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看看和我不同的女人怎么好运的心情看了《撒娇女人最好命》,然后又怀着票真便宜的心情看了《我的早更女友》。
看之前就听闻媒体口中的“点映场小伙伴”盛赞《撒娇女人》好过《早更女友》,不过还没等来《早更女友》正式上映就看见媒体口中“点映场小伙伴”盛赞的其他几部电影《匆匆那年》和《太平轮》前赴后继的跪了。
所以在我今天步入电影院不到半小时的时候,我心里就各种“为了票房这些媒体真的是什么假话都编的出来……”这倒不是夸《早更》拍的好,只是同是眼睫毛都能有戏的周公子任女主的戏,《早更》更像是一部电影。
简单一点,就是《撒娇》围绕预告片几分钟内讲得完的内容做了扩句练习;而《早更》是根据布置好的题目写了一篇作文,虽然作文写的过于日记化导致前后有些分节。
一、关于笑点。
看见有人说彭浩翔讲故事比郭在容好,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不大看得懂其他文化背影下故事的原因。
虽然就这两部电影来说,彭确实把一个故事讲的符和了作文六要素,可是倒不如说彭是段子讲的比郭在容好,尤其是黄段子。
这一点在另一个方面也有体现,就是《撒娇》的笑点基本不能脱离黄段子,当然我们不能怪它,毕竟这整部电影都没能脱离黄段子。
而《早更》的笑点在不能脱离微博热点梗的同时在某些部分还是笑出了别出心裁,比如佟大为保护周迅手持甘蔗勇斗流浪汉时流浪汉伸舌头舔了一下甘蔗。
而笑点脱离黄段子之后的优势在于,在电影越来越成为大众娱乐生活一部分的现在,get到点之后欢笑捧场的观众可以从年纪相仿的我附近几排蔓延到年纪稍微有差的更多几排。
这么想起来,当时《撒娇》最后彩蛋的时候,我和朋友走到门口又停下坐在第一排和站在屏幕前一个七十多岁的老爷爷一起看着黄晓明裸着上身走出来,环抱住正在做雕塑的周迅,手指之间,水泥交融,阳台之上,光线暧昧。
我们真是各种尴尬……我朋友还跟我说“老人比我们懂的多,你还担心他们get不到点?
”我只回了一句“你确定他们知道类似血滴子乳贴的点?
”二、关于电影搔到我们的痒痒。
当然这两部毕竟都不是搞笑电影,所以笑点不是最重要。
那么什么最重要了?
我高中到现在很喜欢的一句话,大概也是所有电影和文章最希望触摸到的境界: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我说出我心里所想的东西,正好撞到你心里想说又说不出的东西。
彭浩翔当然懂这个,他深知现在一群恨嫁标签着女汉子的姑娘正等着一部电影为她们手刃绿茶婊,即使掏荷包买票也在所不惜。
只是他立了意却讲了一个流于表面的故事,虽然绿茶婊最终没和男主角在一起,可是绿茶婊本来就只是耍耍男主,这并不是一场真正的战斗,也不是一部笑了之后能让人心里一颤的电影。
同样都是多年的单恋,《前任攻略》里王丽坤在婚礼上的一段话更现实也更动人,男主的反应也更现实而让人难过。
姑娘们,因为害怕自己配不上你而选择放弃你的男人们都不是在为自己的不负责或者不喜欢你找借口,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欢就一直不敢承认现实。
对比一下你自己给别人发的好人卡就知道了。
而郭在容在主旨讲周迅和佟大为恋爱同时也不小心提及到了“前任”这个人手一个的热门话题。
周迅夜夜宿醉,却在收到前男友寄来包裹醍醐灌顶的清醒,对着欲言又止的佟大为说“你也咽下去不要说”的表情和动作,演技好到每一根头发丝,也让人心疼的一颤。
下一个画面跟着发来大招,周迅睡在自己寄出去的数百封信和收到唯一张回信——前任喜帖中,还在语气淡定的欺骗自己:他一定是因为太爱我,才会找一个新娘也是这么的像我……深深的要从眼眶里掏出这样骗过自己的每一个姑娘的眼泪。
而他用了前半部电影描述了一个沉溺在前一段感情中不可自拔的周迅,在电影过半的高潮点为我们实现了一个在前任婚礼上抢婚的梦想桥段,然后给了我们最现实的结果——前男友说,我早就做了选择,不会改变了。
这样现实的冲击和感触,我相信远远多过《撒娇女人》周迅的多年苦追叫醒了一个装睡的男人。
三、关于女人究竟该选谁?
当然关于《撒娇女人》和《早更女友》的对比,不能不提这两部电影概括出来的一个问题。
在情感专栏中,常常会看到女性提出“我究竟应该选爱我的人还是我爱的人”,这个问题对于女人来说就像男人被问及“我和你妈妈掉下水你先救谁一样纠结”。
《撒娇女人》告诉我们女人要追,要选爱的人,即使时光无限漫长前方绿茶满布,可是瞎了很多年的男主角最终会在绿茶婊的无意疏忽下发现她的骚浪贱凸显你的真善美(说实话我真的觉得这个是女二号的故意疏漏,绿茶婊会犯这种低情商错误?
难道是因为兔肉吃的少慌的?
而《早更女友》告诉我们,你回头啊你回头啊!
你回头就有一个长得帅会做饭脾气好天天不加班陪着你还能升职加薪的绝版暖男备胎等着你,说结婚就结婚,说接盘就接盘。
所以其实我也对比不出来,因为无论是爱我的还是我爱的,我现在都没有……想到这里伤心的我也打击你们一句,别看周公子进退都有了完美的大结局,因为人家长得美啊。
至于究竟女人该选谁,这讲和先救谁一起成为一个无解之谜……四、关于没说完的。
《撒娇女人》里的Hold姐确实我最近很喜欢的一个艺人,因为够接地气……虽然她演的角色和她的长相以及气质一点都不搭调……而周迅的那所旁边就是橘子树的房子也是格外的文艺美好。
看到那一群交际花锥子脸出现时,我旁边的妹子问了一句:“这是一个人演的吗?
”彭浩翔的地域大战也是格外招黑……果然有些人就是一身槽点……《早更女友》里的暴雨中白客趴在被积水淹没的汽车顶上出现那一秒,简直比黄晓明露出的上半身赞点多多了,被张梓琳一句“你特么不是出国了怎么在这里”逼得回答到“老子志在四方,想漂哪里漂哪里”也是醉了……郭书瑶顶着萝莉的脸演了一个欲女……也让我感叹到大学时候女生果然是一个漂亮一个寝室都漂亮……恩,我身旁的朋友还问了我:厦门是不是真的就是电影里这么漂亮,立交桥上都是花。
我说恩。
五、关于我和朋友的对话看撒娇女人的时候我对朋友说:“你说绿茶婊看这个电影尤其是吃兔兔这段的时候会什么反应啊?
”朋友说:“你傻啊绿茶婊怎么会觉得自己是绿茶婊……”
失望:比假如愛有天意、我的野蠻女友、我的女友是機器人差得很遠,假如愛有天意和我的女友是機器人我都看淚奔了,這片看完沒啥感覺,不過也不算差,就是和以前的相比這就是一部娛樂片。
假如愛有天意裡倆人在河邊,男的拿出項鍊,女方也有一個一樣的可以拼在一塊的項鍊加上配樂是全篇最感人的地方。
我的女友是機器人裡因為地震機器人女友被攔腰砸斷,拖著前半身慢慢爬嚮男孩那段也很感人。
可是早更這片我沒有這種感覺。
假如愛有天意沒在電影院看過,第一次看買的盜版盤,女主中文配音有的彆扭,看了好幾遍,然後買了張正版D9繼續看。
我的女友是機器人我在長虹影城和百老匯新東安影城看了兩邊,買了日本二區D9觀察和公映版的區別。
而我的早更女友是那種看一遍就足夠了的片。
張梓琳演的閨蜜說了一堆網絡流行詞彙,聽起來有點彆扭再說也不好笑,拼命往影片裡加網絡流行詞彙不是國產爛片愛幹的事嗎?
怎麼郭導也學起來了。
配樂一般,比女友系列前兩部差,衹是影片每次高潮片段的配樂聽起來和我的野蠻女友的主調差不多,為什麼用回以前片子的音樂主調?
而女友系列前兩部影片的配樂都不一樣為何號稱終極篇的卻不重新配樂?
有點炒冷飯的意思。
這影片在格瓦拉剛出宣傳的時候我看片名就覺得又出來一部國產爛片,直到別人説是郭在容拍的我才知道。
在看完假如愛有天意後我把郭在容列為我最喜歡的韓國導演,看完我的女友是機器人後更加喜歡了,衹是這次我的早更女友我覺得他下滑了,以前影片帶給我的感動和震撼這次最新影片一點都沒有了,不過我的早更女友是那種可以看的影片,不算太差,當然是在不和所有郭在容以前拍攝的影片比的情況下。
我專門挑了中國巨幕版本觀看,估計要是看普通版的話我的感受可能還會更差。
真不相信郭在容為什麼會拍攝這麼一部影片,沒有一點人文關懷和營養的影片,不過影片裡還是有一點對女性的關懷和鼓勵但是也蓋不住這是一部有點爛的影片,真不想説它爛,我實在是太喜歡郭在容了,希望以後影片能回歸自己的影片風格,不要來中國拍攝這種衹是為了賺錢的影片,要不是知道是郭在容我真以為這是部國內新導演拍攝的片子。
我看电影很多,但很少哭。
连前段时间的催泪神片《亲爱的》也没搞定我。
也许是电影启蒙较早,我的泪点就跟那群独爱艺术片的影迷的逼格一样,磨练到高且刁钻,有时电影煽的凶猛,我无动于衷,有时也会在它无意调动情绪时泪水狂涌。
这次看《我的早更女友》,我没忍住哭了,哭成狗。
倒不是拍得有多感人,而是我越看越震惊,这TM拍的就是我的经历,我的往事,我的生活录像,我的感情日记!
周迅看到初吻依靠的大树尚且会惆怅,我看到“自己的故事”被搬上银幕,如何能不落泪。
影评也不能按照一贯工科男的吐槽方式来写了,我无法客观地把它视作一部电影。
我能理解周迅为何念念不忘,原地踏步,因为我接触过一个遭遇同样曲折的女孩,她跟我分享了很多很多心事,直到我完全认同她的想法和做法;我更能理解佟大为毫无保留的付出,他做的深夜护送和健康指导,都是我一再重复过的,他每一次被戳到痛处时窜出的那丛妒火,也是我发自内心体验过很多次的,如果不是亲自挑战过,我也无法相信自己拥有他那样的耐心和执着。
导演郭在容以《我的野蛮女友》成名,年轻时候看这片,我脑子里充满了问号:天下姑娘何其多,何必独恋一个最折磨你的给自己添堵,因此很长时间里,我都对该片嗤之以鼻。
后来身处同样的境遇里,我发现自己也是个车太贤一样的傻人,这次看到佟大为重蹈覆辙,更是亲切到无以复加。
不知道这是否就是俗称的暖男,或是《单身男女》系列的专有名词“火星男”。
总之我们是这样一类人,拥有对沉没成本视而不见的勇气,或者说愚蠢,或者按照片中的解释,就是缺心眼儿,爱当冤大头,极能逆来顺受。
付出没有得到回报,非但不会令我们打退堂鼓,反而能膨胀加倍投入的动力。
这一违反常人理性的古怪逻辑,涌动在每一个细胞里,促使我们做出匪夷所思的牺牲。
我深知自己的人性弱点,从不参与风险大的投资,更不敢赌博,但感情是个无法提前规避的漩涡,无论失去多少时间、精力、健康和情绪上的舒适,我总能一次次被自己的新底线惊讶到。
在电影的世界里,做个暖男是一种明智而安全的投资,虽然短线受挫,长远回报丰厚。
《早更》也按理出牌,皆大欢喜,甚至还将暖男的污点洗白,不留一丝遗憾。
而银幕下的世俗里,多的是《单身男女2》那样渣男佳人在怀,火星男失魂落魄的黑色结局。
中途我也一直在想,如果佟大为求爱之后,钟汉良再度出现,而且情深意切,周迅会作何选择?
根据现实的经验,我实在难以将筹码压在佟大为身上。
写了这么多影评,如此感情用事,矫情可笑,还是第一次。
也许不久后我就会把它删了。
但可以肯定,我不会后悔在生活中跟佟大为扮演过同一个角色,虽然结局分叉,至少有记忆相随。
我相信天底下所有的姑娘,也都愿意有一个袁晓鸥那样的男人作陪,至少是在伤痕未愈的那段人生里。
如果可以,请不要拒绝他的细心周致,也请尽量别对他别那么任性霸道,在他心里,能亲手为你疗伤,是生命最珍贵的馈赠。
(文/方聿南)
对于郭在容导演将爱情中的理想主义演绎到极致的个人情怀,正好中了那些少男少女们尚未发育完全的心,不管是不是会有那种特别特别特别为爱情做一些看起来傻的那种事情,但是他诠释的为爱情值得守候的那份执着与愿景,却给了我们一个理想且梦幻般的可能。
欣赏这样一部电影,总是会让我们感到特别的幼稚且单纯,电影里面的人物仿佛都是为了爱情而存在,不管会不会真心变得脆弱与受到伤害,那一份理所当然的爱情总会悄然而至,陪你守候。
爱情不需要彩排,但爱情可以任性,当你任性到可以忘乎所以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变成了童话世界,电影仿佛就置身在一个现实版的童话世界里,让爱情的发生与表露都仿佛发生在那些无忧无虑看似美好的童话故事里。
我们可以尽情的享受女主角那可遇不可求的爱情,更可以贪恋被别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即便是整天无所事事的虚度时光,也会被一种爱情的力量包围着让自己的世界不受一点波澜,电影就是献给女人们的一封情书,导演用尽极可能多的想法与点子让女人们感受到无微不至温柔贴心的爱与照顾,即便是面临被抛弃的心理创伤,也能够在时间与陪伴的消磨中渐渐的融掉曾经那刻骨铭心的伤痛,没有忘不了的人,只有不敢去面对的感情,如果真的敢于敞开心扉去面对自己真正的感情,一切都会归于平淡与自然。
电影讲述了一对伤痕女与暖男的爱情故事,而且暖男还是一个优质吊丝潜力股,为王子与公主的浪漫故事树立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电影无论是从编排还是演绎的整个过程都有着一种超大胆的设定,那种冒险精神与剧情转折都有着一种戏剧效应,让我们看这样一部电影就有如过山车似的来回翻滚在细腻情感的漩涡里。
电影所塑造出来的爱情,有一种特别不实际的感觉,它更像是一种小女生的幻想,幻想着让自己能够碰到一个处处宠着她,为她死心塌地的男人,可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现实世界里就显得特别格格不入,即便不是一个快节奏的生活,却驱使着我们享受着一种世外桃源似的爱恋,看似幸福唯美却又特别不堪一击。
导演在选择这样一种题材的同时确实有着一种能够发现新事物,并把这种新事物制造成为一个社会话题的本领,而且放在电影里结合社会流行的人和事,化腐朽为神奇般的炮制出来了一部爱情电影,接地气的同时又能够娱乐大众,看似一种特别存在的新意,其本质的内容却没有离开爱情电影模式的范畴,只不过是借一件别人不太知道的事物为电影披上一层外衣,绕来绕去的本质只是证明女人这种神奇的生物是多么的让人不可琢磨。
郭在容导演的电影一再给人这种颇有新意又特意讨好女性的模式,夹杂着自己对女性心理的了解,肆意添油加醋的为她们创造出那种不可能存在的现代童话。
周迅演电影总是给人同样一个感觉,不管她是不是适合这样一个角色,她所散发出来的那种感觉都是特别沉稳与冷静的,她不像是什么童话里的公主,她更像是一个冷眼旁观的智人,她那坚毅而犀利的眼神明显能够刺穿所有事物的本质,她给人带不来那种浓重如火的爱情火焰,她带给人的只是对爱情持之以恒的坚守,她更像是一个战士而不是哭泣的小姑娘,所以电影里面她的角色总是让人找不到感觉。
相对于周迅同一种表情的表演,作为闺蜜配角的张梓琳却有着一个强烈个人色彩的娇人表现,她所扮演的角色能够带给人最为真实的存在感,而且这种真实正是来源于对生活的提炼,所以这个角色的演出反而成为电影里最大的亮点,有时我们并不喜欢独自沉默感伤的乖乖女,反而对那些有爱有恨个性强烈的坏女人来的更有感觉,因为她们更能散发出一种吸引人的魅力,而不是一个十全十美枯燥无味的同样一个感觉。
爱情不可能什么好事都让你摊上,更多的是屋露偏逢连阴雨似的祸不单行,可是电影做到了这种摊上了所有好事,而让剧情变得更为温顺,更为感动。
我们不可能像电影里周迅那样一样对照顾在自己身边的男人不为所动,更不会隐藏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去选择与逃离暖男所带给自己的感情,可是人又是自私的,总想占有着别人对自己的好而又不肯确定自己会不会能够找到一个更为心动的人儿去爱去相守,于是备胎就是这样好不人道的产生了,所谓的暖男无非就是别人的备胎,对别人好不容易被记住,对别人坏反而能够被人记住一生,唉,人生有时就是这么扯淡。
很喜欢这种小格调的电影,虽然没有大片的精彩和心驰神往,但就象饥饿时的一碗方便面,寒冷冬夜里的一杯暖茶一样,捧在手里,看在眼里,都是心满意足。
完美的解决了空档时间看部电影的欲望。
《我的早更女友》就是这样一部娓娓道来,象闺蜜好友在你耳边絮絮叨叨着家长里短,青春时的那些爱过的和不爱的故事。
很容易便在午后的阳光里,回忆起那些曾经年少痴情时的遗憾。
这种小电影是多么的会讨好人心啊,谁心中没有一段或浪漫或心酸的回忆,多多少少在这部片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或则念想。
当袁晓鸥回忆中出现戚嘉时,我便知道,毕业时的他只是上对了床却认错了人。
他从始至终爱的都只是戚嘉,所以,毕了业后,他没去苏州而是徘徊在戚嘉他们的住处,最终被戚嘉收留,顺理成章的住在了一起,慢慢的用真心打动了戚嘉,最终获得美人心。
两个男人,两段爱情,看着象是先来后到,袁晓鸥当了冤大头,其实事实上,找寻到自己想要的那份感情才叫幸福。
对于为什么袁晓鸥不愿意跟刘翀去北京,最后却跟袁晓鸥到了上海,只有一个原因,因为在感情里,女人要的其实很简单,只要是一份安全感而已。
和刘翀在一起的时候,刘翀心里只有着事业,只有着他自己的梦想,甚至当着全校师生同学的面回复戚嘉的求婚是:我还没做好准备。
当戚嘉不愿意和他一起前往北京闯荡时,他却只顾及自己的自尊,质问戚嘉:你就这样瞧不起我?
指责和背叛,怎么可能让一个女人信心十足的背井离乡跟随一个男人闯荡?
但是袁晓鸥不一样,从上错床后,从知道戚嘉分手后,他便宁可当一句流浪汉也不愿意将错误继续下去,甚至放弃了找好的工作。
在戚嘉沉浸在失恋的三年里,屈求全受尽蹂躏,也从没有表白过真心给戚嘉制造压力,以至于戚嘉最好的闺蜜林舒儿一次次的刺激他,骂他冤大头,承受着委屈也只要戚嘉开心,以至于最后要到上海工作,也是受到戚嘉的拒绝后才恋恋不舍的走掉,当戚嘉回忆起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后,才明白林舒儿说的那句话:喝醉的时候,想的那个人是最爱的人,但在生病的时候,照顾自己的人,才是那个最爱自己的人。
那究竟是找一个自己爱的人完美,还是找一个爱着自己的人幸福?
这部片子,最后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因为导演最终还是给袁晓鸥设计了一个成功的事业,成为了上海分公司的行政总监。
这样就和看重事业的前男友刘翀打成了平手,却又比他多了一分暖情。
电影的结局当然是完美的,幸福的。
可是如果放在现实的生活中呢?
一个男人,一门心思的追寻着爱情,是否会有事业成功的机会,如果事业不能成功,那么戚嘉又会不会爱上他呢?
也许习惯成自然,也许到最后会凑合,更也许,只是不得已选择,但我想不会是爱,特别是有一个成功人士的前男友做为参照物。
这样治愈系的爱情故事,只适合在电影里做一把梦,就象奶茶再好喝,方便面再充饥,最终只能管他们叫零食,主食永远只能是白米饭,真实世界残酷的爱情真相,是以事业成败论男人,以年轻美貌得男人。
女人,你一旦陷入失败的深坑里早更了,不要幻想会有一个暖男会不离不弃,永久关怀,不问过往、备胎到老。
醒醒吧,自力更生,发奋图强才是正道。
我的早更女友电影还蛮好看的,属于你看了不会吃亏,不看也不会特别后悔的那种,挺有意思的。
看了周迅和佟大为,有种他们就是生活中的人物一样,这估计才叫演戏吧,碾压电影里面一众配角,不过张梓琳是真的盘靓条顺滴。
我想说的是,像袁晓鸥那样的痴情男可不多了吧,大学暗恋四年,毕业后又5年,整整九年耗费在戚嘉身上,最后还特么不声不响的跑去了上海,感觉袁晓鸥也是蛮拼的_(:з)∠)_不过要是有这样一个男闺蜜谁不愿意啊,我也想要啊QAQ又温柔又细心还不娘娘腔特man。
再说有几幕特别有笑点的吧,就白客趴在车上和张梓琳打电话那段太逗了,太喜欢他了hhhhhhhhhhhhhhh总之,这部电影不错看!
《我的早更女友》开场是在公交车上,周迅顶着一头像是自己剪的齐刘海,木然呆立。
身边的小萝莉喊了几声:“大妈,你来坐。
”尴尬过后,迅哥的手捏上了萝莉的脸。
这一刻,我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结果全片看罢,导演的名字跳出来:郭在容。
难怪。
电影的起头,就像郭在容《我的野蛮女友》地铁戏的翻版。
无非是扇耳光成了捏小脸,外在野蛮换了内心焦灼。
这么多年过去了,郭在容的爱情观还是大雨滂沱、旋转镜头、写生画板。
再加上一些植入广告,嫁接点校园场景,台词里串点网络流行语,就算是完成了草率的中国化改造。
野蛮女友里,车太贤演的其实也是暖男。
只不过全智贤的戏太抢眼,又应和了颠覆传统两性关系的诉求,以至于细微的照料掩藏在密集的笑点之中。
到了如日中天的暖男时代,自然再不会轻易错过爆点。
片名《我的早更女友》,重头戏却是“我的暖男备胎”。
为了给暖男做铺垫,导演安排了耸人听闻的前戏:周迅身披婚纱出现在大学毕业典礼上,向心仪的校园恋人刘翀“逼婚”。
当着全校师生的祝福,连德高望重的师长都说“我们又相信爱情了”,刘翀却来了一句:我还没准备好。
这个连毕业致辞都不忘抄袭一句“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的学霸,因为个人前途舍弃了爱情。
放下的理由是,“公司在几千个人里选择了我”。
周迅回应说:“可我在13亿人里选择了你啊。
”哪个女生的青春里没出现过个把渣男呢。
为了渣男,周迅痴痴等待了4年,酗酒、狂躁、气急以至早更,然后佟大为饰演的暖男登场了。
这个“班上最老实”的同学,初次露脸是和周迅的室友滚床单。
虽然最后洗白了,多少也有点吊诡的意思。
待到再出现,已经和两个女同学合租一间房子,其中一个还是暗恋4年的周迅。
这样也叫老实,一定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
在周迅昏天黑地的作死生涯里,佟大为逐渐展露出如下暖男属性:外能代为看妇科,内能洗手作羹汤。
不计前任纠缠苦,只为千金买一笑。
在烧烤摊上挨得住早更女同学的啤酒瓶捶打,看到默默哭泣不仅递上纸巾,还主动停车帮忙擦拭眼泪。
更绝的是,这个“老实”的男同学知道周迅怀孕后愿意主动接盘,看到周迅对前任回心转意还帮忙“抢婚”,大学里读所有教材的时间都不及《备胎的自我修养》来得多吧?
何况,这位暖男讲起爱情的道理还一套一套的。
什么收支平衡才叫爱,什么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你治好的。
空虚寂寞冷的时候,他就是最好的“暖宝宝”。
意志消沉到引发生理状况了,他还督促你仰卧起坐、跑步锻炼,在门外学小蜜蜂哄你睡觉。
怕你喝药受不了,陪你一起,还配合你的小任性,来一句“喝了这碗恒河水,来生再做早更人”。
还有还有,这个看上去白天都不怎么工作的“男闺蜜”,不光忙着给你在小黑板上写生活小贴士,留张字条提醒你便当已备好“娘娘请用膳”。
他还能瞬间搭上女老板的顺风车,成为公司的行政总监。
或许只有片子里的原话能形容这种生物了:“公公,你可真是一朵妇女理疗界的奇葩呀。
”什么是男闺蜜?
就是蓝颜加点黄色就绿了。
什么是暖男?
中央空调暂时供你一人享用而已。
在戏外接受专访,佟大为反复强调,“真正的暖男只对一个人暖。
”如果一定要给这段温存加一个期限的话,我觉得是,一阵子。
在男性视角大行其道的时候,贤妻良母是永远的丰碑。
待到女性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诉求,无所不能的暖男也就正当其时。
可惜,女性对于暖男的渴望,恰如男性对于贤妻的幻觉,本质上只存于想像之中。
暖男和渣男时常只是同一物种的两个面向,这类群体,我们亲切地称为暖渣男。
而真实的爱情,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纡尊降贵或百般讨好。
之所以会心存绮梦,说到底不过是逃避和懒惰而已。
年来电影中大行其道的青春、校园、爱情,之所以频繁以渣男催债、暖男催泪,为的也都是调动观众记忆里那些零星的共鸣。
知道观众要看什么,就刻意生产出来,惹你哭,逗你笑,即便散场之后只剩下一地鸡毛,也都无关紧要。
问题是,这么粗粝的预设、浮滥的表演,固然能忽悠眼泪,也难免遭遇口水。
安插几个煽情瞬间,通篇都是网络段子,编不下去了就祭出车祸、出国、医院三件套,致我们终将堕胎的青春,真的大丈夫?
是欺负观众没谈过正经恋爱,才对人工合成的暖男形象怦然心动吗?
“渣男毁青春,暖男治早更”背后,是爱情电影精心矫饰的癔症:漫长的无休无止的青春期过后,唯有更年期的噱头才能调用“暖男”这个大杀器。
亲爱的制片方,还你一句电影台词吧:不就早更吗,你千万别走心。
最近心慌气短、精神衰弱、脾气暴躁还记忆力下降,看了迅哥儿的新片才知道,我可能——“早更”了!
(崩溃中)言归正传,从《风声》、《听风者》到现在的小妞电影,周迅的转型还算蛮成功的,“撒娇”黄晓明之后再恋上暖心男佟大为,“王子走了骑士还在”的老梗继续,浪漫诙谐的爱情故事怎么听都不厌。
不过看到片头,筷子都掉了,80后的青春真是敢性!
毕业典礼上,美美的迅哥儿(女猪脚戚嘉)穿着500块钱租来的雪白婚纱求婚男友刘翀,一句“我愿意”换来的却是“我还没准备好”。
可怜的钟汉良去年真是背上了“渣男”的名号,负完陈意涵(《闺蜜》)负周迅,没事,只要不负赵默笙就好了。
然而那端新娘已另有人选,这端的戚嘉倒是延续了四年的噩梦。
也许真的是应了那句——“感情中认真的人最受伤害”。
背负着沉重的枷锁,戚嘉决定封闭自己的内心,除了死党林舒儿(张梓琳饰)外拒绝所有人。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袁晓鸥(佟大为饰)的男人出现在了她的身边。
袁晓鸥用自己无微不至的温柔和体贴逐渐化解了威嘉内心的坚冰,让她逐渐找回幸福和快乐的感觉......遮得了雨、扛得了重、耍得过流氓、吃得起酒瓶子,实在不行就“霸王硬上弓”好了嘿嘿......袁晓鸥自愿当备胎,默默地身体力行着那句“我愿意为你”,把食疗、理疗甚至性疗都差点用上了,但究竟该拿什么拯救你呢,我那早更女友?
其实“早更”还是心病所起,所以最后袁晓鸥带着戚嘉去放生前男友留下来那只淡水龟,看到迅哥儿嘴边的微笑,影片的意图也透露得很明白了吧!
自古多情女子负心汉,但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多得是,最后还是要珍惜身边的人。
唯一有点小紧张的桥段是袁晓鸥与戚嘉突然遭遇暴雨淹城,被大水困在车中遇到生命危险,两人深情拥抱在一起,他动人表白,将戚嘉最后的心防攻破。
鄙人就在想两人差不多该在一起了,没想到导演还要再熬观众一下,等到一年后上海医院相见的时候,纳尼,还要再来一段韩剧“失忆”桥段吗?
结局就是——“影迷们,你们好好骗哦!
”回忆的镜头有点小伤感,树还是四年前的那棵树,人已物事全非。
好吧,爱上另一个人确实是忘掉一段旧恋情最有效的办法。
Get到了!
虽然一开始设置的“我暗恋你好久了”的老梗早被猜到了,但电影还是很好看,笑点不断,温暖到底,个别镜头旋转的太厉害,爱情的眩晕感不是这么玩的好吗?
写生和画展的安排很出彩,结尾就略显仓促了,而且影片能找到很多《我的野蛮女友》的影子,不得不说你偷懒了,郭在容导演......最后温馨提醒,如果你只是想看一部爱情片,那这部电影基本上就可以快进了,但如果你正处于“早更”前期或者刚刚失恋,那也许还是可以在这里得到很多关于女性成长的感悟。
不然乐一乐也无妨,至少,“大为式”的傻憨劲笑果不断,快节奏的《卡农》配曲也很带感呢!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爱情中的那个独一无二,总以为自己离开某人就不能成活,但最终的真相是生活依然得继续,在戚佳与袁晓鸥逐渐明朗化的时候,两人的感情却又遭遇了生活的重重一击,可以说,两人在爱情上都是彼此暧昧的,尽管袁晓鸥从内心深处爱着戚佳,他也甘心于一直付出,但在关键的时刻他依然缺少了一点魄力,而倘若不是外力的作用,两人也极有可能彼此错过。
在《早更》中我们可以看到,没有谁一定离不开谁,但找到适合你的,这才是最真实平淡的爱情,戚佳最终发现了这点,袁晓鸥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是最适合自己的。
最近连着看了几部由大学时代衍生开来发酵的爱情电影。
《撒娇女王最好命》是假小子默默爱恋好朋友和台妹之间抢夺爱郎;《匆匆那年》是纯情校园剧衍变狗血劈腿打胎分离再释然,再来就是这部《我的早更女友》。
说来也巧,三部中有两部都是周公子主演的,但是没有一部让人会觉得她很有演技才华,敢情她是结婚后心情好就随便挑选了简单的轻喜剧。
周公子在大学毕业典礼的当天自作主张穿上婚纱,希望在全校师生面前和心爱的钟汉良许下我愿意的承诺,原本是年度最浪漫校园爱情故事终于有了脍炙人口的传奇可以流传千古,可是最后关口,一心希望飞黄腾达的男神选择了退缩,哆嗦地说出"我还没有准备好",把满怀少女情怀的周公子彻底打击得片甲不留,不仅仅伤害了她的心,也让她在全校面前丢足了面子。
情伤是很难痊愈的,如果:你是被抛弃的且爱的深刻。
所以周公子逐渐就变的性情古怪起来。
去医院诊断是早更后,因为愤怒和不可置信把医生办公桌上的仙人掌扎了医生满嘴,也是够冲动。
说到这里,忘记了交代这个故事的另外一个主要人物,就是我们的暖男佟大为。
无怨无悔在大学时代暗恋着周公子四年,无时无刻不跟踪她,图书馆看书的时候,他在旁边的一层书架借助有限空隙看这对原本恩爱的小情侣卿卿我我;第一次接吻的大树他也是记得清清楚楚,以致于在往后的某天他鼓起勇气把周公子按倒在树边强吻;在知道他们分手后,执意以保护她的名义和她成为同居密友又待在身边四年;在她收到前男友结婚请柬的时候,还身体力行地陪伴她到北京抢亲,路上还特地早上四点起来熬鸡汤给她补身子,这么完美的情人请问去哪里找?
这个还是地球人吗?
他完全可以说是卑微到了极限,千依百顺,任劳任怨并不求回报,哪怕到了最后,他在医院里把面目苍老的周公子表妹错认后,还立刻许下诺言说要陪伴她一起,这已经不仅仅是真爱可以形容的了,简直比父母还要亲。
比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旷世爱情故事还要感人。
周公子在失恋后换的蘑菇齐刘海发型加上一板一眼的动作更像是我的机器女友,而导演特别安排了张梓琳这位长腿世界小姐作为周公子的闺蜜是要闹哪样,两个人站在一起实在太不协调太不搭调了,张梓琳起码要比周公子高出一个头,感觉就是邻家大姐姐带领着弱智小妹妹在油菜花里欢腾着,让人实在没有话说。
电影是欢乐的,作为贺岁片嗑瓜子喝可乐吃爆米花看无可厚非,但是若论真心的感动,哪怕是在车被雨水淹没(这城市的排水系统也是可以的)两人痛哭拥抱惺惺相惜,也总是缺少了点泪点,可以说感情升华的不够,而暖男又太莫名付出,很难引起大家的共鸣。
只是,如果一定要说些积极正面的话吧,我会说:爱情还是一个让人值得期待的话题,但也是一定要碰运气的,错过不意味着失败,而更好的更适合的可能就在下一个路口等你。
迅哥怎么看都还是少年感满满
简直想把林舒儿娶回家!迅哥儿发型太丑。
超前点映北师专场,千呼万唤终于见到周公子,和张梓琳的闺蜜档真是最萌身高差。电影平庸,亮点少植入多。迎合当下暖男风潮,和当年的男闺蜜营销如出一辙。待暖早更女们别再腻歪了,暖一个人的才叫暖男,暖一群人的是中央空调。
不是每个尝试都有美好结局,单纯不来电
莫名戳中泪点N次。
我的备胎暖男
迅哥啊迅哥,名气大也不能乱来啊,这拍的啥玩意
好无聊的电影,白客是唯一的亮点哈哈哈哈
就讲了一个要忘记负心汉的故事。带爹妈去看了,还算逗乐。算能看的了。
某人最近在电影里的设定都。。闺蜜也是。。最近真是看了好多喜剧_(:з」∠)_
就结尾有点逗。那发型,把周迅弄的难看死。
堆砌各路明星,简单的剧情,基本是百无聊赖的时候消遣时间的肥皂剧罢了。
看似喜剧,实则温暖。整个故事没有落到纠缠旧爱的俗套和更年期的燥郁中,过往的伤痛在点点滴滴的关怀中渐渐挥散,最终生活总会变得平淡而美好。周迅是所有年过40的中国女演员里唯一一个演起大学生来毫不做作的。“你是个善良的人,善良的人更该对自己好一些,累了睡觉,醒了微笑,生活简单一些就好。”
《我的早更女友》让我们记住了袁晓鸥这个终极暖男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只有遇到对的人才能幸福的一起走到最后 那些轻易放弃的就只能成为生命中的过客 有时候 爱情不需要轰轰烈烈 只要平平淡淡 不离不弃就是最好 如果生活中遇到像袁晓鸥这般的暖男 那就不要再折腾了 好好珍惜吧 佟大为很适合塑造此角色
2014.12.13 with郭勃 沈阳龙之梦金逸 我以为会是个烂俗的故事,但全程却是笑着看完的,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算是保持了一贯的风格,可能因为希望不大反而是意外的惊喜。辛苦的爱一个人真的好累,为什么不转身接受一个用生命在爱你的人,他的爱更衬托了你爱的卑微,而卑微的爱并不能让你更好的活。
出乎意料挺好看的。主题仍旧是“珍惜眼前人”,韩国导演拍这类爱情小品甩国内的渣导们十条街。虽然完全认不出故事发生在厦门,但台词和笑料写得还不错。没有一般国产片的不说人话,也不像当下喜剧片的用段子搞笑,两个角色的心路历程和情感酝酿清晰有力,能带起观众的共感。
请韩国导演是准备模仿野蛮女友么,不过十足的拍出了内地电影的味道。
周迅好会挑剧本 很有共鸣啊
轻松俗套爱情喜剧,最大看点是周迅
这个张梓琳和周迅在一起简直就是女神和屌丝的组合啊,。。导演你镜头那么转得不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