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三方设定很有意思:月人代表灵性的魂,但出场时大多像希腊雕塑一样眼白无仁,满身璎珞,比宝石更冰冷;宝石是骨,按理说应该是脊梁式的存在,却时不时就崩碎得一塌糊涂,让观众我觉得人类世界骨折和愈合时的剧痛莫不是幻觉?
比本质还脆弱的是他们的秉性,没有眼泪便以液态金属代替眼泪,没有肌肤,便傅粉施朱伪装一层肌肤——休说只有月人妄图恢复肉身;至于最柔弱的肉,干出了绑架磷叶石和月人谈条件以图复国的大事。
整个故事绮丽梦幻,似佛陀从莲台上投来的慈悲一瞥。
不论你们如何评价,我很喜欢,并心疼他。
年纪最小,天真烂漫,无所事事,活泼话唠的法斯;努力为辰砂寻找开心的工作,定下约定“不要去月球”的法斯;冒着一定风险,在海底微笑着说“王也很重要”的法斯;受到欺骗,残缺破碎却说着“听了这些我不就没法对王生气了嘛”的法斯;只因“因为最喜欢老师了,所以想要帮上忙”想要战斗的法斯;因为害怕而无法动弹对紫水晶而自责的法斯;失去手臂也在活跃气氛当着搞笑艺人不让安特库自责的法斯;为了追回安特库大骂骂自己【废物】,即便全身破碎也要拼尽全力追逐那遥远的距离的法斯;“没错,我在这里等着被带走,或许在月亮上,我会有自己的价值……”“我一定会找到比在夜晚巡逻更加有趣,只有你才能做到的工作,所以别再说去月亮上了!
”他很喜欢老师所以想为了老师战斗,他遇见了辰砂于是想拯救辰砂,遇见了王所以要帮助王回到家乡,帮不了紫水晶所以懊悔得睡不着想在冬天努力……然而……“要和我一起去月亮上吗?
”“不去。
”【眼泪是远古生物的缺陷】从那个冬天开始,就再也没有磷叶石了。
他在追寻强大的过程中渐渐忘记了最初的目的迷失了自我,变得崩坏,纠结痛苦,头,眼珠,四肢……【留下“等待被抓走”的人,曾说“别再说想去月球了”的人向着月球。
】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将所有都看得一清二楚,法斯作为一个主角只能沿着命运的轨迹走下去,未来还有很长的路,想要改变悲剧的现状却被痛苦的现实钉在原地。
【倾尽所有改变过后却忘记了因何改变】法斯,越来越像人了呢……当所有月人和宝石被超度以后,谁来救赎他呢……
虽然漫画也算声名在外,但就目前这12话来看还是很美妙的嘛各色宝石华美又可爱,脆皮又飒爽。
制作又精良,故事又有趣,画风不仅干净唯美,辨识度还高(宝石人头身比就罢了,腿其实可以稍微短点的,那腰窝就离谱,想在上头支个茶盘喝茶)。
世界观似乎庞大,目前只拉开一角,但骨肉魂的设定已经充满恶意。
学校的巨构旷美而充满神性,和月人柔美的佛性互为对冲,虽有科学侧的“世界起源说”,但我总怀疑这是个披着SF皮讲宿命轮回的故事。
尤其宝石人领袖金刚石老师,那退敌的手法,那一身的袈裟!
总不会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的那个金刚吧(内心恶寒)……另,月人看外观倒也祥云皑皑、瑞气腾腾,就连被打杀,也是直接消散不见血污的,相当清净无垢,偏偏就恐怖谷效应拉满了,越登场越异质。
尤其那些超大只莲藕,横截一出,还真就字面意思的内藏诸宝(石)啊……空有不二一心三藏什么的要打人好吗!
如果说手冢治虫认为“动画的魅力在于变形”是偏向赋予自然万物人性的话,那么市川春子可能是反过来的,她更喜欢赋予人非人感亦未可知。
宝石人亦如此。
乍看之下世外桃源天涯海角,山中岁月容易过,实际上当永生种的设定被甩出时,顿觉月人狩猎亦有必要。
看似纯美的日常里隐隐有恐怖流动。
毕竟它们都有感情,光凭“工作”锚定意义怕是不够,而两位数的个体甚至难以被称为种群(就是说它们那些边边角角的生活方式到底怎么涌现并流传下来的啊,可真是个谜)……嘛,不管怎样,废物小点心Phos的升级之旅看来就是多种矿物质融合了,但在下还是比较喜欢开场时,年轻的博物学者天真轻浮的样子。
所谓少年不知愁滋味……得得,过段时间老老实实撸原著呗。
最近宝石之国真的是火的不要不要的,随便打开P站就能看到许多二次创作,颇有种阿松火起来时候的感觉:原本根本就没打算追,结果发现大家都在看;一旦尝试后各种欲罢不能,就差去跟教练学珠宝鉴定了。
虽然大多数人不太适应3D动画,但谁会拒绝满屏的绝赞美腿?
一旦你点开了这剧,你渐渐又会被精致的制作吸引。
再加上敦煌乐团的卖力演奏,持续给大家带来惊喜。
但要说成功的最大因素,莫出于这独特的设定及剧情。
设定百度上一查一大把,我就不重复了。
那这个设定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呢?
1 拟人化 从黑塔利亚,到刀男舰娘,拟人化越来越普遍,也几乎总能火。
但是,拟人是方法,背后最关键的,还是人物性格的塑造。
如阿松,若从头至尾分不清六子,观看的乐趣会大大下降。
六子那几乎差不多的脸,让观众更能focus在他们的性格上,并被其吸引,感同身受,乐此不疲。
动画由于篇幅和预算原因,节奏常常快的好像有豹子要急支糖浆,表现力远远不及漫画原作的细水长流。
如果统计一下大家对动画最不满的原因,高居榜首的一定是节奏太乱、剧情展开莫名其妙。
在动画时间有限的前提下,拟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因为他们都是原本生活中有的东西,有些设定即使没有在动画中展现,观众也会自行脑补。
这样,便相当于省了许多的时间来刻画人话性格了。
再拿黑塔利亚举例,当你看到德国的严谨设定,会不会想到青岛下水管道100年不坏的故事呢?
那即使动画只是干巴巴说了一句“我是德国,我很严谨”(这是个假设句),大家也会自行脑补这些生活中的例子,然后觉得这人物太精妙太有意思了吧。
拟人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在于剧外的联动。
一周一集的动画,很容易热情消散。
但当他们一直出现在你的身边,观众就是在不经意的扩展剧的内涵。
另外,其本体远远高于原作中的信息量也给了大家各种二次创作发挥的空间。
即使写出了一个原作中没有提到的设定,认可力也是大有保障,几乎不会跑偏。
(所以要打败阿尔泰尔,也可以不找妈,在其体系下创造一个拟人的形象吧!!
) 2 黑暗系自从巨人的大火,黑暗系风格的番就层出不穷,什么东京喰种,甲铁城,寄生兽,每季都一堆一堆的,谁都不能否认,黑暗系动画确实容易受到大家的关注(所以甲铁城才被骂的那么惨,期待太高了嘛)。
有人也许不同意,宝石之国风格轻快,画面明亮,怎么就算黑暗系了呢?
这得益于宝石们独特的设定。
假如把这些战斗场面移植到别的番剧里,高频出现的断手断腿,可以说是当季的“血腥”担当了。
而紫水晶兄弟被夹碎掉头,南极石被粉碎眼珠子掉出来,估计会被打满暗牧,本剧也离被禁差不多了吧。
3 井蛙式世界观这个是我自己编造的一个术语,专用来形容看到巨人后期的那种震撼。
(为了以防有小伙伴没看过漫画,我就不剧透了)。
这种世界观十分庞大,但与一上来就基本交代清楚不同,作者把外面的世界藏了起来,只是从“井蛙”的角度来描述。
观众刚开始看,以为井中就是全部的世界:宝石是好人,月人是反派。
月人觉得宝石好看要抓宝石们,这是一个磷叶石成长对抗月人的王道故事。
然而随着情节深入,我们慢慢发现自己只是在一个山洞中,我们习惯了的壁上的影子竟是外面世界的反映。
月人为何要抓宝石?
金刚老师的秘密是什么?
不同于一般作品慢慢揭露的处理方式,井蛙式世界观下,这些悬念都是一下子揭露的:磷叶石原来是什么都不知道,上了下月亮就全知道了……就如同跳出井底的青蛙,世界一下子全在眼前。
这种剧情的设置,刚开始的众多悬念,而大世界观揭露的那种炫目,都让人欲罢不能。
另外,看了那么多“井中生活”,习惯了这个设定后,一下子面对忽如其来的巨大信息,观众和主角的感受是非常相似的,容易产生代入感。
4 反派的处理我觉得宝石之国的反派处理是极好的。
不像一般战斗番里的反派,怪、丑、变态,总之就是异于常人,仿佛告诉观众,this is a 反派。
某种意义上这便是陷入了形式化的泥潭。
而宝石之国里的"月人",他们美丽而神圣,出场时的BGM,竟如同天籁之音,在暗示月人大有来头的时候,让人下意识得思考,善恶真如自己原来以为的那样吗?
这一点与井蛙式世界观是吻合的。
正是因为作者之前藏着掖着,读者才笃定的在心中给角色大了标签,而后期的反转,便引人思考,善恶的界限,自己认为的世界是否就是世界本身的样子呢……另外,本剧的灵感来源据说来自于佛经中对极乐世界的描述。
极乐世界,人们脱离了痛苦,鸟儿歌唱,鲜花开放,连地上都铺满了宝石。
作者心想,人们确实得到了拯救,那对于宝石来说,这里是否也是胜景呢?
站在这一个大前提下再看此剧,更是心生“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了”。
当然,主角的成长等等,王道动画应有的点,本剧也是十分出色,加上近乎完美的制作,(和大长腿),也难怪我们在谴责月人行为的同时,也恨不得自己当个月人了……是的,我们都爱宝石之国!
单说动画,动画制作极其精良,每个人物都个性突出,非常有魅力。
但是说真的,剧情一般。
12集也没多少伏笔,没多少坑。
无非就是提到“人类”时老师的反应,月人对老师向往的姿态,和最后抛出的老师和月人的关系。
大部分时候都在刻画人物了。
感觉略无聊。
感情刻画太细腻了,再加上日常打闹嬉戏,太慢太慢了。
原本就不饱满的剧情,被这么一撑,就显得更单薄了。
而且剧情发展虽难以预料,但不是惊喜,反而只感觉突兀。
毕竟没什么伏笔,剧情的发展变只是单纯的作者的脑洞,而没有拍案惊艳的感觉
本人无专业佛教知识背景或者心理学背景,该分析是纯个人思考式的分享。
月人,宝石人,蛞蝓人在作品里,分别代表人类灭亡之后的魂骨肉,如果人类还没灭亡,如果这三者只是现在存活人类体内的三股抽象力量,类似于“理性感性”这样的抽象力量(当然不是说魂骨肉是理性或感性哈),那么她们分别代表什么?
我觉得月人-魂代表着过去的知识记忆和经验,好的记忆很快会回归宇宙,不好的记忆愧疚羞耻愤恨会长时间留下来,所以人类灭亡后还留在月球上的是最差的。
月人科技比宝石人和蛞蝓人高很多,也是因为可以从过去的记忆里流传下来科技,那些磨成灰的宝石人被收集回来,虽然不能还原成宝石人,但是可以成为月人,也就是说不能还原成实体存在,但还是可以成为记忆存在。
宝石人-骨代表着自主能动性,代表着现在每天都要做的事,代表着实际的生活,在魂骨肉里,只有骨生活在大地上,和普通人一样,也只有宝石人有着各种各样的爱恨悲伤愿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等,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上学上班,找到自己的爱好,想实现自己的理想那样,宝石人彼此的硬度不同,同样的现实打击对于不同人的打击程度不一样,有的完好无损,有的人会直接碎掉(心碎),遇到强烈情绪波动时,宝石人也会自己裂开,我觉得这就象征着日常行动的人格破碎了,如果能及时拼回来,那还能活动,如果被分隔太久,或者拼上本不属于自己的身体,整个人日常做事的内核风格就会变换。
蛞蝓人-肉代表着维持我们生物性身体的需要,人需要吃饭睡觉娱乐这种需求是日常需要很快被满足,但接下来又需要,就像寿命很短更新迭代很快的蛞蝓人一样。
蛞蝓人有的壳可以脱下,有的不可以,蛞蝓人会吃砂,吃宝石人的粉末,意味着日常生活习惯会受很多人影响,有的生活习惯可以总结出来,有的生活习惯还总结不出来,把这些生活习惯一点一点分析,是能弄明白这些生活习惯被什么目标活动影响的(比如吃饭是一种生活习惯,是“肉”,有时自己想减肥,吃饭就会吃的很少,有时候自己想健身,吃饭就会很多蛋白质摄入)原著里,因为六次陨石撞击地球,人类无法生存,只能有魂骨肉三者留下来,经历过漫长演化之后,又重新出现人的故事,在我看来,有种既视感,即人群受到重大打击,不知如何生活下去,经过漫长痛苦的融合,又重新继续生活下去。
接下来我会按照这个假设来分析原著里各种元素可能对应什么。
首先是金刚老师,他很特别,一是因为他是原著唯一的机器人,二是因为他是原著里唯二的两个“成年男性”形象,虽然原著里讲月人宝石人蛞蝓人都没有性别,但她们的外形明显是女性,也就是默认性别都是女性。
经过一场天灾,留下来的有生命的意识体都是女性,女性在思考痛苦融合成新人,这感觉可以对应到二战后劳动力短缺,女性走出家庭洞穴参与社会劳动,这既是女性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又可以看做女性走出柏拉图意识的洞穴,开始直接接触思考这个世界,男性在这里的角色,一是留下的“祈祷机器人”金刚,一是月人王子,月人王子是过去负面经验的总和,象征着压迫的一面,金刚是过去留下的解决办法,但是旧时代的解决办法已经坏掉了,已经不适合现在了,女性在面对自身现在的苦难,去找过去遗留下来的制度和经验对峙,过去的经验让她去找解决办法来结束苦难,但是过去的解决办法没有用,她只能用自己的眼睛来看,学习历史,经过一个漫长痛苦的学习思考,找到自己新的解决办法。
主角磷叶石的脆弱,既是旧时代遗留下的女性身体和精神的脆弱,也意味着一种可塑的生命力,在经过数次替换,破碎,面目全非,但是也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融合起魂骨肉,才能重新将过去的知识和记忆,现在的自主能动性,生物性需求融合在一起,找到自己新的活法,女性一直是大地之神,新生命运和死亡,所以原著这种寓言也能说通。
还有关于孤独的问题,如何真正有人和人之间的交流,而不被局限在自己个人,又能拉动大家一起前进,我觉得这个是有矛盾的,如果磷叶石一开始听别人意见不怀疑金刚老师,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痛苦指数级的增长,但正好是这样的指数级增长的痛苦,一步一步地,才让磷叶石慢慢融合成长,超越了原来魂骨肉的分离状态,金刚和老师也是故意让磷叶石如此成长的,这对应到现实中,一些情况让人很痛苦,这种痛苦局面是别人有意无意造成或维持的,为了解决这种痛苦去做事,可能会造成指数级增长的痛苦,自己面目全非,经过漫长的融合思考痛苦之后,才能彻底解决这个局面。
五四青年,悲惨世界的青年,他们要做的事就是这种,包括现在女性对于父权制的反抗,以及不能言说的gm,都是这样的事。
祝你我都能经受住漫长痛苦,解决眼前的局面。
人类进入海中,分为骨、肉、魂三部分。
魂(月人)得到超度便往生极乐,得不到的,便在月球受人生八苦。
漫画里磷叶石问王子,为何想成为虚无?保持原状不行吗?
王子说,想让大家获得自由。
即使获得永生,人类的欲望、情绪还保留着,每天重复着一样的事情,永远得不到解脱。
动画里月人出现便是麻木不仁,庄严肃穆,射杀矿石毫不留情。
然而金刚怒目,菩萨低眉,佛家终究是慈悲为怀,月人回到月球却喜怒哀乐俱全,一切人类的情绪皆体现在脸上。
他们学来佛的庄重肃穆,但终究不是佛。
动画常出现的一幕是众多月人伸出手寻求老师的超度,老师一挥手,一切化为虚无。
月人(魂)也许是人类本身的业。
佛曰: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当脱离六道轮回,达到境界,皆纯是大丈夫身,无男女色相。
僧人死后,肉身毁灭,剩下的便是骨骼化作的舍利。
骨(矿石)应该就是最接近佛性的。
漫画里,王子对磷叶石说,你将拯救我们。
佛语云: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老师超度不了月人,月人如何自度?我觉得,漫画这一路,应该说的就是磷叶石成佛的过程。
宝石之国的故事是从地球经历了6次陨石撞击,人类作为古老的生物已经消失,地球上还剩下宝石人,蛞蝓阿xxx族,以及月球上的月人开始的。
月人想把宝石人抓去做成装饰品(初期设定),即使经常失败但也源源不断地坐着他们的莲花形小飞船来到地球攻打宝石人。
宝石人迎击月人奋力反抗。
同时也是主角磷叶石法斯从懵懂无知的小孩变成魔鬼(雾 的故事。
磷叶石是世间稀有的宝石,特性体现在法斯薄荷色透明的头发和明亮的薄荷色眼球以及指甲油上。
老师曾说“这是个善良的孩子。
”虽然在95话无论是磷叶石的美丽还是善良全没了。
那个时候法斯变成了全身破碎勉强黏合只剩一只眼睛的恶鬼。
心中只想让老师祈祷,超度月人,然后宝石人们再不用战斗,死去的同伴可以复生。
很多人看完《宝石之国》会说,“快逃”“不要靠近宝石之国,会变得不幸”“哈哈哈哈太好看了!!
全死光了!
(又疯一个”这样的话,无不在暗示新的观众,这是一部无尽悲伤的作品。
魂,肉,骨,分别象征着月人,蛞蝓阿xxx族,宝石人。
作者年轻的时候在佛学中学学习,她在课上学到“在极乐世界铺满宝石的大道上,所有人都会被超度,得到幸福”(大致意思,她想,那么谁来超度被踩在脚底的宝石呢?
于是她后来创作了以宝石人为主角,以及充满神性,佛教宗教意味的《宝石之国》。
法斯在一次次的事故中(也可以说是菠萝王子下的套 中,更换了新的玛瑙贝壳双腿,合金银手臂,青金石的头,以及最后一话砍掉辰砂的头在体内注入朱砂后,集齐了佛教七宝,成为了人类。
这时候她的伙伴,老师都已经成为了月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只有她还要经历万年,去成为新的超度机器,好用来代替坏掉的金刚老师。
听起来甚至有一点像西西弗斯。
停更将近一年的今天,人们依旧记得95话的最后一幕,法斯跪倒在地,她头上的黑字写着“万年幸福”。
Anyway,虽然法斯这么惨,但是我依然觉得宝石人的生活十分令人羡慕。
他们没有父母,没有家庭的概念,没有所谓的人生责任。
唯一要做的就是抵御月人入侵这一项工作,成功了就回家,不成功被抓走被磨成粉就好了。
总的来说责任是很淡很淡的。
不用吃饭,不用买新衣服,不用努力挣钱维持生活。
法斯想发疯也能发疯,几乎没人拦着她 。
钻石讨厌弟弟黑曜石甚至还能离开去月球做偶像。
所以菠萝王子对法斯说“你们的老师给了宝石人最好的东西,就是自由。
”
看完宝石之国的番,我心情非常复杂。
我认为这不是一部传统的虐番,它的虐点不在于痛彻心扉的撕裂感,而在于一种宿命式的悲哀。
法斯一路破碎一路重组的过程很有具像化的意义,弹幕里一直哀悼着从前那个纯粹而温柔的孩子,而我却觉得这是必然的成长的代价。
但这个代价让人难过。
其实很多网友的评论比原作更加戳人,或许是因为法斯的经历引发了一些我们自己人生的共鸣。
把宝石拟人,又保留宝石易碎的属性,甚至加上失去身体就会失去记忆的设定,导致很多画面都具有很强的冲击性。
这是个很复杂的故事,每一方似乎都难以判定为“恶”。
但就动漫的12集来看,也是个没有完结的故事。
听说有漫画但是也不打算看了。
全篇最喜欢小南极。
慢慢码字,我是看了动画来的,所以漫画情节知道的不多,所以欢迎补充和指正【疑团一】首先,老师与宝石人和月人之间的战争,有一个时间轴大家都知道,目前我们见到的宝石人都是诞生以后,醒来见到了老师,也就是没有一个宝石人的记忆比老师长的。
那么在这些宝石人诞生前发生了什么?
有两种可能:可能1.在老师经历过什么世界的重大变故以后,才出现了宝石人,也就是老师很有可能目睹并知道事情的全部真相,甚至是事件发生的关键人,而不仅仅是人类创造的机器。
可能2在老师来到地球以前,就有宝石人,然而那些更老的宝石人因为某种原因全部消失(可能是被月人抓走,也有可能是老师做了什么),所以后来新生的宝石人就都是听老师的了这是疑团一【疑团二】假如月人王子想要的是被超度,那么为什么要把不相关的海人全部抓起来?
从之前的剧情看,老师和海人公主也不熟悉,也就是没有过节。
那么月人大费周章这样,加上月人还搜集宝石以及想要老师更明显的【结论】是:月人想把魂骨肉+法式老师都收集齐,然后再次成为人。
【疑点三】月人把宝石铺在地上,铺了那么多,但是感觉目前剧情里出现的宝石人数量并不多,不能支撑起那么多的宝石灰的感觉月人有王子,海人也有王子公主宝石人的王子呢?
所以,有可能是之前主角都没见过的宝石全部被磨灰了,然后老师因为认识宝石王子,并有约定要守护宝石人,所以去了地球。
当然也有可能月人撒谎,地上的宝石都是合成宝石,真宝石们都是被关起来了总结也就是,魂+肉+磨成粉的骨,加上老师的力量,可以再次成为人但是老师不希望宝石人消失,所以不愿意配合月人
每一集都在无聊和还挺好看之间反复横跳。
致郁成长系
不懂
黑泽朋世用演技碾压一切~能登和沙织在同一个番里简直是对我的听力的极大考验~2D和3D切换很自如啊背景都很能打,动作戏更是丝滑如德芙,还有逆天长镜头雾草,果然是大制作啊,剧情完整性拉跨了~一开始还以为香帅是个二号人物呢,原来发现除了一号人物其他都是二号人物,这近乎残暴的卡司表~佐仓这声线太攻了吧,那声尼桑喊得我心都在颤抖~看到中途把人类分成魂肉骨的时候,总觉得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且金刚老师在听到“人类”这个词的反应简直非常不正常了吧,结果到最后我也没看到啥内容,可能受限于篇幅,原著是啥展开我就不知道了~觉得从到到尾最飒的是南极石吧,可惜刀来得有点快~磷叶石这个变化让我不禁联想到金镶玉了嘛,这还镶了点玛瑙呢哈哈哈~月人出现的时候怎么就让我想到梵天了~场景切换到辰砂就上二胡的配乐真是有点淡淡的忧伤呢~
2017最佳。
各种方面都好矫情啊。
成長意味著失去,伴隨著痛楚,弱者不配擁有掌聲,前後態度變化讓人心寒(索性讓之失去記憶,豈不是一勞永逸,和諧和平?)未來本體無機物也會有著‘遙遠歷史中的人類’一般的喜怒哀樂,‘情緒’本身就已經跨越了時間的緯度吧⋯⋯
难看难看难看难看难看难看难看难看难看难看
无性别设定,女cv女外形,但是兄弟相称,厌女到令人作呕
设定大于剧情
死几个人一点不妨碍日常打打闹闹,真是悠闲的宝石人生。
在2017年看到制作水平如此之高的3D(应该是3渲2)作品非常难得,人设好看精致,世界观框架设定奇妙,既有故事性又有深度,给人一种超脱意境的画面感,非常好看!(遥远的未来世界里存在着一群宝石人,还有来历不明的种族月人,月人想将宝石人抓走制作成装饰品,因此宝石人与月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长远战斗。)
一般一般
就这样子结束了吗
画质清晰,设定有点奇怪,敌人莲藕么,女猪一开始就碎了是咋回事
画面是很美。兄弟姐妹情,残酷成长史,灿烂背后的真相...但 不感冒.
如果剧本能改改,很有可能奉为神作。画面惊艳,可惜了
鬼子来啦
看似动画业界瓶颈萧条的时代,永远都会有这样完全意想不到的新的题材完成新的突破,动画制作也通力合作,用最合适的方式展现独特世界观。每每看到这种保留人心内核,质量上乘,又能达成形式创新的动画,都会感觉到动画业界仍然前景无限啊。
要出cos的小姐姐记着缠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