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部青春校园影片比起以往的那些青春电影来,显得很一般。
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男女主人公感情还没有进入热恋阶段,误会也只是男主人公所谓的“眼见为实”加想象而已。
但就是这样一段在外人看起来浅浅的恋情却对男主的人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一切女主却完全不知情。
这个世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人生中遇到真爱的。
遇不到真爱的人,生活过得平淡一点,日子倒还算是比较安稳。
遇到真爱的人,相对而言日子都过得比较折腾,得之乐极,失之悲极,这种大喜大悲的情绪,是很考验一个人的承受力的。
主旋律是水木年华的乐队成长史,导演是成员卢秉戌(高难读)由主题曲“一生有你”为线索,回忆的各种青涩校园生活。
电影画面小清新风格,男主挺帅,就是女主太丑了,画面不太和谐。
电影通过回忆的方式,讲述水木年华校园故事,情节开始比较顺畅,后面有点狗血,乱乱的很结果竟然是两个陌生人聊天,竟发现对方是回忆里的女主和男主,谜之神奇,及时再多年,也不会一点看不出来吧。
总之,导演毕竟是歌手出身,电影为回忆自己的音乐春春而作,值得鼓励!
看了《少年的你》觉得国产青春片进步了至少10年,看完《一生有你》,又觉得瞬间倒退了30年……电影本体真的不想多说什么,所有你能想到的青春片的俗套,这里全有:中年伤感,回忆青春,暗恋,追女,玩乐队,因为一个女生而生出一个梦想,误会,错过,遗憾终生,各种美颜,雪中45度仰视天空……这些矫情自恋自作多情,只是证明歌手卢庚戌作为导演没什么思考更没什么诉求,四五十岁的人了,还活在过去,忘不了自己那点人生巅峰。
不过最大的问题还不在这,两位男女主毫无CP感才是真正致命的——对一部青春爱情片,选错主角已经失败了八成。
其实《一生有你》的尴尬,就是中国电影以追热点的形式搞创作的真实写照。
一个类型火了,不管是创作者还是投资者,都玩了命地去复制粘贴,想赚一把快钱。
结果就是拍出来一堆垃圾,像《一生有你》这种即便赚快钱也拍得稀烂的,搁置超过一年两年,就完全过时,没法看了。
放在其他国家,这是很难想象的现实。
这种蹭热点式搞创作,是赤裸裸的浪费资源,想跟投资者说一句,绝大多数导演,只要第一部不行(不是票房),基本就是不行了,有点判断力,导演再少再缺,也别病急乱投医。
《一生有你》响彻校园上空的时候,正直人生高中时期,那时候水木年华这四个字和朴树一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还曾偷偷把磁带美女校花同桌的桌柜里,那时候没有cd,没有mp3,买一个步步高录音机需要攒一学期零花钱还不敢告诉家长,虽然那会儿没有现在这样便捷的听歌app和海量的音乐资源,但是有数不清的红到发紫的港台音乐歌手,beyond、伍佰、周杰伦、SHE、周传雄、阿杜………随便挑出一个人来都吊打现在的什么大碗宽面和流量小生,当然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偶像,追捧什么样的偶像这不是重点,关键是偶像说重了就好比青春的代名词和图腾,是能够迅速串联记忆和拉回到那个年代的穿越利器,这都9012年了,朴树同学开始出来做商演挣奶粉钱了,还是当年那个耿直boy,为吃垃圾食品看垃圾电视的孩子操碎了心,中年沧桑丝毫不掩饰他内心的那份纯真,许巍也在自己的音乐土壤中默默耕耘,李健还是那个清澈的嗓音,看到他在《歌手》唱《父亲的散文诗》,我泪流满面,即便是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也是妙语连珠,内在修为和音乐的磨砺一样不落,怎么到了你卢庚戌这里,咋就这么油腻呢?
都9012年了,还在炒过期的冷饭,好歹是个高材生,这没有创作灵感不要紧,咱可以干点别的,上上综艺也很好,这跨界搞电影是要帮我回忆青春呢还是埋葬青春?
窦唯都修仙了,你怎么还停留在2009年这种郭敬明的叙事语境中?
先不说女主,男主这形象恐怕全中国中学生都不敢苟同,易烊千玺都开始转型了,知道偶像这条路不能一直当饭吃,你作为曾经承包我们青春生涯的才子,竟然还在青春的美好梦境里不能自拔,可能我们虽然听的是同一首一生有你,但是却在两个平行世界里。
刚理了理思路,导演还是有些自己的想法。
比如类似梦中梦的设定,一个不得志的中年对当下的梦,梦里对曾经的幻想,又比如叙事结构中设定的插叙和反转。
可惜拿捏得还是欠些。
————————卢庚戌把自己的经历拍成电影,这种非科班拍出来的东西虽然稚嫩,但有种不炫技的纯粹,接地气儿的朴实,就是你看遍了夹杂着音效、切镜、视觉等等国产炫技片后突然回到了简约主义的审美,less is more,返璞归真,朴实的情绪和剧情铺开,夹杂着唐伯虎点秋香式的笑点,自然而然沉浸在这种轻松的美感。
反而是后半部分的插叙和反转打破了这种纯粹之美。
所以我就不理解了,拍摄手法上搞得这么平实,为啥非要随大流整个金句?
啷个是“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咱这是"音乐,是我的梦想,而你,是我的信仰"?
卢导,一生有你的歌词写得这么好,语言平淡却真切,你往台词里抄都行,整啥rap啊。
去看电影前我就害怕出这种随大流的毛病,青春片狗血堆砌,花两个小时给自己找罪受?
结果看完比预期要高不少,接地气儿,没有怀孕、劈腿这种2b情节。
你说它尬吧,他有的地方倒也挺有趣,笑声此起彼伏;说他情节顺畅吧,偏偏给你来个开房(误)梗。
你要小清新就小清新一条路走到底别回头,误会也产生得美丽些,结果来个不明就里的x暗示瞬间泥石流。
但要说不真实,我看了却也有点感动,看的时候就在想我的大学生涯过得太平实了,就跟电影里说的一样,“吃饭睡觉上课实习”,我也搞吉他了,但没搞下来,我也参加歌手大赛了,但得了个十几名就被淘汰了。
我也和卢庚戌一样搞建筑,但还在设计院997,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
更喜欢副线这一对
现实中的蕾蕾和孟一飞也修成正果补充一点个人看法:主流对电影技法的判断站不住脚,中国电影缺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剧情内核。
讲好一个故事,节奏、逻辑、世界观,抓住这三点作为作品的命脉,哪怕用的是美影厂上世纪的技术,也不失为一部合格作品。
同样的,我也不强求片子的格局有多么大,多么故作深沉、文艺,先讲好故事,之后你再锦上添花。
国产剧、电影现在的问题正是在于,搞个悬疑、科幻的噱头,用着最浮夸繁杂的拍摄技法,玄乎其玄,但只要往下探究,就根本站不住脚,功力跟不上野心。
及格线上的7分作品,没有那么不堪,也如最近大爆的作品也没有吹的那么香。
企图上热搜的雪花特效
天哪 真的不是qq视频特效吗本人首映前路演vip观看。
大家仔细品。
上图这场雪今全场爆笑,认真的,还是想上热搜?
估计可以和抠图的AB齐驱并驾了。
说说观看体会。
首先是电子屏差点把我眼睛晃瞎,还有不知道什么原因,电影掉帧严重,有几个镜头要眨眼补帧(暂且不知道是电影的原因还是电子屏的关系)。
抛开这个不说,因为和电影无关。
那说说电影。
开幕段落的配音,就让我浑身不自然。
就是那种,很明显的配音感。
鲜肉演员演技生涩,谢彬彬本人比电影好看。
这个摄影师扣分,第一次发现能把明星拍丑的。
电影大概讲了一个失意的中年男人在酒吧对大学初恋的追忆,用了自以为高明的插叙手法,什么改写结局,实际上是精致的包装了一坨翔。
电影里的谢彬彬
路演的谢彬彬影片除了没有流产,真的和什么《匆匆那年》《致青春》《同桌的你》没有区别!
就差来一句「苏韵锦你欠我的拿什么还!
」是啊 这个年代了 刚《少年的你》给我有一种国产青春片在进步的幻觉,你《一生有你》就tm给我倒退20年。
是啊,青春永远只有暗恋,追求,轰轰烈烈的乐队,因为一个人才产生的梦想,还有朴树的Newboy (求你们别用这首歌拍mv电影了我很喜欢的好吗),错过,遗憾……是的,没错,所有老套的元素,它都又出现了一遍。
少年的你,镜头致敬莉莉周,剧本致敬白夜行。
这不好吗,起码看着有劲,探讨有深度。
《一生有你2019》,镜头( tmd 第一次看到电影里用类似手机美颜自拍的人像模式 拍出的东西把人物背景都虚化了!?
这是什么鬼)模仿美颜相机,剧本致敬匆匆那年。
这好吗,这只能说,不是敷衍,就是没品味。
插说一句,主创路演出场迟到,算不算一种没有诚意?
请大家去支持吧,我不拦着你。
一生有你2019 (2019)4.02019 / 中国大陆 / 爱情 / 卢庚戌 / 徐娇 谢彬彬插叙一句,个人公号:和山诗鬼。
有态度,不中庸,兴趣至上。
主推毒评,文字影评,支持有态度的朋友投稿。
拒绝水军,来找我玩。
可能是受高晓松的《睡在上铺的兄弟》、《同桌的你》,还有刘若英《后来的我们》音乐IP成功改编电影的启发,卢庚戌也把水木清华的成名歌曲《一生有你》改编成了电影,而且是亲自担纲导演,歌是好歌也像上面三首歌一样充满了我们青春的记忆,但一看编剧我就慌了,一共有6个。
刘若英虽然也是亲自导演但拍的并不是音乐背后的故事,而是别人的故事,而且是一个普罗大众都能引起共鸣的故事,最重要的刘若英有过多年的演艺经验,拿过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后,国内金马,金像和金鸡都有过影后提名,演技是非常受认可的。
而高晓松自从导演了《大武生》以后就敢再亲自导演了,但其实《大武生》我觉得人家拍的还不错,而且高晓松也不是上来就直接导演电影的,之前还拍过两个小短片先练练手,还客串参演过一些电影。
后来《同桌的你》高晓松找了郭帆,可能当时高晓松自己也没想到郭帆后来居然拍出了《流浪地球》,所以接下来《睡在上铺的兄弟》高晓松找了张琦。
无疑以上三部音乐IP电影都是很成功的,而《一生有你》4000多万的票房,4.1的评分,是失败的。
或许卢庚戌真的就是想讲《一生有你》这首歌背后的故事,所以故事非常偏自传,虽然作为名人卢庚戌的大学生活还是挺平淡的,弹吉他,唱歌都是为了泡妞,但泡个妞还没泡成,就像曾黎在电影里说的那样,“你的故事属于典型的小清新,不过清新的有点儿平淡。
”即使过了50分钟再修改剧情也还是挺小清新的,平淡的小清新很容易就讲完了,故事不够内心独白,独白不够您再拉一个演员(曾黎)来挖你的独白。
既然讲真实故事就讲吧,但是您对故事结局不满意,好么,您还在电影里现场改结局,非得凑出来一个圆满的结局,我看着这叫一个尴尬啊,导演是真会玩票儿啊!
勇气可嘉!
不过曾黎是整部电影里演的最好的,也是最漂亮的,不愧是中戏96级章子怡和袁泉那个班的班花。
保剑锋一直拿个酒瓶子有点儿太装了。
谢彬彬演的还可以,就是1米88的身高电影里有点儿太鹤立鸡群了,戏里有个段子是他当裸模,看着挺瘦的,没想到腹肌连的还挺漂亮的,不过我更喜欢谢彬彬和龙女郎姚星彤主演的另外一个校园电影《毕业的我们》,虽然票房也不高,但是深刻多了,主演是没有那么多大佬为其站台。
而徐娇长大以后表演再也没有了小时候的灵气,显得死板而又呆滞,不知道是不是太瘦了,脸上有一股40岁女人的沧桑感。
本来这部电影其实挺有看点的,因为清华真的是太名人辈出了,片中欧洋的情敌宫雨其实就是爱奇艺的老板龚宇,欧洋的最低调的舍友汪晓川其实就是搜狗公司CEO王小川,那个创建了搜狗浏览器,搜狗搜索,搜狗输入法三只火箭,已毕业就在清华东门守护了17年至今单身的男人。
可惜他们的故事并没有深挖,太配角了。
再就是除了高晓松,并没有看出哪位是李健,廖杰等的原型。
整体讲的就是卢庚戌当年泡妞而且泡成的故事。
另外作为一个音乐电影,自然少不了很多音乐的场景,但是歌唱的部分要么就是只给背景乐,要么就是对口型,找《波西米亚狂想曲》这样的音乐传记电影真的是一个天上一地下,根本没法比。
以后音乐IP改编电影要开始慎重了。
影片很巧妙的没有从当年开始讲起,而是以倒叙的手法,从现在的视角往回看,建立了时代的纵深感。
保剑锋饰演的中年欧洋,明明已经到了喝枸杞的年纪,却偏偏放不下吉他和酒杯,嗓子也不复当年勇,用旁观者的话说是把一个好好的民谣之夜变成了更年期之夜。
随着曾黎饰演的女制片人到来,在这个颓废的夜晚,音乐和酒精的催发下,歌手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校园故事,在曲折和离奇的故事背后,却出现了不同的结局,一时间真假难辨,如幻似真。
大概是看爱奇艺把这部电影推上了顶端Banner页,加上了“独播”的标签,我才会在新年第一天看了这样一部烂片。
1.打着情怀的幌子抄袭破旧的故事。
用着《致青春》里大差不差的造型,说着致青春同年代里差不多的故事。
甚至连洗头发的那一幕,也是重合的。
然而故事却完全不如致青春的动人。
Bug叠Bug说了段自以为“小清新”的校园恋爱。
一群没有音乐基础的人,突然就成了校园歌手,甚至还有问鼎大赛冠军的资格。
一个天才还则罢了,一个宿舍都是天才?
电影里提到了留学的梗、开房的梗、误会的梗、打架的梗,就是千千万万用旧了的老梗说一个错过。
朋友,打胎梗还没用,要不你给用全了?
2.下雪的场景真美真梦幻,换而言之就是不真实。
下雪的场景出现在预告片中,这说明导演对这个场景也是非常喜爱了。
但那有怎么样呢,它确实美,美到我仿佛开了美图秀秀看见的小视频。
但这个场景在说什么呢?
说男主的幻想,和女主一起幻想如果,如果,就这么岁月静好;如果,就一切对方都明了。
3.煽情不够,致敬经典来凑最后一首经典曲目《一生有你》来了,看了这个背景故事,我也丝毫没有对这首歌有任何升华的感觉。
大抵是导演也觉得这样不够,直接致敬一个时代,还把它打在了字幕上:致敬民谣时代,致敬老狼、水木年华...别放了,他们不需要一部烂片来致敬,就酱。
竟然有6个编剧。
难怪不是一般的小清新电影,又是一部比想象中好看一些的电影。
也许是因为穿插了男女主角成长后的回忆和假设吧,没看出来是曾黎和保剑锋,一直以为是颜丙燕和田雨。
我看过3集真人秀《演技派》,里面的学员谢彬彬竟然是男主角,这是一名和节目中大多数“优等生”不相同的新人,有一些单纯和冒险的中二精神,经常神经刀,剑走偏锋。
遇见好导师了指导好了一定是性格演员,戏路可以亦庄亦谐+亦正亦邪。
也许是因此,所以吴镇宇选择了给他机会,点个赞。
——还是没想到他是这部电影的男主角。
徐娇片中的气质有点像爱笑版的当年周慧敏,戏路如何开拓呢?
或者说什么样的剧本才最适合你的发挥,我替周星驰为你捉急。
《一生有你》发行于2001年9月,那时候我都开始工作了,在社会大学里品尝人间冷暖了。
因此这首歌对我的影响和记忆远不如高晓松老狼叶蓓,但是也被动的听过——总之一定会在恰当的时间打动恰当的人。
因此,在好剧本缺乏的当下,这些带有故事的老歌(如同桌、后来)纷纷被扩容成为电影——此片中对此也有调侃。
个人喜欢这款海报电影讲的啥?
1994年上了大学(是的,大部分场景都是在清华大学拍的,不过所有带有明显标记的校内建筑都剪的刚刚好,完全看不到!
),除了学习理科知识就是追女孩,在那个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年代。
——接下来,因为年轻,所以喜欢,所以展示,所以去吸引,所以去学弹吉他——反正人在年轻时都会有的冲动和骚动,以及那些激动和感动。
我还是尽量不剧透,留给想去看的人一些未知数。
比较惊喜意外的是看到了西门烤翅和五道口宾馆(虽然被美图了)。
如果说不足,可能是这种叙事方式在最后的部分有些混乱吧,我们是错过了,但是我们要修饰一下让故事更完美大团圆?
这不是掩耳盗铃吗,或者是我知道你不愿听真相,那我们一起HAPPY一起做梦?
真是为曾黎和保剑锋心疼,回忆往事还要为观众着想。
可惜这两位好演员了,演出了20年后再聚首话当年的感觉。
嗯,最后的近代演唱会现场画面个人感觉很多余。
是要学习五月天还是波西米亚狂想曲?
有一句台词我很喜欢,我的梦想就是找一个梦想(大意)。
对,找不到目标的年轻时代就是这样。
最后要说些观影建议,对于高中大学生活念念不忘的人很适合看这部电影,比如和我一起去看电影的高中同学。
还有对这首朗朗上口清新气息的歌曲深深喜欢的人。
对了,不要屏摄。
卢庚戌+李健+廖杰=《3》是我的2003每个中学时代,都值得赞颂千篇
多一星给情怀
实话实话,拍的一般,真的一般。与《后来的我们》差出去不止一个段位,可惜了谢彬彬、保剑锋、曾黎的演技,金志文的加持。可是,音乐前奏响起时,还是经不住的泪流满面。转瞬间,已站在而立之年的岔路口,十几年前这首歌温暖了一夏天,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往后的时光里时常会分神的恍惚,那首歌会不会也曾是为我而唱。走走停停十数年间,我们年华老去,匆匆忙忙来不及回首过往,有一首歌温暖青春,一生有你,真好,足矣。
“年轻的时候恋爱,是练习怎么爱。”清华园的爱情故事(高晓松当时已经是江湖一哥)。“在那个年代出国,就相当于是永别。”“音乐是我的梦想,而你是我的信仰。”听说那个年代,用出国来骗妹子的案例特别多(电影中没骗)。五道口旅馆(方瑶、宫雨),剧情曲折,改学金融,二十年后重逢(袁静采访欧洋:当年方瑶爱你 只是明白的有点晚了。欧洋 我们错过了)。想起2005年的夏天,哥几个在105宿舍唱《一生有你》。很偏见的说,女主这演员选的太好,浓浓的绿茶味……然鹅碎三观 这是当年电影《长江七号》反串的那姑娘已长大。
嗯,反正我看完了嗯,不算难看,但但没啥意思。
我在想,我为什么会孜孜不倦的看这种制作,毕竟大家既不像大学生,也不像个性这么突出的少年。对别人的感情被夸大到这个地步,也有可能是单纯的无事可做。但是,其实,我在探索的,是一种可能性,是一种自诩为文艺片的怎么也编不出来的真实性,唯有真心才能接近。她的平实,就在于他只想平实,以一种虚妄的方式。这份质感,才是这个时代缺少的东西,才是能作为描绘这个世界的一丝动力。毕竟不是人人都是章明,都能有这样的触觉。因此只能一点点拼凑,以结果形成勇气
这是非理智的打分,只因这电影给我很多过去的感觉。是的,过去并不很美好,但回忆中总是美化的,就像电影里的幻想一样。恰巧今天在车上听到一首让我万分动心的歌曲,来自台湾政大金旋奖——《积雨云》,很久没有心甘情愿花时间单曲循环的时候了。现在选择太多,反而很少有曾经听到一首歌曲那种惊艳的心情了。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总让我想起初中去好友家,他姐姐听磁带的时候。那时觉得她姐姐听的歌曲怎么这么好听,连带着,印象中的她也一直很漂亮。
没想到没想到
就是喜欢遗憾又美好的青春电影
没有那么不堪吧
其实,感觉还不错,看得出卢庚戌的情怀,那一代清华文青的青春
大型手淫现场。卢庚戌这极限油腻不说了,竟然还专门找我娇娇最丑的角度拍特写,可见其本人就完全没有审美。
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去看,都还看得挺开心的。前面很好笑,影院里大家的笑声不断;后面有点好哭,假装换坐姿趁机偷偷抹了几次眼泪;就是最后结尾高潮不够高潮。但总体还算是一部好看的青春片。
当国产青春片已如《少年的你》《过春天》此般突飞猛进,回看《一生有你》也就只有一声叹息了。
冲毕导而来,女主选得好糟糕。
仍记得实习那年每天清晨收音机里播放这首歌,那美妙的琴声还有热血的青春!
黄婷婷好美
开头的中年男女已经很油腻了,等年轻一代接着出来一看,哎呀,更油腻......
看了三分之一,拍成性喜剧或许能成啊。
为什么国内观众总是把电影票投资在这种电影上 为什么是个人都能拍电影 中国电影什么时候才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