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不易,处处是坑,找人带个班也能闹出人命!
再一个不小心还能让自己家破人亡……《代班》The Replacement
共3集|单集60分钟女主艾伦是一个建筑设计师,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可以称之为完美了突然有一天,查出来自己怀孕了老公听到很惊喜,同事上司也都替她开心
但是艾伦正在着手一个图书馆设计的大项目,怀孕肯定会影响她的工作,因此需要找一个代班的人,在面试中,艾伦挑选了宝拉——一位10岁孩子的妈妈宝拉能力出众,艾伦本以为自己可以安心生养了,却发现事情越来越不对劲自己的领导越来越倚重宝拉,同事们都喜欢宝拉甚过自己,并且宝拉开始绕过自己直接和客户沟通了艾伦看在眼中,恨在心里,甚至设计让宝拉出丑,但是计划失败,忍无可忍之中艾伦爆发了,和宝拉当众吵了起来。
女人与女人的吵架中,就如绵里藏针一般,最先挑起架的那个人也许就是主动跳进陷阱的人。
宝拉一个眼神,话锋突变。
“我的确是没能服从你,对不起。
”
这个时候,客户刚巧出来了,看到这一幕,安慰宝拉,“别什么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
”艾伦也因此失去了客户和办公室里的所有人心。
这一场战斗,艾伦完败,心中不服但也只能收拾东西回家准备生养去。
过了一段日子,艾伦的领导也是她的好朋友凯然给艾伦打电话,说自己终于最近是怎么回事了,并想和艾伦在图书馆工地见面。
艾伦狂喜,觉得凯终于看清宝拉心机婊的丑陋面目,事情终于到水落石出了,便赶去图书馆见面。
谁知道,凯从图书馆阳台摔了下来,死在了艾伦的面前。
明明只是职场女人心机战,但是闹出了人命了每个人包括警方都认为凯是自杀的,唯独艾伦不信。
艾伦固执的认为和宝拉有关,每个人包括艾伦的老公都认为她不可理喻。
但女人心思何其细微,男人怎么能看出端倪。
你以为她在蛇精病,也许只有人家才是最正经!
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瞧女人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战争没有硝烟,却最是汹涌。
当艾伦终于找到宝拉说谎的把柄时,你以为艾伦占了上风,不,几分钟的时间,宝拉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就获取了所有人的同情心。
这部剧戳中了都市职场女性的痛,怀孕是个需要再三考虑的事情,多数公司都不愿意聘请已婚未孕的女性,而对于已经入职的女性,无论你表现的再优秀,只要考虑到怀孕生育,都只是一个被“代班”的人。
女主人公艾伦执着且有主见,不愿意轻而易举被取代,职场的失败,爱人的不信任给了她极大的不安全感,这便是职场女性的弱势所在,情绪的失控也算是发泄的出口。
细细品味这部职场心机片,会发现很有味道,但遗憾的是,结尾处处理的不是很好,挖的坑没有填的不完美,但还是值得一看——关注公众号 天天美剧吧 回复剧名《代班》,立即入坑——
EP.1当Ellen接到Kay的电话,说觉得图书馆施工现场不太妙,需要她去看看的时候,Ellen开心得在车上手舞足蹈,对肚子里的女儿说:“Paula终于犯错误啦!!!
”没想到去到现场,看到的是好友兼上司Kay的死亡现场。
当Ellen拿下图书馆这个案子的时候,事务所所有人都是开心的。
可当Ellen告诉Kay和David自己怀孕的时候,对方二人的表情是尴尬的。
这种情况在国内的职场非常常见。
职场女性在行使生育权的时候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阻碍:怀了孩子以后,自己的福利会不会被缩减?
生育津贴办不办得下来?
离岗的这段时间,万一有比自己能力强的人顶替了自己怎么办?
生了孩子以后还能不能跟上单位的步伐?
带孩子还是要工作?
Ellen在得知自己怀孕的时候,想来已经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这些问题了。
于是有了Paula的出现。
自称因为孩子远离职场10年的女人,履历辉煌,现在要来接手这份工作。
面试的时候,她极度谦虚,过分谦虚。
打扮也是朴素的,能看出对面试单位的尊重,也透露出自己10年未曾踏入职场的讯息。
大老板都喜欢能力强、主动工作的员工,可小领导们往往对这种类型的员工加以防范。
在第一集中,我们看到Paula的工作能力,不仅不比Ellen差,甚至还能提出非常有创意且有说服力的意见。
于是一开始说“没人能替代你”的事务所老板以及甲方领导Vernon,心里的天平都开始向Paula倾斜。
毕竟在世人心中,怀孕的女人脑子都不清晰了,脾气还怪,人还精贵,不能磕着碰着,哪儿有已经生育过且业务能力强的女员工好呢?
就连一开始力劝Ellen不要招Paula进来的小助理Lucy,也在Ellen的一次发怒后选择远离她而去,与Paula交好。
站在办公室里,隔着玻璃看着外面员工忙碌身影的Ellen,这个时候应该是“众叛亲离”的感觉,不会有差。
Ellen的丈夫在接到Paula带着“悲伤的”声音给自己打来的电话后,又悄悄地给自己的母亲、也是特别厉害的心理学家打电话,偷偷咨询着Ellen的情况——原来Ellen曾经接受过抑郁症治疗,现在看起来,因为怀孕,抑郁症又要发作了。
女人的悲哀在Ellen推门进入丈夫办公室的那一瞬间被体现出来了。
之前丈夫非常想知道胎儿的性别,而Ellen却不想知道,两人因为这件事发生争吵,丈夫指责Ellen对孩子不上心,Ellen说:“身体是我的,孩子是我自己的,我得自己做主。
”而敏感的Ellen面对Paula在职场上的入侵求助于丈夫时,身为心理学家的丈夫却认为是孕期荷尔蒙作祟,让自己的妻子敏感易怒,对所有事都看不顺眼,疑神疑鬼。
更让人生气且无助的,是Paula在职场以及社交场合里对怀孕这件事的说法。
诚然,怀孕的Ellen需要注意的地方的确很多,但已为人母的Paula不分场合、有意无意地在众人面前说着诸如“怀孕是最美好的时光,应该放下手中一切工作去尽情享受”、或者“我知道怀孕的时候很难所以大家都不要怪Ellen了,都是我的错”之类的话,真是字字诛心。
可惜只有Ellen这个当事人觉得不对劲了,所有人都觉得Paula是个好人。
不过Ellen也没说错啊,不能因为你产后待业10年,我就得过这种日子啊。
Paula的家远离城区,与Ellen家那种温馨小楼的感觉不同,Paula家是阴森冷清的大宅子。
看起来她与自己老公的关系也并不像她口中描述的那般美好。
第一集结束时Paula站在窗户前的背影,可怕。
另,Glasgow是一个很美妙的地方啊,想去。
EP.2悬疑剧里的警察都是不太有用的。
-“跳楼自杀的人会尖叫吗?
”-“有时候会。
”Paula睁着无辜的大眼睛问Ellen,Kay为什么自杀呀?
她干嘛死前打电话给你呀?
我都不相信她会自杀的。
面对她的微笑,你不能说什么,否则会被当做产后抑郁的病人的。
David说Kay怀疑他出轨了,两人大吵一架后Kay就选择了自杀。
合情合理。
面对丈夫的出轨,有福斯特医生那样经过心理斗争后勇敢拆穿、之后自己独立生活的女强人,也应该有不愿面对、选择一死了之的选项。
外国的女性真的跟国内的女性不一样。
产褥恢复期她们也不会在家闷着“坐月子”,剖腹产第二天Ellen就去探望David,并在他家的卫生间发现了本应属于Paula的口红。
对Paula与日俱增的怀疑让Ellen开始跟踪Paula的丈夫Kierran,甚至后来为了调查,把小婴儿独自留在车里。
这又让Paula抓住了Ellen的把柄,把她告到了社工署。
与精神治疗师婆婆的简短交流,更让人觉得“母子连心”从来不是屁话。
有不喜欢的人?
那你多去交流交流嘛,说不定就好了呢。
然而……“话疗”这个行为,不见得人人适用。
茶几上放着介绍产后抑郁症的书,让Ellen与丈夫更离心了。
本剧的推理部分挺弱的。
Ellen调查起Paula来一点章法都没有,完全是凭借着女人的直觉来。
自以为在社交网络上找到了Paula女儿的账号,Ellen竟然自顾自地就跟她聊起了天,完全不知道跟她对话的不是别人,正是Paula。
在Kay手机里找到的神秘联系人Georgia,也在Paula电脑里找到了电话,未作任何调查,Ellen就这么打过去了。
扶额,不带这么调查的,给对手留下的把柄实在太多了啊。
带孩子上班永远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讨厌你的同事会怎么给你下绊子。
Paula只是动动手发了个短信,叫来了图书馆项目负责人Vernon,轻松地就让Ellen给他留下了糟糕的印象。
自以为把调查进度掌握在手里的Ellen并没有看见坐在办公室里的Paula那双溢满了恶毒的眼睛。
因为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的事情,Ellen与丈夫吵架了。
面对社工调查人员的提问时,Ellen不得不提起自己的抑郁症,撕开自己的伤口。
这时候的Ellen会不会特别恨Paula?
或者会不会后悔自己所谓的“调查”?
在Paula家的那场戏简直是一个小高潮。
Ellen算是跟Paula撕破脸皮了。
Georgia与Kay的死亡有什么关系?
Paula的女儿身上又有什么疑问?
看到这里,心情沉重。
《代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场“工作保卫战”,并且是只有女性才体验得到的独一份。
EP.3 果然一开场就高能了。
Paula的女儿两年前就已经因车祸去世,介绍给Ellen认识的女孩儿是她的侄女。
“隐私”的定义在Paula这里变得很奇特了。
对她而言,隐瞒女儿的死讯,假装女儿还活在世上,甚至关键时刻可以用女儿来做借口,这就是别人尊重她的“隐私”。
知道了大秘密的Ellen想走,然而Paula的表情像一只要吃人的母狮子。
Kieran对警察的撒谎显然是他对妻子的庇护,毕竟丧女之痛对两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
Ellen觉得Paula的不正常的精神是应该报告警察的大事,但在Ian看来,这只是人类在经历重大创伤以后的正常表现。
直到现在,Ian都没有明白Ellen执着于这件事究竟是为什么。
一开始,Ellen的确是在为保卫自己的职位而战,但随着Kay的死亡以及后续的发展,Ellen做这些事已经是身不由己了,她必须通过寻求这件事的结果来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
-“她现在做什么事都不会再让我惊讶了。
”-“当心你想的事成真。
”Ellen两口子的这段对话简直是立起了大大的flag。
Paula的心理已经强大到普通人不敢比拟了。
收起办公室里的女儿的照片,颤抖着嘴唇、当着助理Lucy和老板David的面讲述了关于自己女儿的逝去以及Ellen的咄咄逼人,几个无辜又脆弱的眼神再一次把Ellen架在火上烤。
而Ellen心心念念想调查出来的、Kay认为的David的出轨对象,原来就是自己。
跟David大吵一架之后选择辞职的Ellen,在自己熟悉的酒吧、熟悉的座位上看到了Paula。
面对告诉自己辞职消息的Ellen,Paula说:“这挺好啊,我倒想有多点时间陪陪自己的女儿。
只是我得去工作,你可以回家了。
”EXO ME?
合着Paula这是来拯救所有的职场妈妈了?
Paula甚至警告Ellen:“你得想清楚谁才是你生活的中心!
不是Kay!
不是我!
不是你自己!
”女儿的死已经让Paula精神错乱了……看到这里的观众估计莫名其妙地会产生一种同情,可恨人也有可怜之处。
职场上春风得意的Paula回到家后也开始收拾女儿的遗物了。
跟Kieran的对话让人再次迷惑:到底是谁放不下女儿已经离去的事实?
嗯,然后Paula选择与Kieran离婚。
重新开始求职的Ellen并不顺利。
同行们更关注的是她“怂恿”警察去调查Kay的死亡事件,而Paula在推荐材料中的添油加醋,更让Ellen寸步难行。
直到在面试中再次遇到Georgia,Ellen才明白事情没那么简单。
被Georgia通风报信的Paula,则选择立刻找到Ian。
“宝宝是David的孩子吧。
”Paula此言一出,Ellen的丈夫眼睛都瞪圆了。
Paula才是真正的高手啊,她清楚地知道每个人的弱点在哪里,并且她对于在什么时候要怎样戳这个弱点简直了如指掌。
《甄嬛传》里的宫斗算什么?
Paula这种性格放在《甄嬛传》里,皇后都不是她的对手。
这里不得不说,男人的想象力也是丰富的。
只要有人稍加提点,生活里的蛛丝马迹都能被串联起来。
如果一个男人对自己的妻子不够信任,离婚估计也是迟早的事了。
“你没跟他睡过,那你干嘛主动辞职?
”之后Ian实在没忍住,问出了这个问题。
再次面对社工的质询,Ellen的表情轻松而又随意,这次如临大敌的换成了Ian。
-“那(图书馆)是你的孩子。
”-“(图书馆)是他的孩子。
”两人关于图书馆的对话却让Ian听出了弦外之音。
图书馆落成典礼上,Paula自己摔下了楼梯,让观众一直悬着的心放下来了:原来她的大招在这儿等着呢。
陷害永远是一件当事人无法说清的事情,这次被带到警察局的是Ellen了。
或许Paula是最大的诱因,但是现在Ellen什么都没有了:不能接近自己的女儿,没有工作,丈夫与自己离心。
Ian认为Ellen所有行事的动机都建立在她因为和自己闺蜜的老公有一腿因此产生的愧疚上,想来没有女人能接受自己丈夫这样的想法。
Ellen被迫搬到了姐姐家,然后她选择给Paula打去了威胁电话。
处处都是困境的Ellen也没想到,Paula这个时候还能去自己丈夫面前装好人。
“她已经够难过了。
”男人们在听到有女人能这么说的时候,心里都会软下来的:这怎么能是坏人呢。
何况Paula还给小宝宝送来了“电话手表”当礼物,Ian心中的好感度蹭蹭蹭地往上涨了。
然而Ian却没有看到Paula躲在会议室里偷偷哭的样子,而那时的Paula,满脑子都是别人的孩子。
Ellen拒绝了Ian要求做亲子鉴定的申请,虽然她也知道这堆Ian来说就是在默认“孩子是David的”。
Ian和Paula散步,问她有没有尝试重新开始新生活。
或许此时Ian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对Paula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排斥已经进化到逐步接受了。
嘿,心理学家,你学得一点也不到位。
Daivd在Kay的墓碑前终于说出了逼死Kay的那句话:“我当初要和Ellen在一起的话,孩子都有了。
”非常好,咱们终于知道Paula这么战无不胜的理由是什么了。
现在回想一下第一集最后,Ellen兴奋地说“Paula终于犯错误”的时候,是有多天真。
崩溃的Ellen迫切地想见到自己的女儿,可惜Ian已经带着女儿去找Paula合家欢了。
透过橱窗看到三个人在一起的画面,多么和谐。
Ellen找到了自己的婆婆,幸好“知子莫若母”,婆婆并不意外Ian移情于Paula的事情,毕竟“他有前科,你”。
婆婆的“先解决Paula,再搞定抚养权”的政策似乎让Ellen对生活又重燃了希望。
被Daivd意外发现的、记录在Kay备忘录里的车牌号码让我们看到了转机。
原来Georgia是当年意外撞死Paula女儿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Georgia这么怕Paula的原因,她觉得自己欠Paula太多。
看到警察找上了门,Paula觉得自己计划要败露了,于是她潜入Ian家抱走了孩子。
蠢兮兮的Ian还觉得是Ellen不顾禁令带走了女儿,对她大发雷霆。
故事终于来到了高潮。
“我在她死去的地方。
”Paula这么说。
这个大魔王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杀死Kay是因为kay不断地追问Paula女儿的事情,带走小宝宝是因为她认为Ellen在毁掉宝宝的人生。
后来的结局已经不重要了。
这部打着悬疑推理的剧,其实推理成分非常弱。
所谓“代班”,在另一种程度上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罹患创伤后遗症的母亲试图通过侵入别人的现有家庭来继续自己人生的故事。
还能说什么呢?
大退退的更多影评在“要看啥”公众号上。
添加“whattosee”看看生活中的值得一看。
超级赞,女人的第六感还是很强的,很有感触,别人都觉得代班好。
刚刚看完第二集,代班不笑时候的表情真的吓到我了,代班那个家也是阴暗系的赶脚,绝对有鬼,可是看第三集预告,怎么还和女主老公一块。。。
真是气死我了。
突然觉得会不会女主老公也有问题,最开始会不会是女主老公治疗宝拉,宝拉精神有问题呢。
这一切都是瞒着女主给宝拉治病,或者是宝拉是个深层次的精神病患者,最后把女主老公也骗过了,结局会不会是宝拉串通女主老公把女主送进精神病院,孩子归宝拉?
女主最后又有了一个孩子,很明显是男主的……所以最后他们两个复合了吧……我也觉得他们应该复合,毕竟为了女儿的成长……另外他们两个应该是自由恋爱的吧……男主即使知道孩子不是自己的,也拼尽全力照顾,人品还是很不错的……好吧,剧情在第三集全毁了😂,不过这样我觉得还是挺好的……
第一集觉得是女主自己被人超过了各种不爽,心眼儿略小……后面是……没人觉得这是在道德绑架么,我怎么带孩子关你n事……你杀个人,搞得别个夫妻分离,就是为孩子好了?!
没你添乱,别个生活事业都很顺,孩子在平稳幸福的生活中健康成长,不好吗。
谁规定的父母重心必须都在孩子身上?
起码我不希望我父母这样,我的小孩更是想都别想……你先是个独立的人,有独立的人格,再谈当妈……还嫌现在妈宝不够多么?
女二就是见不得别个不把自己小孩当生命支柱人生唯一啊……最后吐血啊吐血啊吐血啊……居然就让女二手段实现了啊……这就是强行剥离别个母女以证实其孩子重要性啊……
其实这部剧的人物性情捕捉得很好。
大概是没有经历过这样事情的人所不能体会的。
虽然女主智商好像一直不在线。
但当下她除了那样的选择也没有别的方法。
冲动固执情商低,对自己身份的切换无法适应,哎,就是我计己啊。
面对心机女的污蔑和暗地里揶揄,只有自己能感受到,而且周围的人都认为是过度敏感产后抑郁,将所有东西都归结到女主的精神状态上面。
好像所有不好的结果都是女主自己的原因,无力感是非常巨大的啊。
除了靠努力澄清还能做什么呢。
斗心机的话剧情可能会很好看,但是这样的女主跟女二的阴暗有什么区别呢。
全剧最贴心的是女主姐姐了,永远站在女主那边。
只有亲人才会有永恒的信任(当然也是有渣亲人)。
最后结局是老板要追女主了?
还有一点很贴心的是,Kay去世那天就是Lia的生日,感觉Lia是Kay的一个重生转世,一直会陪在女主身边。
其实从第一集Paula出现(面试),谈论自己的孩子时候我就觉得这是一个因为孩子的阴谋。
Paula之前可能是因为工作让自己的孩子丧命了,于是变得精神有些异常。
正好遇到Ellen因为怀孕需要代班,正好是她完美的目标。
她最终的目标是Ellen的老公和孩子。
Paula的老公也觉得她精神不正常。
还有她对Ellen孩子从怀孕开始的异常关注。
都是因为她想得到Ellen的孩子。
结局竟然匆忙结束,我甚至想了一个新的结局。
Pula完全可以把Lia放在Ellen姐姐家(因为小宝宝的戴着一个可以定位的脚环),Ellen丈夫只要通过定位找到宝宝后,Pula就能成功诬陷Pula偷走了孩子,Ellen将会失去孩子的抚养权,Pula也就可以慢慢接近孩子,完全代替Ellen的妻子和母亲地位。
但是Pula放弃了继续报仇,可能是累了,或者是开始反省了。
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艾伦升职了,她原来的位子需要新人来顶替,宝拉来了。
竟然不需要过程,宝拉就完美地填补了艾伦升职后留下的空位。
因为完美,所以疑惑,这个漂亮又能干的宝拉是不是有备而来呀?
所以,得知艾伦怀孕宝拉要拥抱她以示庆贺,艾伦会反映那么强烈地想要躲避宝拉的拥抱——好,两个职场腹黑女的办公室争斗就此拉开大幕,所有《代班》的观众都期待着。
事实上,艾伦和宝拉也因着正在兴建的图书馆的出口、地暖、天窗等问题展开了拉锯战,直到第一季第一集结尾:建筑公司的老板娘凯夜半时分一个电话将大腹便便的艾伦招到图书馆工地,以为处处完美的宝拉终于露出了破绽而兴高采烈的艾伦赶到现场,正好看见凯惨叫着穿过天窗摔死在她面前。
天窗,是艾伦坚持加进图书馆设计图的,从第二集开始,宝拉将利用凯踩坏天窗摔死的事故,拼命挤兑艾伦在事务所的既有位子和地位,从而成功地由代班升格为正职——那只是我的假设。
事实是,从第二集开始《代班》画风一变,拐到另一条道上去了,于是,《代班》在豆瓣上的评分一路下滑,长评短论里更是责备该剧编剧给了有着那么好开端的《代班》一个那么糟糕的结尾。
尽管预览过豆瓣的评分,同事借片子给我时又扭捏地告诉我,好像是一部烂尾片呢。
我看完《代班》还是百思不得其解:总共三集的片子,何以在画了一个“龙头”后让“肚子”带动“尾巴”甩到了出乎观众意料的地方去了?
出乎意料的地方,是哪里呢?
是失去孩子的母亲怎么会疯狂的。
所以,我们喜欢追英剧美剧日剧,因为,它们从来不把观剧者当傻瓜牵着观剧者的鼻子随意溜达,它们总是非常诚意地邀请观剧者,用自己的智慧去揣摩剧集为什么要在观剧者稍不留神的时候拐一个大弯。
而《代班》,需要我们在第一季尘埃落定后想了又想,才能豁然开朗:所谓代班,宝拉代的,根本不是艾伦在建筑设计事务所的班,而是艾伦的家庭角色,母亲。
不过,那不是宝拉的本意。
宝拉的本意,只是为了很好地填补艾伦升职留下的职业空位,而艾伦在第一集里对宝拉的种种猜疑,真的只是因为宝拉过于出色打翻了她心里的醋瓶子。
宝拉从杀害凯开始实施报复计划,是因为有人不罢休地想要撕开宝拉用了2年才愈合的伤口:爱女8岁时被一辆疾驰而过的汽车撞死,她还无法迁怒于驾驶员,格罗利亚,也就是撞死宝拉爱女那辆车的驾驶员,是因为急着去医院抢救患有白血病的女儿,才超速驾驶的。
凯为什么是宝拉第一个下手的对象?
这个与丈夫一起创办了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女人,事业有成,心头却有一个永远的痛,就是不能生育,为此,她甚至怀疑丈夫与自己的闺蜜艾伦有染!
这个可怜的女人,当然不能接受一个10岁孩子的母亲重新进入职场后能将自己的活儿干得像她一样风生水起,于是,动用一切手段去调查宝拉。
凯在那个夜晚打电话让艾伦去工地相谈,一定是要告诉艾伦,看上去春风得意的宝拉,心头有着一个无法弥补的大空洞,那便是宝拉辛苦养育到8岁的孩子,死于非命。
可惜,已经被嫉妒拥塞得看不清迷局的艾伦,看到了凯死于他杀而非自杀,却看不到凯招致毒手的原因是什么。
怎么能怪艾伦呢?
屏幕外的观剧者,我们不也看不清宝拉何以对凯痛下杀手吗?
甚至,在宝拉将艾伦告到警察局、宝拉拆散艾伦的家庭、宝拉偷走艾伦的幼女、艾伦将艾伦骗进车库逼迫她吞下安眠药、宝拉被警察带走《代班》第一季落下帷幕以后,屏幕外的观剧者依然不明白,《代班》的创作团队究竟想要通过这部剧集,痛陈什么。
我也是在豆瓣写了“这部剧集的结尾,理来理去理不明白“的留言后,不甘心地想了一晚上才醍醐灌顶:《代班》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失去爱子的母亲们,从她们的儿女离世那一天起,心口就有了一道永远也无法愈合的伤口。
她们也许会假装忘记了过去,那只是她们在试图与伤害了她们的周遭讲和。
机缘巧合与失去爱子的母亲们相遇的凯或者艾伦,应该牢记那句西谚,好奇害死猫。
就算瞧出了蛛丝马迹,除非宝拉倾诉,她们就应该不闻不问,让宝拉送走忙乱的白天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舔舐伤口以求自我安慰。
但是,凯不仅不想方设法抑制住自己的好奇心,还穷根究底一路追到了格罗利亚那里,她终于激怒了宝拉。
失去爱子的母亲被激怒了以后会干什么?
《代班》说,会疯狂。
能不疯狂吗?
凯和艾伦撕开的伤口,是世界上疼痛指数最高的。
《代班》第一季,结束在艾伦找回了爱女、几乎要离她而去的丈夫又回来了,而宝拉为自己的疯狂付出了代价:她被警察局带走了。
我却深深地同情宝拉,因此在等待第二季《代班》,看看致使宝拉疯狂的艾伦们,或受到什么样的报应。
所有动图在微博上。
BBC三集迷你剧。
苏格兰口音,拍摄地点在Glasglow。
喜欢建筑和北欧简约木质内部装潢的,应该会很喜欢此剧的拍摄场地。
本是一部女性职场撕逼剧,渐变为悬疑惊悚侦探剧。
做展示演说(presentation)的时候,不仅要用演讲内容和辅助工具(ppt,模型等)给听众享受的感觉,更要善用道具和光线。
所以Paula在说到冬天来临时刻意把室内灯光调暗,让听众深刻地感受到实景,并突显黑暗中图书馆建筑温馨、安适、如家的庇护所感觉。
“三十五岁左右的著名建筑师Ellen(Morven Christie)怀孕了,聪明热情的Paula(Vicky McClure)将在她休产假期间顶替她的工作。
Ellen很想在工作交接的过程中支持她,但有些事情感觉不对劲。
Ellen怀疑自己的「代班」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令她不得不担心自己的安危。
她的这种疑心究竟可信吗?
是女性竞争的结果,还是升到一定级别的职业女性的「不安全感」在作祟?
或者,她的感觉牵出了一些更深层的东西?
”"What is a library? Who even uses that word anymore? They were rebranded ten years ago as idea stores. And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who's crazy enough to sink $12.9 million into something your phone can do faster and without leaving your living room or your desk? When I first took my daughter to a library, the first thing she said when I tried to explain it to her was sshh, she knew what it meant. It was a place for thinking and breathing, and not for running around because that's what the Internet does to our minds, it pumps them up and sets us racing like rats in a maze. When they open the door, we want them to feel the way you do when you enter the favorite room in your home. When winter comes, the library becomes a place of shelter as well as learning. And what it's asking you to do is find a sense of comfort and resolution, not in the cold blue glow of a laptop, but in the golden glow of a book. It's not an idea store, it's a library."——————————————————————————————————Glasglow很美。
女主最后被困在四面都被堵住的车里,在头脑昏迷、身体乏力、工具缺乏、通讯斩断的情况下的自救非常精彩。
她先是用力尝试推开四面的门,再用连接导火线的方式发动车子,然后尝试了砸碎玻璃(她用手臂护住眼睛,另一只手和脚砸,也用能拆下来的部件砸),最后用导火线连接airbag的盒子。
虽然不知道实际是否也能如此幸运,但表演中被围困的情绪非常逼真。
没有用替身的这场戏有一定危险性,并且对身心的投入要求很高,技巧上也有难度。
女性自救,一直是我很想写的剧本点子之一。
在极端无望的情况下,一般人都会经历一个身心的起伏和情绪的跌宕,然后人性原始而剧烈的本色彻底暴露。
天,会绝人吗?
高开低收
应该先上豆瓣看评分,也不至于搞到现在看不下去、又不想半途而废,结果拖了很久还是二倍速过了最后一集。女主在怀孕后就游离于孩子还是事业,一方面不舍得新生命,另一方面又不甘于暂时放下事业、全心做好母亲的角色,毕竟在她的心里图书馆就是她的孩子。找个替代宝拉却无法放手,但编导除了提出问题,完全没有想法帮女主解决,让女主神经质地去干很多蠢事。两集多后基本敲定女主要成为现代职场女性被现实压迫、失去一切时,编导突然强行让女二智商急降,完全没必要啊。要说编导想表现女性被男权压迫,女二也是女的啊,难道就因为孩子出生后在家做了几年全职母亲、孩子去世后才出来找工作就被开除女籍了么?女主的老公作为心理医生,一直处理的不错,却因为没有无条件相信妻子而最后被扫地出门,其实从孩子角度看,让女主老公带孩子更好,当然不ZZZQ
结尾真解气啊~最让你心痛的总是最亲密的人,敌人再狠也伤不了你的心
烂尾了
还好就3集,女主疑神疑鬼,女二没看懂她动机,都是有病作出来的
女版周瑜怀孕,发现代班诸葛亮比自己更有才。
带着《福斯特医生》同级别的期待去看的,第一集还以为是职场风云…到第三集严重烂尾!
烂尾
女主看得令人捉急,智商从不在线还怎么撕!
一个疯女人,一个傻女人,两个角色不停在替换。一开始不错,有悬疑,但后面就开始为智商捉急了,编剧真他妈浪费前面这么好营造出来氛围。
第一集哇不错 有点带感 第二集 女主是不是蠢 第三集 是剧情太蠢了啊
TVB水平!
到后面有点烂尾啊
最后一集求给力
第一季明明很棒的为什么最后虎头蛇尾了!!!啊!!!!!编剧你也找了个代班是嘛!!!
三集迷你剧 女性职场+心理悬疑 制景道具一丝不苟 前两集氛围做得非常到位 不寒而栗的恐惧感层层包围 当所有人都说你反应过敏可你就是觉得她不对劲的时候 你该怎么办?什么破结局 虎头蛇尾敷衍得厉害 篇幅不够就不能展开拍四集么 真是有负英剧一贯的严谨 编剧不称职!
你媽逼!就最後沒完沒了的放傻逼孩子的哭聲我去你媽了個雞雞,膈應死我了。生你媽孩子都帶好避孕套!!!
个人觉得这是一部披着职场悬疑外衣的人性探讨剧,英剧剧情果然大都会反转。从一开始就交代女主和他老公原来是其心理医生,所以后面发生的种种难免会让人猜测是不是女主自己的问题。无可置疑的是,处于产后抑郁加上本来就有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所以她的做法衬托出了女二宝拉的心机。只是结尾略显仓促~
最后一集剧情犹如脱缰的野马,所有人都好像换上了严重的精神病
编剧最后一集是编不下去了么?谜底揭晓之后,所有的动机都荒谬得像柯南剧场版《第十一名前锋》,在前两集铺垫得那么满的情况下,这样的结局纯粹就是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