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近日上映的《悟空传》联想到这部电影,对比之下,高下立断。
大圣归来当时在孩子中很火,电影院里伴随着影片的进展,全场小朋友跟着喊:“大圣!
大圣!
”场景设计很精美,场面宏大尤其是开场闹天宫那里特效很棒,打斗画面很精彩。
很多人批它故事性太弱,支线复杂,有凑时长的嫌疑,我想说国产动漫电影确实在慢慢进步,特效也一步一步做的更好了,论整体,大圣归来一点也不弱,口碑也好票房也好都值得这样的成绩。
孙悟空曾经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四百多年,偶然因江流儿(小唐僧)解开镇压之印,逃出山洞,但是法力尽失,性格狂躁抑郁,看淡功与名,只想回花果山过平凡日子,又因恻隐之心,勉强护送江流儿回长安,一路上不得不与山妖肉搏厮杀。
江流儿是年仅7岁的小和尚,父母被山妖害死,成了孤儿。
之后被云游僧法明抚养,在长安城长大。
江流儿勇敢善良、天真活泼、好奇大度,崇拜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在他心里孙悟空就像隐形的父亲,直到有一天,他无意间将偶像放出了五行山,却发现大圣已然落魄,法力尽失,只想回那可能再也回不去了的花果山……最终,是这个唠叨的熊孩子激起了大圣的热血,让他在拯救别人的同时成就了自己。
猪八戒大闹天宫时被孙悟空打下天宫,错投猪胎,常借自己的36般小变化,装神弄佛,骗吃骗喝,爱显摆,富有同情心。
前天晚上终于把《大圣归来》看了,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确实是部出色的华语动画片,能做到这种地步让人很欣慰。
要说是神作,我觉得还算不上,只能算佳作吧——我认为只有像万式三兄弟的《大闹天宫》那样的作品才是神作,历经多年光彩毫不褪色,难以超越。
建国至今,动画电影里称得上神作的怕也就有数的几部而已。
还有说本片是华语动画片里程碑,这个,我觉得要请动画片业内的人士来判定。
好的方面大家都说得很多了,我认为主要是画面和场面上。
人设方面我不太喜欢,但画面确实很精致、漂亮,3D的出画感也还不错。
场面上超过了最近些年绝大部分的国产动画片,动作戏非常复杂,战斗场面很大,摆脱了国产动画片给人的“小打小闹”感觉。
在这方面,我觉得《大圣归来》可以打7.5分甚至更高些。
不过动作场面的交待还是有点混乱,比起《功夫熊猫》来还逊色不少,我们看到后者的动作场面交代得非常清楚,动作戏的节奏把握也更好些。
不足之处还是挺多的,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以场面代替叙事——整个故事都比较单薄,全是靠几场战斗撑住主线。
缺乏叙事的高潮和起伏顿挫。
开篇以写意风格入手,很好,但很快故事就开始松懈:江流儿的性格就没树立起来,除了有爱心、爱唠叨外,不知道这个角色想干什么,到结尾也没有什么发展变化——事实上连孙悟空也没写出性格发展的弧度来,角色都比较平面。
孙悟空为什么要跟江流儿走?
猪八戒为什么要跟孙悟空和江流儿走?
这个冒险旅程开始的动机太弱了,感觉想是几个人硬凑在一起。
接下去故事没发展到高潮,主题歌就起来了——那段拍得很美,但缺乏力度。
如果之前的故事有更强的驱动力和感染力,哪怕让主角交代几句(比如让孙大圣说,我会一直保护你),然后再起主题歌,会更合适。
本片的正反派对立也有点奇怪,不明白那个妖怪(有网友说是混沌?
)为啥非要跟江流儿和孙悟空过不去——非要抓那个小丫头么?
这就像《七龙珠》发展到后面,有些情节完全是为了打架而打架。
影片的主题我也没太想明白。
孙悟空重新找到自我,英雄归来这个点很好,但作为影片的主题还有点发掘得不够,况且没有得到很好的突出。
这方面可提升的余地还很大。
另外,妖王的造型是不是很日系风?
让我想起《千与千寻》中的无脸男了。
孙悟空的题材拍得很多很多了,但总感觉思路太窄,都集中在大闹天宫然后被镇压,最后重新出山之段。
是不是因为国人被压抑得太厉害了?
可拍的方面其实很广,比如可以聚焦于猴子和牛魔王等人称兄道弟,当妖王的时候;比如说讲讲孙悟空在菩提祖师门下学艺的岁月;比如说专门讲讲孙悟空和观音姐姐的故事……
除了八七版电视剧西游记这个白月光,纵观这些年所有有关西游记的改编的影视剧,其实都不怎么样,技术越来越好,资金充足的今天,竟然没有一部能与八七剧版一比的,娱乐化太严重了都偏离了剧情,仔细想想真是可惜了。
而这部大圣归来在这么多改编中可谓脱颖而出,倒也不是说他的改编有多么的成功,细说来还是有可以挑刺的地方,但是他的整体是一个非常正面的形象,个人是绝不允许有人把孙大圣与唐僧歪曲扭造胡乱来写着编的。
至于这部电影有多燃,真得自己去看看了,幸而当年吃了安利去刷了。
当年三刷了大圣归来,这个就不是为了剧情了,是因为画面,因为质感,里面妖魔精怪的形象也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搞笑起来也是可爱的,这部动画电影让我看到了国内动画的未来,主创们想表达的那种信念也完完整整的收到了。
惊艳于童自荣先生的配音,还有绝壁上古庙的大决斗,配乐也好特效也好,标记一下吧。
记得上次看国产动画,还是在1999年的7月31号去看宝莲灯呢吧,那时候是抱着一腔热血,满怀希望,走进了电影院,真的被前两分钟震撼到了呢,结果正片一出,呵呵了,毕竟是老一代人了,而且是老一代人的残羹冷炙的那几个人,常光希在他人生中的动画领域里最后的一次高潮,射程估计也会感动一下那时候还是处在八九岁的少年吧。
如果算是整个华语动画领域的话,抛开没多少人知道的《小倩》以外,上次在影院看的华语动画,应该是《风云决》,要是和大圣归来比的话,技术上,确实不在一个层次上,但是我对风云决有着特殊的爱,因为拍出了它本应该体现的东西。
好,废话不多说,来谈谈我们要说的《大圣归来》,正反两方面说说吧,我打了两份,是对那些无聊的水军,还有自干水的一种无聊的回击而已。
其实本来是不想去电影院去看此片的,但是因为网络上的水军和非水军的正片评价实在是过分多,身边又有很多人看,虽然也说了一些不好,但是总体评价还是非常高的,但因为有着多年对国产动画的失望惯性,让我去电影院掏腰包的可能性,还是很低的,但因为同时也看了此动画的一些场景草图和人物设计图,我真的是非常嫉妒的对自己说,真他妈牛逼,真他妈的好,好的,令我嫉妒。
外加我看到了配音阵容里有童自荣,我想他是促使我进电影院的最大因素了吧。
综合以上因素,加上有个同学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即使吐槽也不落伍”导致我刚刚去了电影院看了这无数人喊好的电影。
正面:影片一开始,除了横店这俩字让我小小的雷了一下并且脑子里立刻浮现出手撕鬼子的画面以外其他都还好,进入正片之后,真的吓到我了,真的,太他妈牛逼了!!
如果谁还说这段不好,我真的也是没话说了,好莱坞,也就是这种水平了吧,技术水平,即使谈不上最牛逼,也是最一线了吧,吓到了我,真的,吓到我了。
甚至不太相信有这么好。
之后标题过后,在进入到正片,确实有点像unreal4做的游戏的片头过场过度到正式游戏下的感觉,但依然不失望,依然觉得很好。
在前半个小时之前,真的给我很多的心灵震撼,我真的能感觉到,想拍一部跨时代的动画电影,真的在小的国家,是很难做出来的,虽然我们国家现在有着太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但是,作为一个导演或者影业公司,却依然有条件,能调动着我们国家的很多资源,不论是物质的,还是人力的。
我是不相信国人的,因为我相信大多数人能感受到,在这个国家,如果有人想认真做一件事,是有很多人阻止的,我相信很多人是深有体会的,一切都是妥协出来的产物,弄的半土不洋,在这电影的前半小时,我感觉,这片真的看不到任何妥协的因素,我真的觉得,在这个国家,想做好一件事,特别是在任何人都吐槽的动画电影领域,真的是得拼了老命,才行,其实,那么多科班出身的,难道他们能力不够吗,知识结构体系不行吗?
我觉得都不是,因为他们,都如同loser我一样,没有去拼了命的去做一件事,我感觉导演,好像是拼了命了,调动一切他所能调动的资源了,我嫉妒的,有些,服了。
但是,好景不长……——————————————————————————————————————————————我是令人作呕的分割线——————————————————————————————————————————————负面:可是都看了快一个小时了,除了在技术上的震撼,都搞不懂这片,到底要说什么啊?!!!
情节和逻辑上的漏洞,简直就是他妈的简直了!!!
我以前是非常迷恋技术的,但渐渐的明白,技术这东西,真的是更迭的很快,能让一部电影成为经典的因素,绝对不会是因为技术,魔方大厦,从技术的角度来讲,真的很差劲,但它依然成为了一部经典,哪咤闹海,成为了经典,也不是因为技术,好莱坞无数大片,在技术上都可以登峰造极,但因为剧本的根本缺失,让那些电影,依然沉浸了在垃圾堆里,没人想起。
这部电影,究竟是他妈的要说什么?
OK,你是借用了西游记里的人物,你想从新解构,可是,你解构了吗?
人物性格的没有,让人唏嘘,周星驰解构的西游记,为什么能成为经典?
我想不用说大家也能知道,从人变成猴,为什么要和一个和尚去取经,爱情,为什么会带来痛苦,都给了他独特的视角。
可是,大圣归来,有什么独特的视角吗?
我真是一丁丁点都没发现,OK,我来一点点的质疑和吐槽:✖️孙悟空的出现,为什么江流儿一碰那个手,孙悟空就被解救了?
有没有给答案,没有,完全就是一拍脑门子,就觉得那么拍了。
✖️猪八戒,哦不,天蓬元帅和孙悟空的关系,按照这个导演所从新建构的情节能知道,他是因为孙悟空的原因,才成了猪的,说白了,是仇敌,他俩就毫无契机和原因的走到一起 了,我靠,又是拍脑门子的情节吗?!
✖️孙悟空和猪八戒陪江流儿去送小孩,我靠?!
为什么啊!
一个猴妖刚从监狱里出来,就开始做好人好事,吃饱了撑着了?!
难道是因为江流儿帮了他?
那表述的也不清楚啊!
就像一个人讲故事一样,你丢了很多情节好不好,让人云里雾里!!
✖️假设孙悟空是因为有着江流儿的恩惠,才帮他送小孩去,可是天蓬猪呢?
他找谁惹谁了,跟自己的仇敌走一块去了,导演你讲故事的方式,也太烂点了吧。
✖️那条小白龙的出现是在是太匪夷所思了,ok,给有着西游记文化传统的中国观众看,还知道那是白龙马,可是白龙马这么出来一下,干鸡毛啊?!
纯纯的龙套一下,你既然让白龙马都龙套一下了,那沙和尚呢?
什么跟什么吗,我承认,那条白龙做的很好看,可好看有个蛋用,又不能为情节服务。
✖️汪峰那首歌的出现,实在是太突兀了,不是说请个歌星出来唱一首流行歌曲,就能产生好的效果的,导演牛逼,音乐制作者也牛逼,能相得益彰,使电影锦上添花,整不好,闹笑话,说到这,我突然想起了当年中央电视台还采访《小虎斑斑》这个动画电影的音乐制作者,那俩人各种装逼,各种解释,有人知道《小虎斑斑》吗?
呵呵!
好几段音乐,还有小山寨卧虎藏龙的意思,还弄几段中国的古曲,but完全无法为情节服务啊!
因为根本就没什么值得称道的情节吧!!
✖️关于片中的坏人,一是,我真的,即使是看的那么仔细,也真的,没记得电影中有提过那个坏人的名字,只记得他叫大王,而且派一堆小兵去抓小孩,也没说抓小孩的目的是干毛!!
从那俩变身的小兵身上得知,好像有个什么祭祀大典,但也没说祭祀个什么毛线!
那个坏人的形象,像极了《宝莲灯》动画里沉香他爸爸的变异版!
特别可笑的情节就是,那妖怪抓着江流的脖子说什么!
孙悟空!
你为什么总是三番五次的坏我的好事!
一!
是这孩子坏了你的好事!
和他妈孙悟空有个鸡巴毛关系!
还有,三番五次坏你的好事!
请问是哪三番,哪五次啊!!
什么乱七八糟的情节啊!!
还有,你那妖洞的洞府,防守也够差劲的,就是因为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荡了几个大秋千,就打的你溃不成军啊!
什么玩意啊!
狗屎!!
✖️最后孙悟空因为江流的死突然小宇宙爆发,我靠,你俩一路上发生什么了,就建立起了那么奇怪的友情?!
压根没表啊!
孙悟空你那样的失态,让我严重怀疑你是个pedophilia,这样也解释清楚了,你为啥一路为这个小屁孩服务!
✖️结束的时候,电影院的观众齐刷刷的喊,啊!
这就没了!?
是啊,结束的真是够生硬的!
别说用镜头讲故事,就是你用嘴讲故事!
这故事讲的都漏洞百出吧!
shit!
有很水军说什么看到结局什么什么眼泪就像自来水!
我靠!!
有没有问题啊!
这什么狗逼结局啊!
你就自来水!
我想你们应该去医院看看,是不是泪腺让人打断了!
✖️哎,一个国产动画片也得靠花钱买水军在网上做正面评价,当然,我相信有很多自干水,毕竟这动画从技术层面上,还是挺牛逼的,但是那些无脑水军,你评价的时候,能不能别暴露的一看就是个只是在刷分的水军啊!!
做水军也有点职业道德好不好!!
✖️有人说什么这部动画片就是中国动画的分水岭!
我操,能不能别动不动就中国动画,他只是众多导演中的一个,不能代表中国!!!
分水岭个大爷!
这剧本真的一看就不是那种科班出身的人写的,只不过是个很努力的技术文盲派,通过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争取到了一个能在院线上映的电影而已,我佩服这哥们的各种操作能力!
真心佩服!
可是他的没文化的根本,依然让我一个普通的观众,鄙视,毕竟,你是怎么上来的,和我没关系,我只是个消费者。
田晓鹏不是林超贤!
一个靠技术起家的导演,在文化修养上,注定无法能做出令人佩服的电影来,一个好的电影的诞生,不是靠个人的努力和奋斗就能实现的,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个文化修养水平息息相关的,在这片国土上,近几十年,我依然不会相信,能有打动人的动画出现,大圣归来的火爆,我想也是得益于垃圾保护月的功劳,毕竟我党保护流氓是有着多年的传统的,大圣归来,只不过是众多什么煎饼侠,小屎袋,栀子花开这样的大便电影中,一个有着巧克力味的大便罢了。
本来对动画片之类的是不怎么感兴趣,耐不住身边的人说这电影不错,网上吹的什么国产动画片总算雄起了,国产动画片总算摆脱了五毛特效BALABALA,于是忍不住好奇走进了电影院,想看看国产动画片是怎么雄起的 不得不说,特效做的确实还可以,美观又有冲击力,但是,也就只有特效可看了。
至于故事,逻辑硬伤太多,虽然看之前就知道这电影时间不长,但是,也没有想到故事居然是残缺的,影院的灯光亮起来的时候,我跟家属楞了一下:就这样就结束了?
小白龙的特效做的很威武,里面小白龙两次还是三次出现,开始看到小白龙的时候,还以为它是跟故事有关系的,可是知道最后电影结束,也没看明白,导演搞这么条龙出来是干什么用的,难道就是为了炫一下特技,给画面的精彩加点料?
猴子较以往影视剧里形象,多了一些人情味,这点很赞,但是,猴子不是一直被佛祖的禁制给压着的吗?
中间流儿撕掉了山上的那道符咒,还以为佛祖的禁止就此被解除了,可是并没有,猴子的力量还是被限制着。
而最后跟大BOSS,就是那条恶心的虫子斗的时候,禁止怎么又没了?
谁在什么时候帮他解除的?
还有终极BOSS,就是那条恶心的虫子,关于那条虫子最多的画面就是虫子的大嘴巴以及里面肉肉的舌头伸来伸去,虫子嘴巴跟舌头给了那么多特写镜头,好歹也喷点法力出来啊,结果就单单是嘴巴和舌头而已,真是浪费那么逼真的肉呼呼的舌头…… 特效是摆脱了五毛,可是,其他显然没有跟得上
【补在前面】这电影引起很多争议性的讨论,挺好,大家去影院观看并讨论其实已经很有意义。
我得为这篇破文说明几个问题,或者说在跟豆友来回讨论的时候思考比较多的几个点。
说【市场】的从三个角度来讲:1、许多人感动于导演为这部片子坚持了八年。
但是大部分人都能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坚持小半辈子,这句话让人感动的真正原因应该是:在市场不看好的情况下,面临赔死的风险导演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坚持了八年,没有完全妥协于市场。
所以问题来了,你一边感动于导演的不妥协和坚持,一边感叹市场害了你并劝小辈们屈服于市场(乃至一篇破评论都忍不下)——这内心得多纠结。
典型当婊子还想立牌坊并且对世人宣称生活不易。
仿佛世上有什么事情是容易的一样。
2、市场的局限谁都知道,电影从诞生到现在每一个导演都一定会在市场需要跟自己的艺术追求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这时候就会引申出一个底线的问题,“电影”的艺术底线在哪里,对市场妥协的底线在哪里?
3、评论跟市场在一个健康的状态下是如何发生关系并互相影响的的?
两者的独立性的界限在哪里?
这仨问题没有思考过就别来侃大山。
说【态度】的:1、影评,不是人评,所有抛开电影说别的的都是耍流氓。
2、豆瓣影评不必是专业影评,写下来的是我的偏好和风格,没有非得让你看。
你不喜欢这文章,就说文章垃圾;那我不喜欢你,我可不可以说你是垃圾?
(这句话抄袭自豆友)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垃圾,世界变成垃圾场。
配乐何勇《垃圾场》。
3、文风刻薄并不是态度刻薄。
很多人所谓的“态度”只是修辞上的情绪而已,没有看到真正的判断。
4、评论预设的对象首先是所评论之物,而不是观众。
所以不要把自己代入觉得伤害了你,生活这么累,管什么别人的态度。
5、说装逼的,并不觉得作者厉害的是脑子有病,谁特么想让你觉得厉害了。
有本事你也装逼,大家逼上见功夫。
爱聊聊,不聊滚才是正道。
【评分】豆瓣的评分并不是分值,它官方的解释是两颗星代表较差,三颗星代表还行,四颗星代表推荐。
所以两颗星除了我觉得它较差之外不代表别的什么。
看评论会发现一个问题,反对这篇文章的人,尤其是喷子们特别爱抱团,版聊。
自己思考过的人大部分都不会抱团,这个其实蛮有意思。
在大多数喜欢电影的人眼里,这部电影并不值得这么多的讨论,所以不回了。
正文很多偏颇的地方也不改了。
不过心情不好的时候会蹦出来骂一骂傻逼,那就不是评论的事儿了。
————————————————————正文很久前看到预告片室友劝我不要去看,预告片就这么烂就不要再去被虐了。
巧的是微信发我二十块红包,这样去看一场就18块就够了。
可事实证明这18块不如买肉吃。
坐下来,我们来谈谈国产动画的一些小问题。
【国产动画的希望】1.技术这几天铺天盖地的“纯净水”出现在所有能看到的社交媒体上,聚焦在一点:《大圣归来》技术过关,是国产动画的希望“国产动画的希望”这个提法三不五时会出现以下,似乎表明大家都很关注国产动画电影的现状,并且对现状很失望。
这句话的前缀总会加上一句“技术”,仿佛所有技术过关的动画都能成为国产动画的新希望。
《魁拔》的技术当然不过关,当年号称国产动画的希望被破灭了。
技术与动画之间关系密切,但这个技术是指3D技术吗?
近年来我们看到的优秀动画片来数一数,《海洋之歌》、《辉夜姬物语》、《起风了》、《无敌破坏王》、《疯狂原始人》、《冰雪奇缘》、《卑鄙的我》等等吧。
前面三部与3D无关,后面几部是3D大片,但如果把3D换成2D,他们还是不是不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呢,当然是。
这个问题换到国产动画上是一样的,3D效果拿掉,《魁拔》是不是一部优秀动画电影呢,勉强算。
《大圣归来》呢?
这时就会发现,原来《大圣归来》是一部视觉刺激的工业垃圾。
而且它的3D并不出色,只能是勉强达到标准水平。
这是第一个3D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3D效果应该怎样配合电影。
上面提到的最依赖效果的应该算《冰雪奇缘》,它的3D出现在所有场景的层次感上,并不只是纵深感;也出现在魔法上。
《大圣归来》的3D效果是轰炸式的,各种追逐打斗和魔法,而在场景上,它比较多的是纵深,很少有镜头来表现层次。
这种纵深感其实无需3D来呈现,电影的本质就是二维平面的三维效果。
这就展现出一个问题,导演的思维是把3D拿来拿来当噱头用的,并不是服务于电影来用的。
可以说整部电影是为了服务3D效果的。
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
换句话说,《小时代》如果全换成3D,3000D,它依然是部烂片。
2.希望那话说回来,国产动画的希望在哪里呢?
这可以写个论文了。
我毕业论文写的是《魁拔》,是理论批判型的文章,表达了很多对它的不满。
但平心而论,《魁拔》不失为一部较好的国产动画。
对它有很多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在。
我觉得起码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动画,一个是故事,一个是制作。
拿《魁拔》为例来讲故事,魁拔的故事非常宏大,非常复杂。
这是它引以为豪的,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败笔。
但当它做到第三部《海问香》的时候,它故事框架已经完全构建起来了,看起来已不费力,开始走向好的方向。
可惜没钱了,玩完了。
反观《大圣归来》,是毫无故事可言的,不顾一切的各种追逐打斗来体现3D。
这在下面【导演的恶趣味】里一定要骂一骂。
从制作的层面来讲,上面说了好多3D跟动画好不好关系不大。
好莱坞的动画当然需要场面和一个严谨俗套的故事。
而动画电影的另外一个世界当然要算日本。
我们来看《辉夜姬物语》。
《辉》故事也并不复杂,延续了日本动画一贯的风格,它的画风却是有意思的。
日本动画有它自己的传承,从手冢治虫到今天一直在延续,而《辉》向日本传统的浮世绘借鉴了许多,同时整部影片有种水墨感。
这是它的传统,也是它的特色。
一派清新。
但水墨这个东西不应该是中国的吗?
【本土传统】上世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凭借着水墨动画为中国动画打出了大好江山,在国际上水准也遥遥领先。
而后影响手冢治虫,才有了如今的日本动画。
固然,水墨可能不适合如今的时代,制作也费力气。
但是《辉夜姬物语》就是对国产动画赤裸裸的一巴掌。
它不用毛笔墨水就表现了了水墨的质感和精髓。
我们的动画导演们却还在模仿日本模仿好莱坞,对自己的动画传统视而不见。
水墨的意义是代表了我们的美学观念,代表了一种有别于西方的散点透视。
胡金铨在这方面做的努力也后继无人。
这本是一种很高级的审美,表现在电影上完全可以是另一种美学。
这难道不应该是最本土的希望所在吗?
抛去制作风格上的“本土”,我们本土文化里应该出现什么样的妖怪,什么样的动画形象呢?
答案尽在《大鱼·海棠》。
现在还不敢说它究竟是怎样一部动画。
但凭着它的十分钟的预告片,我们看到了建筑是用心画出来的“土楼”,机关是桥边的石狮子,妖怪是《山海经》里的怪鱼。
这些都是本土动画令人欣喜的元素。
这么有意思的事情为什么没有人拍呢?
为什么拍孙悟空就一定要日系,一定要迎合西方的想象呢?
当然,能被“迎合”所满足的想象也称不上有见地的想象。
有很多人谈《大圣归来》是本土动画的希望。
他们大概想表达的是国内能做出与国外一样的动画,而不是“本土”。
《大圣归来》里有多少元素是本土的呢?
怕是比《魁拔》还要少。
人物形象是木偶动画的元素,木偶的动作相对僵硬也不需要复杂多变的表情,这样既可以规避我们画师水平的低下也可以创造出一个“特色”,但很遗憾《大圣》的形象并不够特色。
孙悟空的红头发一定是买的七龙珠的假发;猪八戒耍武功是活脱脱的《功夫熊猫》;山神难道不是宠物小精灵里的大岩石嘛;山妖跟蹦蹦跳跳的土地爷像是从《百鬼夜行图》里走出来的;莫名其妙的那条闹场龙不是《千与千寻》的小白龙嘛;而最令我诧异的是【【【最后的大BOSS是无脸男】】】,而他人的造型与变身后的造型都是长大版的无脸男,还擅长用各种龟派气功。
我了个草!
看到《大圣归来》里的千寻代表队的出场让我莫名激动,不由得期待续集,童年的小画书终于重见天日,《孙悟空大战葫芦娃》,《孙悟空大战皮卡丘》、《孙悟空大战黑猫警长》都不再是梦。
按理说,这些东西大部分还是来源自我国,可是这些妖怪的形象设计却是日本人来做并且杀出一条市场的血路。
我们当然可以借鉴,但照抄就不要脸了。
前几年在人人不知道哪个美院的孩子画了一套《山海经妖怪集》还有《西游记妖怪集》,很棒。
所以说,不是么有人才,而是有钱的看不到人才。
对动画电影来说,世界观的构建尤其重要。
以《西游》为题材有个很完善的世界观,但同时也会对创新有一定牵制。
《大圣归来》显然是要创新的,但它的世界观却并不完整。
举个小例子,地理构建上这部片子漏洞百出。
长安城在哪里,大海在哪里,悬空寺在哪里,五指山在哪里,悬崖们都在哪里?
这些地方江流儿可以仅凭脚力不费多大功夫就走到,那么导演对于《大圣》的地理世界是怎样搭建的呢?
西天到底有多远呢?
这可以无伤大雅,也可以是致命伤,都可以规避。
但通过这一部作品还远远看不出这个系列的世界观。
【导演的恶趣味】导演对喜剧的理解是什么呢?
连棍棒都谈不上。
漫长的山妖小孩追逐赛里,二十年前成龙就亲身示范过的场景一一闪过,我都快看哭了,时光时光你慢点走。
这是典型的棍棒喜剧的套路。
在这部追逐赛里,不完全统计,江流儿背着小姑娘摔下了8次悬崖,撞碎了7块大石头,被扔来扔去了数十个回合,连皮都没有划破。
它们在山里走着走着就发现了猪八戒,于是开始了各种人物的花样挖鼻孔大赛,导演意犹未尽,在孙悟空挖猪八戒鼻孔的时候竟然把镜头放在了猪八戒的鼻子里,天了噜!
第一次见挖鼻孔挖高潮的导演也算开了眼。
这是细节上的恶趣味。
这些恶趣味是靠着“追逐”“惊险”“卖丑”来制造喜剧效果,这在美学上归到“滑稽”与“丑”上,我们无法说它是一种高级的喜剧形态。
人物呢,江流儿是少年版《大话西游》的唠叨唐僧;如果没有江流儿,孙悟空就只知道在森林里散步;猪八戒就只知道在森林里的破庙里cos弥勒佛吃果子;山妖就只能在山外的世界找到一个小女孩。
也就是所有的人物都没有目的性,行尸走肉一样打石头,打山妖,看大龙嬉水,打无脸男,跳悬崖。
江流儿要保护这个小女孩,在他的角度是合理的,在妖怪的角度或可斟酌,城里只剩下着一个小女孩了嘛,费劲巴舍的去追,不过这是小事儿。
孙悟空出来后想摆脱江流儿,并没有像传统的西游记那样有“报恩”的想法,也就是他跟江流儿上路是没有目的性的,这很多人说到过,场面上只有再加一两组江流儿始终会出现在他身边的镜头就可以了,这也带来节奏的小问题。
孙悟空摆脱不了他,只好上路。
这儿一般会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是在路上两人很欢乐,孙悟空不知不觉喜欢跟他在一起了;一是孙悟空有机会离开,他自己想了想却没有这样做。
这两种方法都要有一个必要场面,就是孙悟空发现离不开他。
这样才会产生人物关系的转折。
电影的处理是猴子听到江流儿要想佛祖求情受到震动,思路上挺好,但画面跟细节上是不够的。
对上级的“求情”也不应该是一个叛逆的猴子的痛点,这又涉及到人物性格的问题。
配乐也有意思,有各种各样的戏曲音乐。
【功夫八戒出场时一段鼓点快板的节奏,八戒跟着走台步。
】这个段落标出来是因为从没有这么傻的导演。
早在上世纪20年代,蒙太奇学派就提出过声音跟画面应该是相互配合的蒙太奇式的关系,而不是解释说明的关系。
田晓鹏不知道。
当戏曲音乐出场时,银幕上人物一定不是跟着节奏在舞台上转起来。
《少女哪吒》用的那么刻意了竟然还败给了《大圣》的蠢。
还有一组打斗过程中,好好地音乐跟着,孙悟空忽然翻了个跟斗,音乐就变成了京剧。
孙悟空要变身的时候,音乐变成了《大话西游》孙悟空出场的经典音乐《小刀会序曲》。
通观整部影片,配乐是分裂散乱的。
汪峰的配乐被人诟病很多,那一段画面很美,也是必要的过渡场面,歌词却太抢戏。
“恶趣味”如果广泛一点的话,还应该加上剧情。
江流儿父母被山妖弄死这一段落毫无意义,这段展现出的山妖不爱吃人,不爱抓人,就爱看江流儿。
白龙出场毫无意义,吓唬了一下孙悟空,吃了一个小山妖。
就灰走了。
猪八戒也没有意义,吃了好多果子,挨了几下打。
唯一一次出手没碰到人家就变成小乳猪惹。
江流儿师傅没有意义,师傅起初比江流儿啰嗦,后来我们才发现我们被骗了。
电影里到底什么是有意义的必要场面呢?
问倒我了。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导演的自我修养。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尤其是搞影视的人,要点碧莲是一件比长生不老都难的事情。
面对这么一个东拼西凑毫无剧情毫无人物毫无新意的,技术刚刚及格的作品,竟然有那么多“纯净水”号召大家去看。
可见,列宁同志把电影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宣传武器的论点是完全正确的。
在这部电影的影响下,就真有那么多人不要碧莲的号召大家买票去看。
回头该玩命玩命。
好了,我不吐槽了。
我真的是怀着满满的好心去看这部电影的。
奈何明月照沟渠。
向这部电影以及推荐这部电影的人致以我最诚挚的鄙视,并友尽。
PS:这篇写的最乱,竟然有这么多人看,豆瓣本来给匿了又放出来,也是醉。
里面有一些偏颇武断的地方,不过大差不差。
对我来说,这一百多年来所有的中外电影都是在同一坐标系中的。
不能因为他是国产,或者是什么刚果产,就对他放松要求。
现在都在讲跟国际接轨,评价体系应该首先一视同仁。
也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它跟其他优秀的电影相比差在哪里,好在哪里。
作为电影,我并不觉得它比《魁拔》好。
硬要说优点的话,也是有的。
江流儿跟孙悟空这对人物关系是最大的亮点,也搭建的蛮有意思,按照导演以后几集的思路来看江流儿还会经历一个叛逆期,那时候就可以用理论来解读了。
但在这部电影里,最大的缺点我上面也没写,是节奏的问题。
大多数人都感觉到了。
有很多人从剧作的角度来写它的节奏,有人用“金羊毛”来套,都写挺好。
大家怎么来理解“诚意”呢,细节上的尽善尽美是诚意,内容上的尽善尽美是诚意,有没有充满诚意的到处模仿这一说呢?
电影作品的诚意跟这个导演努力了十年二十年三个月有必然联系吗?
法斯宾德一年好几部电影,少年时代拍了十来年,谁没有诚意呢?
对了,说到龙,有点儿小悲哀。
很多人说千与千寻的龙本来也是抄袭中国的龙,说去看故宫的九龙壁。
跟九龙壁也没啥关系,我们国产的龙的形象从来没有像过九龙壁,也没有像过千寻的小白龙。
《大圣》也未必抄袭小白龙。
只是龙的形象设计应该是个很狭窄的面向,在设计的时候很难规避开既有的形象的影响,所以我们才说万氏兄弟的《大闹天宫》到现在依然优秀。
小白龙打出了自己的知名度,代表了一种设计风格,再类似这个风格的看着都能想到小白龙。
这就是日本电影文化的成功呗,能怪谁呢。
文化上成熟的晚只能陷入被动的境地,要么你另辟蹊径。
要么你赋予它一种完全不同的性格,让它丰满到足以抗衡其他的龙形象。
当然还是有出彩的地方,比如江流儿在旅店客房里说要天天向佛祖许愿解除大圣封印那段,以及大圣和江流儿反复互帮互救,最终江流儿还是被大蠕虫撞下山崖那段,都让我的真挚热泪为“love wins”长流不止;而我们的齐天大圣终于化悲愤为钥匙,解开封印、恢复战力,重披战甲,脚踏凌云,在耳洞里掏出金箍棒,将反派大boss虐成狗那段,实在可算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帅的画面,连做梦都会被帅醒那种,没有之一。
借鉴,不妥私信删
与孙悟空相关的故事已经很多了,但有的时候不管孙猴子的故事有多少就是看不腻。
大圣,是真的很厉害,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上大闹天宫,下大闹阴曹地府,在人们心里他是一个无所畏惧的人物,影片中人们如此传颂他,除了羡慕他那一身的本领,更是钦佩他的强大,在那个山妖随时都可能来袭击村子的时代,能有保护自己和自己所爱之人的能力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大圣的喜爱,可以说是一种自己能够如大圣般强大的希冀。
这部影片,在我看来改编的还算成功,可以说是江流儿和孙悟空相互成就的一个故事,人物是有层次变化的。
孙悟空,他作为齐天大圣,可说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他其实随着自己的本领的强大,几乎忘了自己的初衷,所做的就是自己高兴怎么来就怎么来。
江流儿前期调皮捣蛋,对参禅打坐什么的不以为意,可以说是无心向佛,但是和失去法力的孙悟空经历过一番事后,他成长了,他决心要好好念经,让佛祖能听到他的声音,也许这和孙悟空有关系,但是没有遇到孙悟空,也许他不会有这样的觉悟。
而江流儿也让孙悟空回到了最初的自己,有了责任心,有了保护他人的心,明白了一身本领对弱小的人群来说是多么重要。
相互成就,都得到成长。
最后孙悟空再次穿上锦服与妖怪大战的场景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大圣回来了,那是与以往不一样的大圣,那是一个有情感的大圣,那是为了保护他人而回来的大圣,那是回到初衷的大圣。
这段打斗场景的配乐也是相当的调动情绪,配乐有一种悲壮。
大圣归来了!
影片一开始就无时不刻在迫不及待的显示建模多么多么牛逼,水、汽难题的方案解决多么超前,尽管大量的长镜头运动场景还没能够成熟的表现出流畅性,材质、毛皮,远处场景的建模也不够好,我们依旧承认这就是中国动画的一个标杆水准吧。
但这些都不说明问题,真正让人能享受其中的,在于影片讲了个“成功了一半的类型片故事”,尽管只是成功了一半,在中国依然难能可贵。
这是一个从西游记中抽出了一小段内容进行解构的故事。
那选取出的这一段,经过解构之后,是如何重新构成一个故事的?
作为核心人物的齐天大圣,在本故事的开头处于一个遭受磨难的阶段,而这是一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开头只用了五分钟就迅速建立起了故事背景。
由于大圣本身就处于一个困境中,而又自带“人物缺陷”(法术被禁锢),同时这也隐性确立了这段故事真正的内在磨难(解开法术禁锢,找回昔日的勇气),所以这就成了一个关于英雄“复活”,顺带打打怪物的故事。
另外一个关键角色江流儿,代替了本来的唐僧角色(他的具体角色定位后面再分析),在这里面产生了两个作用,一是机缘巧合下放出了被困在洞中的大圣,二是充当了促进英雄成长的因子。
关于第二点,在故事高潮前,江流儿独自跑去救小女孩之后,出现了一个大圣落水的情节。
江流儿走后,大圣因无法解决问题带来的挫败感(同时这也是大圣对于自我认同的“伪失败”)而“悲伤郁闷”。
水的场景则成了大圣成长的胎盘,这是一场外我(江流儿念想中的大圣)和内我融合的过程。
这里开始,大圣走向了觉醒的第一步。
另一个事件,则是一个黎明前的黑暗——江流儿的死,直接促成大圣的觉醒。
到这里,大圣、江流儿以及观众的主体参与(对原故事文本的熟悉),构成了《大圣归来》的感情脉络,构成了简单、粗暴而有效的故事骨骼。
这里既然已经有了一个大圣带领观众“蜕变”的过程,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影片产生的情感共鸣还远达不到应有的程度?
首先,大圣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与观众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因此情感落脚点自然而然的落在了江流儿身上。
再看江流儿这个角色,开头用了少量篇幅描绘了他如何成为孤儿的过程,但是在接着的情节中,这点“设定”对他的作用就像蒸发了一样,除了跟着师傅到处化缘,他看起来并不像一个孤儿。
对他内在刻画的缺乏,显得他既不孤独,又勇敢坚强,一开始就是一个“成熟”的个体,在情节发展中也无法形成人物性格弧线。
仅仅是充当了一个作为唤醒大圣“成长”的索引(外我)、顺便卖卖萌的酱油角色。
而理想状态下,这应该是一个双成长的过程,观众在江流儿身上看到“蜕变”,而江流儿又带动大圣的“蜕变”,从而达到观众进入英雄的一种体验,达到更深层的情感共鸣。
依照一开始的角色设定,这是一个很容易达到的状态,不过编剧浪费了。
另一方面,影片设定了一个“妖怪横生,到处作恶”的世界,这就造成一种局面,所有的困难几乎都是自己找上门来,由于我们对这个故事本身很熟悉(即熟悉了“齐天大圣”这个符号所代表的“吸怪属性”),这也就不成问题。
问题就出在最后长达近半个小时的打斗场面。
下面就对这个结论进行一下推理:由于这是一个解构经典的故事,很多情节都不需要进行解释(如妖怪为何要来打齐天大圣,八戒为什么要跟过来,白龙为什么会莫名其妙的出现)。
但是这么一来,自从大圣出来之后,故事的发展虽然看起来都顺理成章,但是其实都是缺乏“内因”的,这些发展直接附上了观众的“意念”参与。
更要命的是,影片中间甚至用了四分钟左右的MV进行快速过渡。
大圣、江流儿、八戒的关系与内心变化(尽管微弱)被压缩成了四分钟的“无叙事时间”内。
在达到最终的情感洪水到来之前,就这么被一砖一瓦的偷工减料。
本可用来表现江流儿的“人物缺陷”,进行江流儿性格“成长”的地方,也没了。
这就导致了中间部分和“高潮”的前奏太短,最后的打斗(而不是“解决问题”)太长,尽管在打斗过程中,人物进一步的成长了,依旧无法摆脱大格局的失衡。
90分。1,画风和人设都是我喜欢的,除了山妖略单一。2,剧情稍显简单,但起承转有序,推进也中规中矩,如若那种悲怆感再浓厚一点就更好了。3,配乐点个赞,可惜没有那首《悟空》,汪峰倒是乱入了。4,这是一部致敬星爷的片,可见到大话、功夫、西游降魔等片的影子。5,卖萌逗乐,笑点频频。
除了脑袋圆圆脸蛋鼓鼓的小流和尚,全片萌点极少,故事也单薄无力,说是国产动画东山再起实在太过,冲个所谓诚意加一星。结尾的彩蛋给未来的礼物,煽情偏方。
2015.7.14 芜湖路万达 张建峰 配乐一塌糊涂,剧情一塌糊涂,害我花了100块去看,什么玩意啊
从制作精良程度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这还是一部失败的作品,尽管官方有很多水军在刷,但是还是要说说他的缺点。妖不是华夏之妖,日本和好莱坞的畸形产品;台词也全部是好莱坞腔;没有中国特色的西游记只是为了迎合他国的口味,中国人做出西化日化的作品远远不如别国的原汁原味。
周围熊孩子扎堆好吵
日式和美式拼凑起来的东西味道很古怪,故事其实只要稍微动脑也不至于那么烂,徒有一身拼凑起来的“美学”,却忘了动画片真正打动人的东西不应该只是这些。口碑营销太过了,有点恶心。
只能说还行,汪峰的歌什么鬼
猴子的配音好磁性,中国动画就是差钱
大闹天空那段美术太棒了!。片子以为狗血会是江流儿最后的血或者泪解开那个手铐,然而没有落入俗套…江流儿其实就是唐僧,电影是把原著一笔带过的几世,扩大改编。剧情短板依然还是国产动画的劣势。
2.3 最喜歡的就是基本上沒劇情沒什麼聯繫的那條帥白龍...整個片子音樂出現的節點非常莫名其妙..音樂類型也過多過雜,反而干擾了人物設定...尤其是汪峰那首歌...亂入的實在沒法忍....片子料堆得過多了...反而主線比較弱, 畫工雖然特別爭氣,但也還是太多「參考」了,說沒抄的站出來!!
除了猴子和大boss之外,其他角色的造型不是似曾相识就是乏善可陈。故事推进生硬桥段老套情节低幼,江流儿金手指开到外太空,反派智能低下,配乐胡加乱塞。直到变身之前,其实主角叫孙悟空还是黄飞鸿根本没分别。然而,在国产动画里看到“良心”两个字,观众不得不泪流满面。中国观众太不容易了啊
在技术上已经是一流的水准了,但故事上太薄弱了,摒弃了原著,完全是个杜撰的新故事,颇为失望,其实现在翻拍经典要的就是原汁原味,灰姑娘就是一个好例子,西游记里那么多经典的桥段不用,偏偏要讲个新故事,没有代入感啊,对了顺便说一句,里面很多笑料都有周星驰的风格,譬如石头砸脚,譬如唠叨的唐
烂到想哭。果然讨厌3D动画。
太一般了。 大圣ooc到爆。仍然是只能给小孩子看的低龄动画。
比我预想的还!要!好!看!画面够美打斗也够流畅,剧情不复杂,笑泪皆具,大圣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帅,再疼也不能给小屁孩知道、百折不挠重情重义的性格塑造太棒,出场音乐一响起我立马就跟着燃起来了!
略无聊啊。场面好看这种事,我是没在意过的。一直打打打,打的头疼,只能玩手机了。不过,好就好在,突然结束了!
三星半啊,还是值得在国产保护月花钱一看的。相信国产动画会越来越好的。孙悟空的造型很符合心目中的齐天大圣。场景设计秦腔彩蛋都蛮好的。剧情略弱,反派大boss最后造型太恶心,山妖妹子太成人化。最重要的是!汪峰声音奇大的插曲响起来的时候感觉全毁了。唉。
剧情人物太单薄
故事硬伤多,拖沓,煽情。美术还不错。
国产精品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