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Ocean Flame,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主演:廖凡,莫小奇,任达华,林雪,海一天,赵会南,周楚濋,许绍雄,郑丹瑞,罗子溢,鲍起静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粤语年份:2008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剧照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剧照 NO.1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剧照 NO.2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剧照 NO.3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剧照 NO.4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剧照 NO.5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剧照 NO.6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剧照 NO.13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剧照 NO.14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剧照 NO.15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剧照 NO.16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剧照 NO.17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剧照 NO.18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剧照 NO.19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剧照 NO.20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剧情介绍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剧根据王朔的同名小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改编。 香港,是一座充满罪恶的城市。王耀(廖凡 饰) 就是其中的一个无耻的皮条客,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假装成被带绿帽子的丈夫敲诈勒索和老婆偷情的男人。有一天什么都不在乎的王耀遇到了纯情少女丽川(莫小奇 饰) 。王耀原本以为, 丽川就像其它无知的女孩一样,可以任由他的摆布,但是丽川的倔强远远超乎他的想象,并深深吸引了他。两个人相爱了,却经常互相折磨中,并渐渐越走越远。终于在一次警方的围剿行动中,王耀不幸被捕,而丽川穿着洁白的婚纱在浴缸中割腕自杀了。服刑八年后,王耀走出监狱的大门,持枪闯入丽川母亲(鲍起静 饰) 的住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的双面童年灵媒缉凶第一季纪录进行时第一季矶部矶兵卫物语~浮世多辛苦~一个烂赌的传说天堂90分钟封魔纪之土行孙传碧波仙子王牌总裁霸王花西出玉门奇门遁甲使女的故事第六季忘记你,记得爱情特殊角色UFO计划野兽天堂我们的故事之沉默的年代2被她的名字所困扰脱泳而出OnCall36小时2十大奇冤猎杀禁区宝莲灯房子永不满足第二季最后的格格宝贝当家她很漂亮太空堡垒卡拉狄加前传:卡布里卡私人会所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长篇影评

 1 ) 它不是纯爱片儿,我才是纯情范儿

计划用二十分钟写完这个影评,然后奔去赶飞机。

时间应该是不够。

但,试试看吧。

上次同样的情形是05-06年冬天,我在三鹰,匆忙写完《如果爱》的观后感。

写这个,是因为周围的很多朋友对它都是负面的评价。

而我很不合时宜的说了自己喜欢。

为了表明自己不是受虐狂或内心阴暗(虽然开玩笑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因此觉得有必要写一个自陈贴。

豆瓣上的负面评论,分两类。

一类是觉得对王朔的小说把握不到位,篡改太大不能反映其原貌。

一类是觉得电影本身暴力三级无聊加装逼。

我没看过王朔的原作。

但是看评论的时候,有人说王朔描写女主公割腕自杀时“鲜血铺了整整一地,伤口向外翻着,好象婴儿的嘴唇”这个意向太生猛了,决定有空的话去把书拿来看看。

我猜这篇小说是关于纯爱的吧?

年轻时候,还是很为这种类型的爱情感动:外表不羁浪荡的男子,却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内心。

(这个联想可能不对。

我只是反省自己心路历程,跟王朔无关)这满足了女生多么美妙的关于爱人的幻想:他是危险的,有趣的,但骨子里却是痴情的,可依靠的。

但现实里甚至不用在生活里兜兜转转,看惯分离,就很快了解这其实是多么大的一个骗局。

大部分的浪子从内到外都是浪子。

善良的小绵羊披着狼的外衣,也许不是没有,但是概率近乎零。

因此我很庆幸这个电影没有落入这样的一个窠臼。

它不是纯爱片。

男女主人公之间有吸引,有喜欢,但是爱不是他们的起点,也不是终点。

现世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如此。

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它:从这部片子中,可以看到多少太多失败的爱情的共同处啊。

王耀对于丽川是真爱吗?

我只能说丽川对他而言是特别的。

但大概也只是一只猫见到另一只老鼠的特别。

戏弄,征服和调教的成分更多吧。

而丽川呢?

在她单纯而美好的年纪,碰到了这么一个危险,勇武(-_=),新鲜的男人。

该让她多么新奇和兴奋呢?

在悬崖上的那一幕,别人不看好,我倒觉得,这是为什么王耀和丽川能在一起的原因。

丽川的体内,就流淌着这样疯狂的血液。

她从痴迷到失望,到痛恨,到绝望;但是就是不能放手。

而他也不能放手。

他试过放手。

让他走,去陪另一个大哥;或者让她和自己的兄弟结婚。

但是还是会喜欢她,伤害她。

自私吧?

所以我看去,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有普遍意义的,失败的爱情的故事。

这种爱情的失败,环顾四周,放眼望去,不计其数,满目悲凉。

这才是我为什么喜欢这部片子的原因。

你也许不会爱一场就死去,或者和男友血淋淋的厮杀。

但是爱情里的玩弄,犹豫,不舍,坚持,爱别人和搞不清自己的纠结;受了伤害的恨,自我伤害的痛。

都是一样的呵。

一段失败的爱情,所要经历的这些历程,难道不是都一样的吗。

你说,因为故意的逗弄,让一个人心痛三年,和让一个人自杀,到底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么?

在别人眼里可能前者是怜悯,在我看来是一样的呵。

其实我才是纯情范儿对吧。

最后上次说到李米的猜想。

我觉得这部片子比李米所挖掘出来的人性更深。

李米那种爱情,夸张和幻想了善的爱情;这多少见啊。

这里的爱恨纠缠,夸张了脆弱和阴暗的感情,这多常见啊。

我就是这个意思。

:)

 2 ) 一个人的狂奔

事实上真不知该如何评述这部片子。

不过猜得到按照60后奋斗兄弟混不吝的性子他绝对谁都不尿,在广东这叫鸟(DIAO)。

    也始终没法喜欢廖凡的狠劲,上部戏里他用枪顶着太阳穴搂自个,这部片子变成用拳头强奸爱情,搁八十年代的北京我信,搁现在的香港且掺进林雪的黑社会立马就成了笑柄。

暴力能复制时代背景不能颠覆,否则就是无根之萍。

很不幸这部片子恰恰印证了导演评价杜琪峰电影时说的话:暴力流于表面。

无法阐释王朔躁动混乱的青春,只剩下孤独吃力的影像,变成了摄影师的个人狂欢,色彩鲜艳。

    我也同样不喜欢夏刚的早期版本,一副妄图招安不良青春的装蛋样,节奏迟缓,只有海水没有火焰。

    这证明一个人的野心有时候只能在一条熟悉的道上高歌狂奔,比如作为编剧时的刘奋斗,比如《爱情麻辣烫》,比如《洗澡》,比如我异常喜欢的《美丽新世界》。

姜武和陶虹显然更适合仰望城市的天空,雨水混着笑容,梦想掺着疼痛。

而王朔的气场,只有米家山拿捏到了分寸,甚至不是倔强偏执的姜文。

    不过我依然等待在电影的EXIT,等待光头刘奋斗下一次的淋漓宣泄,就因为他坚持的力量,象一把刀子挑着一块红布。

    P.S:嘿嘿,希望导演不要再拿编剧同行王耀和郑重还有丽川三同志开电影的玩笑,虽然大家都卓而不群、葵花向阳,时代的先锋。

 3 ) 一半是装逼,一半是傻逼。

大叔说,看电影,再烂的电影也要写影评,实在不知道写什么,就写一句话影评都行。

那么,看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我立刻想到的一句话就是:一半是装逼,一半是傻逼。

廖凡同学,他在演这部戏的时候,就好像大脑被驴给踢过。

表情异常狰狞,语速非常慢,台词的咬字重音都特别奇怪。

我久久久久不能适应。

从他进入咖啡厅,坐下来说了那句经典台词“一杯咖啡”,的那一刻起,我一直就让他的戏给雷到最后。

我操,这走的什么套路,怎么突然由香港黑帮片变成学生DV作业了?

廖凡演了那么多年戏,怎么突然就不会说话了?

说情节。

王耀,这个明显从北京胡同出来的小混混连同捣饬的比他帅很多的发小,还有一窝北京胡同的姑娘们,不知道怎么就混到香港黑社会去从事性敲诈行当了。

这一点导演没交代,我们也就只能将就着看。

这小子到了香港以后,还特潮流地弄得特别硬朗颓废的造型,到处以特别装逼的架势说话,结果在咖啡厅被道上混的一胖子给海K了一顿。

被K完了他还特别不要脸地躺人家地上不起来,完了还约人家咖啡厅小姑娘去海边,去到海边就强吻人家,吻完就跟人家说:说你爱我,假的也行。

这才不过影片刚刚开始,我脑袋就看的嗡嗡的,就差没起鸡皮疙瘩了。

不过话说回来,王耀装逼也就算了,偏偏装逼犯遇到一个特傻逼的主儿,内女的自打跟他一起去海边做了次爱以后就一直跟着他。

说实话,除了跟他上过床,我实在看不出来她对王耀到底有什么理由可不离不弃的。

就算上过床,感情也没深到那种程度吧?

丫太他妈脑子有病了,被骂,被抽,被打,被利用,被欺骗,被背叛,被遗弃。。。

总之她就是把所有特别贱的事都经历一遍了,这也就算了,问题是观众一点没看出来王耀有哪怕一点爱着她的表现,或者有什么隐忍的理由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她却还一次一次死赖着不走,这不是脑子有病是什么?

(我知道她也没办法,导演不让她走,还让她一遍一遍地被羞辱。。。

)这样毫无逻辑,情感建立都无法合理,怎么可能表现得出来他们之间一直维系下来的是对对方无比深沉的感情。

还有达尔文那一段台词,我就不明白了,难道非得运用跟故事情节没有一点联系的扯淡台词,才能表现人物天马行空放荡不羁的性格么?

或者只有这样,才能说明这是一部寓意深刻充满个人主义和意识流地伟大著作么?

片中那些暴力和色情的镜头,简直都称不上是暴力和色情,离真正的暴力和色情实在相差的太远了。。。

内血浆的颜色怎么调的,都快和番茄酱有一拼了,还有莫名其妙的一遍一遍表现做爱和裸露的镜头,根本都是多余的,内露点的女生简直露的太没劲了,因为这根本都称不上是为艺术献身,充其量只是能为自己短暂的出镜抢抢镜头。。。

其他各种情节,我简直,都不稀的说了。

在这部电影里,我从头到尾都没看出来,王耀到底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而在最后,女主角嫁给他的发小郑重的时候,我更一点没觉得那是爱的绝望,我到觉得她嫁郑重就对了,郑重多好一小伙子,比王耀强多了。

王耀那根本就是一四六不懂的真禽兽。。。

当然,我也没太看出来郑重什么时候爱上丽川,并且已经爱到什么程度了。

要么是这些人掩饰的太他妈好了,要么就是导演给忘了。

最后。。。

当丽川按王耀当初说的,安静的放了一浴缸水,安静地割腕去死了。

当王耀从监狱里放出来以后知道她死了,竟然也戴着面具去海边徇情了。。。

我突然觉得,从头到尾看下来,本来,我也许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我也努力去往那上面靠,可是到最后,为什么呈现出来的,就是王耀一直很装逼,丽川一直很傻逼呢。

王朔的小说我看过,因为看的早,基本上不是把很多故事混淆在一起,就是根本忘光了。

但是我敢保证,王老师就是再操蛋,也绝对不会让谁无缘无故爱得死去活来的。

这根本不成立么。

我不敢说王朔老师的作品被糟蹋了,但是我必须要说,在这部电影里,廖凡是真被糟蹋毁了。

 4 ) 我爱海水,也爱火焰

先说个戏外的故事:1999年,19岁的她刚考上Macquarie读经济金融双学位,却因为华裔小姐选举一路来到香港,在决赛时遇见同样年纪在Wellesley念国际政治的她。

后来的故事是父母缘薄的Wellesley小姐自己做主辍学留在香港,签给了TVB;而家教甚严的Macquarie小姐被爸爸强势带回澳洲直至读完双硕士。

13年后的某一天,我一时感慨在微博上发了当时的旧照,@了她们俩,然后被其中一个转发…… Wellesley小姐叫叶璇;Macquarie小姐叫莫小棋——也就是本片女主角。

这话扯得有点远了,真的只是感慨,就好比你会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很小很小,而一切仿佛都是out of order. 看的是完整版,毫无压力,觉得除了男主角猥琐了点,其实挺美的,却因为美而更心酸。

不是裸露或激情戏的问题,其实很多拍过限制级或艺术片的女星都很可爱,如舒淇,邱淑贞,以及郝蕾。

而国外的众多殿堂级女演员,如Emmanuelle Beart都把怀孕时的裸照登在顶级杂志封面,让全世界人看。

唯一不同的是,是载体,是环境。

在李安的电影里脱衣服和在刘奋斗的电影里脱衣服,是不一样的。

我毫无为导演划分等级的意思,只是,这毕竟是在分集制度和观影观念非常落后的国内,何况,这才刚开始。

甫出道便宽衣解带,那往后怎么办?

观众要看更精彩的,难道扒皮不成?

另外的问题是,走另一条路不好吗?

就好比叶璇——她不是我喜欢却绝对是我最佩服的女演员,没有之一,兼具智慧与胆色,不让须眉,虽然很多人质疑她不好看,但我爸觉得她很美(我觉得还可以)。

虽然我不认为念书是内涵的充分条件,但绝对是有影响的,何况更有美貌。

最后最严重的问题来了,脱了,却没红。

原谅我这样质疑动机,我无法天真的以为艺术是她的理想,因为哪怕是为了虚荣,也无妨,无阻我对她的喜欢。

前段时间看王全安被关小黑屋的《团圆》,那时候的Macquarie小姐是真漂亮,然而最好的那段日子,她是在默默无闻中度过。

人生无常无奈,大抵是这么个意思吧。

舒淇得影后时说:要把脱掉的衣服穿回来,我真不喜欢,因这说明她视那段经历为污点,却没想过,其实确有人正是因为那种坦荡勇敢的美爱上她的,否则之后除了半部《洪兴十三妹》和一部《最好的时光》,她又有什么。

Macquarie小姐在说到这部电影时,主持人问她,拍有些戏时会不会清场。

她没心没肺地回答:不用,这样扭捏反而让人反感,别人会想不就是那么点东西吗,谁要看……靠(这个字是我说的)!

看着她展翅欲飞,自然盼望她扶摇直上。

如果哪一天,她能成功,应该是比舒淇更精彩且耐人寻味的一部励志剧吧,因为舒淇,毕竟是更通俗简单的产物。

当事人转发我微博时最后写了这样一句话:一切都很美…… 我希望这是她的真心话。

 5 ) 爱是。

当血水浸染一池清水,终于明白何为“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用爱去炙热你的冰冷。

我死去,只是想知道,你是否爱我。

除了结尾,我甚至觉得这部影片有些过于零碎。

人物内心断断续续,观众刚要进入角色内心,便被下一个场景间离开来。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导演有意为之,只是这种有意为之,对于这部极具个人内心色彩的影片来说,一定程度会削弱代入感。

因此,会有人觉得不太理解男主和女主的选择。

但是当结尾男主的枪声响起,音乐响起,久违的哭了。

他是爱她的。

每个人对于爱的定义是不同的,陪伴是爱,责任是爱,包容是爱,理解是爱,给予是爱,占有是爱...我们不能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定义他人爱的纯粹,只求自己能够遇到一个和自己爱的价值观相同的人。

否则,你用你爱的方式,我却在另一赛道。

彼此都认为自己的是“爱”,却固步自封在自己“爱”的自洽里,满怀委屈。

从这个角度来说,男女主角又似乎是幸运的。

他们遇到了“爱”的世界里同频的人。

有一个人陪着你沿着心里那个孤独的圆孤注一掷的跑啊跑,把其他人甩在身后,两个人狂欢,又累到死去。

一个人在追着说,我爱着你呀!

另一人在不断地推开她,我才没有爱你,我的世界本该只有我,你快走开,你快走开!

他不能输,他不能动情。

他不相信感情,不相信一切。

他害怕无常带来的失落,于是把自己封闭起来,用各种人性中的丑陋去印证自己曾被伤害的合理性。

如果他爱上了她,那么他将再一次揭开曾经的伤疤,他没有勇气去面对,所以,也没有勇气去爱。

只是,她的爱又是那样炽热,却如火焰般燃烧后骤然消失殆尽。

他终于勇敢的揭开了曾经的伤疤,却获得了一次更深的伤痛。

他已无力面对一切,只能用同样“无常”的方式结束这一切。

从视听语言上来说,如何能够让整部影片的代入感更强呢?

整体来开,故事偏向于客观讲述,而不是个人的内心呈现。

特写镜头较少,光影较为单一。

男主独处戏份较少,内心描述不够。

男主前后反差的细节再明显些会更好。

想去看看原著了,看看是否会有不一样。

 6 ) 北京马夫以及刘奋斗的第二部电影

尽管现在传播手段发达,但是至今没有见过刘奋斗的尊容,很难想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喜欢非常宣泄的手段把一些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发挥到极致。

不过在老苗的博客上看到曾经在咖啡馆里面站着写字的刘奋斗,显然他把自己梦想成海明威了,不过一个男人喜欢海明威,肯定要比喜欢其他的作家或者什么散文作家,更容易让我产生好感。

后来在王朔的07年疯狂造市推新书的活动中,听到了他力赞刘奋斗的《绿帽子》以及娄烨的《颐和园》,估计后来不少慕名前往的多半是看了他的广告。

实际上王朔应该去做影评人或者书评家,因为他的品味和眼光,的确可以影响一代人,只是老王同志无利不起早,显然是不可以做一个令人向往的评论家的。

《绿帽子》拍得很好,故事说的清楚,表现的更为真实,只是中国盗版事业的发达,把以前电影学院的学生才会有的待遇给下放到付的骑七八块钱的文艺青年们了,门槛降低了,大片也就看多了,所以张口都是大腕导演,让这些有心拍片无力上映的导演步履维艰。

第一部《绿帽子》显然是不可以公映的,你居然让刑警队长婚变且阳痿叫鸡,这些显然不可以通过审查的情节处理,说明本片根本就没有打算在国内放映。

所以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刘奋斗的第二部电影《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干脆就直接放在香港,更加没有想过国内的任何利益市场,除非刘奋斗自己做盗版碟,否则中国大陆的电影市场估计是看不到一毛钱的电影票房。

由于自己经常在香港遇到来自北京的朋友,看完整个的《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就非常疑惑:难道现在香港也有来自北京的马夫吗?

在东京很多人都见过来自上海或者来自北京的马夫(广东俗称“鸡头”,此种称谓甚至在公安局的播报新闻中,也就是妓女的经纪人,中国旧称为老鸨,只是老鸨有固定的经营场所,马夫则是在香港的茶餐厅里面,带着手下的妓女来做生意)。

在香港多见操着京腔的高干子弟以及部委的领导,但是像廖凡这样的北京马夫,还是不多见的。

这种语言配音的细节,很容易让联想到类似《省港旗兵》这样的动作片,因为大陆在香港的新移民,总是一个话题,如果要是来自大陆的黑社会存在的话,他们在香港与当地黑社会的相处显然要比一个马夫与妓女的故事更加好看。

这一次北京马夫带领一群北姑在香港打拼的故事,显然又一次证明了老王的作品是经典的,是可以再次卖给新锐导演作为他们成名的一个考试。

犹如姜文用《阳光灿烂的日子》来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一样,王朔的作品,可以作为中国城市电影的入门级考试剧本,来安排新锐导演一跃龙门。

可惜,这一次刘奋斗需要重新一跃,因为除了暴力之外,他没有把王朔原著里面的小心翼翼和浑浑噩噩给展现出来,就是说一个浑不吝的小流氓的细心和自我欣赏的那种聪明劲儿给拿出来,这里面的男主角更像一个体工队的运动员,除了像个北京大爷以外就是有训练有素的肌肉,除此更像一个自由行的北京游客:时髦,不逊,喜欢招事,又喜欢扛大个儿。

谈谈女主角吧,莫小奇身上日本女演员的感觉多过一个香港吧女的成分,显然除了痛哭流涕之外,真是看不出她为什么会喜欢王耀这样一个北京马夫。

如果莫小奇去饰演一个富翁出墙的红杏倒是实至名归,但是作为一个香港酒吧的吧女,她离文艺太远了。

想想王朔是十分有远见,因为他在1986年就把女大学生卖淫的事情给作为小说的题材呈现出来,估计那个时候他已经想像到20年之后她们会从卖淫这样的散装零售过渡到二奶这样大客户定点销售的高级境界。

现在唯一还打着女大学生旗号的也就是我最近在久光百货门口,以与学校老师走丢为借口而乞讨面包的女大学生,真是越卖越便宜了。

王朔的这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已经被改编过三次了,最烂的是第一次,名字好像叫做《天使与魔鬼》,记得好像是珠江电影厂的作品,估计局限于当时的政策管制,几乎是一个当年李谷一《乡恋》MTV加上计划生育电影《甜蜜事业》的合成。

之后就是夏钢导演的第二次,这一次倒是很忠于原著,不过人们始终对于小说里面的情节无法真实还原而耿耿于怀。

刘奋斗的第三次改编,可以说是一个好的尝试,尽管很失败,但是作为严重自恋的刘奋斗来讲,在片头看到“刘奋斗的第二部电影”,会让所有的观众明白,电影事业是需要刘奋斗这样的人去奋斗的,值得喝彩,希望再见新作!

 7 ) 与爱情有关,与执著有关。

看这部片子之前,我被朋友郑重告诫,里面有很多sex,我看电影不多,带颜色的根本没有几部,从小妈妈就是我严格的广电局。

  但是看后,我不觉得这是情色片,相反性却是必须包含的一部分,当语言,纸笔不能够倾诉时,身体是我们最后防御和进攻,身体的交流是我们最纯粹,最坦白的交流,甚至包括他们在做爱时的挣扎,缠绵,疼痛和不舍,实在是倾诉了,包含了太多值得回味的东西。

  当一个生活里不会容纳爱情的人遇到了一段执著的像火焰,纯洁的像海水的爱情,他第一个选择是逃避,而逃避却分为许多种,皮条客遇到了丽川,他最自然的方式就是他的社交方式,用最下流的,最粗鄙的方式去蹂躏她,让她走,让她心伤透。

  她越是纯,她越是受伤,她越是信任,她越是难堪。

  丽川在嫖客房间内惊慌失措,但是他却坐在外面稳如磐石,丽川被扒了个精光,被他抱走时还关切地问: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这么晚才来?

尽管那时,她已经虚弱的站也站不住了。

  这样的爱,显然不符合我们的世俗标准,但是我还是能感到强烈的爱情存在,近乎神经质的追求,放弃所有尊严的乞求是爱情;用尽力气的逃避,谩骂和暴力,试图来否认和践踏爱情,却被另一个男人的出现而露了马脚,他是爱她的,只是她死后才知道。

     当我们依然青春,依然会因为空气的湿润而皮肤润滑,因为夏夜的到来而心跳加速,我们应该放开自己烈火一样的青春去做一些看似疯狂却执著的事情,因为任何一件执著的事情,都会让我们强烈的感到自己生命的力度,深度,韧度。

王朔看似一个痞气十足的北京混不吝,但从他的作品里却总能感到他是一个最呆的人,他的呆就在那点对尚未泯灭的理想主义的追求上,那么纯真那么美,在嬉笑怒骂之下有这么一点坚硬和闪亮,如果不在平时日把它收好了,锋芒毕露会两败俱伤。

     我喜欢这部电影,因为与爱情有关,与执著有关。

 8 ) 一场致命的虐恋游戏

08年和09年的交界线,没有倒数,没有许愿,我在看一场关于虐恋的电影。

有人问我什么叫虐恋,我说,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对方对自己的爱,对TA进行精神或肉体的虐待。

那什么是爱?

我说就是两性之间荷尔蒙的吸引。

这种丝毫不浪漫的解释,绝对与“爱”所产生的各种良性或恶性的副作用不冲突。

虐恋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词,于是主流大片不会玩这种题材。

于是主流人群看了此类文艺作品之后,从嘴里吐出“无聊”、“下流”之类的评价,对文艺青年们来说,反而是一种审美的鼓舞,他们就是小众,就是让主流无法感受他们特有感受。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改编自王朔的小说。

我不读小说,只看电影,无视小说的深刻,无视改编的颠覆。

引用标题党员瑞大光·梅兹梅里克对该电影的的评语就是“一个很欠操,一个很耐操”,这句话虽然粗陋,未尝不是对电影精辟的解读,也是对“虐恋”一词的一种诠释。

虐恋,虐恋,王朔果然是个牛人,所有有关虐恋的元素被毫不留情地放进了电影里,碎玻璃,互相刮耳光,做爱,分离,报复,妒忌,杀害,出卖肉体,欺诈,自杀……鲜血淋漓。

我不希望自己的生活鲜血淋漓,但感情多让我们的心鲜血淋漓。

或者此刻,你不得不回首自己的感情,是不是莫名其妙地角力,莫名其妙的妒忌,莫名其妙的明知故犯,莫名其妙的伤害和被伤害,莫名其妙的,陷入各种程度的虐恋当中,即使没有察觉。

你还可以对“虐恋”这个词鄙夷轻视?

看这部片的时候不停想起韩国金基德的《坏小子》,我确信导演刘奋斗一定受了金基德的影响。

男主角一样的外强中干,动起手来够狠辣。

既然有了爱情,为什么要任由它平淡无奇。

电影中,王耀和丽川陷入虐恋当中,矛盾不断升级。

之所以恨,是因为爱,之所以狠,也是因为爱,之所以无法停下来,是因为想知道,你,爱不爱我。

王耀说,“你去死,你去死了我就告诉你!

”总要爱到极致,恨到入骨,或许,才对得起爱情之名。

“说你爱我,假的也行。

”王耀说。

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他爱着她,他也爱她,只是他们两人,永远也无法求证了。

--看完这部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当时很触动,一直想写些什么,但是久久无法提笔。

等到今天,却又不知胡言乱语些什么了。

我们这代人,慢慢远离为爱情去死的年龄。

-

 9 ) 终于找到一个方式分出了胜负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老是在人性善恶之间纠缠。

从《魔鬼代言人》到《迷雾》再到这本王朔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其实说的都是一件事。

这个片名——“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差不多一个意思(当然是我自己的理解),说的也是人性的两面。

王朔的原著我没看过,电影居然是任达华投资拍的,所以里面老多香港人了,故事背景也变成了靠近香港的南方某城,王朔纯正的京味变成了任达华山寨的港味。

由于主演廖凡还是一口京片子,给人诟病不少。

但我觉得这种大杂烩也没啥不好,反正这个故事是可以发生在任何国家、任何城市的。

故事情节基本上可以寥寥数语说清楚:一个清纯女大学生爱上一个玩仙人跳的流氓,一心指望爱情可以拯救堕落的灵魂(所有受言情小说毒害的小女生的一厢情愿),当然没成功,反而被流氓给弄得堕落了——成了仙人跳里面的饵。

最后是一个大悲剧收场。

如果这个故事纯粹是犯罪故事,坏人坏得彻底,诱骗无知少女成瘾,里面没一点真情,那看上去倒也轻松、看完也忘得愉快。

但偏偏又不是,不全是。

流氓有自己的生存哲学,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好勇斗狠、快意恩仇、嘲笑秩序、肆意妄为,自有其率性可爱之处。

至少他“真”——我一向认为伪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恶。

流氓的存在,是正常社会规则外的一个嘲讽,生活方式的另外一种可能(虽然是违法的)。

一个年轻单纯的小女生,有点小叛逆,从小想必也是拘束压抑惯了,一有机会看外面就恨不得探出整个身子看究竟,连个掩体都不考虑。

年轻就是大胆啊,竟然和满头鲜血的流氓交往上了。

开始无非是好奇,竟然极度被吸引。

开始以为还可以自控(明显是不知道爱情这潭水有多深),谁知道一步步走下去直至没顶。

小女生固执地认为爱可以改变一切,为此做了种种傻事,付出了根本承受不起的代价。

她也把自己身心都揉成了千丝万缕的破布条,直到给人当抹布都嫌弃。

但她还是失心疯一样的坚持。

她误以为只要向这个世界不断表明态度,就总有一天可以得到应得的回报。

但这不过是小孩子嘟囔着要糖吃罢了,稍有头脑的成年人都不会当真,何况她试图改变的是一个享受黑暗、热爱破坏、怀疑爱情、毫无安全感的流氓。

这简直是一场飞蛾扑火般的尝试。

面对如此纯真炽烈的爱情,流氓不是不触动,但他更习惯于轻佻无压力不用负责的两性关系——对他来说,她太好了,太当真了,太投入了。

他一旦接受,就意味着他所有的人生、人生观都要发生颠覆。

他自得其乐,当然不想改变什么。

于是他畏惧、逃避。

更有甚者,为了熄灭小女生丧失理智的爱情、说服她看破红尘,他故意在她的痛苦上加重痛苦、在她的屈辱上增加屈辱。

他遭到如此顽强的抵抗,所以要加倍去镇压。

这个镇压和反镇压、伤害和被伤害、报复和被报复的过程被诠释得非常非常惨烈和残酷——两个人为此都体无完肤、遍体鳞伤。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也饱受折磨,有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觉得这两个人,一个是虐待狂,一个是受虐狂,两人之间纯粹是虐恋,是“他人即地狱”的现身说法。

还有人不少人说,这种五毒俱全的小流氓有什么好?

值得豁出命去爱吗?

这个人大概也忘掉自己谈恋爱的状况了——那时候人的智力都和婴儿差不多,也等于是猪油蒙了心。

所以爱上怎样人这个事情是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

至于为什么女孩子被如此侮辱、损害、践踏而不肯悬崖勒马、死心离开、留一个全尸?

很多人都觉得不可理喻,我又十分理解——不甘心。

因为真心和感情付出已经太多了,收不回来了。

就像银行借钱给个骗子,已经欠了几个亿了,明明知道拿不回来,还抱着一线希望、宁愿相信骗子的鬼话——万一他说的生意是真的呢?

万一骗子能拿其他地方的钱来补窟窿呢?

……不能面对现实。

因为骗子被揭穿的那天,也就是放贷人身败名裂的日子。

小姑娘一定不知道“沉没成本”和“割肉”的意思,所以硬是把自己绑到这条沉船上给拖到海底去了。

这场男女大战的结果是——小女生被击败了。

她被彻底摧毁了。

而且,她赌注押得太大,所以她连翻本的机会的都没有了。

就在警察出现在流氓面前的时候,她,浸泡在浴缸的血水里,已经流干了最后一滴血。

她终于停止了她偏执而痛苦的挣扎,让自己永远安息了。

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她实在太累了。

我们这些观众,也看得太累了。

现在彼此的折磨,终于都结束了。

但是他们之间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流氓入了狱,被判了八年。

他所率领的犯罪集团也被彻底捣毁了。

八年后,流氓被放了出来。

走出监狱的大门,他没有耽误时间,直接持枪闯入女孩子母亲的住所。

他被女孩的弟弟砸了脑袋,鲜血直流。

他也不擦,拿枪指着女孩的母亲和弟弟,说,八年了。

我欠社会的,我还清了。

我欠她的,我还没还。

他带走了女孩的骨灰,来到海边。

这个沙滩,是自己和女孩无数次嬉戏和做爱的地方,作为埋骨之处,很合适。

他拿枪逼路人在沙滩上刨了个大坑,他抱着女孩的骨灰躺了进去,又让路人把沙子给填上。

路人填好沙子后,就在数数。

只有他知道,沙子底下活埋着一个人。

一、二、三、四……他一直数到一百。

然后撒腿就跑。

又不知过了多久,地底下传来一声枪响,然后,一切爱恨归于寂静。

在空旷的镜头里,只有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这时观众才反应过来,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原来,女孩子看似失败,其实最后,她还是赢了。

她用死亡,终于赢得这场战争。

她赢得了他残存在心底的那一点良知。

还有,逼他看到了他自己的爱……她逼他承认了世界上的确是有这样的爱。

她逼他承认了他爱着她,刻骨地爱、疯狂地爱。

她逼他承认,是他折磨她、残害她、把她推入万丈深渊。

她逼他承认自己就是刽子手,残害了自己的爱情、也戕害了她的生命。

她逼他承认了自己的一切罪行,让他在上帝面前无所遁形,在烈日下看到自己的猥琐、肮脏和罪恶的灵魂。

……所以他不可能继续心安理得地存活下去。

——最后他终于死了。

片尾,是一个长镜头,一直对着空无一人的大海,以及掩埋了两个爱恨纠缠的男女的沙滩。

海浪轻轻地拍打着沙滩,从一亿年前直到一亿年后,生生世世、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都将如此。

终于,一个柔和的女声缓缓响起,轻轻地,叹息般地感慨着。

是罗大佑的“爱的箴言”。

我将真心付给了你将悲伤留给我自己我将青春付给了你将岁月留给我自己我将生命付给了你将孤独留给我自己我将春天付给了你将冬天留给我自己爱是没有人能了解的东西爱是永恒的旋律爱是欢笑泪珠飘落的过程爱曾经是我也是你我在这个故事里沉默了很久。

长长叹气——果真“爱是没有人能了解的东西”?

这些比宇宙中的一颗尘埃还要微不足道的生命、比草芥泥灰还要微不足道的爱恨痴情,这样的执着和坚定,这样的自误和痴缠,究竟是为什么?

 10 ) 刘奋斗镜头下的斯德哥尔摩症结

本来我不想说些什么,但是看完豆瓣上的一些评论,让我有些话想讲出来。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是刘奋斗将王朔的那本小说彻头彻尾的变成了一部新的作品,我有幸读过王朔的这本小说,和电影传达的感情完全是南辕北辙。

但是我并没有将两者放在一起针对某一故事,而是单纯的去欣赏刘奋斗的这部电影。

电影将故事放在了香港,这很正常,反倒是发生在大陆让我难以置信(绝对沦为地下电影)。

我之所以把题目提到“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因为刘奋斗把小说里畸形的恋爱这一部分放大,乃至整部影片。

这是一部爱情故事,带有心理学症状的畸形恋爱。

我曾问过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有没有遇到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病人,她说,不用刻意遇到,生活中到处都是。

我很难去想象,怎么会有人愿意协助一个对自己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人?

电影里似乎也给观众提出这样的疑问。

答案就是爱情。

对犯罪者产生了情愫,这一切就变得合情合理了。

丽川将爱情视为一次次的冒险,恐惧里掺杂刺激,这是她的症结所在,而王耀对待爱情的畸形态度,反倒是一种消极的理想主义体现,他要丽川爱他,但是连他自己也不相信,这是王耀的症结。

我对这部电影的偏爱,主要有几点,首先,关于改编众所周知的小说的电影,本来就是见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如果按步照班,连自己都没有进行下去的欲望,如果改编,则肯定会招来一片谩骂。

刘奋斗提取了小说里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刘奋斗最感兴趣的就是——性),并加以改编,扩张成一部电影,其实非常的困难,而最后看到的效果,故事叙述的安排,电影节奏的把握,都还尽如人意;然后,就是整部电影最精彩的演员表演部分,我觉得非常意外,可能也是因为不在大陆上映,所以打破很多的禁忌,在镜头里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一种强有力的冲击感,这都是几位实力演员的功劳。

对于刘奋斗,我觉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依旧是重复《绿帽子》的问题,镜头设计太过单一,并且几乎没有任何配乐,让大部分的镜头失去了他该有的力量。

当然,你可以说刘奋斗的做法是一种风格,尤其是亚洲地区,这类电影比比皆是,但是,对于处理这样一部畸形的黑色的爱情故事,这种处理方式是否恰当?

我觉得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不可否认的是,观看这样一部电影,却感到无趣,是实实在在的感受。

但是,豆瓣上很多的评论,一边倒的将其归类为“装逼”···呵呵,我觉得有些牵强,至少,真正装逼的片子们和这部片子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那些玩命讲究灯光的,连个故事都讲不完整的片子,一堆一堆的吧,你说是不是?

刘奋斗呢,他骨子里就有点儿地下电影人的劲头,什么光啊,镜头,音乐的,都抛一边,将摄影机一放,给演员一个“方框”,在“方框”传达刘奋斗的意思。

所以,刘奋斗很讲究画面的对称美和音乐美,很多的长镜头,远景。

这些都是刘奋斗冷静态度的表象,试图跳出故事的构架,最为一个旁观者去叙述这样的一个故事。

我不知道刘奋斗愤青还能撑得到几岁,《绿帽子》开篇就拿观众“开涮”,《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又把王朔的小说改成一部“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病例”,但是 ,刘奋斗的态度和胆量,是我最喜欢的。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短评

愛的如此糾結到底,不後悔就行了,相愛不等於傷害

5分钟前
  • ming
  • 推荐

王朔的风格,廖凡演的好。

9分钟前
  • 叶小芯
  • 推荐

很黄很暴力

14分钟前
  • 夏陌
  • 较差

生生拍成了色情片

15分钟前
  • 空羽
  • 较差

文艺逼测试碟。看得出导演下想通过精简剧情,使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明显的断层,完成一种风格。也看得出廖凡的通过独有的咧嘴瞪眼淫笑的表情和刻字般的台词读法完成主角的一种风格。①希腊爱神下的蓝色海和性爱黄石②沙滩上丽川“重生”前的沙面的松动破裂③人流血床。有些关键细节太草率能更美,如扣胸带

19分钟前
  • Chicology
  • 推荐

郑重好可怜··

24分钟前
  • 港岛张厉害
  • 推荐

拜天气所致.我裹在被窝里看完的..廖凡丑的那叫一个极致啊.怎么看我也看不出来他们是怎么爱上的..只能说.我觉悟不够..咳咳....一半是蛋..另一半也是蛋....

28分钟前
  • 墨石、
  • 很差

莫小奇不好看= = 身材不好。。。。白下了

29分钟前
  • nighteye
  • 较差

还比较压抑

32分钟前
  • 水垢
  • 推荐

我觉得可以拍得更好很多感情还不到位

37分钟前
  • Molly Zheng
  • 较差

看胸

40分钟前
  • sfdm
  • 较差

让我想起了金基德的坏小子,纯情的要死

45分钟前
  • Eudemonia
  • 还行

真心看不下去,本来语言就怪,一句国语一句粤语。要不全翻译成粤语,要不就都说国语。草!!剧情更不要说了,婊子遇到皮条客。

46分钟前
  • BullshitArtist
  • 很差

沙滩边,一对互相折磨得小兽

49分钟前
  • 命--假如...
  • 推荐

#影评#忽然发现就是《坏小子》的套路,两相比较还是金基德高端。有的人物行为和台词都太矫情了,只适合王朔在书里意淫装逼。

54分钟前
  • 猱困困
  • 还行

丽川真hot ,电影嘛 根本没表达好

57分钟前
  • 童天天
  • 较差

为什么在别人眼里的烂片我看来好悲伤。。。。

1小时前
  • Utopia
  • 推荐

说你爱我,假的也成。

1小时前
  • 资深走神鱼之宝
  • 推荐

不接地气的四不像

1小时前
  • 长啸御风行
  • 较差

哎....千年一叹....

1小时前
  • HeyyEv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