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出了影版《重返二十岁》70岁的老人重新回到了自己20岁的样子,开始了追逐青春时歌唱梦想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共有中泰日韩越五个版本,这样的一个重新获得青春的故事,观众的接受度是很高的,我没有完整得看过其他四个版本,因此没法做出孰高孰低之分。
就中版电影而言,《重返二十岁》是有被惊艳到的,复古感的色调、梦幻与现实相结合的剧情、还有比她以往剧中都要美的女主角杨子珊;观众从梦幻的故事中却能够思考现实的问题: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如何理解与相处?
作为晚辈的自己对待年人态度及格了吗?
又怎样面对自己人生中的错过呢?
即使是一部喜剧片,看完后却是回味出一种说不出的苦涩与无奈感。
正因为对这个故事有这样的印象,看到要拍剧版还是小小的在意了一下下,不过这部剧从15年开拍后,很长时间都没在看到过这部剧的消息,之后也就没太在意了。
到今年,没什么宣传的网播了,看到的时候,也是剧荒太久就点开了,开始并没有抱着追完的想法,打算能坚持看到哪儿算到哪儿,胡冰卿和韩东君这两位男女主以前也只是听过《旋风少女》《无心法师》并没有看过,这算是看他们的第一部剧。
自己也没有想到这部26集的剧就这么流畅的追下来了,直到今天看结局前,还有点小小的舍不得。
说实话,这部剧算不上制作多么优秀,但好在它集数短,接受后追起来无压力。
剧中沈梦君和老伴项大海一起重返了二十岁,重返二十岁的源头是什么呢?
是沈梦君被骗了儿子女儿都想要的一百万拆迁款而服安眠药错服了返老还童药,项大海为了追回自己的老伴也服了还老还童药展开了这样一个奇妙的故事。
一笔拆迁款,儿子女儿抢着要,儿子是为了填补自己生意上的窟窿,女儿呢?
身为一个导演的她想必是不缺钱的,她想要这笔拆迁款更多的是想要得到母亲的重视,就如同她想让父母为自己的婚礼上心一样。
作为子女,国斌国妍的出发点都是完全为自己考虑,最开始的他们认为父母给予自己就是应当给予的,甚至从小觉得自己没有哥哥受宠爱的国妍一直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一种不公平的环境中,但长大后的国妍更多的是缺少与母亲的沟通,理解母亲的心与对她的爱。
都说隔代人宠孙子,这里老两口对自己的孙女欣然也是同样,从开始孟丽君发现孙女在酒吧驻唱,便不放心的跟着,并想办法留在酒吧打工,与孙女住在一起陪在她身边,了解孙女的梦想后便开始了帮助孙女实现梦想并一次又一次的在想让女儿考研的儿媳面前打掩护,以至于孙女喜欢上了自己年轻的爷爷,把自己的奶奶当做了情敌,在不知道牛文正是自己爷爷的时候,在这个一心一意的希望自己好的同龄男孩面前,欣然的动心也是必然。
在结局,项大海是因为保护孟丽君受伤回到了老年,他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妻子,为了妻子而冒险吃药,为了陪着妻子参加比赛;而沈梦君再一次因为子女放弃了拥有的青春与一步之遥的梦想,比起项大海,沈梦君更是为孩子操了一辈子心的人,从一开始的不放心孙女欣然,到参加比赛是为了想要拿到贴补儿子的一百万,再到为女儿输血放弃决赛回到老年,她总是口口声声说再也不管这个家怎样了,但这个家就是她人生中最在乎,无法放下的全部。
一部喜剧的大结局,当然一切圆满,但与开篇不同,开篇的每一个角色都是纠结迷茫的,在经历了这样一个奇幻的故事后重新开始审视自己,改变自己,每个人都走在了自己人生正确的轨道。
时隔好久的追剧,今天终于结束了🔚看完之后有感动,有开心,但总觉得有些未完的感觉。
牛爷爷的可爱真的是让人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怎么可以有这么可爱的爷爷👴想想我们自己的父母,是不是也因为我们而放弃了一些什么呢?
其实我在想,爱情到了最后,就变成了这个对家的依恋与责任,是好还是不好,我们无法去定义~因为悸动,所以欣赏,从欣赏到喜欢,都是慢慢贴近的过程,不管生活多么的琐事缠身又充斥哐啷哐啷的锅碗瓢盆声,只要身边是那个我爱的又深深爱着我的人,我都是安心的!
不知道为什么没看之前就觉得应该不好看,看了前两集觉得有点乱,但还是很想知道后面的剧情会怎么发展,没想到看到三四集就好看了,再往后看简直停不下来。
越看越觉得这是一部外壳是奇幻剧、喜剧,内核其实是家庭剧,居然让我想起了当年看过的金婚和夫妻那些事儿,呵呵。
老人虽然年纪回到了20岁,但他们心里依然是70岁,他们依然是老夫老妻,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吵归吵闹归闹,依然关心对方在乎对方,身份变了,还想尽办法接近孩子,在孩子的事情上都能统一战线,全家人共同解决困难,很暖很温馨。
不过这剧一大亮点是笑点多,而且自然又生活化,比那种生硬的搞笑要有意思的多,让人的观看体验特别好,特别轻松愉快!
美中不足的是歌舞有点尬,整体制作不够精良的感觉,但是情节好,演员好!
近两年最喜欢的剧了,给四星!
由衷推荐大家看看!
2017年7月5号。
我发现影剧2版的女主角(老年时期)都是由一个人演员主演(归亚蕾)。
废话不多说,谈谈看了4集的观后感。
中韩2 版《重返二十岁》的电影,我都看过,题材新颖 ,相对于韩版,我更偏爱文化更浓郁的国产。
首先胡冰卿自2017~2018这两年里可谓是霸屏各大女主戏,成绩虽然不理想,但也让观众进一步认识她。
《重返二十岁》,这是我第二次感受到胡冰卿的演技,第一次她主演《旋风少女》里面的戚百草,简直演活了明晓溪笔下的戚百草,弱小而不气馁的人,为了心中的梦想而努力拼搏,平凡却顽强,小巧但不卑微,它象征着新生,犹如小草生命旺盛。
第二次get到她演技就是这部戏里面,虽然她没有蒋勤勤、孙俪演技那么老练,但发挥可圈可点,比如:老人家的肢体语言,驼背,说话的语气压低,眼神表情基本发挥正常,但比起杨子珊她还是差一点。
接下来谈谈这部剧的本身吧!
剧本题材新颖,有了影版的衬托下,这部剧稍微剪辑或改编不到位,也会成为“网嘲”,所以剧版加油吧!
《重返二十岁》因为广电局的限定,电影进行了部分改编。
剧版最大的改编是女主的老公也重返了20岁,我觉得挺不错的改编,值得期待。
(不定期更新)07月13已经看到12集了,有几个地方出现了bug,舞台效果不用心,特别是跳舞方面,的确挺尬的,但不影响我追剧的热情。
我发现很多人不喜欢女主的人设,但我觉得,如果不是女主的性格,她就不会和男主争吵后吃安眠药自杀,也不会重返20岁。
我们不能拿现在的观点强压在女主的身上,她的表现恰恰是至今社会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随着剧情的推动,她的性格似乎发生了变化。
07.23舞台效果真的好尴尬,永远就那么一首歌。
(男主出现了)
真的,国产良心剧。
温情,感动,有瑕疵但瑕不掩瑜。
冲着冰卿去,发现演技比旋风进步很多,母爱伟大淋漓尽致。
粉了这么多年很欣慰。
最后被东君萌到,身材是很有料哈哈哈哈。
不够负责的老好人大海变成最后的好丈夫好父亲,很感动很欣慰。
看到了丽君文正间从互怼到相依的过程。
欣然,国妍都在成长...人生呐,家庭最重要。
以下是迷妹视角,不喜自行避雷。
同时无限心疼谭老师,笑起来很迷人气质可孤傲可英伦可颓废可可爱,完全被圈粉好嘛...我的少女心呐...张超真的好帅....疯狂打电话全剧遗憾可能就是没有听见丽君唱谭老师写的歌了吧...真的,不存在爱情,只是单纯希望丽君可以作为谭老师的慰藉,最后老谭欲言又止的时候真是心疼到死...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练习视频...毕竟丽君是他的光,照进了他紧闭的心扉。
感情也不再是爱情了,相信是一种信仰...纯洁真诚啊...但后来想想,也许留下遗憾是最好的结局。
个人比较希望谭老师不再爱上旁的人,而是不断追寻震撼灵魂的歌声吧...开放的结局无限遐想啊...
剧荒,顺着张雅钦网线回来的,剧看得也悲有喜,基本合格。
演员合格,有笑点有槽点。
让我记住了邓丽君《偿还》这首歌。
你说家让你放弃了很多很多,真的不能两全么?
要返老还童才能来实现错过青春梦想么?
过去就是过去了,后悔的药不好吃。
爷爷奶奶可可爱爱,叔叔婶婶被家里的堵得像火药一点就炸,青春美丽孙女雅钦真可爱稍许不通的逻辑,破功破美,生搬硬套的的植入广告,我真的小生气。
爱爱我们像实现梦想的孟丽君吧,那怕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台下安安静静地听她唱歌呢。
一分我都不想给,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
我不黑演员,因为毕竟还没有开播嘛!
但是——最让我觉得反胃的就是,某些娱乐圈的人,还有许多平民百姓,和广电等,一边在抵制着韩国,韩国的演员,又一边翻拍韩国剧,抄袭韩国的综艺。
对不对!
我个人挺喜欢韩剧的,也挺喜欢韩国电影和某些韩国的综艺节目!
但是你们既然抵制人家又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翻拍这个翻拍那个。
明明一部精简短的良心电影,原名《奇怪的她》,为什么要被你们翻来覆去的翻拍!
拍成电影也就算了,现在还拍成电视剧!!
变向的尬升男二号为男主角!
脑洞真的是奇葩的可以,不要说你们这是创新剧,看简介就知道半斤八两了。
也不知道有没有版权,如果有版权,我真的为编剧的奇葩思想感到害怕!
如果没有版权,你们这是抄袭的OK?
还有一点我想说的是,不是我不想支持国产电视剧,而是我怀疑现在的国产电视剧的编剧真的黔驴技穷了,除了那些车祸,癌症,我抱错了你的孩子你抱错了我的孩子,我是真千金你是假千金,我是你妹妹你是我哥哥的戏码,你们就不会写其他的了吗?
还不如一部小说精彩好吗!
打脸不!!
拍来拍去都那几层意思,都市剧的套路早就轻车熟路看破了,全部低分,你们这些编剧不知道反省一下吗?
实在拍不出来了,就把经典电视剧,经典电影,外国经典片来翻拍!!
做不好编剧就不要做好吗!
真的连一部小说都不如!
现在的电视剧都怎么了?
不仅没有以前的老电视剧好看,还感觉倒退了几十年,跟风N年前韩国流行的车祸癌症戏码!!
●主演表现出色:韩东君和胡冰卿两位主演在剧中的表现非常出色。
他们成功地诠释了重返二十岁后的项大海和沈梦君这两个角色,将老年人的心态和习惯与年轻人的外表和活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比如他们在说话的风格、走路的姿势等方面,都保留了一些老年人的特点,同时又展现出了年轻人的朝气和热情,让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角色的变化。
●配角形象鲜明:剧中的配角也都性格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付小仙饰演的“薄荷”,热爱音乐却因家庭不幸而性格倔强,她的双面反差被演绎得直抓人心,为剧情增添了不少亮点。
2015年拍的剧,那时候的韩东君大三,他刚开始拍戏,能拍出这种水平已经很不容易了,剧情是编剧的锅,演员有啥办法,不还是得按剧本演嘛,就单纯塑造牛文正这个角色来说,我感觉他塑造的很不错,除了那一嘴东北大碴子味的口音,作为演员,如果没没有特殊要求还是要说普通话。
还有剧虽然是三年前拍的,但是真的是太土了,衣服啥的真是乡土气息浓厚啊!
看到有人一直在说不如影版巴拉巴拉,影版投资多少拍摄周期多少时长多少,电视剧投资多少拍摄周期多少时长多少,说实话,我感觉很少(也并不是所有)有电视剧翻拍能超越电影的,因为成本在那摆着外加剧情拖沓自然不圈观众,很不幸的是韩东君又翻拍了一部,期待他的表现吧。
如果真有一天,时光倒流、人生穿越,就像电影中的女主角一样“革面不洗心”的回到过去,面对曾经的“错过、悔恨、辉煌、幸福和痛苦……”,你又将如何抉择?
或许你我都有过“重回过去、重走青春”的幻想和冲动,如果突然有一天青春有了,时间有了,精力也有了,你又将如何弥补过去所有的缺憾呢?
影片中,青春回转之后,“沈梦君”化身“梦丽君”,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现实中的我们如果真遇到这样千载难逢的“再青春”,谁都不会放过。
电影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幻想心理,所以剧中女主角在开启重返青春的大门之后,毫不温柔的走了进去,走着走着,却逐渐触碰到自己温柔的内心,年青的老奶奶对生活态度的大转变,那种不顾一切的投入,支持帮助孙子的乐队,接受别人的约会和发卡。
其实也是对自己年青时梦想的全力追踪,和对现实中的过去做出的一种改变。
看完影片,再闭上眼睛,曾经一幕一幕的欢笑悲伤,就如电影般在脑海中不停翻腾。
我们每个人都有呼啸而过的青春,伴随理想破碎的声音,远去的是哪些努力奔跑也抓不到的岁月。
每个人童年都希望长大,年老又怀念青春的年华,只是这些被蹉跎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决绝。
14thBJIFF丨十分克制的叙事,十分不克制的视听。在寒冷的北地寻找一片海,风车巨大的风叶挡住太阳吞噬阳光,萧瑟与肃杀的环境中默然的人物,孤独的个体离群索居,缓慢的移动长镜骤变为疾速的林间掠影,转折由此诞生。露天放映的巡回影院不失为一种元电影的小小嵌入。俄罗斯电影真是自成一派。
#2024北影节第一站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
广袤的大地上,一对父女开着一辆破旧的电影放映车似乎没有方向的前进着。单身父亲和女儿的对话不多,可是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开始叛逆,她看到自己的生长 也发现了身体的成熟,也发觉父亲对野女人的性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声音(电影、电影院),大家静静的看着电影里的故事,好像有一世我们也是这样生活着。
2024BIFF,6分,下班赶过去,困兮兮的路上在出租车上睡觉。在那一块迷路了不知道怎么走,好在群友及时指导我,男朋友又因为poopoo迟到了。片子就是剪成一个三分钟视频就能大致看完那种,一种风格而已,俄罗斯式美感,宏大粗粝壮阔。回到家都累死了。女主角长得好像[怪奇物语]的小11。
好看、好冷、好俄,俄罗斯的旷野景象和长镜头寂寥到看完只觉得寂寞而空洞。流动与停滞仿佛一体两面,看的过程中一直问自己“怎样才能到达旅程尽头?”,又或许旅程本没有尽头。
BIFF14。感觉导演在安哲、塔可夫斯基和特吕弗里腌了七天七夜。虽然只呈现了一种凝滞的状态,但胜在动作完整情绪饱满,还是很好看的。
BJIFF 女儿很美,对俄罗斯又多了点了解
荒芜之地上失去母亲的青春期少女 面对的困境与成长 全片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8.5/10 极其强大的情感洪流,萧瑟荒芜的广袤土地孕生若即若离的依连关系,在每一次凝视下冲发,刻印在孤独的内外隔阂间。@14th BJIFF
摄影机运动和色调感觉就像是在看基氏,摄影太棒了,时不时响起的惊悚配乐很creep。hooker,街边卖书的老大爷,义无反顾追女孩的少年,气象站的中年女人,冲动离家的女孩,沉默的父亲,好像全片没有一个人笑过呀
#24北影节 缓缓的,一切都恰到好处。父女关系对我来说好像就是这样的。大家一起坐下来看电影那一刻,竟然有点感动
北影节 保利天安门风光不算优美,女主不算惊艳,节奏不算紧张很舒缓的一部行走电影,表意引而不发,再拍出两个小时也很容易。
终究我还是不适合看这种过于平缓意识流虽充斥氛围意境但故事性缺失的片子,虽然vanlife是我很感兴趣的题材,但毕竟看无依之地的时候我也睡着了!
北影又踩雷的一部。现在很多导演动不动学史上名导慢镜头空镜头长镜头固定镜头,但内核有吗?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懂取舍吗?在你还没拥有优秀的叙事能力和强大的节奏把控之前,麻烦不要玩大师的风格表象和皮毛。保利地下室观影,哎电影沉闷乏味剧中人全程哭丧脸,空气又是稀薄不流通,昏昏欲睡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很不愉快的一晚!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开头的两个旋转镜头就给我干晕了。中间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背景音,我想到导师说我的论文:要用白话文把专业术语说清楚,让即使不做这个方向的人也可以看懂你写的论文。(´-ω-`)最后,我真的害怕看文艺片,漫长的铺垫,短暂的高潮。
第四部,没让我冲起来
C+/ 如此美丽的推拉摇移,把远处和近处的风景都收聚一体,自然形成了一种语境与物的关系。而面包车在蜿蜒的小路上穿行并逐渐成为镜头中心,就像是在一个传说里浮现一般。这种缓慢的“浮现”、逐渐被注目、被光照亮的过程成为一种灵韵的来源,让人物的目光透过拍立得、透过摄影机、透过电影放映变得坚实而致密。但局部的人物关系构建还是有些中空,导致结尾的几层转折都有些突兀。
很独特的公路片,辽阔国土之下,父女关系的疏远,让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显得如此逼仄;两人仿佛在轮流争夺车的使用权一般的生活,父亲以父亲之名,始终对女儿颐指气使;万花筒小夜灯、形形色色的过客的拍立得,发圈,使女儿无声的抗争。冲动的导火索是父亲在女儿丢在一边,毫无顾忌地向过客宣泄欲望,既自轻父亲的形象,也无父亲的担当。太多镜头与调度都令人不明觉厉,开头的横摇,女儿的突兀入场;稳定的拧焦;场内场外的声音空间……女儿对背影的执着,否认了人直面彼此的可能性