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狮子爱上了美洲虎或者金钱豹反正我傻傻分不清楚用alex的话说大家都是猫科动物无所谓啦爱情超越国界超越种族的可是,关键是丫是屌丝爱上了女神事实上从第一次见面以后就没人再说起你你这让屌丝狮子情何以堪啊屌丝的无奈谁懂啊老美懂我们都已经不是4、5岁的小屁孩了!
我就是5岁啊重口味浣熊爱上了一口把它和鱼一块吞了的灰熊,为什么如此有喜感小月月啊有木有!!
这让我想起老祖宗一贯来的娶媳妇第一充分必要条件——屁股大能生养,国王就是国王啊去罗马大教堂结婚啊多少小清新一辈子的梦想,就被一只浣熊和它的重口味新娘给完成了钱果然能买到爱情这大实话老国王都总结出来了长得和狗一样的BOSS,动作和狗一样的BOSS,鼻子和狗一样的BOSS,舌头和狗一样的boss,我会告诉你某个屌丝竟然觉得她从游泳池冒出头那一刻像卷福?
吐槽归吐槽,5分力荐
经历“马达加斯加”前两部动物园和野外的故事后,这次轮到马戏团和市区的大闹!
个人认为这是最为精彩的一部,全剧像打了鸡血一样嗖嗖嗖的一直高速进行着(别想上厕所了),最关键的是不仅在细节和全局上超越了前作恶搞和夸张的程度,剧中的风景画面也媲美“里约大冒险”,让我时不时我就哇那么几下。
当然像这种偏儿童向的动画片,剧情向来不是特长,友情的羁绊什么的我们都看多了。
说实话,“马达加斯加”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某四只超级企鹅,遥遥领先其他人物直接占据了人们对此片的记忆。
在第三部中企鹅依旧保持着风格,但倒没太大突破,有点可惜。
不过!
新人物动物管制局大妈简直酷爆了!!
最最最最搞笑的是她根本就是Helena Carter的模子印出来的嘛!!
女超人啊!
飞天遁地穿墙追踪样样精通啊!
简直没有什么能难的倒她的!
虽然逆天的企鹅最后还是随便就将她炮轰了,但这货绝壁是超亮的反派啊。
没安排给她和企鹅大战3000回合实在是太让我难过了!
除了常规的笑笑笑外,这部中马戏团的两次演出也值得回味。
第一次老马戏团成员各种没用,众多笑点,尤其是那个骄傲俄国虎竟然穿圈子时,面无表情超冷静的只是移了一下啊喂!
其他成员也都在坑爹啊!!
接下来一次是训练后的演出,也是影片最精华的部分。
这里并没有什么笑点,随着骄傲虎开头缩骨功的成功,引来了超华丽的马戏表演!
斑马和海狮的人间大炮穿梭,英国卖萌狗群的飞舞,长劲鹿和河马的钢丝,狮子和美洲豹的空中飞人,半虚半实的迷幻绚丽的画面加上Katy Perry的Firework简直是绝配!!
真的是绝配啊!!
连“马达加斯加”是要完结了吧这种想法都有了啊!
(虽然像这么灵动的创作班子出4应该也没问题)(哈哈其实说到影片的音乐,还有一个无敌恶趣味的地方!!
就是女超人在唤醒他那些受伤的下属的唱的是Non je Ne Regrette rien!!就是Inception里叫醒大家的那首曲子!!
当场笑爆啊喂!
其实制作组经常在曲子上做文章。
像第一部中狮子和斑马对峙时放过“黄金三嫖客”的主题的那段口哨。
连第三部狐猴和熊妹分手时Time to Say Goodbye就响起了…还有很多一时想不起来,印象中也用过惊魂记的那首名曲。
)最后结尾还有一次空中马戏团在动物园的大乱斗,也蛮精彩,就是太短了,而且没能将女超人的实力完全展现啊!
虽然前面企鹅轰走过超人,但结尾还是用主角狮子将她干掉了。
在我眼中马达加斯加的四个主角还是挺无趣的,而逆天企鹅,狐猴的小手下,前两部里的老太婆,这次的女超人和英国口音小狗反而给人的印象更直观啊。
看“马达加斯加”其实更多时候还是来看这些异常闪亮的配角的!
总之,这次拍的并不幼龄,情侣啊家人一起看都没问题,非常热闹好笑,看完心情很好。
想看电影图开心的话,当然是五星力荐啊!
(至于翻译过力的中文字幕嘛…受不了的同学就像我一样听英文吧囧或者听加看中文)。
我没看过这样的动画片。
也没想到过。
动作片这个节奏的我见过,可动画片我还从没见过……不说有没有既定模式,按照普遍的主流的电影叙事,至少应该有个承接再开始讲新的故事,至少应该有个道别再去开启新的征程。
可实际上呢,什么都没有,或者说什么都没来得及有就像浪潮一样被连拍带推地融入这部电影自己的节奏中了。
连上一部关于家庭亲情和寻找自我的主题都丢掉不要了(我可是被上一部建立起来的父爱戳的眼泪汪汪的),可见主创团队的胆子有多大,或者说他们究竟对即将诞生的这场梦有多大的自信。
其实他们的胆子并不大,也谈不上稳操胜券的自信,他们也只是在一步一步尝试一点一点累积,只不过这个过程和节奏都是天马行空的。
不承上启下,不感动告别,急匆匆地开始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有点像欢脱起来刹不住车的马尔克斯,魔幻现实回忆梦境通通上阵,没有一秒是停歇的,甚至都来不及煽情。
只有到了下半部分,酒过三巡情到深处难以自控了,主角和观众们这才有时间把脑袋稍稍探到回忆里,不过这些感情同样是汹涌着奔跑着呼啸着,像铁环一样坚硬,像钢索那般有力。
我今天才算真正领悟了什么是爆米花电影,一颗一颗玉米都在面前同时爆开,附有强劲的冲击力,并且还又脆又甜。
反派塑造的相当成功:我没有什么悲惨的童年,也没有什么堂皇的借口,我就是要破坏你的梦,我就是要砍掉你的头。
这是一个反动画片传统意义上的反派,更像是恐怖片里的杀人魔,没有灵魂、没有软肋、不会哭泣,疯狂、执着、歇斯底里,气场强大、充满力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可是这个队长却永远注重仪表,制服笔挺、枪不离手,口红涂得如仪式般一丝不苟。
况且她聚精会神清清嗓,一开口就是追光灯、忘情的动作和能唤醒众生的歌声……按照迪士尼的官方说法,她也可以在隔壁当公主了。
慢动作、定格、混音都运用得恰到好处,把梦想与回忆的交织绽放得淋漓尽致。
俄式、西式、意式英语惟妙惟肖,各具地域特色的配音如群英荟萃般给这个造梦的团队和整部影片增色添彩。
尽管我经常推崇国语配音,但这就好像方言独有的魅力,你通篇全讲普通话是没法展现的。
所以这一次我十分不建议观赏国配版,因为原版配音实在也是好得出奇。
再强悍的人也有柔软的一面,再与世无争的人也有属于自的故事。
豹子刻画得很迷人,可爱、天真、执着,充满热情和憧憬,还带一点孩子般的呆萌(毕竟她也只有5岁);老虎少言寡语不怒自威的形象也塑造得很出色,他背后的故事像他的眉头一样深,他的热情、他的坚持、他追梦道路上的尝试与拼搏绝不输给任何人;海狮像这个团队内的润滑剂,单纯、活泼、容易气馁、有点软弱,可关键时刻展现出的魄力与担当却是剧情发展的重要推手。
配乐的反响也是一致好评,可我却第一次对配乐没那么深的感受,只能说我被电影整体的感觉包裹住了,以至于都忽略了汉斯·季默的强大配乐和其它一众经典的歌曲。
深刻的台词也太多了,还多是诞生在欢乐与戏谑之中。
梦工厂毕竟是梦工厂,他不会用慈祥的眼神和坚毅的口吻对观众盘托出多么深刻的人生道理。
他只说应景的话,只说这个场合应当脱口而出的话。
哪怕它是一句带着点讽刺味道的由衷感叹——“虽然我们站在美国的立场上,但这次我同意俄国佬的观点。
”色彩的运用和背景的选取也都非常让人惊喜。
在马戏团列车原本幽暗狭小的车厢里,我能感受到的尽是不复往昔的落寞与风光不再的荒凉,直到海狮拉开了陈列室里的灯,令人舒缓的淡绿色墙纸和璀璨熠熠的金色奖杯相得益彰,昨日一人之下的欢呼和万人空巷的辉煌仿佛霎时出现在眼前;当失意疲惫的马戏团狼狈不堪地从罗马逃出来,在一片风景秀丽的空地上休整。
从罗马到伦敦,这里应该是意瑞边界的阿尔卑斯山。
晴朗透明的天空,远方白雪皑皑的山峰,近处清凉澄澈的湖水和苍翠碧绿的草地,自然色彩的搭配美不胜收,这种宁静空灵的美丽沁人心脾。
惊叹于制作团队如此认真地考虑地理元素,也沉醉于都市动画片以这样不同寻常的仙境般的自然景色作为背景;还有狮子Alex搭档豹子 Gia表演空中飞人的场景,耀眼的夜空、绚烂的烟花、矫捷的身影,如梦境般的灿烂辉煌……那是无数个被束缚被禁锢的梦想在同一时刻肆意绽放,让我不由得屏住了呼吸张大了嘴巴。
我第一次认识到感动并不只是属于孤独和质朴,原来也可以这么绚烂。
我以前从没看过这样的动画片,也根本没想到过能这么拍。
不承上启下,不感动告别,高潮迭起,天马行空,肆意妄为。
现在想想我明白了,这并不奇怪,因为梦也从不会问我们是否同意就闯入深夜的头脑中,梦也从不会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讲究什么固定的模式或节奏。
我只是被一些高喊着“这就是梦”的理想主义给弄得有些麻木了。
还好,这部电影就好像一记耳光,让陷入半截的我从甜腻稠密的泥沼中惊醒了。
这部电影把主角团队和他的朋友伙伴们的形象都带到了一个前作所未有的高度,就连那个我此前讨厌的话痨又自恋的狐猴国王朱利安也让我感受到了别样的魅力。
整个马戏团是一个集体,一个真正的集体,一个团结一心情比金坚的集体,他们前方的光白得耀眼,他们身后的灯无比温馨。
在这里他们有梦想也有回忆,他们有直面过去的勇气也有迎接未来的胸襟,他们骄傲、他们满怀憧憬、他们充满欢声笑语、他们彼此紧紧相拥,他们无所畏惧。
梦想家不是说谎的人,因为所有的梦想一开始都只是个梦,他们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他们是造梦者。
正如赶走突然造访的队长后,Gia对Alex的诘问:“美式空中飞人也是不存在的喽?
”Alex诚恳地回答道:“在我教你的时候它是不存在的。
可你看看我们现在的成就。
”在我们着手去做以前所有的梦想的确还都是空谈,可我们在一起把它们变成了现实。
最后当梦想照进现实,喷气背包、眼镜水蛇、美式空中飞人、每个孩子都得到了气球…面对这场盛大的超乎想象的狂欢,海狮激动地说:“他们说的是真的!
”老虎拍着他的肩轻声道:“他们说的都是真的。
”相比于迪士尼肩负着平权和反抗,夹杂着世俗还要代表特定群体的梦想,这部电影只是天马行空地制造着最纯粹的梦,然后等待喜爱的人来发现。
真正的造梦者不迎合任何人,他只做他自己。
也许有一天你遇到了一个彩虹般绚烂的人,你可能会觉得其他人不过是浮云而已。
可一旦你经历了一个比烟花还绚烂的梦,那么你所有深埋已久的梦想都会被它点燃。
坐在巨大荧幕前的我,是一位小职员,每个月拿着到手1385.41的工资。
伫立在小职员面前的屏幕,是另一个世界的窗口,那边,落魄的马戏团试图通过一场表演挽回声誉。
猛虎穿环,揭示开场。
而仅仅几分钟之后,我想说,马达加斯加,这一次你留给我的,不仅是企鹅。
梦工厂,皮克斯,如果说谁的动画更能触动我的话,那无疑是后者,或者说,以前的话无疑是后者。
是从现在开始,在驯龙高手中隐隐出现的想法,真真正正地凝聚成型。
梦工厂,你就像你的名字一样,为我们编织梦境。
原谅我作为男人如此脆弱,可是当我看到狮子和花豹在乐声中飞入天空,出现在观众眼前的时候,突然就有流泪的冲动。
在这一刻,刹那的恍惚映照着斑斓的流光,我想,我看到了梦中的自己。
梦中的自己,不是呆呆坐在办公室,拿着可怜的工资,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梦中的自己,是面对着欢呼和掌声,在人群中,再也不是谁的陪衬。
人们说梦想照不进现实,所以认命般走在不喜欢的路上。
中规中矩地升学,中规中矩地找工作,中规中矩的结婚,然后中规中矩的老去。
这样的人生轨迹稳妥,无可厚非,循着它,没人会哭泣。
除了那个真正的你。
别误会,我不是说谁都得大闹一场才算来过这个世界,我想说的是,当你被生活定格了足迹,被世俗淹没了灵魂,你有没有过,哪怕一瞬间,觉得自己的人生本来不该这样。
你就没怕过么?
怕临死前想起自己一辈子都在默默无闻地工作、生活;怕离开这个世界后,用任何搜索引擎都找不到一丁点关于你的事迹。
要知道,留下了没人知道是一回事,压根没留下又是另一回事。
当了那么多年在爆炸声中抱头鼠窜的路人,就不想做一次钢铁侠么?
当然,有些人不喜欢在众人面前抛头露面,就是讨厌被目光汇聚的感觉。
这无所谓,只要是真正的自己,那么无论什么样的价值观都值得尊重。
可怕的是,明明想要的是万众瞩目,却年复一年地仰望别人;可怕的是,会偶尔被一场电影触及内心的渴望,却在电影结束时一梦醒来,承受着现实的无奈继续寂寂无名的生活。
这样的人,真的只有我一个么?
那你敢发誓么?
发誓你从没渴望过在众人面前大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博得一片赞同?
你敢发誓么?
发誓你从没想过在无数人的喝彩声中肆意地歌唱,舞动的情绪摆布着别人的悲喜?
也许你是工人,也许你是警察,也许你和我一样,只是个普通的小职员。
但在我们接过或微薄或丰厚的薪水的双手后面,都隐藏着一颗不甘平庸的心。
我们的梦中,我们的幻想中,都有同样的一抹华光,那束光芒串起跳跃的音符,照亮我们尽情挥洒的灵魂。
而马达加斯加3,把这束光芒投影到了现实中,那场堪称视听的极致盛宴的马戏表演,在短暂的一瞬间让我觉得自己就是主角之一,场下的欢呼是为我而起。
谢谢你,梦工厂,虽然回归现实后依然是无尽的不甘,可至少在你营造的梦里,我没有被幸福遗弃。
导演还是前两部的埃里克•达尼尔,编剧则加上了操刀过《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诺亚•鲍姆巴赫,后者向来以对美式中产阶级生活淋漓辛辣的讽刺见长,由他来跟“马达加斯加”系列品牌的创立者达尼尔联袂,当然有理由让我们对这部梦工厂的动画大片多了几分期待。
现在看来,“达尼尔+鲍姆巴赫”的组合没让观众们失望,整部影片不仅画面养眼,而且角色性格丰富,剧情跌宕起伏——对于一部暑期档的“合家欢”爆米花动画片,这还不够么?
咱们就别老惦记着从里头挖掘什么深邃的思想了吧。
四只从纽约中央公园动物园里逃出来的动物,渴望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一路远涉重洋到了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在途中亦展开了若干奇妙的冒险经历——这个故事内核的意旨其实很明显,那四只笑料百出的动物,正是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生活的“纽约客”们的喻体,对于在北美大都市里生活的中产白领们来说,城市就像是他们自己的牢笼,用德斯蒙德•莫里斯的话来说,就是个“人类动物园”,所以,在城市里生活得久了,难免想逃出去。
不过,逃得久了,似乎又想再返回来。
虽然从追求“自由”和“自然”的“本真”人性来说,逃出牢笼才是生命应有的归宿,但是,对于一个生于斯长于斯多半也会卒于斯的城市人来说,真的能在远离城市的乡野之间找到生命的真谛并且怡然自得?
从爱默生、梭罗再到E•B•怀特,我们能在美国当代文化史中找到一条脉络清晰的崇尚回归“自然”的生态价值观线索,但对他们在当下的绝大多数读者——其中许多人也是《马达加斯加3》的目标观众——而言,这些“采菊东篱下”的描述,只不过是为了延宕城市生活的魅力所炮制出来的心灵鸡汤,在城市里厮混得久了,就跑到远方去旅旅游、露露营,再不济的,就看看《马达加斯加3》,疲倦的心情放松了,也好在回到那钢筋水泥的牢笼里去继续自得其乐——当然,跟那些作家们的抒情文字不同,《马达加斯加3》是一部满含着戏谑和恶搞的喜剧大作(片中有大量戏仿《罗马假日》《盗梦空间》《碟中谍》《尽情游戏》等片的段落)。
所以,《马达加斯加3》在编剧上面临着一个价值观的陷阱,对这四只好不容易逃出纽约的动物来说,似是而非的“乡愁”就像是渴望被监禁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为了从非洲回到美国,四位主人公历尽千辛万苦参加了一个在欧洲巡游的马戏团(有点像《九品芝麻官》的桥段),九死一生的逃过了法国动物侦缉队的追捕(终极对决的场面很炫),最终,当他们来到中央公园动物园的铁门前,还是决定留在了“外面”——马戏团不算是“野外”,但比起完全人造的中央公园,还是要“自然”许多。
作为一部3D动画,《马达加斯加3》的立体效果很不错,画面构图也都充分体现了3D的优势,营造出了美轮美奂的奇观场景。
此外,影片的中文字幕配译也非常大胆,什么“赵本山”、“小沈阳”、“地沟油”、“爱情买卖”这些流行语一股脑和盘托出,闹是挺闹腾,但对于影片原意的传达和中产格调的体现,都有不小的伤害。
(刊载于《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6月18日第20期)
话说这片子在豆瓣评分真高,看来本片拍得还是比较成功,不过,我看完之后却感觉不是很对胃口,这并不是一部有着《马达加斯加》特色的续作。
《马达加斯加》系列的宗旨,就是动物园和大自然的矛盾,那些动物们的围墙心理是本片能区别于市面上大部分动物动画的核心,这一点上,第一部很好的演绎了这一矛盾和这几只动物的心态变化,第二部也算是第一部的延伸,然后加入了一只极具特色的新动物:雷鬼眼睛猴,它的配音也是出演了《波拉特》和《独裁者》的萨沙,这人确实厉害,片子里基本听不出他的本音。
第三部呢?
开头很好,讲述了狮子还是想回家的愿望,然后,推出了它们此行的宿敌,那位动物狩猎者,本来,这两个组合就完全能构成一部很棒的公路喜剧。
不过,当它们遇到动物马戏团的时候,《马达加斯加》整个的核心就被打乱了,变成了一部廉价励志片,而那位狩猎者,基本上就被故事给忘记了,影片的主题变成了“如何振兴传统动物马戏团”,这个主题不错,但并不是《马达加斯加》的主题,这个主题完全可以独立出来,单独做一部电影,而不是塞到《马达加斯加》里,高不成低不就,仅仅靠嘴炮和轻描淡写就完成了马戏团的升华,那些在前两部里到处落荒而逃的动物们,一下子变成了什么都会的杂技名星,这算什么?
告诉小盆友们,不努力光靠忽悠也能成事?
而那只俄罗斯老虎的钻圈,太小家子气了,应该给它安排更帅气的杂耍。
当最后水果姐姐的曲子一响,算是给了本片最后的一枪。
而且那个所谓的马戏团高潮,色彩缤纷,到处是彩虹,彩虹在国外代表的,就是豆瓣众喜闻乐见的基。
至于欧洲旅行,那些用烂了的欧洲名胜也实在是提不起劲,片中的景点我都去过这种事我会到处乱说么?
本片的失败,连企鹅帮也做不了什么,而且本片企鹅帮也基本在坐冷板凳。
不知道还会不会拍第4部,希望第4部,制作者们能找到《马达加斯加》自己独到的特色。
很不错。
真的。
故事一如既往的让人开怀。
每个小盆油都是活力充沛。
让人觉得活的好带劲。
属于单纯美好的大冒险。
看的人有幸福满满的感觉。
我一直不反对电影翻译字幕加一点自己的润色,但是像黑衣人3和马达加斯加3这样非要给电影强加一些原本没有的元素,不觉得是一种很低级的行为吗?
不觉得是在贬低原作吗?
加上什么地沟油小沈阳赵本山周杰伦,电影又能多有趣多少?
一部电影失去了本身的乐趣,观众在笑点过后反复去念叨几句强加的台词。
我不是愤青,我只是很想知道,字幕组你把人民群众的英语水平当什么呢?
能不能正儿八经的好好对待一部电影,这些电影被这么改真的合适吗?
世界这么乱,卖萌给谁看,世界这么乱,你字幕做给谁看?
就是这种电影,才是让人去电影院看的啊!
和小孩子神马的一起看真是非常欢乐,他们大呼小叫的时候也很想大呼小叫啊,可是老了不能装嫩。
一部就是为了让你欢乐让你感动的电影为什么非得去考虑他故事啊人物设置啊各种的的合理性呢?
为了标榜自己吗?
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你拆开来看是个啥好故事?
断背山的故事拆开来是个啥好故事?
肖申克的救赎的故事拆开来又是个啥好故事?
还有那么多我就不说了……非得拿出自己这种高姿态来评价别人……NM……我实在是忍不住……翻译怎么了?
人翻译只是为求更大众更贴近人们生活,他们做错啥了?
就像每年春晚人说一个你自己觉得早过时了的词儿你就不忿了,鄙视了,你不忿个啥?
鄙视个啥?
我们的父母有时为了显示自己还是跟得上潮流的时候,跟你讲话冒出几句你都用烂了的说法,你也不忿你也鄙视?
要是一开始就抱着要去评判他的想法你干嘛进电影院浪费你那宝贵的票钱。
次奥嫌弃天朝的配音你又何必……算了,这些话不说也罢……只是为什么这些人都没有提到人家的3D效果呢?
还有人家超炫的马戏团表演呢(这个我知道,因为在你们眼里这个是与故事脱节的。
故事,又NM是故事)?
还有人家基本不用摄影却做出精美画面的牛逼呢……有些人的心理啊我表示不理解,非常地不理解。
马达加斯加一直是部希望与友情的电影。
主角们一直期冀着回到纽约,穿插在期间的就是彼此间浓浓的友情。
四个常规人设不提,企鹅们,臭鼬团队也不说。
但就本片新人来说,老虎Vitaly因过往失误导致了心灵创伤,海狮Stefano疯疯癫癫,美洲虎Gia虽心底善良,但由于整个马戏团都没什么可以依赖的强者,也变得固步自封,安于现状。
所以这就是一部自己回家,捎带脚解救他人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救赎之路。
本片的反派DuBois可以说是最大的笑料制造机,追逐戏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大楼挡穿墙。
她的孜孜不倦,也给一片温馨的Alex马戏团之旅,带来了很多紧张刺激的元素。
最后的马戏精彩纷呈,目不暇接。
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以此作结真的再好不过。
那天去看電影的時候還頗激動 然後發現劇情真的是狗血勵志 一點也不適合我 況且近視眼看三地需要六隻眼睛啊你讓我情何以堪 累的一比 還有字幕出現周董趙爺小瀋陽我就不說什麼了
中文配的台词秀下限了。
炫。。
从头到尾我居然一下都没笑过,也许是我太无趣了吧。3D画面也就是那么回事,再好的技术手段也挽救不了平庸和隔靴搔痒。比同类型的《里约大冒险》真是差了很多。第二部当初也是在影院看的,基本也是同样是无感。对我来说,这个系列再出续集可以直接无视了。
马达系列第一步3D,越来越爱企鹅军团,万能、高效、精准、执行力超强的高科技协作团队
影院的烂3D 还不如不加 现在在被这些急功近利的烂3d搞的没欲望去影院看电影
平淡的前半段,欢乐喜庆的后半段~
这是欢乐还是闹腾
谢谢你,为我编织过的梦。。。又差点泪奔。。。
笑死我了
至俗的翻译
艳光四射马戏团。影片大部分处于半癫狂状态,加上嗨曲和绚丽的画面。其实这种傻疯傻疯的片子在家真未必能看下去,不过影院则提升了快感,尤其是酷炫的3D效果。不过这种疯狂也传染给了字幕君,有点不疯狂毋宁死的味道。有些可以接受,有些则画蛇添足了。总觉得字幕的意义在于帮助理解,而不是过度阐释。
打发时间随便看看
翻译实在太愚蠢,这个系列的设置一直比较低龄化,所以也就还好吧,配乐的确不错。
boring
有一点腻味咯
相比起我看过的其它动画片,故事情节觉得稍逊,主要是不怎么喜欢马戏团这个题材,但3D效果十分精彩!还有里面有很多熟悉的音乐!
还不错吧~不过好像没有超越2....3D眼睛带的太辛苦啦
I LIKE TO MOVE IT, MOVE IT
真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