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真人版,150分钟的长篇,除了那个老是爱讲西班牙语的士兵——在“越狱”里是个搞笑的黑人和SAM那只可爱的吉娃娃还能给我留下点印象外,我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1.题材毫无新意,拯救地球造福全人类,典型的好莱坞大片模式,真烦!
能不能换一个...2.剧情拼凑严重,我实在搞不懂为什么要找那个胖子电脑高手过来,难道是为了凑足片长?
与其这样,还不如多播点变形满足广大变形迷呢;3.广告太多,敢情进电影院看广告去了。
而且还是被TAOBAO打败的美金舰队EBAY...4.幽默不具全球性,大黄蜂为讨好HOT GIRL反复播放的歌曲在我们看来简直鸭子听雷,我不懂你的幽默可以了吧。
建议可以播点“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在岸上走...”之类的;5. 变形金刚变的还不够精彩,感觉过了,过于复杂,看起来感觉更象蜘蛛。
起码我不觉得比小时候看起来舒服。
不过我大胆预测原版的变形金刚卡通即将流行;6.打斗画面过于复杂了,与其说复杂,倒不如说不清楚,以致于我最后睡着了...7.又来了,你也要拍续集,而且还是啥啥意外的复活,不要这么牵强好不好大哥!
咦,为什么我说也是...因为烂片太多啦!
《变形金刚》讲的是一个人类遭到威胁的老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人类拯救者的重担,最初是交到了人类的朋友汽车人身上,人类仅仅起到了辅助的作用;但在结尾处,这个任务遭遇反转,一个典型的美国小男孩的一段冲刺,挽回了难堪的结局,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也使得人物身份发生了逆转:拯救者成了被拯救者,被保护者成了保护者。
在结尾的高潮段落,当人类的拯救者抱着魔法方块义无反顾地奔跑时,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只要哪怕看过一眼美式足球或者叫橄榄球的比赛,就会发现,他抱球跑动的姿势、越过障碍的身形、传球时侯的动作(在楼顶上往飞机上递方块)以至于最后的得分(把方块塞进威震天的身体中),都跟这种运动很相似。
什么能够拯救人类?
《变形金刚》给出的答案是:美式足球。
实际上,在影片开始的时侯,就预示了这样一个橄榄球式的结尾:当男主角Sam开着新买的二手车去郊游时,遇上了女主角Mikaela的前男友,一个跋扈的运动狂强势校友,两人进行了一番唇枪舌战。
大体的意思是,运动男攻击Sam在美式足球的选拔中表现很逊,是运动白痴;而Sam则攻击运动男脑筋不好,是因为运动而白痴。
美式足球,是其中的关键词。
所以,拯救人类的,并不是球场上的运动,而是内蕴于这种运动的一种观念。
霸天虎来到地球,第一个攻击的美军基地是在沙漠中。
不久以后,我们通过一小队幸存者发现,这块沙漠并不是在美国中西部,而是在美国传统的势力范围中东地区:穿长袍的阿拉伯人,蒜头顶的疑似清真寺建筑,眉眼清秀的小男孩,通通显示了这样的地理概念。
而且,美军这个基地的存在也让人觉得很可疑,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
然后,基地受到了攻击,一笔糊涂账被撇清,美国开始代表人类而战斗。
这样的开始,跟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何其相似!
我就是世界,这就是美式足球的价值观。
接下来,战场移师美国本土,影片底气十足地拿自己的政府开起了玩笑:空军一号迫降之后,总统先到了安全区,还有人扬言这是美国规矩;第七处出来几个可笑的西服男,骄横跋扈一时,却终于被脱到超级可爱的内裤。
但是,玩笑归玩笑,关键时刻,还是得靠政府的有识之士出马,强悍地国防部长,明智的特种部队,甚至连方块都是靠政府造了个大坝保护起来。
美国就是世界,美国的政府再可笑,终究是这个人类、这种价值观的保护者,怎么能失球?
很多年前,美国就通过男主角的探险家爷爷之手,把自己的势力推广到了北极,堂而皇之地搬回了坠落在北极圈的威震天和方块。
然后,建了个水库大坝储存他,在介绍时,国防部长不无自豪地说:“一切现代科技,都起源于他。
集成电路、电脑、人工智能……”换句话说,由于美国拥有了这一切的起源,所以,所有的现代技术都起源于美国,甚至可以说现代社会都来自美国。
面对入侵的高科技,美国人惊叹:没有什么国家能有这样先进的技术。
他们也总在说:不可能!
偶尔,他们会拿日本人开开玩笑:说不定是日本人干的,这么高级!
所以,美国,只有美国,可以拯救世界,也可以毁灭世界!
再看看我们的美国救世主,一个普通的小孩,除了拥有一幅眼镜和一个探险家爷爷,其他毫无特异之处。
即使是这幅眼睛实际上也来路不明,难以想像一幅破碎的眼睛,能在民间渠道流传这么久,而且,这眼镜到最后还被证明一点用处都没有!
他有的,只是一些美国的价值观念,比如,隐藏在爱之后的欲望,冒险精神,一种简单直白的正义感,一种总是想强加于人的价值观。
就用这些,再加上他的美式足球冲刺法,他就拯救了这个世界。
这不能不说是美国的胜利!
擎天柱口口声声说:人类的命运应该由人类自己选择。
但是,是美国代表人类在选择。
然而,美国不可能是世界,它也不可能代表整个人类。
价值观的混乱,体现在汽车人的身上:当他们刚刚出场的时侯,小心翼翼维持着自己的价值观:不能伤害人类;但一旦和邪恶的势力开战(霸天虎,或者邪恶轴心,或者想像中的恐怖份子),人类的生命被置之度外,这样一场闹市中的战争,该死掉多少人啊。
不太懂电影或电脑技术,但想必在这样一个“一切科技起源”的国家,应该是很先进的,视听震撼也足够强劲,但这些,并不能掩饰或者削弱一个消费品在艺术上的贫弱。
当看到被炸飞的男女主角趴在地上,慢镜头表现他们慢慢握住的手,差点失声。
再比如,那个没起到什么作用的眼镜,那些个性不明的好机器人坏机器人……
说是奔电影去不如说是为了找回儿时的回忆。
这句和“人间大炮一级准备”一样经典的台词我相信许多我这个年纪的人一定是耳熟能详,小朋友们一块玩儿的时候都抢着做擎天柱的记忆不禁让我有点唏嘘,老泪纵横太夸张,浮想联翩却一点都不过分,打过架的小兄弟,还有邻家穿花裙子的小姑娘,哦,扯远了。。。
电影本身坦白讲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书写的,电脑特技也是炉火纯青,除了机器人的面部做的都略显邪恶,不如动画片中博派机器人亲切,变形的过程以及声效做的也是无与伦比。
对于看惯了DVD的朋友,推荐去看大银幕。
友情提醒,一定要在前一个小时抽空走下肾,不然由于肾上腺分泌增多而导致像我似的在两派打斗最激烈的时候而不得不飞奔厕所而遗憾啊!
随文附变形时的经典声音,可作手机铃声。
期期咔咔 http://www.box.net/shared/7pxqahlvz8OST:http://www.mininova.org/tor/777923高清晰壁纸:http://www.mininova.org/tor/762292Ps:为什么主演里面不写变形金刚这几个名字?
我下午把擎天柱大黄蜂爵士包括威震天红蜘蛛都加进去,怎么现在又没了?
难道这部电影他们不才是真正主角么?
在华纳影城看完《变形金刚》,某姑娘一直被震撼得神志恍惚。
她甚至偷偷告诉我,她感觉办公室里的打印机有点不对劲,似乎突然间就能“咔咔咔咔”地弯腰伸腿站起来,端起一摞A4纸走掉。
我听罢不禁哈哈大笑,又想起网上那些把电吹风、缝纫机乃至运动鞋变形成机器人的搞笑图片。
从吴承恩的《西游记》到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从卡夫卡的《变形记》到达里厄塞克的《母猪女郎》,大家的想象力终于进步,不再一门心思考虑变动物了,改琢磨着变机器人了。
我们亲近变形金刚,因为它源于我们熟悉的机器,对在城市中长大、很少接触动物的孩子们来讲,机器变人可谓一场充满视觉刺激的狂欢。
当初见识了由搅拌机、起重机和挖土机等组合成的大力神,遇到建筑工地我都绕着走,生怕被那些变形机器抓起来。
不过变形金刚也以貌取人,它们的原形都是能飞会跑的灵活家伙。
你见过冲压机或者车床变成机器人吗?
没有,就是因为它们太笨重、不好看,孩子们也没见过。
变形金刚的出现,迎合的是崇尚金属质感与复杂功能的工业审美原则;而第一次使日常机器拥有人的外形与行为,隐喻的则是人类驯服强大力量的野心。
说白了,把汽车飞机啥的构思成机器人,就是人类觉得这些铁家伙有本事有功劳,既然给了机器变人的资格,就得给咱们人类好好地干。
你去看看西游记里犯过错误的老妖精,修炼几千年还没能转世当人呢。
所以说做人难,做机器人更难,做个博派的好机器人,则是难上加难。
在摆脱单一功能、实现进化变形的同时,机器又被人类纳入“机器人”的范畴,咱们这个因懒惰而聪明的物种,潜意识里也开始把更多“人”的责任推卸给机器。
譬如我前面提到的那位姑娘,假若有了变形打印机,她今后肯定就懒得起身,要打印机自己把文件送来;变形复印机和扫描仪必须随叫随到;变形饮水机也该主动冲调咖啡和普洱茶才好;至于变形投影仪,更得自己去催变形电脑,抓紧传给它下午要发表的会议文档呢。
随着社会分工细化,人逐渐变成企业和组织中各司其职的零件,技能也逐步退化,转而专注自己职业涉及的一小部分。
就像我一个做网站编辑的朋友,出国采访时可以自己搞定稿件和图片发布,笔记本浏览器中了病毒却不会查杀,只能下载了很多种浏览器来应付;再比如我,没接触电脑之前都是手写文章、复印上交,有一回校报催得急,复印店又停电,我在街上转了很久,才想起可以拿笔再抄一份——正因如此,人类才会用变形金刚来试验社会进化的设想:如果分工细化到极致的机器能够转而包办一切,我们的工作是不是也能丰富有趣一点? 当然,即使变形金刚不出现,现实中的人类也足以通过机器给自己制造乐子。
我的两位同事,上个月搭同一趟火车回老家,一位提前两站下,一位最后下。
当后下的迷糊蛋准备出站时,才发现自己的车票竟被先下的迷糊蛋带走了。
在检票口央求再三,后迷糊蛋给先迷糊蛋打了电话,凭借先迷糊蛋发来的车票彩信照片,后迷糊蛋居然被顺利放行——我说什么来着?
人类是个懒惰而聪明的物种,有胆量惹出麻烦,也有本事解决得漂亮。
哈哈。
一部变形金刚让身边所有的男性同胞沸腾了,一时间,耳边听到的都是什么时候去看。
是不是上海所有男人都出动了?
我对它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许多人搬出了童年,惊讶的对我说,你没有童年吗?
抱歉,我的童年只有花仙子和一休哥所以,对于它,我是抱着新事物的角度去观赏的,还要费神的让旁边的“哥哥”激动的解释,“看,这是谁谁谁”所以,我没看懂这部片子究竟好在哪,除了出神入化的特技,还有什么?
滥俗的情节,典型的美国商业片架构,甚至回到原始,好人总也死不掉,总要在垂危时,才能突然奇迹般的打败坏人。
如果这就是大家所推崇的,好吧,我只能说,变形金刚很奥特曼
不得不说,变形金刚三烂透了。
枯燥无味的剧情,乏善可陈的角色,苍白无力的演绎,堪称失败中的失败。
男主角一如既往地挫着但依然上演着丑男陪美女的桥段,莫名其妙的补天士出现后又莫名其妙的跳水,先弱后强的小强擎天柱仍然在开始被虐而后虐别人,大部分的镜头都集中在如何捉弄玩弄美女的尖叫中,无聊之极。
一整天的美丽心情都被这个变三的高期望高失望搞砸了,还好回家后上http://www.7676.cn逛了一圈,肆无忌惮的腐败买了一堆衣服,才稍微好了些。
总结:变三变得不三不四,太二了
看完了。
看之前从来不信有任何一部电影院的鬼片能让我从一个城市特意跑到另外一个城市就为了提前几天看见,看完以后信了。
该死的香港电影系统的小哼大哼们铁定是因为没商量好腰包里钞票捞多少的问题,居然把本来应该4号上映的变形金刚生生推到了26号。
抑制着想挂满炸药包冲进百老汇的冲动,在每天忙忙碌碌中扒着手指头算日子,跟周围所有能碰见的人怒吼“老子要看变形金刚!!
”,就这样一直捱到了22号。
一溜小跑冲到深圳。
提前四天?
靠,提前四小时老子我也要去!
终于看完了。
我想大概是因为我看的时候全国人民都已经看过了,所以影片从头到尾鸦鹊无声--该叫该哭该笑的都已经在第一遍的时候叫完了哭完了笑完了,剩下的就只有那帮似懂非懂凑热闹的兄弟姐妹大爷大妈们……因为我天生大嗓门,实在是怕被安上一个扰乱影院治安的恶名,然后被中途踢出去,所以整部片子真是憋得头疼,憋得胸闷,憋得心痛,憋得死去活来--看到大黄蜂方向盘上的汽车人标志的时候想叫,看到擎天柱扫描过后变成重卡的时候想叫,看到大哥下令“汽车人,变形”的时候想叫,尤其是听到“我的名字是擎天柱”的时候,看着SAM小同学那一脸茫然的表情,我真想拍案而起大吼一声--SAM!
你小样是打火星来的吧??
你居然连擎天柱大哥是谁都不知道!
你十几年是怎么混的!
还不赶紧随便抄起块板砖然后满脸坚定地对大哥说:“大哥!
俺可算找到组织了!
俺就交代给您了!!
”?
其实老美完全不用拍擎天柱来地球以后还费劲和地球人联络什么感情取得什么信任,他们可以直接拍汽车人进入大气层以后从哈勃望远镜到美国自由女神到东方明珠电视塔到北京紫禁城上都挂满横幅--“热烈欢迎擎天柱大哥归来”,然后直接获得情报,直接得到想得到的所有东西,从SAM爷爷那个ebay眼镜到顶级壳牌润滑油,然后再接见穿着汽车人标志T恤衫的铺天盖地的fans,所有人异口同声--大哥!!
让咱跟着您混吧!
咳咳……抱歉,YY过渡,扯远了。
看完以后爬在网上看影评,看完影评以后趴在电脑跟前偷着乐。
没有和家长因为是看变形金刚还是吃饭而战斗过的人不会明白,为啥一部美国商业片能让全中国热爱盗版事业的哥们儿们全都自掏腰包而且是自掏好几次腰包去买一堆能顶N多天伙食费的票看了中文看英文看了英文看中文;没有在商场里因为每天都在同一柜台盯着同一红蓝色玩具流同一地口水而被驱逐过的人不会明白,为啥在吹毛求疵批评贬损已经成为时尚的年头所有平时喜欢挑刺挑骨头挑这挑那的动辄义愤填膺的哥们儿们都忽然变成了革命党,面对美帝国主义的both商业和文化“入侵”不仅不说一个“不”字还欢呼很好真好太好了简直是好到不能再好了;没有因为抢变形金刚而跟兄弟打架跟姐妹吵架,没有因为买变形金刚而跟家长约法三章从小到大第一次立志发愤图强,没有因为老娘买回来的玩具居然是挖地虎而不是擎天柱而发毒誓这辈子再也不跟她说一句话的人不会明白,为啥一帮人肯在半夜12点赶场会在听见句自我介绍的时候就大呼小叫还在出了电影院以后对着满大街的奔驰宝马丰田奥拓奇瑞QQ嘿嘿嘿地傻笑;借个姑娘们喜欢吼的歌--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
没错,变形金刚不光是几辆玩具车几张招贴画几个能变来变去的小人,它是纽带它是回忆它是整个该死的童年它是变形金刚迷们一辈子的核弹,随便啥时候,只要大哥老威按个键,我们马上炸得五体投地体无完肤,猥琐的脸上还带着充满意淫的幸福感。
于是说谁说我们是去看电影的?
谁说我们是去怀旧的?
谁说我们那是去一边文艺一边追忆逝去时光的?
告诉你们,我们那是光着膀子穿着大裤衩子塔拉着拖鞋冲到隔壁老王头家对着八百辈子没见的哥们的肩膀用这辈子最大的力气狠狠捶上一拳,然后一边鼻涕眼泪一起抹一边说:“靠,你小样儿怎么现在才出现!
”所以当年那帮孩子现在这帮大老爷们,才会在这个只有小P孩才会满脑子耍拽耍酷耍个性的年代,面对这样一部充满了广告的,俗套了剧情的,陌生了人设的商业片,堂堂正正满脸自豪地向全市全国全地球反对的声音宣布--怎么着?
我TM就是喜欢!
什么?
不服气?
忽略!!
猥琐地罗唆了这么多,也该打住了。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全地球的变形金刚fans,跟擎天柱大哥说一声:大哥,SAM其实是火星人,千万别理那小样--欢迎回来!!!!
套着变形金刚壳子的美国Daniel Wu——先声明,电影院里看电影的过程还是觉得蛮刺激,尤其最后那段重金属的配乐感觉还蛮是那个事情的,但是,当娱乐popcorn的时间也就是那么两个小时,出来了,回来了,要写东西了,还是知道,没多少好话留下的,因为说来说去,还是好莱坞的典型运作,那些胡椒味精盐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因为知道会说的好话不多,所以先说了好了——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斯皮尔伯格的场面调度和叙述线索还是无可厚非的流畅和老道,尤其是画面,还是会有心在宏大场景下做些许细节花样创意的,结尾那个抱女儿的剪影效果就不多说了,也许不是这样老掉牙的主题我还会有心思多说两句。
所以只剩下“巷战”(刚用到巷战这两个字的时候有一些犹豫,这么法国的东西怎么可以放在美国的中心呢,但感觉真的就是巷战)里几处广告化的定格慢镜头处理了。
一次是威震天行将踏过衣着蓝色吊带露背短裙摩登女郎时,先是一个仰角的客观镜头,对前景女郎扬起的蓝色性感裙裾和后景银白色的威震天的巨腿的定格,接着随着女郎的尖叫一个威震天踏越女郎头顶的仰角的主观镜头,末日感和眩晕感,色彩够冷艳,格调够前卫!
再一次是在大黄蜂受伤SAM煽情一通之后,男主人公即将披上无形的英雄铠甲去上演救世者的独角戏之前,女主人公从废墟中站起,梳起马尾,一脸多少有点中邪意味的阳光自信的灿烂笑容——那个定格全身特写,金色光晕包裹着站在车旁,就像车模。
有意思。
呵呵,那就是不知为什么选了个有点baby fat的美国“吴彦祖”的男一号,和一个有着雀斑又像墨西哥美女萨尔玛·海耶克的女一号,还是不是让那些脸上铁片直晃、眼睫毛直闪身体还依旧肌肉男般的变形金刚们。
动不动摆几个中国功夫造型!
呵呵,其实说是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为什么。
好像不想说好话了,咳咳,那就开始吧——最不能忍受的,注意,不是那些想骗取善良儿童眼泪的家庭亲情、战地友情,而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一群扁平人物变形金刚!
这等“挂着羊头买着狗肉”的处理,只能使这部真人版的大片陷入到主角不明、个性不突出的尴尬境遇中:SAM不可能成为蜘蛛侠,擎天柱成了总结会议的马列主义老太太,而印象中最深刻的那个说话妖里妖气、技高却总是难讨好的红蜘蛛好像变成哑巴,那个说话瓮声瓮气的声波则怎么看都只像魔戒里那个gloom的变身,至于在SAM家院子里那段篇幅不小的变形金刚笨拙闹剧,则明显是为了包袱甩包袱——好在有那小狗的一泡尿,观众好歹还会配合着笑笑。
不过能理解,做这么些机器人特技已然不容易,特别是他们那么丰富的面部表情真正做到“武装到牙齿”,个性上,只能是符号化的标签了。
只是心中真的替擎天柱大哥抱屈,时隔二十年,铁皮都会跳街舞了,大黄蜂都会生气发拽了,老大哥怎么还是那么土的高大全形象啊。
接下来本来打算一一说说那些不思进取的胡椒味精盐的,后来觉得纠缠于此类好莱坞的本质结构倒是显得我自己满脑废油了呢。
不管怎么样,电影院里挤满了大人小孩,虽然坐在我旁边的那位妈妈似乎一直找不着激动的状态,虽然不断的听到小孩子不伦不类的叫他们“机器人”,虽然当擎天柱拾起那副在现实课堂里被取笑而因易趣网而引起硝烟的眼镜时候,又一次听到影院里虽然稀稀拉拉但却发自肺腑的掌声,虽然拼贴起来的电影里实在没有什么让人振奋的后现代新理念……但是,电影院里还是挤满了人,包括我,大家都在努力的配合环绕立体声投入情感,末了,都会说上一句,蛮刺激。
应该承认,现在的人们,不管是不是欧风美雨下长大的,都越来越会摆谱吃洋快餐了。
所以电影过半时,我闻到了很纯粹的洋快餐混合味道——无庸置疑有爆米花,还有巧克力,或许奶昔等等,但,肯定,没有保留项目的瓜子了。
对着部驳杂而基调缺乏定力的《变形金刚》,大多数人都还是会比较宽容的说上一句“蛮刺激”的。
包括我在内。
漫画改编风潮象一剂强心针,猛扎好莱坞的心口,这究竟是救市还是毁市?
不得而知,至少在票房排行榜上轰轰烈烈,入目的颇为壮观,究竟是短期还是长期行为?
既然市场是好莱坞衡量影片的标准,那不仿顺其自然,改编风潮则愈演愈烈。
近期有多少动漫风登上国内银屏,《蜘蛛侠》、《忍者神龟》、《灵魂战车》,可又有多少是中国动漫迷心中的记忆,也许从来没有一个动漫角色如“变形金刚”那样在国内培养出一大批忠实粉丝。
一份来自幼时的怀旧情感,它决定了《变形金刚》票房构成的大部分,这部分观众不论影片如何都会怀着一份朝圣的心走入影院。
在进入影院朝圣之前,我的心其实并不虔诚,因为我始终难以对影片抱有信心。
当得知迈克尔贝成为影片的主宰者之后,我不怀疑他能让影片变得眼花缭乱,可我也毫不怀疑他将让影片变得索然无味。
在怀疑之余,仍存一份侥幸,希望影片不至于太过令人失望。
事实上影片最后让我陷入困意来袭的境地,影片全然不同于动漫的故事情节让所有动漫粉丝们产生了陌生感,较为散乱的多线索故事情节令人无法集中注意力,更为令人感到失望之处在于,人类更大程度地跌升为影片的主人公,那些汽车人或者霸天虎则完全沦为耍酷的绿叶,全然丢失了血肉性格。
没有了性格的变形金刚无异于普通机器人,哪里还有讨人喜欢的特色,而人类角色则更多是在变形金刚们打斗之余起添加笑料的作用,笑料又无可避免地相当老套。
迈克儿贝毫无疑问的是一位出色的匠人,他总是热衷于将金钱投入到表层的炫丽上,他的成功与失败几乎是对等的。
有些人极其喜欢他的火爆动作场面,但也有人讨厌他将技术凌驾于内核之上,与他在《珍珠港》中的失败一样,他的作品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你不能期望一部庞大投资的影片却没有一个灵魂。
他执导的《变形金刚》同样没有灵魂,但是这部影片票房的成功与否并非来自与迈克尔贝,即便换个导演,只要不是太糟同样会有观众为这部影片买单。
典型的有画面没剧情的美国大片——不过,谁会傻到冲着剧情看变形金刚?
场面不错,挺好玩,女主很辣。
我那美好的童年啊
今年终于出现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大片了!上午去华星影城看的早8点半价场,座无虚席,甚至有一长排加座。很少见如此壮观之场面,几百个人头齐刷刷盯着大屏幕,有种久违的感动…
从1-3都看了,还是最喜欢1,看多少遍都不腻,大黄蜂太可爱了,因为大黄蜂的魅力,我们买车都买的是雪佛兰
画面很不错,但是有点乱。爱车一族的最爱
好莱坞拍这种场面火爆,打斗激烈的片子还真是在行啊,只是主角换成了变形金刚...但仍然吸引人,这也是好莱坞的过人之处~~
动画片就没觉得有什么意思,拍成电影更无感了!中国人的钱就是好骗啊!
超级爱看科幻片,国外电影的特效真的好棒,这一系列的都很喜欢,外国的科幻片看着很爽
按脚的时候撇了两眼。
45/100:别拿童年唬烂人,我可不记得变形金刚里有什么莫名其妙的美军士兵电脑黑客国防部长……
imagination is everything...
擎天柱大哥....欢迎回来
爆米花消耗战
看了好几遍,越看越好看
实在无感
说实话,我真不喜欢这超昂贵预告片。
第一部的变形金刚真称得上是信仰,美国男孩、战士大兵、汽车人军团,美式主旋律燃得妥妥的。男孩儿的第一辆汽车情结,还有永远不会为了那天上了车而遗憾,加上贯穿始终的幽默,算是从头high到尾。
战争场面很帅,但是无力男主的类型,外加我的机战梦不晓得为啥被灭了...我不要看真人版EVA打使徒高达打扎古= =...
相当的精彩 当然相比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