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我们会对陌生人更多的谅解,而对亲人更多的苛责实则不然我并不想说什么血浓于水的傻话但是真的在你最脆弱的时候一个生育过你的人陪在你的身边总归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几种温暖之一这部电影于我是个不折不扣的亲情电影我看不到什么狗屁的自我追求也看不到什么调情说爱我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对人生产生怀疑的中老年成功人士在努力改变自己生活的同时争取已经失去了的亲情的故事何况这个老男人还是阿尔帕西诺呢第一次敲开门HOPE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这个孩子既有点老成又有点与众不同就算从那个自诩优秀的儿媳妇口中得知自己的孙女是个多动症患者老丹尼还是很开心的虽然被奚落、被儿子冷言冷语但我相信这老家伙回到旅店躺在床上想起那个可爱的小孙女心里还是喜滋滋的这就叫做隔代亲所以他很坚持的又一次敲开了儿子家的门还带去了一个他们压根不曾想到的好消息一所最好的特殊学校回来的路上在一大群孩之宝的包围下我们既见证了金钱的魔力也见证了儿子冰冷内心慢慢融化的过程我始终说,感情是一部分,金钱则是表达感情的主要途径就在所有的感情都以正态曲线的形式日益变好的时候那场本来是用来争取爱情和亲情最好的机会的小型音乐会变成了让所有人都不得不感慨丹尼还是那个丹尼的滑铁卢于是我们要深究另一个问题丹尼作为一个摇滚歌手,看起来应该也属于那么几首歌红了一辈子的摇滚歌手为什么能红那么多年这个答案或许在弗兰克对儿子的那几句话里可以看的更清楚因为丹尼是个好人是个喜欢为别人着想懂得别人需求认真记录所有关键点的好好先生他总是希望大家都开心哪怕自己有的时候已经厌倦了这种开心所以我们都知道丹尼还是会在开场的时候唱BABYdoll小型音乐会的台下依然坐着从头到尾吃着甘草的老太太因为这就是丹尼和他的演唱会但是这个故事是个喜剧所以我们等来了2015年度最好的一个结尾“我该相信你吗”“我什么时候让你失望过”“你脸皮还真厚”和拉在一起的两只手“嗨,汤姆,我们来谈谈.....”你看,对于那个从未尽过任何做父亲责任的男人对于那个你刚刚有了点希望又彻底失望的男人原谅真的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那个人,是老爸!
老去的明星收到另一個明星的信反省自己浪費的30年人生,然後想重拾自己,接著去找沒見過的兒子,兩人關係又不好到好,期間寫30年沒寫過的歌,似乎路線就這樣,友情,親情,煽情。
如果不按套路來理解,整部片子都在講“有錢能使鬼推磨”呢?
感覺這樣我才能理解為何他在酒吧反悔唱新歌,為了錢,名聲。
突然去找沒見過面十分恨自己的兒子,然後他建築工,白血病,女兒多動症,這設定太小說了,只為了一步步走向和好。
要有錢給他看病,要有錢捐給最出名的私立學校讓他女兒有機會入學,要不怎麼和好呢。
沒見過面,各種恨,三個多星期就能手握手,除了錢還有誰能。
(自行腦補下一個窮酒鬼敲了那個門之後)這樣的話,整部片只是在諷刺。
親情,幽默只是掩飾。
电影《Danny Collins》通过揭示著名摇滚歌手Danny Collins的人生历程,唤起了我们对珍视改变机会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尽管Danny Collins在此过程中遭遇了困惑和矛盾,但他终究觉察到自我生活中的各项问题,并毅然决定迈出改变的第一步,去寻找内心的宁静与人生的真谛。
这种从内而外的勇气和决心必定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人生似旅,我们每个人都在各自的轨迹上,遭遇着各样挑战与抉择。
电影中,Danny Collins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有时候,我们需要放慢脚步,重新审视自我,透过表象去触达内心深处的真正愿望与追求。
珍视那些能改变我们的时刻,从内心深处挖掘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便是电影《Danny Collins》所期望传达给我们的深邃信息。
阿爾·帕西諾《丹尼·柯林斯》看阿爾·帕西諾2015年新拍的《丹尼·柯林斯》,单就表演而论,是一種享受。
表演戲劇化,性格化,不過火不毛躁。
帶著觀眾從洛杉磯來到新澤西,從台前來到幕後,像一個風趣從容異鄉歸來的有點不正經的老叔叔(他的自我評價是,我就是個笑話)。
瞧,捉奸在床,不急不惱,甚至不在意,倒戏谑帮自己戴绿帽子的小伙“家务”busywork,busywork……為這個綽號洋洋得意;另外,巡回演唱會台下三個老女人兩個小時不間斷嚼甘草的梗也到位,雖還風光,但看客中已然沒有了年輕人,來聽演唱會的都是褶子嚇死人的中老年婦女。
只是———巨星柯林斯有沒有想過,*那幫中老年妇女若看到他藏在衬衣下的束腹宽腰带作何感想?
*這邊至少看着風光,那邊卻相当平民。
導演對高檔社區看門人,對希爾頓酒店泊車的侍應生,對前台打工的學生妹,都有或粗或細的刻畫。
頭是開了個好頭,可這樣巨細靡遺能拍下去嗎?
怎麼拍?
會不會虎頭蛇尾?
(此處補上一句,老來能有經紀人那樣溫雅善解人意又不卑不亢的老友也是一種福分。
)吃過中飯繼續看,看完下午一點。
覺得:的確虎頭蛇尾,中間已經索然無味。
**「反青蛙王子灰姑娘模式」**,不是讓灰姑娘穿上水晶鞋乘南瓜馬車進入皇宮舞會,而是讓superstar坐私人飛機驅奔馳轎跑上山下鄉新澤西。
說完模式說細節,有幾處有印象:三十七年來經紀人每到一處,都會每周收到一箱純淨水。
雖然煽情,但還算有新意。
父親柯林斯教兒子湯姆彈鋼琴的片段,雖陳腐,但有效果,矯情地說,能打中觀眾心中最柔軟的部位。
湯姆離家去看化驗結果,玫瑰橋段再現,效果很好,好萊塢編劇擅長於此。
而父子二人在焦急等候化驗結果時,柯林斯關於醫生的稱謂(唐納德先生還是湯姆)的觀察讓人叫絕,結尾不落俗套,也刻畫了父親對有關兒子的一切事情都格外關切,記在小本子上。
再看缺點,開印有自己頭像的大房車看望兒子一家,可以接受,畢竟柯林斯個性張揚。
但送門童奔馳跑車一節就太好萊塢了。
*看來好萊塢里的導演可不都是個個鮮衣怒馬,否則導演也就不必這麼大驚小怪。
*幸福圓滿的結局,卻道出**一個令人沮喪的事实**:只有在金錢的護航下,親人間的和解才是可能的。
注意編劇的用心良苦:設定從未見過的成年兒子湯姆是拮據的建築工人還嫌貧富差距不夠大,還設定了一個多動症急需特殊教育引導的孫女(我挺喜歡這個孩子,現在的家庭太靜了,話癆話癆最熱鬧),撓撓頭,好像還不夠,又設定了兒媳即將臨盆,一大筆花銷即將破門而出,狠心的编剧哟,最後居然使出了思密達大招,讓兒子湯姆中途患上罕見的遺傳性白血病。
現在你看看,這是一個對美鈔多麼需要的普通家庭。
最重要的是,父親柯林斯負擔得起這些開支。
於是乎,從未謀面,一見面兒子就讓老子“go away”的家庭風平浪靜了,親人和睦了。
當然了,導演想補救,想輓回,想讓觀眾千萬別往利益處想親情,在父子第一次見面,就竭力樹立兒子不貪財的形象,把柯林斯寄來的支票都撕了。
*導演之所以扛住沒讓柯林斯破產,並非強調柯林斯的家庭責任,而是因為一旦破產了,和諧共處的夢就破碎了,再也圓不住了,不被人信服,千瘡百孔。
*離了帕西諾,這片子最多打二星。
戏剧需要矛盾。
rock star与家庭,内心音乐与卖座音乐,真的有矛盾么?
仗着有钱强行参与不愿接纳自己的孩子的生活,可行性大么?
老戏骨相当好,演员都很棒,差距巨大。
worth watching -your favorite flower is a... -rose -to smell it, you breathe through your -(inhale) -keep it in, long as you can go. and let it out in one big...blow.
阿尔· 帕西诺老戏骨的表演每次都给人以震惊与精彩,传神而抓人。
他饰演了一位40年前才华横溢的音乐人,曾经仅因一张唱片销售不理想而放弃了创作,陷入了俗流。
唱别人的作品,失去自我创伤的原动力仍然使他登上摇滚巨星的巅峰,收获了无人能敌的财富,但富有却改变了他的人生:放荡、自私,为钱而卖艺。
当已近迟暮之年,一封迟到了30余年的约翰· 列侬的亲笔信唤醒了他的人生——纯真。
这位音乐家放弃优渥但腐烂、抑郁的生活,将找寻儿孙、爱人作为人生新开端,以纯真做事、为人,开始了自我救赎的道路。
影片结尾丹尼·科林斯握着身患“ 绝症”,在医院等结果时已近崩溃的儿子的手时,他用医生对病儿的称呼习惯,给儿子以信心、平复,那份细腻、关怀、鼓励与温情使影片在高潮感人处落幕,堪称精彩!
导演对人的本质、生活的真缔给予了诠释,使观者明晰回归本真、承担责任、救人危难、把握当下是生而为人的根本。
本文发表于《环球银幕》8月号ipad版,如需转载请一定告之本人并注明出处。
-- 这只是个关于可能性的故事。
作为故事原型的Steve Tilston在1971年发行首张唱片《An Acoustic Confusion》之后,并没有飞黄腾达40年,也没有30年未作一曲,而是在同期出道的巨星们的光辉照耀下,黯淡地走到现在,单是个人专辑就出了十几张,我们也不知道他的音乐是否像电影里那样,辜负了他未收到的列侬来信中请他“对你的音乐真诚,对你的生活真诚”的教导,因为他无名到了虾米只有列侬喜欢的他那张处女作的程度。
有趣的是,我横看竖看摇滚老炮圈,也没发现哪个资历那么老的巨星能做到30年不写歌却持续红到丹尼·柯林斯这个级别,来看演出的也不会只是片中那些老年人,滚石也只有10年没出新专辑,就是老帕西诺借的演唱会拍摄场地——过气老队Chicago的演唱会,也是贵乐队推新专辑的地方,他们的音乐比柯林斯丰富,即便吉他手和小号手很厉害,也没红到能被希尔顿酒店前台的打工大学生立刻认出的地步……摇滚圈的竞争比我们想象得残酷,于是此片只能是对虚构的可能性进行讨论:假如一个人少年得志,从此抛弃梦想与真情,连唯一的私生子也不认,吃了40年老本还屹立不倒,突然收到偶像列侬40年前的鼓励信,会不会良心发现,改变人生?
而帕西诺也以他自然散发的巨星魅力,不露痕迹地演活了这个有点荒唐、有点脆弱、还有点善良的摇滚老混蛋。
与歌迷(骨肉皮)上床、产下私生子这种事在摇滚圈并不罕见,柯林斯选择走进私生子汤姆生活的时机碰巧微妙:第一,汤姆的女儿,也就是柯林斯的孙女,多动症到了不医不行、医错毁孩子的地步,他却没能力送她去专业学校;第二,温柔贤淑的妻子正怀孕,马上要产下第二个孩子;第三,工薪阶层好男人汤姆得了遗传自母亲的白血病,还身负20万美元贷款……他的自尊心并没有大到拒绝能帮他部分解决诸多困难的富爸爸的地步——这也是我喜欢务实美国佬的地方。
汤姆让柯林斯明白了什么是家庭,什么是普通人的现实。
柯林斯自己的困境也多,当经纪人与柯林斯对话,我们似乎在看柯林斯的自我和本我交锋,金钱、名利、女人、创作力……一切都会因为他的改变而难以预期。
时隔30年,他终于写了首具有真情实感的新歌,面对年纪和他一样大的那帮观众,他依然只敢唱口水老歌“Hey Baby Doll”,在台上表演他演惯了的老年小丑角色。
毒品、肤浅美女和荒唐生活也不是那么容易戒掉。
他追求希尔顿旅馆的大堂经理玛丽(安妮塔·贝宁饰演),或许只是试图接触他应该恋爱或迎娶的、与他年纪接近的成熟睿智女性,在此过程中,也学会用尊敬欣赏的目光去看女性了。
他们是否会在一起,无法断言。
柯林斯是否会如他所言,在巡演时唱新歌,也无法断言。
汤姆是否会战胜病魔,更是无法预知。
但改变会带来希望,给汤姆女儿取名“希望”或许是创作方埋的隐喻。
最后一场戏,从不放弃(死缠烂打)的柯林斯陪着儿子等待检查结果,以他的幽默、世故、经验和爱意,告诉儿子,如果医生叫他唐纳利先生总是有坏消息要说,而叫他汤姆就是好消息。
故事就在医生的一声“汤姆”中结束。
这是极好极好的。
三星半Guide 01:全片都是列侬名曲,歌迷福利。
大家都是为了帕西诺才看这部电影的,我懂。
Guide 02:你还可以看:《鸟人》、《绝美之城》我的公众号:树屋钓月亮
老帕的确是给人惊喜的人 每一两年都能有电影 烂片当然会有 但好片真的也多啊都是废话 目的是感叹老帕 吹吹老帕吧这一部说实话在电脑里挺久了 补帕的电影补了很多了 比起男朋友德尼罗(闭嘴) 老帕的电影少很多 看多了上世纪或者2000左右的 这部是算近的了看这部完全是因为电脑下太多电影没内存了hhhhh打算看完之后删了 因为觉得这部会很普通 甚至我自认为猜到走向了 但没想到啊现在看完了 首先是把自己笑了下 这部自以为很普通甚至我会拿来吃饭时候无聊看看的电影 后面剧情鼻子酸过 紧张过生气过 现在我还去了q音啊云村啊还有虾米大佬那找ost 甚至去了soundhound都没找到老帕唱的hey baby doll和don't look down哭了啊 但这部电影还是要留在电脑里咯
一开始看我还不知道是有关列侬的其实这部电影真的 大部分人应该都会猜到剧情 糜烂的巨星生活 生日那天收到三四十多年前偶像列侬写的回信 然后要重新做人?
找到了一直没见过的成年儿子 并且开始写歌 不再唱那首唱到烂的热歌但是老帕就是给人惊喜啊其实我觉得好电影最后半小时都是精华最后半小时我看到进度条的时候 有点奇怪 因为按道理如果是大部分同题材电影 最后就是Danny Collins登场 唱了他这些天创作的歌吧然后就结束了 约到了前台姐姐 儿子的病也没事 和儿子家人幸福下去blablabla但是这一段居然不是这样的老帕上场前的紧张 和对前台姐姐的结巴 真的可爱也真的让人会心一笑 觉得下面出场唱自己的歌他会得到认可会得到掌声但是他弹起了钢琴 准备开口唱新歌的时候听到下面都在叫他唱hey baby doll时候 老帕的眼睛啊老帕的眼睛真的是会演戏吧
Danny说They hate my guts 唱起了hey baby doll这里泪目了 真的鼻子酸了最让我情绪泛滥(?
)的是结尾啊其实Danny拿本子记住医生的话一开始开头就有 那时候觉得挺感动的 但没想到算是个小伏笔啊
其实很简单的对话 但这一段是真的也泪目了 因为真的儿子的害怕 和Danny第一次做爸爸 在这种等医生说病情的情景下 他们两个真的演技666啊(我就是帕吹没办法结尾居然在这里戛然而止 我倒是没想到唉 因为是部好电影 我把后面全看完了 到黑屏的最后一秒 真的比想象中棒太多了就像安蒂加西亚的注册情缘
注册情缘 (2013)6.82013 / 美国 / 喜剧 爱情 / 亚当·罗杰斯 / 维拉·法米加 安迪·加西亚希望老帕继续演下去 带来更多惊喜awww2019了 我还是很爱阿尔帕西诺啊
老套的电影,曾经红极一时的老歌手,如今靠着唱无聊的口水歌过着生活,当然,生活无忧,但却毫无意义,一天,他收到了迟到多年的新,约翰列侬的信,他决定要振作一下,离开外遇的年轻妻子,搬到酒店,想作一首新的曲子,去找自己的私生子,和家人团聚,但儿子癌症、媳妇临盆、孙女多动症,他只好又回到唱口水歌的境地去,但这次,他带着的是希望...大概如此,不算难看的片子,至少结尾那里两父子等待癌症治疗结果那里,挺好看的。
上次这部片子我只看了前1/3电脑就挂了。
今晚看完了《丹尼·科林斯》。
很好看。
有魅力的电影。
阿尔帕西诺的魅力。
这个无需多言。
多么有魅力的男人。
音乐的魅力。
约翰列侬的魅力。
这部片子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听众把约翰列侬这些歌曲在明媚的光线中全部听一遍。
安妮特·贝宁的魅力。
这个女人很有魅力啊,笑起来很有魅力。
出演一个有魅力的酒店经理。
看阿尔帕西诺把妹学不到任何东西,因为知道都在于他的魅力。
詹尼弗·加纳。
这个女人很有魅力,笑起来很有魅力。
出演一个妈妈。
抚着肚子,照顾多动症女儿的温柔妈妈,多么魅力。
梅丽莎·贝努瓦。
这个女人很有魅力,笑起来很有魅力。
出演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酒店前台,跟门童互有好感的单纯姑娘,有魅力。
几个主要男演员也很有魅力,就不说他们了。
电影里这首歌也很好。
阿尔帕西诺唱的也很好。
电影结尾收的很棒。
这部片子作为文艺型的电影,居然有悬念可以两次吊起我的心。
称赞。
好像我看电影就是在找这样的片子,让人觉得生活有一层魅力。
让人回味文艺和魅力。
这也是电影的魅力。
今天上午躺床上刷微博的时候,竟然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可以看看《罗马假日》奥黛丽·赫本,看看那些有魅力的女人。
不错。
膨胀的摇滚歌手遭遇老年危机,通过列农曾经给他写的信,触及心灵,让他努力改变现状,找回失去的家庭和父子亲情的故事。故事老套但改编于真实事件,最近老年明星迷失自我救赎自己过去的片子越来越多,是因为演员们都老了吗?片子有阿尔帕西诺就够了,三星半不错的家庭片。
看得时候挺感动的。看完了以后仔细一想,觉得没什么内容。
人就是不断做减法,然后某天忽然发现什么对自己最重要。
如春天阳光般温情,如夏日凉风般美好,像冬天的雪,但整部电影看起来更像是秋天的落叶,虽是迟暮,但依旧在风中优雅。温暖如流水一般,故事缓缓到来,配着美好的旋律,家庭与责任,亲情与爱,在片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帕西诺,饰演起这样的角色真的是游刃有余。老来却帅气依旧,听沙哑歌声也醉。
非常喜欢最后一段父子俩在医院里的对话。故事虽然有点俗套,但是讲的很顺,很细腻,小姑娘聒噪的可爱极了。虽然最终还是有钱人的自我救赎,但是是很温情很适合和家人在一起看的电影。配乐都很棒。
挺无聊的。靠阿尔帕西诺看完了
昨天母亲过来说了奶奶葬礼的事,二叔还在执迷我的无亲情,今天无意看了这部电影,两度落泪,亲情?呵呵,当你是这个家族最后一个姓氏的时候,或早或晚都会没亲情的,在过往的糟糕日子里,学会无情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少见的很清澈的AL
太喜欢里面恰到好处的音乐。
老音乐人的家庭琐事,就撮合着消遣下吧。上校还是那么帅啊
近期看得非常舒服的一部电影,虽然还是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一类的老鸭汤,但属实称得上沁人心肺,再加上阿尔帕西诺精湛的演技,我觉得四星是不为过的,一个演员的老年还能在大银幕是孜孜不倦地展现出新的角色,我还能要求什么呢。
这个与音乐无关的传记还是有太多的温情让人感动,阿尔帕西诺虽然近期都是这个风格的表演,但是……
老去的男神撑起了一部戏,却也终究尔尔。
stay true to yourself。生活要经历多少才能重返纯真,人生要沉淀多少才能优雅如初。
弘扬主流价值观
AL PACINO演得好 孙女演得好 更觉得amy poehler当年snl里那个大嗓门ADD小女孩角色真是太传神了哈哈哈哈哈哈 儿子这条线真让人白眼 他妈本身是果儿 自己双商堪忧怀了偶像孩子还生了下来这事儿难道还要别人负责吗…导演根本没好好写本子
故事也不复杂,但情节曲折的让你信服,不是那种乱编,曲折的让你觉得这就是一种人性的波动。
真的挺难看的 好失望,感觉他们是都不会演戏了么QAQ
约翰列侬的信 丢失的自我 迷茫中自省 找回失去的亲情 老帕这回用温情牌让我感动 一点点的感动儿子 唤回他的心 暖就一个字
如果有机会和某位以某个作品而出名的人交流,尽量还是不要提那个人尽皆知的作品吧。就像不要每次看到李克勤都要提及红日那样,觉得或多或少都是对他有所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