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尔一家第四季

The Durrells Season 4

主演:基莉·霍斯,乔什·奥康纳,米洛·帕克,黛西·沃特斯通,卡勒姆·伍德豪斯,露西·布莱克,亚历克斯·吉奥古利斯,桥格斯·卡拉米霍斯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希腊语 Greek年份:2019

《德雷尔一家第四季》剧照

德雷尔一家第四季 剧照 NO.1德雷尔一家第四季 剧照 NO.2德雷尔一家第四季 剧照 NO.3德雷尔一家第四季 剧照 NO.4德雷尔一家第四季 剧照 NO.5德雷尔一家第四季 剧照 NO.6德雷尔一家第四季 剧照 NO.13德雷尔一家第四季 剧照 NO.14德雷尔一家第四季 剧照 NO.15德雷尔一家第四季 剧照 NO.16德雷尔一家第四季 剧照 NO.17德雷尔一家第四季 剧照 NO.18德雷尔一家第四季 剧照 NO.19德雷尔一家第四季 剧照 NO.20

《德雷尔一家第四季》长篇影评

 1 ) Call me by my first name

虽然我们都喜欢夕阳,但没有人会追赶它。

尊重离别,尊重选择。

I know you will be here, we still have a future. Always take the scenic road, enjoy the confusion. Has it all been for nothing? The waiting, the crying, and the longing? Would you change it, for us never having met?

 2 ) 英式傲慢与想当然

都闪开,我要开骂了。

看完四季,现在让我缓缓骂来。

首先,风景、配色、家庭故事线都是温情且治愈的,没有大问题,这是给了不错的评价的原因。

但是,从故事一开始我就感受到一股隐隐的不适感。

最初我以为是英国人对于尴尬场面的执着让我不舒服。

后来随着这种不适感越来越强我意识到,是因为故事线体现出来的傲慢和想当然。

如果一个落魄家庭到别国谋生,第一要务肯定是fit in。

在科浮住了四年,一家五口,除了简单的词汇和短语,其他一点都不会。

在本土绝大部分人口都讲希腊语的情况之下,他们的反应不是找老师好好学习,而是抱怨这个地方说英语的人太少了很不方便。

住了四年,学成这个鬼样子,这不是移居谋生的心态,这是度假心态。

全片一直在强调他们家庭的“爱,尊重,平等,包容”。

但实际情况是,他们做足了尊重平等的架势,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行动。

全故事线除了参加集市和第四季参加本地活动以外,他们几乎没有任何行动去了解和学习别人的文化。

如果连了解学习的动机都没有,只能说明他们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文化和生活,就更无从谈及什么尊重了。

日语里的無関心可能更加贴近他们一家对本地人的心态。

再说他家的小儿子。

故事把他描述成一个站在推动保育和生物研究前沿的小男孩。?。

研究和养在家里当宠物是有区别的。

我反对一切形式的动物园。

所以说实话,这个角色除了他的家庭功能以外我是一直是非常讨厌的。

在自己国家破产,到一个欠发达地区就能在当地活得体面了?

第一季里面,他们刚去科浮,去拜访医生的妻子(老乡),碰了壁,这才是正常故事路线发展逻辑。

从一个文化背景移居到另外一个文化背景里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会碰很多壁吃很多苦的。

而这一家,即使他们很幸运(一个本土希腊有家室的“好男人”对他们母亲一见钟情并一直帮助他们),逻辑上也不应该在这里居住得如此顺利。

作者把故事写得太顺遂太理所当了,使我觉得带有幻想成分(感觉ta在想屁吃)。

比起从第四季才开始受到孤立,个人觉得从第二季开始被孤立可能更合理。

总的来说,作者可能想表现美好的世界各族人民互相理解互相爱互相尊重。

但我觉得ta在尊重别人文化和文化碰撞这件事情上想得太天真和自以为是了,或者写得太轻巧了。

也使得作为观众的我无法被说服。

 3 ) Living in Nature to Learn Everything & Love.

自然而有灵。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每一个人都在缺陷中生长着,爱着生活,爱着家人,爱着自己,爱转而又变成成长的能量。

最难得的是,在他们身上,缺陷是不可或缺的,缺陷是被接受的,缺陷是可以留下的,缺陷也是爱的一部分。

文明与粗野的界限无法划定,科孚也许胜于伦敦。

多看看大自然,人会变得明亮一些。

所以我一直记着史铁生写过的,也常常会这样想:在乡下度过的童年是我这趟人生之旅中最幸运的事情。

我明白我心里有一块明亮温暖的地方是那些日子里棉花地的腾腾热气和荷花池边的跃跃欲试构筑起来的,是大片麦田的绿浪、在地里野长的小半夏果、是闷闷热的天气里满地的桑葚、是到我过生日的月份就可以吃了的柚子和枣子、是穿堂风吹过的凉席、是火坑灰下烤的香甜橘子、是爷爷在两棵老树中间搭的秋千、是每面墙上都留下的我和姐姐乱七八糟的字和画…… 是我最珍贵的一切人和一切事,是我当下的岁月一点一点从我生命里取走的东西,是我无论如何不会遗忘的时间,是长大之后可以随时转头躲进去静一静的温暖的“鱼花塘”。

两年前的大英诵读课,我第一次读到Gerald Durrel写给妻子的情书,即刻决定一定要找机会看看这部自传剧集,一晃过了两年,它依旧是我读过最动人的情书。

(信太长,不放了,直接搜索即可。

中文译版也极美。

)最近总是在思考纪录片之外影像空间构建的真实性问题。

起因是制作课的一次作业,我们拍得很烂,摄影、收音、剪辑都是最草率最敷衍的,但老师给了一个相当意外的好评价。

他当时说了一句,“我没有什么要质疑的了,因为这就是真实的人的生活。

” 那次的作业评价让我有些意外,后来我们小组复盘时,仔细地考虑了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做的是纪录片,这就意味着我们从一开始就站在了稳固、真切存在的叙事空间里。

那剧情片怎么办?

究竟该如何构建一个稳固而完整的叙事空间呢?

其实我还是没太想明白,只是最近从一些打动我的剧集和电影中感受到了一点东西:故事可以是强戏剧性的,可以是生活流的,可以是伪纪录,可以是纪录剧情……形式与结构上怎么选择都可以,但一个无可置疑的空间,一定是有生命流转的能量的。

最重要的,是灵动且真挚的生命力。

也最难得。

 4 ) 她爱过他

最初,他对她来说只是那个接送自己的司机,而她只是他载过的一个乘客。

慢慢,他帮她处理了很多棘手事,几乎成为她家庭的一份子。

而她和孩子们也都喜欢他来家里做客。

有段时间,他很失落,因为妻子带着孩子抛弃了他。

他变得嗜酒如命,爱车坏了也不愿去修。

她带领着孩子们给他的生活又慢慢燃了一团金色的希望。

他就像飞蛾一样爱上了带给他这团金色的闪着光芒的她。

不久后,他的妻子回来了,有责任感的他选择回归了家庭。

她也会故意疏远他,留给他更多空间。

但,他和妻子间还是满是火药味,似乎并不相爱了。

他为了孩子,还是选择和妻子在一起。

直到某一天,妻子爱上了别人,把他赶出了他们的家。

他选择去她的家庭旅馆借宿。

终于,她和他决定在一起。

他们的生活忽然间充满了粉红色的泡泡,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刻都是那么开心。

然而,战争的硝烟弥漫到了他们岛上。

为了安全,她得带着孩子们离开这里。

而他为了孩子,不愿意和她一起离开。

临别前的那天,他问她,如果知道结局是这样,她最初还会选择爱他吗?

她没有回答,但她含着泪的脸上洋溢出了一抹淡淡的笑。

也许对她来说,和他爱过就足够了吧。

*我的微博(aka爱读书的丸子)上有更多电影/电视剧推荐,欢迎大家关注!

https://weibo.com/u/3179898575

 5 ) 昨日的世界

2022年最喜欢的剧是《德雷尔一家》!

被日光眷顾的希腊小岛、波光粼粼的深蓝色海面,每一帧画面都美得让我心动。

剧集一共四季,我从夏天看到深冬,很幸运能遇到这么有趣的一家人,曾经获得两次诺奖提名、我行我素的作家大哥,从有一点暴力倾向的青春期男孩长成成熟温柔男人的二哥,始终坚持自我大胆又前卫的妹妹,沉浸在自然世界最终成为动物学家的小弟,以及像大海一样包容着孩子们的妈妈。

每个人都好有魅力……最后因战争离开科孚岛时一家人还为全岛居民上演了奥德赛,那种无与伦比的天生的浪漫真的很吸引我。

最喜欢的是玛戈妹妹,自我得恰到好处,在言语和行动上永远一往无前。

从英国返回科孚岛的火车上,遇到了个用幼稚方式吸引她注意力的希腊男生,她很坦荡地说,“我的土耳其前男友也曾经像你那样傲慢,但我驯服了他”,又告诉他,“你可以通过打招呼的方式表达对我的喜欢,而不是把所有人都赶走。

”即将和男友迎来第一次时,她兴奋地和身边所有人宣布此事,甚至给远在土耳其的前男友写信,这种近乎傻乎乎的坦率也可爱得要命。

奥德赛上演到一半,土耳其前男友乘船而至,挥手大喊,“玛戈!

和我在一起!

离开他!

”在现任男友惊愕的表情和全岛居民的围观下,玛戈跳到海里和他拥抱……生机勃勃的少女,没有人阻拦得了她。

还有第四季里,大哥去巴黎游历,妈妈要求每个人都给大哥写信,尽管二哥抱怨连连但也还是乖乖写了。

看着大哥带着暧昧的笑读信、回信时能感受到他们一家人强烈的精神联结,好喜欢好喜欢。

前三季剧情温馨而丰富,讨论了不少有趣的话题。

第四季则是混乱、伤感、急促、成长、离别的糅合,但在那样一个背景下反而显得更真实,更“圆满”。

从阴郁的英伦带着茫然和期待而来,在这里收获充裕的爱和成长,而后兴尽而归。

战争的阴翳笼罩在所有人头上,但阳光充溢的回忆已经永久塑造了他们。

 6 ) 《德雷尔一家》——世外桃源

没有出游过的暑假就不是暑假,还好有德雷尔一家陪伴我。

地中海、希腊、海岸、艳阳、树荫、集市、喧嚣、亮丽……如此种种交织成一幅色彩绚烂的夏日美景,安慰着我的一颗无法出游的心。

《德雷尔一家》改编自Gerald Durrell的回忆录,他是德雷尔一家最小的小儿子。

上面有两个已成年的哥哥、一个快成年的姐姐。

父亲去世,留下了没有收入的母亲。

一家五口靠着父亲一点微薄的抚恤金生活在暗淡的伦敦,本来过着苦哈哈的日子,却意外地一致决定举家外迁,从伦敦迁到了希腊的科孚岛。

那里海清山绿天蓝云淡,一切都如梦幻般完美,除了没有电、房间年久失修、语言不通、基础设施不齐全,除此之外堪称完美。

妈妈是整个家庭的支柱,她面对难关热情度过,并用自己的魅力吸引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男性。

如果说这是一部爱情剧,却不是青春的爱情剧,而是一个拥有了成年子女的妈妈的爱情剧。

妈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子女,带领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在异国他乡里幸福生活。

没有钱,这里生活消费很低;没有劳动力,会有很多朋友来帮忙;没有电,没关系,如此的天然美景哪里还需要什么电呢。

妈妈如此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感染了我,任何时候都不用为生活发愁,永远都有美丽的风景在等待。

不过这种举家外迁的勇气,我估计还是做不到。

长子爱写书,最终在二战爆发前夕投身到了战争中,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个家庭。

次子性格简单、热情开朗,也逐渐开始找到自己的定位。

女儿性格活泼,单纯真挚,有乃母之风。

小儿子则在大自然中自然生长,从自然中学会了一切。

这部剧集发生在一站和二战期间,当时整个欧洲都是一种蓬勃向上又动荡不安的环境。

一方面在大力发展工业,另一方面又冲突不断。

二战爆发在即。

可是这里却像是人间乐土,所有的人都在炽烈地生活着、恋爱着、成长着。

整部影片即便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那一帧帧的美景都足以让人陶醉。

美丽的希腊、美丽的地中海,期望早日与你相见。

(今年写的实在太少了,越少越不会写)

 7 ) 德雷尔一家

风景如画的剧一个尊重孩子但和大多数母亲一样,舍不得任何一个孩子的离开甚至害怕孩子长大的妈妈(妈妈情绪比较稳定,面对四个“神兽”);大哥,有着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在剧里像个预言家,很多命题被他押中,看着放荡不羁,实际内心柔软,算是妈妈的知心朋友;二哥,“二师兄”,真诚,蠢萌。

唯一的一个女儿,从最开始一心幻想着遇到白马王子,能尽快嫁人,到后面成长为一个非常有自己想法且能够自信、独立的表达自己的女孩(她在青春期女性意识崛起的时候,妈妈总是在鼓励她)。

老四,一个爱动物爱到能把家变成一个动物园的小男孩,好爱他的专注,把爱好融入了自己的生命。

司机大叔,一个热心的大嗓门,幸好是有他,这家人才能能在科孚岛生活的比较顺利,他和老女仆就像是德雷尔一家人里的一份子,完美的融入这个家庭。

看完这部剧,就像陪着这一家人度过了岛上的时光。

阳光,温暖,快乐和成长。

 8 ) 松林蜜蜂的迷思

今天看完了《德雷尔一家》全部四季,最后看了关于这个剧的纪录片,被这样一个有着金色海水的希腊岛屿深深震撼到了。

然而事实是,从第一季的主题曲响起,我就已经爱上了这部剧。

迷人而自由的灵魂,是大自然,也是德雷尔一家。

看见真的有Gerry和Theo这两个人物形象存在时,我感受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本我存在——对于大自然的热爱无可比拟。

当镜头穿梭在林间的蜥蜴或者水底的水獭时,我感觉胸腔有一阵自由的气息涌起,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屏住呼吸,我已进入这个美丽的世界里。

我喜欢德雷尔太太,喜欢她自由式的养育孩子的方式,她的身上看似有着英国气息留下的痕迹,总是整洁端庄的衬衫和半身裙,行走在乡间的泥土里,但实际上正是一颗反叛的灵魂引领她来到希腊科孚,她对于教条式的英国礼节和文化的厌恶,对于大自然和自由的喜爱,对于新生事物和孩子兴趣的无比包容与接纳,都体现出她不仅是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更是一个尊重孩子的母亲,其本身也作为固有传统的反叛者而自在地活着。

Larry是我一开始不太喜欢的角色,到最后却是我极为欣赏的具有矛盾性的角色。

表面看上去,他是一个离经叛道、随性而为的作家,然而慢慢地会感受到,作为长子,他有着其他几个孩子不具备的成熟和洞察力;作为作家,他有着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他时刻以一种不同于常人的方式观察和体验生活,这样一种感知能力有时脱离了世俗的社会逻辑,因此他往往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保持着非人的淡定与从容。

如果说其他人是作为生活的主角在过日子,那么Larry始终与社会性行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以其新鲜的思维洞察着周遭的一切,并随时准备将自己献身到新的生活场景构建的戏剧里。

Margo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人。

想爱就爱,想晒日光浴就去晒,她活得很完全,体现出在发型设计和时尚方面的天赋,她善于沟通和表达自我,浑身充满自信和自由的力量。

Leslie也是一个矛盾角色,一方面体现出超强的责任感、耐心和细心,特别擅长照顾小孩子,也深得lugretza的喜爱,另一方面又显得较为鲁莽和笨拙。

最后,我最喜欢的角色,Theo,热爱自然的动物学家,对待他人永远真诚、温柔又友好,从不会伤害别人,对待自己又严谨认真。

学贯满车,永远谦卑,又不失幽默。

这样一位学者我永远敬佩,这样一位朋友我永远尊重。

还有一个角色我也很喜欢,那就是Galini,一位在希腊岛屿上成长起来的希腊女孩,那样质朴又甜美,健康的棕色皮肤和纯粹的自然气息,太迷人了。

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去探访科孚小岛,去他们住的房子看看。

我永远记得夕阳将永恒金色打在蜕皮的墙壁上,山丘上长着硕大的树木,灌木丛里匆匆穿过灵巧的獾,葡萄藤架下铺着古朴的砖石路,Theo家门口种满的花丛,阳光,明亮的阳光,无尽的阳光,跳进碧蓝的海水里游泳,坐在海水里喝香槟。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松林里的捕鸟人,德雷尔太太遇见一位穿着奇怪的农夫,提着一笼鸟儿,向她说着听不懂的语言,德雷尔太太用英语试探着,给了他几枚钱币,请求将鸟儿放生,农夫立刻答应了,小鸟灵巧地飞向高耸的松林那一刻,我仿佛看见空中划出几条虚空的弧线,伴随着松林刮过的金色的风,带给我一种感觉,叫作迷思。

捕鸟人巧无声息地离开了,和来的时候一样安静,仿佛是从偌大的松林中凭空出现又消失,他走的时候摘下了帽子,从里面飞出几只蜜蜂。

那一刻,我有一点眩晕。

 9 ) 爱能治愈

刷豆瓣时看到一条评论说《德雷尔一家》很具有治愈意义,“治愈”一词马上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些年我看过的最治愈的剧集是《夏目友人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当我心情低落抑郁时,这部动画片可以缓缓平复我的悲伤,让我感觉很温暖。

之前除了《神探夏洛克》和《憨豆先生》,我很少看英剧,看完《德雷尔一家》时,豆瓣大数据逐渐给我推送更多的打着“治愈”标签的英剧,比如《万物生灵》,它已经在我的代看列表中。

《德雷尔一家》每一个人物都很鲜明。

妈妈路易莎美丽明艳,全心全意为孩子考虑,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4个孩子长大。

路易莎是典型的英国人,沟通总是以赞美为开头,她说话做事都会仔细考虑对方的感受,做事周全,尤其是在孩子犯错时,从未失控指责,而是能体验孩子的心理感受。

她的高情商及好客让她成功在科夫交到好朋友。

大儿子Larry是成熟的,我不会夸赞他稳重,但是他是他母亲的支撑,是母亲遇到困难的倾听者及帮助者。

larry善良具有正义感,但是不善计谋,他毛毛躁躁去监狱以威胁方式欲解救被关押的txl朋友,他支持被通缉的共产党住客,他勇敢维护言论自由,但是他一直在不断成熟,我能感觉到在巴黎的日子是他快速成熟成长的日子,简陋的环境,巨大的孤独让他能够快速脱离母亲保护下的稚嫩外壳,成长为强大的自己。

二儿子莱斯利还是被母亲保护的小朋友,自尊心高,也属于傻呼呼的一类,正直善良,但是还没有脱下母亲保护的外壳。

小儿子Gerry是动物奇才,从小就有自己明确的兴趣爱好,他喜欢观察、研究及保护动物,小时候无忧无虑,但是四年的成长让他还体验的爱情,这让我看到了更加完整的人的形态。

唯一的女儿玛格是个爱美的小姑娘,我很喜欢她,自信\阳光\大方\勇敢,她热爱时尚,不会因为没有受过专业教育而自卑,反而提出这让她更加具有创新性,她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一人之身回英国寻梦,她善于结交朋友,乐于分享,开朗外向。

德雷尔一家的爱正如科孚岛的明媚阳光。

 10 ) 包容是另一种优雅

最近嗑这部剧嗑到上头,一口气看到了第四季,最大的感受是:包容是一种优雅。

对英国人优雅的印象,以前只是停留在穿着、言行举止、建筑、装饰、气质等,外在的优雅观感是写进英国人的骨子里的,想在其他国家的人民身上,好像不太可能。

然而,德雷尔一家来到英国以后,其实英国人身上的很多东西都慢慢淡化了。

他们很穷,倒水的茶壶口都是破的;一家人骂骂咧咧,少了几分英国人自带的清高和精英气;几件旧衣服穿了又穿,decent也不太谈得上;总之,这家人有点穷得捉襟见肘。

随着剧情的慢慢深入,又会发现,德雷尔一家恰恰把英国人一些自黑点去除了,在科孚这个美丽的希腊小岛,长出了另一种用包容这个养分培育出来的宝藏。

德雷尔一家并不是完美人设,大哥Larry平时对家里的事情总是一种看客的身份,略嫌冷漠,但在关键时刻总会亲自上阵,同时也是妈妈的精神顶梁柱;二哥Leslie傻头傻脑,为心爱的姑娘学希腊语,被伤害后又同时和三个女人恋爱,但是女仆老太太在第一季就说了Leslie是best child,他总是好心办坏事,但特别温暖;妹妹Margo是个花痴,可能看上去比二哥还要傻几分,但有时情商在线,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弟弟Gerry热爱动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也很勇敢,为了动物可以和家人还有敌人抗争。

最了不起的是妈妈Louisa,一个带着4个孩子的寡妇,控制欲强,却掩盖不了她对孩子对朋友的包容。

其中一集Larry要搬出去住,妈妈自然是不愿意,尤其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Larry还和妈妈的情敌好上了,但是妈妈没有过分责怪,在一开始的不爽快之后也顺其自然接受了这件事。

Leslie脚踏三条船,妈妈出面阻止,后来知道达芙妮怀孕以后,依旧尊重Leslie的选择,如果爱就结婚,不如不爱就照顾孩子。

没有特别想强调这件事要是放在哪个国家会怎么样,因为任何一个国度都有各种各样的人。

只是一般的父母第一反应总是骂了再说,因为儿子做错了事,但是Louisa没有,她只是抱抱Leslie。

Margo也经常闯祸,妈妈从来没有嫌弃过她,或者逼着Margo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包括Gerry,即使妈妈一直强调让他不要再把小动物带来家里,但行动上总是包容Gerry,甚至一起帮忙喂养小动物。

整部剧给我的感受是Louisa很辛苦,但是也很值得,在尊重和包容孩子的前提下,每个孩子都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不会害怕告诉这样一个妈妈,自己犯了什么错;也不会抗拒在这样一个妈妈面前抱头痛哭,即使这个妈妈有时候过于碎碎念又会大吼大叫。

但是雷尔家的每一个孩子都知道,无论发生什么,妈妈都在,都会支持自己,陪在自己身边。

妈妈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了,衣服也总是那么几件,身材也有点走样了,但是却越来越优雅了,包容的前提是学会尊重每一个个体,Louisa做到了。

我不是一个包容的人,特别是家人的反馈与态度让我开始慢慢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反思,到底什么是包容?

怎么样才能学会包容?

起初我以为包容仅仅是一种故作扭捏的佯装,比如我明明看这件事特别不顺眼,但是我忍住了没去judge或者好为人师,但我其实对做这件事的这个人就开始慢慢有偏见了,慢慢地影响着彼此的关系,长此以往人际关系便又出现了问题。

我很困惑,我不是不去judge了吗,为什么我和朋友的关系依旧如此僵硬?

慢慢地开始发现我太苛刻了,苛刻的人是无法包容别人的,于是我尝试着告诉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ta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也人之常情,世界本来就是复杂的,不是非黑即白的,但仅仅懂得道理还是不够。

直到看完这部剧,我有点恍然大悟,学会包容的第一步是学会尊重人。

只有掌握了这个内核,包容也就无师自通了。

印象很深的一个桥段是妈妈被Sven差点骗婚,按道理的话这种人可以老死不相往来,但除了这点Sven其余方面都很好,妈妈先和Sven谈心,说出了Sven骗婚的目的,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

妈妈尊重每一个人的意愿,不论是家人还是朋友,她反馈着自己的想法,但从不干涉他们的选择,这是尊重的内核,即使有时候对方做的事显得silly,却依旧需要被尊重。

有时候和自己妈妈还有朋友去讨论一件事,讨论一个人,一个观点,我总是显得很激动,而他们很平淡,类似“人都会这样的吧”,我觉得他们很silly,居然看不透问题的本质。

后来我发现,有可能他们没看透问题本质,也有可能生活已经这么难了,看破不说破也是另一种优雅,另一种慈悲。

学会尊重别人,是上学以后经常被提到的礼仪,但我发现好像最近才学会。

有时候总是强调穿搭,强调外在,却忽略了内在的自我建设。

而外在不长久,自我才永恒,所以人一直在寻找自我?

怪不得人人都喜欢接近温柔的人,毕竟温柔的人身上闪着的光,不是一套衣服一副耳环就能比拟的。

《德雷尔一家第四季》短评

再见

9分钟前
  • Chaos
  • 力荐

大概是每个中国家庭都向往的自然的随意的亲子关系和成长环境吧。但这一切离不开一位睿智能干的母亲。羡慕。

13分钟前
  • 小巴
  • 还行

结局不是很喜欢

17分钟前
  • ・ࡇ・
  • 还行

好多混乱的地方。Spiros的双标婚姻观,自己可以在外和别的女人谈情说爱、为别人的家庭鞍前马后,但就是不能离婚。大哥Larry怎么当spy的?Margo的混乱爱情线。而且Jerry的小演员长残了不好看了。还是特别喜欢Theo和医生的老婆,虽然戏份不多,但都是很温柔的人。

19分钟前
  • 瓜田里仰卧起坐
  • 推荐

三年前看第一季就说想去这个希腊小岛看看 现在完结了还没去 枯了 不会忘记岛上可爱的人们和这片超美的海 也一定会去Corfu的 -Has it all been for nothing, the waiting, the crying and the longing? -Would you change it for us never having met?

20分钟前
  • 日落可以慢半拍
  • 推荐

一直以为过分关心MrsD一家的Spiros是个单身老男人,结果并不是,这两季形象有点崩塌,包括MrsD,上一季的相互调情会很尬,这一季简直厌烦跟没必要……anyway 除了margo全家都在走下坡路……

23分钟前
  • 慵懒小猫
  • 较差

跟司机的感情线真看不下去,弃了

27分钟前
  • 萌吗
  • 很差

三观炸裂的一季。因为原著是以Gerry的视角来写德雷尔一家的生活,所以天然带着那个时代英国人骨子里的傲慢和对家人的偏袒。这种傲慢和偏袒在前三季都有得体的克制,但到了家庭和时代都走向分崩离析的第四季,剧情用大篇幅来把Spiros的妻子塑造成一个不友好和下流的负面形象,再用她的出轨来合理化Luisa和Spiros的不伦,虽然算是意料之内的剧情走向,但相当倒人胃口。

31分钟前
  • 🐈
  • 较差

想不到结局竟会如此伤感,但也只能这样,才能让Corfu永远停留在打开家门就能跳进去的海,搬餐桌泡着脚吃饭的海,有关Corfu的记忆将是永恒地美下去。来时这一家五口只有几个行李箱,走时也只有几个行李箱,但是,还有更多更多行李箱装不下的东西,都存放在Corfu里。

32分钟前
  • A-sun*
  • 推荐

I’m okay with an affair但是这俩的恋情叙事过于油腻以及双标的态度过于窒息,这季我没法给多星。不过还是感谢,Corfu的美景很治愈。四季看完我最喜欢热心风趣的Theo、善良幽默的Florence和面冷心热的Lugaretzia,帅气的Sven也令人念念不忘。

34分钟前
  • 🌷
  • 较差

感觉这一季很仓促(建议关闭弹幕观看

36分钟前
  • 双面荷包蛋
  • 还行

蜻蜓点水地勾勒出动人的乌托邦。

40分钟前
  • 阿勾
  • 还行

除了女主的感情线,所有人比起最开始都有所成长

44分钟前
  • 健力宝
  • 还行

有点烂尾吧,麻麻和斯皮罗这谜样的感情。但架不住麻麻演的好,巴塞尔死的好突然.. 长大了就觉得happy ending都是骗人的,最后航拍的海景也太美了

47分钟前
  • 费纸姬
  • 还行

乱七八糟的。而且原型就是好好的互相照顾最多柏拉图就是,非要来上一段……无法理解

49分钟前
  • 李妙生
  • 还行

四季都没法爱上一个大人,没有生活没有共情能力的编剧就不要写生活剧剧本了。

50分钟前
  • 氢气有毒
  • 很差

编剧直接把spiro 身上的希腊人式的奔放和粗鲁写没了,for what?妈妈需要一个得不到的完美男人?how convenient is that!

53分钟前
  • null
  • 还行

还没看完,但是mama和司机的感情线我先吐为敬,全篇最可爱的是大哥和Margo

55分钟前
  • Britin
  • 较差

Louisa和Spiros这条线真的是令人作呕

60分钟前
  • Snoaira
  • 很差

虽然结局还是很感人,但最后一季明显比之前草率凌乱。Spiros从一开始的热情大叔一路退化为一个做作恶心的烦人精,编剧你这又是何苦呢?

1小时前
  • phoebe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