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示。
上一次发表这样的感叹是在《武侠》。
所以,谁会相信凯特·贝金赛尔在这里边从头到尾都甘当一个娇小柔美的妻呀,也谁都知道新上任的贾太太绝对是个即便眼神楚楚但身手必须矫健的警察。
但即便如此,本人仍表示此片十分值得一看——作为一个完全不知道剧情,看电影之前三分钟才得知原来此片还有一个经典版本的人,觉得这样一个科幻故事真是帅气极了!
少点内涵又怎么了,可人家各种帅呀——演员男女都帅动作帅剧情帅画面帅,特别流畅特别舒服特别没疙的看下来我简直就要感叹了——上礼拜谁专门为了囧瑟夫去看的《环形使者》啊?
本片显然超出它一箩筐啊!
所以......豆瓣评分目前只有6.8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丫!
很多观众抱怨,时下不少动作片的好东西都在预告片里了,进影院一瞅,发现正片就是个加长版预告,大失所望。
笔者保证,同样的情况不会发生在这部《全面回忆》,本片追逐打斗之层出不穷,特技效果之花样繁多,即使把两分半钟的预告片加长到25分钟,也难以概括全貌。
其中既有房顶追逐,也有大厅枪战,既有悬浮高速公路上的追车,也有男人对男人、男人对女人、男人对机器人各种肉搏,看到最后我完全数不清一共打了几场,脑子里塞满了奔跑的人影、掀翻的汽车、布满墙壁的弹孔和硕大的火球。
但尽管打的缤纷多彩,一切却都像例行公事,缺少《终结者2》一枪劈开T-1000头颅,《虎胆龙威2》约翰点燃汽油,《碟中谍》阿汤哥吊在空中那样令人过目难忘的新颖画面,像是一场没有主题的宴会,热闹是热闹了,散场后没什么可回味的,甚至被太多的甜点和香槟弄得有点腻。
有了最先进的电脑特效助阵,所有恢宏场面都完美无瑕,主角们也很卖力的摸爬滚打,用身体狠狠撞击各种钢筋水泥,影片充斥了精心算计的匠气,唯独少了一缕灵感迸发后的触觉,未能如上述经典动作片一样,把工业流水线产品升华为包裹着商业外衣的艺术品。
只能满足于在影院图个乐呵,要重看就会审美疲劳。
与处理动作一样,本片在剧作上也走“多快省”路线,严格遵循好莱坞爆米花“打一打,说一说”的惯例,文戏武戏就像大四分了手的情侣一样各走各的,绝不重叠。
寻找真相的过程如同拼图,每次激烈对抗后就出现一块碎片,集齐碎片后就大干一场,阴谋破灭,情人团聚,瞬间皆大欢喜了。
当然,你绝不能回头去琢磨剧情,否则浮现出的漏洞之多会让你患上密集恐惧症。
导演很清楚情节经不起推敲,所以把节奏加速的跟那列地心列车一样快,大家爽过就够了,千万别再为难他。
正如很多影迷指出,本片的主创和新世纪许多动作导演一样,也患上了《谍影重重》症候群。
作为谍影迷,确实很难忽略那么多似曾相识之处,尤其是连场景和道具都照搬。
但本片捕捉到一个大多数模仿者的盲点,主角与杰森•伯恩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内核,爱用低科技对抗高科技。
伯恩的对手坐拥21世纪初最先进的跟监技术,而他依然用圆珠笔和硬皮书作为致命武器。
本片主角唯一借助的高科技是变身颈环,结果一上阵就被警卫识破,其他时间,无论敌人如何火力威猛、铠甲坚固,他所用的无非拳头、枪械和炸弹老三样,颇有点《虎胆龙威4》科幻版的味道,一查资料,原来是同一个导演的作品。
不过笔者认为,在科幻片中执着的拒绝高科技并不明智,主角徒手击败机器人虽符合“知己知彼”的兵法古训,但还是在影院里掀起一阵质疑声,怎么看都难以置信。
相比之下,伯恩在《谍影重重3》开头用一部手机就巧妙钳制了CIA的庞大监控网,就相对可信的多,让人忘记这仍是剧作虚构。
《全面回忆》的动作比伯恩前三部曲加起来还要多,但主角展示智慧之处寥寥,还不到伯恩十分钟的发挥,小说作者菲利浦•K•迪克如果还活着,看到他的名作被改编成一部科幻包装的《敢死队》,可能会很不高兴,毕竟在90版中,以肌肉出名的阿诺都比他更爱动脑子呢,更别提引人深思的《全面回忆》电视剧版。
除了《谍影重重》,影片进入第三幕后还有不少《黑客帝国》的影子,砖墙剥落的地铁,雨中的搏斗,弥赛亚向先知一样爱故弄玄虚,寇海根说话则有史密斯特工的腔调,殖民地的遭遇犹如锡安城……黑客迷们能够很轻松的找出更多对应。
其实这个故事借用黑客的世界观并不高明,造成了高潮和结尾刻板而仓促,但也有好处,有助于移植《黑客帝国》中赛博朋克的调调。
影片开头,浓郁的赛博朋克气息就扑面而来。
画面笼罩在一片夜幕,瓢泼大雨下个不停,到处都是湿嗒嗒又黏糊糊的,隔着银幕仿佛能嗅到那股发霉腐烂的味道。
殖民地外景不乏高科技的点缀,但整体毫无未来文明的建筑美感,凹凸不平的建筑肆无忌惮的争抢空间,主角逃跑时还很敬业的撞到了许多疑似违章建筑,怎一个脏乱差了得。
艳丽而俗气的霓虹灯举头皆是,喧嚣中透着廉价,令人联想起物欲横流、乌烟瘴气的红灯区、赌博街。
街道上多种肤色的人摩肩接踵,拥挤不堪,雨棚下坐满无所事事的三教九流,通向秩序大陆的车站中人满为患,一切都勾勒出人口的饱和与生活质量的低下。
主角家中的窗户不时有车灯闪过,伴随着呼啸声,生存环境嘈杂,居民的私人空间得不到保障。
综合一切,十足是一个科技过度发展后精神颓废衰败的未来世界,充满末世情绪。
影片几乎完全在黑暗雨夜展开,只在片尾才见到黎明阳光扫清了阴霾,这和《银翼杀手》等赛博朋克名片是同一个思路。
延续小说和旧版影视,本片继续打“记忆不可信”牌,并十分专业的将之维持到了最后,在软科幻剧本里还算是比较认真的,由此引出的一些滑稽台词也令人莞尔,比如主角对自己说“我信不过你”,或见了女人惊呼“是你”却又认不出来。
对于记忆的多重质疑在原版中只是稍加暗示,阿诺想起了往事就一干到底了,而在本片中主创有意加强思辨成分,特意增加一场主角在大厅中与黑人上司对质的戏,说到激烈处,几乎令观众的信任天平失衡。
但似乎又有点弄巧成拙,既然引起了观众的好奇,他们一定会问,究竟如何辨别真假呢?
编导让弥赛亚用“听从内心”简单作答,但这远远不够,按照影片叙述,记忆如此容易被伪造,谁又敢说主角最后的记忆一定可靠呢?
其实还是留个《盗梦空间》之类的开放式结局更好。
本片是一部面向男观众的电影,而且不适合带女友或老婆同往,不是因为它是科幻动作片,而是其中对婚姻的嘲弄态度,总是把矛头指向女方,谁叫她是个反派间谍呢。
这一段“夫妻开战”,单独拎出来几乎有点《史密斯夫妇》的味道,酸溜溜的喜感。
如果你是个对现任爱侣心怀不满、又无力摆脱的男人,去影院看看《全面回忆》吧,做一场两个小时的REKALL梦,幻想你是个英雄,有个帮你对付前任的新美女,她有前任的大部分优点,却没有前任的缺点,最关键的是,她对你的爱,不是用机器伪造的。
文/方聿南
可能是因为“美丽心灵”的影响,对结局总是抱有幻觉的定义。
看了很多影评,却没有提到说结局的问题。
我仍然相信道格的朋友劝他回归现实是真实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场绘忆罢了。
只是他仍然不愿意回到平庸的现实,想要做一场彻彻底底的英雄梦。
而最后他从昏迷中醒来,他的老婆说,“我们终于成功了”。
也许是在暗示他终于从幻觉中醒来,只是他没见到爱人手上的弹孔,这个弹孔是他通往幻觉的信号,那里有他对特工的记忆,有和他生死与共的爱人,于是他又一次沦陷了。
无论如何,他回不去了,老婆已经成为了敌人,要如何再次接受现实,重拾旧爱。
影片的结尾再一次出现了绘忆公司的广告牌,男主一时间有些恍惚,他的心里还有很多的不确定。
只是,他愿意选择这样的自己。
《全面回忆》里,费首领对主角说:It is each man's quest to find out who he truly is, but the answer to that lies in the present , not in the past. As it is for all of us.The past is a construct of the mind . It blind us .It fools us into believing it. But the heart wants to live in the present.(每个人都想寻找真正的自己,但答案是在当下,不是在过去,我们大家都是如此。
过去的事构成了成人的思想,令我们盲目,蒙蔽我们,但内心想活在当下。
——这是电影的翻译。
我觉得这里不妥,不应该说是构成了“成人的思想”,而是成人“明辨是非的能力/思维体系”。
)。
站在电影角色的角度说,费首领在不知道被算计的情况下,说出了依然成立的哲理。
当然编剧让他这么说的,这就很难考证这句哲理的合理性。
从电影的剧情,我精炼了这句话,就是马克思哲学里很基本的一条:实事求是。
主角被篡改了记忆,他唯一能确定的是即将又一次侵略行动,现在的他想阻止。
这就是当下他的内心。
说到这让我想起了《三个火枪手》里的一句台词:做你想做的吧,大不列颠(记不太清,好像是法国,管他呢)自然有神保佑。
这不也是内心想活在当下!
个人认为男主还在梦中原因有以下几点:1、现实中的男主生活--之情感a影片在一开始就介绍了现实中的男主角被奇怪的梦所扰,在他惊醒后其妻子想帮他,让他俩一起解决,但被男主所拒绝了,而且态度不温不火的,这就说明了两人的夫妻生活不是很好。
b当男主一天工作完回家之后看着妻子给的留言,拿出一瓶啤酒,看着睡梦中的妻子,经历“7年之痒”后他就已经知道了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2、现实中的男主生活--之工作男主是一名普通工人,每天在家和工作地点之间穿梭,在地心车上每天和好友坐同样的位置,每天都进行着相同的装配工作,十年如一日的枯燥工作。
他对工作已经够烦的了,如今还要和公司签一份什么狗屁协议。
没错,他想改变着一切。
连升职都漠不关心,就足以说明了。
3、现实中的男主生活--之环境电视上播着政府与反叛军之间的争斗,利高公司的植入记忆广告,“地铁”旁的反叛军标语,妄想着会弹钢琴,在酒吧朋友问及妻子时的随口一答,以及总是“活”在梦中,就是对现实世界的不关心和对梦中的女子向往,都在把他推向利高公司,他想要一种独特的记忆来缓解现实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4、梦中的男主a、有的细节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就是当那个亚裔发现不对劲时,药液已经流进了男主的体内。
而之后发生的就已经都是梦了。
b、当男主从利高公司逃回家时,妻子对男主的第一次攻击让男主觉得窒息,恐怕这是现实生活当中的感觉在梦里的反应吧。
c、反派的妻子总是追击着男主,我想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吧(剧情好像没有多说)。
d、当男主在高速路上走投无路时,女主这时居然出现了,美女救英雄了一把,而此女正是男主梦中常梦见的女人。
e、男主好友黑人的出现,说得头头是道,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f、最后妻子的死可以说男主已经没救了,因为男主把可以帮他从梦中救醒的人--黑人朋友、妻子都杀了。
当他看见手臂上的纹身似得东西不见的时候还装作淡定就可以看出其实这都是梦,而男主其实也是知道的。
g、男主选择活在梦中而逃避现实,是因为这梦很真实,甚至可以感到疼痛(或许是高利公司药物的作用吧)。
在梦中可以和梦中情人在一起,而不是有着7年之痒的妻子,在梦中“我”就是一切,我就是大英雄。
h、从几个细节也可以看出这是个梦。
其一,男主和其他人居然可以爬到正在行驶中的地心车外,17分钟从地球一端到另一端,这速度,你丫居然可以面容不改的爬来爬去,嗯明显是个梦。
其二,这剧情发展完全是按照男主的希望进行的啊。
特工,还是双面特工i、在梦中,男主会弹钢琴,这就像我在梦中可以飞一样。
j、总之,在梦中男主可以做到现实中所做不到的一切。
以一敌十,虎口逃生,精钢不坏等等这要是我所做的梦我也不愿意醒啊好了,就说这么多吧祝大家有个好梦
很多年以前,貌似还是在CCAV电影频道看过阿诺的《宇宙威龙》,多年以后记忆里只剩下锈红色的火星表面和负压状态下五官肿胀的要爆出来的画面。
以至于看这部新版《Total Recall》的时候,如果不是影片之前的宣传,我完全无法将所谓的“全面回忆”和“宇宙威龙”这样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名字联系起来。
尽管豆瓣里文艺青年打分平平,但是个人而言这部片子还是很赞的。
动作场面火爆流畅,情节明晰(当然也可以说直接),美女养眼,特效合格。
尽管飙车肯定不如《速度与激情》,枪战和打斗比不上《敢死队》,特效比不了《阿凡达》,但是商业动作片所有的元素基本上都做到了平均水准以上。
而且相比近期许多滥竽充数的翻拍(《Dredd》之流),保留了老版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元素甚至对白(特别是预告片里众人关注的三奶吧妹:),还能适当有所创新(The Fall和失重下的一场枪战,虽然在物理上有点坑爹)。
对于没有看过1990版原作的人来说,“植入记忆”+记忆嵌套这样的结构,也比《盗梦空间》那样不装逼看影评很多人压根就没看懂的“留给观众想象空间”要亲民而好接受的多。
很多愤青一见到片里中国元素比较负面就打负分,只能说他们的品味就适合看吃饱睡好的功夫熊猫。
至于来商业动作片找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文艺青年,请出门右转找喜羊羊与灰太狼。
为了比较,重温了1990年阿诺版的《宇宙威龙》,从现在的眼光看当年的动作片自然是粗糙无比。
阿诺招牌的打斗场面没有终结者那样的钢铁衬托,在粗糙的镜头下运用也显得生硬,更不用说道具,那些直鸥翼式的汽车明显是纸板道具,动起来颤巍巍的。
火星殖民之后还在用小手枪打斗,而且小手枪还能击穿气密墙这样的情节也让我对未来人类的智商捉急不已。
但在当时的商业科幻片而言,本片的剧情架构其实可算相当精彩了。
许多动作场面的设计20年之后仍然可圈可点。
BUG当然都有,两部片子最大的危机实际都很坑爹,一个靠着一车厢的士兵就准备占领“两极”之一,另一个外星人靠着烧开水就生生在半分钟内烧出一个大气层还一个人也没烫死。
但无论如何,这两部片子放在同年代的商业动作片里都可称得上水准以上的佳作。
来谈谈现实世界的他 现实的他就是一个屌丝很普通 但他显然对自己的现状很不满 无论是物质条件 工作 还有他妻子 也许他很爱他妻子 但显然他妻子整日忙于工作 ( 早上急忙走了 晚上回来就很累 直接睡了)早就对妻子有怨言了 他所生活的世界很单调 每天除了工作 就是新闻上出现的那些政治斗争 其实他早就希望自己能是一个特工 而非屌丝 这样长时间的压力和心理暗示有可能让他总是做梦 梦中自己是有美女相伴的超级特工(我也不觉得杰西卡贝尔美)所以终于有一天他就去了recall 想做全这个梦刚开始看那会儿觉得是科幻温情片,看到后面变成枪战拯救世界片,女一跟女二还是看到女一第二次出现才分辨出来,外国女人长得真他妈的像没注意看都分不出来。
好吧其实我是嫉妒女一拥有男猪的大胸肌跟看起来很诱人的身材,这样讲会不会表现的太明显,总比跟纯爷们似的总是在自己在那拆电脑搬电脑修电脑神马的女人一点吧,嗯哪,就是好像看起来有那么点不矜持,矜持几毛钱一斤?
不值钱嘛,是吧,怪不得嫁不出去哈哈哈。
电影剧情说的是奎德终于在市郊的一处地下室见到了家长,老头子很开明,表示既然女儿不嫌弃你已婚,我也不好反对。
但是你好歹要有套房啊。
奎德说我有啊,老头说那也叫房?
怎么也要有个联体排屋,好让我去颐养天年吧?
奎德说,你放心,我现在的岳父超级有钱,是搞房地产的,等我干掉他们父女俩,我要踏着七色彩云来娶你的女儿。
我始终觉得主人公奎德是自己选择活在改变的记忆里。
先将一些要点和分析他在记忆里的理由,最后在穿起来说。
引子:1、奎德和黑人朋友交谈的时候,黑人就已经说了,你不要把自己的脑子玩来玩去。
2、去绘忆的时候,公司的人告诉他,心里有这种真实秘密的人如果和植入记忆冲突、重叠,容易造成事故。
奎德一直在做梦,梦里事情是他的真实秘密。
3、奎德遇到反抗军首领时,首领告诉他,过去是谁并不重要,它只能误导你以为自己是谁,你重要的是活在当下!
——我觉得这一句很关键。
(补充)4 、奎德为什么要逃避她的妻子。
按照解梦的原理,一个人在梦中奔跑,确实是有逃避某种东西的心理暗示,而罗芮说了,是不是我束缚你太紧了,你要逃开?
这就为最后,她妻子唤不醒他留下了伏笔。
5、奎德生活十分窘迫,工作努力而得不到回报,向往更好的生活。
理由:1、奎德说过自己特别希望能弹钢琴,但是不会,在植入记忆里,他发现自己会弹钢琴了,而且笑出了声音。
说明他是在记忆里。
2、奎德和黑人朋友冲突时,黑人说了,我是他们送进来了,要带你走出记忆,只要奎德杀了梅琳达就可以走出来。
这时候奎德混乱,或者说是犹豫了。
当梅琳达开枪射向奎德时,奎德并没有死,黑人也说了,你看在记忆里她杀不死你,只要你杀了她就可以了。
这是给了奎德选择的机会,你是要走出记忆,还是继续在记忆里。
奎德选择了杀死黑人,跟着记忆走。
3、奎德被联盟首领抓住后,要被重新输入前期备份的记忆。
奎德再次选择了反抗,坚持自己选择的记忆。
4、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结局的时候,奎德妻子罗芮在奎德昏迷是完全可以杀了他,可是非要等他醒来,难道就为了说句话吗?
这个真世界的逻辑不符合。
5、结尾,再次重复了奎德和黑人的对话,你不要玩自己的脑子。
以及出现了绘忆公司的标识,充分说明奎德选择了活在当下,活在记忆里。
补充:正如这篇文章里提到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34127/奎德太想要摆脱的他现在的生活了。
总串:奎德是一个普通人,他出身低微,生活窘迫,其实他心里觉得对不住她的妻子(他在记忆里的时候,妻子说了,你以为我这样的人怎么能看上你呢?
其实他妻子挺爱他的,大家也看见了,妻子说晚上回来要好好的伺候他),但是他经常做一个奇怪的梦,他深深的觉得这个梦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有什么依据,他很好奇。
这一期间,正是联盟和反抗军重冲突的时候,他获取了很多相关的信息。
同时,他也在这时候看到了绘制记忆的广告,他更加期待能走进记忆,并且和好朋友黑人探讨了这个问题。
可是,黑人坚定的告诉他,别和自己的脑子玩。
这新基础的信息,成为了他梦境的基础构成要素。
也正是这种现实和想法的冲突造成了他对现实逃离的期望!!
奎德来的绘忆公司,公司老板告诉他,你选择了最间谍,很好,做一个双面间谍更好玩,你可以参与联盟和反对派的战斗,这很合奎德的心意。
但是老板也告诉他,你必须把你心底的秘密都说出来,不然会造成事故,最后走不出来!
可是奎德没有彻底交待。
HY公司的人很有意思,他们的系统很好,留下很多能帮助客户走出记忆的方式,有他的潜意识(那个第一个和他视频通话,他被联盟抓住,最后又来帮他的那个人)、备份记忆、他的妻子、朋友的唤醒等。
程序开始了,奎德开始了自己的游戏。
他发现他很牛B,他能打,能开枪,见到了梦中的美女,自己还会弹钢琴了,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他高兴的笑出声音了都。
他觉得这一切很好,他想要。
在他做梦的期间,HY公司的人发现了奎德原始梦境秘密和现在植入记忆的冲突,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事故。
通过各种手段联系到了他的黑人朋友,想以一种缓和的方式把奎德唤醒。
可是奎德选择了拒绝回到现实。
在遇到反抗军首领后,首领告诉他,你之前的记忆只能误导你的现在的认识,你必须活在当下。
这其实应该是奎德在记忆里对自己的选择一种肯定,让他自己坚定的选择活在当下。
他必须掌握记忆的主动权。
HY公司的人发现这种缓和的办法不能唤醒奎德, 于是采取了强硬的措施,要强制输入奎德的记忆备份,就是被联盟抓住,要输入记忆的那一段。
可是奎德的潜意识——他的卧底朋友帮了他,因为在记忆里他自己仍是主动的,他选择抵抗记忆的植入。
在拯救殖民地的战斗中,奎德重伤应该是死了。
就是奎德在HY公司这时候已经发生了最大的事故,他的本体也快死了。
HY公司最后只能用奎德的妻子再来赌一把,试图唤醒他。
奎德依稀中醒来,他发现唤醒的他的不是梅琳达而是她的妻子,他再次阻止了这次了唤醒。
直到他在这次事故中死去,他选择活在当下,活在自己的记忆里,而放弃了真实世界的身体。
以上是自己的一些看法,可以讨论,可拍勿骂,文明交流。
一部很厉害的科幻电影,被洗脑注入记忆,生活在设计好的世界里。
通过记忆公司颠覆了一个帝国。
本以为影片结束主人公醒来发现自己还在记忆公司里,那影片技巧上应该更有意思。
不过从感观的角度,那永恒交错的运输工具,穿越地核的天梯都是脑洞大开的东西!
好久没看到如此炫酷的场面了,剧情有意思,一个弄一个,世界观再次被刷新,只要有机甲+炫酷的载具总能引起兴趣。
特效简直赞爆,剧情政治有点深并没有全面了解只知道个大概,但逻辑却处理的很好。
按最后的画面,手臂上没有印记来看,貌似是肯定的告诉我们,他仍然处于REKALL中。
影片中也确实有一些支持这种结论的佐证。
首先是棒子的猜测未免太过准确,双面间谍,各种密码,何况导演用的着增加这段台词么,可能是一个暗示。
然后液体很明显的输进去了,棒子也说等你回来讲故事,说明程序完全有可能已经启动了,至于后来说还没起效完全可以是梦境中。
之前就先检查了他的记忆,如果检查不出来,不可能在出事之后又突然肯定的说你是个间谍。
至少应该是非常奇怪,被政府洗脑的人应该不多吧。
手部的穿孔,被灌输的记忆不太可能详细到去解释一个伤疤怎么来的,而且这个解释肯定是有可行性的,如果整个工厂里没第二个人被电击成这样,他那么教别人,肯定也会被人提出质疑。
剧情里一直只有老婆在追杀他,而没有别的特工,可能也隐含着他想获得梦境是一定程度受困于漂亮老婆给他的心理压力。
就像老婆起床时说的。
然后,如果这些都是梦境,那么最初连续做到的梦是怎么回事?
可能唯一的解释是,男主以前就去过REKALL,而REKALL是一个很恶劣的公司,他们灌输的记忆在一定时间后会遗忘,或者故意使其遗忘而留下片段,让顾客反复的上门。
所以高丽人能准确的知道他要的东西。
前台问“第一次”的时候,也有点试探的口气。
于是之前的梦境也是一次虚假记忆。
黑人有说过有人被割了脑前叶,脑前叶负责记忆,说明REKALL有可能破坏记忆。
而东方人推荐REKALL时,也有点兜售毒品的感觉。
还有一个矛盾的地方。
打入反抗军内部到底是不是男主的计划。
如果不是男主的计划,为什么他要告诉自己有黑盒子和密码这个虚假的情报。
如果是他的计划,哈蒙为什么要救他不让他拿回记忆。
如果是可黑根的安排,那哈蒙也必然是他们的一员,也不可能放他。
没有表达出任何情感积淀,片子交代的也很仓促。俩女主角,一个是女超人般的杀人机器,另外一个,就出场开了个车,然后作用比花瓶不相上下。。。
特效超级棒,这样的未来世界也让人着迷。影片情节扑朔迷离,始终猜测男主身上发生的这一切到底是梦幻还是真实,即便又是打不死的个人英雄,还是非常喜欢。
凯特·贝金赛尔演坏女人还挺有味道的
挺好的,勾起了银翼和施瓦辛格同名电影的记忆。特工的箱子真是和反派从不一刀捅死主角一样,都是神的礼物。
总体还好 跟施瓦辛格版的结构几乎一模一样,就是换了个背景 刚看开头的时候我还以为改变很多的,特效比旧版当然强了n倍,去掉了旧版丑陋的变异人,却保留了三奶妓女,搞得不伦不类(这个国内影院估计和谐了),旧版的色情要素要多一些 本片在特效进化的同时,剧情却倒退了,原版反倒相对合理
三奶妞惊鸿一瞥。受限空间世界观果然是好讲故事,虽然诸多背景设定前辈身影,但一些细节真是超酷超赞,那段段雨水战一下让人想到了狂偏史密斯虽然后者也是学的少佐。现在的remake,只会越做越好,只要用心。只要CG用的恰到好处,调的起世界观气氛,即便中规中矩去讲一个故事,杀伤力还是很大的。
柯林法瑞尔从头至尾一脸厌恶别人又搞不清楚真假的迷茫,岁月这把杀猪刀对女王真是一点威胁都没有~总有一天手机,汽车,记忆,会变成那个样子~
后面看着睡着了。
没看过老版本,但是情节和特效都不错。唯一的纠结是地心引力归零倒转部分,我是个死理工科……
当然五星,很棒的场景设定。外加有几个镜头真心不错。最重要的是有贝金赛尔 女神阿。
在欧美人眼里,未来世界似乎多是这种高楼林立、金属满地的冷冰冰,毫无人气味儿。相比而言,我更喜欢日本人描绘的未来世界,科技发达但也处处绿色生机。故事讲述还行,紧张紧凑,动作场面还行,妞不错~
肌肉男、冷调女、公路追逐、直升飞机爆炸、定时炸弹、黑乎乎的街道里巷战、电梯一开门砰砰砰扫射、一男一女一直跑一直跑、“啊我是在做梦吗?”、“放手你先走”“要走一起走”、boss一边说“哈哈哈”一边拍手从幕后走出、第一个被打死的是黑人、坏女一是boss的情人并且打不死、boss一脱衣服就是一级杀
当成科幻动作片看还不错的
又是立意不错,产出局限了的电影。小黑的中场辩论其实是最有意思的地方,给了情节无限可能性,可惜没有深挖,不做开放结局真是可惜了。另外现在真是Sci-fi漫天飞的年代……
凯特贝金赛尔在片中真的好像维多利亚贝克汉姆……………
嚼蜡~
烂
一分给好久不见的杰西卡贝尔,一分给剧情闪光点。其他各种不合理。
技术电影~故事一般,但是可以看出在发招~
好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