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堂讯息

阿弥陀堂だより,Letter from the Mountain

主演:寺尾聪,樋口可南子,井川比佐志,香川京子,北林谷荣,小西真奈美,田村高广,吉冈秀隆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02

《阿弥陀堂讯息》剧照

阿弥陀堂讯息 剧照 NO.1阿弥陀堂讯息 剧照 NO.2阿弥陀堂讯息 剧照 NO.3阿弥陀堂讯息 剧照 NO.4阿弥陀堂讯息 剧照 NO.5阿弥陀堂讯息 剧照 NO.6阿弥陀堂讯息 剧照 NO.13阿弥陀堂讯息 剧照 NO.14阿弥陀堂讯息 剧照 NO.15阿弥陀堂讯息 剧照 NO.16阿弥陀堂讯息 剧照 NO.17阿弥陀堂讯息 剧照 NO.18阿弥陀堂讯息 剧照 NO.19阿弥陀堂讯息 剧照 NO.20

《阿弥陀堂讯息》剧情介绍

阿弥陀堂讯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孝夫(寺尾聪 饰)和美智子(樋口可南子 饰)结婚多年,两人在东京定居。虽然孝夫总是自称为小说家,但早已经过气了的他现在连一部作品都卖不出去,全家上下的重担都落到了身为精英医师的妻子肩上。一场意外的发生让美智子患上了恐慌症,为了缓解妻子的病情,孝夫决定举家搬迁到位于故乡信州的一座小小村落里。 在村里,夫妻两人结识了96岁高龄的幸田婆婆。幸田婆婆脑袋里总是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她将这些故事讲述给患有喉疾的女孩小百合(小西真奈美 饰)听,小百合则讲这些话语整理成文章,刊登在村中的小报《阿弥陀堂讯息》上。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校园时代无限斗界之暗夜双龙坏电影天才少女尸骨无存3:零号病人扫毒繁文琐事第一季狡猾的兔小姐悲惨世界小鱼历险记艾米丽在巴黎第三季三只小猪2特种兵之霹雳火打架吧鬼神伤害十三格格新传宝莱坞双雄之战影子美女推理要在晚餐后逆时空少女曾经拥有入住请登记老幸运燃烧的玫瑰斗牌传说第二季特种突袭之觉醒井里的人恋爱虽然麻烦但更讨厌孤独黛安娜的婚礼我们没有羽翼

《阿弥陀堂讯息》长篇影评

 1 ) 日本山村的生活哲学

敬祖先,敬畏自然,敬畏神灵。

看了非常平静。

里面有两个妇人都提及了他们从中国东北撤回日本,其中一个妇人说她撤回的时候刚好生了孩子,正在哺乳阶段,想了想时间,她得孩子应该跟我爸爸同龄。

我奶奶那个年代是怎么过来的。

还有男主人公的老师夫妇,也是从东北逃难回来的,老师被俄国人抓到西伯利亚。

11年后,完好归来。

日本人敬物,畏天,活的非常平静。

 2 ) 回得去的山野

在城市里发展遭遇瓶颈和焦虑的中年夫妇,回归乡野转换另一种生活方式,再次怀孕也预示着另一种可能的诞生。

城市化的快节奏向钱看,少子化老龄化的社会,以及乡村的空心化,其实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比我们先走一步,这片子成于22年前的日本。

既然作为先行者,自然会留给我们一些经验启示,如果我们虚心学习,或许能避免一些坑坑洼洼。

那作为时代的个人呢,从小不喜欢被大人跟其他孩子比较的我们,长大后却无时无刻地主动找寻比自己厉害的参照物做比较,好像不比较就失去意义一般。

要比也得自己比哈,累了就休息,闲了就找事干,不强求不奢望,既要又要还要要不得。

 3 ) 我想成为,那样的人

不畏风雨 宫泽贤治,1931年不败给风,不败给雨不败给严寒和酷暑拥有强健的身体没有欲望,绝不动怒时常静静地笑着日食糙米四合配以黄酱与少许蔬菜对世间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入微观察,洞悉世事并且,铭记于心身处原野松林庇荫下狭小的茅草屋中东边若有生病的小孩,就去细心看护西边若有疲惫的母亲,就去帮她扛稻谷南边若有临终之人,就去安慰他无需恐惧北边若有争吵诉讼,就去告诉他们无需为无聊的事争吵我独自一人时伤心流泪常在冷夏之季踽踽独行被大家称为傻瓜不为人知,不以为苦我想成为那样的人

 4 ) 无题

221106,周日午后2002年距今都已经20年的一部小清新田园日剧,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不过没事,看对眼的就是自己心中的好剧,再现代再高科技再潮流再当下的热播新剧,不对胃口,就是会不对胃口。

过气作家与医生妻子来到乡下居住。

妻子就此成为乡村里唯一医生,丈夫则在村民乡亲们的眼中依旧是个赏花闲人。

女主早出去乡村诊所上班,近景

这个长镜头很棒,由近至远,当前为街道远景

街道全景

女主在乡村诊所问诊中村里有个96岁的老奶奶,自认虽然见识浅薄,但自己的简单生活却远比那些见识广博的人们来得轻松自在。

老奶奶每日天未黑已入睡

席地而睡,开门便是大自然男主当年成为作家新秀时的提点老师,年事已高又患胃癌,却依旧坚持着“精简”生活。

精致,他说哪怕明天地球毁灭,今天却也必须拿出被褥让它晒个蓬松暖和。

简约,他把家中的书籍全都赠送给了学校,家徒四壁,干净极简,他说离开人世的时候,希望不留痕迹。

空无一物的老师家宅周日晚上看到影片过半总算知道,这96岁老奶奶的住所便是这阿弥陀堂。

片名阿弥陀堂讯息,则是这集的一本乡村小刊物,传播着这里的民众们所发生着的各自的故事。

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地方,一群远离智能手机的老人们,一本定期的纸质本地刊物,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当地一位失声无法说话的女生负责倾听记录

从老奶奶所在的阿弥陀堂眺望远山

村里人的日常生活

孟兰盆节,当地民众纷纷祭奠先祖,老人们齐聚阿弥陀堂彻夜聊天,点灯放烟花祭祀。

孟兰盆节民众与死去的灵魂们重聚在阿弥陀堂

粉色点状烟花

春雷式烟花

春雷式烟花坠落时好似流星雨221107,周一周日在家和娃纠缠,结果就是一整天,这部电影也就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小时多一点。

周一终于可以出门上班,通勤路上地铁里的半小时定心看,一下子就看到结尾了……女主医生原来曾经因为失去肚中的孩子而失去了生的念头,死亡的力量曾经占据过上峰,不知在大城市上班为何。

然而随丈夫回到小乡村之后,却非常喜欢这种境遇,原来她的确也很欣赏丈夫老师的那种对生命的豁达。

老师弥留之际,请家人拉开房门,屋外满山红绿,老师觉得死而无憾,足矣。

归去后,屋内没有遗像,仅有小桌一张,上置花瓶一个。

牌位则供放在阿弥陀堂。

原来,那并非96岁的阿婆住处,阿婆是阿弥陀堂的守护者。

结尾,男主在经历过家乡一年四季以后,感叹越是融入大自然,越是能够得到内心的平静……

 5 ) 记·山里的来信

○ 山里的来信人们告诉我们,不要被眼前的事所迷惑。

可是春天的时候,我在我的园子里,种上茄子豆角和黄瓜,给它们浇水,就这么只想到眼前的事。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九十六岁了说不上好还是不好,可我什么都没在意,没有给自己添忧愁,那也许就是长寿的秘密。

○ 山里的来信田地里什么都有,茄子,黄瓜,西红柿,南瓜…只要身体告诉我想要,我都吃。

也许吃清淡的食物是能够长寿的因素。

而我活了这么大年纪,是因为我从来都没有钱,贫穷成了我的好运。

○ 山里的来信八月的弥阑盆节,死去的人回到阿弥陀堂。

我用火光为他们照路,和他们交谈到天黑,我们交谈时,我都不知道我是属于这个世界,还是到了他们的世界。

我年轻的时候,就不会有这种感觉,我不怕他们,假如就这样永恒的睡去,我也会非常的幸福。

○ 山里的来信做姑娘的时候,我老是爱发烧,帮不了家里什么忙。

我家人和村民们没有想到我能活的这么长久,可我活了这么久,像是死神已经把我忘了。

所以说啊,世事无法预料。

我活得越长就越搞不懂,最搞不懂的就是,为什么我会活到这把年纪。

○ 山里的来信大雪掩盖了山和村子的界限,全是白茫茫的一片。

无法分辨村子的世界和那深山之中祖先的世界。

春、夏、秋、冬村子和山之间的界限在一年的时间流动中,慢慢消失了。

到了我这个年纪更觉得,我们的生命是一样的。

 6 ) 从美丽的自然中领悟人生、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大自然很包容,它接纳了那个因繁忙都市生活而失去“精神之气”的美智子,与人到中年仍一事无成的小说家孝夫。

在乡村生活的期间,美智子与丈夫孝夫都被村里人那种认真的生活态度所感染,美智子的恐慌症不再发作,孝夫也在时隔多年后重新拾起笔开始了写作。

电影除了讲述美智子夫妇的“自然治愈之旅”,也对人生的意义等哲学话题进行了探讨:“只有好好活在当下,才能更好地死去。

”观看这部影片,不仅能感受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对生活、对人生有所思考。

 7 ) 天上大风

芸芸众生世相,最重要的就是形态,形态反映出一个人的灵魂。

自治三诀“不给别人添麻烦、常与人方便、并且不求回报”“正是因为有这些祖先,才有今天的你和我。

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别人的祖先,该多好啊!

”胎死腹中“是孩子选择生育她的父母,而我,没有被选中。

”“生的能量,被死亡吸干了,每天只是想着与死相关的事情,再也无法乐观地面对明天。

”惊恐障碍 Panic Disorder有的人即使身患重病,由于心没有生病,也和没有病一个样。

“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应该会随着不同年龄而变化吧!

”“好好活在当下,才能更好的死去。

”“孩子他妈妈,我不想要葬礼,给我点一支线香就可以了,之后,你就照常生活吧。

”“好,我知道的。

”“这么长时间,给你添麻烦了。

”老师用自己的意愿停止了自己的呼吸,静静的归去,留下无尽回忆。

 8 ) 天地与人、生死与人、信仰与人

本文根据刘槿川老师2020年4月在 「动静自在」 分享电影《阿弥陀堂讯息》的直播录音整理而成。

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动静自在”,可获得更多精彩电影推荐和影评。

如需转载请添加公众号“动静自在”,并在公号后台留言,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讲述者 | 刘槿川今天分享的电影是《阿弥陀堂讯息》,这部电影让我非常感动,影片呈现的春夏秋冬景色也很疗愈和温暖。

我个人特别喜欢这部片子,所以想在直播间跟大家聊聊它。

01 美智子的身心疗愈过程02 休养身心的两件事03 禅宗修行人:高田老师04 净土修行人:梅奶奶电影开头,男女主人公走在乡间的小道上,男主人公孝夫说:“我们原先的生活节奏太快了,该放慢一点。

”女主人公美智子接着说:“光靠意愿的力量没法再撑下去了。

”看到后面大家就知道,男女主人公跟我们生活在北上广深的人一样,生活在东京这样快节奏的大都市里。

电影截图现代社会倡导进取、竞争、坚强,而柔软、脆弱似乎是一件无法启齿的事。

当我们想休息时会有心理负担,我们习惯用意志力撑下去,常说“轻伤不下火线”,可是生活并不是战场,并不需要熬到壮烈牺牲。

当我们撑不下去的时候,用女主人公美智子的话说“光靠意愿的力量没法再撑下去了”,或许休息甚至所谓的“逃避”,也是必要的。

我曾在北京生活,后来长居深圳,也经历了职场生涯。

2016年底,我有过类似的状态,于是我和太太去了终南山,在山里生活了两年,跟主人公的故事有点像,也许这是我对这部电影感到很亲切的原因。

我把后面剧情的截图放上来,女主人公美智子说她垮了,身心都达到了极限,被诊断为惊慌失调症。

电影截图美智子是一位医生,后面我们会了解到她的经历。

当她撑不下去的时候,选择了搬到大山里,搬到她先生的老家休整自己。

这部电影叙述的就是美智子身心疗愈的完整过程,拍得非常细腻。

我把她疗愈过程中一些关键转折点截图下来和大家谈谈。

▼ 01 | 美智子的身心疗愈过程 ■ 第一个转折点是美智子跟先生孝夫去森林里漫步。

森林里有茂密的大树,树干特别粗,让她感受到力量和稳定。

美智子看到一棵大树就情不自禁地抱住了它,我们看她的表情,依偎着大树时,整个人都松下来了。

电影截图大家有过同样的体会吗?

去到山里、森林或公园的时候,见到那种非常有年头的大树,树干很粗,树冠很密,就会感受到一种稳定而有力的能量。

女主角依偎着这棵大树,在树那里得到疗愈。

■ 第二个转折点的场景。

男女主人公来到了小诊所前面的空地,村子里的小朋友正在那里玩老鹰捉小鸡,他们加入了进去。

大家可以看看美智子此时的表情,她完全被孩子们那种纯真、快乐、投入游戏的状态感染了,跟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把那些疲惫、焦虑和心事消融在快乐的游戏中。

游戏结束后,小朋友们与美智子和孝夫告别,夕阳下,他俩目送着孩子们一路唱着儿歌回家。

这时候美智子突然流泪了,她说:“我为什么哭呢,我没觉得伤心呀?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也许是在大自然里,也许是跟一位老人或师长,也许是跟小朋友,当你处在安定、温馨、宁静的氛围中,把思虑、压力释放之后,好像没有什么伤心的事,眼泪就流下来了。

从中医的角度看,人的身心疾病首先是因为在无形的神的层面受到了扰动,产生了困局、僵局、卡点,然后慢慢影响到有形的身体层面。

因此疗愈身心疾病同样要关注神的层面,美智子通过与自然链接、和小朋友玩耍,累积在心里的那些莫可名状的压力、伤痛得以释放和疗愈,那些精神上的结、卡点就流动起来,流淌出来了。

■ 第三个转折点是美智子和孝夫去河边钓鱼。

他们第一次没有钓着,又换了一个地方,终于钓到了一条鱼,美智子特别兴奋。

在归家的路上美智子吹起了口哨,唱起歌来,心情非常舒畅。

还有一个细节,她主动地挽起了先生的胳膊。

大家还记得电影开始,两人走在乡间道上的画面吗?

他们平行走着,没有任何肢体上的接触,没有夫妻间的亲密感。

乡村生活的这段时间,让美智子整个身心都有了活力,她在这时主动挽起了先生的胳膊。

电影截图晚上回到家,两个人把唯一的一条鱼烤来吃。

吃到一半,美智子想起可以把鱼泡到酒里面来喝,这可能是日本的一种传统吃法。

美智子在孝夫喝了之后,又把碗拿过来喝。

和先生一起钓鱼,一起小酌,这是一个非常放松的状态,有快乐,有亲密,有交流。

这时候的画面以及美智子的神情都暖了起来。

电影截图 我们再回忆一下他们刚搬到村里第一晚,美智子吃了一粒安眠药才躺下,那个时候她需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而这一晚之后她就停止吃安眠药了,而且她都忘了这事,困扰她的失眠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

睡眠情况是一个人身心状态的体现,到这个时候,美智子的整个生命状态就翻转过来了。

电影截图我们再回忆一下他们刚搬到村里第一晚,美智子吃了一粒安眠药才躺下,那个时候她需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而这一晚之后她就停止吃安眠药了,而且她都忘了这事,困扰她的失眠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

睡眠情况是一个人身心状态的体现,到这个时候,美智子的整个生命状态就翻转过来了。

▼ 接下来男女主人公拜访了梅奶奶,梅奶奶说她每天晚上都听着河水的声音,好像自己也变成了水,流入了远远的大海里,然后就睡得很安稳。

美智子说:“我每天也听到河水声,可我没有这样的感受。

”然后梅奶奶说了一段话,她说:“你们都还年轻,还要听很多的事情。

河总在那儿流,你就得去倾听。

不过水的声音对你们对年轻人是毫无用处,只有老年人去听它。

电影截图这段话让我很受触动。

河总在那儿流,可是我们有去倾听吗?

也许电影里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生活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但在我们居住的城市,太阳也每天升起,鸟儿在叫,风儿在吹,还有草坪、绿树、鲜花,我们有去看、去听吗?

不仅是环境,我们身边的人也在每时每刻发生着变化。

但对一颗焦虑、奔忙的心而言,水的声音是毫无用处的,我们总在操心着“有用”的事。

这天晚上,美智子对先生说:“我喜欢这样,山就像在轻摇,让我们入睡。

”她体会到了梅奶奶说的话。

电影截图这时候有一个细节,他们两个人本来一直是分床睡觉的,这天晚上美智子钻到了先生的被窝里。

当她的身心得到了疗愈,越来越放松地在自然里被滋养的时候,她的整个生命状态转变了,她和先生的夫妻性生活也恢复了。

性是一个人的本能,但当人很忙很累,身心能量很不足的时候,就会连本能的事也没有心力去做了。

最近我看到一些报道说现在很多年轻人过的是无性生活,因为都市的生活压力太大、太忙碌了,让年轻人对性生活感到无心也无力。

电影截图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女主人公美智子这个完整的身心疗愈过程。

她走进森林,拥抱一棵大树,体会到大自然的稳定和力量;跟小朋友玩耍,把自己的心事放下,全然地投入到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里;有了闲暇去钓鱼,钓到了鱼很开心,和先生小酌;倾听河水的声音,感受大山的滋养,与先生恢复了亲密关系。

电影很细腻地把一个身心出问题的都市人如何疗愈的过程完整地展现出来,这里面也蕴含着很深的中医和心理学的原理。

▼ 02 | 休养身心的两件事 讲到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认为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休息】我们大部分人虽然没有到女主人公得的惊慌失调症这么严重,可是我们在都市的生活节奏非常快,每天要处理庞杂的事情和纷繁的信息。

很多人因此学禅修、学中医,为的是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寻求一种调柔身心,让自己身心安定的方法。

但我觉得对于非常疲惫的人来说,休息比学习要更重要。

因为当精神很疲惫的时候,人其实没有能量去消化阅读的书、学习的知识的。

而且就连休息本身也是需要能量的,一个身心非常疲惫的人,他会连休息也休息不好。

我前一阵推荐一个朋友看这部影片,那段时间她特别忙碌和烦躁,她说看了一段就看不下去了。

当工作和生活处在快节奏时,的确会耐不住性子去体会非常细腻和舒缓的东西。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验。

去年有一阵我很忙,有一天想看一部电影放松一下,选了王小帅拍的《地久天长》。

电影拍得很好,但我当时看了半个小时就关了,因为电影的基调是隐忍、厚重的,我正处在疲惫的状态下看看便感到吃力。

我认为,花时间休息与花时间学习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尤其像中医、禅修这些关于生命的学问,是需要生命体验的,而不是靠刻苦来学的,需要在舒缓和放松的状态下,才会有所领悟。

我观察现在有一些朋友急于学习,甚至觉得睡觉是浪费时间。

这些朋友也学了很多,比如佛法、中医、心理学、术数等等,但他没有心力和时间去消化和统合,本来是为了解决问题去学习,结果反而产生了更多问题。

就像当你很累的时候又吃了很多东西,即使是美味的米其林大餐,可是无力消化就会造成消化不良。

学习也是这样,未经咀嚼的真理,即使是伟大的佛法、伟大的中医、伟大的心理学、伟大的道家、伟大的儒家......就像米其林大餐,它是很好,可是当你无力消化的时候,就会形成内在的冲突。

而当你比较悠闲,处在放松的状态下,比如在爬山,或者听音乐,或者发呆的时候,你也许会突然想到曾经看过或者听过的东西,一下子明白“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当你停止不断地塞东西,才有机会在内在去消化和统合,让自己有闲暇很重要。

不要担心留白,可以试一下什么都不做,也不学习,就喝喝茶,听听音乐,散散步,打打坐,还有睡觉。

【第二件事:亲近自然】我现在在跟人分享打坐,打坐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从纷杂的思维和情绪里脱身出来的好方法,其实走进大自然也是一种打坐。

当你走进大自然的时候,是比较容易放下纷杂的思绪的。

当你单纯地去看花花草草,听鸟叫,感受风吹,就是一种打坐了。

走进大自然,很容易让人从思维和情绪里面出来。

人在自然里走一走,身心就放松了,也不需要什么道理,你只要去做就会有体会。

我看到一些朋友说,日本电影拍的像世外桃源,太理想化了,我在城市里生活,要工作,所以不可能像那样。

还有些朋友说,等我有一天怎么怎么样,我就去过这样的生活。

我们可能要留意这样的表达,把希望寄托在不知何时实现的万事俱备上,会把自己困在僵局里迈不开步子。

重要的不是100分,而是1分。

什么意思?

迈出第一步。

我们也许没有电影里那么好的环境,但我们可以每天在小区里走走路,周末的时候去公园或市郊爬爬山,也可以尝试在家里养点花草,营造小氛围,这些即使没有100分,也有50分对吗?

当你迈出这一步的时候,就创造了跟自然链接的机会。

不要困在100分上,100分不是从天而降的,100分也是1分、2分、3分、5分一点点累积来的。

以上便是这部电影女主人公身心疗愈过程带给我的启发。

电影截图电影展现的四季景色也非常美,春天、夏天的勃发和繁盛,秋天的温暖和斑斓,冬天的纯洁静谧,我看电影的时候特别有亲切感,我在终南山生活过两年,山里也是这样四季鲜明,跟电影中的四季很像。

这样美好的山村疗愈了美智子,也疗愈了看电影的我们,当然这部电影疗愈我们的,还有电影中的人物。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有两个人物,一位是男主人公的老师高田先生,一位是96岁的信佛人梅奶奶。

每个人会带着自己的解读看电影,我也带着我的经验和认知去体会这两个人物,在我看来,高田老师展现了一个禅宗修行人的风范,而梅奶奶则是一位是净土修行人的典范。

▼ 03 | 禅宗修行人:高田老师男主人公孝夫回到家乡之后去拜访他的老师,那时候高田老师已经患了胃癌。

孝夫去的时候他正在晒被子,他对孝夫说:“如果天气晴朗,就算明天是世界末日,也要把你的被子晒干。

”他们回到屋里,孝夫发现以前房间里的书全都不见了。

老师说:“我想把所有的东西都清干净,这辈子就这么一次,我不会留下什么东西,我也不愿意留下什么。

电影截图现在有一个流行词叫“断舍离”,这是从禅宗的生命态度发展出的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努力奋斗,工作学习,背后一般都会隐隐有一种想法,那就是积累和延续,想留下一些东西给自己和后代,这些东西可能是有形的物质,也可能是一些言论、名声等。

然而高田老师却说他不会留下什么东西,也不愿意留下什么。

那些在乎的东西,在无常和死亡面前,那些努力经营的关系和财富能永恒吗?

这位老师的做法给我们了一些思考。

老师家挂了一幅字叫“自治三诀”,其中有一条是“不做别人负担”。

都是大白话,老师也是这么做的。

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也没有给别人添负担。

电影截图高田老师的太太说他总一个样,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展现出一个病人的样子。

胃癌晚期是很痛的,可他从来不说痛。

物质的色身生了病,但他的心依然是自由的。

老师没有被他的疼痛带走,也没有被生命即将结束的恐惧带走,他作得了他生命的主。

我们面对疾病的时候会是什么状态呢?

会被病击垮吗?

会整个生活都被疾病侵占吗?

影片里的老师,面对疾病和死亡所展现出的从容和豁达,让人肃然起敬。

大家还记得高田老师写字的场景吗?

他写了“天上大风”,孝夫说这是良宽的句子。

电影截图良宽是日本家喻户晓的禅师。

他生活的年代是清朝乾隆到道光年间,是一名云水僧人,一辈子到处走,四处托钵乞食,孤独清贫自在,他是著名的书法家。

“天上大风”有个好玩的典故。

良宽在云游的时候,有一天在河边洗脚,有一群小朋友在放风筝。

他们看到一个和尚,也不认识他。

小朋友说你帮我们写幅字吧,我们要做风筝,要让风大一点,我们放风筝没有风吹不起来。

良宽是个很童真的人,有赤子之心,他就写了“天上大风”。

良宽原作良宽原作我们想象那个场景,一个僧人,著名书法家,给孩子们的风筝上写天上吹大风吧好放风筝,那种天真的状态。

这幅字在日本书法史上非常有名。

大家看这幅字,是不是有一种拙朴、稚嫩、天真的感觉?

良宽这个人也很有趣。

良宽的朋友曾评价,与他交谈,顿觉胸襟清净。

他不说内外经义以劝善,不讲大道理,不讲佛法来劝人,只是厨上烧火做饭,或者就正常打坐。

而且他讲话不谈诗论赋,也不讲什么不可名状的深奥道理,但他这个人的生命状态就能感化人。

(原文:“与师语,顿觉胸襟清净。

师不说内外经义以劝善,就厨上烧火,或就正堂坐禅。

其言不涉诗文,不及道义,优游不可名状,但道义化人而已。

”)

电影截图高田老师生命最后的画面特别动人。

他虚弱地躺着,房间门原本是关着的,他对太太做了个手势,让太太把门打开。

这时候,屋外大自然宁静而充满生机,他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坦然离世,这一幕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美。

美智子说:“高田老师好像用意愿自己停止了呼吸”。

高田老师生死自在的生命状态,让人感到震撼,可以看到禅宗讲的“自作主人”、“独坐大雄峰”的气魄和自在。

美智子也从高田老师身上得到触动和启发,她在后来跟年轻的医生讨论生命时说:“如果一个人心灵没有病,那人就没有病。

电影截图所以病到底是什么呢?

给我们造成痛苦的是病吗?

从高田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即使面对病痛和死亡的束缚,心灵仍可以选择自由。

这是生命的自由意志,也是我们可以在生活里去点滴锻炼的,不一要学佛学道,只要愿意,决定去做。

感冒的时候,试试不被感冒束缚?

遇到工作上的挫折时,可不可以去试试不被挫折束缚?

这些是可以尝试的。

美智子在和年轻医生讨论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方式时还说:“完好死去,是完好生命的一部分。

”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关于死亡这件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你是怎么看待死亡的?

你做好面对死亡的准备了吗?

我之前分享过电影《入殓师》,那部电影专门探讨了临终、死亡。

死亡这个话题很大,这里就不展开谈了。

▼ 04 | 净土修行人:梅奶奶另一个打动我的人是96岁的老太太梅奶奶,我觉得梅奶奶是净土修行人的典范。

梅奶奶她并不谈佛经、不讲哲理,也不会念诗,但她活着就是生命的美好展现,活着就是安定人心的力量。

大家看的时候有感受到吗?

对生命的体会、对信仰的体会,那种很深的情感和体验,真的很难用语言表达。

如果你有这方面的体验,我相信你会懂梅奶奶。

大家记得梅奶奶的山里来信吗?

老人家的话特别质朴,蕴含着智慧。

比如她说:“人们告诉我不要被眼前的事所迷惑。

可是春天的时候,我在园子里种上茄子、豆角和黄瓜,给它们浇水,就这么只想着眼前的事。

”我们总是说要活在当下,老奶奶就用这么平凡的展现,活成了这样。

电影截图“说不上是好还是不好,我什么都没在意,没有给自己添忧愁。

”这其实是不容易的,人总在好坏、得失、有无之间拣择,然而“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梅奶奶还说:“田地里什么都有,茄子、黄瓜、西红柿、南瓜、西瓜,只要我的身体告诉我想要,我都吃。

”很有智慧的老人。

我们总想着按照养生指南、按照专家告诉我们的来生活,可是梅奶奶说“身体告诉我想要什么我就吃什么”。

梅奶奶年轻时身体不好,家人和村民们都认为她活不长,可她活到“像是死神已经把我忘了”。

“如果吃清淡的食物是长寿的原因,而我活了这么大年纪是因为没有钱,那贫穷就成了我的好运。

电影截图按照我们社会的主流标准,富有才是好,健康才是好,但96岁的梅奶奶说贫穷成了她的好运,站在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好坏真的很难评断,贫穷原来是佛菩萨的祝福。

梅奶奶的这些山里的来信,我们可以专门好好去品一品。

我自己觉得老奶奶讲的这些话,比很多大师讲经论道都深刻,背后是有很深的生活智慧,那种天真纯朴,那种耐心,那种带给人的关爱,温暖而隽永。

还有两个情节我想说一说。

■ 第一个情节。

小百合生病住院,男主人公打算用录音机把梅奶奶的话录下来拿给小百合听。

他请梅奶奶说话,梅奶奶问说什么呢?

孝夫说比如你觉得最重要的事。

朋友们,请你现在想想,假如此刻我问你:你觉得最重要的事,你会说什么呢?

我们看看梅奶奶怎么说的。

她说:“阿弥陀佛,我想就是阿弥陀佛。

”我看到这里很受感动,对于一个念佛人而言,就是把一切交给弥陀,无限的谦卑和随顺。

电影截图如果你是学佛法的,当别人问你最重要的事是什么的时候,你想到的会是佛法吗?

如果你是学中医的,你想到的会是中医吗?

如果你是练武的,你想到的会是武术吗?

如果你是学茶道的,你会想到茶道吗?

如果你是学基督或者是学道的,你想到的会是你的信仰吗?

你所学的东西有融入你的血液吗?

成为你不假思索的心之所系吗?

你有一个你生命中的锚点、主轴吗?

还是说你心里的声音是驳杂的、散乱的,你也不知道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所以我觉得,梅奶奶的回答其实是很深的。

■ 第二个情节也有深意。

小百合生病了梅奶奶很担心她,老人家关心晚辈,很着急。

大家不要以为一说修行人就是如如不动,四大皆空,真正修行人不是冷漠麻木的,而像梅奶奶这样很柔软,很关心别人。

当孝夫回来给老奶奶说小百合手术成功,你看老奶奶的第一反应,她特别高兴,然后哽咽地说:“她好些了,阿弥陀佛,感谢阿弥陀佛!

”这是一个净土行人的展现,令我好感动。

电影截图我的老师经常对我们讲,你所学的东西只是知识呢,还是成为了你面对一切时统合的口诀呢?

当你喜怒哀乐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你的口诀吗?

你是用这句话来面对生命中所有情境吗?

虽然自诩信佛,可往往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到念佛,高兴的时候就想不起来,或高兴的时候想起来念佛,跟人吵架的时候就想不起来。

那么修行力量是很小的。

而梅奶奶的信仰、她的修行已经融入到她生活里的每一刻,这个信佛的老奶奶真的给了人信心、慈悲、温暖,是一个信佛人可亲可爱的展现。

我们现代人,喜欢经论,喜欢道理和知识,往往小瞧了这样简洁的法门和智慧。

梅奶奶的净土信仰是很深的智慧,老奶奶并不迷信,不是念弥陀佛就什么都不干了,她自己劳动和生活,她独立、坚强,温暖,守着她小小的阿弥陀堂,守着村里所有逝去的人。

电影截图高田老师去世之后,他的太太把写有先生名字的木牌拿到阿弥陀堂,梅奶奶安慰她。

盂兰盆节时,梅奶奶和村里的女人们坐在一起点灯念佛,这是一种精神的链接和抚慰。

梅奶奶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修行人,这种感动很难用语言形容。

高田老师和梅奶奶,带给美智子夫妇、小百合以及整个村庄一种宁静的、安然的气场,让身心疲惫的都市人,身患重病的人以及观看电影的我们在这里都得到疗愈。

我太喜欢这部电影了,所以今天啰里啰嗦地说了好久,推荐大家看《阿弥陀堂讯息》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值得再三品味。

▼ 一首诗电影里有一首诗我很喜欢,是男主人公孝夫的妈妈写给他的,这首诗有很深的味道。

我想在最后,和大家一起再欣赏一遍吧。

不败给风,不败给雨不败给严寒和酷暑拥有强健的身体没有贪欲,绝不动怒时常静静地笑着一切事情都不把自己估算在内常看、常听,理解而不忘记东边若有生病的小孩,就去细心看护西边若有疲惫的母亲,就去帮她扛稻谷南边若有临终之人,就去安慰他不要怕北边若有争吵诉讼,就去告诉他们别为这么无聊的事争吵干旱之季,为世人伤心流泪冷夏之季,为世人焦急奔波被大家称为傻瓜被人夸赞表演,也不以为苦我,就是希望变成这样的人- END -

 9 ) 阿弥陀堂讯息|春起春落 花开花谢

《阿弥陀堂》这部电影之所以被外界称为“少数派”,是因为电影中大量的空白处理,为了情感的表达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导演采用了意境画的表现手法,似乎是一部暖心的疗伤剧,实际上,“暖”只是一个表示,只有通过这种表述,你才能真正理解小泉姚氏的思想。

与那些需要用语言来解释的故事片相比,导演小泉姚适的作品更像是一部小说,一本收集渊博知识的书,观众能从“这本书”中阅读和理解多少是每个人自己的理解能力,没有统一的具体答案。

影片重点讲述了一对中年夫妇在城市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失去了自信,在世界大自然中获得了力量,发现了生命的美,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故事。

「阿弥陀堂だより」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8.9Takashi Kako / 2002

从黑泽明电影的学术层面来看,小泉尧的近亲弟子石先生,使师傅电影中对生命和人性的论述和解读更加冷静深刻、微妙迂回,这也应该是武士道精神对他的影响。

以表达电影“已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

”的精神内涵。

 10 ) 回归村庄的生活去找生活的真谛

这里面很多场景感觉都有禅意,或者哲学意义。

在你遭受到很大的人生打击,并且找不到生活的意义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这对中年夫妇选择了回到老家,安静的大山和乡村,满山的绿色植物和活泼的孩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愈人的心灵。

1这里面的场景都非常慢,在小村庄生活可以更加明显地感受温度和四季变化,感受人的疾病,死亡,到后面又出现了新的生命。

2山村里的人对于自然和死亡的态度跟城里人有所区别。

3整个电影就是很舒服的场景,带人回归到大自然和慢节奏。

4但其实我又想,如果结局中的小女孩没有治好,那是不是医生会陷入更深的痛苦中?

最后,老太太对着大山,在月下念诗歌的场景,实在太美了!

《阿弥陀堂讯息》短评

日本的集团制文化,导致了主人公在一个地方进入不了集团,就会寻求在另外一个地方融入集团,这种想法就是日本人所有苦难的来源,这种治愈基于架空的满村神佛,归于日本最贫乏的表达

8分钟前
  • 梁西米
  • 还行

7.4分。一个废柴作家男一(寺尾聪饰)及其备受工作压力摧残以至流产的精英医生妻子女一(樋口可南子饰),回到男方老家长野县饭山市乡间,过着宁静的生活。有96岁的梅奶奶(北林谷荣饰,其时91岁),生病的小百合和友善的老幼村民,乡间生活安宁、平和,女一可以作为村医,并在市上的医院贡献力量,心绪得以回转,甚至怀孕,最后二人决心在这里生活下去。片子舒缓、平和,体现出一种逃离城市,对乡村生活的追求。其中的女三的饰演者为香川京子,时年71岁。

10分钟前
  • 书与尘同在
  • 还行

1日本人习惯在任何小清新电影里提到二战从中国回来的士兵和家属的不容易,和两颗原子弹后人们的不幸,卑劣的民族。2日本信仰阿弥陀佛的叫净土本愿宗,日本的和尚可以结婚该干什么干什么,只要信阿弥陀佛死后就可以去极乐世界,所以二战时很多军人信仰的神道教也是一个道理,不论怎么杀戮奸淫掳掠,只要信奉一个神一个佛,他就可以死后升天之类的思想和忠君的武士道相结合。3中国有无数这样的村子和家庭乃至城市毁于日本电影里常轻飘飘的一句从中国回来的人。4这像是一个恶贯满盈奸淫掳掠的人满怀深情的向后人讲述越狱的一路艰辛,最后心怀自由的阳光感概人生,灌输生命灵魂的鸡汤。

14分钟前
  • 胡杨路远
  • 较差

太舒服了这样的电影,一年四季春夏秋天美丽的自然风景,还有温暖美好的人情往来,如夏日潺潺溪水,沁人心脾,又如冬日白雪纯洁靓丽。

16分钟前
  • 非人类shang
  • 力荐

很适合我这种身心俱疲的人看了(..

20分钟前
  • arne
  • 推荐

3.5 中老年版小森林

21分钟前
  • Johnny332014
  • 还行

奶奶的小房子真是让人喜欢,虽然提到了没有厕所有可想而知的不方便。想想现代人都是客厅和卧室分开,因此需要更大的空间。电影里的老人都是客厅里打地铺睡觉,喜欢这样的安排,好像这样一个房子的精神气就凝聚了。对于男主和女主我都没什么感觉,尤其是落落大方的女主。她的穿着言行,以及她在试图解决的问题,都让我觉得她跟我完全不是一类型人,也不是同一代人。

25分钟前
  • 💚
  • 推荐

风景片

26分钟前
  • 楚恻
  • 还行

日本的儒道禅意真是融入了骨子里,去留无意宠辱不惊,第一篇讯息,完全可以作为任何人都修行大纲。

29分钟前
  • 破辐
  • 推荐

片中不断出现的“形态就是一切” 导演用自己的作品证伪了 精致的构画剪辑设置 无处不透露出刻意的痕迹 在高级杂志中的乡村谈死生造化 不知受众是谁 总之不会是在生活中脱了层皮的障害者吧。内核才是一切。

31分钟前
  • airunpoor
  • 还行

农村是治愈心灵的好地方。

33分钟前
  • hellogo
  • 还行

吃了看得晚的亏,现在已经喝不惯鸡汤了,且真的很“日”;优点是景好看,且不用动脑子

34分钟前
  • hencuc
  • 较差

假如每个村都有这样一份治愈系小杂志,美好生活才是真正到来!治愈的人,治愈的场景,治愈的故事,生死平常,学会感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既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38分钟前
  • 教父小跟班
  • 推荐

闷得慌

39分钟前
  • 依路浅行
  • 较差

群山环绕、草木葱郁、流水潺潺、溪水淙淙、烹茶、垂钓、行医、采花、耕作、写生、吟诗、作赋、练字、寄信......洗尽铅华、隐匿山林,老人们对生死处之泰然,四季分明的田园生活,像极了魏晋时期隐士们恬淡素净的质朴生活,我愿穷其一生去追随。孩童们放学后夕阳映照着清澈的脸庞,去诊疗室的路上和村民们道一声寒暄问候,疾病的阴霾拨云见日,老夫老妻老来得子,时间仿佛凝固,生命戛然而止。

44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力荐

四年前的我还在被小森林这样的日式温暖治愈着,四年后的我已经不是四年前的我了。

48分钟前
  • 贴贴爸爸不养猫
  • 还行

Ennuyeux

51分钟前
  • 子潛
  • 较差

天上大风,天上流淌的灯。

55分钟前
  • 十三時夢迷
  • 力荐

最近很多“大风”的关键字,也就想到了这部片子。对于这部片子的解读挺多的,不想赘言,说几个没人关注的文化点:夫妻拜访老师家,有一副显眼的书法“天上大风”,这是良宽禅师的名作,意思是“乘风而去”。老师故后,辍笔的男主又开始写作,旁边又是一个写着“天上大风”的风筝,暗示着传承。老师家客厅还挂了一幅字《自治三诀》:"不给他人添麻烦、 照顾他人、不求回报"这是关东大地震后,后藤新平先生的格言,后来也成为日本人的处事准则。在《起风了》动画片中也出现了该元素。结尾长河静雪,红柿满枝,传来女主有孕消息,新生命开始。

56分钟前
  • Quester
  • 推荐

无指摘,但也无夸赞处,就那么一类片子,“精神性”?最好“精神”不是成为一种“风格”或“类型”

59分钟前
  • hitlike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