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梦:融合之道

Karate Kid: Legends,功夫梦:传奇少年(港),小子难缠:空手道传奇(台),新龙威小子,龙威小子重启版,新龙威小子:传奇,功夫梦2,Kung Fu Kid 2

主演:成龙,王班,温明娜,拉尔夫·马基奥,乔舒亚·杰克逊,赛迪·斯坦利,瓦耶特·奥莱夫,阿拉米斯·奈特,香奈特·芮妮·威尔逊,奥斯卡·葛,威廉.泽布卡,詹妮弗·林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汉语普通话,日语年份:2025

《功夫梦:融合之道》剧照

功夫梦:融合之道 剧照 NO.1功夫梦:融合之道 剧照 NO.2功夫梦:融合之道 剧照 NO.3功夫梦:融合之道 剧照 NO.4功夫梦:融合之道 剧照 NO.5功夫梦:融合之道 剧照 NO.6功夫梦:融合之道 剧照 NO.13功夫梦:融合之道 剧照 NO.14功夫梦:融合之道 剧照 NO.15功夫梦:融合之道 剧照 NO.16功夫梦:融合之道 剧照 NO.17功夫梦:融合之道 剧照 NO.18功夫梦:融合之道 剧照 NO.19功夫梦:融合之道 剧照 NO.20

《功夫梦:融合之道》剧情介绍

功夫梦:融合之道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功夫少年李峰(王班 饰)初入纽约,因帮朋友解围反遭当地空手道冠军“美式霸凌”,便决心参加空手道大赛赢回尊重。昔日恩师韩师傅(成龙 饰)远渡重洋携空手道大师丹尼尔(拉尔夫·马基奥 饰)出手相助,将纽约化成训练场对李峰开启宗师特训。在师傅们的教导下,李峰能否将两个武术流派融会贯通,用胜利赢得尊重并开辟属于自己的武学之道?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欲念游戏恐怖特快拳霸2追击巨怪敌对世界奇妙物语2013年春之特别篇今夜天使降临世界上最难的恋爱唱歌的六个女人受伤小酒馆回来的路小事大爱我们毕业啦比利小子邮差的白夜地下黑拳突如其来流人第二季闭眼第二季穿靴子的猫2发胶换了人间十小福女子特战队摘星之旅Tutorial无罪的罪人第一季母女姐妹淘编织记忆第三季超能奇才

《功夫梦:融合之道》长篇影评

 1 ) 功夫梦:融合之道|拳脚间的传承与“道”的回响

又一次在银幕上看见成龙大哥矫健身影,虽然岁月刻痕终究难以避免,但在《功夫梦:融合之道》的电影中,这份时光印迹却悄然化作功夫传承的厚重注脚。

电影里,擂台上的激斗堪称血脉贲张的华章——拳拳到肉的对攻,汗水飞溅的闪避,令人屏息的胜负瞬间,竞技体育那份原始而纯粹的魅力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我仿佛能听到自己心跳的鼓点。

银幕的欢乐不止于对抗。

当两位师傅联手调教少年李时,妙趣横生。

他们一边争执着各自招数的精妙,一边将招式“言传身教”施加于李身上。

可怜的李在两种迥异力量的拉扯下如同提线木偶,一次次滑稽又狼狈地摔倒在地,令人捧腹。

这荒诞一幕,恰似不同武学流派在碰撞中寻求融合的生动隐喻。

影片对中华武术精神的点睛之笔,落在李与反派的终极对决。

当对手使出卑劣偷袭,李在千钧一发之际化解险情,那记凝聚全身力量的反击拳,却在即将轰至对手头颅的刹那擦过对手脸庞。

和韩师傅的那个对视,这克制的一瞬,无声胜有声,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国武术超越胜负的“道”——力量的真谛在于控制,武德的灵魂在于仁恕。

走出光影世界,不散观影团的映后余韵同样令人难忘。

太极拳传人舒展如行云流水般的拳架,仿佛将电影中的哲思延展至现实空间。

而当成龙大哥那些经典银幕姿态重现眼前,一句“醉拳!

”我脱口而出。

那一刻,功夫文化的血脉,在银幕内外汩汩流淌,完成了从光影传奇到现实共鸣的奇妙闭环。

《功夫梦:融合之道》是擂台上的热血呼啸,是师徒斗法时的开怀笑声,更是那一拳悬停时灵魂的震颤。

它告诉我们,功夫的精髓不仅在于克敌的招式,更在于那收放之间对自我与对手的深刻敬畏——此乃武之大道,亦是处世之明灯。

 2 ) 71岁成龙宗师归来以武授业!《功夫梦:融合之道》6月7日上映

今天由成龙大哥主演的电影《功夫梦:融合之道》定档6月7日全国上映,影片同时发布了中国独家定档预告和定档海报。

如今我们正身处一个中华文化影响力越发扩大的时代。

无论是产业方面的技术智造,还是文化层面的国潮输出,都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

往近看,中国潮玩IP LABUBU正在令超多的欧美明星上头;往远看,“中国功夫”更是早就扬名国际,其中贡献最突出的文化使者之一,便是早已荣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成龙大哥。

这位从香港戏班走出的“七小福”成员,用一身真功夫和满身伤痕,书写了中国功夫电影的传奇篇章。

70年代,《醉拳》中的黄飞鸿,让成龙走出了一条功夫喜剧之路。

他用京剧身段与传统武术结合的滑稽打斗,打破了当时功夫片的严肃范式。

80年代,《警察故事》系列,成龙为“中国功夫”塑造又一经典模式——任何日常物品都能成为武器,任何场景都能变成战场。

那些从商场滑灯柱跳下的惊险镜头,至今仍是特技教科书之一。

而到了90年代,随着《红番区》《尖峰时刻》的进军好莱坞,成龙也将中国功夫带向了世界。

那个在楼顶飞跃的黄色身影,成为西方观众心中的“东方超级英雄”。

时间到了2010年,在电影《功夫梦》里,他开始成为教导外国少年的韩师傅,以武授业,以德服人,展现出自己作为文化使者的另一面。

如今已值2025年,一代又一代国内外观众,在成龙功夫电影的熏陶下长大。

而成龙也已经71岁。

在6月7日即将上映的电影《功夫梦:融合之道》预告中,他造型一出,我就有些感慨——那些年战无不胜的大哥,如今已是满头银发。

而这根根花白,都悉数着他几十年跌宕起伏的功夫电影人生,不仅是作为一名“武打巨星”,更是作为一名演技丰富的演员。

从香港小巷到纽约街头,从龙虎武师到一代宗师,成龙的银幕人生,本身就是一部活着的功夫传奇。

而这一次在最新电影里,成龙又将带领我们体验一场跨越太平洋的武术盛宴,见证中国功夫与空手道的史诗级碰撞。

那些曾让他蜚声国际的“玩命特技”,如今化作了四两拨千斤的武学智慧;那些令人捧腹的滑稽打斗,升华为寓教于乐的武德传承。

时隔15年,“功夫梦”系列终于重磅回归,这看一部少一部的成龙大哥,试问谁能抗拒啊!

预告片中,71岁的成龙大哥饰演的韩师傅,为救爱徒李峰远渡重洋,将纽约这座现代都市变成了传统武术的训练场。

大胆想象电影里的画面,我们说不定能看到成龙大哥在顶楼花园教“马步推手”,在中央大街指导“以柔克刚”,在地下铁传授“四两拨千斤”,你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位古稀之年的功夫大师,也将用最“成龙式”的教学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国武术的智慧精髓。

电影这次尤其让我期待的,是成龙标志性的“生活化格斗”绝技:平底锅当盾牌、扫帚作长枪、滑桌转身飞踢一气呵成……那些曾在《醉拳》《警察故事》中让我们捧腹又惊叹的创意打斗,经过岁月沉淀后,想必会更显宗师风范。

拳脚之间,亦能窥见成龙大哥昔日风采。

除了情怀与肾上腺素齐飞的“成龙式武打”,这次《功夫梦:融合之道》的细节情愫也非常走心:导演在电影里设置了一出非常具有戏剧效果的“中国少年遭遇美式霸凌”故事线条,直击当代年轻人成长痛点。

得知爱徒困境的韩师傅还“刷脸”请来了15年前的“功夫小子”——空手道大师丹尼尔,发财了,又一《功夫梦》经典角色回归!

两位宗师一个教“形”,一个授“意”,将纽约变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武学殿堂,他们助力少年走出人生低谷、摆脱emo情绪、 重拾勇气并捍卫尊严热血。

笑泪齐飞间,我们观众也好像和这位少年一起经历了一场人生爆改。

从动作巨星到“一代宗师”,成龙大哥从影63年,一直都在致力于将中国文化与功夫精神带向世界,这次在《功夫梦:融合之道》中,更是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深度和作为一名演员的本质。

那个曾经飞檐走壁的“超级警察”,如今化身循循善诱的人生导师,每一个眼神都饱含沧桑与智慧。

在与李峰的师徒互动中,拥有着“严师、慈父、老友”的三重身份:训练时的苛刻要求,生活中的暖心关怀,危急时刻的舍身相护……这些细腻的情感表达,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超越“动作巨星”真实的演员。

你完全可以把这部电影看作是成龙对自己63年银幕生涯的一次深情回望。

片中那些融合东西方元素的打斗设计,那些跨越文化隔阂的情感表达,都是这位文化使者毕生追求的缩影。

武术无国界,但武者有故乡。

逐渐淡去“动作巨星”标签的成龙大哥,依然能让人感受到他骨子里对电影和中国功夫的热爱。

如今,大哥已到古稀之年,能在大银幕上看到他作品的机会也逐渐减少,但每一部,都在创造新的传奇。

《功夫梦:融合之道》不仅是一部动作电影,更是一次东西方文化的深度对话。

6月7日,让我们走进影院,感受71岁成龙带来的热血与感动,也看看功夫少年李峰如何用“融合之道”,打破偏见,赢得尊重!

 3 ) 融合之道

当武术成为世界语:《功夫梦》中的文化融合实验在《功夫梦》的某个场景中,美国拳击手向中国武术大师学习寸劲技巧,这个看似简单的教学瞬间,实际上暗含着成龙电影宇宙中一次大胆的文化实验。

与《简单任务》《红番区》等经典作品相比,《功夫梦》确实在场景构建和电影质感上略显平淡,缺乏那些令人屏息的奇观式动作场面。

但若仅以此评判这部电影的价值,或许会错过它最珍贵的贡献——成龙试图通过武术这一媒介,构建一种超越国界的文化对话语法。

《功夫梦》最引人深思的,是它如何将武术从单纯的打斗技巧升华为一种世界性语言。

电影中,中国功夫不再是与日本空手道、西方拳击对立的存在,而成为各种格斗技术相互启发、彼此丰富的起点。

我们看到的不是武术流派之间的竞争,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交流——武术成为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理解的媒介。

这种处理方式与《尖峰时刻》系列中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喜剧不同,它更加严肃地探讨了武术作为文化载体的可能性。

电影通过李峰教导朋友父亲中国功夫要领的情节,巧妙展现了文化学习的双向性。

这一场景打破了"东方神秘主义"的刻板印象,呈现了武术技巧在跨文化语境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当拳击手尝试理解并运用寸劲时,我们看到的不是某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征服,而是两种身体智慧的交汇与创新。

这种处理方式与《功夫之王》等影片中将武术奇幻化的倾向形成鲜明对比,它让武术回归到一种可学习、可交流的身体语言,而非遥不可及的东方奇观。

成龙在《功夫梦》中塑造的角色,已经超越了早期《醉拳》中那个顽皮学徒或是《警察故事》中那个正义警探的形象。

他在这里成为了一个文化转译者,一个不同武术传统之间的调解人。

这种角色转变反映了成龙自身作为国际影星的身份演变——从香港动作明星到全球文化大使。

电影中韩师傅身上那种开放、包容的特质,某种程度上正是成龙作为"全球华人榜样"的自我投射。

当他在电影中与日本空手道师傅平等交流时,我们仿佛看到了现实中成龙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子。

《功夫梦》最值得珍视的,是它试图构建的一种新型武术电影范式。

在这部电影中,武术对决不再是仇恨或竞争的结果,而是相互尊重前提下的技艺切磋。

这种处理与《叶问》系列中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比武场景形成有趣对比,展现了武术电影另一种可能的走向。

当成龙选择淡化武术的对抗性而强调其交流功能时,他实际上是在探索动作类型片如何服务于更高层次的文化对话。

在全球化遭遇重重挑战的今天,《功夫梦》所倡导的文化融合之道显得尤为珍贵。

电影中那个各国武术爱好者相互学习的场景,几乎可以被视为一个微缩的"武术联合国"。

这种理想主义情怀或许正是成龙作为国际巨星想要传递的信息——在拳脚之间,存在着超越语言和国界的理解可能。

《功夫梦》可能永远不会被视为成龙最精彩的动作电影,它的打斗场景确实难以媲美《警察故事》中的商场大战或是《A计划》中的钟楼坠落。

但它的价值在于,成龙尝试用自己最熟悉的语言——武术动作,讲述了一个关于文化融合的现代寓言。

在这个意义上,《功夫梦》代表了一种动作明星的文化自觉,是成龙从单纯的动作表演者向文化思考者转型的重要标志。

当电影最后各国武术练习者齐聚一堂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情节的圆满,更是一种文化愿景的呈现——武术,这种古老的身体语言,或许真的能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

 4 ) 成龙如果继续霸屏不培养下一代

首先很尊重成龙,但是请问近20年有没有一部能看的。

为什么不为了中国电影在幕后继续燃烧自我。

非要到前面蹲着。

在国内人设很重要,望三思…………………………………………………………………其实我可以写很多字。

只是瑞斯拜………………………………………………………………………………毕竟老前辈开荒者

 5 ) 很难看 把我难看死了

今天有幸在影院里体验了一场视觉与逻辑的双重冲击,感谢自己在这场精神试炼中仍然活着,实属不易。

这部名为《Karatekid Legende》的电影,成功地刷新了我对“电影”这一艺术形式下限的认知。

导演先生能够完成这部作品,必定在“不讲逻辑”“蹭热度”“音乐拼盘”方面有着极高的专业素养,令人肃然起敬。

剧情方面,我不敢说乱,只能说它在混沌中跳跃,像是随机拼贴的中学生作文,努力制造情绪高潮,结果却成了一锅情绪废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段母亲用香薰纪念儿子实在令人久久不能释怀。

也许这代表着一种全新的丧葬理念?

让遗像保持持久留香,芳香四溢?

创意非凡,感天动地。

至于男主,我十分尊重演员的勇气与存在本身——毕竟在荧幕上如此坚持不懈地“忠于原貌”,也是一种罕见的真实。

审美是主观的,我只是在感慨,这张脸担起男主大旗,真是电影史上的一次大胆尝试。

顺带一提,除了成龙老师一如既往地稳健输出、中文无障碍以外,其余角色的中文水平实在令人存疑,有时让我分不清到底是语言障碍,还是角色设定本来就不需要逻辑。

这部作品确实做到了“令人印象深刻”。

如果它的目标是让观众记住它,那我现在不仅记住了,还可能会记一辈子。

总之,感谢导演和全体主创带来这部集混乱、尴尬、蹭流行为一体的杰作。

如果这部片的目的是挑战观众的忍耐极限,那么它,确实非常成功。

 6 ) 《功夫梦:融合之道》:编剧导演不赚钱,想靠成龙撑场面

说件暴露年龄的事。

90年代那会儿,各地电视台引进了很多国外的剧集和电影,《霹雳游侠》、《机械战警》、《霹雳五号》、《忍者小英雄》等,全是我那个时候在电视上看的。

本片的前作《龙威小子》也是那个时候引进到国内的:讲述一位日本老年武术师傅,带着美国小男孩训练武术,最终在擂台上凭武术打败反派获得胜利。

现在回头看,那是一部画质糊、配音土、表演生硬、剧情简单的作品,但在当年,东西方结合的题材足够新鲜,让人眼前一亮。

可时隔三十年,《融合之道》却仍旧披着电视电影的壳子回来,不是“复古”,而是“落伍”。

本片的整体质感,夸张点说是“粗制滥造”都不为过:场景没布光、镜头没设计、表情僵、台词硬。

你几乎能听见导演在片场喊一句“卡!

这样就行了!

”在今天这个就连网大都开始追求长镜头、无人机运镜、精致光效的时代,《融合之道》的视觉语言仿佛停留在上世纪。

剧情更是一眼望穿的模板:标准少年成长故事,剧情里只有“武术学生训练老拳击手回归拳台”这一设定还有点意思,却很快被剧情拉回套路轨道。

我甚至感觉可以提前猜到每个角色接下来会说什么、做什么。

人物全员脸谱化,从一出场就知道他们是谁:功成身退的老师父,是男主的精神支柱;严厉但终究心软的男主母亲,是亲情担当;工具人好兄弟,是男主的搭档;邻家女孩型女主,负责青少年爱情元素;壮汉女主爸爸,负责衬托男主的能力;女主的前男友,负责扮演愤怒没脑子的反派;回归的前作男主,负责充当怀旧功能。

剧本不打算给他们更丰富的剧情,导演也没想多打磨演员们的表演,于是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片中成龙的出场,他的动作戏少得几乎可以忽略,基本只是个文化象征。

片方请他回归,不是为了让他真正在剧情或动作上发力,而是给这部中美合拍的功夫片盖一个“国际认证”的章。

毕竟在很多外国观众心中,成龙仍是“东方动作片”的代言人。

电影上映前我问过几个国外朋友,他们对本片最期待的也是“成龙终于回来了”,哪怕他们根本不知道成龙这些年都拍了些什么、票房口碑如何。

可惜的是,在国内,成龙早已不再是票房保障,近年来的主演作品一部比一部冷。

上一部有印象的片子还是2017年的《英伦对决》,也是合拍片,再早的作品就得追溯到2015年的《天降雄狮》了。

说到底,《融合之道》真正想打动的,是那些还愿意在异国影院里看到成龙招式就说一句“他还是那个成龙”的海外观众,而不是我们。

这部电影剧情讲的是“武术与空手道的融合”,但其实它更像一套太极拳,慢、轻、空,拳拳不到肉,甚至不到皮。

它试图打复古牌,结果只有廉价;试图打情怀牌,国内早已不吃这一套;试图打文化牌,却连招式都没使出来。

至于“融合”,我看是一拳打空。

5分给还算完整的故事架构,1分留给成龙情怀。

满分10分,我给6分。

看完之后,我只想说:不如看一遍1984年的《龙威小子》,起码不花钱。

霹雳游侠 第一季 (1982)8.71982 / 美国 / 动作 科幻 犯罪 / Charles Bail Gil Bettman 伯纳德·L ·科瓦尔斯基 Bob Bralver / 大卫·哈塞尔霍夫 理查德·贝斯哈特

机器战警 (1987)7.81987 / 美国 / 剧情 动作 科幻 惊悚 犯罪 / 保罗·范霍文 / 彼得·威勒 南茜·艾伦

霹雳五号 (1986)8.61986 / 美国 / 喜剧 科幻 家庭 / 约翰·班德汉姆 / 艾丽·西蒂 斯蒂夫·古根伯格

忍者小英雄 (1992)8.41992 / 美国 / 喜剧 动作 运动 / 乔·德特杜巴 / 黄自强 迈克尔·特雷纳

龙威小子 (1984)7.11984 / 美国 / 剧情 家庭 运动 / 约翰·G·艾维尔森 / 拉尔夫·马基奥 森田则之

英伦对决 (2017)7.02017 / 英国 中国大陆 美国 / 动作 犯罪 / 马丁·坎贝尔 / 成龙 皮尔斯·布鲁斯南

天将雄师 (2015)6.02015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动作 战争 古装 / 李仁港 / 成龙 约翰·库萨克

 7 ) 海外华人和大陆市场视角注定不同

看了《功夫梦》很开心,但发现国内排片和上座率都很低。

上网一看,大陆IP的评论集中在“好烂”“成龙老套路”“没有新活”“男主不帅”等等……但这明明是一个纯正的美国故事:一个搬来美国的华人男孩的成长历程。

选角用了华人男生,却没有刻意强调“我眼中的中国人”这种刻板印象。

就是典型的美式热血商业片:战胜自己,赢得比赛,和喜欢的女生在一起。

在国外电影院,这种片不会被归为“小众外国片”,所以才有更多人带着家人朋友来看。

他们被成龙、被设定吸引,看完电影回家,潜移默化地对中国文化多了一点了解和好感。

孩子上学会对中国同学说“hey兄弟,我看了Jackie Chan的电影,可酷了”;大人上班会和中国同事说“我周末带孩子去mall顺便看了部电影,主角是个中国男生,很有意思”。

成龙,以及拿下奥斯卡的杨紫琼、《花木兰》原型的刘玉玲,每一次出现在大银幕上,都是在让世界多看中国人一眼、更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我不止一次听外国人说,他们来中国旅游或工作,就是因为从小喜欢成龙。

这还不够好吗?

海外华人需要先登上舞台当主角,被看到、被平等对待,才能有尊严、有自信,进而有更大的成就和幸福感。

美国资方选择中国人做主演,美国观众走进电影院,结果只有大陆市场不买账,真是可悲。

 8 ) 龚翔影评 功夫梦:融合之道 成龙戏份只有15分钟,“主演”骗局与消失的功夫喜剧

在没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一直很奇怪一件事,为什么成龙的电影上映,会几乎一点宣传都没呢?

明明海报就是成龙的大特写,为什么上映三天,票房都不过400万?

难道成龙他没有一点号召力了?

带着这些疑问,我观看了这部电影。

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我看了一位叫“梦里诗书”的影评,他写的影评,我感觉写的不是影评,而是一个很笼统的,又很不切实际,甚至完全没看过电影的人写出来的一个大纲。

但是我对于他在影评中说道的,《功夫梦:融合之道》的主演不是成龙,表示了赞同。

因为这部电影设定的故事是在20世纪80年代,影片在刚开始的时候,由成龙开设的武馆开始,然后操着一副不标准的普通话,又长着东方人面孔的女人,需要将自己儿子带回美国纽约,拒绝和成龙学武。

从这2分钟的戏份后,我有超过差不多30分钟的时间没见到成龙出现,也就是说,在这30分钟的戏份里,我一直看着一个东方面孔,我却不认识的演员,他的长相在国内是绝对当不上主演的那种,单眼皮不是他的问题,但整体五官,是一个很路人的角色,查了演员表,我才知道这位演员叫王班,00后演员,因为父母离异,所以妈妈改嫁到美国,就跟妈妈去美国当美国人了。

成龙在影片第30分钟的时候的再次出现的戏份不足1分钟,这出现的戏份,仅仅是王班打电话给成龙,说自己想教一个朋友功夫,这部电影90分钟,三分之一的时间,成龙出现的时间不足10分钟,但却在演员表上成龙变成了领衔主演。

对于这种“挂羊头卖狗肉”,我还是坚持继续看下去了,王班自以为自己会一些功夫,然后喜欢强出头,最后惹火上身,自己没有能力解决,成龙这个时候就出现在了纽约来帮他,训练他。

但这个时候已经是影片接近尾声了。

整部电影,给我感觉就是这部电影是为了捧杀王班而拍摄的,因为王班的知名度不够,人也不帅,演技也很普通,所以需要像成龙这样的大牌明星,才能让影迷能够关注到这部电影。

电影在北美上映后,获得了开画2000万美元的好成绩,现在累计已经超过了3500万美元的好成绩,全球票房也突破了7400万美元的成绩,折算人民币就是说票房已经达到了5亿3千多万的票房,电影的制作成本大约在3亿多人民币,因此这部电影虽然在香港,内地平平无奇,但是在北美,依靠成龙这个招牌,得到了这个票房成绩,已经非常不错,而且这样电影在北美本地,它已经是赚了的。

电影在烂番茄的指数是57%,热度超过了92%,那么这样的成绩如何呢?

按照57%这个来说,是不及格的,是评论影片的大部分观众,给出的一个分数,换算到豆瓣就是5分左右了。

这部电影的色调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刻意的使用了复古的暖色调,想要营造出一个80年代的感觉,我认为这是想要让观众回忆80年代纽约所制作的,但是并不是我喜欢的风格,配乐方面,也没有什么很出众的音乐。

影片唯一的亮点部分,是成龙的一些戏份,转到王班的戏份的时候,会让人感觉,王班的这个颜值,这个演技,更适合做一个配角,但让成龙做他的配角,成龙的功夫喜剧,可惜了,整部戏30分钟的戏都没,严格精确算下来,也就15分钟左右的戏份。

严格来说,成龙只是客串,仅此而已,所以这部电影票房失败,与成龙无关!

作者:龚翔图片:龚翔编辑:龚翔审核:龚翔字数:1200+

 9 ) 《功夫梦融合之道》6.8/10,略微遗憾的合格作。

故事上:本片的故事依然是1984年原版的挪用,这在2010版已经做过一次了,而且少年遭恶霸欺凌,遇见师父,学成归来,击败恶霸,这种故事也够也不新鲜,唯一和1984版、2010版的区别是本片主角李峰是有学武术基础的,嘴周才击败了蝉联冠军的恶霸,而1984版2010版都是无基础再学一段时间武术就击败了有经验的长时间学习的对手。

节奏上: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是一部遗憾了,因为原时长是118分钟,而现在是94分钟,由于索尼和导演的矛盾,导致被删了24分钟,现在片子的时长给出的效果是后1/4节奏太快,而且从预告上来看也删掉了岳阳楼的画面,去年7月成龙说做了年轻的样子,看样子也删掉了,就正片里给出了一张照片,被删的内容应该是1985年的成龙和宫城师父的交流,而我们看这电影系列都是110分钟,而2010版更是最长的140分钟,本作对比2010版少了50分钟,真是可惜,本可以丰富更多这个世界观的,通一通10版和84版内容的。

角色上:尽管删减了,但主角李峰的成长是有了,保证了主角的成长没让电影角度垮掉。

84版主角拉尔夫可以说是超长版客串,而韩师父完全是重塑了,和10版韩师父几乎不是一个人了,当然了也完全没提自己徒弟贾登史密斯。

动作上:可以说拥有近年成龙电影最佳动作了,因为王班是会动作的!

这就最大区别近几年内地某些导演的电影把动作戏交给其他人,比如张艺兴、李治廷、杨洋、艾伦等人,那动作戏之差啊,甚至不如直接把动作戏交给70岁的成龙,至少《熊猫计划》《龙马精神》的动作戏都是由成龙执行,可看性比那些人高太多了,而本作的动作风格是非常传统性的,完全走踏地的,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设计上也看出了很多的小巧思,小夸一夸。

差不多谈的内容就说完了,尽管是个套路的故事,但依然可看一看,也适合没看过这个ip的观众和一些小孩子。

 10 ) 功夫为武 成长为魂

时隔多年,《功夫梦》系列携新作《功夫梦:融合之道》归来,以东方功夫为底色,融入西方青春成长叙事,在纽约的城市背景下,再次讲述关于勇气、传承与自我突破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一场兼具视觉冲击与情感共鸣的观影体验。

功夫:跨文化的连接符号 影片中,功夫不再只是打斗技巧,而是跨越文化隔阂的桥梁。

主角李峰初到纽约,遭遇“美式霸凌”,以中国功夫为武器反抗,这一设定既保留了功夫片的核心张力,又赋予其新的意义——在文化碰撞的语境里,功夫是东方少年捍卫尊严、表达自我的方式。

成龙饰演的韩师傅远渡重洋助力,师徒间传承的不仅是招式,更是功夫背后的哲学,从“以柔克刚”到“尊重与理解”,让西方观众透过功夫,瞥见东方文化的深邃,也让中国观众在熟悉的功夫元素里,看到其在国际舞台上的新表达,实现了文化传播与类型片的巧妙融合。

成长:青春阵痛与自我觉醒 青春成长线是影片的重要脉络。

李峰从初来乍到的懵懂、遭遇霸凌的愤怒,到决心参赛的坚定、训练中的蜕变,生动呈现了少年的成长阵痛。

他在功夫修炼中,不仅学会对抗外界的不公,更直面内心的脆弱与迷茫,这种成长不是简单的“逆袭”,而是心灵的觉醒。

同时,影片也刻画了美式青春里的复杂群像,对手从霸凌者到理解者的转变,队友从陌生到并肩的情谊,让成长叙事更具层次感,引发不同文化背景观众对青春共情——无论身处何地,青春都绕不开自我认知与突破的课题。

融合:叙事与文化的双向探索 “融合之道”贯穿影片始终。

叙事上,东方功夫师徒情与西方青春校园故事融合,既有功夫训练、擂台对决的热血场面,也有校园生活、文化适应的细腻刻画,节奏张弛有度。

文化上,影片尝试打破东西方文化的刻板印象,韩师傅不再是单一的“功夫导师”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理解多元文化的长者;美国角色也并非脸谱化的“反派”或“陪衬”,而是展现出文化碰撞中的思考与转变。

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试图找到不同文化共通的情感触点,虽仍有文化表达稍显浅显、部分情节套路化的不足,但迈出了跨文化功夫片创新的一步。

传承与突破:系列的新起点 作为《功夫梦》系列新作,影片在传承经典元素(如功夫传承、青春成长)的同时,努力寻求突破。

从场景搭建到角色塑造,都试图贴合当代观众审美与多元文化语境。

成龙的加盟,是功夫精神传承的象征,他与年轻演员的对手戏,传递着功夫文化代际延续的力量;新主角的成长,也为系列注入青春活力。

尽管在深度与创新度上还有提升空间,但它为功夫片的跨文化创作提供了新样本,让观众看到经典IP在新时代的可能性。

《功夫梦:融合之道》以功夫为笔,书写青春成长与文化融合的故事,虽有瑕疵,却带着对功夫精神的敬意与跨文化交流的诚意。

它让我们看到,在全球化语境下,功夫片可以突破地域与文化边界,用共通的情感与独特的文化符号,继续讲述动人的故事,这或许就是功夫梦系列“融合之道”的价值——不止于银幕上的热血,更在于文化交流与青春共鸣的无限可能 。

《功夫梦:融合之道》短评

经典配方换包装,40年老梗撒新葱!华裔少年纽约挨揍→中日师父‘混合双打’→逆袭夺冠,反派踹人角度都懒得更新。71岁成龙白发跑酷,动作戏替身痕迹明显,冷笑话温度堪比怀旧暖气片。建议下集改名《功夫梦之AI永生成龙》

3分钟前
  • 陈薪而
  • 力荐

还是那一套华裔叙事,但能感觉到有些东西不一样了,跟以前看华裔功夫片的感受不一样,小男主英语很好,普通话也很正甚至有点北京口音还符合人设,温明娜的普通话只是配音,感觉是开始会注意这个问题了。在好莱坞创意枯竭的今天,炒冷饭算是意料之中,这盘炒冷饭放在今天已经过时了,成龙和龙威小子在后半段才真正出场,有点预告骗。

7分钟前
  • Archer
  • 还行

很无聊

8分钟前
  • 手插兜
  • 较差

【theatrical】功夫电影是基本上断气了,虽然本作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功夫电影”就是了。主角哥哥之死的情节换来我的IP属地(武汉)会显得更符合实际些

10分钟前
  • UltharF
  • 还行

这个索尼哥伦比亚的功夫梦剧本真是一言难尽,15年前的1一个黑人纽约小子(没有歧视黑人的意思)来到北京打败所有中国人拿了武术冠军已经很离谱了。这回中国小子去到纽约终于打败所有老外拿了冠军,但是这个头上扎缎带的造型是中国人吗?360度都看都是日本武士造型???想拍老美武术好,想拍日本武士道不是不行,别来中国电影市场薅钱了行吗…

11分钟前
  • 香妃子
  • 很差

主角王班的外形气质与角色契合度低,武打设计流于套路,缺乏成龙式的创意巧思;最终决战仓促收场,情绪铺垫不足,未能掀起高潮。情怀有余,但新意与感染力双双欠奉,功夫梦终成"碎梦"。

16分钟前
  • 天鹏
  • 较差

一场中国功夫暴打西方价值观,脚踢霸凌的大戏,看得心火滚烫

17分钟前
  • 海胆偷吃了花生
  • 力荐

开头三分钟就知道整个剧情

20分钟前
  • 林小花
  • 很差

拍得挺好,就是有点像宫城比萨宣传片。

23分钟前
  • 精炼贝叶斯均衡
  • 推荐

能做到全方位都是烂片也不容易…

26分钟前
  • VVD
  • 较差

睡醒了一看还没完,我就走了。

31分钟前
  • 麻绳
  • 很差

看了电影才知道王班有多么厉害了,真是新生代演员中闪亮的新星

35分钟前
  • 安安
  • 推荐

看见李峰从被欺负到真正成长泪目了,有一种养成系的感觉。

37分钟前
  • 桐原健三kenzo
  • 推荐

成龙是上个世纪到千禧年开始的一座文化桥梁,现在他仍旧在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作品,很佩服

39分钟前
  • 抗个镰刀装死神
  • 力荐

大哥这么多年一直在传承中华武术精神,功夫梦就是最好的证明。

41分钟前
  • HENRICIS
  • 推荐

感觉像是家长花大价钱请成龙陪自己儿子完成英雄梦电影

42分钟前
  • 阿彬
  • 较差

片子制作的还算不错,奈何故事太拉垮,整个就是一外国人对中国和功夫的各种刻板印象大混剪。另外男主也撑不起片子,龙叔也老了呀🥹

45分钟前
  • 多看多听多学
  • 还行

彻底扑街,跟谁走的太近就会长的像什么样子,终于剥开了本来神秘的功夫面纱,变红了

47分钟前
  • 俊、不忘初 方
  • 很差

男主毫无男性魅力

51分钟前
  • seb
  • 还行

没落的功夫还能再崛起吗?

54分钟前
  • 鹅城五保户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