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了这部电影,和最近看的中国的《我们俩》这个电影很像。
一个大男人和一个小男孩互相改变了,互相温暖了,互相影响了。
打开了心灵的窗户,改变了对世界的看法,改变了世界对自己的看法。
这一切都那样简单和自然。
真的,就像台词说的,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孤岛。
但当这些孤岛连接起来的时候,那种感觉太奇妙了!
片子结束的时候,我和老婆情不自禁的鼓掌赞叹,为了这个好片子,也为了人性的美好!
真的,我渴望这种交际,这种情谊,这种互相的精神上的鼓舞,这种散淡和温暖!
About a boy是美国导演 (Paul and Chris Weitz, American Pie 的导演) 导的,但剧本是根据英国的一部畅销小说 (作者Nick Hornby) 改编的,演员也都是英国人, 所以我倾向于把它看作是一部英国片. 该片获本届(75届) 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不过终于不敌来势汹汹的钢琴师. 同时在本届金球奖, 获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提名, 也无功而返. 不过最终列与美国电影学会奖2002年的最佳十大影片之一.虽然片名是About a boy, 但其实这部片子可以说是关于两个boy的故事. 一个是英俊,富有,单身而游手好闲的休格兰特饰演的 “大男孩” Will Freeman (尽管他已经38岁了). 另一个是被忽视的, 烦恼的12岁的孤独的 “小男孩” Marcus. 这两个毫无共同之处的人,由于Will 追求Marcus妈妈的朋友Suzie,以及Marcus妈妈的自杀而开始有关联. 而正是由于这两个截然不同性格的角色的碰撞, 带给这部片子一连串的喜剧效果.整部片子的主题似乎是那句多次出现名言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No man is an island)”. 一开始的时候,Will认为这句话不对,他就是一个孤岛, 并且对这种孤岛式的生活乐此不疲. 他没有超过两个月以上的工作, 他没有维持长期关系的女伴, 更不喜欢小孩. 让我们看看他对于生活的认识:"A person's life is like a TV show. I’m the star of the Will show and The Will show is not an ensemble drama.""I used to think I was pretty cool. I didn’t mean anything, about anything to anyone and I knew that guaranteed me a long, depression-free life."然而Marcus的闯入,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关系使他的生活逐渐起了变化,使这座孤岛开始回归大陆.一个人的演出毕竟会寂寞, 而没有失望的生活也就是没有希望的生活. 不过我觉得Marcus的介入更像是一个契机或催化剂, 因为38岁的Will的确也到了该 “回归”,该正视自己责任的时候. 很难想象,如果早十年同样的事情发生,会不会有同样的结果.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我觉得该片的一大特色是它的语言. Will和Marcus的旁白交替贯穿了整部电影,其中还夹杂着一些聪明而有趣,而且有些意想不到的对话. 例如当Will的朋友请他做她的女儿的教父时, Will惊惶失措地妄图说服她收回这一请求: "我会忘记她的生日,一直到她18岁时,而那时我可能我带她出去把她灌醉, 而且,我们 必须面对的是, 我很有可能会追求她. (I'll forget all her birthdays, until her 18th, when I'll probably take her out to get her drunk, and let's face it, probably try to shag her.)" 而当这位好心的朋友说她知道他有着外表看不出来的深度时, Will 回答说: "你们总是犯这种错误.我根本就是这麽肤浅. (You've always had that wrong. I really am this shallow.)"
若不是因为Hugh Grant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去关注这样一部温馨却情节老套,没有起伏的影片.片中人物的性格,生活和处世态度都离我们现实中绝大多数人比较遥远.我们不可能如此的无所事事,不应该如此的消极对待人生,更不会如此的孤独.每个人都有孤独的一面,很多人是希望在表面热闹的生活下寻找平凡且孤独的一面,因为孤独能让他们读懂自己的人生.然而对于相对已经十分孤独的人来说,热闹的生活环境,朋友之间频繁的聚会聊天,每天生活在紧张繁忙的压力之下似乎是驱散孤独的一剂良药.其实不然,孤独是一种天生的气质,光靠后天的不断打磨或许能够改变外在的气质,而内心的孤独却是长久甚至永久的.千万不要说No man is an island,因为事实上Every man is an island.我们可以选择的仅仅是做外表温暖内心孤独亦或是选择彻彻底底的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过这样一句话:"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所以,我们依旧是孤独的,只是孤独的人比较容易走到一起罢了...
Nick Hornby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虽然看改编作品的时候我一直会提醒自己”书是书电影是电影“,但是忍不住对About A Boy的电影版有一点点的失望。
最大的闪光点仍然来自忠于原作的部分,那些讨人喜欢的英式幽默和没有落入俗套的俗套故事。
Nicholas Hoult演的Marcus显得比书里机灵太多,以至于他的古怪和遭排挤仿佛是因为自己看不惯周围的人而不是软弱得只能跟随母亲的决定。
看到他满脸邪气对着Will说出某些一针见血的评论之后再笨口拙舌词不达意地跟Elli聊音乐实在是有点突兀(难道要用看到喜欢的人会紧张来解释么)。
而Elli完全成了龙套,书里面我最喜欢的Marcus带领闭着眼睛的Elli穿过人群的那段也一起被砍掉了,其实我太不明白Elli在电影中几个一闪而过的镜头还有什么意义为嘛不干脆点删了她呢╮(╯▽╰)╭(我懂我懂,就是要Marcus点出喜欢一个人不止是身体接触那么简单嘛)。
跟High Fidelity一样,穿插了不少的自白和画外音来体现人物的自嘲精神,可能这也是为什么Nick Hornby的书改编成电影以后显得不那么流畅吧。
想起来05的时候就得知Johnny Depp买下了A Long Way Down的改编权打算自己做一次导演,我还是有点期待的,只是完全没有动静啊。。
嗯。
回到电影的内容,或者书的内容(记得在某篇博客里写到“我还处于一个偶像之死可以给我带来冲击的年龄”,其实这是About A Boy书里的嘛)。
Will的人生哲学就是那句著名的“认真你就输了”,也许这是真的,既然Marcus和他母亲的不快乐正是因为他们对一些不被主流接受的事物太过认真。
不用真心的人不会输因为他没有弱点,但是他也没有机会赢因为不存在他在乎的结果,正如Will的生活仍然毫无目的的时候他更多地是在寻找方法消耗时间而非真正享受什么。
或许我不该说得这么肯定,因为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许多人都将很多甚至是太多的重心放在了听音乐看电影等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称作消耗时间的事情上。
所以大概所有的意义都是人为添加的标签,无论你是否觉得一件事有意义你都可以做同样的事,唯一的区别只是因投入而不自觉闭上的眼睛。
于是这真正取决于一个人的选择:是游戏一切不感受任何深刻的情绪,还是认真从而暴露于各种伤害之下。
故事的结局中似乎所有的人都开始走上正轨,Marcus和他的妈妈不再无谓地认真而Will找到了自己的真心,所以最后人们总是停留在了中间地带,最安全也最合适。
Sometimes we can use the backup from other people, the support and help. In the meanwhile, we outta give them support.最近总是听到人提到一个词,陪伴,与此相比,我更喜欢另一个词,支持,更坚持也更自由。
这两个词的选择,或许体现了人很本质的性格和需求。
我们是岛屿也好,是碎片也好,是水也好,是泥也好,却总会有一些东西是共通的。
就像光和空气,这些东西让我们的面貌清晰,让心脏的跳动被聆听,让我们从物变为人。
世界上总会有怀疑和困惑,也总会有人对这些毫不在意。
谢谢这个电影里的男孩,一个天才,理智坚定。
刚看完电影关于一个男孩。
电影看到另外一个自己的影子,所以抑制不住想要记录下。
这总是很激动的,就像看当幸福来敲门时给我的感动。
当你的人生会同样和chris一样不堪时,你不需要觉得尴尬,因为那只是你人生的一个阶段。
而且世界上确实有人和你一样不堪,用坚韧和乐观的态度,带点狡黠蒙混过去。
而关于一个男孩,我看到了自己。
没有追求,生活毫无压力,没有谈超过两个月的关系,seemingly blank。
怎么说呢,其实这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很好,就像片头他的自述,我现在把小岛国变成天堂,而且是活的十分舒适。
而有了电影的呈现或者说当我们这座孤岛发现平行的时空中有另外的人其实和你一样选择这样的方式在度过人生和节日时,也就不会孤独了。
总觉得这个小男孩非常像skins里面那个大帅哥,但是因为看的时候不知道这两部影片的确切年份,因此也不敢确定。
毕竟,那个可是超级帅哥,这个可是流鼻涕的小男孩。
看了演员表才知道,真的是他,不得不感叹,男大十八变,谁能想到将来这个男孩长得帅成那样?
就像哈利波特里那个纳威隆巴顿,哇靠,现在简直可以和杰克吉伦哈尔有一拼了。
扯远了。
典型的温馨亲情片一枚。
Hugh grant 这英国老牌帅哥还是一如既往地有型。
生活再富足,总是缺了些什么,却让一个孩子弥补了这一切。
这让我想到那部很有爱的动画片卑鄙的我,吼吼,很有神似的地方哦
太多负能量。
为什么要浪费一下午阳光明媚来看这么一部灰色的片子。
尤其见不得他妈妈,太可怕了。
只有得到健全的爱和能给予他人健全的爱的人才会把这当成一部喜剧片来看吧。
想想,如果Will没有遇到马克斯会怎样?
我们都是Will,但我们都不一定能遇到马克斯甚至瑞秋。
就像Will告诉马克斯上台唱歌并不能帮助他妈妈开心起来,孤独是自己的,我们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走出来。
有时候虽然一个人ALONE,但并不LONELY。
Will即使那样一个人过下去也没什么不好,只是没有那么美好罢了。
电影看过前后,总之是在将自己的观后感石化成文字固定下来以前,看一些针对影片的评论性文字总多多少少会冲淡自己对电影本身的感悟。
感觉像是在做着数学证明题或是一个给学生做的验证性实验一般,观片过程中,总会不自觉地用评论去对号入座。
这样下来,一点看的美妙感觉都没了。
所以这次,在坐下来写些东西以前只看了或说浏览了下本片的简介而已。
希望不受这些BULLSHIT的影评的影响,有更多属于自己的观后感。
这部片子应该算是一部社会题材片,以单亲家庭为素材拍摄的。
其中以一个近四十不惑的男子的多姿多彩的单身生活为一路,再以单亲家庭的小孩为另一路。
接着又以小男孩为连结点将双线如交汇的溪流般合成一股。
对本片内容我更喜欢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来概括。
并不是想故弄玄虚,而是千人眼中有千个“哈里波特”。
不想在这里再做什么内容怎样怎样的千人一面式的影片复述。
片子也不是那种让人相信这个世界存在奇迹的套路。
不过最后还是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过渡,结尾还是个皆大欢喜的大团圆,但不会给人一种落入俗套的感觉。
它缓缓地流着却不会给自己一种闷片的感觉,时不时的插科打诨让本片没有沉伦为催眠片。
更值得一提的是片中背影音乐,在看到影片快结尾的时候忽然注意到不错。
于是,心血来潮地在片末拉字幕的时候抄下了这些歌。
其中一首是U2唱的,看到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便是BADLY DRAWN BOY,以为是个乐队的名字。
一查,原来不是。
是一个UK歌手。
看到对他的评论文字中有这样一句话:B.D.B不是一个乐队,如果是的话,那他就是一个人的乐队。
呵,不错的“角度”说法。
是的,我是一个想嫖人又不肯花钱的贱货,却能在事情败露后面不改色地承认并立马成为一个好人。
我道德败坏是个骗子,把主意打到单亲妈妈身上,却因为是个男人被观众视为有点怪的调笑角色。
并且看起来男主的幼稚才是真正影名的那个“男孩”,男人一辈子是少年是吧,要是真给男主成功了,那母亲简直就是养两个儿子,一个还是巨婴。
母亲的病不说明创伤原因,导致很多人都觉得她疯疯癫癫无缘无故犯病。
一个想自杀的人,是你说请不要自杀就可以把她劝得“改自过新”的吗?
故意把她的精神衰弱塑造成没来由发疯的疯婆,以突显男主的“正常”,再来一些高高在上的英雄情节使他变成伟光正大男人,从而掩盖他猥琐小人的真正本质。
Everybody is an island.I really am this shallow.
美少年也有个胖嘟嘟的童年 男大十八变 只是剧情有够无聊的
因为他们说的正统的英文的缘故所以看了,还行!
女主太丑,不看也罢。
可爱!(Nicholas Hoult 真的是越来越XXXX! )
怎么这么难看?!
8/10,机智幽默的剧本,将感人至深的情感和发人深思的人生真谛蕴藏在幽默风趣的对话和情节之中。其实Hugh Grant才是那个真正长大的boy吧。
只记得小孩子口齿挺伶俐的了。。。休在片子里总说谎,不喜欢
so.....................boring
純屬因為是Hugh Grant才打這分...劇情太不緊湊了吧.
三星半。在b站看的和b站见鬼的翻译有很大的关系,但总之不是很好的观影体验。互相救赎的故事,但确实有些地方看得人捉急,大概我真的不喜欢小孩儿。很想过休叔戏里无所事事的富二代沙发土豆生活(
感觉蛮无聊的,还7.4...评了那么多部,发现我的评分跟豆瓣的过不去。
因为Nicholas Hoult 看 剧情不行 演员行
幽默是嬉笑怒駡含而不露的絕妙諷刺。
因为电影原声,也因为休·格兰特与尼古拉斯·霍尔特主演而观看这部《关于一个男孩》,然后看到托妮·科莱特和蕾切尔·薇兹算是小小的意外惊喜。—— 有钱有颜就可以任性地当个不工作的泡妞宅男……在几经转折过后,一度以为故事要上演类似《西雅图夜未眠》爱情桥段,在马克斯的牵线之下,威尔和菲奥娜走到一起,结果并没有把瓜强扭……马克思用妈妈做的超大面包不慎把湖中的鸭子砸死的段落算是我全片的最大笑点,可怜的鸭子……Cowabunga!……No man is an island.-John Donn
休格兰特还是老样子,可能是尼古拉斯小时候最丑的一个造型。买儿童座椅那段很逗,后面开始慢慢无聊起来
半部好戏。故事的展开还算精彩,巨硬面包砸死鸭子和后面的call back都很好笑,再往后就不行了。这个设定还是太高难度了,坚守个人主义的老男孩,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被一个突然闯入的熊孩子改变?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与人要建立连接,但也不用走另一个极端任由别人打扰吧,看到最后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人共聚一堂,我们这种孤僻人士只会觉得头皮发麻。我就喜欢一个人待着有错吗?别动不动就来批判我改造我行吗?
看了skins再看这个只能忍不住给四星,Nicholas太萌了!
飞机上看的,实在对小男孩儿的长相接受无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