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三千円の使いかた

主演:葵若菜,中尾美枝,山崎纮菜,森尾由美,桥本淳,堀井新太,アン ミカ,利重刚,酒井若菜,叶山奖之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3

《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剧照

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1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2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3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4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5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6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13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14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15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16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17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18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19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剧照 NO.20

《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剧情介绍

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御厨家を舞台に、今を楽しく生きることだけしか考えていない次女、結婚と子育ての真っただ中にいる長女、さらに更年期に熟年離婚危機を迎えた母、生きがいを失い退屈な日々を過ごす祖母、それぞれのリアルな悩みを節約や貯蓄をめぐるホーム“マネー”ドラマとして描く。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消失的女儿冬日斜阳骸骨骑士大人异世界冒险中芝加哥急救第九季神探高伦布乌云遇皎月城邦护卫队奶奶安纳普尔纳狗舍玫瑰香水你第五季塞莱斯特·巴伯:我很好,谢谢爱我给我一个家憨兄宝弟我杀了妻子迈阿密风云河神2古典情圣爆笑虫子之冒险岛大电影芝加哥烈焰第二季美好的人生亲爱的朋友醒醒吧!赌棍重回1993之纵横人生仓皇一夜时间脱离者尖叫天空爱情洄游内战圣伯纳犬

《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长篇影评

 1 ) 很符合****的片子

开头还挺好的,奶奶说的每天攒一点钱,慢慢培养存钱的习惯。

越看到后面,女主的省钱办法是回家住(就算付了生活费,其实也很有限)特别是男友贷款靠岳父岳母垫付,哦,原来是鼓励啃老啊。

这部剧总想普及一个概念,爱是万能的:女主父亲哭了几下,就挽回了妻子的心,哪怕他30多年来一直木头人。

因为爱,女主嫁给背负贷款的男友,愿意牺牲父母。

因为爱,姐姐放弃原本的工作打算,怀了二胎。

因为爱,女生可以原谅出轨的男友(和奶奶种花的那个,忘了叫啥了)最搞笑的是理财专家的那句,早点还清债务的秘诀是爱……实在离谱。

▶️ 还有剧里总想用男人不怎么会表达爱,他们总是笨笨的,掩饰问题。

就像那句经典的,直男就是这样。

所以,女主父亲在妻子生病的时候,表现冷漠;妻子出去一趟,让他接收下东西,菜和大米,就真的一直放在外面门口,都不给拿到厨房……这些统统可以原谅,只要一句“其实我很爱你,但我不懂得怎么做……”

 2 ) 从0开始做攒钱女孩:戒掉消费主义,快乐消费!

小冒坚持原创的851篇 一起做搞钱加油,攒钱快乐吧。

文末也有推荐其他攒钱剧,省钱剧的推荐基于种种主观心态转变和客观扎心现实,我和周围的小伙伴,都立下2023flag:好好攒钱。

赚钱不易,其实攒钱也很不容易。

仔细回顾,我们也不是时刻花钱大手大脚,大部分都算是合情合理,改善生活品质的消费。

在自己偏爱的事物和喜好上,花的相对多,但收获的满足感也不少。

消费,也是我们获取动力的一部分呀。

就和最近打开的攒钱正能量短小日剧《三千日元的使用方式》的女主人公一样。

在没有开始刻意储蓄的时候,她过得就是普通女孩的精致生活。

比如买些自己喜欢的小东西,让自己心情愉悦,而且基本都是比较长久的喜欢,每次看到,或者使用,都会带来快乐和满足,并不是头脑一热的消费主义裹挟,也肯定存在实用性。

但她确实存不下钱——本质原因,还是赚的太少了,除去刚需,和这些提升仪式感的消费后,所剩无几。

提高收入,这么沉重的话题,容易让人陷入emo;所以日剧也是聊聊,需要认真打工养活自己的普通人,抵御住各种冲击,如何机智地开始储蓄计划,让生活尽量不因为消费降级而变得苦逼,让整体的自己越来越好。

方法虽然很基础,但其实攒钱的原理,就是这么简单,关键是决心,行动力和持久性。

PS:其实我最喜欢的是,曾经是银座手帕销售冠军,收入不菲但后来嫁做人妇打理家庭的奶奶,和她逛市场遇到的忘年交,40岁的无业中年这一对的故事。

快80的奶奶始终有一颗不甘于躺平的心,很想再去职场努力一次,希望收获来自事业的肯定和成就感,希望还是一个有用能干的人,所以还要鼓起勇气去工作。

专职生活,兼职打零工的躺平中年,则相反,降低物欲,保持自由自在,简单轻松的生活方式,穷FIRE成功的人,又戳中不愿上班的我的心。

别说我也提前进入养生中年和生活型老年人的烟火日常,做做家务,逛逛市场,很解压放松。

目前播出的3集里,还是有些实用的方法。

01 从不起眼的金额开始培养习惯女主一开始的攒钱计划,不过是将成本转嫁给了爸妈,也就是“啃老”。

回家吃住,就可以省下不算少的房租和外卖费用。

虽然省下的钱不少,但其实实质性的改变很少。

现在想来,我和女主一样的年纪,也是如此。

刚工作能省下的不算多的钱,也是因为吃住靠妈妈。

题目“三千日元”源自女主奶奶,给攒钱之路入门迷茫的女主的建议。

坚持雷打不动,每天存100日元(约人民币5-6元),一个月就有3000日元的结余。

一次性花掉这笔钱可能毫无感觉,但是积攒的过程需要30天的努力,这之后,花钱就会思量一番,很多人也是自己赚钱后,就能改掉大手大脚的毛病。

存钱的金额因人而异,最关键是好习惯的培养和坚持。

同样的原理,还有升级版,更有意思的365天存钱法,每天在1-365抽签一个数字,当天存入相应的金额,一年将会有66795元巨款!

2022的我只是固定储蓄一定比例的收入(居家憋屈的时候,还经常激情消费)。

2023的我打算尝试尽可能用利息收入去覆盖日常生活消费,也就是没有刚需大支出,就不花工资,看看我能做到几个月。

02 记账走起:要戒掉消费主义,而不是消费精打细算不是一毛不拔的苦行僧生活,那样的话,生活太没有乐趣了,人一旦变成无情的赚钱攒钱AI,就更加会觉得被压榨的苦逼生活永无止境。

要警惕消费主义,这句口号喊了很多年。

其实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消费主义陷阱。

比如之前经济一片繁荣中,传达的是精致生活,奢华享受,超前消费,做什么选择题,all in;各种研究“消费主义”的纪录片很多也很全面。

现在呢,截然相反,各种下沉市场的超低价格,总是能塑造出一种“买了不心疼,浪费不可惜”的氛围,不自觉积少成多,总额惊人,很不环保的不必要浪费不说,还未必收获到贵价商品的体验感。

以上两种,大部分人已经不再轻易入坑,被裹挟,都会很警惕。

但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虽然性价比很高,经久耐用,适合自己又很喜欢满足,但它确实不属于必要消费,没有不影响生活,拥有的锦上添花,更多来自心理的满足。

其实这才是大多数人攒钱路上最大的消费主义陷阱——必要和非必要的界定,可买可不买的取舍。

看到女主妈妈从一开始坚持不逛大妈们扎堆的市场小店(大概就是没有档次没有品牌),到后来“真香”,突然get物美价廉买个不停。

我隔着屏幕也能感同身受,我买大多数日用品都是这个心态——比如多的数不过来的羊绒针织,真丝单品,书籍,免税店的护肤品。

那种实实在在的物有所值,薅羊毛的快乐,太容易让人忘乎所以,买的没有边际。

老一辈人比我们能攒钱,在收入不高的年代,不仅保证一家老小的温饱,还能结余出钱,继续爱的供养下一代,应对物价飞涨后下一代,甚至下两代的各项支出。

谁不会花钱?

不过是更加明白,手有余钱的底气。

奶奶推荐的记账真的有用。

不用在乎记账的方式方法,是否留作纪念,全随个人习惯就好。

关键是,需要一种方式,能让自己一目了然的进行复盘,主要是用于反思和后悔,哈哈哈。

记账也有助于分类控制消费额度,以及攒钱的进度。

现在的app很强大。

03 一定程度的断舍离,极简主义,有益身心经历过魔幻三年后,囤积习惯和极简主义之间都不必刻意取舍,对普通人来说,只是需要一个平衡。

我自己需要断舍离的标准,是那些不必要的物欲,不必要的占有,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就像女主差点就要为了自己的3000日元攒钱计划买个好看的储蓄罐,为了省钱带便当结果买了个贵价饭盒。

为了收纳整理,又得买一堆收纳用品。

我的经验,总结下来,关键就是,能不买就不买。

对于我这种物件超多的人,整理已经是一种巨大的工作量,不会再为了节省而特意新增支出。

我如果有任何新的需求,首先考虑的是:不买东西,可不可以达到目标?

现有的物品和条件如何可以实现?

能不能找到替代,免费或平价都可以?

能不能自己改造,废物利用?

断舍离之后,这个东西可不可以有新主人?

有更好的去处?

比如,我会收集快递盒子和防碰撞的包装物,定期送给熟悉的快递师傅,比当作废品回收更有用处,他也会给我寄件优惠。

最关键的是,缓解了我的环保焦虑——那些过度的包装,过塑的浪费。

培养每天断舍离的好习惯,下次双11告别熬夜疯狂购物后悔囤积退货

04 推荐其他能让人快乐打工,理性消费的剧日剧《钱断情始》三浦春马最后的一部作品,提前完结,物质条件是基础,但幸福感不仅仅来自于物质的丰富。

都说金钱带来的幸福感是边际效益递减的。

所以相应地,当财富进入到无法提升的阶段时,我们其实也可以转变思路让自己快乐。

攒钱买房上车剧:日剧《公主小屋》 韩剧《月刊家》亚洲人民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买房上车的需求。

未必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但就是能塑造一种,努努力咱就能上车的氛围感,正能量十足。

自带便当省钱法:《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昨日的美食》《独酌的流派》 美食剧推荐日剧篇都写过9部日系美食治愈番:开工快乐,让心绪慢下来最近还有一部类似的题材:《今晚是寿喜烧哦》 作者:小冒,年读120+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50w+,用爱发电。

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

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百家号/头条/腾讯新闻读书账号@芸淡风倾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倾。

公众号/豆瓣@芸淡风倾,微博@芸淡风倾_紫薰。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3 ) 关于开展极简生活的正常现象

看完两集《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真的受教了,第一集前半部分女主花钱其实不算大手大脚。

只是在固定的支出不受约束而已,例如租房要选装修好的舒适的,买衣服买自己承受范围内最贵的,月薪足够高但是每月只攒3000日元(折合人民币150块钱😂),当时我就震惊了,月薪到手25万日元,每个月攒5000绰绰有余,这跟个体从小的成长环境大有关系。

从小觉得能用钱解决的问题无需多发愁,所以女主在二十四年的人生中都过得很幸福,当突然遇到一个转折点开始复盘自己为什么没剩下什么积蓄,当遇到想买的房子发现自己连一平米的钱都拿不出来,一个开始节约的生活纪录片。

 4 ) 一部既温暖又具有启有发性意义的日剧

本剧讲述了御厨房一家人的金钱观以及温暖的亲情。

🔴女主:御厨美帆(二女儿)本来是个不存钱,享乐主义的女生,受到奶奶和姐姐的影响,逐渐改变消费观。

有了明确存钱目标后,更有去听讲座、有计划地存钱像目标靠近。

还收获了爱情。

🔵男主:我觉得是爸爸。

一个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的日本传统男性,在退休日差点失去了婚姻,痛下决心改变自己,表露心声、学做家务,体谅妻子,挽回了在悬崖边上婚姻。

🟡印象最深的话:1、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决定一个人的人生。

2、普通工作有明确的退休时间,可是家庭妇女没有啊!

3、攒钱是为了目标,是为了快乐,不能本末倒置啦。

🟠印象最深的人物:奶奶1、用存款的利息买了按摩椅。

2、70岁应聘店员销售。

3、店员工作合同到期后,自主创业。

4、记账几十年。

 5 ) 女主消费换算成人民币跟国内对比,好像就是普通白领的消费水平?

我真的很想吐槽那些看一了一集就打一星的人,你们的脑回路跟AI是一个模式的吗,你们是只能看懂字面上的意思吗?

如果情节有出轨暴力杀人,你们是不是会说电视剧在鼓励出轨暴力杀人?

打低分的理由居然是“女主省钱的方式就是搬回家住这算什么省钱”,你有没有想过,安排这个情节,就是为了讽刺现实中薅父母羊毛的年轻人呢?

事实上第三集妈妈生气,就有表达女主这种蹭饭蹭住的不满。

看一下女主的消费水平:到手25万日元(1万3人民币):女主说大学毕业拿这些算高的,这跟国内一线城市差不多,女主在日本IT企业相当于国内互联网公司吧,国内头部的话应届生税前25万大概是可以的,跟女主差不多。

房租9万8(5千块):一般来说房租占收入30%左右比较平衡,这个已经40%了所以房租支出偏高。

但女主是一室整租,像上海内环内的一室户均价大概在6000多,所以我感觉东京这价格已经很划算了。

要降低这个固定支出的话只能合租,那还不如住家里。

扣除房租,可支配收入还剩8000块手机费1万(500块):不了解日本的通信公司定价,中国移动这价格都能换个iPhone了。

其他水电之类的固定支出加上,可支配收入大概还剩7000块意面1800(100块):上海的话去比较小资的店里午市套餐吃掉100块很正常,一般市区午餐去正经店里吃在50块左右。

按照工作日午餐晚餐各50块,周末犒劳自己午餐晚餐吃意面来计算,食物消费4000块左右。

可支配收入大概还剩3000块。

所以想一个月存8万(4千)那是不可能了,除了吃饭啥也别买了!

另外女主还经常去百货公司地下食品街买熟食,这个消费属于很高且没必要。

因为日本的百货公司基本上都是高端消费,不像国内有很多平价商场,比如三越,伊势丹,进去都是老年人,因为他们退休金高才买得起百货公司的东西。

所以地下美食街的熟食价格很高,电视剧里面没说多少钱,但参照上海久光百货的地下熟食,一小盒沙拉六七十块的水平,跟去店里吃饭价格差不多的。

所以女主食物消费可能会更高一些。

便当盒4000(200块):这个消费实属没必要,日本便当盒也有便宜的衣服包包:日本网站有给出购买链接,https://www.spark-ginger.jp/dorama/nijyusanitiga/sannzenwka/上衣均价1万(500块),裙子大概1万(500块),大衣均价8万(4000块),包包6千1万(三五百块钱),所以一个月还能买2套新衣服,还有首饰围巾这些配件我都没算进去。

所以综合看下来,女主消费不算特别夸张,也没买什么大牌,而且还有存款30万(1万5),感觉她好像是第一年工作,相当于每月存1千5人民币,这都不算月光了。

我唯一想吐槽的是,Tommy Hilfiger的广告植入有点不符合省钱这一主题。

看看这一家子都是什么消费水平:妈妈去街头小店买连裤袜才200日元(十几块钱人民币),奶奶为了高1%的收益可以在各家银行倒腾存款,姐姐老公年薪才400万日元(20万人民币)要养一家三口。

然而奶奶买的Tommy帽子要3000日元(200人民币,这还是员工折扣价),我觉得奶奶根本不可能舍得买,是紫屋不卖棒球帽?

还是优衣库不卖棒球帽?

还有姐妹和妈妈三个人去奶奶工作的店里捧场,奶奶给他们介绍新款,但是Tommy的价格绝对不是这家人平时购物的水平,表参道这个位置的店就没有便宜的,Tommy在日本又想走轻奢“美国品牌”路线,跟国内Sandro,Maje差不多路线,一件毛衣两三千人民币的定位,比前面我写的女主服装价格都贵很多,根本不是这家人的消费水平啊

 6 ) 要过有准备的人生啊~

第一集:月入13w的高薪少女觉醒篇。

奶奶真的太厉害了,抱着感恩之心熬死了老头开始有计划的享受晚年生活。

果然是没有被社会毒打过多少的无知少女,还幻想着在东亚独立生存。

她姐姐真的是完美的老婆了😭TMD完全没有逻辑性,省钱的第一步是搬回家啃老???

你让大城市的打工人怎么借鉴,搬去公园嘛。

第二集:人果然还是群居动物哇,有钱有闲也还是会无聊的。

77岁还要出去干活,啧啧啧小日子的老龄化社会环境真的卷,对我们的以后可见一斑了。

TMD又来一出没有逻辑的,主动加班寻找存在的价值?

这是什么精神资本家想出来的剧情。

笑死,分手是拍给日本躺平女性看的吧,姐一个人也可以独自美丽。

第三集:中年离婚的经济学鼓吹中年离婚是新的刺激消费的手段嘛?

第四集:婚姻里:女性强势又护家的话,婚姻生活会很圆满✔将开源截流做到顶级的女人。

这样的老婆谁不会爱啊😭认真烦恼过再决定的事情,即使今后某一天后悔了 ,也不会逃跑,而是会直面问题。

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负责。

赔上性命都要去守护的女人!

又要既要还要,小春这种女人有多远滚多远啊!

第五集:摆烂的人连自己都负担不了还如何负担其他人呢?

有女朋友还去招惹其他女生,还不做安全措施,这他妈。

这女的还想帮他擦屁股,这他妈什么烂剧情。

甚至还想和他结婚生孩子,什么纯种恋爱脑?

确实是渣男无疑了不过能过好自己想过的一生确实值得满足!

29分钟✔✔✔我的人生,其实不止属于我一个人,之后我要是有了家庭家人参与进我的人生的话,会有更多不合理 ,没法凑合的事。

但是人在世上就是如此吧,或许大家都对此有所觉悟吧。

老婆婆的十条有点东西啊这一脚很强✔还在说成本效益,这就说明你还不成熟呢,但是结婚不就是要计算成本嘛。

社会上还能找到不计较成本效益的女生嘛?

第六集改造丈夫计划,能成功就有鬼了。

明明是夫妻,是夫妻就希望你能成为我的支柱,我也是你的支柱。

能每个月抠钱出来给老婆的男人也是蛮厉害的。

第七集:男方父母多多少少有点见鬼了。

必须要面对的事情,你不能逃避或拖延,如果那个人是对自己很重要的人,那更要直面了。

对小钱不屑一顾的人,迟早会因为没那点钱而发愁的。

明明不知道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却克制欲望勤勤恳恳地攒钱,不会觉得很徒劳吗?

有钱就花,没钱就不花。

自由的前提,是好好承担责任,无论是金钱,家人,还是自己的人生。

这男的扣大分,不可理喻的父母为什么不可以指责?金钱是为了将来的梦想和目标,为了获得幸福,而努力工作积攒的。

第八集:拼命努力,做喜欢的工作,养家糊口,真的好厉害啊!

最后的告白有点突如其来的恋爱脑的味道。

而且努力就能成功的毒鸡汤真的好下头。

最后才是对的嘛,不可理喻的父母有什么好管的。

因为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才要有备无患。

 7 ) 如果是为了学习省钱,那么不必抱太大希望

抱着学习省钱存钱的方法来看的,有一点收获,也有一点失望。

因为这部剧比起省钱方法,教的更多是对待金钱的观念,这观念里面夹带着传统的日式价值观,未免有些挂羊头卖狗肉。

(而且我对日式价值观某些方面接受无能,所以对几个情节有些不适)里面所涉及到一些省钱方法,实用性不是很强。

但坚持记账和重新审视自己的固定支出这两项对我来说启发还是很大的。

总之,如果是为了学习省钱,那么不必抱太大希望,把它当作轻松下饭剧看就可以了。

 8 ) 大诈骗剧

男女主准备结婚,结果男方父母突然说,男主上大学的费用是贷款,现在需要男主来还,(男主不知道自己上大学的学费是父母贷款的且现在还没有还完),本来男女主都准备一起存钱结婚买房了,女主的梦想也是存钱买房,于是两人分手。

一年后,男主发了一个群发短信通知所有人去看他的海报,女主看完那个海报居然恍然大悟,觉得自己之前很过分,让男主不坚持自己的梦想去承担那个债务是错的。

不是啊,你们的重点是不是搞错了呀?

重点根本就不是什么坚持不坚持自己梦想的事情啊,重点是男方父母家这个鬼样子,你还敢结婚?

(男主父母没有存款,属于信用卡过日子的那一类,两个人都很自我,以后爆雷还得小孩买单)。

双方家长见面商量结婚的事情,男方家长一脸无所谓,把女方家长气得要死,结果最后居然被男方家长在男主刚出生时,觉得应该对小孩的负责任,于是两个人的工作都辞了的行为感觉到对方很有责任心????

女主还感谢他们把男主养成了很好的样子,what the ***?

女主本来可以自己一个人存钱买房,现在要两个人一起先去还男主的学费贷款,并且这笔费用还不小,男女主两个人要拼命工作12年才能还完。

然后才开始存钱买房的计划。

不仅去还了自己没必要还的钱,还自我包装成了这是对方努力爱自己的表现,编剧能不能把东亚女在编的再恋爱脑一点???

最后是,女主的爸爸把这笔钱还了,然后给他们说这是男女主向他们借的钱,以后每个月还款就只还本金,不要利息,这是要把女方从个人到家庭榨干啊?

真的服了,女方奶奶还自我包装成这是一家人的表现???

雷点太多,还有女主姐姐因为老公一直想要二胎,但是家庭收入太少,一直很愁,最后还是选择了生二胎,催生也不带这样的吧?

女主奶奶和年轻男人成为了朋友,年轻男人有女朋友还去和同事一夜情,被女朋友知道之后分手,结果女主奶奶居然劝年轻男人去追回女朋友,没事儿吧???

女主爸爸20多年不和家里人说话,不做家务,女主妈生病得了癌,让老公去医院照顾自己,老公都不去,最后决定自己提出离婚,结果因为老公说自己其实不善言辞,心里是很关心家里人,还一直存钱买了欧洲双人游的机票,女主妈就原谅他啦?

真的很假,而且一个人的变化能从每天不关心家里人,不做家务到送了机票之后开始做家务,做各种事情,对男人的描写太会美化了吧,现实可能吗?

结局就是大团圆,男女主在一起了,开始还钱之路,女主姐姐生了二胎怀孕了,年轻男人的女朋友回来了,what ***。

本来是一个教省钱的剧,结果里面的省钱技巧其实也没什么大用,尤其是里面的省钱导师,真的很像那种最后让学员去投资股票的传销人。

 9 ) 家族生活里的小故事

家庭生活中折射出现今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是日本电视剧驾轻就熟,信手拈来的题材。

放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季播放,暖色调的整体节奏真的是很温暖舒心的。

美帆是最小的女儿,想过自己节奏的生活,想活在当下。

这个理想真的是当下不少人的选择,不仅仅局限于年轻人。

但是如果让没有什么资本,又刚刚进去社会的人去过美帆之前的生活,任谁都会月光光,心慌慌。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好好地活在当下也是需要一定的资本的。

让人改变自己心意的事情也许就是一个小小的邂逅,美帆决定为了将来能够领养自己心爱的宠物,能够住在自己的公寓房里努力存钱。

这里很写实,不是夸张地说美帆怎么拼命三郎般地换工作赚钱,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如何去省钱,也就是故事的标题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点题了!

奶奶选角真的很贴切,不会太老态龙钟,保守传统的那种感觉,而是有明朗性格,精明头脑的老年人。

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衬托美帆省钱是一种优良的家族遗传,不是空穴来风,所以对奶奶这个人物的描画设定为一个精打细算会省钱会生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

奶奶利用储蓄资金的利息买了自己心仪的按摩椅;到集市上兜兜转转买了别人集中处理的花花草草,品相不算差,好好打理也是能开地很漂亮,关键是还有一起拼单的花友。

这里花友设定了一个自由职业的年轻男性也是很有意思的。

如果设定一个同样年纪的老年人,放在日本的环境里有点假。

都是老年人,也就是同一个阶段的人,会比较客套,比较的有戒心,产生不了后续的情节。

而且写的不好会滑进黄昏恋或者老友记的俗套里去。

改成年轻人又是一个自由职业的男性,有点新鲜,也算扣得贴切。

同样也制造了家里人担心奶奶别被年轻男性骗钱的剧情,算是以故事情节稍稍提醒了一下观众,老年人交友需谨慎。

目前看来,这个花友只是忘年之交的亲友,对于这部剧来说就是一个绿叶般的点缀。

奶奶有远虑也尝到了甜头,所以在收到“培训”的第一桶金后,决定再次进去社会打工,这是为了自己,很符合现实。

老年人为了养老再次进去社会,也很真实地展现了日本的社会现况。

比起喊口号,强制性执行,老年人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抛开了旧观念,和年轻人一样进入社会工作。

这部剧里少了很多无奈,苦大仇深。

多了一些自愿,被承认的快乐。

估计是某种诱导,不过不到让人反感的地步。

日剧一直有的一些思路,有些话要说出来,不说出来,谁也不会知道你的想法。

夫妇也是如此;孩子们的作用之一,在你和妻子或者丈夫有了隔阂,甚至是矛盾的时候,她他们是缓冲器一般的存在。

那些你不知道的妻子(丈夫)的喜好,她他们都清楚的记得。

 10 ) 我给“还行”是因为写实的狗血

我当初找来看是冲着学储蓄、理财方法,摆脱自己负债无储蓄的。

但是看下来之后发现关于储蓄理财的干货并不多,倒像是披着理财的外衣去带出日本婚姻,生育,老年人就业的现象与选择,各种happy ending催婚催育的宣传片。

提醒:保持头脑清醒看待,遵从自己内心选择。

三大迷惑剧情1、面对伴侣直至退休前的冷暴力,或者狗血的出轨的选择。

2、原本捉襟见肘的一孩家庭,还生育了二胎。

3、女主本来有为自己未来的存钱计划,与男主婚后却要一起偿还男方的大额助学贷款(计划分12年还),然后女主家人也支持亮点剧情:77岁的奶奶的储蓄,理财,从再重新就业到自己兴趣创业。

羡慕有钱有闲的奶奶。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底线,不同的选择,尊重他人命运。

祝好。

《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短评

反复看了三遍的日剧即使才出了两集是跟 《钱断情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好剧关于生活方式 工作 攒钱 节约 人生目标之类的很适合我们普通人参考和学习~尤其是新年开始的时候有个参考自己也很有动力目前就两集说下我自己的感受总结1⃣️好好工作 即使结婚或什么的 保持有独立的经济能力2⃣️节约攒钱老话说:“钱是挣出来的不是攒的。”可是咱们普通人挣钱的路子也没有那么多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还是好好攒钱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吧~要说有啥吐槽点:剧情进展有点快哈哈哈😄女主的开窍太过于快速。不过还是很期待后面的剧情

6分钟前
  • 云开酱
  • 力荐

什么高开低走的剧情?到最后还是要女性为家庭为男方奉献自己吗?由存钱开始到最后反而为男友负债,让自己手中的钱存下来的最佳方法居然是用啃老的方式将花销转嫁给父母?

7分钟前
  • 殇冥
  • 较差

开头挺好看的 不要浪费要存钱 后面变成家庭伦理剧了 家庭主妇女的受委屈 男的稍微哄哄 男的婚前隐瞒欠款 女的也要原谅继续在一起 男的出轨女的也会原谅 男的好easy啊

10分钟前
  • 黒崎真澄
  • 还行

简单学了几个存钱小妙招,后边就开始莫名地催婚催生,鼓励老年人就业,这剧情走向就有点迷。

14分钟前
  • 雨后的夏天更热
  • 还行

剧情虎头蛇尾了喜欢里面的奶奶👵好酷学到啦

15分钟前
  • 看世界的阿喽哈
  • 还行

前面几集蛮好的,最后这几集的爱情故事拉胯。

19分钟前
  • 麥子
  • 推荐

日本也有宝莱坞

21分钟前
  • 遛遛大顺
  • 还行

别看,后面和节约省钱没关系,一直在劝女人珍惜男人珍惜家庭,yue。

22分钟前
  • 简圆又圆佑
  • 较差

金钱部分学习了一点点,我能跟着小小反思下自己的花钱习惯,也努力在新的一年多存点钱。 日本上大学贷款好贵啊,女主平白无故背一半真的牛!感叹这爱的力量…对了,卷毛男出轨了,这一家子还帮忙挽回被绿的女生,脑子坏掉了吧。无法理解……

26分钟前
  • 哈鲁
  • 还行

認識金錢,理性消費,可能是我和這部劇唯一有共鳴的地方。

27分钟前
  • 祖依阿嬷
  • 还行

很难理解女主对结婚对象的选择

29分钟前
  • 不吃胡萝卜
  • 还行

主旨不错,就是剧情发展有点迷

31分钟前
  • Nina
  • 还行

如何存钱,本来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话题,但拍得太一板一眼了,人物很典型,故事走向没有意外,而主要的存钱方法竟然每天存一个硬币、回家住(回家住这一点已经对90%的人没有参考性了)。

35分钟前
  • 晚秋
  • 还行

很喜欢,很治愈。谈钱不伤感情~

40分钟前
  • 李尖尖
  • 推荐

散了吧,你以为这部剧是教你如何对抗消费主义、分享省钱理念和小妙招?不不不,这部剧是催婚催二胎(大姐说为了丈夫和家庭生二胎),让你忍耐婚姻里的不满(因此导致父亲形象前后割裂,完全是两个人),女主省钱是最终竟然是为了家庭和未来老公牺牲(这理念甚至还不如消费主义鼓吹的“独立女性要有花钱自由”)。用时髦概念包装了一坨裹脚布。

44分钟前
  • ▫️
  • 很差

不理解一个不缺钱77岁老人非要工作,要是累病了不是得不偿失吗

46分钟前
  • 窝头是个传说
  • 还行

怎么省钱只有很少的描写,大篇幅都在描写女人要怎么为了家庭奉献牺牲自己🤮

51分钟前
  • _iqd
  • 很差

“3000日元决定你未来的生活”贯穿整个剧。前面觉得这个话题有点大,内容没那么靠近,后面愈发觉得,日本人的细腻都有体现,甚至爸妈离婚准备还把自己看哭了。三代女人对生活对金钱的理解是我们每个人的一角。奶奶买东西会攒钱买好的贵的实用的。妈妈会照顾每一个人的健康以及自己的形象。姐姐虽不富裕但是精打细算,小妹也从蹭家里饭开始省钱意识。 但是我也有不好的感受,出色的女性往往老公不心疼,认为理所应当。父亲和大女婿的苦钱求依赖真的是够了,还有那不靠谱的39岁大叔。不过国内目前也在延长退休,也会给我带来一些启示(理财、保险,健康)吧。100日元兑换5元人民币。日本女性零工一月7W,一月消费15W。算上老公的退休金,退休前及花光所有存款,太可怕了。

54分钟前
  • 幽梦呓语
  • 推荐

女主爸爸对女儿女婿的态度简直跟我爸一模一样啊,男方的父母只负责享受人生,女方的父母要对小家负责,这种结构在我身边看到了太多太多,再看到有人吃这种亏我有点气啊!好在我以后肯定不会是这样的男方家长

57分钟前
  • 青语
  • 力荐

总之看完觉得年轻人越来越惨,苦中作乐吧属于是。

58分钟前
  • 方吉是一只菇菇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