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预告以为是轻松喜剧,没想到还是有一点点恐怖存在的也。
骂声不少,我看着前半段也觉得有些闷,有些低于tim的level。
但是故事发展到最后,还是很精彩呀,特别是女巫和colin家对决的那一场景。
没想到小女孩是狼人,靠,帅爆了好嘛。
其实女巫最后死掉的时候,我觉得有些心酸的。
男人说她是没有心的,不会爱。
可是她明明把心掏出来给他了,而心也已经片片粉碎。
谁说她不爱??
上次看到有人说,只要是tim导的片子,depp绝对是苍白脸孔,奇怪发型,啊哈哈哈哈,真心有啊!
比如剪刀手爱德华,理发师陶德,甚至还有查理巧克力工厂,还有僵尸新娘的配音。
太刁了。
有他在,就不会闷,就很可爱,就很有范。
#15th siff#第三部,欢乐不吓人的吸血鬼片子我喜欢的呀!
而且卡司非常养眼!
Eva Green绝对惊艳到了!
怎么之前没有大红大紫阿!
我觉得戏里depp就应该看上她!
话说Michelle Pfeiffer老了,不过还是美的,海扁王小loli也越来越美了,就目前来看,应该不会长残额!
最后那个镜头意思是有续集吗?
期待!
看完这部电影,其实感触最深的Eva Green的角色Angelique,她那霸气而略带忧郁的眼神,那性感而有点赌气的红唇,那鱼美人一样细的腰身和一头金色亮丽的头发,让人觉得真是一个有外表、有内涵、敢作敢当、坚强果敢、独立自主、魅力十足、有情有义的新时代巅峰成功女性。
但是每个成功的女性背后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
这么惊艳优异的Angelique 却也躲不过红尘的纷纷扰扰。
爱上那个呆滞而且护家的吸血鬼之后,就注定了她的悲剧。
虽然力量强大到可以遮天蔽日,但是却得不到心上人的真心。
虽然性格强势到可以无与伦比,但是却难逃出被抛弃的命运。
她为了留在爱人身边,愿意卑微的做他的下人跪下来给他擦地,但是换来的却是心上人和别的女子你侬我侬,这如何阻止这枚痴心无比的女子痛断肝肠。
她为了让心上人回心转意,愿意将心上人埋入地下,而自己也穿越时间,默默的痴痴等待对方196年,但是最后却是心上人更大的愤怒,这怎能不让这枚用尽心思的女子心如止水。
最后,当一切尘埃落定,当战火、硝烟、魔法、各种阴谋阳谋都最终散去时,Angelique 只有拖着一身破败不堪的躯体,落寞的坐在那里,让最后一滴晶莹的泪水滑落脸庞。
这是一种何等轰轰烈烈的爱,这是一种何等无所畏惧的情,最后面对心上人时,这枚女子对他的爱已经没法用语言来表述了,只有将自己的心抠出来,呈现给对方。
千言万语,千愁万绪,尽在这一颗跳动的心脏中。
我要说,Angelique 虽然残忍,但是率真;虽然暴力,但是真心。
生命中遇到这样的女子,若是直男就娶了她,若是同志就做个闺蜜。
一定不会让人失望的。
Johnny Depp在2012年主演的电影《黑暗阴影》。
Johnny主演一个沉睡了200年的吸血鬼,醒来时已是1972年。
看这个故事背景的确很吸引观众吧。
但是看完全片只能给人以失望的感觉。
完全是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片子。
如果你说他是恐怖片,其中有些桥段却很搞笑,比如Johnny把大大的麦当劳标记当成是恶魔的标记。
如果你说他是喜剧片,它却有恐怖元素,比如吸血鬼血腥的杀戮了一些工人。
所以,你不知道这片子的设定是什么,当你觉得有些恐怖气氛开始紧张起来,它却玩起了喜剧元素;当你放松下来,以为是搞笑桥段时,剧情却有突然严肃紧凑起来。
而到了影片最后,尽管依然是反派被灭,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的生活重新开始,你还是不知道整部电影到底在说些什么。
开篇很宏大,家族企业、腹黑女佣、魔幻题材、复仇重任。
200年后重见天日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吸血鬼公爵、变换身份名利双收的恶毒女巫、隐藏身份不知来历的漂亮家庭女教师、以及破落古堡内的各有心事的一家人。
由剧集改编电影最大的困难就是原本都是有故事的人,但篇幅有限,没空一一细数前程往事,主角精简,配角全删。
导致最后人物性格不好展开,出现很多莫名其妙的桥段。
热吻之后马上告知不爱你,巫术施展父母爱人团灭,跳崖不成变成吸血鬼。
Barnabas Collins和Angelique Bouchard二百年相爱相杀的爱恨纠葛就像是旁白一样的轻描淡写。
而后面一个前去质问却抗拒不了诱人双峰大行云雨;一个粉身碎骨之前,以心明志。
更让这个原本就是富家公子玩弄女佣感情的故事显得更加的难分正邪。
另外,火车上现编姓名的Victoria Winters吊人胃口,结果就是一个鬼魂指引投怀送抱的故事,未免有些失望,本以为她会是结尾剧情发展的关键,结果后半部分戏份锐减,只是repeat了一遍跳崖,然后献身吸血鬼。
Josette的鬼魂搞得人家被父母抛弃、被医院折磨、最后连人都做不成,她才本片是最大的反派吧。
而Carolyn出现就是一副脑残女的做派,最后莫名其妙的成了狼人。
Angelique随口一句,我找人咬的她就当作解释了,太过随意。
Angelique把Barnabas变成吸血鬼、把Carolyn变成狼人,切莫说一个女佣如何变成顶级女巫这种励志故事他没表述。
单单就把以后的敌人统统魔兽化,加强他们的力量、速度、武力值,都丝毫不怕的大M,被一个鬼魂吼了一嗓子,不但吓破了胆,连整个人都吓碎了,这样的剧情安排,他一定是在逗我。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剧情怎么样,Michelle Pfeiffer、Eva Green、Bella Heathcote、Chloë Grace Moretz,单单老中青少这四位大美女,足够值回票价。
另外要说,个人风格很重要,是成为大师的必备条件,但为了彰显风格损失剧情便显得有点矫情。
看到有人说剧情不好,就有人回复说,你才看过几部Tim Burton的电影,懂个屁啊。
其实他也不一定懂,他只是知道个名字而已。
就像篮球场边禅师被人打个0:10不叫暂停是牛X,面包布朗不叫就是傻X一样;就像小时候老师告诉你,所有名人名篇里解释不通的错别字,都叫通假字一样。
冲着窝的心肝儿Johnny收的这部电影。
虽然Johnny近几年演的电影都不太好看,除了Johnny和海伦娜没啥能看的,我还是脑残粉本性发作,都收了。
不过基本只看了一遍就再也不重看。
和加勒比海盗完全不一样的待遇呢(´._.`)这部黑暗阴影也跟理发师托德差不多吧。
不过以剧情和造型来说我自己是比较喜欢理发师托德的,对比起这部。
黑暗阴影改编自美国的经典恐怖连续剧。
不过电影拍得一点都不恐怖啦,我完全没被吓到,当然也没觉得有惊喜。
蒂姆的戏都这种感觉,所以也没多少期待。
虽然因为对Johnny有着偏爱,不过我不会违心地说这部电影很好看。
就如同他这几年的电影一样,好看就是好看,不好看就是不好看,给与再多的深刻意义也没有用,又不是要写思想报告。
之所以觉得还行,完全是因为有Johnny和海伦娜啦(*´▽`*)海伦娜好萌哦(*´▽`*)虽然她在HP里杀了窝的小天狼星(´._.`)突然就想起来之前Johnny和海伦娜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了。
也是只能当普通电影看看啦。
整部电影就Johnny在卖萌啦,虽然我觉得卖萌也卖得不是很好看,毕竟这个造型我不太喜欢啦,剧情的槽点也略多。
和海伦娜的一起演的部分超喜欢啊【脑残粉の意志反正这电影就一般般啦,Johnny脑残粉可以收啦,反正也不会重看的啦(¬へ ¬)
现实中的恶人为众人不齿,令人欲灭之而后快,但商业电影中的骗徒、黑帮、劫匪、窃贼却经常能得到“好报”,甚至成为讴歌的对象,却不会令观众反感,这是艺术加工的魔力。
但艺术加工也有限度,受制于普世的道德标准,其中很常见的一点是,正面人物可以坑蒙拐骗,可以巧取豪夺,可以大开杀戒,但绝不能直接杀害无辜者。
一旦跨过这道界限,该角色几乎肯定无法获得光明结局,即使能逃脱司法机关的制裁,也逃不过道德法庭的审判,不是被黑吃黑,就是意外身亡,绝不可能笑到最后。
“诗的正义”必须得到维护,才能令观众获得满足。
以大家熟知的港产片为例,犯罪和黑帮题材大都遵循这一原则。
周润发在《英雄本色》中有情有义有魅力,只因其身份是杀人越货的黑帮分子,尽管枪法出众,还是免不了一死。
续集中虽然“复活”,但几位主人公联手大仇得报后,结局是静坐等待抓捕——在那个港片不需要“自首”的年代,这样安排仍是必须的。
刘德华的角色在《无间道1》中不择手段瞒天过海,逍遥法外,但只是暂时的,《无间道3》中他身份败露,走投无路下饮弹自尽未遂,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有趣的是第一集大陆版结局被改成刘德华被抓,第三集上映时很多观众就狐疑接不上了)。
《黑社会》系列的任达华也是如此。
《古惑仔》当年引起评论界抨击,不是因为教坏小孩子,那名目叫做“美化黑社会”,陈浩南虽然心狠手辣,但综观整套片集,他没有伤害过一个帮派之外的无辜者,甚至对陌生人还很和善,因此虽然作恶不少(从通俗道德而非银幕逻辑看)仍有善终(仅限电影,不包含漫画),这就给辨别能力不佳的青少年“黑社会虽然残忍但都是道德君子”的假象——道学家们虽然有点过虑,但思考的出发点还是正确的。
在商业类型片法则更严谨的好莱坞,处理坏人为主角的作品时更如履薄冰。
最典型的是偷盗片题材。
《盗火线》中德尼罗饰演的劫匪大佬奉行不杀人的行动原则,当手下射杀一名警卫后,他坚决要以帮规处置此人,以此与滥开杀戒的坏蛋划清界限,方能博得观众移情。
追车是很容易殃及无辜的激烈动作,但无论《偷天换日》《速度与激情5》中的飞车侠盗们损毁多少警车和建筑物,镜头中不会出现一具尸体,在潜意识里说服观众:他们只是破坏公物,没有杀人。
绅士如《十三罗汉》,不但不取人命,连害人都是禁忌,被迫让一个无辜房客吃了苦头以后,还要不嫌麻烦的在赌博机上做手脚,让后者赢得一大笔钱来做补偿。
常见的美国式英雄,不但竭力保护无辜者,连对手无寸铁或失去反抗能力的敌人都不下手。
大家很熟悉一个桥段:好人与坏人大战三百回合,终于将坏人重创,但他并不会乘人之危将其毙命,而是等坏人突施暗算,才逼不得已给其致命一击。
所有的编导都知道这是毫无悬念的大俗套,但他们不得不将这个俗套延续下去,因为这是普世道德标准的唯一正确答案。
当然,我们常在警匪片中看到例外,比如《猛龙怪客》系列,《警探哈里》系列,《惩罚者》和史泰龙的一些电影中,都有主角滥用私刑的情节,但必须注意,这些作品骨子里是歌颂游侠精神的西部片,主角是游走在都市社会的牛仔,不受当代法制观念约束,他们与约翰•韦恩的区别仅在于后者骑马,他们开车,精神内核和行事准则上则一脉相承,因此不能被纳入当代道德体系来衡量。
说回本文关键,上述阐述同样适用于吸血鬼电影。
早期的银幕上,吸血鬼多是以反角身份登场,成为被主角消灭的大魔头,近几十年来这一定位有所改观,吸血鬼角色出现了善恶多元化。
鉴于其吸血天性,是否能压制残害无辜的欲望就成了区分吸血鬼善恶的重要标准,如果他们克制了自己,比如《刀锋战士》和《暮色》中的一家子,就获得了道德力量的拥护,如果他死性不改,如《范海辛》中的伯爵,那等待他的仍是英雄的制裁。
1989年的科幻美剧《少年超人》中有一集讲述吸血鬼家族的分裂,一名年轻成员研制出仿血液体,可作消解欲望的替代品,家族长老却认为此举大逆不道,强制他继续猎食人类,代表正义的超人会站在哪一边,不言而喻了。
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看待《黑影》,德普饰演的吸血鬼显然是个彻头彻尾的反角,刚从坟墓苏醒就连杀多名工人来补充血液,后来在篝火晚会上又干掉了一大群嬉皮士,而那名自私的医生虽然图谋不轨却也并非罪该当死,仍被德普咬破了喉咙。
但吊诡的是,眼见他犯下累累血案,我们却对这个家伙恨不起来,还衷心期待他能大仇得报、团聚爱人,原因究竟何在呢?
影片的幽默情绪是个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血腥的戾气。
主角杀完人后,镜头立刻切到他对着巨大的麦当劳招牌迷惑不解,之后是一连串古代人穿越到现代社会的错位笑料。
而第二场杀戮干脆笼罩上了黑色幽默,树影摇动中传出惊声惨叫的画面,非但不恐怖,反而叫人咧嘴傻笑。
德普赋予这个角色独特的顽童气质,也令人忘记他的杀戮罪行。
比如伴随着卡朋特轻快悠扬的歌声,他不停寻找合适的睡眠场所那一段蒙太奇,实在喜感爆棚,萌进你心灵深处。
又比如他每次展示催眠功力,总像是心里憋着各种坏面上却一脸严肃的假正经,别提有多逗了。
实在很难把如此可爱的人和杀人魔王联系在一起。
此外,影片还不忘把罪名全揽到伊娃•格林扮演的反派女巫身上。
德普有一段台词,大意是“你诅咒了我,让我变成吸血鬼,被迫做出那些残暴的举动”。
其实他身世来龙去脉片头已交代的十分清楚,台词的作用是进一步强调他杀人并非出于本性,颇有点洗脱罪责的功效。
但仅有这样还不足以冲刷观众对于屠杀的印象。
一个银幕英雄,纵使有百般借口,千般魅力,仍无法逃脱夺人性命引发的道德谴责。
因此编导的最后一招,就是把他塑造成一个非英雄,一个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可怜人,虽然戏份最多,以他在剧情中的重要性甚至算不上主角,只是一个线索人物。
两百年前,他看着爱人跌落悬崖,自己被魔咒加身,封存地下,一败涂地,两百年后,他在与女巫的交锋中仍不是对手,最后还靠亡魂出手才得以取胜。
既然影片没有赋予他道德上的优越感,那么被迫酿出的几桩血案,就能给他加加同情分,而非增加罪责。
观众期许的是弱者的沉冤得雪,而非强者的叱咤风云。
本片可以和同是波顿与德普联手的《理发师陶德》对比观看,一样的哥特造型、复仇主题、阴森布景和怪诞的邪趣,主人公的结局却是大相径庭。
由此可以窥见,在好莱坞成熟的叙事体制下,要让恶人主角罪行滔天,又要获得道德上的胜利,是多么不易。
文/方聿南有图版在这里http://www.douban.com/note/236807524/
大杂烩。
看完都不知该做何感想。
这是sell恐怖,还是sell家庭亲情,是sell爱情还是sell怪诞?
男主对女主一而再的始乱终弃,还坚持扮情圣……还终成眷属……各种大腕各种打酱油还是女配的复古着装最有爱
今天星期二特價所以就去看了強子哥的新片《DARK SHADOWS》啦!!!!!!!!
說實話在地鐵站裡路過海報無數次我都沒認出來那是強子哥啊!!!!!!!
還是看報紙才知道臥槽強子哥又以非正常態出現了啊!!!!!!!!
本來對這種題材我其實沒什麼興趣的啊!!!!!!!!!!!
就是沖著強子哥和導演去的啊!!!!!!!!!!!!
結果這故事情節弱得令人無法直視啊!!!!!!!!!!
強子哥演的吸血鬼也太慫了戰鬥力就是個渣渣啊!!!!!!!!!!!!!
就那麼一點點催眠能力有個蛋用呀!!!!!!!!!!!
根本就搞不過那個女巫啊!!!!!!!!!!!
兩百年前搞不過兩百年後還是搞不過啊!!!!!!!!!!!
最後還是靠打醬油的女鬼才擺平的啊!!!!!!!!!!!
尼瑪除了吸血你還會干神馬跟蚊子有什麽區別啊!!!!!!!!!!
而且還遲鈍得一逼啊!!!!!!!!!
自己背後被太陽曬著火了都不知道啊!!!!!!!!!!!
同樣都姓科林斯怎麼科林斯和科林斯的差距重麼大啊!!!!!!!!!!!!
看看人家《暮光之城》里嫩牛五方一家再看看你啊!!!!!!!!!!
所以這片子其實根本就是吸血鬼黑吧吧吧吧吧吧!!!!!!!!!
而且看片尾那個尿性搞不好還要出續集啊!!!!!!!!!
要出續集誰愛看誰看吧反正我肯定不看啦!!!!!!!!!!
Not as magical and surreal as most Tim Burton films, Dark Shadows kinda loses the magic that usually come with Burton's illustrations, being a more light-hearted film. The story is rather old fashioned and predictable, but it is still supported by a cast of interesting characters that really adds the essential personality to the film. It's funny when it's supposed to,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shots are still pretty enough that makes one believe to be a Burton film.
鬼才导演的嬉皮士,穿越剧,70年代,摇滚明星与他最拿手的哥特风的奇妙大融合
这是波顿弄出的东西?怀旧神马的也认真点嘛……
谁说不好看的,我觉得这是我看过最可爱的吸血鬼啦!
波顿史上最2B片没有之一。
最美艳的女巫,最喜欢《top of the world》那一段
非爱即死,女王气场秒杀一众cast,整体平庸。
砸了吧,小波顿,你说你大鱼什么的多拍点多好,非玩哥特风。看你写的段故事集好剧本也不少啊。
就粉丝们想看强尼戴普演吸血鬼和投资商想赚钱两个目标来说,这个片子还是拍成电视剧比较好,一集40分钟戴普叔叔站着一动不动我都愿意看啊嘤嘤嘤。。 波顿的阴暗气氛营造一如既往的好,奈何缺个好编剧,片子平淡的结束了 竟然还是Happy ending ...【→无药可救的悲剧控..
爱丽丝在前,我觉得这个好多了,至少有趣。全片最大亮点就是Evan Green的美貌,实在太美。你知道园丁是谁演的么?Watchmen的罗夏啊……小男孩如果最后说的是“Bitch please, it's my mum”就好了。
看得真愉悦~
一个关于什么是爱的故事,看似不重要,但不简单。爱原来不是谁都可以,因为别人没有资格。
因为上映的时段特殊,我之前一直以为这是2012年除妇联之外最有底气的电影。看完以后发现,它只是2012里最有勇气的电影。
是故意拍成喜剧的么。。。
这一定是部喜剧
很喜欢其中的复古味道,应该算是近两年蒂姆·波顿最好的作品了,比什么爱丽丝或者剃头匠的好很多,也不乏俏皮和童心味十足的地方。
三星半。虽然剧情很狗血,全家人里面除了小男孩都没有存在的必要耶~ 但是第一喜欢音乐,第二喜欢化妆,第三喜欢他们家里的各种机关,第四Eva把自己的心掏出来并碎掉的时候我的心也颤了~
喜庆的吸血鬼
号称惊悚剧,这么说我也在半夜看过恐怖片了,笑死我了,德普好2
德普真是瞎了狗眼,放着伊娃女神不要非要倒贴一个贫乳龅牙妹。这部电影主视角转了两次,叙事节奏混乱,感情毫无说服力。风格不能成为拍烂片的借口,蒂姆伯顿对于电影的探索已消失殆尽,唯一能看的就是我伊娃女神的胸和腿了
很肥皂,Tim Burton这部很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