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来信
Cartas da Guerra,战地情书(港),Letters from War
导演:范思澳
主演:米格尔·努内斯,玛佳丽达·维拉·诺瓦,雷卡杜·佩雷拉,约翰·佩德罗·瓦斯,Simão Cayatte,Isac Graça,Francisco Hestnes,若奥·佩德罗·马梅德,蒂亚戈·阿尔迪亚,Migue
类型:电影地区:葡萄牙语言:葡萄牙语年份:2016
简介:1971年,葡萄牙殖民战争仍未结束,被派往南非安哥拉的青年医师只能通过书信与怀孕的妻子诉说前线的见闻,他在异乡所见的自然、人文全部都化作信中既温暖又饱含思念之情的文字。但当战事越演越烈,人性最丑陋的一面终于再也藏不住了,书信里的言语也变得困惑难解...电影用壮阔绝美的黑白影像,谱写了一曲残酷的战争寓言。详细 >
7. 音画关系 有亮点同时值得商榷。安图内斯的情书真是令人泪水模糊。
一首反战的叙事诗,葡萄牙殖民地战争版的“我是古巴”。一帧帧美的令人心碎。
如果我死了,希望你不要被一个死人束缚。如果我不够吸引你了,希望你不要被一个活人束缚。
很特别的描写战争与人性的电影
审美挺好的,摄影绝赞不用多说,战医和少校帅得像GV男星,洗澡戏拍的像广告大片。
片子大的基调感觉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很多镜头拍的艺术感很强,不太习惯的就是催眠到死的整篇旁白,资料馆葡萄牙影展开幕式,好吧,我承认自己是为了看总理来的。不评分了
光影甚佳,不够深
美炸天。但我绝对不接受这种表达方式。
刚在丝路电影节看了过来,四星好评,每一帧都像画,像诗。除了略让人不爽的翻译,下次能直接配上外语字幕吗?
这应该是第一部就算睡过去几次但还是想认真推荐给大家的片子。1.氤氲的旁白就像迷雾,是一场“乡愁”般挥散不去的美梦。2.整体气质意识流化,是爱情版的“安妮日记”。3.亮点:饭间吵闹,站位借鉴十二公民;跟念电影台词,骨子里的迷影情节。4.如果我死了,希望你不要被一个死人束缚。
用诗意的手段去减弱战争所带来的残酷感,但实则上却在不经意中带来了战争所造成的二次伤害,令影片的伤感变得更为显眼凸出;在形式上却有着不可逆转的碎片感,是一个减分项。三星。
再无趣好歹人家有审美,战壕那段拍出战争宣传片的感觉。
静不下去,看不动
4.2g缓存看了5分钟就删掉了,但是我还想打5颗星
3.5 如果导演能把形式做到更加极致,让表演的作用完全被画外音读信所代替,或许还能称得上一种独特的观影体验,但是到底还不够大胆,观众听着深情的封封家书,非洲战场上的黑白影像,这样单调重复的电影形式,最后只会让观众无动于衷。不过几处摄影美得还是很有灵气的。
黑白映像,有去年在馬倫巴,女聲讀信,形象男子戰醫生活,戰地情該借鑑的對象,分隔兩地,葡萄牙與非洲殖民關係,沒有你的愛我活不下去,你來吧。片尾的鳥聲。膠卷電影投影在男子身上,對女孩父愛的投射,攝影美,可惜美得令人昏沉。
完全被文字的力量震撼了 怎么能把这些信写得这么好!那么多排比 那么多比喻 完全意料之外
用100分钟速看了一部映画戏版的意识流小说,这样想的话,这片子也不算难看。
黑白摄影还可以,但通篇的配乐诗朗诵PPT很快会让观众丧失新鲜感
[3.5]几处剪影印象深刻,1.军队烧毁村庄后列队前行,镜头上摇,天空中尽是白烟。2.男主角收养的女孩被外公领走后,男主角在黑夜的闪电中时隐时现。3.又一年漂泊的圣诞之夜,男主角将胶片放映机搬至室外,任由电影的影像投放于自己的身体,他背影的轮廓在光影间如梦似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