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中的惊奇
Wonderstruck,奇光下的秘密(台),童幻逆缘(港)
导演:托德·海因斯
主演:米利森特·西蒙兹,奥克斯·费格雷,朱丽安·摩尔,艾米·哈格里夫斯,米歇尔·威廉姆斯,汤姆·诺南,科里·迈克尔·史密斯,詹姆斯·乌尔班尼亚克,达米安·杨,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简介:托德·海因斯《寂静中的惊奇》将以半默片形式呈现。影片改编自同名小说,朱丽安·摩尔、米歇尔·威廉姆斯加盟。片中1927年部分的画面将以无声电影的形式呈现,还原一个真实的时代,堪称电影生涯中最有野心的作品。详细 >
失望
发现我给上一部卡罗尔的评语可以直接沿用...“复古又文艺,摄影美术俱佳,年代感做得真好”。一条线是小男孩找生父,另一条线是小女孩找明星妈妈,彩色黑白两条线交叉剪辑,在博物馆和书店里奇妙交叠。最后才揭晓家族关系,两人碰巧都失聪,无声的倾诉很动人。全片铺满奇幻轻盈的音响音乐
声画效果精彩绝伦,可惜故事性比雨果还差,到底只是个童书的动态版
然而这么个故事拍成这样,更想夸夸导演了。海因斯好莱坞带货王,处处夹私货,剧情游移处全是个人私情:纽约情书,路人过客皆是风景。时光永驻博物馆,天经地义恋物癖,仰望星空,你好,Major Tom
这位导演,你还是去拍摇滚乐吧
5.5。花哨卻並不新穎的形式之下滿是空洞。
寂静
故事性弱了好多,更像是配乐和摄影在炫技。可这种充满诚意的炫技真的很讨人喜欢诶~真的好精良啊~
二十与七十年代段落的交汇是两条薄弱的叙事线在缺乏说服力的机缘巧合中强行创造的戏剧性,海因斯擅长的对微妙细腻的角色张力的执导与视觉呈现在如此尴尬的故事中并没有发挥余地,美术部门的努力也并没有让缺乏默片表演风格的黑白段落呈现出应有的怀旧感,与其要讲故事,影片更像一封写给纽约的平庸情书
隔山看海,幻世浮生;是闪电将故事冲散,又将宿命串在一起。
同样作者的书改编,不过相比《雨果》,还是差了不少。迷影情结与童话两部分都差了些。70年代部分显然比二十年代部分更出色。是模仿失聪儿童么?声音相当突出,甚至有些吵。作为托德海因斯的作品,并没预想那么好。
"...You're my grandmother," duh?
20年代用默片来呈现失聪状态,配乐既为默片本身组成部分,又是人物情绪与状态的外化;反倒70年代的声音上处理上除了几段虚实的转换没有太多特色。在情节本身没有惊奇之下,末尾段落的纽约模型倒使得表达开阔又壮观了,尤其将对人的缅怀藏纳在具有人格的模型之内,以致从版图上跨过时候都有种交流感。
这其实是一部加长版纽约自然博物馆宣传片。双线结构+致敬模式,起点略高,却未达到预期效果。相较1927年的浮华,还是更爱1977年嬉皮盛行的纽约。P.S.又见咩姨
默片与有声电影相结合的想法很有创意,但完成度不高。就有点像作文里的文体杂糅,亦或是病句里的句式杂糅,处理的好或许是令人津津乐道的“奇葩”之作,而一旦处理不好,就将无可避免地受到影评人和观众的唾弃。《寂静中的惊奇》就是如此,感觉此片不配出现在戛纳上。
大段的剧情解说几乎冲毁了前半段营造的一切电影感,Carter Burwell创作的品质极高的音乐也在幼稚的情节之下变成了自我陶醉,如同一颗扶不起早泄的春药。结尾主角们手挽手肩并肩遥看纽约大停电;抬头看去,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海因斯这回的确让人惊奇,可惜并不是我们期待已久的那一种。
原来半默片是真的。。一大半都是看着画面听音乐。适合耐心静静欣赏
……
看了一半都还云山雾罩不知所云,实在是讨厌这种双线穿插又长时间无连接逻辑的叙事。七零八落中也没感觉时代氛围营造的多好。
托德海因斯带你纽约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