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攒下够多经验,暂且不必躬身入局。
用心观照身边的人和物,仔细审视影像的残与美,始终保持对于两性关系的敏锐,始终维系关乎自身文艺的供养。
每个人看电影,最后回望到的都是自己。
影片精华集中在了片末男女主人公一起观看“爱情回忆”时的对白: “表演痕迹有点重啊~”,“确实演得有点假呀~”…人生只若初见,你情我浓;后来姻缘再续,你猜我忌。
演技颜艺高低有别,孤男寡女各显神通,当用结婚替代了分手,当用同居分担了食宿,很快,演员下岗,头皮邦硬。
影片本身没有亮点,不搞笑,不浪漫,不深刻。
既想要演绎真实,又生硬套用剧本,欲彰显情感细节,又奈何弄巧成拙。
欧豪中规中矩正常发挥,女主捏嗓夹喉扮纯卖萌,然此处单指演技,从人文情感上,我毫无疑问站在女主和两位女配一边。
从影片的她们身上,我看见博大与包容,从影片的他们身上,我遇见拙劣与短视。
这里无关乎男女对立,而是父系结构与母性力量的矛盾,是后者更有机会拥有爱情的可能性。
男人不再只是男人,女人不再只是女人,勇猛不是前者的专利,温柔不为后者的天性,甚至“男人”、“女人”都成为了一种标签而已,所有人类存在的仅仅是被异化程度的高低差别,用性别不如用阶级来区分,要互啄还是要共融则区分了要往下流还是要往上游。
刚看完最新爱情影片《分手清单》,由曾梦雪主演的夏沫,欧豪主演的马天泽,演的就是当下年青人的生活、事业、爱情,很青春、很浪漫,很现实、接地气。
影片以倒叙回忆的方式开头,讲述夏沫和马天泽在火锅店第一次阴差阳错的偶遇,却慢慢喜欢上对方,双方开始恋爱第一年、第二年,分分合合第三年,差距却越来越大……。
双方约定的分手清单:扔掉对方最珍贵的十样东西,在身上纹上对方的名字,看哭了好几次!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年轻人创业、爱情、生活的各种现实和艰难不容易。
故事没有狗血剧情,没有刻意煽情,很现实接地气,反映的当代年轻人的爱情、工作、生活、现实、事业、失业、创业……等各方面。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年轻人创业、爱情、生活的各种现实和艰难。
台词幽默、配乐、音乐都很赞,曾梦雪、欧豪的演技不错,男帅女靓CP感好登对啊!
两人都有小酒窝很可爱,曾梦雪唱的片尾曲很好听,非常写实、又青春、又好看的一部爱情电影,一定要去看哦!
当影评人用“幼稚巨婴”的标签将马天泽钉在耻辱柱上时,他们手中的标尺早已锈迹斑斑。
这部被误读的电影里,藏着一场惊心动魄的献祭——那个被斥为“不成熟”的男人,正默默将灵魂锻造成爱的通货币,却被庸众讥讽为打肿脸的虚荣小丑。
众人只见他忘记纪念日的粗心,却不见广漂青年在生存链中挣扎的齿痕。
他藏起失业的苦涩假装上班,如同身披荆棘的守夜人,用谎言为爱人隔开现实的寒风。
当他在烛光中坦白脆弱时,那不是失信,而是撕碎社会人格的勇者宣言。
而夏沫摔门而去的“追求纯粹”,实则是理想主义旗帜下的冷酷——她享受谎言铸造的安全屋,却拒绝共担风雨的重量。
当那根奢侈品腰带成为审判焦点,庸常之眼只见虚荣的泡沫。
无人识破这惊心动魄的金融革命:一个仅剩十元的人,为兑现承诺透支九十元,是以生存权抵押爱情的神圣契约。
夏沫轻飘飘的退货单,实则是当铺老板撕碎典当契的嗤笑——她退回的不只是皮革,更是否定了灵魂的计量单位。
他的暴怒被斥为幼稚,可若梵高割耳后听见“疯子”的讥讽,难道该微笑鞠躬?
三年后的纪念日成为终极照妖镜。
夏沫披着千元大牌的华丽袈裟,内里却是十元的情感A货,用消费主义符咒超度将死的爱情。
而马天泽捧出的婚戒没有镶钻,却是从生存废墟里刨出的最后真金——不是道德绑架的锁链,而是共生主义的血盟。
当夏沫选择“广州本地人”完成阶级避险时,终于戳破伪理想主义的脓疮:她要的从来不是爱情圣徒,而是稳赚不赔的人生合伙人。
主流叙事为何集体失明?
三把标尺早已扭曲:将痛苦污名为不成熟,默认男性原罪论的政治正确,更将爱情资本主义奉为圣经。
当夏沫们获得“理性勋章”时,马天泽们的焚心之火正被贴上“偏激”的封条。
这不仅是电影的误判,更是时代的痼疾——当真心被物化为风险评估表中的劣质资产,当抵押灵魂的深情被嘲为愚蠢冲动,我们便亲手为爱情戴上了绞刑架的铁圈。
为马天泽正名,是为所有在情感荒漠中高举火把的殉道者招魂。
看呐,那腰带不是虚荣的标签,是生存权兑换的圣体;那婚戒不是胁迫的镣铐,是废墟上开出的带血玫瑰。
当世界忙着为精明的撤退者颁发勋章,总有人记得:人类最璀璨的瞬间,永远是赌徒押上全部灵魂时,那惊心动魄的一掷。
昨天看了午夜场电影《分手清单》,看片名以为是个搞笑片,看了却笑不出来,这是一个难得的现实主义电影,很多话题可以挖掘。
今天带女儿再去看了一遍,女儿讲了一些她的观影感受:1、马天泽不够诚实,所以才造成那么多的误解和吵架,既然两个人相爱,就应该所有事情坦诚相待,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2、整体这部电影拍的很好,摄影角度有趣,男女主角演的很真实。
3、细节处理的很好,比如路灯的闪烁隐喻两个人的感情出了问题。
4、蒙太奇的电影语言,比小说更有感染力。
我也谈了我的观影感受,作为男人,我对马天泽的行为和语言,很能共情和理解。
1、时代背景:马天泽和夏沫,虽然是生活在广州的两个外地大学毕业生。
从夏沫用的苹果6S手机,判断故事发生在2014到2020年2、作为在广州的年轻人,搞钱是生活的第一要务,所以马天泽上班时间干私活,违反公司制度,影响职业升迁,可以理解。
因为讨厌被人举报,愤而辞职,说明冲动和不成熟,这就是年轻人的特点,到中年,遇的事多了,自然会变得世故油滑油腻。
3、马天泽业务能力出色,不善交际,所以混的一般,创业失败,又去打工,很快又成为小头目,这是很多年轻人的写照。
4、两个相爱的人,同居三年,没有其他外在干扰因素,为什么没有结婚。
是因为经济基础不够,男方挣得钱不够多,不能够为女方提供房子车子以及生孩子养孩子的足够财力。
5、既然不能给对方想要的生活,到一定时间,分手放手,也是爱的表现。
三年已经够长了,夏沫说她没有给别人做过这么长时间的女朋友,她不会了,不会爱了,马天泽也说她的话都说到心里去了。
6、刚从学校出来的年轻人,朝气蓬勃,理想主义,最终会败给现实,爱情是爱情,婚姻是婚姻,现实里的婚姻,多少人是和最爱的人?
多少人是和合适的人?
电影《分手清单》(2025)海报《前任攻略》(2014)导演:田羽生主演:韩庚、姚星彤、郑恺、王丽坤《前任2:备胎反击战》(2015)导演:田羽生主演:郑恺、郭采洁、王传君《前任3:再见前任》(2017)导演:田羽生主演:韩庚、郑恺、于文文、曾梦雪《前任4:英年早婚》(2023)导演:田羽生主演:韩庚、郑恺、于文文、刘雅瑟、曾梦雪《分手清单》(2025)导演:田羽生主演:欧豪、曾梦雪
01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80后导演田羽生(1983-),从十年四部的“前任”系列电影(2014-2023)到《分手清单》,曾梦雪(1994-)从《前任3》《前任4》里的女二变成了《分手清单》里的女一,男主角从韩庚(1984-)、郑恺(1986-)换成了更年轻的欧豪(1992-)。
田羽生这是要开启“分手”系列下一个十年的节奏?
这也间接说明韩庚、郑恺不是被女观众看腻,就是在资本及市场眼里已经过气了,但显然后者的概率更大。
这便是影视圈残酷的现实,不是只有女明星才有保质期。
如果不是天生的影帝如梁朝伟(1962-),或动作明星如成龙(1954-)、甑子丹(1963-)、汤姆·克鲁斯(1962-)、杰森·斯坦森(1967-),大部分男明星(特别是爱情片)的花季也不会太长。
小鲜肉终究会变成老腊肉。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
追名逐利的影视圈,更不例外。
02 没法说分手,只能说结婚“做完清单上的任务,我们就分手吧”,现实中当真有这样的案例?
都要分手了,还做什么任务?
这究竟是分手,还是小情侣间的情趣?
冲动是魔鬼,但结婚需要冲动,实行离婚冷静期的社会更需要。
都说七年之痒,但以当下社会的躁动及速食式爱情,荷尔蒙能持续释放到3-5年后才痒已属难得。
所以,大部分情侣如果过了某个时间点(比如3-5年)还没结婚,分手就成了大概率事件。
03 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人不轻狂枉少年,青春就该飞扬恣意。
“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
”这句话是电影《一代宗师》(2013)里的宫二(章子怡 饰,1979-)对叶问(梁朝伟 饰)的,也是宫二说给自己听的。
分手清单:在高级餐厅做最丢脸的事在身上纹对方的中文名字扔掉对方最珍贵的十件物品删除彼此的记忆见证彼此的新欢服装设计师夏沫(曾梦雪 饰)、建筑设计师马天泽(欧豪 饰)是一对毕业后留在广州打拼的小情侣。
二人设计“分手清单”的本意是想增加分手的难度,让分手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在激情退去后,再困难的清单也不再是分手的障碍。
整体创意算是好的,可惜越到后面越变成“清单”式流水账,不知所云。
片尾字幕看到编剧夏雨,惊了。
一查,原来是小夏雨(1983-),不是《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2025)里的申公豹(夏雨 饰,1976-)。
看电影时发现不少情侣观众,好奇情侣来看《分手清单》是咋想的?
这是学习经验来了,未雨绸缪?
推荐指数:2星(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风清不扬”)
观影体验就像喝了一口汤,原本想尝尝汤汁鲜美,没想到被油星子腻了一嘴。
分手清单这个设定,虽然不新鲜,但也不算太老套。
玩得好的话,可以在剧情发展过程中、在清单项目步步完成中,拼好回忆的碎片,拾起遗落的美好,最终达到滚雪球越滚越大、将情绪逐渐推向高潮、引发强烈戒断反应的良好效果。
但要是玩不好,那就是这部《分手清单》的下场了。
整部电影大框架没什么问题,骨骼长得结实,也不缺钙,但是血肉就有些模糊了,或者说太干瘪了,食之无味,弃之不惜。
男女主遇见不久直接开谈了,男主恋爱动机不纯,一开始就让人有些反感。
恋爱三年从热恋到冷淡的故事已经是嚼烂的老生常谈了,可能导演自己也觉得这故事太庸俗了,于是加上周游程潇,但那一对又碰上演技灾难,加之戏份不足,变得虎头蛇尾。
整体来看依然是把女性工具化,挺男的一片子。
分手清单 (2025)5.42025 / 中国大陆 / 喜剧 爱情 / 田羽生 夏雨 / 欧豪 曾梦雪
男主的才华跟女主的生活中的鸡毛杂碎的事情,破坏了两人的感情,现实版的傲慢与偏见,当最值得骄傲被一点点抽离以后,会被自己平日里的付出的点点滴滴所感动,笑着原谅对方的错误,抽离以后发现还是爱着对方,总之还是皆大欢喜吧。
end,希望看完剧的情侣们也能一样,哈哈哈哈,纯属个人意见,没其他意图
不得不说前任系列吃到了时代的红利,但是如果到2025年还在玩这种老梗着实是电影行业的悲哀前任系列这样的水平靠着营销赚点钱见好收就是最好的归宿,请给自己留点体面 不想写那么多了,都是难听的话,希望你们真实票房能过2000吧
《分手清单》观后感前天因为被女儿怼而郁闷,去看了午夜场电影《分手清单》,原以为是个搞笑片,看了却笑不出来,这是一个难得的现实主义类型电影,很多话题可以和女儿探讨。
昨天带女儿再去看了这个电影,看完之后,女儿讲了一些观感:1、这部电影整体拍的很好,有笑点有泪点,男女主角演的也很好,虽然两个小时讲了一个平淡,不复杂的故事,但是细节处理的有趣,两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不让人厌烦。
2、电影的拍摄角度、色调、配乐很棒,比小说更有感染力,细节处理的很好,比如路灯的闪烁隐喻两个人的感情出了问题。
3、马天泽不够真诚,所以才造成那么多的误解和吵架,既然两个人相爱,就应该所有事情坦诚相待,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我回答了女儿的一些疑问,跟她聊了一个多小时,对话比较零散和稀碎,无法复原,我整理了一下我的观后感,其实跟她没有说这么多,就怕说教的尾巴又露出来了。
1、中国传统,男人是家庭经济支柱,赚钱养家是基本需求,马天泽在国企上班时间干私活,是可以理解的。
违反公司制度,被人举报,影响升迁,这是活该。
但他因为讨厌被人举报,愤而辞职,说明感情用事和不成熟,这叶是很多刚离开单位的年轻人的共性。
2、方盈盈骂马天泽,就骂的好:你连单位里的人际关系都处理不好,就敢去创业,连办公室都租不起,就让人叫你马总,一针见血,骂的好。
3、马天泽创业一年,发现自己不擅长拉关系,也没赚到钱,又去打工去了,很快就升职成为组长,明显和上下级关系处理的不错,成熟了,扬长避短,创业95%都会失败,大部分人还是更适合做打工牛马。
4、两个十分般配,而且相爱的人,同居三年,没有外在干扰因素,为什么没有结婚?
就是因为经济基础不够,男方挣得钱不够多,不能够为女方提供理想的生活水平。
虽然女方一直也没有明确的要求,但是现实社会就是这样,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许不言而明。
5、既然不能给对方想要的生活,到一定时间,选择分手放手,也是爱的表现。
三年已经够长了,夏沫说她没有给别人做过这么长时间的女朋友,她不会了,不会爱了,马天泽也说她的话都说到心里去了。
6、社会是个绞肉机,理想终究会败给现实,牛逼哄哄的年轻人,总会变成自己讨厌的中年人,世故、势利、油腻。
7、爱情是爱情,婚姻是婚姻,现实里的婚姻,多少人是和最爱的人?
多少人是和合适的人?
8、莫欺少年穷,莫笑中年油
快一年没看纯爱情片了。
所以今天想着换换口味来看看,主要也是没啥片可以看了。
我说我不喜欢爱情片,而是国内的爱情片真的就是一坨。
所有领域里面最容易出烂片的,十个爱情片,九个烂。
上一次看纯爱情片,还是去年3月份被我弄丢的你,那片就是纯烂,给我看恶心了。
算了说说这个电影吧,创意很有趣,前1/3也很有意思,爱情中还带点幽默,我觉得非常好。
按我的经验来看,我觉得这片稳了。
都是按这个质量这片我就能给8分。
之后就开始崩了,中间那段虽然很离谱,但也算我能接受的程度。
但最后1/3是真超出我的理解了,我全程都是皱着眉头看完的,我靠,太离谱了有太多想吐槽的了首先男主就是个窝里横,在单位受欺负了,回家拿女朋友撒气。
女朋友勤俭持家非常好,结果他把她一顿骂,这他妈不就作,不就没事找事吗?
这还是结婚纪念日两周年闹得分手了,就舒服了?
之后就是俩人都分手了,还要纹对方的名字,卧槽,牛。
前面我觉得女主都很好,结果后面更离谱。
三周年纪念日互送礼物,男主掏出钻戒向女主求婚,说我们结婚吧,女主当时就哭了,说我们分手吧。???
我靠,看到这块我都快看疯了。
我不理解,真不理解。
之后俩人真去纹身了,纹完身给对方上药,结果上药的时候激情复燃,一顿亲,之后俩人就都哭了。
我看到这,我想影片也快结束了,这俩人应该不分了吧?
结果最后还他妈分手了卧槽,俩人哭没哭不知道,快给我看哭了。
我真不理解了,这剧情超出想象了。
中间还有一段是他兄弟。
他兄弟在这个城市呆不去了,想回老家,然后不想耽误女孩,就想和女孩分手。
结果对女孩说一堆言不由衷的话,比如我和你就是玩玩呀,我从来没有爱过你啊这些东西。
我特别好奇呀,咱要是真想分手,不能实话实说吗?
为什么非得互相伤害呢?
把对方给伤透了就舒服了?
我没什么经验哈,各位,我特别想问问各位。
你们谈恋爱的时候也这样吗?
明明没啥矛盾,就非得作,非得分手是吗?
哎,这么看,大陆的纯爱情片真的就是一坨,爱情片里加点喜剧啊,加点其他元素可能还能成功,但纯爱情片真的没救了。
每一个我看着都好难受啊。
跟喜剧片半斤八两,喜剧片也是烂的多,但烂的起码还能有那么几个优秀的爱情片优秀的都很难找。
能不能立法让田羽生别再拍这种东西了。想开新系列,但完全对应。以及,欧豪的老人味真的撑不起30岁不到的样子啊。
果然还是不能有期待,我只想说,恋爱不是这么谈的,分手也不是这样分的。最重要的,电影是绝不能这么拍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快要分离的情侣就是如此拉扯、扎心…….
为了剧本调研去看的,只能说是一个情绪电影,甚至连话题电影都算不上,因为其核心主题非常老套,整个故事非常浅薄。一个以男性视角出发的爱情电影,讲述男人出社会后一再受挫,磨平棱角,最终也失去爱情的故事。问题在于,根本不知道他倆为啥相爱,他们在成长路上对伴侣的期望和理想的生活是什么?他们为了爱人做出了什么妥协,有什么真实的相爱的证据?除了小巷子里的灯,彼此互送礼物,就没啦!以至于他们为啥分手,为啥还要整分手清单分得不依不舍地,完全不清楚!!女主角完成是个空心人,没有性格没有欲望,只为了服务于男主而存在,为了不得罪女性观众不敢说女性在爱情里的问题,所以塑造出一个空心人女主,也真是够无语的。我知道我不是受众,但还是想骂。
女主刚出来的时候就觉得似曾相识 原来是曾梦雪救命她好美 笑起来有两个小梨涡 欧豪还是一如既往的帅 方盈盈和吴望这对我也好喜欢 靓男靓女看起来真般配 观后的感觉还是蛮难受的 还是希望他们好好的
结局太让人无语俗套了…和我老公一起看的,他都说男主非要通过矫情分手故意不追不低头和换新欢才能成长成功吗…女主人设难得是我喜欢的,中间几个片段也看的挺感动和共鸣的,可惜了结局(本来就值3星,4星为片里的女生们加的
男人永远不懂她为什么要分手
不理解,也看不懂!你们谈恋爱都这么儿戏吗?好好的为什么要分手啊?
武传路演,七分。虽然很尬但好戳心,虽然不是很深刻,但其实探讨了非常多的年轻人的现实问题,非常非常现实!所以共鸣非常广泛普遍!能碰到一个很爱很爱的人,分手真的会非常痛苦非常要命,哭死我了。
还真是遗珠。
我是逆蝶
撕裂版的前任三。人生若只如初见呀…在一起的时候需要仪式感,分开又何尝不需要呢?就像我一直说,分手要见面。可能于我而言,这不是分手的预防,而是最后的礼仪,最后的尊重
看了预告片就很期待,欧豪总算又回归爱情片了,之前拍了很多动作片,商战片。整个故事挺完整的,两个人在一起总会面临着各种问题,其实男女主之间的爱恨情仇又何尝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缩影。最后,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都能有个甜蜜而又幸福的结局。
一星半。一星给剧组工作人员,半星给结尾。在影院度过如坐针毡的两小时,毫无恋爱感的爱情戏,矫情做作的过家家式闹剧,广告片般的台词和表演方式,MV般的恋爱聚会过场,目测能剪出50条广告素材。削口红、抠眼影、挤粉底,撬键盘、剪球鞋、砸奖杯,在最体面的餐厅做最丢脸的事。影片看似讲述双社畜男女的爱情困境和反思,其实只是借个现实的壳子重复那种悬浮刻板的恋爱故事。“什么叫男人”、“你根本不懂女人”这类话题可休矣,先学会怎么塑造个正常人吧。要么可劲儿哭,要么可劲儿造,他们不是在折磨彼此,是在折磨观众,看完之后对恋爱这件事愈加反感。
导演试图通过一份清单解构、讲述一段认真的恋爱,三年。开头点出道具,后面一一点出道具的意义事件。给我这个恋爱小白点了一下可能会遇见的事。其实两个人都成长了。但其实两个人都不够成熟,两个人的恋爱其实是各自的功课,每个人的不足 欲望 执念贪念都会被表现,内心最在意的最害怕的…有点理解了为什么还爱但会分开。以后我的恋爱,不求圆满,但求和平分手,好聚好散…确实是没讲到重点为什么最终会分手…电影情绪高潮的时候我根本就没酝酿到多少情绪…(哭笑)我也想以后和爱人一起看电影,有能用台词对话的默契
无病呻吟,装模作样 如坐针毡
怎么分这么低啊哈哈哈哈 虽然没啥深度但故事讲的还挺流畅的 3.5星 多打0.5可怜可怜它的5分😅
本来看预告片以为是那种夸张的喜剧,没想到这部分手清单拍得这么日常,把当代都市男女从初始到无奈分手的感情过程事无巨细的显示出来了,相信谈过恋爱的人看过应该会很有感触,男女主演演技真的不错感觉真的谈过建议查一下。
屎上雕花,这也能拍俩小时?
电影票14.8元反正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