长。
武士刀劈开迎面射来的子弹。
胆小如鼠的清盛气势勃勃的前进迎头撞上重机枪,简单的摆酷之后直接晕倒,却幸运的躲过了扫射。
甚至在影片一开始就用几个利落的镜头把蛇吞鸡蛋,鹰衔走蛇,牛仔射落鹰,取走蛇腹中的蛋的隐喻关系交代的明明白白。
这一个个细微的创意让我们在大笑中和赞叹中,不知不觉的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除了以上的这些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过饱和度的浓烈色彩,听到具有日本风情的西部片配乐,一帮小日本蹩脚的英语。
从大师们传承而来的精彩的紧张气氛的营造,乃至三池崇史代表性的血腥场面。
对一部电影我们还能要求什么呢?
所以当你觉得无味的时候找找这个电影,愉悦一下你的身心吧!
大伯 发布于: 2009-07-16 23:11SDMS评分:70 分看三池崇史的电影,很多时候是为了刺激一下自己。
从《杀手阿一》开始喜欢上这个浑身邪气的导演,《切肤之爱》让他的事业开出罪恶之花。
不过三池崇史已经好多年没有拿出像样的作品了,印象中只有《鬼来电》还马马虎虎,至于那部当年我期望很高的《妖怪战争》,简直让人失望透顶。
所以我看《寿烧喜西部片》的时候也没抱太大的希望,我觉得能看到一些夸张的舞台化表演风格,加上三池崇史拿手的血腥戏,就差不多了。
可事实上这部电影远远超过我的预期。
首先有个别人物挺有意思,比如拿莎士比亚糊弄喽啰的清盛,号称自己是亨利六世,这个人没什么太大本事,非常怕死,却阴差阳错搞到了整部电影中威力最强的machine gun,搞得跟T2里面的阿诺一样。
这种巧妙的实力平衡使影片最后的大战很有打头。
第二个我欣赏的角色就是香川照之饰演的那个性格分裂的执法官,这个本来为了向西部片致敬而放入日本片中的角色显得有些多余,但是香川照之的表演使他光芒四射。
尤其是在跑路的时候,一个自己说走这边,另一个自己说走那边,三池崇史的镜头走位把这场戏拍得活力十足。
其次,《寿烧喜西部片》中有几场戏处理得真是让人过目不忘。
比如前头说的那场香川照之的择路戏,还有静跳舞的那一段也很好地烘托了气氛,琉璃子突然拔枪泄露身份的时候,我还有一点点小激动,最后的几场动作戏也比较过瘾。
三池崇史这一次在玩闪回的时候,非常大胆地使用了过度饱和的画面处理,橙黄、深绿、靛蓝交替起来,非但没有看花眼,反而很有感觉。
以后拍小电影我还打算模仿一把。
当然影片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前半部明显过于拖沓。
在我看来,三池崇史的很大一个缺点就是喜欢让一群本来就吊儿郎当的角色,非要一本正经地说一些不三不四的哲理,我将它理解为是一种混蛋的自我饱满,当然也有可能是三池崇史的一种幽默方式,更有可能三尺本身就是那个混蛋。
同样我也不喜欢影片中昆汀出现的那些场景,我觉得昆汀的戏根本就是脱节和多余的。
还不如直接砍了,整个故事反而更凝练些。
现在看起来,好像有点为了照顾昆汀的出场,为了用这位大牌做个噱头,而故意加了这么个戏。
当然也许三池崇史是出于对模仿经典的考虑,但影片的开头确实太无厘头了,实在受不了。
还有就是三池崇史加在影片中的一些小佐料,比如打斗的时候,还刚好偷看到了琉璃子解手。
这种插曲,只会让喜欢的人拍案叫绝,讨厌的人忍无可忍吧。
看《寿烧喜西部片》忍不住会想到金知云的《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平心而论,金知云的处理手法更娴熟,故事也更流畅一些。
不过要我说更喜欢哪个,我应该会选《寿烧喜西部片》,这一次三池崇史玩得很尽兴,我也看的很过瘾。
看金知云那一部的时候,虽然有我最喜欢的韩国演员大饼哥在,但我还是在想:怎么这电影还没完?
西部片是地道的美国造,但因为有了意大利人赛尔乔·莱昂内,他在美国西部片式微之时,连续导出了《荒野大镖客》、《黄昏大镖客》、《黄金三镖客》,不仅捧红了当时身为演员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而且让西部片云风再起。
由赛尔乔·莱昂内掀起的这股西部片风潮,因为出品地为意大利,而意大利盛产食物通心粉,所以这一类型的西部片就被惯上了“通心粉西部片”。
这是一种调侃,也是一种格调,就像中国北方的打卤面因为加上了苏格兰,就显得高贵了,从而可以将价格从15块买到75块钱了。
“荒野三部曲”里最早的一部《荒野大镖客》拍摄于1964年,而在此前,1938年由约翰·福特执导,约翰·韦恩主演的《关山飞渡》就已经让西部片的概念风行一时了,而且约翰·韦恩也长时间成为西部英雄的代言人。
从1938年前后起源,到1960年代再次火热,然后渐渐又进入沉默期,虽然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不可饶恕》等偶露峥嵘,但并没让这一类型再次大热。
不过西部片的类型给人留下过太深的印象,也太过于让人热血沸腾,于是还是不间断有一些西部片出来。
对于像昆汀·塔伦蒂诺及三池崇史这样岁数的人来说,在他们年轻时西部片留下的印象及烙印就更为明显。
所以,当他们手中拥有了资源,为了再现年轻的记忆,或者是致敬,便很有勇气地操起导筒,直面西部片。
而为了不一样,这些新出的西部片,往往由于新时期的影响而被加上了各种混搭,像新版007丹尼尔·克雷格出演的《牛仔与外星人》,就是这样,将西部牛仔与目前大热的科幻进行了混蛋。
对于昆汀·塔伦蒂诺,他先是在三池崇史的《寿喜烧西部片》中客串了一把,然后又自己操刀搞出了一部《被解救的姜戈》。
对于《被解救的姜戈》,接下来的下一部片子我将专门说说,今次要说的额就是这部昆汀有份的《寿喜烧西部片》,日本cult之王三池崇史导演的日式混搭的西部片。
开头解释了何为“通心粉西部片”,就想苏格兰打卤面一样,就会知道“寿喜烧西部片”的意义了。
所谓“寿喜烧”,正是日本人民间喜爱的一种食品,正像通心粉在意大利受到的喜爱一样。
原本,日本下等人在干活的时候,通常是农民在田间作业,饿了后就地取材,用锄头、铁犁等铁制农具放在火上烤制生肉取食的手段,后来发展正铁板或者是特制的厨具来制作食物,于是寿喜烧就成了日本人特有的烧饭方式。
在三池崇史看来,既然通心粉可以修饰西部片,那么寿喜烧也是可以的。
于是,这部《寿喜烧西部片》就当而皇之地出炉了。
而且,为了更像西部片,一部日本人制作日本人出演的骗子,居然通篇用英语来对白。
在其英文片里,全称是“Sukiyaki Western Django”,在西部片之后还有一个“姜戈”。
这个姜戈也再一次出现在了昆汀的《被解放的姜戈》里。
这个D不发音的Django,作为人名,通常会出现在西部片里,有人统计过在40多部西部片里都有这个名字,于是Django也成了西部片的一个符号。
三池崇史的《寿喜烧西部片姜戈》,之所以有姜戈,还因为它在故事情节及创意上很大程度上是在向《姜戈》致敬,慎重说是一种翻拍。
《姜戈》拍摄于1966年,正式“通心粉西部片”最火热的时期,它其中的棺材等符号留给人了很深的印象,于是自身也成了西部片的典型符号。
牛仔、马匹;棺材,机关枪;独行侠,两大帮派;黄金,美女;马车飞奔,子弹乱飞,以上这些都是在1966年的《姜戈》里出现过的场面与情节,在三池崇史的导筒下,再一次出现,看起来这是一部地道的西部片,闹腾而欢乐,激情与鲜血,一样不少。
原则上讲,日本作为一个领土纵深比较小的国家,是没有什么广袤的空间去拍摄那种沙漠长空的西部影响的。
但只要导演想拍,就将一切不可能都变成了可能,而且故事上都煞有介事。
《寿喜烧西部片》里的故事,跟日本历史的源平之战息息相关。
而源平之战对于日本历史的影响,就是三国颜色之于中国一样。
源平之战,或者叫源平合战,发生在日本历史上的平安时代末期。
对于日本平安时代,加上之前的奈良时代,大致与中国的大唐王朝时代吻合,同处于东亚古文化的巅峰时期。
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国力就一蹶不振,中原的国力就再难以向边疆发起像样的战争,再也没有汉唐时期那种对外主动扩张的势头。
从这一方面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最巅峰的时期也不为过。
虽然宋明文化上也有高潮,但就只限于文化了,政治及武功都稍逊一筹。
日本的源平之战就想安史之乱,终结了平安时期。
源平之战,发生于1180年至1185年的6年间,是当时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家族集团一系列争夺权力的战争的总称。
随着1179年平清盛掌权,开启平氏政权的第二年即1180年,战争即爆发,直到1189年平氏灭亡,然后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平安时代宣告结束。
《寿喜烧西部片》假托于源平之战,讲的是失败的平氏曾经留下了一个金库,安静地储藏在平氏家族后裔所在的一个小村庄里。
直到1900年度初,枪支盛行,马匹还是主要交通工具的时候,那批宝藏终于被发现了。
于是平氏后裔及源氏后裔为了祖先的宝藏,再次开战,将小村庄的住民驱赶如狗狼一般。
而一个突然而至的牛仔,枪法精准的他的出现,使得平氏及源氏两大力量都不敢小视,于是三方力量再三博弈,最终牛仔干掉了为非作歹的平氏势力还有源氏势力,而他自己也没有带走那笔黄金,只身在茫茫雪地里驱马而去。
就想周星驰在它的一系列无厘头喜剧的表现一样,这部《寿喜烧西部片》本身就不是什么严谨的历史,日式的混搭及大阵仗,看起来好不凌乱,在闹哄哄的喜剧紧张中,时时有种三池崇史的恶趣味,这也是他一贯的cult的倾向与喜乐。
就像喜欢周星驰的无厘头的人就会一直对周星驰狂爱有加,不喜欢周星驰的人则会觉得那些无厘头无聊透顶。
喜欢三池崇史的人自然也会蛮着一些恶趣味来欣赏这部混搭的有些凌乱的《寿喜烧西部片》,不喜欢的人则会将之批评的一无是处。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更喜欢三池崇史的其他的片子,而且我也很喜欢其他的西部片,这部《寿喜烧西部片》,的确不能算是我的菜。
不错的片子 虽然日式英语很怪异 但是演员们还是一个个很拼命的咬字 整体色彩风格也很个性 影片表面上是西部片的框架 实际上还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源平一族的争斗 不得不说易经还是很有型的 从出场到最后 都很有型 包括最后的DUEL SOLO 可能是东方神韵略多一些 缺点也显而易见 牛仔们不够野性 也不够锐利 缺少Lee Van Cleef那种鹰一样的眼神 同时也没有Clint Eastwood那种表面上吊儿郎当内在很刚毅的性格 音乐亮点不算太多 毕竟这不是真正的西部片 自然也不会有Ennio Morricone老爷子的配乐 如果莫老来作曲的话 又会是另外一种风格的尝试 话说回来如果纯和风多一些的话为啥音乐不是岩代太郎 假如是和风加西部的组合一定和电影很搭配 使电影更加好看 更加入味
东方故事,西部情调《寿喜烧西部片》是三池崇史翻拍意大利西部片大导塞吉奥·科布奇1966年的《Django》,在旧版影片中,名为Django的枪手拖着一口棺材来到荒凉小镇,那里3K党正和墨西哥人交战不停。
前者着有猩红颜色面罩头巾,为非作歹,后者则是头戴墨西哥帽子,马上打天下。
背景搬移后,三池将故事放置到1185年坛之浦之战几百年后的日本,平家与源氏家族之后同因藏有宝藏的传闻,把争夺激斗延续到某深山小镇。
一天,来历不明的孤胆枪手踏入此地,剑拔弩张的形势因此愈显复杂。
《寿喜烧西部片》拥有一线日本明星的强大阵容,所有演员经过事先培训,采用全英文对白——对此,有人却表示了担忧。
在《恐怖大师》系列的《鬼伎回忆录》中,部分外国观众不能忍受“日式英语”,纷作抱怨。
在影片中,三池以红白二色,作为片中平家和源氏各自阵营的识别凭据。
但这并非他依样画葫芦、原样照翻旧片,而是有史实记载可考。
书中著有“平家所用皆为赤旗,红光映日闪耀。
源家则大旗俱白,风吹作响,蔚为壮观,甚鼓其士气。
”显著的颜色之分,也是日本红白歌会的由来。
在主题变奏和必要改动外,得到保留的素材有神秘的棺材,命舛的红颜女子,关系到利益的大堆黄金——再现两方恶斗的激烈枪战、群马奔腾,更是看点十足。
此外,“地狱门”与十字架,两个迥异的东西方文化标志物一道出现,更是强调着作为一部“糅合型西部片”所具有的特殊含义。
西部片与剑戟片的渊源颇深,在不同时期,在很多地方,它们都有互通学习之处。
在《Django》外,《寿喜烧西部片》另一面是紧贴黑泽明《用心棒》,不同之处在于老片中只有仲代达矢一人使枪,而在三池的西部片中,除了用刀的伊势谷友介,枪支已近人手必备。
谁将坚持到最后,成为一个问号。
平心静气的说,放眼世界影坛,三池崇史已经是无人能出其右、当之无愧的精力狂人。
有说法是看片速度赶不及此君的出片效率,高产量多外,难能可贵的是cult味十足的良好水准。
随着《寿喜烧西部片》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三池用事实证明:他的每一次尝试都是值得影迷期待——即便,有时不按常理出牌的他会玩得过火。
尽管之前在威尼斯电影节,意大利媒体打分评价不高,但目前影片在多伦多电影节反响不错,属于“影迷大爱型”(尤其是三池迷)。
简单说,《寿喜烧西部片》看着爽、炫,华丽、怀旧、迷人、刺激,又有浓烈的西部味道。
三池记寿喜烧在昆汀一阵仰天狂叫、赞美寿喜烧(Sukiyaki)美味后,故事开始了。
如果要确立一个特别的判断,弄清楚三池的这道寿喜烧(日式火锅)是模仿谁,牛肉、豆腐、蔬菜之外都添加了什么佐料,其实并不好下结论。
片尾打出小孩子后来去了意大利,成为名叫Django的孩子,调侃了黑泽明与意大利西部片活学活用的彼此联系——基本上也是内容属实。
里头大量桥段的改头换面也呈现了诡异离奇的效果,普通观众可以看不出Django的影子,但应该容易认出陷入自我分裂互掐的香川照之是在重现哪部电影,最后正反双方单挑、刀枪对决时天气的瞬间变化又是出自何处。
《寿喜烧西部片》少去了《Django》中独行枪手的宿命苍凉,结尾也少了些惊心动魄。
在《用心棒》的幽默基础上,又多了现代口味的恶俗笑料,有些细节设置实在是让人想把三池揪出来,大抽嘴巴。
在平家和源氏大战中,取出与莎士比亚有关的原料进一步解释了三池的用意,就是恶搞。
所以,枪战可以不够火爆,血浆允许不用横飞,但疯狂恶搞是十分必要的。
怕死的平清盛天天做着最后胜利的美梦,耍刀的源义经时常牢记教育手下。
红白大战的背景中绽放出了一株能开红白两色花朵的玫瑰,刻意与否反倒不是特别重要,毕竟这是一个西部片外壳的日本片。
正如在《鬼伎回忆录》后不见三池作品里的Jnglish取得何等进步,重要的是三池这么干了。
稀奇古怪的布景摆设,雕琢镂花的酒吧门,室内灯光、回忆段落的用光均是效果新奇。
能用的都一道用上,如同一帮日本古人说着怪腔怪调的英语就足够了。
比如再一次接过了变态人物的安藤政信,与素日的腼腆全无关联,染指不得后疯狂地舔起来鲜血。
至于失去重要部位后,对主子一往情深起来的得力下手,恐怕导演就是替观众出了口恶气,泄愤般解决掉了恐怖造型的石桥贵明。
怀疑没有一定背景知识基础,是否能明白伊藤英明角色存在的意义,实在不行就当搞笑片看好了,反正冷笑话不见得比其他三池作品来得少。
QT在一通狂吃狠批厨艺后依然不够,还要教育起一名女性杀手,俨然正是《杀死比尔》中白眉的西部翻版,同时在年老后,他不忘以科学怪人般的轮椅老者出现。
比起白眉不近人情虐待女弟子不同,QT大生怜爱,那双摩挲爱抚的手看得本人汗颜不止。
总之,故事就是这么一层层给叠搭起来了,传说、物语、西部、神枪手、女杀手……在“平亨利”,“切西瓜”时,可以说整个故事还没进入状态,不够好笑。
到了祭出老片的棺材本时,故事猛然劲爆了起来。
一挺重枪打光了之前大量对话所带来的乏味,人力马车上抽雪茄丢炸药好不开心,源义经原来不是在比枪装酷而是玩抛物线射法,可怜的小弟目睹亨利大哥保命绝招悲惨死去。
这些段落、不同死法带来的趣味实在不是一番复述所能表述清楚,古老的平家源氏争斗,在今天算是绽放出了西部的邪恶之花。
三池崇史以寿喜烧之名,拍摄了属于自己的西部片,就像恐怖片《切肤之爱》或儿童片《妖怪大战争》所取得的创新——不以技术革新为名的突破。
其实,他的翻拍正是建立在个人风格的基础上,而不是意大利老版。
关键的主人公神枪手一线上,《寿喜烧西部片》近似综合了《Django》(枪手直到墓地一战都是身负重伤)、《用心棒》(三船带着威武气息重新出现在小镇上),被一番猛踩后得到救治,复出后有如神灵附体。
教育后生、升华主题依然没能提高人物的立体程度,枪手来去如风,红色褪去,白色苍茫,他消失在了一片死寂的小镇上。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959400/
那啥,传说这种片子被叫做CULT,我觉得基本都是因为导演叫做三池崇史的缘故。
所以我想说的是:那啥,这就是混搭吧。
我绝对被三池崇史的勇气打败!
虽然剧中好几个演员都曾有在国外生活经历,还有昆汀小朋友卖力表演,我依旧觉得实在是没听懂他们在说什么。
除了我英语能力比较差外,小三池朋友的这个尝试也真的不咋地。
倒是这种充满日式风格,听不大明白的日式英语,配上夸张的肢体动作,实在是有种意想不到的笑点。
完全架空的故事,放哪里都成立。
故事本身就是一个混搭的故事。
玫瑰战争、平源之争、美国西部片、意式牛仔、莎士比亚、魔戒……简直是个筐,啥都往里装。
乱炖的故事,所幸虽杂,但还不嫌的乱。
这估计也是被称为寿喜烧的缘故的,虽然从来没吃过什么寿喜烧,感觉就和咱的麻辣烫、火锅啥的差不多的。
食材没有讲究,调味没有规章,只要都放到一起去,好的烹饪就可以让这一锅变成美味。
有趣的电影也是如此,不按常理出牌,一锅炖的剧情、混搭的服饰,三池崇史似乎轻轻松松,让大家都欢喜。
与其说这剧情的俗套,不如说是人家遵循的经典西部片的风格。
故事结尾那小孩又变成了意大利的牛仔?
怎么想怎么不合理,可似乎也只有这么混乱的结尾才符合这个怪异的故事。
与其说是元素的堆砌,不如说充满了惊喜——让你似曾相识又充满新鲜感,应接不暇。
“阿,这不是那啥;那个和啥啥一样;这是致敬,绝对是对啥啥的致敬……”看得那叫一个开心。
虽然感觉这片子就像片名所说的好像是寿喜烧,但是还是能够感觉到导演其实是非常精心的。
无处不在的日本风,让这片子在戏谑中有种日式的精致。
我喜欢这画面,服装、造型和场景。
不得不说,都带着一种日式的精致美丽。
不同于棒子们喜欢那种纯粹的色调和整洁美丽。
日式的精致似乎更符合我的口味,那种非常精心地刻意营造的凌乱之美,比如那个被翻乱的墓地,歪歪斜斜的十字架,精美的落日,昏黄的山脉。
一切显示出一种精心包装的怪诞。
看着这样的场景,你就似乎能够看到日式那种很局促的狭小室内,到处都堆满了东西,却又码得整整齐齐。
若说这是纯粹的日式呢也不尽然,顺手拈来的各种元素拼贴,怪异却不突兀。
我喜欢那个小酒馆中的门栏,精致的雕琢更像是中式的风格。
本该是酒吧柜台的台面,却有着日式榻榻米式的随意。
印第安人模样的老人吹的却是小号;混血的孩童,长着纯粹的日式面孔,却吹着中国的埙;还是一首非日系风格的曲子(貌似我有偏见,觉得只有尺八才能代表日本音乐)。
喜欢那个双重人格的那个保长香川照之,他唧唧歪歪的英语实在是让人听气氛而不是听台词的。
他就好像是魔戒中的那个咕唧上身一样,倒是越来越出彩,很热闹,很日式夸张。
反正这片子那啥,没什么让你值得特别记住的,可看了就是开心。
日本人说英语蛋疼的要死,真他妈难受。
如果有中文配音的话我宁可听中文配音,日本人说英语真的好恶心好恶心好恶心。
寿喜烧沾生蛋汁,看了后我感觉好饿。
发射子弹崩飞射向自己的箭。
白衣头头空手接白刃接的好装逼。
酱油男接白刃接的好傻逼,刀劈入头部后还在那拍手掌,欢乐死了,哈哈哈。
独行客吹了下口哨,他的马听到后就向他所在的方向跑来。
独行客从二楼窗户跃下,刚好坐到跑来的马的背上。
这种桥段好经典。
白衣勇将发射手摇式转轮机枪,好威猛!
看到机枪就被吓晕摔到地下的红衣头头轻轻的打了几个滚就避过了弹雨。
爆炸发生后,机枪刚好被炸飞到红衣头头身边,真的很“LUCKY”!
白衣头头手握枪斜指天,冲着空中开枪,偏偏子弹都准确的击中(应该是坠落?
)红衣头头。
哈哈哈!
欧巴桑空中接枪,滚翻,开枪,打飞一支箭,毙三敌,这四枪太凌厉了。
昆丁怒掀桌。
不断猛烈击打自己面部的精神分裂男,哈哈哈。
红衣头头的人盾。
站着尿尿的欧巴桑。
欧巴桑舌头舔滚烫的枪管,发出咝咝的声音并且冒白气。
欧巴桑子弹射空了,然后不断的扣动枪机跟扳机,这个有点歇斯底里的动作好带感。
决战:白衣头头VS独行客。
白衣头头刀劈子弹。
刀劈子弹的特写太炫酷了,子弹沿刃滑动,不断被刀刃切入,最终随着白衣头头的挥刀动作子弹被“掀”飞。
刀被枪格挡,独行客另外一只手的袖子中弹出一把袖珍枪,把白衣头头爆头,血溅雪地。
...到了意大利
近几年三池崇史真喜欢另类的翻拍,用日本人演绎西部版的《用心棒》,小栗旬跟昆丁都跑龙套了。
不知所云
恶趣味片,我不懂西部不懂cult,我是来看堺雅人的。。
好玩!只是情节太弱有些不爽
这片太tm搞了
我最佩服的就是这些偶像男星居然不用配音!
这家伙太能搞了。。
阿勒,好想吃日式火锅啊。
令人发指的英文版日式西部片
gun,gold and flower…
三星半。最近几部较有盼头的日本电影都摆出了超豪华的演员阵容,这部亦然。一直没搞清楚Cult的定义,个人理解为风格另类却鲜明有型,而这片的形式混搭还是很好玩的,东方武士却作西部牛仔状,一边嚷嚷着日式英语舞弩弄枪火药乱飞一边耍帅抽风不止,(昆汀跑来客串还来了个美式日语)这个壳够Cult,不过情节对白太俗套啦。(虽然结局的某一笔知道出处的话会觉得很喷)演员嘛,不计个别出场不到两分钟就惨死的名演员,(比昆汀还客串,人家起码出场两次)感觉就木村佳乃和香川照之因为角色而比较有亮点。作为娱乐片还是不够爽不够酷啊三池~
看看三池和昆汀搞了个什么名堂.
三池的镜头真是不错
永远无法理解三池崇史和他的好兄弟昆汀。
前三池崇史的片我一部也没正经看过,《杀手阿一》开片的暴力让我一直没再接着看。这部东西结合的电影是他翻拍的1966年意大利西部片《Django》。演员阵容十分强大,布景和服饰也十分考究,巧妙的结合了日本传统和西部牛仔特色,所有演员均采用英文对白,发音都还凑合。更是请来昆汀客串,cult味十足。一直觉得三池和金基德蛮像的,出片速度快,质量也比较高,很血很暴力。此片真的很强悍。推荐评论http://www.douban.com/review/1311909/
暴强卡司,神Cult之作
倭
这种都不算烂片还有什么是烂片。。
华丽的演员阵容,难听的日式英文,导演拍得自HIGH的成本,这片子我连三星都不想打啊坟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