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的2.0..没有怀旧障碍.比较喜欢对影片提出的什么是人.什么是机器.扣扣边角...首先我抛弃了:从卵子受精到出生到成长的[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生命体是且才是人.这个定义别说受精卵了..给身体整个换个底层.用人造肢体\电子大脑\甚至完全虚拟化在网络中都不是问题... 能说这些器械终端背后不是一个人吗.我认为他还是..于是我捡起了:拥有自由意志、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附带(可包含但并非必需)的语言、情感等等能力就是人..这个完全抛弃底层.只在精神层面限制的定义...然后....这个定义具体化就会是反人类了..按照定义.婴儿、甚至儿童.智障..植物人...等等都被排除在人的范围了..等等.这样就反人类了? 我们是不是多了些既定设置?.他|她|它不是我们所定义的人..然后我们就想到了非人的对待他|她|它们?...这个因果逻辑才是反人类...举个例子:人死了就不是人了..这个毫无疑问吧.但是我们还是给尸体做悼念仪式.葬礼..没人说这个反人类吧..婴儿、甚至儿童.智障..植物人...等等不被定义为人并不意味着我们能非人的对待他|她|它们..嗯..再来看看程序|机器人这边...按照之前的定义..通过图灵测试的AI基本就可以称为人了...可能会有人对此耿耿于怀.坚称那只是在芯片和电路板上的电流..他|她|它可能和你讨论电影如何如何..大餐如何美味..但它并非真正理解电影和大餐....让我偷懒引用下Matrix67的一段文字.:http://www.matrix67.com/blog/archives/4930======================================记得我曾经看过一本科幻小说,书名不记得了,情节内容也完全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我看完小说第一页时的那种震撼。
在小说的开头,作者发问,什么是自我意识?
作者继续写到,草履虫、蚯蚓之类的小动物,通常是谈不上自我意识的。
猫猫狗狗之类的动物,或许会有一些自我意识吧。
至于人呢,其实我只敢保证我自己有自我意识,其他人有没有自我意识我就不知道了。
看到这里我被吓得毛骨悚然:完全有可能整个世界就只有我一个人有自我意识,其他所有人都是装出一副有意识的样子的无生命物!
有一次做汉语语义识别的演讲时,讲到利用语义角色模型结合内置的知识库,计算机就能区别出“我吃完了”和“苹果吃完了”的不同,可以推出“孩子吃完了”多半指的是什么。
一位听众举手说,难道计算机真的“理解”句子的意思了?
我的回答是,没有冒犯的意思,你认为你能理解一个汉语句子的意思对吧,那你怎样证明这一点呢?
听众朋友立即明白了。
你怎样证明,你真的懂了某一句话?
你或许会说,我能对其进行扩句缩句啊,我能换一种句型表达同样的意思啊,我能顺着这句话讲下去,讲出与这句话有关的故事、笑话或者典故,我甚至还能在纸上画出句子里的场景来呢!
那好,现在某台电脑也能做到这样的事情了,怎么办?
这就是所谓的“功能主义”:只要它的输入输出表现得和人一样,不管它是什么,不管它是怎么工作的,哪怕它只是一块石头,我们也认为它是有智能的。
永远不要觉得规则化、机械化的东西就没有智能。
你觉得你能一拍脑袋想一个随机数,并且嘲笑计算机永远无法生成真正的随机数。
但是,你凭什么认为你想的数真的就是随机的呢?
事实上,你想的数究竟是什么,这也是由你的大脑机器一步一步产生的。
你的大脑逃不出 Turing 机。
===============================综上.... 人的定义:拥有自由意志、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附带(可包含但并非必需)的语言、情感等等能力就是人..所以...机器人.无论是通过图灵测试的AI.还是身体机械化的人.或是思维&记忆由电脑承载的人...都是人是否和受精卵生长而来的人拥有同样的权利?当然..只是平等&人权永远是人的美好乌托邦..各种歧视..独裁政府....欺诈..暴力.估计在AI通过图灵测试100年后也不会完全消失..
其实现有的《攻壳》系列,不论是哪个导演的感觉都很不错 只是观众群的不同喜好及不同导演的风格差异。
但个人更喜欢1.0。
《无罪》中押井大叔展现了过多的个人情感,难免给人感觉不知所云;不过就个人而言还是蛮喜欢的,就当蝉文一段慢慢品味也不错。
感觉还是优秀的原著奠定了这一系列的高品质。
给这么高的分数还是出于对1.0余温的感觉。
无话可说,岛国这种片子太符合我这种宅男胃口,冷峻的画风,充满反思意味的画面,配合古朴的音乐,总让人有太多感触,作为最高等级的物种,我们的ghost即产自于肉体,却又限制于肉体,当科技可以生产一切的物质甚至于身体之后,我们彼此的区分只在ghost,但又因着这种多样性与进化,人类得以不断繁衍,而死亡只是其中一环。
想想第一次看已经是1998年了。
那时候还是一个老师用录像带在明珠台录下来给大家看的。
第一次看已经被光学迷彩,义体,ghost这些字眼真镇住了!
一直到后来看过tv版,漫画版,才对攻壳机动队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在船上自我质问ghost那一幕,实在值得一看再看。
感谢押井守再次为我们送上这个美味丰盛的思考力大餐。
这次的重制除了音效画面3d有所更新之外。
(草薙素子的空中飞人和水中潜游还是觉得原来的2d版自然些)更重要的是,令你有理由把一部已经看过多次的片子再看多一遍。
如果让我给攻壳剧场版贴标签,我会说,这不是什么瑰丽神奇的科幻巨制,更不是什么场面火爆的动作枪战片,这是一部非常装逼、也非常牛逼的重口味科幻文艺邪典。
从少校全裸着从摩天大楼之间纵身跃下,到合着凄厉而反复的女声合唱、长达数分钟生化人制造过程刻画兼片头字幕,我手臂上的汗毛始终不曾倒伏。
一开场,电影就造足了气势,让人看得眉头紧蹙、凝神屏息。
接下来的段落让人逐渐认识到,无论是在灯火通明、冷漠坚硬的水泥森林,还是在阴森晦暗、鳞次栉比的小街暗巷,这个被称为少校的沉默寡言的强悍御姐,似乎格外喜欢光着身子追敌人到处跑(其实是因为光学迷彩的缘故)。
而身材魁梧的义眼肌肉男巴特,则如同忠实的仆从般,每每在明显不对等的战斗之后,体贴地为少校披上衣服。
对白方面,要么少到几乎没有,要么一开讲就是大段意义不明的发言,动辄还会引用不知是哪里的哲学家语录,使得原本已经过于跳跃的剧情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
勉强猜到这是一群类似特工的人物追踪一个特殊案子的时候,影片开头那凄厉婉转的女声合唱再次复现了,我手臂上的汗毛也应声而起。
这时,一张又一张精细写实到近乎变态的场景描写,以Windows幻灯片播放的速度徐徐呈现:雨中的河流与船只,古旧生锈的繁体字招牌,拥挤的城市与人群……这一刻,影片终于进入到传说中的“静画片”境界。
影片的前半段让我几次想起贾樟柯的《三峡好人》。
怪异到装逼、或者不如说装逼到怪异,同时很唯美、很文艺——这便是攻壳给我留下的最初印象。
到了后半程,阴谋诡计之类的剧情线索总算从海量细节中逐渐浮现。
少校的无口属性,令故事变得格外压抑,但总归还能看下去。
高潮部分是少校为了接触名为人偶师的boss而不得不独自面对思考战车战斗。
这一桥段,分明让人嗅到邪典片的气味。
我猜想不少观众当时都在心里呼唤:“谁来戳瞎我的狗眼吧!
”。
是的,即使是喜欢重口味题材的本人,也着实腻味了一阵。
就在少校“自崩坏”之后(这词特意为少校而造),忠心耿耿的肌肉男巴特又来救场了。
又是温柔绅士地给心爱的女性披上外套。
当他一边纵容这个专断独行的强势女性,一边暗自在旁全力保护,我几乎已经爱上了他。
接下来,又是大段意义晦涩的发言然后,女主角和boss “合体”了,不,更好的说法是“合魂”了。
影片尾声部分,借由换壳,从无口战斗系熟女转换为腹黑女仆系萝莉外形的少校,飒立于风中,表情冷峻而又阴险地俯瞰着眼前的城市。
完结。
装逼、文艺已经不足以形容这部片子了。
如果在主流大众眼中,这种片子已可称为邪典,那么,在我这邪典爱好者眼中,就只能归于神作了吧。
剧场版最初在95年上映,08年出了所谓攻壳机动队2.0的重制版。
新版本对白一句不多,分镜一个不少,和老版较大区别只有两处:一处就是上面提及的少校全裸从大楼上跃下的一段,新版采用了全3D制作,其实倒没什么特别的视觉冲击力,倒是随后切换到2D有种强烈的不协调感,让不知情的人恍惚间以为映画世界也遭遇二向箔危机。
另一处区别就是“人偶师”的声音由男性换成了女性,或许是为了和女性人造人的躯壳求得直观协调吧。
要不然,就是觉得“人偶师”以男性的声音对身为女性的少校提出“合体”要求,观众们恐怕终究难以接受。
嘛,反正人偶师只是网络上自发产生的意识体,原本也无性别可言。
值得一提的是,攻壳剧场版启发了沃氏兄弟,令后者最终拍出了黑客帝国系列。
墨镜特工史密斯,其原型无疑就是攻壳里的“人偶师”,二者同为网络上变异后病毒般的存在;史密斯能将自己强行复制到其它个体上的特技,也和“人偶师”能瞬间强行入侵电子脑的手腕如出一辙;而黑客帝国故事里系统危机的解决,依靠的是救世主尼奥与病毒史密斯的整合,这大概也是受到少校与人偶师合二为一的启发吧。
就是这样一部遗世独立般的电影,带我走进攻壳机动队义体与电子脑的世界。
一开始倒谈不上喜欢与入迷,只是被完完全全地震撼到了;等到后来把两部TV版完整看下来,才真正为之痴狂。
看之前压根就不知道2.0是什么意思.看了一些图片.发现2.0的确是色调偏红偏黄.一改1时的蓝绿冷色调.瞬时变得华丽丽.意料之中的深奥甚至晦涩.cnxp的字幕真的做得太好了.如果不是叔本华卢梭某某的每一句话字幕组的大大们都给标出来了我压根就不知道.我承认绝大多数的貌似很有哲理的名人名言我应该都没有什么深层的理解.但是攻壳的优点在于他固然有他晦涩难懂的东西在.但是主线剧情却十分清晰而且中心突出.什么是生命.少佐算不算.如果能够有差异繁衍的算不算生命./不好意思稍微剧透./于是引出了结局处少佐面临的和傀儡师结合的抉择.至于少佐潜水时一大段天花乱坠的箴言大可以放在一边.如果你跟我一样对于此类animation没有什么研究的话.理解导演大意已经够了.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g3MDYwNTY=.html潜水后船上的对话.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g3MDc1OTI=.html押井守最喜欢的旧式唐人风歌曲.
一“身体亦属表象世界是不可靠且并非自身本质之物”我们所看到的任何事物,人,物体,空气...包括自己的身体都只是我们幻想中的表象世界,表象世界是不可靠的,是可变的不是固定的,比如说你可能认为自己的身体很美,人们投来的都是羡慕,妒忌,和赞美的目光,但实际上可能你的身体很丑,人们投来的目光很可能是鄙视,厌恶,恶心,对你的赞美的话实际却是讽刺,咒骂,而你信任的朋友实际上也可能是处处在损你,你认为你所看到的真实世界只是你的大脑想看到的假象而已。
我们以前听到的种种关于超能力的传说,比如只凭想象就可以把勺子折弯或把杯子移动,一般来说这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因为你所看到的都是你大脑虚构出来的假象,而平时你想让勺子凭空折弯却不行,这是因为你从以前的表象世界中得知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你的大脑拒绝接受这个新的假象,但是经过你长时间的一番冥思苦想,你的大脑慢慢接受了这种假象,所以以后只要你一想,你所看到的将是,勺子马上折弯了,而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
第二种解释,因为所有你看到的现实世界都是你创造出来的表象世界,那么当然你想让现实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它就会变成什么样子,你让勺子凭空折弯它就真的弯了,其他人看到的也是弯的,因为他们也是你创造出来的,从另一个意思说当你不想创造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消失,大概这就是“死亡”的意思,死了就是你的大脑停止想象的运转了,那么以前你所创造的这个表象世界,比如你的父母亲戚,朋友敌人,你拥有的失去的,本来因为你的存在而存在,也就因为你的消失而消失了。
就如不存在过。
“你我犹如隔镜视物所见无非虚幻迷蒙”二“物种进化树顶端:人类”一般来说,这个意思就是:“肉体进化树顶端:人形身体”。
那人类怎么样才能再进化呢?
我们的身体给我们带来了种种便利,正是这种便利带来了人类超越一切生物的发展繁荣,却也带来了种种禁锢,正是这种禁锢限制了人类的进一步进化。
这种禁锢就是我们的身体反馈给大脑的假象,即快乐和痛苦,快乐比如美食,性爱,金钱,权力,假象的自由等等,痛苦就是伤痛折磨,孤独,压力,排挤等等,很少有人能够摆脱这种假象,而一旦摆脱了,就立地成佛了。
正如佛所说:佛者,觉也!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本有之如来智慧德相。
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佛教在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中是最先进最牛逼的,西方宗教“上帝”也好,“万能的主”也好,都只有一个,而在印度创立在我国发扬光大的佛教,佛法却说:人人皆可成佛。
也就是说上帝在我们国家有13亿个!
长在脖子上的大脑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它的发达是我们领先于其他动物的原因,比如说我们的大脑提供了更多的空间用来储存记忆。
但是因为大脑驻扎在个人的身体里,所以它就有一种“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是人自私自利的表现,一个人越追求自由,就会越禁闭在“自我”里。
而当我们的意识,或者叫记忆体,俗一点就叫灵魂,离开我们的身体,抛弃“自我”而独立存在的时候,就是人类进一步进化的开始。
这时候他就不是人了,而是“神”,或者叫“佛”!
记不清楚看过多少电影了,好的坏的,高雅的低俗的,光明的黑暗的,不管什么样的影片,总是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东西触动到你,让你禁不住思考。
然而,时间流逝,我早已忘记之前绝大多数的想法,唯一剩下的只是偶尔莫名其妙跳出来的一些细枝末节。
或许我已经老了,需要不断的回忆过去,然后一次次加强它,修改它,以便让现在的自己获得更为真实的“存在感”。
就像照镜子一样,若干年后当我重温这些当年刻下的痕迹,我会告诉自己:“这就是我”。
当一个人身体全部义体化,当然也包括大脑,这之后的电子脑是之前肉体的信息存档,还是真正的把一个人的思想转移到义体上?
这是否还能算得上是一个生命体?
于是出现了ghost这一概念,相信自己的ghost是证明自己的根本,亦或者根本就无ghost这东西。
义体人只是根据生前的信息做出的各类反应,并加以学习,这根本算不上是生命体。
但是,我们身上的DNA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对生命的定义是什么?
可以繁殖的,可以进化的,这才是生命体吗?
或许是吧,义体人除了这些条件之外,其他东西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对了,他们只要有持续的维护还能长生不死,你还是可以和他进行情感的交流,探讨人生的未来,表面是完完全全的正常人。
在视觉层面,在精神层面,我们超脱了自身的躯壳后的存在,不禁让我在问多一句:我们对生命的定义是什么?
这是我在探索的其中的意义。
没有任何剧本的改动就重新制作一遍,这样的事情在电影和动画界都是少见的。
本以为2.0只不过是增加一部分CG的镜头,没有想到其本质是完全的数字化重制。
原作的主要配音演员们,为新作重新配音,并邀请来著名声优榊原良子为“傀儡师”(原版配音是家弓家正)赋予新的声音。
音乐、音响方面,最新的6.1ch混音效果音响,兰迪·汤姆,skywalker工作室,听听这些大牌就知道 Production I.G 这次下了多少本钱。
色调上,和95版本最大的差别则在于本作偏向红黄的暖色而旧版则偏向蓝绿冷,可以参加下面相册。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3316590/图片有些小 可能看不出特别的效果 但是放在大屏幕上,效果还是异常震撼的明显的。
声效尤其是惊人,通过DVD对比,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其实拿到2.0的碟子,感觉最大的改变则是在翻译上。
当年看攻壳机动队,有几个人敢说自己看了一遍就完全看明白了,相信95的翻译也纠葛了很多和我一样的童鞋。
而这次的翻译清晰明朗,相信即使是第一次看攻壳的朋友,也能够比较容易的理解。
看攻壳,好翻译是多么重要啊
确实没怎么看懂,好像很厉害的样子,日本人才能拍出的动画
k看的不舒服
晕,看的是优酷
换了个色调
这3D效果放在08年略囧啊,不过重新上色后的画面看着比95版的要舒服。素子和傀儡师一起达到了生命中的大和谐……百合就这样战胜了BG,为什么直到今天我才发觉?
能够直探意志与表象之世界之真的一部动画,即使是复刻,也未尝不可以看作是一种行为艺术。正如片中“人形师”所说,自我复制无法产生变异和个性,算不上生命;真正的生命,乃是在不断的死生循环中变异传承,生生不息,不可灭绝……其实这也正是叔本华所说的生命的意欲……
3D恐怖谷,重置噩梦,幸好不多
有一种画蛇添足叫做 2D 动画部分场景 3D 化 =。=
虽然很多人都说这个重制有画蛇添足的意味,不过,它或许只是想提醒我们,还有这样一部作品存在。
没看过TV版,还是有些不明白。
缺点什么
剧情没什么变化,加了些3D效果,感觉没有拍的必要。
要再看遍
其实应该在当年疯狂痴迷Matrix系列的时候看的
很酷很血腥很哲学很深刻。更有香港怀旧都市场景与先进科技对撞造成的一种诡异氛围。探讨的主题在今天仍不过时,可以想象95版GIS横空出世的时候给大家造成的心灵冲击。如果那个时候看我一定会把它视作神作,可惜现在看,有些审美疲劳,所以只给4星
3.5,在旺角拍的吗
对攻壳机动队完全不感冒
7/10
可能我一向不喜欢三D这种质感的动画的缘故,3D的逼真不是一种梦幻的质地。幸好宫崎骏从不拍3D。
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