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究竟是不可能的追求还是当那些不可能的追求发生时心灵的慰藉?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爱情,人与人是因为拥有幸福感而在一起的,缺少了幸福感,便没有了爱情的感觉。
失去一个人,我们失去的不单单是身边的一个存在,而是这个存在带给我们的所有情感、记忆、气味、存在……无论这个人存在于我们身边多久,无论他离开我们多久,我们依然可以记得他身上的气味,他指间滑过的触感,他使用过的所有物品都有他的印记,我们身边的空气永远保留着他的气味,不管这种气味是否真的真的一直存在着。
经历过后,爱过以后,女孩子终于成长为另一个女人;而她或许有一天终于会遇见另一个人,这个人或许就是当初的那个天使。
爱,不可能只收获快乐。
去爱,除了爱和被爱,还有收获到容忍、痛苦、悲伤、领悟、开始、结束、争吵、和好、现实、物质、家人、秘密、理解……只是很难确定是否在对的时间遇上正确的那个人。
爱就是那些不可能的追求。
爱就是那些不可能的追求的良药,使人忘掉了悲伤,走出了阴影,迎接自己全新的幸福生活。
Emilia是一个内心承载了太多东西的女子。
她活得很不轻松。
父亲的背叛、丈夫前妻所生的性格怪异的小孩、生下来三天便夭折的孩子。
所以我在想,Ken这样是不是更好,没有那么多的心理负担,反而活得比较快乐。
一个人能在内疚中坚持多久。
有人能隐忍一辈子,有人却只能容忍片刻便要急于告白。
说出秘密,也许痛苦。
很多时候,却是解脱。
孩子,是简单的。
你对他好,他记在心里。
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
一个内心愤怒的女人,终于平静成长了起来。
恍惚间,觉得Natalie Portman很像Keira Knightley。
与兔子洞一起的看的电影,居然有惊人的相似,只是在人生轨迹中发生的先后而已。。。。
兔子洞--不必多说,隔了很久才翻出来看。。。
这两部电影恰好在先后看过,同样是家庭情感剧,同样是失去孩子后的自我救赎。。。
不同的是,一部让我看到现在的自己,另一个让我看到以后的我。。。
即使母爱是如何的伟大,还是让我无法对她们有同情,甚至邪恶的厌倦。。。
将自己的苦痛放大,然后在假装掩饰的背后不断的伤害周遭的人,其实我懂,伤害的手段是自我救赎的其中一种,即使之后的悔悟但也不及当下来的快感,我深有体会。。。
有人乞求 ,有人飞蛾扑火,有人隐忍,有人就会以刺痛来汲取爱,来填满自己空虚而无法满足的内心。。。
在痛苦面前,我们放大自我,将内心最卑鄙的部分可以理直气壮的托出。。。
但当伤害带来更大的自我缺失,然后我们反思,经过挣扎,终于放掉手中自以为的那棵稻草,我们开始回归。。。
庆幸的是,她俩最后都回去了,这是种心灵的救赎,这是人性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她们洗礼了周围人的爱。。。
那棵稻草终于消失了,将自己粉饰成这般可怜模样,时不时的将自己的痛苦裸露,这是种救赎,也是种惩罚。。。
每个人都通过一些事儿来重新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的生活,过去就好,然后如同之前一样的生活。。。
“太阳底下无新事,发生过的事情总会再发生”
电影《另一个女人》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以第三者身份介入的女人成了一个八岁孩子的继母,不仅每周都要受到其生母的处处刁难,而且还对自己刚出生才三天就夭折的女儿的死耿耿于怀,不仅要应付知识丰富的继子在她看来刁难的要求,而且还因父母的离婚,对其父亲心生怨恨。
特别是从她母亲口中得知要重新和父亲重新开始恋爱时,对其母亲大发雷霆!
然后又在其女儿的公园祝福活动中,怒斥其父亲当年对其母亲的不忠,致使本来温暖的祝福活动不欢而散。
直到告诉了丈夫女儿的死因,这个女主角,艾米丽,以为是自己的粗心导致了女儿的夭折,所以对其难以释怀,同时也使整个故事的矛盾上升到了顶点,然后艾米丽离家出走,直到从其丈夫前妻(职业为医生)那里得知其女儿的死和她无关,然后大哭了一场之后,才重新面对所有的人和事情,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继子威廉姆接受了她这个继母,而其生母也重新开始了另一段婚姻,父女的关系和好,一切都没她想的那么糟!
其实,从一开始,艾米丽就是有负罪感的,作为一个第三者破坏了别人的家庭,还得无时无刻的面对继子威廉姆在她看来对她的刁难,丈夫对自己的埋怨,威廉姆生母的处处为难,以及自己对自己的惩罚。
因为自始至终她总是那么的尖刻,言语,行为不一而足,其实只不过是为了掩饰自己受伤的内心,父亲对母亲的背叛在她看来是不可饶恕的,虽然其父母离婚是她已经二十二岁了,所以当她母亲和她从电影院看完爱情电影后告诉她准备和她父亲重新开始恋爱时,艾米丽才会如此的恼火。
其实他丈夫说的对,艾米丽父亲背叛的是其母亲,每个月1000美元的艳舞女郎费用,其身份是丈夫,而不是父亲,所以最有资格怨恨的是其母亲,而不是她,所以当她母亲选择重新开始的时候,其实她也应该学会原谅。
当她从丈夫前妻那里得知其女儿是正常的夭折而非窒息而死之后,痛快的哭了一场,并迅速的告诉了自己的丈夫不是自己的错。
所以她的泪水其实可以理解为释怀的泪水,甚至有点喜悦的成分。
但其实根本没有人责怪她,不管是不是她的过失,从第三者作为婚姻的介入角色开始,在心理上艾米丽始终处于道德的审判和深深的自责之中,因为她最不能原谅的是父亲因艳舞女郎而对其母亲的背叛,而她自己无意中却成为了另外一个艳舞女郎。
她无法面对她自己,所以一有机会就不断的为自己解释,夭折事件,怒斥父亲事件以及威廉姆拉肚子事件等等。
其实,根本没有人怪她。
她丈夫没有,她父亲没有,她继子没有,甚至连丈夫的前妻都没有!
一直都是他自己在怪自己!
从电影的一开始,艾米丽就在不断的为自己解释,学校众家长的目光,自己的身份等等。
每个人都在试图接受他,比如说八岁的威廉姆,当他们去纽约中央公园的溜冰场溜冰时,威廉姆告诉艾米丽这个溜冰场看起来远比33000平方英尺要大的多,艾米丽询问他是如何知道的,威廉姆告诉是从她送给他的有关纽约中央公园的书中看到的,艾米丽没想到他会看她送给他的东西,当然,也许这个爱学习爱看“探索发现”频道的八岁小家伙是奔着知识而去的,但我想接纳这个继母我猜也许是更重要的原因。
还有他那个左右为难的丈夫,从一开始就想拼粘威廉姆的那张全家福画一样,竭尽全力的维系好前妻,儿子和妻子艾米丽的关系,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如果说这里面谁最为难,恐怕是要数他了!
丈夫前妻,曾经《老友记》中的菲比,不再是言语诙谐,搞笑百出的年轻女子,转眼间已成为了尖酸刻薄的中年女性,爱子深切,但也并不是艾米丽表面看到的那样子,其内心还是很善良的,尖刻只不过是因为八岁的威廉姆而已,作为母亲,尤其是一周只能见一次的母亲,我想其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
就连中年失足的父亲也是始终在做好一个父亲的工作,即便在女儿眼中这个父亲不合格,不称职,始终毫无怨言。
而最最使我感动的是最后八岁的威廉姆讲的有关《鳄鱼莱尔》的话:“尽管他是一只鳄鱼他们还是爱他,尽管他不总是最好的,或者对小孩没有那么好”这样子安慰自己的继母,到最后三个人都释然一笑,这样聪明的小孩儿,哪里去找?
即便是马上就要参加母亲的再婚典礼,自己希望父母复婚的机会不复存在,还依然能接受这个“鳄鱼”般的继母,实在是惹人喜爱!
最最后的结局是小威廉姆给艾米丽介绍佛教的轮回之说,“也许你某天会看到那个已去世的人,然后心里会说'嘿,我挺喜欢那个人的',但你也不知道为什么“,并且告诉艾米丽,自己会成为一个佛教徒,而且活很久很久,还会留意操心,说不定哪天就会遇到轮回转世的夭折妹妹,并代艾米丽向其问好。
这让我想起杨德昌电影中那个专门拿着相机拍人后脑门的小家伙洋洋,以及在其外婆的追悼会上念的那段话: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
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
PS:当然最有意思的应当是开头威廉姆的大便冻硬原理,哈哈!
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部出色的作品从WILLIAM的角度我相信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就算是有些看上去像个小恶魔的那些 有一点坏心眼 有一点揣着无邪无心的外衣时刻刺痛你的那些 就像电影前半部的WILLIAM谁能知道他的伤痛 家庭成员的改变在孩子的心底是不能理解所以困惑的 这一点明显表现在对旧人的依恋与极力挽留上孩子是罪敏感的 他们可以感知你每一点的情绪波动 比如你的疲惫 比如你的伤心 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那些成年人的问题 他们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但这之前 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和你探讨 所以会有EMILIA觉得难堪难过的那些关于逝去的婴儿的问题 孩子不可能懂得用这些问题伤害你 所以即使他们令成年人受伤 他们真的是无心的孩子是最重情义的生物 "THEY KEEP EYES ON YOU" 就算是对他们怀有敌意刻意保持距离的成年人 他们感受到你的好 他们不会对谁有偏见 你对他们的感情会通过他们最清澈的眼睛反射到他们的心底都说这部电影是小三手册 对于前三分之二的情节 观影时我时时会摇头 不赞成聪明如EMILIA的女人选择这样难走的婚姻道路 可你看 事在人为 小三也会成功 这么说不代表我赞成破坏别人家庭的女人只是 对待生活对待生活中的人 我们要注入足够的爱 只有爱 能成功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就算是首次的婚姻 也一样
看此片時香港的戲院仍用"Love and Other Impossible Pursuits"這個片名, 不過美國已改用"The Other Woman"了. "The Other Woman"很能表達女主角在故事中的角色. 香港用的那個長一點的片名或許更能賣座吧. 不過相信上畫日子很短.揀此片去看其實也真的不是因為很期待看它, 只是那個星期五心情壞透要透啖氣, 於是吃過晚飯便跑去看了. 臨看前還見到Rotten Tomatoes只有37%, 心裡只想: 唉, 當做睇吓故仔睇下Natalie Portman啦..."The Other Woman"就是"另外那個女人"吧. 即是所謂的"second wives"了. Natalie Portman飾演的女主角Emilia Greenleaf不是女友, 她是名正言順的第二任妻子, 而丈夫還有個兒子, 即是她也要兼任繼母的角色.Emilia每天的生活就是照顧繼子, 等候丈夫工作回家. 二人朝夕相對當然產生不少磨擦. 反叛兒子更懂怎樣出言傷害她. Emilia和丈夫本來有一個女兒, 可惜卻死於SIDS. 喪女之痛加上和兒子的關係, 還有丈夫前妻的冷言冷語, 日子真的不好過.雖然電影評語一般, 個人則覺得還可以. 沒有冷場, 不過女觀眾會較易投入. 以看故事的心態來看是不錯的.看時哭了數片, 不過應該是個人情緒多於因為故事情節.值得一看. 喜歡片中的Natalie Portman多於"Black Swan"中的她.
内容简摘:艾米莉亚·格林里夫(娜塔莉·波特曼 饰)的生活正陷入一团乱麻。
她因为失去了她尚处襁褓中的爱女伊莎贝尔而无比悲痛,同时作为一位律师杰克·沃尔夫(斯科特·科恩 饰)的第二任妻子,她过着有些郁闷的生活。
更棘手的是,因为背负家庭破坏者的恶名,她还要应对杰克的前妻卡洛琳(莉莎·库卓 饰)的怨恨和攻击。
而如何与继子威廉姆(查理·塔汗 饰)相处不但考验着她为人处世的能力,。
============================我并不是因为娜塔莉·波特曼演过《黑天鹅》才搜来看她其它影片的,我是直接看到这个影片,才想起她曾演《黑天鹅》。
片中有一个主线,就是继母难当,但只要是真心爱对方的,总有感知,尤其是孩子,本心应该是简单善良的。
可看完以后我还是原来的观点,不知是国外的孩子可能更简单一些,还是国外的人际关系简单一些,或者更开放一些,总之,在国内当继母可能远比片中演的难。
我感动的是在纪念散步的活动,是有那么一些人,在作一些帮助自己也帮助他人的活动,受过伤的,失去过孩子的人,一起作一个纪念。
现在,有很多失去过baby的女人,大抵都是一个人在暗夜里偶尔悲伤。
我心底也有伤,我有时候看着大街上的来往行人,就想,这些行人是否过的安宁快乐,他们是不是也有一些不能言说的伤。
在某个时刻想起,一边骂自己装逼,一边痛得唏嘘。
心理医生总是这样评论,你现在的心里伤痛,或者说性格问题,很大程度是受了童年时父母的某些影响,或者在你幼时发生过什么打击类事件。
可能是有道理的吧,但是,不管是幼时受过的伤,还是长大后遇到的坎坷,作为女人,我们经历过隐忍,经历过坚强,经历过放肆的过往,希望可以在阳光下拥有幸福的生活。
另一个女人 (2009)7.32009 / 美国 / 剧情 家庭 / 唐·罗斯 / 娜塔莉·波特曼 丽莎·库卓
这种电影看完之后,你会觉得你很同情那些离婚家庭,我感觉一对夫妻对双方伤害最大的不是彼此,而是他们拥有的小孩,因为小孩他们从小就只能够过着单亲生活,缺少一方面的爱,而且很多问题的时候都和继母继父过得不怎么好,这点确实很难调和这个矛盾,毕竟双方都有着特殊的关系,所以这部电影拍的很现实。
算很不错的电影,看完蛮有感触。
人在悲伤的时候就像一个刺猬,即使有人想来拥抱你温暖你也会被刺伤,紧紧地握着悲伤的事情是不可能快乐起来的,就算告诉自己要快乐但是他人眼中看到的还是冷漠悲伤的你。
爱情真的必须带给双方快乐才能持久,本来很相爱的两个人因为老是不愉快最后还是分开,又因为带来了快乐在一起。
看到艾米丽一直在伤害别人又一直在道歉就在心中默念什么时候是个头呀,伤害了别人在道歉但是伤害还是存在的呀。
可是本来就是受伤的人还没有从悲伤和自责中解脱出来,能怎么办呢。
我想如果她不把自己心中的负罪感说出来一辈子都没办法快乐的吧。
夫妻之间必须共同经历些什么感情才会更加牢固,可是这个经历的事情不能是长久的不快乐,不然再深的感情也会被消磨净。
总之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人还是要开心才行呀。
不开心的时候会有家人朋友在身边,可是他们慢慢地也会趋之若鹜的。
阳光的热才能吸引来更多的朋友呀
撇开PORTMAN和她的角色我想说,看完全片我的感触是,真想要一个像威廉一样的孩子对某事物,比如EBAY感兴趣就穷追不舍,絮絮叨叨最喜欢的地方是自然历史博物馆会记得中央公园的溜冰场有3万3千平方英尺把害怕滑冰推责于没有安全帽但即使没有必要,仍然坚持至少学会不依靠护栏站立在冰场才离开督促爸爸煎饼前要洗手,时间还得要持续唱两遍生日快乐那么长即使不乐意,见到继母仍会先伸出手说pleased to meet you不嫌弃旧玩具,玩时还会想到放模型船的池塘应该叫保护水域这样的科学术语忠实于自己的感情即使父母离异、家庭关系复杂,依旧分得清家人在学校里学过宗教,虽只8岁,但相信佛家的轮回说,并决定要成为一个佛教徒一个热爱科学并拥有善良的品格的孩子,真是打动人心
生活别.苦逼.
配乐可怕,和我国家庭伦理电视剧差距不大。
脚本,叙事方法和镜头处理都比较.....不太对我的胃口
要學會怎麼去愛,才能得到幸福。
如果这件事前半段发生在豆瓣某女用户身上,那她一定会在“我很好,只是很想你”小组发帖说“我爱上了自己的已婚主管,还怀了他的孩子”。后半段,则是“父母皆祸害”小组说“如何和继子搞好关系”。
因为有Adele的《hometown》,所以多给一星。
小三儿转正记
这就是生活啊~~
《爱与其他不可能的追求》 你刚好是你讨厌那类人~
很一般沉闷的电影
淡淡如流水,这就是平常过日子。PS:这个男人是个绅士,拒绝艾米利亚重归于好的时候也那么绅士,温柔的残忍可怕。
角色们都是一副受内伤的样子
为什么这电影儿被归类为。。。喜剧= =
6.9分,DTS 6ch/9.49G,己删
冷冰冰的故事,受伤不是一种权利,让你可以去伤害别人。电影罗列了很多此类题材中都会出现的问题出来,制造矛盾的时候就把人往怀里写,想解决的时候,他们又忽然变得善解人意。有些故事是怀着爱去讲的,有些则是恨。我想这个属于后者。
不是我的菜~
想给三颗半。看的时候,某人一直在耳边叨叨phoebe老得好明显之类的。不过,很喜欢片中的“别扭受”并且还带着一点nerd气的william小盆友。看他跟natalie拌嘴,最有爱了~
一个女孩成长为女人的苦痛经历。当一个人绝望到极点的时候,是不是一心希望身旁的人也能感受到同种痛苦?!可知伤的最深的却是最爱的人。很喜欢刀子嘴豆腐心的will,讨厌懦弱又迷糊不清的Jack。菲比呀,你老了,真伤心···
影片的开头很抓人,用不多的篇幅就将人物关系与矛盾点铺陈清楚。通篇叙事清晰但小男孩和男主角的人物塑造不够完整丰满,情感爆发力也非常欠缺。最为遗憾的是结尾处太过了草,收得太急。
全凭波特曼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