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一句话,却如此地耐人寻味。
莲华这个角色就是如此地耐人寻味,明明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小孩子,我却发现很难概括她的性格。
我想了很久很久,发现那是一种现实与理想的结合。
即,莲华既有和现实中小孩子一样的有活力,喜欢作啊闹啊,思路清奇,有那种周围人都要围着她转的“小麻烦”,但又具有理想化的特点:聪明,懂事,更重要的,她热爱着周围的所有人和这个世界,热爱着她所接触到的一切。
当我终于对这个问题有些眉目的时候,忽然发现,或许从最开头的那一句:“喵帕斯”单单一个打招呼用语,作者就已经将莲华的思维方式,性格特点,全部地展现给了我们,而我们甚至有对其进行自我解读的权利,因而每个人看到的“喵帕斯”似乎都有些许的不同。
这里我会觉得,这个开头无论换成别的什么,都不可能比现在更好。
我想回到标题,从这样一个,具有如此多可能性的主角口中,说出的这样一句话,究竟有多少种情感,多少种意味在里面,凭我笨拙的头脑,说出来恐怕也是以偏概全。
这同样是一个“一千个观众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问题,这里,我还是说说自己想法。
在s1e12中,莲华之前没有仔细想过这件事情,她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家和东京这样有名气的大城市虽然不同,但也没什么差距。
莲华想不到方方面面乡下和城市的便利和发达程度的差距,即使是提出疑问,莲华也是从“自己家有很多山,很多野菜,而大都市就不会有”这个角度去思考的。
莲华遇见了哥哥之后,观念又一次被挑战了。
啾啾吸草人莲华觉得,果然这样的“野人”不会出现在大都市里吧,这本身是一个很“小孩子”的想法,哥哥属于是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但小孩子的想法就是如此的清奇且敏感,但莲华又是一个十分懂得克制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孩子,她用了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萤回答是,这个问题被愉快的解决了,莲华遇到了和自己同名的花,扮成了很“funky”的小妖精,第一季在这里圆满完结。
从这段剧情中我看到了什么?
我认为莲华果然还是认同了“这里就是乡下”的事实,因为这里很不便利(s1e1),很自然,很不发达,但莲华本身关注的不是自己的城市是否有着和大城市一样的条件,而是由“乡下”这个词连系着的,她懵懂的自尊心,正因为是懵懂的,所以才复杂,才让人难以捉摸。
不仅是我们难以捉摸,对莲华自己也是未知的。
而正是这种未知,才让莲华感受到了惶恐。
而不同于e1中夏海的否定,萤的解答更加含蓄,她说她正爱着这个满眼山水遍地野菜甚至还有吸草人(划掉)的地方。
我不认为莲华理解了萤的意思,她很开心听到自己所在的这个地方也是有别人爱的,重要的是,她得到了肯定的回复,这就足够了。
作者在后面,选择了四人遇到名叫“莲华”的花,暗示了莲华与这片土地的统一,这或许是整季中莲华最开心的片段:看起来最笨拙的夏海叫了她的名字,给她做了花冠,插了四片叶子,她可以蹦蹦跳跳地去找亲妈显摆,之前的烦恼全被抛在脑后。
不会有人再纠结这里是不是乡下。
说到底我的结论是,这个问题没有被直接解决,而是以另一种方式,留存在了莲华心中。
或许,这就是成长。
于是我和我最初的感受结合起来,或许在小孩子心中,即使两种矛盾的情绪也是可以并存的,纠结与释然,朦胧与明晰,排斥与接纳。
当她说出那句“果然这里就是乡下吧”,我能体会到她的失落,她的不安,但又含有期待,含有坦然,那一刻她仿佛是一个天真的小孩子,又仿佛是一个成熟的大人,她盼望着,萤告诉她,这里不是乡下,这里和东京一样的让人喜爱,但她又知道答案,也无所谓答案。
她不想背负着乡下人的名号生活,但,她已经承担起了这一身份。
那一刻她虽然懵懵懂懂,但似乎又比我们这些旁观者,看得更加清楚。
我惊叹于作者是如何如此了解小孩子的心绪以至可以将其描绘的如此细腻且立体。
这部作品或许在许多人眼里不过是低成本、简单普通、温暖治愈的日常番,是与“神作”二字不相配的作品,但我却看到了无数的闪光点,从莲华身上散发的,许多微小却又感人至深的道理。
就其真挚的情感,动人的细节,深刻的哲理,一些所谓神作也无法难以企及。
日本的日常番,最好一直能留有一两部这样的作品,不然日常番的未来,会走向污流也说不定。
对于本作其它让我非常喜爱的地方,在这里我也想简单说说。
每一集都是成长我很喜欢作品的分集标题,像日记一样,记录着自己迈出的每一步。
学会了骑单车,学会了做好饭,做了雪屋,看了日出,每个人都在迈出属于自己的一步,让人不禁好奇作品是如何在嬉戏打闹中将成长贯穿在每个人身上的。
我有时候想,这是不是因为我自己做不到一步步的成长,内心的空虚才导致我喜爱这部作品的充实。
或许真是如此,必须得承认,虽然是乡下,但还是羡慕的。
无尽可能的日常我初看第二季的时候,完全没有意识到三季讲的都是同一年的事情,随后我惊叹于这种处理的巧妙。
一是这种似乎永远不会长大不会完结的感觉,我想这是我们在很多日常番里都希望看到的(eg.轻音永不毕业),二是这一年的日常中似乎无法挖掘穷尽的故事,一年看似过去了,但重新回顾就能发现还有如此多的有意义的事情,每一天都值得铭记,这是日常的魅力。
而三季虽然是同一年,却又能看到仿佛“螺旋上升”之感。
时间虽然是相同的,角色却是在成功的。
能很明显的感受到第三季和第一季风格和人物上的差别,而第三季中大家都明显更加成熟了(就连大姐都要振作起来了),故事与故事间的编排与选择,其巧妙之处可见一斑啊。
亲妈与亲女儿枫与莲华的故事永远是本作的催泪爆点,借着之前集数的情感铺垫,厚积薄发,总之能看出作者是真的很爱这两个角色啊。
我一直在想作者是怎么想到忽略莲华的父母而想到选择了一个杂货店的老板娘作为莲华的妈妈。
枫并没有太多的戏份,但动画中每次都利用的很好,那种描述亲情的手法与方式,让我很难不联想到CLANNAD(ptsd啦!
)。
不论是小时候帮忙看孩子,一起去看日出,一起学骑车,每一次,剧情都做到了同时完美的刻画了两个人的形象,并且充分展现了二者之间亲情的美。
我必须用学骑车的一集(s2e10)来举例子,在这个故事中,莲华对有困难要自己克服,不能一味的依靠于亲妈的态度,和枫一边给予莲华自由,又不忍担心的心情,真的是对亲情与成长的完美诠释。
而后枫又给予了莲华适当的帮助,二人一同克服了难关。
又有了下面这一幕:
泪目了啊这仿佛孩子要从父母的怀抱中挣脱飞翔的既视感,孩子的成长,母亲的落寞,这一幕又又又是对亲情与成长的完美诠释。
那一刻我真的老泪纵横。
不论这集的脚本谁做的,我真的要大夸特夸,这绝对是本作最佳镜头。
就先说到这里,毋庸置疑的满分作品。
刚刚看完了《悠哉日常大王》S1E10,心中受到了很多的感动。
故事从悠长又活跃的bgm中开始,快要过年了,大家开始准备年夜饭,温馨又舒缓,带着对新的一年的期待一起徐徐展开。
时间来到了元旦的黎明,莲华和两个姐姐以及点心屋——加贺山枫姐姐一起去看新年日出。
在登山过程中,山枫姐看着已经慢慢长大了的莲华回忆起了她还是个婴儿的时候的事,家里的姐姐的都不在家,大人下地劳作,自己被叫过来照看还只有1岁的小莲华,虽然对于育儿一无所知,幸好有光华留下的育儿字条,介绍了哄孩子的方法,热牛奶的方法等等,莲华哭叫的时候,山枫抱着莲华举高高,不过举高的话莲华就哭得更厉害了,双腿乱蹬的时候还踢了自己一脚,所以只好将莲华放低,这时哭喊渐渐平息了下来,山枫刚要松一口气,才想起来厨房里还有正在热着的牛奶,于是急急忙忙地跑去厨房,不料一脚踩到玩具上摔倒了。
“热牛奶就已经筋疲力尽了,养孩子可真是操劳父母心啊”,事情告一段落后山枫感慨道,莲华爬了过来,身子靠在自己的膝盖上喝着奶瓶里的牛奶,尽管会觉得这个姿势会有些不舒服,山枫还是静静抚摸着小莲华的头发,看她吮吸着奶瓶。
夕阳将天空染红了,莲华的光华姐姐也从外面回来了,在客厅中左顾右看也没有找到莲华和山枫的身影,打开卧室的门看到了睡熟了的莲华和山枫。
后来山枫会主动来找莲华玩,之前是因为莲华的姐姐提出给小费而来,而这时则她主动想要看到莲华,手里拿着一袋奶豆饼干,羞涩地找借口说是卖剩下的,其实是新进的货,只是想来看莲华时给莲华吃。
不知不觉间,一众人已经爬上了山顶时间尚早,大家便喝起了带过来的热茶。
山枫回忆了在莲华很小很小的时候,和莲华便已经结下的感情过往,看着莲华健康地长大,心中可能是很多的欣喜、感慨和温暖吧。
日出看完了,回到家要吃些年糕,吃过之后光华看到的是在卧室里睡熟的山枫和莲华,和当年的情景那么相似。
简单的故事结束了,虽不是亲人,但随着时间的流淌,亲情生长了出来,点心屋姐姐和莲华也成为了彼此的亲人,在小小的乡村之间,新年曙光的温暖笼罩下,美好的情感在人与人心间流淌了起来,蓝天与大地离得很远,人与人并肩而行,离得那么近。
在整篇故事中出现的角色并不多,生活环境也是最常见的乡下,说起来很像是中国的农村,这里只有一个商店,几乎没有任何的娱乐设施,在学校里,所有学生都在一间教室里上课(其实一共也没几个学生),上课时多半是自习,下课时大家都会一起做游戏,捉蛐蛐儿,即使这里的环境没有那么发达,但其中的每个人都感到非常幸福,简约而又平凡。
这里是真正也可做到夜不闭户的地方,甚至菜摊上根本无需人看守,大家都是自觉把钱放到一个地方,几位主角们平时做的游戏与生活中的百态也很容易让我们怀念起小时候那段时光,也会为动画中孩子们纯真的心灵而惬意。
就如标题所说,悠哉悠哉的日常,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发生,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所以这部动漫的整体感官是非常宁静悠长的,鉴于此,我认为这是最适合睡前看的一部动漫,让人能够带着轻松的心情进入梦乡。
在这部动漫中,少女的可爱一览无遗,浓浓的乡土气息也让这部作品更加自然,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观看的作品。
蘿莉們在鄉下的讀書(種田)日常,非常貼近自然,畫面超級美,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隨便截個圖都可以做為屏保呢。
我最喜歡夏天,綠得生機勃勃。
蓮兒好可愛!
螢對小鞠是真愛啊哈哈哈!
故事悠閒而爆笑,看得很開心。
哥哥雖然沒有存在感,但卻好搶戲。
沒有存在感才是最惹眼的存在!
不知道第二季哥哥能不能說句話哈哈哈!
看完這部動畫好想去鄉下種田!
《悠哉日常大王》,是一部讲述四个少女在乡村的日常故事,没有什么神展开,没有那种伏线千里的剧情,没有恋爱的酸臭味,也没有卖肉、卖腐、后宫。
如名字所示,整个故事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悠哉悠闲的,无论是一开始放了三分钟的风景,还是舒缓的 BGM,又或者是长达十几秒甚至几分钟的长镜头,以及只有五个学生和一个整天睡觉眯眯眼老师的学校,无不将这份悠哉放到最大。
第二季的时间和第一季是一样的,主要是漫画的量不够,需要原创一些情节。
但是,没错啊,悠闲的日子周而复始。
悠哉,但并不无聊这部动画为了凸显出悠哉,刻意把节奏放慢,但是只要静下心来去看的话,就会发现这部动画其实很有趣。
各种情节让人忍俊不禁,各种卖萌也恰到好处,在平凡的情节能给人带来一丝丝感动。
动画的的笑点主要来自以下几个:莲华小学生式的“无厘头”想法和行为;小鞠日益增长的成为大人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心态身高发展之间的矛盾;夏海作死;萤痴女;小哥的无声胜有声;母性泛滥的老板娘;莲华的两个姐姐,一个万年眯眯眼只会睡觉,一个爱装城里人常被打脸。
里面的笑点给我的感觉是非常自然,没有那些恶俗的下流梗,也没有矫揉造作。
平凡,但并不锁碎很多日常动画给人感觉是很散乱的感觉,在同一集内,一个故事与另一个故事之间并没有什么大的关联。
而《悠哉》根据已有的情节适当添加改编而来,这样使得情节连贯而又不会超出原作的范畴。
卖萌,但并不会腻有些日常萌系动画,确实萌到极致,但给我的感觉却是很腻。
就好比喝了一杯很浓很甜的奶茶,你说它不好喝吧,确实好喝,很是我喝了第一口就很难再喝下去了。
这里点名批评《请问您今天要来点兔子吗?
》,简直是工业糖精。
《悠哉》里偶尔会出现一段定格镜头,时间有长有短,一般是为了增加悠闲,偶尔也有例外,比如我印象最深的S01E04莲华流泪。
穗香是莲华遇上的第一个同龄人,同龄小孩子之间,共同语言,产生的感情也与众不同。
莲华与穗香一起去了很多地方,在水车旁照相,一起去向日葵地玩、一起抓螃蟹、一起逗猫、一起看宠物具、一起喝水,一起避雨,一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在分离前一天还约定明天一起玩。
第二天莲华满心欢喜地去找穗香时,发现穗香因父亲有事不告而别的时候愣住了。
动画里用一个超长定格镜头来展现莲华由无表情到流下眼泪,相比漫画而言,表现力增强了许多,而且这也是莲华在整个漫画/动画里唯一的一次哭。
莲华一开始是不敢相信,接着慢慢认清现实,或许想到自己的玩伴朋友有可能再也见不到了,便流下了泪水。
(S03E10莲华有好好地将“再见”说出来了)hhTron 说:《|tv:21371652|悠哉日常大王|》《悠哉日常大王》S01E04《悠哉日常大王》,最大的魅力或许在于,它为所有被现实狠狠折磨过的大人们创造了一个宁静美好的梦境。
在那里,烦恼和压力统统被隔绝在外,每个人家里都有一座山头,每天日子都过得很慢,无论上学还是放学都可以跟小伙伴们一起玩闹。
山河湖海都是我们的游乐场,四季变换,也只是改变了我们的游戏项目。
赏樱、赏月、野餐、捉鱼、放烟花、买零食、学骑车、挖野菜、观红叶、搭雪屋、新年观日出。
年复一年,怎么都不会厌倦。
始终感觉在日本的某个乡村,她们真的生活着……二次元的悠哉时光,是一种神秘的力量,确确实实地为三次元的我们驱散了许多躁动,戾气与疲惫。
于是我们又慢慢回想起,年少时的率性而为,无所畏惧。
只说莲华,因为其他角色在类似的番里也见过不少了,莲华是这里面我最喜爱的。
倒不是因为她最小。
小莲华的声音很有趣,像嘴里总含着块大年糕一样。
字幕里她对自己的称呼总是“咱”,这个翻译真是神了。
“原来咱们住在乡下么”。
她给我的感觉是主角团里最独特的,从最初见到她就觉得,虽然她还很小,但是她很智慧很灵气。
对,不是聪明,聪明都只是一种平庸的描述。
她很小很傻但是从来不会真正闯祸,并不像那个年纪的孩子只是傻傻贪玩。
总觉得她什么都知道似的,虽然什么阅历都没有,什么也都没学过,但她有种天然的智慧平和,和这片乡村也是最搭的。
特别是看到她在平野上边走边吹竖笛,小小的紫色身影,空气中回响的呜呜声,真的很有感觉。
她在这片乡村是真正自在的。
我甚至觉得她是那里唯一不可或缺的人,是这个悠哉世界气质的集合体。
最后来一首莲华特供登山小曲:窝囊的蒙古大夫 破罐他破摔啊眼前有片小竹林 赶紧往里蹿啊被打个出其不意 抱头又鼠窜啊揣着扯烂的情书 灰溜溜滚蛋啊(竖笛声~~)
看第一季的时候,觉得并不是搞笑日常番那么简单。
表面是温馨悠哉有点搞笑的乡下日常,但总能时不时感受到淡淡的寂寥和忧伤。
也许是因为非常现实吧。
在日本听说是反映少子化问题,而国内则是跟青壮年在外打工老年幼儿留守农村的现象很相似。
也许能勾起很多曾经农村孩子的回忆,也许能引起很多城里人的憧憬,回忆很美好,憧憬也很美好,但是不可能再回到那种生活了。
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农村的未来,农村人的未来在哪里?
动画没有直接探讨这些问题,但是莲华的一句“这里是乡下吗”就足以耐人寻味……而第二季更纯粹了,没有了第一季的“乡愁”感。
真是回味无穷,久久不能忘怀。
个人觉得这绝对算是日常类动画“神作”。
因为真的非常日常,动画里面发生的事,都是在我们的真实生活发生过或即将发生的。
非常的真实有共鸣,不像其他大多数日常类动画,运用或多或少的夸张成分达到搞笑效果,而是通过展现真实的细节,勾起回忆引起共鸣,最后让人不由自主会心一笑。
比如,一个夏海舔游戏卡带的动作细节,就让自己也想起来小时候那傻傻的自己,然后傻傻的笑了。
全片都是这种小小的细节,让人发自内心的感到温暖和欢乐,最后不由轻扬嘴角。
真美好啊!
风吹树叶摇摇晃晃 清晨晚霞蝉声鸟鸣 远足旅游是插秧 从每个村庄都有的桥上一跃而下 暑假最好的玩伴突然离去 童年啊声声叫着夏天 但怎么悠哉 也总是一种遥远的快乐 像老歌一首
莲儿讲话丧丧可爱
我很想在以后的作品评论中尽可能避免提到其他的作品,但是当我回想悠悠日常是怎么样的一部作品时,我无法不想起摇曳露营。
它说明了即便没有出彩的作画水平,仍然可以制作出优秀的作品。
悠悠日常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在诸多的日常系作品中给了我与众不同的感觉。
尽管日常作品的路线大同小异,但我想却很少能像悠悠日常这样,塑造出自然而真挚的人物情感。
悠悠日常中有很多触动我的情感描写。
越谷家这对普普通通的姐妹,她们年龄相差并不大,在成长过程中就会有很多共同的经历,比如一起做饭,一起睡觉,一起离家出走,这些日常小事平平无奇,但很能体现两人成长过程中对彼此的了解和关爱。
小小的喵帕斯是个神奇的小孩,尽管看上去随性散漫,却也会意外积极地去思考一些深刻的东西。
尽管还是尚未成熟的孩子,但意外地清楚自己生活面对的人和事。
在偶然来到乡下的朋友不辞而别时,喵帕斯呆住了许久,这个年纪的小孩子也许还不清楚离别的意思,但是却知道离别意味着什么。
对于枫,我很难不把自己代入她的视角。
孩子的成长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积极的情感,也能让我们发掘在自我之中隐藏的部分。
枫看着莲华长大,对她有着特殊的情感,喵帕斯这样的孩子积极的探索着世界,你会对她的未来产生期许,也会担心她在过程中受到伤害。
但是成长是一种不断涌动的力量,你无法预知它会带来怎样的未来,也许在生活的某一个瞬间,孩子那小小的一步就能给你带来巨大的惊喜。
从笼统的角度,悠悠日常的日常生活并不那么特别,在学校上课,去朋友家玩,去四处拍照,去夏日的海边,在秋日里写生,在冬日中滑雪,去看新春的日出,这片土地的孩子来来往往,一年四季就这样度过。
一件件事件背后,隐藏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融,是随着四季轮转悄悄前进的人生。
悠悠日常无疑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这片土地,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以及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共同构筑了这样一部作品。
我们置身于自己的生活之中,时常忽视我们的日子究竟是如何度过。
渐渐的,我已经淡忘了大多数度过的日子,甚至除了温度已经无法辨别四季轮回的意义。
悠悠日常中,我作为她们生活的旁观者,便更加清楚地看到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也更加想抓住些什么了。
它让我想起了生活在农村的日子。
在小学的时候,我每年都会在农村度过不短的时光。
不同的是,我比故事中的她们要孤独许多,比起找村里的其他孩子玩,我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在南边小卖铺买冰棍和泡泡水,在小巷中攀爬形状奇怪的大石头,在长满小西瓜和小葫芦的河边挑挑拣拣,在高几十米却只有两人宽的桥上两腿发软,在几乎干涸的运河边幻想这里将来会建一个港口,在秋天把小山堆的玉米剥皮挫粒压成棒子面,在一周一次的集市买甜甜的棉花糖。
我用力的回想,这就是我曾经历过的生活,尽管时过境迁,这一幕幕回忆却仿佛将我带回过去,因为那就是当时的我所熟悉的一切,无论今天变成怎么样,我也很难忘记当初所经历过的美好的东西。
总是对着明明慢节奏却面貌全非的家乡情感复杂的我,想到了比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的父母,想起了喵帕斯在最初的疑问,假如你拥有的东西已经满足你所追求的东西,我想我也并不讨厌这样的生活。
于是,我到底都失去些什么呢。
带图片版:http://tieba.baidu.com/p/2779406417话说今天终于有空补了最后一集,在ACFUN及S1上都写了点小感想,于是觉得整理成一篇算了咱作为一个云南人,最后一集中间小哥嚼酢浆草那段实在太怀念了。
想起小时候经常在路边玩耍的时候摘这个吃的啊,小心的挖开出土,半透明的一小坨可食用的根部果实,吃起来有小小的酸味...不过那时候可不知道酢浆草这么文绉绉的名字,都用一些“小酸草”之类的方言土话来称呼莲华从第一集一直纠结下来的“乡下”问题,最终也以小五明确告之“这里确实是乡下,但同时作为城里人却十分喜欢这里”来完结整部作品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莲华那小白花似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心灵似乎由此得以完好保全全片看下来最喜欢的是第一集,走音竖笛加分度MAX最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第四集的半分钟静止镜头,(删除线)比肩EVA(删除线)233最感慨的一段故事则是莲华与卖零食的带小孩及爬山的故事很多人都说“虽然是部朴素的日常番,但如果不是这么下功夫制作的这么精细的风景画面的话,这番也不会有这么治愈的效果和如此好评”等等,所以各种优秀方面的东西我觉得已经无须多言了不过要说缺点的话,一开始期望的是能始终如一的保持第一集那种纯洁的田园片的感觉到底吧,但不出意料的接着就加入了不少百合味的东西...不是说这样就不好什么的,全片质量一直挺稳定,而且作为一部“空气系”动漫还能一直做到不无聊也很难得。
但一开始被吸引来看这片的原因不就是由于它能让吃腻了各种好像“油腻的豪华大餐”的观众们,让被太多神展开、内涵深刻、快节奏、眼花缭乱的画面搞得身心疲惫的观众们能很好的给洗洗肺嘛(优秀的乡下风光看着就有种能呼吸到泥土香味的感觉)要是能把第一集那种“乡下感”;那种收敛、克制的表现手法;那种尽量不直接展现人物感情而更偏于间接表现的感觉...将这些都从始至终的保持下去该多好?
所以从第二集开始还是逃不开使用相对开放、主动、稍夸张的表现手法来展现人物感情,这是唯一稍感失望的地方吧但总之还是一部愿意给5星评分的好片。
谢谢制作组关于收敛的表现手法,这里顺便推荐一篇很喜欢的关于《凉宫春日的消失》的影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546170/
好久没看治愈系了,真的会被治愈哦~~
温馨治愈小百合
日常番就不要出百合了吧。BGM还行,弃
这种东西看多了就觉得自己智商要受影响。。。
喵帕斯~
这个设定好像天然子结构
喵帕斯~能在浑噩的生活中看日常 悠哉 悠哉!
1话弃,还是《日常》还看啊,这种慢悠悠,长到不给力的番,不忍去追
看久了竟忘了自己满怀的抱负,看的心情是寂寞的,好想被填充
神作!
喵帕斯!
真的是子供向啊,除了可爱一无所有,又一次向自己证明日漫接受无能
少女日常剧,只适合消遣时间
每一集都让人意犹未尽的动画必须给5星
悠哉无聊大王
大概太优哉游哉了就看的好慢啊…这个…有剧情吗?好像除了卖萌和画质清新舒服之外属于幼齿向的…但是有个百合姑娘又不能觉得这多纯真…啊哈哈…
超慢超舒服的节奏,喵pass!!!!
额,果然还是有点消化不良啊╮(╯▽╰)╭
过于卖萌。
话说萤真的是小学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