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
The Nightingale,夜莺的哭声(台),夜莺的哭泣
导演:詹妮弗·肯特
主演:山姆·克拉弗林,艾斯琳·弗兰乔茜,达蒙·海瑞曼,伊文·莱斯利,查理·肖特韦尔,纳撒尼尔·迪安,哈里·格林伍德,马修·桑德兰,贝卡利·加纳巴尔,Sam Smith,Mich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影片获得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和新锐演员奖。讲述1920年代塔斯马尼亚岛的一名21岁爱尔兰囚犯克莱尔被判7年徒刑,她非常渴望摆脱虐待她的主人霍金斯中尉,而后者拒绝释放克莱尔。克莱尔的丈夫艾丹进行了报复,而中尉和他的密友们因此对她犯下了可怕的罪行。 由于无法从英国当局得到公正的审判,克莱尔决定追捕霍金斯,霍金斯却..详细 >
为什么女主追上军官下不了手?应该是长期被欺凌已经形成了一种“本能”的恐惧,每次反抗都会迎来暴风骤雨的惩罚和肉体精神的双重折磨,所以她在举起枪的那一刻,僵直在那里,能想到的只有逃命。因为没受过什么教育,说得难听一点,他追击军官,就像狗子撵人,根本就没有想法追上了能怎么样,追上后只能无所适从的汪汪叫。。。。
电视纪录片质感的丛林、荒原和特写格外加分,被压迫的生机快要冲出好久不见的四比三画面。侵略、殖民、层层压迫剥削本质上是对一个大陆/国家/种族/民族/文明的强奸,再怎样用civilization来美化也同强奸一样罪无可恕。"She is my mother, she is my country." 发生在女主身上的事就是发生在那片大陆上的事,更糟的是事情带来的伤害永远无法用复仇来抹平。向blackbird Billy致敬。
复仇戏 剧情有点冗长拖沓 不够紧凑 人物内心戏缺乏
一般性复仇…again
pg18 差點吐出來🤮 怪不得我隔壁的大哥還沒看到那段就直接離場了 女主反差太大了 一會兒軟弱得不行 一會兒要草爆全世界 一會兒連開槍都不敢 一會兒又不要命一樣地懟人 ? 這真的一點點也不女權
人物走向突兀,惊悚居然都是用来吓自己的。这个女人,究竟为什么要追上霍金斯一行?奇怪我居然看完了。有负分吗?
三星半
类似于悍女的电影,女人复仇,但细节拍的差强人意,剧本稀烂,拖沓冗长,看得我不行的想快进,莫名其妙加入很多强奸轮奸的剧情,看的真难受
拍得太失败了吧...好多场景都不明不白,剪辑也很有问题
以为是部复仇爽片,结果女主关键时刻掉链子...
这是我看过的最没种的复仇女性
女性导演的视角更广阔,因为她们对压迫更为熟悉。
基本上所有人在大多数时间都面无表情,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一切都在殖民地的气氛下显得很压抑,动作戏基本没有,然而情节,却让人想起博尔赫斯那些充满神秘的复仇故事。如果说快意恩仇的姜戈八恶人如同chris isaak的流畅西部民谣,夜莺却像女主自己吟唱的爱尔兰小调,忧郁婉转。最后,能理解看到这种冷门片儿的都是电影爱好者,好片阈值高,但评分5.8是什么鬼,良心不痛吗😂
在全球「殖民化」/「全球化」中,「原世界贱民」、女性和囚徒,「第三世界原住民」的「价值」都被屠杀殆尽,在一个似乎讲述上世纪「种族冲突」和殖民残暴的故事背后,却有太多当下现实世界的指代,弱势者无法逃到天边,那些独有的高歌与低吟终将消亡。
海报让我想到知更鸟女孩
今晚电影之夜的第二部电影。这可能是最古典的强奸复仇电影,但由于其以殖民地时期的澳洲为背景,导演还令人讨喜地设计出作为白人女囚的女主和原住民男主合作,怀着各自的仇恨向代表殖民和男权主义的军官们发起复仇的情节,既符合时代潮流又感人至深。塔斯马尼亚风光既原始粗犷又唯美旖旎,很适合作为一出既热血又悲伤的戏剧的舞台。
黑人聪明
论虐心的仇恨,波兰与乌克兰有更血腥的《沃伦》,爱尔兰与英格兰是稍显温柔的《夜莺》,过于冗长了些。
如芒刺背 如坐针毡 如鲠在喉
最后40分钟毁所有啊。前半段给女主铺垫这么大的仇恨和勇气,结果没有任何征兆没有犹豫就直线放弃。而且丛林迷幻崩溃之后,竟然是更可怕地圣母化,是什么白人共情白人,纷纷走出“无人区”吗?白瞎了Billy故事线,聪敏勇敢,富有同情心,复仇情绪逐渐燃起,还帮女主完成任务。都这个年代的叙事了,还要让女主突然变回软弱女孩?就算放到殖民叙述中,难道是奠定Billy民族就算反抗也注定毁灭吗?anyway,看不下去蠢人复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